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唐太宗接受魏征建议的例子(8篇)

时间:2024-08-16 10:16:02 来源:晨阳文秘网

篇一:唐太宗接受魏征建议的例子

  

  魏征劝谏的故事

  魏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谏臣之一,以其直言敢谏、刚正不阿而著称。他曾经多次劝谏唐太宗,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作出了杰出贡献。以下是一些魏征劝谏的故事。

  贞观初年,唐太宗励精图治,想要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然而,他个人的性格也有骄傲自满、喜欢奉承的一面。对此,魏征深感忧虑,决定向唐太宗进谏。

  一天,唐太宗召集群臣,讨论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魏征当着众人的面,给唐太宗泼了一盆冷水,直言不讳地指出他的错误做法:“陛下,治理国家需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如果您只喜欢听奉承话,不喜欢听批评意见,那么国家很难治理得好啊!”

  唐太宗听了这番话,感到十分不悦。但他深知魏征的用心良苦,于是虚心接受了他的建议,从此开始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再轻易发怒。

  有一年夏天,唐太宗要去洛阳巡游。当他到达洛阳时,发现当地官员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行宫。唐太宗非常高兴,打算在这里住一段时间。

  然而,魏征却认为这样做不妥。他对唐太宗说:“陛下,您是一国之君,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现在国家刚刚安定不久,百废待兴,您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治理国家上,而不是沉溺于奢侈享受。”

  唐太宗听了这番话,感到十分惭愧。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即下令拆除了这座行宫,并把所有的建筑材料运回了长安,用于建设

  民房和公共设施。

  晚年时,唐太宗渐渐变得昏聩,对朝政的控制力也大不如前。一些奸臣趁机得势,把持朝政。魏征对此深感忧虑,多次向唐太宗进谏,希望他能够振作精神,重振朝纲。

  然而,唐太宗已经听不进魏征的忠言了。他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对朝政毫不关心。魏征非常无奈,但也无法挽回败局。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逝于家中。唐太宗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欲绝。他感慨地说:“魏征是我身边的一面镜子。他经常提醒我改正错误,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君主。现在他走了,我失去了一面宝贵的镜子。”

  在魏征的墓前,唐太宗下令为魏征立碑撰文,表彰他的功绩和品德。他亲自撰写碑文,并深情地回忆起与魏征共事的岁月。在碑文中,唐太宗写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篇二:唐太宗接受魏征建议的例子

  

  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

  故事一:唐太宗捂死鹞鹰

  唐太宗有一只很是喜爱的鹞鹰,当时,魏征有要事要与皇帝商量,但皇帝怀中的鹞鹰一直叫个没完,就这样皇帝把鹞鹰活生生的捂死了。唐太宗与魏征既是君臣,又是朋友。二人相互衬托,相辅相成。

  故事二:魏征直言纳谏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

  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篇三:唐太宗接受魏征建议的例子

  

  广泛听取意见的事例

  1.唐太宗虚心接受魏征的建议:唐太宗曾问魏征:“为什么有些人明智,有些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各方面的意见是明智的;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文是‘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的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杨帝等例子说:

  “如果治理天下的仁君能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可以上达,他的亲信也不能蒙蔽。”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2.宋太祖正在采纳赵普的建议,策划陈桥兵变,从而加上黄袍。

  公元960年11月,契丹和北汉联合攻打后周,宰相的范质不分忠奸,急忙派赵匡胤带领军队增援。赵匡胤带领他的军队前往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计划发动军事变动,并要求赵匡胤穿上黄袍,赵匡胤还假装被迫无助。他的意思是我很委屈,我不想当皇帝,士兵们强迫我去做,我太难了!为了不让大家难堪,为了大家能够获得荣耀和财富,为了帮助你,我赵匡胤还是委屈了!上帝弄人,我又有什么办法?于是赵匡胤振臂大喊,你逼我当皇帝,你要听我的,不然我宁愿不当皇帝!每个人都很快同意了。赵匡胤公布了一份条约:不要杀人,不要骚扰人民,不要通奸妇女抢劫。从这里看,赵匡胤不得不说是一个有见识的政治文化人。

  三、燕昭王从善如流,许多贤人投奔他,依靠他们的帮助最终打败了齐国。

  公元前318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攻打燕国,杀死燕王。不久,燕昭王就位了。为了收复失地,他亲自来到燕国,探访贤者郭槐,寻求贤才的计划。

  郭槐说:“成帝业君主把贤人当老师,把贤人当朋友;成霸的人把贤人当大臣;国家救不了的君主把贤人当奴隶。如果国王虚心听贤人的教导,恭恭敬敬地拜他们为师,那么世界上的贤人就会属于燕国。

  燕昭王说:我真的很想向所有的贤人学习,但我不知道谁最适合先召见。

  郭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以前有个国王想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但三年后他没有买。一位大臣对国王说:“让我为国王服务吧!”

  三个月后,大臣找到了一匹千里马,但他已经死了,所以他花了五百两黄金买了马骨。

  国王大怒道:“谁让你花这么多钱买马骨!”

  大臣说:“一匹千里马的骨头已经花了500两黄金,更别说活千里马了。天下的人一定认为王者是真心买千里马的人,肯定会把千里马送到门口。”

  果然,不到一年就能得到三匹千里马。

  郭槐讲完故事说“现在,:如果国王真的想找贤人当老师,请从我开始。连郭槐都可以重用,更别说比我更有能力的人了。他们一定会从千里之外来。”

  燕昭王觉得很有道理,就为郭槐建了一个宫殿,把他当老师看待。这件事传开后,很多贤惠的人从各国来投奔燕昭王。依靠这些人才,燕国终于打败了齐国。

篇四:唐太宗接受魏征建议的例子

  

  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

  魏征,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朝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以其直言进谏的态度和出色的才华,成为了唐太宗的重要顾问和助手。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

  魏征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勇气。他在进入朝廷之前,曾经在地方上做过官,深得人民的爱戴。后来,他被唐太宗看中,担任了重要的官职。魏征在朝廷上,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有一次,唐太宗在朝廷上做出了一项重要决策,但魏征认为这个决策有悖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直言进谏。他用事实和道理说服了唐太宗,最终唐太宗接受了他的建议,修改了原定的决策,使国家免于一场灾难。

  魏征的直言进谏,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勇气和才华,更是因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兴衰,关乎千千万万人民的生活和命运。因此,他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敢于向权力说“不”,不畏惧任何压力和威胁。

  魏征的故事告诉我们,直言进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却是每一个为官之人应该做到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魏征,勇于直言进谏,敢于为真理和正义而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当今社会,我们也需要这种精神,需要更多像魏征一样的人,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说出真相,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勇敢地站出来,为真理和正义而奋斗,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让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永远流传下去。

篇五:唐太宗接受魏征建议的例子

  

  魏征进谏

  魏征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下面就来分享两则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

  (一)

  魏征进谏,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决不背后议论,这是他的可贵之处。有一次,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魏征每次向我进谏时,只要我没接受他的意见,他总是不答应,不知是何缘故?”未等长孙无忌答话,魏征接过话头说:“陛下做事不对,我才进谏。如果陛下不听我的劝告,我又立即顺从陛下的意见,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岂不违背了我进谏的初衷了吗?”太宗说:“你当时应承一下,顾全我的体面,退朝之后,再单独向我进谏,难道不行吗?”魏征解释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又另讲一套,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现,而是阳奉阴违的奸佞行为。对于您的看法,为臣不敢苟同。”太宗非常赞赏魏征的意见。

  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尤其是大乱之后拨乱反正,魏征主张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缓。唐太宗即位之时百废待兴。一天,他问魏征:“贤明的君主治理好国家需要百年的功夫吧?”魏征不同意太宗的想法,他说:“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就象声音立刻就有回音一样,一年之内就可见到效果,二年见效就太晚了,怎么要等百年才能治理好呢?”尚书仆射封德彝嘲笑魏征的看法,魏征说:“大乱之后治理国家,就象饿极了的人要吃东西一样,来得更快。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事在人为,而不是人民是否可以教1/5化。”太宗听从了魏征的意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只过了三两年,唐朝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魏征主张取信于民,不要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唐朝原定18岁的男子才能参加征兵服役。一次,为了多征兵巩固边境,唐太宗要求16岁以上男子全部应征,魏征坚决不同意。他说:“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为了充数把不够年龄的人也弄来呢?况且这也是失信于民。”唐太宗问自己是否有失信于民的事,魏征举了三个例子。太宗虽然觉得言词尖刻,难听刺耳,但心中仍很高兴,认为魏征忠于朝廷,是以精诚之心辅佐自己以信义治国。于是便下令停止执行征召中男入伍。同时奖赏魏征金瓮一口,以资鼓励。

  在个人享乐方面,魏征经常犯颜直谏。有一次,唐太宗想去南山打猎,车马都准备好了,最后还是没敢去。魏征问他为什么没有出去,太宗说:“我起初是想去打猎,可又怕你责备,就不敢出去了。”还又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去洛阳,因为当地供应的东西不好,唐太宗很生气。魏征对太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无限制的追求享乐而灭亡的。现在因为供应不好就发脾气,以后必然上行下效,各地方拼命供奉陛下,以求陛下满意。供应是有限的,人的奢侈欲望是无限的,如此下去,隋朝的悲剧又该重演了。”太宗听了这番话肃然心惊,以后很注意节俭。

  对于唐太宗的品德修养,魏征也很重视。他直言不讳的对太宗说:“居2/5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还引用荀子的话告诫太宗: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对唐太宗震动很大,他一直牢记在心。一次,太宗问魏征怎样做一个明君而不要做一个暗君,魏征就讲了隋朝虞世基的故事。虞世基专门投隋炀帝所好,专说顺话,不讲逆耳之言;专报喜,不报忧,结果隋朝灭亡。由此魏征得出了一个著名的结论,即“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魏征和唐太宗相处十七年,一个以直言进谏著称,一个以虚怀纳谏出名,尽管有时争论激烈,互不相让,最后太宗也能按治道而纳谏,这种君臣关系,在历史上极为罕见。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极为思念,感慨的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贞观政要?论任贤》)这恐怕是历代大臣中所享受的最大的哀荣了。魏征成为唐太宗预防自己犯过的一面明镜,这充分体现了魏征在唐太宗治理国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魏征以直谏著称,但并非不讲究进语艺术,他有时也能以文才雅兴暗喻讽劝,委婉的开导太宗,使其醒悟改过。

  贞观十一年,太宗到洛阳巡视,魏征随百官同行。太宗在洛阳宫西苑宴请群臣,又带群臣泛舟积翠池。太宗指着两岸的景色和宫殿,对大臣们3/5说:“隋炀帝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宫殿园苑遍布京都,结果官逼民反,身死异乡。而今这些宫殿、园苑尽归于我。炀帝亡国,及佞臣阿谀奉承、弄虚作假、助纣为虐有很大关系,你们可要引以为戒啊!”魏征立即回答道:“臣等以宇文述等佞臣为戒,理固当然;望陛下以炀帝为鉴,则国家太平,万民幸甚!”唐太宗一听魏征之言,觉得很有道理,主张君臣共勉。他又要求群臣赋诗助兴,群臣恭请太宗先赋,太宗略一沉思,立即朗声吟道:

  日昃玩百篇,临灯披《五典》。

  夏康既逸豫,商辛亦流湎。

  恣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

  天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

  这首诗,太宗命名为《尚书》,他以《尚书》中的骄奢淫逸的昏君为例,指出他们身败名裂、国破家亡是由于作恶多端,咎由自取。那些克己俭朴、勤政爱民的明君,尽管在历史上不多,但却名垂千古、青史流芳,这就在于他们注意修养,不断做好事,为民谋利所致。太宗此诗,通过咏史,抒发了自己立志做一个“克己明君”的襟怀。群臣一听,齐声赞颂。太宗要求群臣逐一赋诗,魏征当仁不让,立赋《西汉》一诗,他朗诵道:

  受降临轵道,争长趣鸿门。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

  夜宴经柏谷,朝游出杜原。

  4/5终籍叔孙礼,方知皇帝尊。

  这首诗,魏征以西汉初年几个有作为的皇帝高祖、文帝、景帝、武帝为例,说明帝王贤明,勤劳国事,既建武功,又修文治,才能受到百姓的爱戴。魏征希望太宗向刘邦等帝王学习,既“受降”于秦王子婴,建灭秦之武功;又礼遇儒生叔孙通,开文治之基业。太宗聪颖过人,一听此诗,便知魏征暗含讽意,他激动的说:“魏征忠心耿耿,不仅以奏疏谏我,而且赋诗时,又以礼仪开导于我,真可谓知古德的忠直之臣。”

  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很高。有一次,他问群臣:“魏征及诸葛亮相比,哪个更为贤良?”岑文本说:“诸葛亮才兼将相,魏征不如他。”太宗却说:“魏征以仁义之道辅佐我治国,希望我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就此而言,诸葛亮也不能同他相提并论。”可见,在唐太宗的心中,魏征的才德是何等之高。

  5/5

篇六:唐太宗接受魏征建议的例子

  

  唐太宗和魏征敢于进谏的趣味小故事

  唐朝时期,唐太宗是一个富于魄力的皇帝,他十分尊重忠言逆耳之论。一次,唐太宗向魏征发出了征召,想听取他的意见,但是魏征胆怯退缩了。唐太宗知道了魏征的踟躇,主动去找魏征,对他说:“不信此时无人,遣使问问边将,甲兵几时曾得用?”魏征听了很惊讶,对唐太宗说:“陛下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决定,为什么还问我?这只会让人觉得陛下瞻前顾后。”唐太宗听了他的话,非常满意,给他加官晋爵,并且时常提拔他重用。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和魏征敢于进谏的趣味,他们相信当时的平民百姓会有很多好的建议,因为他们接触到的实际情况更多,所以当时很多官员都不怕进谏。唐太宗也因此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开明君主之一,他的治下比较安定和繁荣。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领导者应当学会倾听下属,善于接受不同的意见,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创造更好的未来。

篇七:唐太宗接受魏征建议的例子

  

  魏征劝谏唐太宗的故事

  魏征是一位刚正不阿,敢于当面指责皇帝错误的大臣。但鲜为人知的是,魏征其实还有“阿谀奉承”的一面,并且用“拍马屁”劝谏唐太宗改正错误。

  大约在贞观十年(636年)前后,太子李承乾的地位出现动摇,崛起的魏王李泰试图要夺取太子之位。但是以魏征为代表的不少宰相级重臣坚持“嫡长子继承制”的礼法,反对魏王李泰当太子。因此李泰总想找个机会压压魏征他们的“嚣张气焰”。

  有一次,李泰便跟唐太宗打“小报告”说:“朝廷三品以上(宰相级)的大臣对我不尊重,在路上遇到我都不下车或者下马行礼!”根据当时唐朝的立法,宰相级别的官员只有在见到皇帝和太子的时候才要下车马行礼,由此可知李泰此言的用心。

  但爱子心切的唐太宗一时没想到这点,还在朝廷上跟宰相发脾气道:“隋文帝当年放纵自己的儿子,甚至让他们可以当街殴打宰相。我如今好好管教我的儿子,结果反而放纵了你们这些宰相,在路上见了我的儿子竟敢不下车马行礼。”

  没想到魏征说道:“根据礼法,三品以上官员(宰相)和皇子亲王的地位相等,就不应该下车马行礼,三品以上官员(宰相)并没有不尊重魏王。隋文帝就是因为不遵守礼法而放纵自己的儿子,结果隋朝灭亡了,儿子们也都死于非命。”

  唐太宗听完魏征的话后,觉得自己既然是已经超越隋文帝的“千古圣主”,当然不能出现这种事情。于是跟大臣们说:“我本来还以为自己这次为儿子说话是有理的,听完魏征的劝谏后才知道自己竟然差点犯下了严重的错误。”

篇八:唐太宗接受魏征建议的例子

  

  唐太宗以古为敬之心的例子

  魏征敢面抗廷争,没有半分退让,唐太宗对他也会有敬畏之心的原创2019-09-0521:50·史无止境

  犯颜直谏、使君敬畏——平日多谏、教帝不难

  正是由于魏征向来遇事都是犯颜直谏的,即便是太宗很生气的时候,他也敢面抗廷争,从没有半分的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候对他是会有敬畏之心的。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借此取乐,当时行装都已经准备好了,但是最终却迟迟没有去,后来魏征问到此事的时候,太宗腼腆地笑了,这是一种不好意思但又很坦诚的微笑,他说:“这不是害怕你吗!我当初真是有这个想法,但是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最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魏征敢面抗廷争,没有半分退让,唐太宗对他也会有敬畏之心的魏征的犯颜直谏还是起到作用了,不但当时能让君主接纳建议,没想到事后还有震慑的作用。唐太宗就是害怕魏征知道后谏言,所以干脆索性不去了,看你魏征还有什么说的,看来魏征这镜子还真是好使,太宗看一看就知道玩乐是不对的,都不需要魏征亲自谏言了,所以有时候想想他们君臣之间还是很有意思的。还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很好的鹞鹰,于是就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把玩,很是得意,没想到看到魏征从远处走来,心想:这可怎么办,要是他看到又要谏言了,又要罗嗦了,于是就偷偷地把它藏在了怀中,唐太宗怎么知道其实魏征已经看见了,更没想到魏征于是故意启奏事情很久,就把鹞子闷死在唐太宗怀里了。

  魏征敢面抗廷争,没有半分退让,唐太宗对他也会有敬畏之心的唐太宗又是因为敬畏藏起了鸟,可是魏征果然是智慧之人,他发现却没有揭穿,而是故意的拖延时间,就是想把那只鸟憋死,这不是比犯颜直谏让皇帝处死那只鸟好多了吗?这招更是“狠毒”,不用谏言,不用惹皇上不高兴,直接把享乐之事灭在怀里,这是两全之计呀!魏征也有巧用计谋的时候,这样的不谏言,却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太宗又不会怪谁,因为鸟是他自己放进怀里的。魏征还真是狡猾,他们君臣还真是彼此适合的。

  魏征敢面抗廷争,没有半分退让,唐太宗对他也会有敬畏之心的帝要封禅、利害分析——就事论事、实践明君

  贞观六年,为了宣扬炫耀大唐的富强和功德,群臣于是请求唐太宗去泰山封禅,魏征看到了这件事情背后的危害性,而当时只有自己反对。而唐太宗很奇怪,封禅又不是什么坏事,这也要反对是为什么?他问魏征:“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未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话语间会有一些不服气吧!魏征知道不拿出有力的根据是不能说服君主的,于是魏征回答说:“陛下您有以上的六德,但是您想想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一直到现在,户口没有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我们却要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这样的耗费是巨大的,况且沿途的百姓也承受不了呀。

  魏征敢面抗廷争,没有半分退让,唐太宗对他也会有敬畏之心的再说陛下封禅,必然万国都会云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

  虚弱,他们岂不是要产生轻视中原的心?轻视再加上如果您赏赐不周,就不能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那么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就会有侵犯的欲望;再说就算你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这般只是为了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什么要干呢?臣实在不解。”而此时正好中原的很多州暴发了洪水,封禅的事也就从此停止了。

  魏征敢面抗廷争,没有半分退让,唐太宗对他也会有敬畏之心的魏征看到了封禅的害处,遇到事情不是随波逐流,尽管所有人都赞成,他依旧不改本色,就是站在利害的角度,依然与帝王唱反调。

  这招虽然有点险,但是他自有办法他首先是赞扬唐太宗有封禅的资格,但是封禅害处太多,不能为了这样的虚名,而置国家与百姓不顾呀!这才是太宗关心的,果然最后在洪水发生后,太宗停止了封禅。

  魏征敢面抗廷争,没有半分退让,唐太宗对他也会有敬畏之心的这样的谏言君主是智慧的,不需要说太多,只要陈述所有的利害就好,太宗自己会分析,会看到哪头轻,哪头重的,魏征只懂得说实话,所以他要对百姓,对国家,对君主负责,所以他直言,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太宗,魏征已经阐明一切,最后太宗还是做了正确的抉择,这也就说明他明君的称号是实至名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