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北京旅游国际旅博会展企业有关情况调查问卷回收数据(8篇)

时间:2024-08-22 16:0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篇一:北京旅游国际旅博会展企业有关情况调查问卷回收数据

  

篇二:北京旅游国际旅博会展企业有关情况调查问卷回收数据篇三:北京旅游国际旅博会展企业有关情况调查问卷回收数据篇四:北京旅游国际旅博会展企业有关情况调查问卷回收数据

  

  北京入境旅游的俄罗斯客源市场分析

  俄罗斯是我国的邻邦,随着近些年中俄关系的不断发展,特别是2012年和2013年由中国与俄罗斯共同举办“旅游年”活动,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以及旅游领域的合作日益加强,来往更加密切。俄罗斯与美国、英国、韩国、日本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客源国,并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海外客源市场。统计资料显示,2000~2014年,俄罗斯一直名列日本、韩国之后,位列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国第3位。

  2010年以来,北京市入境旅游人数呈逐年递减态势,旅游外汇收入也一直处于下滑趋势。除经济形势、国家关系等常规因素外,北京市的雾霾天气环境、交通状况、人民币对美元的不断升值等因素使得北京市入境游发展环境越来越复杂。

  2013年3月到2014年10月,课题组委托北京一些大型的国际旅行社向外国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对北京主要客源国的入境游客(以美国、英国、韩国、俄罗斯四国游客为主)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550份,回收问卷2010份,有效问卷1986份,有效回收率为98.8%。针对俄罗斯游客共发放问卷536份,回收有效问卷496份,有效回收率为92.5%。

  本文通过对北京旅游市场俄罗斯入境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俄罗斯游客的基本结构、影响因素及下降的原因,提出北京市开发俄罗斯客源市场的宣传推广及促销策略和建议。

  一

  北京旅游市场俄罗斯入境旅游呈下降趋势

  (一)俄罗斯入境旅游下滑的北京入境市场整体背景

  2011~2013年,北京入境游人数一直呈现下滑的趋势。2011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达52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2%;2012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500.9万人次,比上年减少3.8%;2013年,北京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450.1万人,同比减少10.1%。其中接待外国人387.6万人,同比减少10.8%;香港同胞35.4万人,同比减少5.8%;澳门同胞1.8万人,同比增长24.9%;台湾同胞25.3万人,同比减少7.8%。2013年,旅游外汇收入47.95亿美元(合人民币296.9亿元),同比下降6.9%。入境旅游者在京旅游人均花费1065美元,同比增长3.6%[1]。入境旅游者在京旅游人均花费1065美元,同比增长3.6%,人均天花费252.4美元,平均停留4.22天。旅游花费构成中,长途交通占26.9%,购物占27.6%,住宿占16.9%,餐饮占7.3%,娱乐占3.8%,景区游览占4.2%,邮电通信占1.7%,市内交通占2.5%,其他占9.1%。

  2014年,北京市累计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427.5万人次,比2013年同期减少5%。其中,接

  待外国人365.5万人次,同比减少5.7%;港澳同胞36.4万人次,同比减少2.1%;台湾同胞25.6万人次,同比增长1%。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6.1亿美元,同比下降3.9%[2]。

  从洲际客源市场累计情况看,2014年,北京市接待亚洲游客(含港澳台游客)192.4万人次,同比减少4.5%;亚洲游客(不含港澳台游客)130.4万人次,同比减少6.2%;欧洲游客112.8万人次,同比减少4.3%;美洲游客94.8万人次,同比减少7.1%;大洋洲游客17.5万人次,同比减少4.8%;非洲游客9.2万人次,同比减少1.7%。从主要客源国看,接待美国游客71.5万人,同比减少4.3%;韩国游客38.7万人,增长2.6%;日本游客24.9万人,增长0.1%;德国游客22.6万人,减少1.9%;英国游客16.9万人,减少3.6%。俄罗斯游客13.67万人,同比下降18%,降幅最大(见表1)。

  表12014年北京市接待入境游客情况

  续表

  (二)北京市场俄罗斯入境旅游的下滑趋势

  在北京入境旅游市场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下降的背景下,2011~2014年北京市场俄罗斯入境人数和旅游收入下降幅度较为严重,是除了马来西亚、越南之外,降幅最大的国家。表2是2010~2014年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中俄罗斯与欧洲3个主要国家的情况。

  2010~2014年,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欧洲4个主要客源国英、法、德、俄旅游人数同比增长指标呈现不同幅度下降。而俄罗斯降幅最大,2014年1~12月,北京市场俄罗斯游客人数仅有136794人次,同比下降18%,12月旅游人数仅有8891人次,降幅26.6%。

  表22010~2014北京市接待主要欧洲国家(英、法、德、俄)入境旅游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2010~2014年,北京入境旅游市场上,欧洲主要4国的游客人数呈现出不同幅度的递减趋势。按国籍来划分(赴京旅游主要欧洲国家),英国赴京的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分别为:11.9%,-1.7%,-5.1%,-3.6%;法国:4.8%,0.4%,-10.9%,-0.29%;德国:10.45%,10.18%,-5.9%,-1.9%;俄罗斯:7.8%,-2.3%,-16.7%,-18.0%。4个国家中,俄罗斯的下降趋势尤为严重,特别是最近两年,降幅高达-16.7%和-18.0%,而2014年12月降幅尤其高,达-26.6%。

  二

  北京旅游市场俄罗斯游客基本结构及影响因素

  (一)北京旅游市场俄罗斯游客基本结构

  在被调查的俄罗斯游客中,从性别上看,来京俄罗斯游客中,男性游客的占比要高于女性,有效百分比(56.3%)高于女性(43.8%);从年龄构成上看,18~44岁(占52.8%)、44~64岁(26.8%)年龄段游客较集中;来京俄罗斯游客中职业分布涉及行业广泛,集中的有专业技术人员(42.5%)、商贸人员(12.3%),自由职业者和农民分别为6.3%和6.0%,职员5.2%,其他职业所占份额较低;从游客学历看,有大学学历的最多(57.5%),依次是中学和职业学校(18.1%)、硕士和博士只有16.7%;从收入结构看,月收入4000~5999美元的占33.9%,2000美元以下的占26.0%,6000~7999美元的占16.3%,而高收入(8000美元及

  以上)者仅占7.7%。

  (二)北京旅游市场俄罗斯游客出游意向和动机

  在被调查的俄罗斯游客中,有72.4%的人是第一次来京,87.3%的人将北京作为入境城市;在出游方式选择上,52.4%的游客选择了自助旅游方式,27.2%的游客选择参加旅游团队;问及是否在本国的媒体上看到有关北京旅游形象的宣传片时,65.%的游客回答“偶尔看到”,19.0%的“看到”,10.5%的“没有看到”;问及出行前是否查询了北京旅游的官方网站时,81.7%的游客回答没有,只有18.3%的游客回答查询过;对于北京旅游官方网站帮助的评价方面,40.6%的游客认为略有帮助,33%的游客认为有一些帮助,28.6%的游客认为比较有帮助,认为帮助很大的只有2.2%;对于北京旅游推广活动态度方面,回答“有些关注”的有39.1%,关注并曾经参与的只有1.6%;对北京市海外宣传总体效果评价方面,56.7%的游客认为比较好,只有9.7%的认为很好,甚至有2.4%的游客认为较差;问及对北京旅游总体评价时,83.9%的游客表示满意;84.9%的游客表示会再次来京;有84.9%的游客表示还会推荐家人或朋友来京旅游。

  (三)影响俄罗斯游客赴京旅游的因素分析

  1.决定俄罗斯游客来京渠道分析

  在报纸杂志、旅游指南、网络信息、旅游促销活动、电视广播、旅行社或代理商推荐、亲朋推荐、所在公司的工作安排诸多选项中,旅游指南占的比重最高,为49.8%,其次是报纸杂志为48.6%,旅游促销活动为22.6%,由旅行社和代理商推荐的占29.2%,电视广播和网络信息较低,分别为11.7%和7.5%。说明俄罗斯人还是较为重视和依赖传统纸质媒体信息,对于广播电视和网络信息的关注不够。

  2.俄罗斯游客赴北京旅游的原因或促进因素分析

  据问卷调查,俄罗斯赴京游客中,休闲度假者居多(为47%),会议展览活动和商务活动分别占26.6%和19%,探亲访友为15.3%,其他为3.2%,说明来京旅游者中休闲度假和公务活动所占比例较大。

  3.北京的旅游业在俄罗斯进行旅游推广活动的影响分析

  北京旅游业从事的旅游推广活动中,俄罗斯游客印象较深的是影视作品和文艺演出(均为30.2%),纯旅游宣传片为30.0%,联合促销为15.9%,主题活动为17.5%。

  4.俄罗斯游客比较感兴趣的旅游推广方式

  被调查的俄罗斯游客中,45.4%的俄罗斯游客喜欢通过影视作品进行旅游推广的方式,41.5%

  的游客喜欢联合促销的方式,22.8%的游客偏好主题活动的推广方式,22.2%的游客喜欢网络宣传的营销方式,只有11.1%的游客喜欢纯旅游宣传片的推广方式。

  5.俄罗斯游客对旅游特惠产品关注的分析

  问卷数据显示,59.7%的游客喜欢“飞机或邮轮的免费或折扣票”的特惠产品,37.5%的游客对赠送免费景点门票感兴趣,29.6%的游客关心“免费升住酒店更高档次的客房”产品,另有25.4%的游客关心“儿童免费入住酒店”。

  在寻找特惠产品的渠道方面,通过报纸或杂志渠道的占比较大(为47.4%),由朋友或家人推荐占到33.1%,通过旅游官方网站占26.8%,网络旅游代理商占21.6%,通过传统旅游代理商占18.3%。

  三

  北京市针对俄罗斯客源市场的宣传推广现状与策略

  (一)俄罗斯游客对北京旅游推广的认知

  针对游客是否在本国的媒体上看到过有关北京旅游形象的宣传片问题,俄罗斯游客偶尔见到的占大多数(为65.0%);其次是看到过的,占19.0%;经常看到的数目最少,仅有0.2%。在入境游客对于北京市旅游推广的态度和对于宣传效果的评价调查中,俄罗斯游客关注并曾经参与过此类活动的人数较少,只有1.6%,偶尔会关注人数最多,占44.8%,而对北京市在俄罗斯的推广效果评价中,普遍认为效果不错。根据问卷设计,我们进一步分析了俄罗斯入境游客对北京旅游推广方式的认知程度。对于俄罗斯的游客而言,文艺演出、影视作品和纯旅游宣传片在他们印象中都是北京旅游业在俄罗斯采用的推广方式,俄罗斯游客印象中的推广方式比较多样化,占比之间差距不大。这种情况说明,俄罗斯游客在对旅游推广活动的认知方面有一定的群体性。

  (二)北京市开发俄罗斯入境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

  俄罗斯是北京旅游市场10余年来迅速成长的客源国市场,在北京的入境旅游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要充分认识俄罗斯客源市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抑制北京市俄罗斯旅游市场不断下滑的势态,积极培育俄罗斯客源市场。

  1.加大对俄罗斯游客宣传促销力度

  在来京的受访俄罗斯游客中,游客主要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和网络获得旅游信息,因此,做好网络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在俄罗斯的主流网络媒体上,进行对北京旅游的宣传。如http://www.rol.ru/(俄罗斯在线),http://www.kulichki.com/(Kulichki)等。此外,还可以在俄罗斯公共电视台、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进行宣传等。

  2.大力发展中俄旅游文化市场宣传

  问卷调查显示,俄罗斯游客了解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大部分是通过网络、旅游相关报刊广告以及朋友亲人从中国旅游回国后的介绍而得知。俄罗斯游客能够获得的实际有用的来中国入境旅游的信息较少,途径和渠道也较少。针对这些情况,北京市旅游部门和旅行社等旅游相关企业可以建立俄文版网站,让俄罗斯游客不仅能用俄语操作网站,还能读到用地道俄语撰写的中国旅游文化的相关介绍和旅行线路游记。另外,针对自助游的俄罗斯游客,多制作一些中国旅游俄语宣传资料和交通住宿图册。

  3.积极开发北京市高端和具有浓郁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其一,大力开发俄罗斯旅游市场偏好的旅游产品。

  从文化方面看,大多数俄罗斯游客对中国的文化旅游更加好奇和有兴趣。对俄罗斯来京游客来说,北京市具有浓郁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特征的古都旅游城市更加具有吸引力。

  要针对俄罗斯入境游客的偏好,大力开发北京市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夜间休闲产品、京郊农家乐产品以及政治文化关联旅游产品。着力把传统的长城、故宫、颐和园、王府等历史文化遗产打造成俄罗斯旅客的旅游吸引物。

  其二,深度开发京味文化特色体验项目。

  大力挖掘北京皇城文化、老北京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北京地域特色的京味文化主题旅游项目,鼓励开辟以名人故居、会馆、胡同和传统街区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将北京胡同游和老北京深度体验与社区参与紧密结合。

  4.大力开发俄罗斯商务旅游空间,推进高端商务和公务旅游发展

  北京市商务旅游资源丰富,星级饭店、洲际饭店云集,集接待、餐饮、商务、娱乐于一体,加之丰富的奥运场馆、APEC会议会址,具有接待商务旅游的天然优势。要依托北京商务、政务活动的优势,完善商务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开拓北京市俄罗斯商务旅游市场。

  5.加强不同消费群体市场的拓展,细分旅游市场

  俄罗斯人喜爱阳光、海滩,一直有出国旅游的传统,假期充裕,并且十分注重生活质量,出游的俄罗斯游客结构的广泛性,使得开拓北京市俄罗斯旅游市场有更多的机会和切入点。

  针对青少年游客,修学旅游占据了重要部分,北京市教育部门可以与俄罗斯教育部门加强合作,选取定点学校,组织俄罗斯青少年学生到北京进行修学旅游,开展入境游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参观中国的自然、人文景点,与中国的学生组织联欢晚会、文体活动、艺术交流等活

  动。

  针对中年游客市场,观光购物类旅游产品是主流。中年游客是俄罗斯旅京游客的主流,近年来俄罗斯游客的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对人文历史文化产生了兴趣。

  针对老年游客市场,积极开发医疗保健、生态文化类的休闲旅游产品。中医在俄罗斯游客心中具有神奇的治疗效果,对于有特殊需要的游客,适当开展参观和治疗方面的旅游活动。

  6.提升北京旅游市场对俄罗斯入境旅游者的吸引力

  ①治理北京空气污染。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的标准体系,建立基于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环境准予机制,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体系和干部考核制度。继续实施“区域联防联控的协调机制”,极力降低PM2.5。

  ②适当放松签证政策。以推介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和特色旅游资源为重点,研究适应入境旅游发展的签证制度,包括团队免签证制度及停留时间、特定入境地区免签证或落地签制度等便利化的签证制度。

  ③培养高素质中俄双语服务人员,优化旅游环境。中俄旅游年的成功闭幕促使中俄旅游合作不断升温。而北京市专业的俄语导游人员却十分匮乏,分布不均衡。培养专业的俄语旅游服务人员,建立中俄旅游文化及语言交流中心等机构组织。借助高等院校和行业专门培训机构,大力培育俄语导游服务人员。加强俄语导游人才队伍的管理,增强俄语旅游人才信息共享和人才交流。

  结论

  俄罗斯,作为北京入境旅游市场第三大客源国,对北京旅游的效益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011~2014年该市场的连续下滑,是旅游市场环境、旅游方式、媒体环境变化的一个具体表征和信号,需要我们予以重视。通过对俄罗斯入境旅游的分析,我们希望能明确北京旅游的形象定位,明确北京入境旅游市场俄罗斯旅游目标人群,深度了解游客需求,围绕定位及客户需求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资源推介、营销及传播规划等系列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市场俄罗斯入境旅游人数逐年下降的现状,希望能真正助力北京市场俄罗斯入境游的发展,也为北京其他旅游客源国的开拓提供参考和借鉴。

  附表

  俄罗斯赴京游客调查问卷

  续表

  续表

  -全文完-

篇五:北京旅游国际旅博会展企业有关情况调查问卷回收数据

  

  关于志愿者申请书5篇

  开展爱心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广大市民整体素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志愿者申请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志愿者申请书1人力资源部并秘书处:

  我是资讯监测研究部的陈__,原驻绵竹民乐村参与实施我会“5·12”农村灾后重建发展工作。因民项目结束,调入资讯监测研究部。现提出志愿者转正申请。

  年底,因为知道会里在民乐村的项目需要新增人手,自己也觉着能够去四川灾区,为农村做些事是件好事,就匆匆去了村里。没想到一干差不多就是三年。在村里,主要是与同事们一起,参与并执行了村庄农房重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放建房款、民乐模式探讨、组建合作社、招标并监管农业产业项目、培育村庄本土经营管理团队等工作。三年以来,民乐村从废墟中走过来,经历了紧急安置、民房重建、产业发展几个阶段。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新房住,每个人都能够为新的生活而奔波、忙碌;合作社产业发展方面,村庄本土团队日渐成熟,产业项目也能够独立运转,并逐步走向正轨。

  在这三年中,刘__常务副秘书长、王_主任、桓_、丁_许多人为民乐村的工作付出了不少的心血。项目也锻炼了队伍,积累了在贫困落后农村开展“扶贫资金折资入股,以合作社为平台,发展产业项目”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本人也因为参与其中,借着和同事、和村民们一起工作、生活整理文章由编辑:.com的机会,增强了在组织、协调方面的愿望与能力,加深了对农村问题和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认识,也自己坚定了为农村扶贫发展创新服务的信心。

  民乐项目暂时告一段落,我现在调入资讯监测研究部,做资讯官员,收集信息、编印《__》、做一些项目监测。因为在农村待得时间也比较长(从学校毕业算起快有5年了吧),以前没做过相关的工作,所

  以上手也有些慢,但我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只要认真努力去做,总能够做得很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需要我们当中每一个人不懈地努力。__基金会是大家的一个舞台,我希望能自己和其他的同事一样,用自己每天的工作为机构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特此总结并申请,望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__x时间

  关于志愿者申请书2个人简介:

  王黎,1990年3月出生,是湖南网院商贸系市场营销专业一班的大一学生,现在是一名校团委学生会通讯社干事。学习、工作认真踏实,待人热情诚恳,处事严谨细心;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爱好广泛,热爱运动,善于和同学交往;富有亲和力,人际关系好。在学院各级领导和辅导员、各位同学的关心帮助下,从来到这个学校是非常无知,变成了今天有着比较丰富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也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作为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员,在团组织的引导下,自使至终坚持着人民服务的宗旨。经过参加各项由学院、系、班级所组织的各项活动,不但认识到了做为一个大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还应该有着先进集体和爱国主义热情,还应该有着奉献的精神。

  《一》“青年志愿者”,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在中学阶段,我就听说过“青年志愿者”这个名字,但大家对她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只知道她们是热心服务社会的,发挥着“螺丝钉”的精神。不过这些认识只是表层的,很肤浅。一直梦想有一天能加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但是由于学校没有“青年志愿者协会”所以也没有对它有深入,系统的了解,所以我无法找到机会,幸运的是,自从进入五彩缤纷的大学,百花争艳的社团深深的吸引着我,于是我进入了校通讯社,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积极向上,热心公益,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热衷的投身于青年志愿者的行动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是青年志愿者的精神,在献出爱心的同时,得到的是帮助他人的满足和幸福,得到的是无限的快乐与感动。路虽慢慢,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日子里,将会在志愿者事业上做得更好,更出色。志愿者,已不在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称号,而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二》在思想上,积极进取,关心国家大事,并多次组织同学们学习政治精神,希望他们在新的世纪里继续努力,发扬我国青年的光荣传统,不解奋斗,不断创造,奋勇前进。

  《三》在学习上刻苦认真,抓紧时间,不仅学习好学科基础知识,更好学好专业课知识,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了抑郁其他同学共同努力,做题目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与他们探讨,希望大家能共同进步。

  《四》在工作中,我认真负责,出色的完成学长学姐交给我的各项任务,作为09级市营一班的一名同学。并在校通讯社作为一名干事,多次参加院系组织的活动,并在第五届校运动会上获得“优秀工作者”称号。除了业余生活,提高了个人素质能力,并真实感受到班级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所带来的快乐。

  进入大学校门至今,一共参加了六次活动,在活动期间,不管是刮着凛冽寒风的冬天,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能按时到达自己的岗位,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个人原因而提前离岗。现将在大学期间关于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活动情况简述如下:1、2011年10月,参加了校团委学生会组织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揭幕的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

  2、2011年10,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

  3、2011年11月,在网院举办的第五届学生田径运动会,那两天作为通讯组的工作者,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大家一心一意,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共同为网院的校运动会工作作出大家应有的贡献。并受到了网院的“优秀工作者”称号。

  4、2011年11月,参加了商贸系第五届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啦啦队,在队伍里,感受到了啦啦队的热情高昂,激情澎湃。

  5、2011年12月,参加了校庆30周年志愿者,作为一名通讯社工作志愿者,自从上午8点到12点,始终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不畏天气严寒。

  6、2011年3月,参加校团委学生会组织的“捐出一瓶水,献出一份情”的大型公益活动的工作者,作为通讯组的一员,尽心尽力,不畏风雨,一直站在风雨中一个半小时,并及时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在我校的校报总第381期中刊登,受到老师的夸奖。

  时光慢慢的逝去,随着一项项活动的结束,然而青年志愿者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依然持续跳动着,在青年志愿者工作期间,充分认识到了一名光荣青年志愿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更认识到当代一名大学生的未来奋斗目标,为自己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而感到骄傲与自豪,相信毕业后这些经历必定会成为以后工作的动力,促使自己为我国的青年志愿者事业和未来的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吸取教训,踏实工作,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不断把自己的热心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那里,让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我们的行列中来!为我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未来而努力!此致

  敬礼!申报人:王黎

  关于志愿者申请书3我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加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现在我郑重地写下我的入队申请书.青年志愿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更是一个光荣的团体,每个志愿者都不断的为社会贡献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我们的社会为每个人都打造了一个环境,每个人就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我想作为一个志愿者在享受这份环境的同时,更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对社会的回报。正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每当我享受着他人为我创造的劳动成果时,我就更加强了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决心。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十人

  、百人、乃至千人的力量却是巨大的。正因为这样每个有志青年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力量,在正确、有序的指导下,为社会贡献着爱心和力量。也许这正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的意义所在吧!社会上还有许多人需要别人的关爱和帮助。我加入志愿者的队伍,可以更好地把我的爱心播撒出去。这样就会有更多有困难的人,更多需要关心与帮助的人,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社会的关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真情。我是一名学生,学习虽然很紧张,但我还是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我会尽力抽出空余时间和队里的队员们一起活动,并且不求丝毫回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我有个愿望:那就是希望有一天全世界都充满爱,不再有痛苦、灾难、战争时,到时,人间就会变成天堂。

  关于志愿者申请书4尊敬的____:

  您好,我是___。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一块瑰宝。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能够成为一名义工,给那些需要的人奉献我的一片爱心,给他们一片爱的阳光。在__义工团成立之初,我于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这个组织,很幸运地成为当中的一员,是这个组织给了我这个平台,让我的梦想得以实现。于是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义工服务活动。

  自20__年加入义工团以来,积极参加了多项义工服务活动。从工作中体会到了“爱心”的力量以及义工是怎样关怀需要帮助的人。所有的一切让我更清楚自己做了什么,做的意味着什么,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别人又有什么帮助。同时弘扬了“奉献、爱心、互助、进步”的义工精神。下面把我的工作情况作以介绍,具体活动项目有:

  20__年6月底,到___儿童康复中心进行义务助教活动。在康复中心工作人员安排与指导下,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医学护理知识与孩子们交谈,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知、自尊与自信,并协助中心工作人员完成其他力所能及的工作。通过此次义工服务,我对孤独症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体会到孤独症儿童家人的不易,同时自己也得到锻炼,将所学的医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提升一名医学生应有的爱心及奉献精

  神!20__年9月底,在___举行了“义务捐赠军训服”的活动。其目的是将同学们义务捐赠的军训服收集起来交由江西省善总会并由其转交给需要帮助的农民工。在活动中,我们顶着炎炎烈日,手捧着一份份装满着爱的宣传单在学校里穿梭,在这里,没有过多的言语,有的只是那一颗颗想帮助农民工的迫切的心,用爱来呼唤爱,用行动来实践爱。

  20__年1月底,到___福利院进行义工服务,福利院里大都是因某种疾病而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我们这次主要服务内容是运用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技巧,通过陪同孩子玩耍与孩子们融洽到一起,帮助他们更好的恢复并教会他们一些提高自理能力的小知识。我们要用自己的爱为“宝宝”们驱散内心的孤独与恐惧,让他们在残缺的生活中寻找完美的自己。

  20__年3月初,走进了___现代残疾人教育康复中心,与___的6名义工们一起为这里的听说障碍儿童送去关爱与温暖。本次活动传承了“弘扬爱心文化,传扬学子爱心”服务精神,对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时刻用雷峰精神来鼓励自己,鞭策自己,用自己的行动去营造美好的家园。

  20__年3月底,我们走进了___,陪孩子们一起手工制作发卡,玩游戏,与孩子进行简单的书面交流。通过此次义工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爱心意识,拉近了与无声世界的距离,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肢体交流,更是心与心的交流。用一颗包含着爱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一种乐观的态度对这个世界。

  20__年4月初,我与其他义工走进了___老年公寓,为这里的老人带来早春的问候,同时,拉开了我校今年慈善义工服务的序幕。老人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们为老人测量血压,帮助他们整理内务、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老人们幽默风趣的话语也使原本有些紧张的义工放松了心情。我们真诚细致的服务得到老人的一致称赞,临走时,老人热情的与义工合影,并握着义工们的手说:“孩子们,谢

  谢你们来看我们,欢迎下次再来!看着老人们的喜颜悦色,使我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义工的光荣。

  这一系列的义工活动在给别人带去欢乐的同时,也让我获益匪浅。这两年间,我充分认识到了一名义工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更认识到一名当代大学生的未来奋斗目标,今天我为自己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义工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相信大学毕业后这些经历必定会成为以后工作的动力,促使自己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我庆幸我的选择,将近两年的义工生活让我获得了很多难得的人生体验;我热爱这个公益事业,并将视之为今后人生中长期以往、持之以恒的神圣职责。

  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此致

  敬礼!关于志愿者申请书5尊敬的团委领导和老师:

  您好!我是轻工学院设计学部08工业设计2班的团支部书记,我叫李旺泽。在学习之余,我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从入学伊始一直坚持到现在。服务中尽己所能,不计报酬,热情服务,帮助他人,团结协作,奋力拼搏,践行志愿服务精神,让我们志愿者的微笑成为新唐山最好的名片是我们最大的愿望。我始终相信:每一次参与,都有价值。本人曾荣获人文唐山大讲堂优秀志愿者、“环渤海16港口城市+北京”旅游博览会优秀志愿者,唐山市政协办公厅20__年到会服务证书;还荣获河北理工大学优秀团员、河北省第__届大学生运动会主题口号优秀奖。由于团支部、班委会的出色表现,我集体连续两年荣获河北理工大学校级优秀班集体。

  思想道德方面:思想要求进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及党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校规校级、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关心集体,乐于助人。

  学习生活方面:学习目的明确,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以83.15的平均成绩名列班级第8,单科成绩全部及格。综合测评以88.28名列班级第1。专业基础扎实;生活作风良好,情趣健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志愿服务活动:1、服务人文唐山大讲堂,20__年11月我注册成为由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唐山市政协、市文明办联合主办的人文唐山大讲堂大型公益文化活动志愿者。“奉献、友爱、互相、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人文唐山大讲堂系列活动中得到展现,作为多期服务过的志愿者我参与了《媒介素养教育与青少年成长百年危机》、《百年机遇——后危机下的应对思考》、《基因与生命健康》、《赢在高考系列》、《人文精神与医学使命》、《少儿读经与国学教育传承》、《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崛起之路》等讲座,具体负责了听众组织、礼宾导引、会务服务、宣传、会场布置、应急服务等项目志愿服务工作当中。作为公益亮点我们的志愿者服务也得到了市领导和市民听众的肯定和广泛赞誉。

  由于表现突出20__年1月,我担任了人文唐山大讲堂志愿者服务委员会委员,负责组织、指导志愿者为人文唐山大讲堂大型公益文化活动开展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的招募管理表彰工作,负责培训、组织唐山各大高校的志愿者,已经成为活动的骨干。

  20__年3月组织人文唐山大讲堂在轻工学院招募志愿者,经过精心谋划和与信息科学与技术部学生会合作在我校累计招募志愿者112人。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大讲堂活动中来,更好的展现我们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大学生的风采。

  2、服务旅博会,20__年4月在招募的112名志愿者中好中选优,组织12人的志愿者服务队参与到由环渤海港口城市旅游合作组织、河北省旅游局、唐山市人民政府、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景区分会联合主办的“环渤海16港口城市+北京旅游博览会”,三天多的旅博会,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从7号开始我们就开始积极的进行到旅博会的组织筹备当中,折地图、擦陶瓷、搬运物资、商品销售、张贴海报、悬挂彩旗、媒体接待、发放礼品、旅游服务接待等处处有我们志愿者的身影。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为唐山旅游填光彩。我们优质的服务得到了组委会领导和参观游客的好评,并获得了优秀志愿者证书。

  3、相关讲座活动,20__年5月参与组织在唐山师范学院的爱情讲

  座。期间我们全程的服务,使得讲座取得良好效果。

  20__年9月下旬在轻工学院针对大一新生邀请大讲堂景大智来校作《梦

  想

  启

  航》讲座,期间150人的教室座无虚席。

  20__年10月在轻工学院应广大同学要求,进行《梦想起航》第二讲讲座,主讲大学生就业创业。引起学生好评。

  20__年1月9日在轻工学院举办人文唐山大讲堂志愿者唐山市“两会”培训,期间唐山各高校杰出志愿者参加到培训当中,从中选取了5名素质过硬的志愿者参与到20__年唐山市两会活动中。

  4、服务唐山市“两会”,20__年1月29—2月4日参与到唐山市20__年“两会”志愿服务当中,期间在政协厅大会秘书处任行政秘书。我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大会各讨论组文件及简报的领取、发放;负责委员出勤会议情况的登统;负责组织委员参加全体会议乘车,引导委员入场等;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今年的唐山市“两会”,是首次启用志愿者,以前是实习生。我们的服务得到了大会秘书处领导的肯定,认为我们服从组织调度,工作快速高质量完成,认为我们微笑服务,细心周到。市政协副主席卢晓霞也多次赞扬我们的服务,称20__年“两会”政协会议欢迎你们再来。

  报到当天,新闻媒体对委员集中采访的同时,也对此次大会志愿者很感兴趣。唐山电视台“直播50分”栏目对志愿者我进行了采访报道,环渤海新闻网:称赞了此次政协会议的到会服务,新华网唐山频道报道:报道称工作人员为委员们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服务“两会”,我们从中深刻的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在这里工作的日子是充实而有富于意义的,释放着我们鲜活的激情。对我们而言,在做政协志愿者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付出其实也是一种收获,特别是精神层面上的丰富和提升,践行志愿服务精神的幸福感时常会溢满全身。我们在服务的同时自己的人格灵魂也在潜移默化的修养完善。与此同时我们还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一个合作的团队才能产生不同凡响的创造力!以后类似的志愿服务活动,我会多多参加。我深信:每一次参与,都有价值!

  我们作为政协会议志愿者的服务工作虽然告一段落,但是作为志愿者奉献友爱的精神却深深植根于我的内心,它将是属于我一生的珍贵记忆和精神财富!现在我又成为河北省第__届大学生运动会志愿者和记者。在飞扬的五月,我将用更大的努力、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大运会服务当中,为学校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春暖花开今又是,跃马扬鞭正当时!曾经参与的活动已成往事,在以后的日子中,类似的志愿服务活动,我会多多参加。我深信:每一次参与,都有价值!在此我正式向组织申请优秀青年志愿者,希望组织可以批准。

  此致

  敬礼!

篇六:北京旅游国际旅博会展企业有关情况调查问卷回收数据

  

  第31卷第6期2011年6月经济地理ECONOMICGEOGRAPHYVol.31,No.6Jun.,2011文章编号:1000-8462(2011)06-1019-06北京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特征及路径王永明1,马耀峰2,王美霞1(1.吉首大学商学院,中国湖南吉首416000;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中国陕西西安710062)摘要:选取典型入境旅游口岸城市———北京市为案例地,通过实地抽样调查获取分析数据,构建旅游流扩散指数,并结合利用GIS技术、位序—规模法则、路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北京入境旅游流向中国其他城市空间扩散的特征及扩散路径模式。结果表明:北京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强度在全国其它城市间分布不均衡,向传统旅游城市或省会中心城市扩散强度较高;空间扩散态势呈集中型扩散,空间扩散格局还处于核心极化阶段。入境旅游流流出北京后首次扩散方向主要集中在东南向和西南向,整个扩散路径上的旅游流流向主要集中在东西南→东→西南、西南→东北等三个方向,旅游流扩散路径比较集中,受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区位、城市经南、济联系等要素驱动明显。关键词:旅游流;扩散;路径;北京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区位优势明显,国际交往紧密,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已发展成为中国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增长极之一。北京入境旅游流中的一部分旅游者游完北京后直接返回客源地;而更多的旅游者选择继续前往中国其它城市进行旅游,然后返回客源地。后一类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在空间上则表现为以北京市为基点向全国其他城市的旅游流空间扩散现象。这些城市往往是以核心景点景区或独特的城市形象为主要旅游吸引物。旅游流的空间扩散使处在不同区域的旅游节点城市发生旅游流联系,这种联系重塑了区域空间组织形态,旅游流的空间扩散也成为区域旅游空间本研究以北京结构的形成和重构的重要动力因素。入境旅游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口岸城市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的特征和扩散路径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深化对中国入境旅游流空间演化的认识,丰富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为加强城市入境旅游合作,推动区域联合营销提供科学依据。Myrdel)提出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理论,这些理论为区域空间扩散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旅游流空间扩散作为一种人文地理现象,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流空间扩散的研究均取得一定进展。国外学者对旅游流空间扩散的研究主要出现旅游者行为的文章中。Lundgren提出旅游者在城市间的相互流动以及大城市向周边旅游地的垂直流动模式[2]。Andreas探讨了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多样性的原因[3],为旅游者行为研究和旅游流时空结构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B.Prideaux等研究了旅游流的双向不平衡结构[4]。MiyukiMitsutake对日本游客在中欧国家行为模式和流动趋势进行分析预测[5]。Maureen研究社区旅游时涉及到了旅游能量的扩散问题,但并没有直接探讨旅游流扩散[6]。国内专门针对旅游流空间扩散的研究成果很少,相关成果也主要散见在对旅游者行为和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之中。马耀峰等深入研究了中国旅游热点城市间的入境旅游流时空动态模式[7]。杨新军等对国内外关于旅游行为的空间模式进行总结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城市为空间结点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模式[8]。章锦河等以皖南旅游区为例,基于空间场理论研究了旅游流空间集散规律及相关区域的旅游竞争态势[9]。薛莹着眼于区域旅游流的内聚现象,对江浙沪旅游流的内聚性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10]。杨国良等研究了旅游流1旅游流空间扩散研究综述美国学者赖利(W.J.Keilly)首先开展了空间扩散和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1950年代后,空间扩散和区域相互作用理论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弗里德曼(J.Friedmann)的核心边缘理论,哈格特提出“对流、传导和辐射”的空间扩散模式,缪尔达尔(G.收稿时间:2011-02-13;修回时间:2011-05-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71058&40901077&41001077)和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区域旅游发展与管理”支持计划项目(湘财教[2008]70号])联合资助。

  1020经济地理第31卷在四川省内空间扩散方向及路径[11],是旅游流空间扩散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刘宏盈等分别研究了上海、典型旅游区的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特征[12-15]。汪宇明等利用SSM方法研究了上海与长江干流其它省区入境旅游流互动关系及影响因素[16]。郑鹏等基于推—拉理论分别研究了特定类型城市西安、杭州入境旅游流流动的影响制约因素[17-18]。上述研究为旅游流空间扩散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但存在一些不足。从研究方法来看,对旅游流空间扩散研究的定量模型分析相对薄弱,实证案例研究仍显不足。从研究案例地和区域对接的角度来看,对城市与省区、城市与典型旅游区、典型旅游区与典型旅游区间旅游流扩散研究成果较多,而对城市与城市间旅游流空间扩散转移研究很少,受资料来源的限制作用明显。从研究主体内容来看,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分析扩散旅游流的流量特征,而对旅游流扩散路径特征的实证研究很缺乏。基于此,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实地旅游抽样调查获得一手数据,实证分析了北京入境旅游流向全国其它城市扩散的空间结构特征和扩散路径特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为了更好地反映入境旅游流扩散规律,本文对研究对象主体进行如下界定:入境旅游流仅指由入境的外国旅游者组成的客流,而不包括港澳台客流。街区、旅游宾馆等地点,调查时间为2008年5月7日至5月17日,采用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并当场收回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同时结合深度访谈,获得较好的调研效果。项目组共发放问卷986份,回收917份,回收率达93%。基于本文研究的实际需要,经过整理筛选共获得入境第一站为北京市并继续前往其它城市旅游的入境旅游者问卷652份,其中有效问卷594份,有效率高达91.1%。特别关注被调查者游览各个城市的先后顺序。2.2分析方法选择2.2.1旅游流空间扩散的分析方法。首先构建旅游流扩散指数定量分析北京入境旅游流向中国其它城市空间扩散的强度大小,然后引入位序—规模法则对北京入境旅游流扩散规模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旅游流扩散指数是用来评价旅游流空间扩散强度的一个指数。它可以体现旅游中转地城市旅游流对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城市作用力的大小,或者是目的地城市对旅游中转地城市扩散旅游流吸引力的大小。旅游流从旅游中转地城市扩散到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城市,由于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扩散强度有强有弱,这种强弱程度可以用旅游流扩散指数来度量。北京入境旅游流向i城市扩散指数(ρbi)数学公式如下:ρbi=TbiTb(1)2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选择2.1数据来源本项研究基于笔者亲自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入境旅游者的抽样调查数据,首先,为了得到北京入境旅游者在中国城市间的旅游线路,问卷设计了选择题让旅游者按顺序分别填写将前往的城市,问题表述为:“你本次来华的线路为:第一站,第二站,第三站,第四站,第五站,第六站…”,其中站名即指城市名称,旅游者填写时由调查者说明告知。选项中给出11个选项,分别是中国10个旅游热点城市和1个“其它”选项。如果有相对应的选项,旅游者可以直接进行选择;如果没有,可以直接填写城市名。另外,问卷还设计了对入境旅游者人口统计学特征调查的内容。在调查中,要求调查者特别关注被调查者游览城市的先后顺序,以便更好地获得旅游流流向情况。调查人员由经过专门培训的2位博士生和4位硕士生组成,调查地点选择了北京重要旅游景点,如故宫、天坛、颐和园等,还有机场、商业式中:Tbi指在抽样调查中北京入境旅游流向i城市的扩散规模,这里用人数表示;Tb指在抽样调查中北京入境旅游流向全国其它城市扩散的总规模。ρbi越大,说明北京入境旅游流向i城市扩散强度越强,i城市对北京扩散的入境旅游流的吸引力相应地,也越强,反之则越弱。位序—规模法则是从城市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区域内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1913年奥尔巴克(F.Auerbach)发现了欧洲5个国家和美国的城市人口与其城市人口位序的积是一个常数。随后罗特卡、辛格、捷夫对模型进行了相应的变换[19]如下:PiRiq=K或Pi=KRi-q(2)式中:Pi是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城市的人口数;Ri第i位城市的位序;K是常数。对(2)式两边分别取以10为底的对数,得到下面的公式:lgPi=lgK-qlgRi(3)令(3)式中的Pi值同(1)式中的Tbi,即北京入

  第6期王永明,马耀峰,王美霞:北京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特征及路径1021表1北京入境旅游者抽样调查的样本结构特征Tab.1ThestructurefeatureofsurveysampleofinboundtouristsinBeijingcity指标性别年龄样本份数576580指标结构男女<15岁15—2425—4445—64>64岁专业技术人员商贸或销售人员退休人员学生家庭主妇技术工人职员政府人员其它高中及以下大专或本科硕士博士<2万2—4万4—6万6—8万>8万单身结婚无孩子有<18岁孩子有≥18岁孩子空巢家庭其它样本份数所占比例/%31326311125261139441531145125212122123210425316639114818779137248569884622754.345.71.921.645.024.07.626.819.98.94.43.73.73.92.15.618.245.029.56.922.916.317.515.927.543.19.717.014.610.84.7路径集合,如扩散路径“北京→西安→成都→昆明→桂林→广州(深圳)”就包括路径“北京→西安→昆明→广州”和路径“北京→西安→昆明→桂林→深圳”等。从扩散路径的结构来看,它应包括路径节点和节点指向。对于大尺度下的入境旅游流扩散路径来说,路径节点是指旅游目的地城市,节点指向是指旅游流从本地城市到下一个目的地城市的空间流动方向。用数学集合的观点来描述某条旅游流扩散路径(S),集合结构如下:S={(C1,O1)、(C2,O2)、…、(Cn,On)}其中:C1、C2、…、Cn表示扩散路径中的目的地城市节点;O1、O2、…、On表示节点指向;1,2,…、n表示旅游流扩散路径中的节点数量。职业572学历5623北京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实证分析3.1样本结构分析首先对抽样调查中北京入境旅游者样本结征),从性别来看,男性稍多于女性。从进行分析(表1年龄结构来看,以25—44岁之间的中青年旅游者最多,占45%;其次是45—64岁和15—24岁的旅游者;最少是15岁以下和64岁以上的旅游者。从旅游者从业结构来看,以专业技术人员和商贸、销售人员居多,两者总共占46.7%;退休人员占8.9%,从事其他行业的旅游者所占比例都较小。旅游者以大专或本科学历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5%,其次是硕士,高中及以下和博士学历所占比例较少。旅游者年收入分布相对均衡,以大于8万美元最多。从家庭结构来看,旅游者以单身最多,其次是家中有孩子的家庭,其他类型的游客较少。3.2空间扩散特征3.2.1扩散强度。由公式(1)计算得出北京入境旅游流对其他城市空间扩散指数值,为了更直观表现其空间差异,利用ArcGIS9.0地图制图功能,并对指标进行相应分级后得到旅游流扩散指数图(图1),图中显示有城市名的即表示抽样调查中有北京入境旅游者流入该城市。可以看出,图中所出现的城市基本是中国传统旅游城市或省会中心城市。北京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强度在城市间分布不均衡,部分省区的所有城市均无北京扩散入境旅游流分布,如贵州、江西等省区。具体来看,北京入境旅游流向上海空间扩散强度最强,向西安次之,对两市的扩散指数分别高达38.89%和32.66%,两市为一级扩散强度城市,也说明了上海和西安对北京扩散入境旅游流的吸引力很强。上海作为全国经年收入/美元498家庭结构575境旅游流向i城市的扩散规模,Ri为i城市按Pi大小排序后的位次,K、q为常数。对北京入境旅游流向全国其它城市的扩散规模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如说明北京入境旅游流扩散的空间分布果|q|值为零,格局接近捷夫的理想状态,即达到完全均衡状态。如果|q|大于1,说明北京入境旅游流扩散的空间形态呈集聚型,空间格局还处于核心极化阶段;反之,如果|q|小于1,说明北京入境旅游流扩散的空间分布格局趋向均衡。2.2.2旅游流空间扩散路径分析方法。入境旅游流由北京向中国其它城市的扩散转移属大尺度的旅游行为,由于旅游线路不同,扩散路径也千差万别。从旅游流的角度来审视,旅游流扩散路径是由一定流量的旅游流沿着某个方向流动而在地域空间上形成的投影轨迹。为了得到北京旅游流空间扩散路径,首先将抽样调查中入境旅游者所选择的城市集合转化成相应的带有方向的线状路径,再将方向相同或相近的路径进行归并,从而得到数条典型的扩散路径及相应的扩散方向。可见,一条扩散路径是

  1022经济地理第31卷济中心、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典型城市和中国最重要的航空交通枢纽之一,并与北京具有很强的经济联系,其经济区位、资源区位和交通区位使其对北京入境旅游流吸引力最强,两者间旅游流互动效应十分显著。西安作为传统入境旅游热点城市,是中国文物古迹类遗产旅游城市的典型代表,与北京交通通达性较好,形成了路径依赖效应,使得北京入境旅游流向西安扩散强度很大。北京入境旅游流对大连、南京、杭州、成都、昆明、桂林、广州、深圳等市扩散强度次之,这些城市为北京入境旅游流二级扩散强度城市,扩散强度指数在5%—8%之间。这些城市或具有高品位旅游资源,或属于入境旅游口岸中转城市,前者如桂林、昆明等,后者如广州、深圳等,各具特色的城市品质使得它们对北京入境旅游流吸引力也很强。除上述城市外,图中其余城市为北京入境旅游流三级扩散强度城市,这些城市多为有垄断性旅游资源但交通通达性不佳,或者受“近邻效应”影响的城市,前者如拉萨、丽江等,后者如天津、承德等。入境旅游流扩散强度差异也反映了各个城市对北京扩散入境旅游流的吸引力存在较大差异。大,形成了有限几个旅游流扩散的集聚节点,如上海、西安等,而向其它大多数城市扩散规模较小。上海为北京扩散入境旅游流流入规模最大的城市,通过其实际流入规模与回归理想规模相比较,发现实际值远小于理想值,说明上海对吸引北京扩散入境旅游流流入方面还具有很大潜力。图2北京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位序—规模双对数回归Fig.2RegressbeelineforlogarithmicspatialdiffusionrankandsizeofinboundforeigntouristflowinBeijingcity3.3空间扩散路径通过数据统计、整理和归并,得到北京入境旅游流在城市间空间扩散方向、主要扩散路径和扩散路径上旅游流流量占总扩散量的比例(表2)。从扩散方向来看,北京入境旅游流流出北京后首次扩散方向主要集中在东南向和西南向,然后再继续向其它方向扩散,而首次扩散方向选择向东、南、东北的旅游者较少。整个路径上的旅游流扩散方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东南、西南→东→西南、西南→东北,对应的扩散路径分别为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北京→(大同)→西安→(洛阳)→(合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和北京→西安→(洛阳、晋中)→(北京)。这三个扩散路径上的北京入境旅游流流量占总扩散量的比例分别达到24.39%、18.97%、11.11%,累积比例达到54.47%。说明这三个扩散方向和扩散路径上的北京入境旅游图1北京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指数Fig.1SpatialdiffusionindexofinboundtouristflowsinBeijingcity流扩散规模大,旅游流发育典型,形成了北京入境旅游流向全国各城市扩散的空间架构。此外,北京→西安→(洛阳)→成都→昆明→(丽江)→桂林→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广州、深圳)、北京→西安→成都→昆明→(丽江)→桂林→广州(深圳)、北京→西安→成都→上海→(南京、杭州)这三条路径上的旅游流流量所占比例次之,但均在5%以上;其它扩散路径上旅游流流量比例相对很少。从主要扩散路径形成机制来分析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的动力因素,东南向的扩散路径———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苏州)上旅游流流量所占比例最大,这条路径显示北京与长三角具有密切的3.2.2空间格局。利用公式(3)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图2),发现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并且拟合程度较高,R2高达0.941,反映北京入境旅游流向中国其它城市扩散规模的位序—规模分布典型,也说明该方法可以研究旅游流扩散规模的空间格局特征。其中,|q|大于1,说明北京入境旅游流扩散属集中型扩散,空间格局还处于核心极化阶段。北京入境旅游流向具有高级别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很好的城市集中扩散,旅游流扩散规模也很

  第6期王永明,马耀峰,王美霞:北京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特征及路径1023入境旅游流联系。入境旅游者选择这条路径主要受城市经济联系、交通区位条件影响较为显著。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基础设施完备,内外部交通十分便利,区域内城市发展水平高,再加上江南水乡风韵、苏州园林、南京古都魅力等高资源品位的旅游资源,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便形成了北京扩散入境旅游流集中向上海及周边地区流入的空间态势。而对于扩散路径———北京→(大同)→西安→(洛阳)→(合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来说,这条扩散路径受资源禀赋、交通区位的影响作用较大,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热点旅游线路,所以路径依赖效应Tab.2扩散方向(O)东→西东南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南→西→东南东南→西南→东北南→东南西南→东→西南西南→东北西南→东→西南西南→东南西南→东西南→南→东北东北→西南制约明显。而对于其它扩散路径来说,旅游资源、交通区位、城市经济联系也是其入境旅游流扩散路径形成的重要因素。可见,旅游流扩散路径是在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区位、城市经济联系等三个主体因素综合驱动而形成的,是入境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的一种显性表现。城市入境旅游的发展不仅依赖于三个主体因素的综合作用效应,城市在扩散路径中所处的位置、扮演的角色,以及与其它路径节点尤其是核心节点间的联系强度,也是影响和制约城市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表2北京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路径SpatialdiffusionroutesofinboundforeigntouristflowsinBeijingcity扩散路径(S)所占比例/%5.4224.394.072.442.171.901.901.3618.9711.116.235.155.153.252.444.05北京→(天津)→大连→(秦皇岛)→北京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北京北京→(济南)→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昆明→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昆明→成都→西安→北京北京→武汉→上海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北京→(大同)→西安→(洛阳)→(合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北京→西安→(洛阳、晋中)→(北京)北京→西安→(洛阳)→成都→昆明→(丽江)→桂林→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广州、深圳)北京→西安→成都→昆明→(丽江)→桂林→广州(深圳)北京→西安→成都→上海→(南京、杭州)北京→(大同、晋中)→西安→桂林→上海北京→(承德)→沈阳→长春→哈尔滨→北京其它注:表中具体列出的均是旅游流流量所占扩散总流量比例大于1.36%的扩散路径。4结论与讨论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特征和扩散路径的研究,有利于深化对入境旅游流空间演化的认识,丰富了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体系。通过对北京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的研究,初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①北京入境旅游流向其它城市扩散强度不均衡,部分省区的所有城市均无北京扩散入境旅游流分布。基于GIS地图制图技术,直观地显示了旅游流空间扩散强度不均衡的这种状态。②位序—规模法则应用于旅游流空间扩散规模分布之中,发现能很好地拟合旅游流扩散规模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发现,北京入境旅游流扩散规模的位序—规模分布典型,扩散态势呈集中型扩散,空间格局处于核心极化阶段。对于北京扩散入境旅游流流入规模较少的城市,一方面要加强高级别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交通设施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北京市以及其它扩散集聚节点城市的旅游合作,共同开发旅游线③入路,加强区域联合营销,以提升入境旅游效益。境旅游流流出北京后的首次扩散方向主要集中在东南向和西南向,整个路径上旅游流扩散方向主要集中在东南、西南→东→西南、西南→东北,对应的扩散路径分别为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北京→(大同)→西安→(洛阳)→(合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和北京→西安→(洛阳、晋中)→(北京),这三条路径上旅游流流量占扩散总流量比例超过一半;而其它方向的扩散路径旅游流流量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本研究针对北京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进行了分析,但还需要更多的实证案例分析,从而归纳构建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的典型模式,以丰富入境旅游研究体系。此外,旅游流空间扩散的研究需要多学科多方法的介入,这样才能把握入境旅游流空间

  1024经济地理第31卷扩散的形成和演化机理。随着空间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后对旅游流空间扩散的研究还可以基本GIS空间分析方法,实现对入境旅游流扩散的时空演化进行模拟分析。参考文献:[1]彭震伟.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8.[2][3]LundgrenJOJ.GeographicalconceptsandthedevelopmentoftourismresearchinCanada[J].Geo-Journal,1984,9(1):17-25.AndreasP.Whypeopletraveltodifferentplace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1,28(1):164-179.[4]Prideaux,B.,S.Kim.BilateralTourismimbalance:Isthereacauseforconcern:ThecaseofAustraliaandKorea[J].TourismManage-1999,20:523-532.ment,[5]MiyukiMitsutake.JapanesetouristsintransitioncountriesofcentralEurope:Presentbehaviorandfuturetrends[J].TourismManagement,1998,19(5):433~443.[6]MaureenGR.Powerrelationsandcommunity-basedtourismplan-ning[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7,24(3):566-591.[7]马耀峰,李天顺.中国入境旅游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8]杨新军,牛栋,吴必虎.旅游行为空间模式及其评价[J].经济地理,2000,20(4):105-108,117.张捷,刘泽华.基于旅游场理论的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研[9]章锦河,究[J].地理科学,2005,25(2):248-256.2006,20(3):[10]薛莹.江浙沪地区的内聚旅游流分析[J].旅游科学,6-12.[11]杨国良,钟亚秋,王李清等.四川省旅游流空间扩散方向及路径[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1):56-63.马耀峰,白凯,等.口岸入境旅游流扩散转移特征研究[12]刘宏盈,———以上海市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129:99-103.[13]王永明,马耀峰,王美霞.上海入境旅游流对长江流域各省区空间场效应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5):854-858.马耀峰,王春等.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特征及机理[14]张佑印,———以中国典型旅游区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11):88-92.[15]王永明,马耀峰,王美霞.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扩散转移2010,24(9):156-160.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6]汪宇明,高元衡.上海与长江流域各省区间的旅游互动[J].地理学报,2008,63(6):657-668.马耀峰,李天顺,吴创收.我国入境旅游者流动行为机理[17]郑鹏,分析———对旅游热点城市西安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1):139-144.马耀峰,王美霞.休闲类城市入境旅游推力—拉力因[18]王永明,—以杭州市为例[J].软科学,2010,24(5):46-49,59.素研究——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许学强,社,1997:123-140.ASTUDYONSPATIALDIFFUSIONFEATURESANDDIFFUSIONROUTESOFINBOUNDTOURISTFLOWSOFBEIJINGCITYWANGYong-ming1,MAYao-feng2,WANGMei-xia1(1.BusinessSchoolofJishouUniversity,Jishou416000,Hunan,China;2.CollegeofTourismandEnvironment,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Shaanxi,China)Abstract:Littleliteraturehasfocusontheinboundforeigntouristflowsdiffusion.Basedonpersonalmarketsurveyaccesstodata,thediffusionfeatureandroutesofinboundforeigntouristflowsinBeijingcitytoothercitiesofChinawasstudiedbymethodofthetouristflowdiffusionindex,theGIStechnology,rank-sizeruleandtherouteanalysis.EmpiricalresultsshowedthatthedistributionofdiffusionintensityofinboundforeigntouristflowsinBeijingcitytoothercitieswasunbalanced,cityofsomeprovincehavenodiffusinginboundforeigntouristflowofBeijingcity;thestateofspatialdiffusionisagathertype,andspatialdiffusionpatternwasstillinthestageofcorepolarization;forthespatialdiffusiondirection,forthefirstdiffusiondirectionofinboundforeigntouristflow,thesoutheastandsouthwesthaveatypicaldevelopment;thediffusiondirectionoftouristflowinthewholepathsmainlyconcentratedinthreedirections,whicharethesouthwest,southwesttoeasttosouthwest,andthesouthwesttonortheast;thediffusionpathselectionofinboundforeigntouristflowwasrelativelyconcentrated,whichwasdrivedobviouslybyfactorsoftourismattractions,transportationpositionandeconomicrelationbetweencities.Keywords:touristflow;spatialdiffusion;routes;Beijing作者简介:王永明(1984—),男,安徽阜阳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市场开发和旅游规划。E-mail:wym85727@163.com。

篇七:北京旅游国际旅博会展企业有关情况调查问卷回收数据

  

  北京旅游形象感知调查与评价

  城市旅游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奠定了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已成为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

  点,在整个旅游产业中地位突出

  [1]。随着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发

  展与数量规模上的激增,城市旅游竞争日益白热化。

  在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获得市场的青睐,如何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

  城市旅游管理者及研究者的热门话题。在打造城市旅游吸引物,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同时,还需要塑造一个

  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城市旅游形象,如大连“浪漫之都”、香

  港“动感之都”、纽约的“万都之都”、巴黎的“优雅之都,时

  尚之都”等城市旅游形象,均对开拓城市旅游客源市场、促进城

  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形象塑造、营销与管

  理是城市旅游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旅游形象感知调查与分析

  则是前提条件,是旅游形象相关工作的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

  北京旅游发展基础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一个资源富集、市场活跃的旅游目

  的地城市。北京有

  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

  850多年的建都史,是

  世界著名古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名胜古迹丰富,拥有

  7家

  5A级景区,六处世界遗产,旅游资源独特,发育禀赋高,享誉

  国内外。同时,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际性、全国性的商务会议、文化交流、重大赛事频繁,过往游

  客规模庞大,旅游消费能力强劲,旅游辐射作用显著。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及旅游政策的持续扶持,北京旅游

  产业发展迅速。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统

  计,2010年底北京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

  33.93万人,加上旅

  游间接从业人员,总计约占全市就业总量的15.9%。至

  2011年

  2月底,全市共有星级饭店

  725家;全市共有旅行社

  1002家;已

  建成

  110个旅游咨询站,前门、宣武门、北京南站三个旅游集散

  服务站投入运营。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201家;创建全国工业

  旅游示范点

  14家、农业旅游示范点

  15家;共有市级民俗旅游村

  207个,市级民俗旅游户

  9970户。打造出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

  苑、葡萄酒庄、汽车营地等十大乡村旅游新业态;汽车露营地等

  项目在各郊区县陆续启动;北京之夜(龙舞京城)、功夫传奇、金面王朝等夜间演艺节目纷纷登台。

  2011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达

  到

  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

  16.4%;实现旅游总收入

  3216.2亿

  元,增长

  16.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

  2.1亿人次,增长

  16.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2864.3亿元,增长

  18.1%;接待入境游客

  520.4万人次,增长

  6.2%,实现旅游外汇收入

  54.2亿美元,增长

  7.4%;

  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为

  59.9%,比上年提高

  3.5个百分点。

  2012年获得中国特色休闲城市

  -文化休闲之都的称号,正被打造成为

  亚洲的会展、商务之都和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

  当前的北京已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旅

  游业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作为优势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全面

  推进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北京在国际旅游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力争

  2015年实现“一、十、百、千、亿”发

  展目标,即:创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旅游的收入增加值占全市

  GDP勺10%以上,年入境旅游收入超过

  100亿美元,入境游接待

  量超过

  1000万人次,国内游客达到

  2亿人次。

  调查方法及结果统计

  2011年

  4-5月份,北京旅游形象课题小组组织人员前往北

  京各景区景点、交通节点采用随机抽查方式投放问卷

  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

  866份。本轮调查主要目勺在于掌握北京居民、外

  地游客对北京旅游形象勺感知情况,问卷共设计了三个部分,15个大问题。其中个人信息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收入、职业、文

  化程度及调查者身份。

  其中,调查者身份分为北京居民和外地游

  客,如果为外地游客,则补充调查是否常住北京或来北京勺次数,从而分析其与北京勺关系程度。

  旅游偏好、经历部分涉及游客勺

  出游频率、旅游花费、出游目勺地、旅游目勺以及旅游组织方式、消费方式、旅游信息获取途径等内容,以便了解被调查者勺旅游

  素质。北京形象感知包括北京联想物、北京代表物、北京品质、北京旅游质量以及北京旅游需要改进勺地方;

  北京联想物和北京

  代表物具有检验性,为调查质量提供保证。

  其中第三部分是旅游形象感知调查勺重点部分,主要调查结

  果如下所示

  2.1北京联想物

  北京既是新中国的北京,也是历史悠久的东方古都,人杰地

  灵,资源丰富。

  但提及“北京”而最先联想的事物可以较好的反

  映北京的形象内涵。在问卷中设计了

  27个事物,在调查中获取

  4259个答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天安门、故宫、天

  坛、颐和园、长城、圆明园、西单、王府井等

  8个事物,占总比

  例的76.4%,处于绝对优势。

  第二层次为周

  口店、十三陵、香山、雍和宫、中关村、前门等

  6个事物,共有

  713个选择,占总数的16.8%。第三梯队为其余

  13个事物,占总数比例的6.8%,处于

  绝对的弱势。

  表12.2北京代表景物

  在对比北京联想物的基础上,选择

  11个景物作为选项,在

  2988份答案中,天安门、故宫、长城最为凸显,而天坛、颐和

  园、奥运村、京剧处于第二梯队,国家大剧院、景泰蓝、欢乐谷

  则选择较少。

  由此可见北京代表性景物相对集中,依然为历史文

  化。但奥运村成为了新的地标,代表了现代和时尚。

  表22.3北京城市品质

  为了进一步反映北京形象内涵,设置了北京城市品质问题,备用传统、现代、时尚、轻松、开放、古板、沉闷

  7个选项。据

  调查

  1648份调查答案中,传统、现代最为突出,时尚、开放也

  被普遍认可。轻松、古板、沉闷也一定程度存在。此说明北京城

  市品质具有兼容性。

  表32.4北京旅游服务质量

  本题分别对北京餐饮、住宿、交通、景区、购物、娱乐六大

  要素进行了调查,每个要素的质量评价划分为极差、较差、一般、较好、极好

  5个等级。调查结果如表

  4所示。其中餐饮、住宿、景区、购物、娱乐多“一般”和“较好”评价层次,而交通则集

  中于较差、一般、较好三个方面。

  表42.5北京旅游改进措施

  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北京旅游改进措施建议,主要包括

  7个

  方面,即

  1)进一步营造和突出“东方古都”的传统气息;

  2)

  增加现代娱乐、生态旅游等时尚景区景点;

  3)提高旅游服务品

  质,具体包括食、住、行、游、购、娱;

  4)加强旅游交通建设,优化旅游线路;

  5)加强旅游管理,提高治安水平、服务水平;

  6)

  降低门票价格,促进旅游物价回落;

  7)其他措施。据

  1612份调

  查答案分析,前六大措施相对平均,说明北京旅游需要全面改善

  表53北京旅游形象感知评价

  依据本轮旅游形象感知调查,结合前人研究文献及成果,北

  京旅游形象感知结果主要表现出如下特征,即总体旅游形象依然

  模糊,传统文化元素占认知主导地位,城市品质呈现多元化,普

  遍认可旅游服务质量。

  3.1总体旅游形象较为模糊

  北京旅游业发展迅速,产业基础雄厚,产业要素活跃,与较

  高的旅游业发展水平相比较,北京旅游形象依然较为模糊。

  虽然

  在

  2000年编制的《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东方古

  都,长城故乡”的形象,但外界认知较少,宣传力度严重不足。

  基于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又提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

  北京”的概念,但也较为空泛,代表性不足。故而,截至今日,北京尚未提出一个较为独特、鲜明的旅游形象;

  此对北京旅游可

  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阻

  碍和负面影响。

  3.2传统文化元素依然占主导地位

  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传统文化元素极为丰富,代表着北京旅游的核心与灵魂。

  前人研究也证实在市场上北京仍

  然被视为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东方古城

  [2];受访者

  对“北京传统景观”和“奥运景点”两个方面的评价最高

  [3],中西方游客均高度评价北京的古代文化遗产

  [4];大多受访者一

  致性把北京作为一个历史兴趣、文化兴趣和艺术以及中国饮食文

  化旅游地

  [5]。本次调查也显出了同样的结论,在北京联想物与

  北京代表景物两大问题反馈中,传统文化元素占绝对优势。

  基于

  此,“东方古都”的概念对于北京依然成立,乃被广大市场认可。

  3.3城市品质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随着北京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如奥林

  匹克公园、北京国家大剧院、中关村、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CBD、798等现代元素不断增多,此对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也给游客留下新的印象。

  游客在认可“北京是传统特色的”同时

  也普遍赞同“北京是开放的、大气的”[3],本轮调查中,30.8%的游客认同北京的“传统”品质,41.8%的游客认同北京的“现

  代、时尚”品质。由此可见,北京城市品质呈现多元化,传统与

  时尚共生,古典与现代相融,呈现复合态势。此说明仅有“东方

  古都”的概念难以概括北京的现代特征,需要增加新的形象元

  素。

  3.4普遍认可旅游服务质量

  在北京旅游服务质量调查中,游客普遍认可,其中认为服务

  质量

  “一般”的占

  39.3%,认为“较好”的占

  40.7%;此与陈焱,朴根秀

  ,以及赵彦云

  ,王杰彪

  ,周芳等人研究结果相似,绝大多数

  旅游者对整体形象持肯定态度

  [3],北京的城市形象总体上是正

  面的[2]。据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北京交通认可程度不高,主

  要归咎于北京交通的拥堵因素。

  结论与建议

  城市旅游形象是人们对该城市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

  和评价,是对城市的历史印象、现实感知与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

  综合。它既是旅游者对城市的整体环境,各景点的游览和对市民

  素质、民俗民风等的体验,又包括旅游者对城市内在素质如运作

  管理、经济水平、城市文化和发展前景等的感知和概括

  [6]。即

  旅游感知形象是主体对客观存在的认知、评价和意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7];虽然因个人情感因素及认知能力、信息来源渠道与质

  量、旅游地个性及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形象感知偏

  差

  [8];但市场调查方法依然是最为基础的方法之一,是城市旅

  游形象建设、营销与管理重要基础。

  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一流旅游城市、亚洲商务

  会议之都,有必要加大北京旅游形象建设,从而促进北京旅游健

  康、稳定、持续发展。基于北京旅游形象感知调查及结果,北京

  旅游形象建设将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依托北京旅游吸引物基

  础及旅游发展目标,界定一个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旅游形象,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号召力和亲和力;其次,以塑造好的旅游

  形象为基石,加强旅游形象宣传与营销,提高市场认知度、认可

  度,激发市场动力,扩大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另外,加强旅游

  形象管理,依据形象定位全面改善改进旅游服务,增进游客的忠

  诚

  度和满意度。

  通过北京旅游形象的科学定位、大力营销与有效

  管理,实现北京旅游走上“形象导向”的发展之路。

篇八:北京旅游国际旅博会展企业有关情况调查问卷回收数据

  

  北京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前言

  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要求和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通知的精神,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为主要依据,特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是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北京市旅游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

  第一章

  发展背景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旅游业成功应对各种挑战,走过了一段既艰难又辉煌的历程。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有力推动了北京市旅游产业的整体提升。面对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下,北京市旅游业逆势而上,呈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良好发展态势,成为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重要力量。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2768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1.84亿人次。

  图1北京旅游总收入及其增长率变化(2001—2010年)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为:

  旅游业经济总量显著扩张。2006—2010年,北京市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2107.4万人次,比“十五”期间增长44.3%;旅游外汇收入累计224.7亿美元,同比增长52.5%;累计接待国内游客(含北京市民在京游,下同)7.5亿人次,同比增长34.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71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2007年北京市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2009年北京市国内旅游收入突破2000亿元;2010年北京市旅游外汇收入突破50亿美元。

  旅游业社会功能不断增强。北京旅游业服务中央,承担了众多重大接待服务,包括奥运会与残奥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等。同时,在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底北京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33.93万人,加上旅游间接从业人员,总计约占全市就业总量的15.9%。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北京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积极应对,按照“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城市、郊区两个市场”的思路,及时推行国民旅游计划,组织各种节庆、展览活动,积极开展后奥运旅游,扩大区域旅游合作,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大力推进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对保持北京国民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旅游产品与业态日益丰富。至2011年2月底,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201家,其中5A级4家、4A级56家;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4家、农业旅游示范点15家;共有市级民俗旅游村207个,市级民俗旅游户9970户。打造出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葡萄酒庄、汽车营地等十大乡村旅游新业态;汽车露营地等项目在各郊区县陆续启动;北京之夜(龙舞京城)、功夫传奇、金面王朝等夜间演艺节目纷纷登台。旅游产品逐渐从观光旅游占主体地位转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乡村旅游、会展旅游等)协调发展,旅游与文化、体育、商业等行业融合衍生的新型旅游项目不断涌现。

  图2北京市A级旅游景区增长情况(2006—2010年)

  旅游服务配套水平大幅提升。至2011年2月底,全市共有星级饭店725家,其中五星级59家、四星级139家,三星级262家;全市共有旅行社1002家;已建成110个旅游咨询站,前门、宣武门、北京南站三个旅游集散服务站投入运营。伴随着首都机场T3楼的启用、北京南站的建成和轨道交通的拓展,北京旅游交通接待能力显著增强。

  图3北京市旅游饭店变化情况(2006—2010年)

  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加深。建立了“9+10”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北京市与环渤海地区5省市、环北京4省区和10个国内热点旅游城市建立“共塑产品、互送客源、共同宣传、异地投诉、联合执法”的旅游合作意向。在国家旅游局的统一部署下,2010年底联合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等

  四省(市)共同启动了《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还加强了与境外重点客源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一)趋势与形势

  三大市场走势各异。“十二五”期间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等相关政策的实施,全国城镇化和交通高速化建设步伐的加速,将带来国内旅游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北京作为中远程首次出游旅游者首选旅游目的地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同时,多重因素驱动国内旅游市场更加活跃,商务会展、休闲娱乐、医疗健康等消费热点也将进一步升温。与金砖国家、灵猫六国、东亚地缘区等区域经贸的快速增长相伴,受欧美经济体增长乏力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入境旅游市场增长面临较大制约。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上升、旅游目的地国家数量增多、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境旅游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产业融合势头强劲。国务院41号文件对旅游业的全新定位,国家及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良好态势,使北京旅游业“十二五”时期将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旅游与文化、商业、医疗、教育、体育、农业、工业、水利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加强。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兴起和重大项目的推进,为北京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城市发展影响深远。建设“三个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是北京市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行动计划的实施,对北京市旅游业的增长方式转变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目标则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智慧北京”作为实现世界城市的动力元素和“智慧旅游”的发展平台,为北京旅游业管理的高效化奠定了基础。

  (二)机遇与挑战

  政策支持加强的机遇。党的第十七届五次会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明确提出要“制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北京市新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并提出要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发

  展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北京建设成为亚洲商务、会展之都,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处在重大战略机遇期。

  快速交通网络建设的机遇。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四横四纵”高速铁路专线网;首都国际机场将成为亚太地区主要的复合型国际枢纽,北京新机场一期工程力争建成;将基本形成北京到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中心城市的“2小时交通圈”。全国高速交通系统的形成,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大大缩短北京与国内主要客源地的时空距离,为来京游创造更高效舒适的条件。

  利好因素推动的机遇。北京城南行动计划,西部地区转型发展,CBD东扩,金融街拓展等功能区的战略提升;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怀柔文化科技新区等高端产业新区建设;第九届国际园林博览会(2013年)、世界种子大会(2014年)、世界田径锦标赛(2015年)、G20峰会等重大国际性活动项目落户北京,都将对北京市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然而,“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旅游业也面临着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和各种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人民币不断升值,重大突发事件呈现常态化趋势对入境旅游的掣肘作用明显。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与交通的巨大压力,传统旅游景点环境容量的限制,国内其他省市对高端客源市场的竞争等因素都将对北京旅游的应对能力提出巨大挑战。加上旅游产品更新慢,高端和新型旅游项目开发不足,机制体制有效整合不足致使一些旅游资源未得到扩展利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北京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目标任重道远。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调结构、强吸引、增效益”为主线,以“创新、整合、优化、提升”为方针,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部门联动、行业融合、分类指导,创新旅游产品、业态、管理体制与机制,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优化旅游功能空间,提升城市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北京旅游的国际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旅游资源多样化、旅游服务便利化、旅游管理精细化、旅游市场国际化,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专栏1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简介

  城市名称

  主要发展指标

  2007年接待国际游客1530万人次、国内游客10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50亿英镑,提供28万个就业岗位。拥有4处世界遗产,希思罗等5个国际机场以及连接欧洲各国的高速铁路和连接伦敦

  国内各地的轨道、公路运输枢纽。2008年大英博物馆接待游客593万人次,泰特现代艺术馆和国家美术馆分别接待486、438万人次。2009年全球国际会议举办城市排名第16位。

  2007年接待国际游客878万人次、国内游客663万人次;2009年全球国际会议举办城市排名第巴黎

  3位;2003年巴黎圣母院和法国迪斯尼乐园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以上,埃菲尔铁塔、罗浮宫、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

  2009年接待到访游客97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24亿新元(约折合87.9亿美元);全球国际新加坡

  会议举办城市排名第5位。每年举办商业会展项目约6000个;2008年接待商务旅客300万人次,MICE收入60亿新元,占当年旅游总收入的40%以上。

  着力打造“亚洲盛事之都”、“首选会展奖励旅游之都”。2009年接待访港旅客2959万人次,香港

  旅游总收入1628.9亿港元;接待访港国际邮轮旅客60.57万人次,过夜会展旅客116万人次;全球国际会议举办城市排名第24位;被评为“全球最佳商务城市”。

  二、发展目标

  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要求,将北京建设成为我国入境旅游者首选目的地、亚洲商务会展旅游之都、国际一流旅游城市。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奋斗,努力实现北京旅游业“三大领先”目标:

  ——旅游综合效益努力达到国内领先。北京市旅游总收入“十二五”时期得到大幅提升,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旅游就业人数稳步增加,旅游业在提升北京城市形象、城市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旅游综合效益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领先。

  ——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步入亚洲城市领先行列。通过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强化旅游接待服务的软件和硬件建设,继续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北京市旅游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与世界城市建设步伐相匹配,高端接待设施数量增多、结构更加优化。

  ——城市旅游吸引力率先跨入世界一流行列。“十二五”时期,传统京味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首都城市文化更加繁荣;北京作为国际性旅游城市,将更具包容性和东方古都魅力,旅游服务功能更加突出。

  到2015年,力争达到“一、十、百、千、亿”的发展目标,即创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达到10%,年入境旅游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入境游接待量超过1000万人次,国内游客达到2亿人次以上。同时,旅游业直接和间接投资占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旅游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旅游者在京人均花费显著提升。

  三、空间布局

  结合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对外高速交通体系建设、城市主体功能区建设、“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旅游产业格局,应对“十二五”期间旅游消费市场趋势,在“十一五”时期“一区两圈”旅游空间布局基础上,突出“十二五”旅游发展重点方向,鼓励和引导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区县旅游发展方向见专栏3),在市域内推动以“一核一轴、两带十二板块”为重点的网络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图4“一核一轴、两带十二板块”空间示意图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旅游区,即东城、西城两区。结合“北京旧城历史建筑群——城市中轴线、朝阜大街、皇家园林、坛庙、胡同”申遗和城市环境整治工作,整合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首都综合优势,开发和培育以京味文化和现代首都政治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文化休闲功能街区;通过申报国家级京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点对非物质文化挖掘、传承与展示,提升发展首都北京文化体验项目;通过强化旅游与文化、商业、金融、教育、体育、科技等产业的融合,城市商务区的旅游功能配套,大力推进高端商务会奖旅游发展。

  一轴——古都文化旅游中轴。依托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奥运文化资源,通过现有旅游项目优化提升、新建项目带动、旅游服务功能完善,推动北京都市旅游产品的创新发展,实现北京都市旅游形象与旅游价值的显著提升。

  永定河生态休闲带。以区县旅游资源整合、周边区域联动发展为重点,开发建设“永定河百里旅游休闲带”、“西部自然山水体验区”、“古村落文化游板块”、“农业观光游板块”、“古遗迹寻访游板块”五大旅游功能地域。

  长城文化旅游带。即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司马台——古北口——将军关长城一线及周边区域,辐射首都北部区县。以长城文化的标志性资源为主线,引导具有示范、集聚、龙头带动等多重效应的旅游项目向该区域集聚,推进北部区县旅游产品的集群化和国际化,培育发展高端户外休闲、会议度假、乡村度假、主题娱乐等产品。

  十二板块。即中心城板块、海淀西山板块、通州板块、大兴板块、丰台——房山板块、石景山——门头沟新城板块、西部山区板块、昌平板块、延庆板块、顺义——怀柔-密云板块、古北口——司马台板块、平谷板块。通过各区县核心旅游资源的差异化开发、旅游重点项目的集聚建设,形成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专栏3:北京市各区县“十二五”时期旅游发展重点方向

  区县

  重点方向

  重点开发北京中轴旅游、京味文化旅游和“国会”(国际会议)、国学、国医(中医药)等特色主题东城

  旅游产品。

  西城

  朝阳

  重点开发古都文化(六海水系)旅游、现代金融商务公务旅游和都市观光旅游。

  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和奥运旅游。

  以高端为引领,重点建设西北部(海淀西山)高端文化休闲旅游区,发展皇家园林游、科教体验游、海淀

  商务会展游、生态休闲游和都市风情游。

  重点发展都市休闲、花卉旅游(东部)、生态休闲、会展(西部)和历史文化、滨水旅游(永定河丰丰台

  台段)。

  围绕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建设,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商务会展、休闲娱乐旅游产品,打造西石景山

  部文化娱乐中心和休闲服务基地。

  构建集休闲旅游胜地、高端商务新区、山水宜居新城、首都生态屏障为一体的首都西部旅游综合服务门头沟

  中心。

  房山

  围绕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生态度假、休闲购物、康体运动、精品民宿等

  高端旅游产品,打造首都现代生态休闲区。

  重点发展高端商务、现代文化娱乐休闲旅游、运河文化旅游以及与现代服务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宋庄)通州

  融合的旅游新业态,提升通州作为现代化国际新城的旅游综合竞争力。

  顺义

  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旅游(新国展)和都市田园旅游产品,打造“绿色国际港,时尚休闲地”旅游品牌。

  昌平

  重点发展温泉度假、会议旅游、户外休闲、乡村与民俗旅游产品。

  重点开发新媒体产业基地文化创意旅游、时尚体育休闲、生态休闲旅游(永定河大兴段)、工业科技大兴

  旅游(亦庄等)等产品。

  重点开发高端国际商务会议度假旅游和影视旅游,提升“长城、宗教、影视、满乡”资源开发,打造怀柔

  怀柔国际影视会议休闲区。

  重点开发生态休闲旅游、轩辕文化旅游和城市商务旅游,将平谷打造成“文化体验谷,绿色休闲谷,平谷

  健康生活谷”。

  重点开发高端山水度假、生态养生休闲、精致乡村生活体验等旅游产品,打造北京绿色休闲旅游产业密云

  综合示范区。

  延庆

  重点开发长城文化和山水生态、民俗休闲旅游产品,打造绿色北京示范区和国际旅游休闲名区。

  第三章

  重点任务

  围绕“调结构、强吸引、增效益”主线,以加快入境旅游发展为战略关键,以开发高端、特色旅游产品为主攻方向,以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城市功能旅游化改造为着力点,以旅游板块通道化建设为突破口,以首都综合优势的旅游转化利用为新动力,以区域旅游一体化与国际旅游城市联盟关系的强化为重要支撑,实现北京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入境旅游发展

  大力开发入境旅游市场偏好的旅游产品。针对入境游客的偏好,大力开发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商务会奖旅游产品、夜间休闲产品以及政治文化关联旅游产品,完善设施、提升服务、优化环境、挖掘内涵、提高质量。

  提升城市旅游国际竞争力。高品质打造城市商业游憩、公园广场休闲游憩、文化娱乐游憩、体育运动休闲等城市游憩系统。大力发展酒吧街、特色旅游街区,创造轻松、愉悦的城市旅游氛

  围。完善城市旅游设施与环境,以旅游发展为导向优化城市景观。强化旅游管理与服务,加强城市旅游软环境建设。

  强化北京与国际旅游城市的联盟关系。推动北京在国内外多个层次旅游联盟的构建。强化北京与国内主要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联盟关系,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城市联盟强化与世界城市和旅游目的地的联系。促进旅游企业与国际航空、国际邮轮等公司的战略合作。对企业邀请海外旅游批发商、参加海外促销和展览、申办国际会议等予以奖励。通过首都国际机场,强化北京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将北京打造成为国际交通枢纽。

  推进海外旅游市场的多元化和定制营销。继续推进传统的欧美、日韩和港澳台市场营销,在纽约、巴黎、东京、香港等主要客源国城市和地区设立旅游办事机构,以多种方式派驻或聘请驻外专员吸引客源。大力开拓新兴经济体国家客源市场(金砖国家、灵猫六国)和地缘联系国家客源市场(东亚市场和南亚市场)。

  加大入境旅游的政策扶持。积极争取海关、边防和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对在京举办的各种国际会议、大型展会、会奖旅游、国际赛事、重大演出等项目在入境签证、通关等方面给予简化手续等项支持。积极研究争取宽松签证政策,争取在出入境口岸设立旅游团队快速通道、重大会议及活动快捷通道。研究实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的可行性和具体办法。研究制定境外旅客在景区、酒店外币结算的有关措施。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试行发放“旅游者市民卡”。

  二、开发高端、特色旅游产品

  深度开发京味文化特色体验项目。大力挖掘北京皇城文化、老北京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北京地域特色的戏剧、文学、绘画、音乐以及传统民俗、传统商业、传统娱乐等京味文化主题旅游项目,鼓励开辟以名人故居、会馆、胡同和传统街区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将北京胡同游和老北京深度体验与社区参与紧密结合。加大对皇家园林景区的整体宣传与推广,强化景区内导览、解说、标识、停车等旅游服务配套以及与其它重点旅游景区的交通直达服务。

  推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的提升、扩容与分流。利用好北京六大世界文化遗产,通过改善游览环境,合理控制游客数量,提升服务质量,增加交通直达性,打造登基大典(故宫)、祭天大

  典(天坛)等一批面向高端消费需求的衍生旅游项目,增强六大世界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旅游价值。通过加大世界遗产周边区域特色资源的开发力度(如著名王府、什刹海、大栅栏、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等),形成更多旅游新热点,实现世界遗产景区的扩容与分流。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依托中国动漫游戏城、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演艺中心、文化主题公园等一批骨干文化项目的规划建设,创新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依托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首钢等特色资源,建设大型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

  推进高端商务和公务旅游发展。依托北京商务、政务活动的优势,以CBD、金融街和外交、外贸、外事活动区等为重点,完善商务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结合总部经济的发展,开拓国内外商务公务旅游市场。在交通、住宿、餐饮、会议、展览、通讯、金融、服务等方面形成友好的环境,提供高效优质的设施与服务。

  加快会奖旅游产品开发。依托首都功能核心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四大会展核心功能区(新国展、国家会议中心、国展-农展馆、首都会展/大兴)、六大会议业主导的会展产业集聚板块(怀柔雁栖湖、密云龙湾水乡、昌平小汤山、海淀稻香湖、丰台青龙湖、石景山首钢)的培育和建设,通过国际会奖旅游市场的开拓、品牌展会的发展与培育、国际影响力重大会议与节事活动的申办与组织、会奖专业人才和队伍的建设等举措,显著提升北京首都特色会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力争成为亚洲排名领先的会奖旅游目的地。

  开发品牌化中高端休闲度假产品。以定制度假、奢华度假、主题度假、主题休闲、主题娱乐为重点发展方向,对现有的休闲度假产品进行全面升级。强化培育我国自主品牌,或者积极引进世界知名品牌,推出一批投资大、带动性强的大型度假区、文化休闲旅游区、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等国家级休闲度假精品项目。

  精心培育特色专项旅游产品。面向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发挥北京特有优势,加强旅游与文化、医疗、科教等产业的融合发展,精心培育医疗健康旅游、婚庆旅游、修学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借鉴瑞士青春之旅、日本健康之旅、韩国美丽之旅经验,依托北京众多知名医院和较低的医疗消费价格优势,推出北京医疗健康旅游产品,包括以世界一流的专业医疗旅游服务团队和高端定制医疗服务为特色的医疗旅游,以中医、中草药和中国武术为主题的健康旅游。积极开发高规格婚庆旅游产品,针对主要细分市场加大北京婚庆旅游的营销力度,组织婚庆旅游一条龙服务,加强旅行社与婚庆公司的合作,推出一批婚庆旅游精品景区和婚庆旅游经典线路。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等资源,发展科技观光、科教文化体验、科技商务会展等旅游项目。利用寒暑假,推出适合青少年的修学游产品和线路,并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将修学旅游作为社会实践学习内容,纳入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学计划。在国内外主要客源地加大北京修学旅游的推介力度,推出定制化修学旅游服务。

  积极策划组织大型文化旅游演艺和节庆活动。鼓励推出具有民族特点、北京特色、质量上乘的原创文化旅游演出剧目。扶持若干品牌实景演艺剧目、大型歌舞剧目、传统特色演艺剧目和京味文化演出剧目,争取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艺演出品牌落地北京。恢复和提升中和戏院、广和剧场、吉祥戏院和西单剧场等老字号演出场所功能,构建以天桥为中心的北京传统特色演艺区。策划一批有特色、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重点打造北京国际旅游节、中华美食节、中国茶文化节、中华服饰节、大学生电影节以及国际旅游节等活动。推动中国杂技秀、中华武术擂台赛等大型文化娱乐项目落户北京。对改造剧场和初期入场演出的企业、团体,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集演出、娱乐、影视、餐饮、住宿、时尚消费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文化演艺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旅游演出目的地城市和全国旅游文化演出制作中心、经纪中心和旅游文化演出场所经营中心。

  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坚持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新型乡村生态旅游,引导乡村旅游国际化发展。推出一批主题村落、乡村旅游新业态聚集区和生态休闲度假区,带动民俗旅游户向京郊人家升级,民俗旅游村向京郊村落升级。鼓励发展汽车/房车营地、国际驿站、葡萄酒庄、创意农园、教育农园等新业态。加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功能化改造的有机结合,推进乡村旅游设施的标准化、服务的规范化、要素的特色化。挖掘、利用和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乡村生态、文化景观保护和合理利用。

  优化旅游要素结构。创新服务方式,鼓励旅游食宿、购物娱乐等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和特色创新。打造总量平衡,结构合理,秩序优良,管理高效,服务一流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鼓励大型商务会展酒店、高端度假休闲酒店、文化主题酒店、生态节能酒店建设,加大旅游商品、旅游文化娱乐等旅游要素的示范性投入,引导旅游要素结构高级化。

  着力调整旅游消费结构。设计与游览相配套的夜间活动、特色商品购物、特色表演、节庆活动,发挥北京丰富多样的旅游要素优势,结合旅游体验项目,形成特色化购物、美食、休闲娱乐,提高弹性消费比重。大力发展老字号和传统京城小吃等饮食文化,使北京成为餐饮文化荟萃的世界美食之都。

  三、推进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

  大力推进引擎性旅游项目建设。围绕核心优势,对接市场需求,着力开发符合北京城市发展和旅游发展总体定位,符合潮流趋势,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带动性强、规模较大的十二个引擎性项目,拉动北京旅游业的整体提升。

  专栏4:“十二五”时期北京旅游十二个引擎性项目

  1、京味民俗文化体验区建设项目——以大栅栏、天桥、琉璃厂等传统特色街区为依托,通过传统京味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展示以及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申报、重点区域旅游线路组织,开发首都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2、奥运文化旅游综合体打造项目——依托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和国家科技馆等设施,完善商业、休闲功能,形成中华美食城、中华技艺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等文化空间,打造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粹为主导,高端会议、展览、赛事、文化娱乐、运动休闲等业态融合发展的旅游综合功能区。

  3、大型主题公园建设项目——启动国内外著名品牌大型主题公园项目引进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市场竞争力论证、开发经营模式、选址与用地保障等,加速北京旅游产品结构升级的步伐。

  4、雁栖湖国际会议度假旅游提升项目——以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为核心,以G20等国际级高端会议举办为契机,高起点、高档次打造会议及配套服务设施,盘活并升级现有存量旅游接待设施,整合周边长城、影视、宗教等旅游资源,增加高科技、高品位的旅游娱乐项目,全面提升整体接待档次,把该地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会议度假旅游区。

  5、房山长阳半岛休闲体验旅游区建设项目——结合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以休闲购物、温泉康体、运动娱乐为先导,以华北最大的奥特莱斯(Outlets)购物中心、国际一流的大型创意温

  泉城以及主题乐园、休闲体育公园、主题酒店等项目建设为引擎,形成集商业、娱乐、会议、运动、游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郊型休闲旅游目的地,带动区域性休闲产业经济的形成与快速发展。

  6、密云古北水镇旅游区建设项目——突出冷泉、热泉资源亮点,强化古北民间文化展示,建设具有北方明清建筑特点的“亲水山坡型”古镇——“水城街”,实现观光与高端休闲度假及会议结合的复合型经营模式,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创意文化等旅游业态为一体,服务与设施一流、参与性和体验性极高的特色休闲旅游目的地。

  7、密云龙湾水乡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项目——以低碳、绿色、环保为基础,发展具有生态涵养特色的,集观光、会议、娱乐度假、探索体验、健康医疗、运动休闲及特色农业于一体的国际高端旅游休闲综合度假区。

  8、西山高端文化休闲旅游提升项目——依托颐和园、圆明园、香山等皇家园林和西山沿线生态资源优势,开展高档会所休闲、皇家文化深度体验、品质定制休闲度假、高端康体养生、智能精英生活体验等旅游产品,配套高端化旅游休闲接待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世界高端旅游目的地。

  9、小汤山健康旅游功能提升项目——引导昌平九华、龙脉、花水湾、御汤泉等度假区大力发展健康体检、养生延寿、康体健身、疗养祛病、驻颜美容、高端医疗等高端康疗养生旅游,引入国际高端健康设备,强化旅游与保健休闲的融合,结合温泉度假、会议旅游打造健康旅游业态集聚区。

  10、中关村科教旅游区创建项目——依托清华、北大、中科院等一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企业,增强旅游服务功能,创建国家级科教旅游示范区;进一步扩大中关村科教旅游节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创新市场化运作机制,发展科技风貌观光、科教文化体验、科技产品消费、科技商务会展等系列旅游产品。

  11、门头沟中芬生态谷休闲旅游发展项目——采用生态设计理念和环保新技术,打造数字低碳生态城,发展生态科技研发、疗养心理医院、野外生存素质教育等新型产业。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形成生态与科技主题旅游要素集群。

  12、金海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依托区位和山水资源优势,强化区域合作,以商务会议、湖滨度假、大型水上娱乐为主导,周边的乡村民俗、休闲农园为特色补充,建设国际会

  议中心、水上娱乐基地、高端体育休闲设施、文化娱乐场所,推出“梦幻夜金海”实景水上演出,成为泛金海湖地区旅游发展的核心。

  图5引擎性旅游项目分布图

  优先鼓励特色旅游项目建设。对于符合地区旅游发展方向、增强北京旅游吸引力、带动能力较强和旅游新业态等类型的主题度假区、主题休闲区、主题公园、演艺项目、休闲游憩公园、博物馆、特色旅游村镇、汽车露营地、会展项目等项目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优先鼓励旅游项目例举见专栏5。

  专栏5:“十二五”时期优先鼓励旅游项目类型

  类型

  主题度假区

  例

  举

  通州文化旅游区、大海坨国际山地休闲度假区、丫髻山养生度假基地、长阳温泉休闲城、青

  龙湖国际红酒城、丰台南宫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云蒙山山地休闲度假区、雾灵湖休闲度假区、静之湖水乡国际旅游小镇、辉煌国际会议度假区(延庆张山营镇)、北京采育凤凰绿色温泉康体中心等

  798艺术区、宋庄、什刹海、南锣鼓巷、朝阜大街、大栅栏、琉璃厂、天桥演艺区、中国动漫游戏城、星光影视城、首钢创意城、新乐城、创意北京文化产业园(海淀四季青镇)、海淀科教休闲旅游区、天下名食休闲度假区(海淀苏家坨镇)、园博会休闲区(丰台长辛店镇)、主题休闲区

  中国国际马球中心(延庆康庄镇)、大兴中坤国际广场、昌平新区购物娱乐城、西山脚下未来城(海淀苏家坨镇)、圣莲山老子文化园、中国·周口店世界文化传承示范区、房山农业生态谷、中国乐谷、中国奇石谷、中瑞生态谷、司马台-雾灵山休闲沟谷、延庆百里山水画廊等

  中影文化娱乐城(怀柔)、大运河文化主题公园、梦幻世界室内主题乐园(石景山)、龙门主题游乐园

  阵?欢乐水魔方(丰台)、周口店原始公社、云居寺文化景区、石花洞梦幻乐园、上宅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平谷)等

  梦幻圆明园、通州5D玄幻秀、延庆探戈坞音乐谷、天下怀柔(大型水景演出)、房山大方·十演艺项目

  渡舞台综艺演出、梦幻黄松峪-大型水景演出项目等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长沟湿地公园、永定河生态休闲旅游带、南海子郊野公园、翠湖湿休闲游憩公园

  地公园、野鸭湖湿地公园等

  皇家园林

  颐和园、圆明园、天坛公园、北海公园等

  国家美术馆新馆、运河博物馆(通州)、工业博物馆(石景山)、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博物馆

  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新馆等

  房山十渡镇、河北镇、长沟镇,门头沟斋堂镇,密云古北水镇、石城镇、溪翁庄镇,昌平十三陵镇、长陵镇、延寿镇,延庆八达岭镇,怀柔汤河口镇、雁栖镇,平谷大华山镇,丰台王特色旅游村镇

  佐镇,大兴庞各庄镇,门头沟爨底下村,房山水峪村、黑龙关村、水头村,朝阳高碑店村,海淀管家岭村,怀柔北宅村,大兴巴园子村,密云蔡家洼村,平谷玻璃台村,昌平崔村香堂村等

  国际汽车露营港(朝阳蟹岛)、十渡汽车露营地、青龙湖汽车露营地、西集开心庄园汽车露汽车露营地

  营地(通州)、“桃花深处”汽车营地群(平谷)、港中旅房车休闲基地、北京南苑国际汽车营地(丰台)等

  首都国际会展城(大兴)、新国展二期、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北方温泉会议中心、龙湾水乡会议中心、京西国际会展中心(石景山)、青龙湖·国际文化会都(丰台)、国际园林博会展项目

  览会、中华农博园(大兴)、中国现代服务业交易会、中非合作论坛、世界草莓大会、世界葡萄大会、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世界蜂业大会、国际长走大会、国际汽车展、科博会、文博会、节能环保展等

  强化旅游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支持和引导。宏观调控旅游住宿设施的增速,引导现有住宿设施向主题化和特色化方向提升;适度发展旧城四合院主题旅馆,鼓励城郊区县发展会议度假型住宿设施。加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加强旅游景区环境建设。根据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旅游设施与服务的配套,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体系,建立服务范围覆盖全市域的多语种旅游标识系统,建设旅游实时预报与快速救援系统。在首都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等游客集散地建设综合游客中心。

  四、促进城市功能旅游化改造

  构筑城市休闲游憩系统,丰富和提升城市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品质。按照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标准,高品质打造城市商业游憩、公园广场休闲游憩、文化娱乐游憩、体育运动休闲等游憩系统。开发建设博物馆、剧院、纪念馆、展览馆等城市文化、娱乐、休闲设施,使高质量、大容量、设备一流、功能现代的公共设施具有旅游休闲功能。注重京味文化和时尚文化的利用,有机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发掘和整合历史和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健康、休闲的文化体验项目。重点建设完善前门—大栅栏—琉璃厂、南锣鼓巷、香山买卖街和煤厂街、王府井、西单、中关村等一批特色旅游商业街区。打造一批高端国际知名品牌集聚的商业街区。完善秀水、红桥、潘家园、三里屯等传统特色商业和美食街区。

  优化城市景观,进行城市景观的旅游化改造。将首都城市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设施环境、服务环境)与城市旅游相结合,进行一体化打造。以旅游发展为导向进行城市整治改造,实现城市整体景观化与标识化。对主要的特色街区进行旅游功能化的整治和改造。在旅游活动密集区或旅游活动必经区域内打造旅游意象的标识。将城市大型公共设施、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以及市容市貌景观作为旅游吸引物进行打造。以旅游发展为导向开展基础设施配套规划建设,提

  高旅游景点之间与旅游服务设施之间的可达性,并对主要的旅游通道进行立面景观改造和道路绿化景观改造。

  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和完善市区游客集散地与主要旅游景区的旅游公共交通线路和场站设施。依托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提供统一高效的旅游租车调度服务。设立中心站、集散站和辐射网点三级体系构成的北京旅游集散体系。在城市机场、车站、中心广场、景区景点及旅游要素集聚区等游客集中地带设置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完善旅游问讯系统,包括人工问讯、电话问讯、互联网问讯等多种形式。设置与国际旅游城市标准接轨的完善、规范、易识别、多语种的标识系统。推进全市旅游系统的游览安全、医疗急救系统的建设,强化重点旅游区域和景区的旅游安全预警系统、旅游快速救援队伍建设。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城市旅游软环境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旅游接待、旅游服务水平。强化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素养。通过培训,提高旅游接待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开展各项优质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的旅游服务水平。加大旅游执法检查力度,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创造轻松、愉悦的城市旅游氛围。广泛开展市民文明礼貌教育,营造文明、礼貌、热情、好客的城市旅游环境氛围。改善环境卫生,提高公共厕所的分布密度和建设标准。加强城市综合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从软硬件层面升级住宿、餐饮、购物、娱乐设施,加强对游客的人性化关怀,提高整个服务业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素质。

  大力推进夜间旅游产品开发。鼓励有条件的景区开放夜间旅游,做好夜间旅游服务与安全保障工作。大力发展夜间餐饮、购物、文化、演艺、娱乐项目,使游客能够体验首都风情、感受文化气氛、品味夜间休闲。完善标志性建筑、城市公园与广场、景观路、特色街区等地域的夜间照明系统。注重夜景效果设计,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与灯光效果,营建城市夜间生活气氛。大力发展酒吧街、特色夜市等业态。大力发展夜间文化演艺活动,加快建设以奥林匹克公园为中心的现代演艺功能区。

  五、加强旅游板块通道化建设

  整合形成旅游功能空间。依托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大西山、八达岭长城、居庸关长城等旅游板块,浅山区综合旅游沟域,以及七个旅游集散镇等旅游活动密集区域,整合形成特色旅游功能空间。引导旅游活动集聚,逐渐形成一些旅游功能集中,旅游特色鲜明的功能组团,与城市生活空间既相互独立又能够形成一定联系,为游客的都市旅游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空间。

  强化旅游板块的功能整合。在旅游板块内,以游客旅游活动的行为特征为基础,对旅游住宿、餐饮、娱乐、游览、休憩等旅游特色要素进行整合。创新旅游板块发展模式,形成特色旅游综合体,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引导旅游产业项目和旅游要素在空间上重组和集聚,形成规模效益明显、功能综合、协同带动作用强的旅游地域空间,实现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和价值提升,打造多种类型的旅游产业集聚区。

  构建网络化的旅游通道。依托高速公路和国、市干道、县乡村道等公路网络,沟通市域内的主要旅游景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板块、火车站、飞机场等旅游中转枢纽地,形成“环形加放射”的网状旅游通道系统,使旅游通道达到较高的通行速度,实现“快行”与“慢游”的结合。结合北京市郊铁路线网的建设,完善铁路端点、枢纽点的游客集散功能,配套旅游服务。推进生态涵养区深山旅游景观道路建设,强化山区道路横向网状结构模式。加强与大区域旅游网络的衔接,利用旅游通道实现京津冀等区域与城市旅游通道的顺畅联系。在旅游通道上完善多语种旅游标识、信息中心、餐饮和购物点等接待服务设施。

  实现旅游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效衔接。通过将城市公交线路与旅游景区串接、在重要轨道换乘枢纽开辟或设置与旅游景区接驳专线站点等方式,将旅游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有效衔接,实现城市公交服务与旅游交通服务的无缝化。根据旅游景区建设和客流情况,逐步增加市区旅游专线。尽快落实和实施城市旅游观光巴士项目,并按照世界城市旅游观光车服务标准,完善导游、解说等相关服务配套。

  六、加强首都综合优势的转化利用

  探索首都政治资源的旅游转化途径。对已退出重要政治和行政职能的资源加以积极的保护与利用;在保障安全和办公秩序的前提下,选择特定时段部分开放中南海等国务活动场所和北京市政府等北京市办公活动场所,组织游客进行有序参观;加大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焦庄户地道遗址等红色旅游景区的整体宣传推广和支持。积极推动首都综合优势转化为特色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要素与政治经济文化要素的创新利用和融合发展。

  打造弘扬民族文化的世界级精品品牌。大力打造世界遗产游、胡同游等弘扬民族文化、展现古都风采的精品品牌,奥运场馆游等体现中国气质和现代北京的精品品牌,文化主题论坛、国际品牌文化演出等文化交往衍生的精品品牌,使之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载体。

  积极拓展基于产业融合的旅游新业态。加强旅游业与一二三产的互动、互融、互推,与农业、工业、文化、商业、体育、科技、医疗、会展的有机结合,培育和发展旅游新型业态。促进金融保险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增加旅游保障水平。扶持面向主要客源市场的旅游杂志、书籍、电视的发展,支持各种旅游媒体开发能体现北京旅游特点的新栏目。提高旅游教育培训水平,大力发展旅游教育培训业。

  发展智慧旅游。鼓励在旅游产业利用高科技成果,形成旅游科技创新体系。将高科技手段运用于景区建设,改革旅游产品的表现形式,提升景区景点旅游价值,开发高科技主题公园和情景模拟体验项目。应用网络技术推行个性化定制服务,利用便捷的全球化网络沟通联络方式,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利用智能化采集、记录、整理、分析、反馈信息网络系统,对游客进行全球化全天候服务。加大信息技术的推广力度,建立数字化旅游城市和智慧景区。在旅游消费的全过程推广使用信息技术。支持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引入旅游业网格化数字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推动信息化管理。在旅游管理各项事务中,运用地理信息地图,以标准方格为基本单位将旅游地域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对网格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事件、要素的问题处理流程,实现旅游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建立覆盖全时段、全范围的管理体系。

  借助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网络营销旅游。依托北京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实现北京遍及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网络与旅游网络的有机结合,建立北京旅游独特的国际旅游分销体系。

  七、加快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

  推动建立实质性的旅游合作机制。以产品和市场为核心,创新合作理念和方式,进一步深化“9+10”等区域旅游协作,推动建立实质性的旅游合作机制,力争实现区域内的资源共享、市场

  共享、利益共享。定期召开由世界主要热点旅游城市市长参加的“北京国际旅游合作会议”,以北京为先导共同打造国际高端旅游市场,以高端旅游市场为重点,推动亚洲旅游业发展。推动建立高等级旅游协调会议制度和旅游局长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区域旅游联合体并设立秘书处,设置固定的联络和工作机构,建立富有实质性的旅游合作机制。

  构筑区域旅游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区域性旅游公共服务的分工合作。强化北京的集散、服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能和服务能力,通过北京旅游集散体系、区域旅游信息网络、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机制建设,将北京市打造成为入境客源市场在中国境内和国内客源市场在环渤海地区的旅游服务基地和旅游组织与服务中心。推动区域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推进区域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标准化、绿色化和信息化建设。

  重点发展六大旅游交通廊道,带动环渤海区域旅游一体化步伐。强化区域旅游中心功能,立足京津同城整体发展理念,着力建设以北京为中心,辐射京津冀、环渤海以及北方地区的京津(城际铁路、高速等)、京唐(京哈高速、城际铁路等)、京承(京承高速等)、京张(京包高速、京新高速、城际铁路等)、京保(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高铁等)及北京至山东半岛(京台高速、京沪高速、京沪高铁等)六条区域旅游快速交通廊道。大力加强环渤海区域的海上旅游通道建设,形成以航空、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海上快速客运为主体的旅游交通网络。重点打造以京津为核心的跨区域旅游目的地线路、环渤海区域的资源整合型线路和新业态体验线路,促进环渤海区域旅游协作走向深入。

  图6“六廊”示意图

  联合相关区域进行促销,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和形象。与相关区域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联合参加国际重要旅游展览会,共同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和形象。与相关地区共同制定市场推广计划,联合制作针对不同客源市场的旅游宣传品。推动区域内旅游咨询站(点)的资源共享,共同开展旅游咨询活动。

  增进区域旅游联动,推动区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支持区域内旅游企业加强合作,鼓励大型旅游企业、著名旅游管理公司和知名旅游品牌实现跨省市经营、连锁经营和品牌输出,提升区域旅游产业整体素质。促进建立区域旅游信誉信息系统和信誉披露制度,通过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提供本地区诚信优质旅游企业的相关信息,发布相关旅游警示和不良旅游企业信息,为广大旅游消费者提供资讯服务。加强旅游执法部门和质监部门的执法联动和信息沟通,及时处理辖区内的违规事件和旅游投诉,并将处理情况及时通报。推动旅游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行业自律和旅游诚信体系建设。

  八、构建国内外旅游城市联盟体系

  强化北京与国内旅游城市的联盟关系。通过开辟城市空中快线等方式,强化北京与国内主要国际旅游目的地(西安、上海、桂林、张家界等)城市的联盟关系,带动北京入境市场份额的上升。深化“9+10”旅游协作,组成跨区域的旅游协作体,加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实现旅游产业共同发展与繁荣。

  构建北京与世界旅游城市的联盟体系。依相关程序申请筹备建立以北京为总部驻地的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推动北京在“世界奥林匹克城市联盟”中承担重要角色,并加入“世界城市联盟”、“世界遗产城市联盟”。通过城市商务交流、会议展览、政治外交等途径,提升北京旅游的国际地位,强化北京与其他世界城市和旅游目的地的联系。

  建立联盟城市间的旅游发展互惠机制。推动联盟城市间开展双边或多边的友好合作,互为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推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加强相关信息的相互交流,互推旅游服务行业标准及认证,反馈旅游者对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产品和设施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旅游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的提升;建立全球旅游资源信息库,为旅游城市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及信息服务。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推进旅游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

  按照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在旅游发展综合协调、产业促进、行业管理、市场开发、宣传推广等方面的职能,提升其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的能力。在密云、房山等区县探索建立“北京市旅游综合示范区(县)”,创新体制机制、配套政策体系,引领旅游发展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健全旅游行业管理标准和自律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推进行业协会的改革,强化旅游行业协会在规范市场秩序、维护行业形象、协调各方利益、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建立高端旅游促进奖励机制,推动旅游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积极扶持重点旅游企业创建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二、完善地方法规与行业标准建设

  建立健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保障旅游业健康运行的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包括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等级标准、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标准、旅游企业安全管理标准、旅游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标准、旅游文化演出场所服务质量标准、等级旅游景区标示牌建设标准、住宿设施节能减排标准等北京市地方标准,如《北京人家住宿服务标准》、《星级饭店客用棉织品提供规范》等。推行旅游服务标准化、诚信化,规范旅游服务行为。健全和推进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完整、科学的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加速旅游标准项目的研究和制定,统筹协调旅游相关产业。建立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标准化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标准化工作管理体制,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标准体系。

  三、加强质量管理与市场环境建设

  健全、完善旅游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旅游经济运行的依法行政和市场监控监管力度。积极探索和完善综合执法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旅游执法机构,加强市、区、县、重点旅游景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政治思想素质和执法水平,强化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作用。

  加强旅游市场环境和秩序建设。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全市旅游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建设,引导旅游企业自觉开展诚信经营活动,建立诚信旅游考评监督机制。加大对黑车黑导查处力度。在主要新闻媒体、旅游网站上建立专栏,对违规违纪、服务质量低劣、环境秩序差、游客投诉多的旅游企业予以曝光。

  四、构建旅游人才的科学发展平台

  强化国内外高端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研究创办旅游大学,形成科研机构、旅游高等院校、旅游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组成的旅游教育培训网络,使北京成为亚洲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从业资质、分级定岗、激励惩罚等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五、建立有效的旅游投融资体系

  坚持导向性投资与社会筹资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和吸引社会闲散资金的力度,吸引民营经济、国际资本参与重大旅游项目开发。探索建立旅游业发展股权基金,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撑。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加大融资支持。逐年提高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比重,加大重大旅游项目前期开发及设施提升的扶持力度。增加对旅游业在产业调整、促进就业、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鼓励各区县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六、保障旅游产业发展用地需求

  将旅游用地纳入市、各区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在年度土地供应中予以保障。积极支持利用废弃矿山、腾退宅基地等存量建设用地及荒地、荒坡、荒滩和可利用开发的石漠化土地开发旅游项目;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开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