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比赛(8篇)

时间:2024-08-25 10:16:02 来源:晨阳文秘网

篇一: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比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800字范文10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800字范文篇1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的生活着。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其他55个民族人口流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非常广阔,从我国东北乌苏里江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海南岛的椰树林到内蒙古的大草原,都是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些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国家要富强,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手足同根、骨肉相连,为走向共同繁荣、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而并肩奋斗着。

  为了促进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让各民族同胞共同走向富裕,国家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与东和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起来,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计划。

  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的建设项目已经全面展开,在西部地区全面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有利促进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和谐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800字范文篇2岳飞、林则徐、戚继光、郑成功等这些名字家喻户晓。因为他们并不是一些普通的人,而是我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啊。多少年来,这些光辉的名字,已成为鼓舞中国人民维护祖国尊严,抵御外侮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怀着对这些民族英雄的无比敬佩和怀念之情读了有关这些英雄的所有资料。我感触颇多,脑海里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其中,大家都知道林则徐是我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福建侯管人,1811年中进士,曾任东河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要职,他为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政绩卓著;于湖广总督任内在湖北、湖南厉行禁烟,颇见成效。1838年12月底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抵达广州。开始进行以禁烟为中心的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林则徐向外宣告了他禁烟的坚决态度:“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迫使英美商贩缴出鸦片二万多箱重约二百三十多万斤。随后,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中销毁……鸦片战争的失败,是由清政府腐败无能,被英国侵略军的洋枪洋炮吓跑了胆。昏庸的道光皇帝将林则徐革职,充军新疆,葬送了由林则徐的禁烟抗英的斗争成果。但是,林则徐在禁烟抗英斗争中抵御外侮、捍卫中华人民共和国尊严和利益的伟大功绩,将永载史册;林则徐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将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仰和纪念。

  同时,我联想到了现实生活。平时,在班里,一些同学不光自己不认真学习,还经常给班级抹黑,老师、同学多次教育他,他却毫不在意,屡教不改。想想那些民族英雄,他们可以为自己国家,民族的`尊严,利用奉献所有的一切,甚至生命。而这些同学与他们真是天壤之别。再想想自己,也真是惭愧,班级里有什么事,我总是视而不见,也从不积极参与。读了这些民族英雄的故事,我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我爱我们的祖国,我为我们民族的团结而感到骄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800字范文篇3弘扬民族精神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把亿万青少年紧紧集聚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兴则国家兴,青少年强则国家强。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华历史,强化国家意识,升华民族情怀,把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一代代弘扬光大,永世相传。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蛋顶一个诸葛亮”的彦语吗?连三个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这不就说明团结力量大吗?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民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在我们身边不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吗?如在1988年的奥运会上,我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们战胜了对方后,使我国获得了参加奥运会以来的第一块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为了我国的国球,这不就是在建设祖国吗?还有就是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在男子110米兰冠军刘翔在直径跑道上战胜了黑人,为我们全亚洲争了光还为我国争了光,这不也实在建设祖国吗?……

  是呀,祖国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支柱和力量的源泉。所有的民族英雄们,你们是永垂不朽的,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你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我们应该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继承这伟大的民族精神,让民族精神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振兴民族,振兴中华,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我们要记住责任,发奋学习,努力拼搏,热爱祖国,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事情做起。要想长大后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爱国信念,学习科学知识,掌握报

  国本领,培养优良品德,锻炼强健体魄,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和振兴贡献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创祖国的未来,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秀中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800字范文篇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就如这首歌词写的一样,民族团结才会有和平,社会才会稳定,国家才会更强大。

  大家都对五十六个民族有多少认识呢?五十六个民族中,在我居住的周围就有回族、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在我生活中民族团结、互相帮助随处可见。

  在我身边就发生过这样的一个感人的故事。记得我八岁的时候,妈妈带我去看姥姥,因为姥姥姥爷都非常喜欢吃馕,所以妈妈就在家门口的馕坑买了一些馕,因为妈妈手里提着很多东西,所以付完了钱后就带我去赶车了。到了姥姥家,我看到妈妈心急如火的在包里翻着找什么,便上前询问,妈妈却沉默不语,为了不影响家人的心情,妈妈装作什么也没发生。直到回家的路上,妈妈还是心事重重,于是我又问妈妈:“妈妈您到底怎么了”?妈妈这才说:“我的钱包不见了”。我让妈妈先别着急,回忆一下放哪了,妈妈想了一会说:“好像是放到馕坑上了,但是每天买馕的人太多了,不知道还能找到不?”

  下了车后,我和妈妈直奔馕坑店,当我们再次站到馕坑店时天色已晚了,在我们说明来意后,这位维吾尔族店主微笑着对我们说:“你们买完馕后,就急匆匆走了,当我拿着钱包追你们时,你们就急着赶车去了。”说完便走进屋内取出妈妈的钱夹子递给了妈妈说:“快看看你的东西少了没有?”妈妈接过失而复得的钱夹子高兴地连声道谢。

  为了感谢这位民族叔叔,我和妈妈买了一些新鲜水果表示感谢,但是那位民族叔叔执意不肯收,还微笑着说:“我们民族一家亲,我们是邻居,就像是一家人一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挣钱也不容易呀”!听了这位民族叔叔的话后,我们被他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所感动,被他那真诚的微笑所打动。

  虽然事已经过了一年多了,但我却仍然难以忘记,从这件事中,我了解了民族人的热心。让我们民汉一家亲,永远这样相亲相爱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800字范文篇5团结就是力量,五十六个民族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关于民族团结,我有着满满的记忆。

  还记得,上学以后,我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中国人”慢慢又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强大”。

  从小,我就为我能生活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而自豪骄傲,因为我知道,这片土地,汇聚的56份热情;这片土地,汇聚的是56种希望;这片土地,汇聚的是56颗炽热(chìrè)的爱国之心!我知道,我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是一个各族儿女都团结一心,共同推动社会繁荣的发展大国。所以,站在这片土地上,我似乎从来都不会担心会被遗弃,会被伤害。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中国很强大,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不会被任何困难打倒。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56个民族56支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经济发展又快又稳;中国在世界屋脊修建了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的建设;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XX年奥运会举办成功了。

  祖国——意味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和世代相传的人民。千百年来,她牵系、造就了我们民族至高的美和至深的爱。无数的共产党人、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抛

  头颅、撒热血是为了她;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智慧、才华,艰辛地劳动是为了她!这是一种抵御外侮、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勇于拼搏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

  滴水在大海中才能得到永生,生命在团结中才能绽放光芒。让我们每个人都投入到伟大的民族团结进步这一洪流中去,团结进取、弘扬正气、争做民族团结的楷模。就像歌中唱到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一样。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用心、用爱,去传承各族人民永远一家亲的传统,不断谱写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800字范文篇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新疆还是多个民族居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兄弟姐妹都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家里成员团结才能成为美好的家庭,班级团结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级,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富强必须要万众一心团结起来,可见民族团结是多么重要啊!我身旁就有一些团结的小故事。

  曾若溪和妥雯雯是一对好闺蜜,曾若溪是汉族,妥雯雯是回族,虽然民族不同,但是,这并不妨碍她们两个建立友谊。

  曾若溪性格开朗、乐于助人,还是我们班的学霸,学习、文艺,样样精通。妥雯雯是一位有自信、可爱的女孩,她学习成绩优异,学习态度端正,思维敏捷,还会武术呢。很多女孩认为武术枯燥,乏味,很苦,很累,可是我从来没有听到她叫苦一声,每次武术队训练结束后她总是开开心心的,还经常给我们讲武术队里发生的故事。

  她们无论在学习中、游戏中、还是在生活中,总是互帮互助,互相关心。课间十分钟,她们俩交流学到的知识,妥雯雯有什么不会的题,曾若溪就会主动给

  她讲解,直到妥雯雯学会为止。有一次,一堂数学课后妥雯雯来找曾若溪,问她:“这次解方程你学会了吗?”“我当然学会了!”曾若溪自信满满地说,“那你学会了吗?”“嗯……没有。”妥雯雯沮丧地说。

  “我教你吧。”曾若溪说着便拿起一支笔找出一张纸,在上面列了一道方程。“来试试,让我看看你哪里还不懂。”曾若溪一副老师模样。“嗯……”妥雯雯抓起笔,边写边嘟囔,“解:9x等于36除以9。嗯……下面就不会了。”“嗯……是这样,你看好了,6x等于36除以6嘛,那你就算出36除以6的商是几?”“6!”“那接下来再算6除以6……”曾若溪在一旁认真地指导着。这些一点一滴,同学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我身边的团结小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团结有爱,互帮互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800字范文篇“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歌里唱的真好。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苦难,还是那么团结。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团结奋战最终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老话说的好“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难折断。”这句话说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团结就是力量。

  20XX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在阵阵的轰鸣声中一栋栋房屋高楼在转眼之间都崩塌。许多的人都在顷刻之间失去了家园和亲人。是团结让汶川站了起来,各大厂家纷纷捐出水和食物,许多明星和慈善家都捐出资金。为汶川人民建设医院、学校和家园就这样又让汶川人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云南发生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地里的庄稼完全绝收,甚至于很多地方就连人们正常饮水都出现了问题。当地的人们不论老少为了解决饮水问题,不惜艰难

  跋山涉水到有水源的地方背水、挑水、驮水回家。这一情况后来被记者叔叔阿姨报道出来后,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群众捐款捐水,以解决灾区人民生存问题。这真是印证了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这样靠大家和灾区人民的自救方式,旱灾最终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灾区人民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这么多的见证都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个团结的大家庭,谁有了困难大家都会向他伸出援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800字范文篇“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大的事迹我就不说了,先从身边小事说起吧。

  我们班有一位维吾尔同学——尼加提,他是一个十分热心的人,而且性格也很开朗,与我们相处的也十分融洽。因为他爱劳动,所以就评为劳动委员。

  有一天中午,我正趴在会议室的地板上擦地,地上因为有人来过,所以布满了带泥的脚印,擦起来很费劲,有的还需要使足了劲才能擦掉。不一会儿,我的额头上蒙着一层细汗,还不停地喘着气。

  就在这时,“啪”一声,门开了,我以为是老师来了,就连忙从地上爬起来,并将凌乱的头发和校服理了理,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正准备向“老师”行礼,却发现站在门口的并不是老师,而是来检查卫生的尼加提。

  我惊讶片刻,反应过来后,正打算告诉他以后先敲个门再进,再向门口望去时却发现门外早已没了他的身影。“又干什么去了?”我心里感到十分奇怪。

  不一会儿,他又来了,唯一不同的就是手里多了块抹布,接着他向我扬起阳光而又充满善意的一笑,“我帮你一起干活吧!”我的内心涌起了一股暖流…

  那天早上,雪花就像来自雪国的精灵一样,在四周跳着舞,灵动而纯洁。可是,我们不仅不能观赏它们,还必须将它们逐出我们的“领地”。我极不情愿的拿着工具下了楼。冰比较牢固,我就把铁楸翻过来,狠狠的砸下,似乎是在发泄自己的郁闷,“噹”“噹”声旷野中不息。

  因为我是带着情绪来的,所以就干得很费劲而且效果不好,不一会儿,罢工的想法就充斥在我的心头,不经意间,我回头看了一眼,就看到了尼加提,他正在卖力的干着,仿佛不想也不肯浪费一点时间,他用自己并不强壮的身体,打通了一片新的天地。

  我希望,我与这位维吾尔族朋友的友情能够更加长久,民族之间能更加团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800字范文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国家领导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领导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国家领导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先秦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格局。秦朝开创大一统局面,开启了中原地区以“书同文、车同轨”为象征的国家统一进程,展开了“五方之民”及其后裔连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这就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的原因所在。

  我国在近代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危难中没有四分五裂,一个重要基础就在于历史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维护、激发和加强各民族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

  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丰厚遗产,集中体现为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共同书写了中国的历史、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

  大精神;巨大优势,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族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维护、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要素和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团结携手,共同迈进全面小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写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国家领导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基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集中国各民族文化之大成,各民族文化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各民族文化在融入和推进中华文化建设中实现升华,既是各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传承、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基础。

篇二: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比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征文

  篇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是中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基础。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着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挑战,我们不能忽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只有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团结各族人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需要增强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感。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们的血脉相通,文明传承。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我们都应该自豪地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只有通过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才能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起大家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归属感。

  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加强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要摒弃一切分裂和仇恨,建立起一个团结友爱、互助共赢的社会。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摒弃偏见和歧视之心,共同致力于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积极倡导和践行民族团结,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中华民族独特的特色和文化。

  再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重视中华民族的发展。只有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强盛,我们才能真正拥有共同体意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之间在经济发展、教育等方面存在着差距。我们要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促进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缩小差距。只有实现中华民族整体的进步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最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中华民族有着众多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如孝道、礼义廉耻等。我们要通过弘扬这些传统,培养起

  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只有通过意识形态的塑造和引导,我们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从个人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努力,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15字)

  篇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而多元的民族,由56个不同的民族组成。这些民族在中国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繁衍生息,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共同的价值观念。为了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中国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需要加强教育。教育是培养和传承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教育,让每一个中国公民都了解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传统和价值观念。同时,在教育中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让不同民族的人们能够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树立起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认可。

  其次,要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的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所属的民族,而应该把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凝聚起中华民族的共同力量,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第三,要加强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庭,不同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加强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共同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不同民族的人们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从而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友谊。只有通过交流与合作,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

  最后,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加强法制建设。法律是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保护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让每一个中国公民都明白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法制建设,我们才能够实现统一、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从而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认同和共同遵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努力。只有通过教育、加强对共同利益的认识、交流与合作以及法制建设,我们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和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篇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智慧的精神赢得了世界的赞美。然而,面对巨大的国内外挑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成为当今中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凝聚力的体现,可以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来实现。只有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使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首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只有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我们才能坚定自信、自强不息。在现代化发展的同时,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能够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形成对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种种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思想统一。

  其次,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面。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需要摆脱一切种族歧视,给每个公民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平等的待遇。社会公平正义不仅是一种道义理念,更是维护整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确保所有公民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平等参与和享受,人民才会感受到那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共同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此外,加强民族团结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谐是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消除种族偏见和歧视,推动各个民族共同发展。为此,我们应该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和互相了解,加强文化交流和交融,提倡多元文化的共存,构建和谐稳定的多民族社会。

  最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政府应该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实施,提供平等机会和保障,同时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和推动。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感。媒体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中,人人自觉地担负起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责任。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加强民族团结,我们能够使中华民族充满自信、凝聚力更加强大。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才能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篇三: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比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征文范文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复杂的多民族国家之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复杂的民族关系一直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变革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中华民族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时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华民族的各个成员,无论是汉族还是各个少数民族,都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都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一体化进程做出自己的贡献。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我们应该有一种深深的认同感。我们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传统习俗等等都构成了我们独特的民族身份。只有我们对这种身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真正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汉族为例,汉字是我们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而汉服、中医等也是我们独特的民族风格。如果我们忽视这些东西,甚至开始模仿和追捧外国文化,那么我们就会失去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因此,加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一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其次,我们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条件。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能够受到平等的对待,享受到公平的机会。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华。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成员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去。同时,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还能够减少民族

  矛盾和冲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任务。

  另外,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还要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华民族的成员虽然分布在全国各地,但是我们仍然是一个大家庭。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和传统,我们应该互相学习、借鉴和尊重。只有通过交流与合作,我们才能够使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更加繁荣和丰富。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够加深理解和互信,减少误解和偏见,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因此,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

  最后,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诚信、和谐、尊重、协作、守纪、敬业、爱国、集体主义等。我们应该将这些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行为和言行中,从而体现出一个真正的中华民族成员的形象。通过弘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就能够让更多的人认同和接受这些价值观,从而真正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系统性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个体来说,每个人都应该认清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加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从制度来说,我们要建立完善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各个民族的合法权益;

  从教育来说,我们要加强公民教育和民族志愿者活动,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社会来说,我们要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

  总而言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任务。只有通过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弘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努力奋斗!

篇四: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比赛

  

  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征文

  【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征文】

  序

  时光的长河中,中国历史上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离不开多民族的融合与交流。作为中国边疆省份之一的云南,素有“民族之乡”的美称。云南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使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角色。本文将从云南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象征、云南的民族文化教育和云南的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方面,来探讨云南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云南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象征

  1.云南的地理位置:

  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连接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其地缘位置使得云南的多民族相处成为必然,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肇始。

  2.云南的多民族特征:

  云南是中国境内拥有56个民族的省份之一,包含了汉、壮、傣、藏、纳西等各民族。这种多民族的特征成为了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泉。

  二、云南的民族文化教育

  1.民族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的族群,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基础是大力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共同体认同。而云南作为中国的边疆省份,更需要加大民族文化教育的力度。

  2.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云南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闻名于世。各个民族的语言、服饰、音乐、舞蹈等特色文化无疑是传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云南应该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教育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各民族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三、云南的文化遗产保护

  1.文化遗产的意义: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拥有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丽江古城、傣族三佛寺、纳西族的“三坝”等。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守。

  2.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为了保护云南的文化遗产,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提供经济支持和技术保障。公众也应该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加强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保护。

  结语:

  云南以其地缘位置和多民族的特征,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造的重要角色。通过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等措施,云南可以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多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相信随着这些努力的不断深入,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和谐必将在云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蓬勃发展。

  (本文总字数:550)三、云南的文化遗产保护

  1.文化遗产的意义: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拥有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丽江古城、傣族三佛寺、纳西族的“三坝”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云南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守。

  2.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保护云南的文化遗产,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和标准,加强对违反文化遗产保护的行为的制裁力度,以确保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政府可以提供经济支持和技术保障,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文化遗产的修复、保护和传承工作,提升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措施能够有效地落实和执行。

  除了政府的努力,公众也应该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加强对云南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了解,通过开展文化遗产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公众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行动中来,例如参与志愿者服务、参观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等,亲身感受和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增强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结语:

  云南凭借其地缘位置和多民族的特征,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造的重要角色。通过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等措施,云南可以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多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努力和公众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或缺的。相信随着这些努力的不断深入,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和谐必将在云南这片

  美丽的土地上蓬勃发展。

  (本文总字数:700)

篇五: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比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精选2篇

  (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在这个多元化的国家中,有着不同的地域、民族、语言和习俗。然而,我们的共同之处更加显著,那就是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共同分享着中华民族的荣耀和梦想。

  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需要建立起一个团结和谐的国家。首先,我们要尊重和包容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多样性。无论是汉族、藏族、维吾尔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我们都应该平等对待,共同建设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并理解不同的文化、宗教和习俗,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其次,我们需要共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精神。中华民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是我们的瑰宝,必须珍惜和传承。我们应该坚持儒家的仁爱之道,尊重长辈、关心弱者、帮助他人。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如孝道、礼仪、勤劳、务实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我们自己的位置,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我们还需要培养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和归属感。共同体意识是指对一个共同的身份和目标的认同。我们要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无论我们在哪里,我们都应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团结而努力。我们要建立起一个亲情、友情和爱国的共同体,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最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要从自己做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我们要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并为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努力,我们才能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民族进步的需要。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团结,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奋斗,为共同体的建设而努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精选2篇

  (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归属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凝心聚力的重要依托。在我看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我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这些文化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形成了我们独特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因此,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学习经典著作,如《论语》、《道德经》等,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只有通过学习和传承,我们才能让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同时,弘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面。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仁爱、诚信、和谐、敬业、勤俭、尚美”等重要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基石。因此,我们要通过教育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这些价值观,并在实际行动中践行这些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巩固。

  此外,加强中华民族的交流与合作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而只有通过交流和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认同彼此,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现代社会,我们有许多途径可以进行交流与合作,如文化交流、经济合作、教育交流等。通过这些途径,我们可以增进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的意识,在各领域实现互利共赢,最终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总而言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通过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加强民族交流与合作,我们可以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和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六: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比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征文例文三篇

  篇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筑民族复兴伟业》

  中华民族是一个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她孕育出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创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史,与此同时也遭受过多次受侵略和列强的屈辱和压迫。但如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正在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共同体意识是指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共识,一种认同上的共鸣,是中华民族中不同民族和不同群体之间互相认同、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一种文化内核。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需要我们充分吸收、挖掘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观,坚定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觉性。同时,也需要我们摒弃虚假的历史观,坚决抵制任何分裂、破坏民族统一的言论和行为,推动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实现民族团结和谐、共同发展和繁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就是要在中华民族内部营造一种团结、和谐、共建、共享的氛围,促进全民族的一心一意、众志成城,共同推动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有了共同体意识,都能够做到自觉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稳定服务,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

  篇二:《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中形成和发展,它们之间有着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路上,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团结、和谐、平等、互助的社会是十分必要的,而这就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团结和谐、共同发展和繁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推进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认同和民族凝聚力,使全体中华儿女形成一种共同思想观念,共同认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意义,共同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秉持“个体荣辱与大家荣辱相连”的民族精神,始终把民族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保持一份壮志凌云的豪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整个社会做出一系列改革和创新。要积极推动开展多个民族、多党派、多团体和普通群众间的对话交流与协商,倾听各方意见和诉求,厘清民族矛盾和纠纷,化解民族矛盾和纠纷。践行全方位融合发展的思想,加强民族中小学、社区文化、媒体和文艺宣传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面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有序发展的制度保障机制。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大家要共同努力,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共创民族繁荣和谐、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三:《民族复兴的征程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中华民族内部的团结和谐,已经成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动摇的信心。这一点极为重要,在这个历史时刻,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不应当掉队,我们应当在实现伟大梦想的道路上共同前行,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奋斗到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需要我们的大力倡导和孕育。在坚定地推进主流文化的建设之余,我们也要充分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验教训,引导人们在自身的言行举止中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慷慨讴歌,同时还要注重健全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的宣传机制,加强惩治那些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罪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在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大道上,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唯有我们每一个中华子弟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才能真正认知到民族的梦想和未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唯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实现民族梦想孜孜不倦的努力奋斗,我们才能够推动中华民族建设和发展走向坚实、宏伟、纵深的道路,最终早日实现民族的繁荣和富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旨在倡导和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和

  谐、互助、共建、共享的精神,推进全国各地民族群众和各界人士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加强民族团结,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

  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确立的目标之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文化多样性和历史背景差异,使得团结和谐不可避免地存在困难和挑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为了强调各族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和相互依存性,推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服从和相互去求,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对待“整体大我”的思考,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重要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需要我们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例如中华民族传统的“和合”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之一,歌颂世界和平、和睦相处,提倡“和而不同”,即是以和谐为途径,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加强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凝聚各民族的力量,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还需要丰富多样的政策和手段支持,使其在实践中起到更实用、更具体的作用。例如,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法制试验区等重大战略规划中,積极推進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强各族之间的互信,促进民族融合。

  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需要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共同努力。首先,各级政府和官员应具有较高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素质,加强各民族的平等对话和相互理解,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积极涵盖多元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优化和升级,根据多民族基层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促进民族共同发展,保证各民族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其次,教育、媒体、文艺等行业也可以积极发挥良好的社会重要性,宣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民族文化,增加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并积极发挥文艺所承载的正能量,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最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自觉强化爱国意识、民族意识、自豪感和责任心,紧抓时代机遇、从自己做起,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投身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建设中,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守护者和推动者。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培育、发展和推广和弘扬,把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灌注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建设出一个文化多样、民族团结、和谐互助、共同拼搏的美好社会。

篇七: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比赛

  

  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璀璨明珠

  一、引言

  云南,这片被誉为“南国花园”的土地,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和充分展现。在云南,不同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和社会风貌。本文将以云南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征文。

  二、多元的民族文化

  1.云南地理位置优越,民族分布多样。据统计,云南有26个民族,其中哈尼族、彝族、傣族等人口众多,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2.云南多样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不同民族在生活、宗教、语言、习俗等方面的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1.云南通过教育征文活动,鼓励学生从自身出发,认识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从小学开始,学生就接受来自不同民族文化的教育,学习他乡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性,形成了国家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

  四、我对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征文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我深信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征文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更好地体验多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和文化交流,加深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解,从而把握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总结和回顾

  云南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需要通过文化教育和传承来实现。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引导,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发展的道路,才能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总结本文的过程中,我们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征文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不断创新、深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更好的评台和载体。

  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更加坚定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对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征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在深度和广度的双重要求下,我们需要以更加全面的视野和更加深刻的思考来思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征文,相信云南的经验将给我们带来更多启示和帮助。第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征文的深入推进

  云南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范地,其成功经验不仅仅是在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方面,更是在教育征文活动的深入推进上。在云南,教育征文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比赛,更是一次深入的思想引导和文化传承。通过教育征文活动,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解和认同,树立起民族团结的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征文在云南得到了深入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云南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征文作为一项长期而系统性的工程来推进。在教育征文活动中,不仅仅是简单地鼓励学生们写作,更是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调研和思考,深入了解和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传

  统,从而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独特认识和感悟。学校和社会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为学生们展现自己的机会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条件。这种深入推进的方式,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征文活动成为了一项深入人心的活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除了在学校中开展教育征文活动外,云南还结合当地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征文活动。在各地的文化节日和民族活动中,设置了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参与和关注。这种结合当地资源和民族文化的活动,不仅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和推广,更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和旅游事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广与传承

  云南的成功经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广和传承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全国范围内,可以通过开展类似的教育征文活动,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解和认同。在社会上也可以加大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和引导,倡导民族团结和文化包容,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人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推广和传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征文活动的支持

  和投入,鼓励学校和社会组织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活动。学校和家庭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文化自信心。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广和传承问题,形成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工作方案和措施。也需要借鉴云南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推进和传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八、结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征文活动在云南得到了深入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云南的成功经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广和传承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深入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广和传承问题,形成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工作方案和措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推进和传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对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征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石。

篇八: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比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202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篇1“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用“石榴籽”一词生动地比喻了民族团结。石榴籽颗粒饱满、颜色鲜红、晶莹剔透,组工干部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凝聚起一股磅礴的力量,才能画出民心民愿的最大同心圆。

  “一颗红心永向党”,像“石榴籽”一样鲜红饱满。石榴籽色泽鲜红,子粒又大又平整,就像一堆红宝石,令人心之向往。红色,是烈火鲜血的原始之色,是党旗国旗的主色,更是组工干部信仰、使命的“忠诚之色”。新时代,组工干部更要擦亮红色的底色,坚持把政治要求放在首位,高举理想信念、走好信念之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夯实政治根基。树立“以己为轻、以党为重,以权为轻、以责为重,以得为轻、以德为重”的组工意识,定准方向盘,拧紧总开关,向党性最严标准、最高要求看齐,矢志不渝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甘为人梯乐开怀”,像“石榴籽”一样晶莹剔透。石榴籽大小不一,但每一颗都珠圆玉润,粒粒生辉。组工干部承担着识人、选人、用人的重要职责,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对当地的政治生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组工干部必须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挡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一身正气不染纤尘、一心为公不藏私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替别人“嫁衣裳”“架梯子”,把考察、培养、提拔干部的工作做好。“白袍点墨,终不可渝”,组工干部身为管干部的干部,必须要保持一个纯白晶莹的干净之心,重操守、惜名节,时时自重、自省、自警,慎独、慎行、慎微,坚持原则地坚守共产党人的价值高地。

  “众志成城火焰高”,像石榴籽一样抱团簇拥。石榴籽紧紧地抱在一起,变得那样紧密而又结实。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筷子为双,成双方可用,落单者实则无用矣。团结合作是组工干部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组工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争当团结的模范,多理解同事的难处,多体贴下属的不易,做到公道做事,光明磊落,坚决不搞团团伙伙,以清清爽爽的关系团结每一位同志。要1坚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交流理念,有容才之量,容人之能、容人之过、容人之异,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广纳天下英才,广开进贤之路,凝心聚力地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高地。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火红的石榴沉甸甸地压满了枝头,一个个圆溜溜的,很是可爱,不禁让人联想,组工干部不正是这一颗颗

  “红红火火”的石榴籽吗?红艳饱满、晶莹剔透、团结簇拥,扎根基层,只为让老百姓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篇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新时代,各民族也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进,共同走上伟大的复兴之路。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凝聚团结奋斗的基石。团结固则百业兴。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对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指明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方向和目标,对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团结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最终实现。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汇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当前,我们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对于各族群众来讲,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民族团结奋斗梦、民族繁荣发展梦。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党的__以来,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正是新时代我国2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这更将会让我们复兴路上汇聚起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合则俱荣,分则俱损”,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实现中国梦,是各民族大家的梦,也是我们各民族自己的梦。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和带领下,各族人民必然将扎实奋斗、共襄伟业,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前行,因此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我们复兴路上的最坚实的保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篇3古人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今人却言,“要叫群山低首,要叫大江让路,天上架长虹”。1954年,川藏、青藏公路搭载着梦想与期待驰骋高原;2023年,全世界最壮观的青藏铁路破土而出;__年,__在川藏铁路开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建设川藏铁路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对推动西部地区特别是川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川藏铁路横空出世,“十四五”开启在即,“两路一铁”精神“升级版”正续搭西藏连接内陆的新命脉“跨山水”而来。作为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党员干部,当在学习领悟中铭记,在实际行动中传承,在大战大考中践行。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用“自讨苦吃”的意志铺设“腾飞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吃苦,已成为每一名川藏“修路人”的基本功。茫茫高原,世界屋脊,川藏铁路80%以上将以隧道和桥梁的方式建设,累计爬升高度达1.6万多米,相当于征服了两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这已不是“难于上青天”,是真的要“上天”。“自讨苦吃”的意志正是“两路”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代中的升华与传承。党员干部的成长亦如此,要把吃苦的意志融入“骨血”,平时多给自己压担子,关键时刻才能挑起更重的担子。要珍惜韶华光阴,在干事创业的大好年纪主动去吃劲岗位挥洒热血,在摸爬滚打中“累”经验、攒“财富”,才能弄懂“吃苦”与“吃亏”、“历练”与“老练”的关系,在层3层历练中披荆斩棘、登顶高峰。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用“逢山开路”的勇气架起“同心桥”。“狭路相逢勇者胜”。“两路”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不断探索自然的梦想和勇攀高峰、无惧艰难的勇气,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征服着未知和困境。基层事务纷繁复杂,乡村振兴仍在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依然是基层干部的使命。基层之路亦不是一条通天的坦途,同样需要如“修路人们”一般“向山而行”的决心和勇气,唯有涵养“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崇高理想,当好改革攻坚的“开路先锋”,勇于创新求变,才能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款款挥来捶作片,团团结就宝珠圆”——用“风雨同舟”的团结唤起“家国情”。“及归抵吾庐,保伍亦团结”。“两路”精神,是“老西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历代“老西藏们”用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以边疆为家,以建设为己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川藏铁路建设涉及众多单位,在党的领导下,川藏铁路的建设促进了民族团结,巩固了祖国边疆的稳定。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当秉持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开放的胸怀、包容的心态,相依共济、相扶守望。“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团结之力必不可少;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才是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的良策,只有做到“一盘棋”“一条心”,才能同舟共济、乘风破浪。

  “川藏开启新天路,天堑变通途。”复兴号已经给我们带来奇迹,我们同样期待着川藏铁路开启“通天坦途”,一条条通山达海的纵横大道、一幅幅美丽的建设宏图,书写着时代史篇,必定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更为宽广的天地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篇4新时代新征程。在新时代要干出一片新天地,就需要有一批批“拓荒牛”,党员干部要带头做这样的“拓荒牛”。

  要做有精神的“拓荒牛”,耕出新时代的“精神气”。牛是最有精神的。只要主人有吩咐,它就不畏艰苦,一步一脚印地埋头苦干,能吃苦,能耐劳,能奉献。在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路上,更要有这种精神。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更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就是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4的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抢抓机遇,以改革创新砥砺成长,为发展赋能,不断去铸就新时代里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就是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敢字当头,勤字为先,扎于实干,定教旧貌换新颜。人不自信,无精神。精神来于自信。要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在新时代不断激发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毫无畏惧,矢志不移地坚定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的精神气。

  要做有担当的“拓荒牛”,耕好新时代的“责任田”。大有大的样子,大有大的担当。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使命担当,不怕牺牲、敢于拼搏,前赴后继地去探索和实践,追求真理,才造就了今天的辉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这历史使命就如前进道路上的“责任田”。在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认领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田”。要一往无前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带领人民群众移“万重山”,踏平坎坷成大道。要更加凝聚来自人民的磅礴伟力,无论怎样的磨难,怎样的艰辛,都牢记肩上的责任,始终以更大的作为、忘我的状态执着地向着新时代的航向坚定前进。打铁还需自身硬,担当更要自身强。要学习新知识、新本领,坚持自我革命、自我净化,不断提高战斗力,耕好“责任田”。

  要做有情怀的“拓荒牛”,耕成新时代的“美好愿”。大道致远,人民至上。为民情怀是党员干部的终生情怀,要一心一意地朝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处去奋进。关乎群众利益的“一分一厘”,要为民分厘必争;损害群众利益的“一丝一毫”,要为民丝毫必去。在心中始终要有为群众多做好事,多做实事的价值观和政绩观。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请人民来阅卷,让人民来评判,好不好人民说了算,以“无我”之深情,以“不负人民”之心志,不断去实现一个又一个让人民满意的美好心愿。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有世界情怀。要博采众长,不断吸收世界一切优秀发展成果丰富自己。要积极践行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迎五洲宾客,交世界朋友,在互利共赢中更加紧密、更加团结,合力共建更美好的世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篇5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村、一河、一社区的行程背后,饱含着对宁夏的深情牵挂,更蕴含着高质量脱贫攻坚、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的发展密码。

  一村镌刻“量身定制”、“山”“海”携手的“脱贫密码”,激励我们在脱5贫攻坚主战场下苦功夫、啃硬骨头。历史的回望,总是给人最深情的感动。1997年,作为福建省委副书记、同时也是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__来到宁夏这片“贫瘠之地”,找准了遏制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水资源缺乏。于是他主导抓井窖工程以解决群众生活用水问题;鼓励小圆井抽水灌溉以解决产业用水问题……水,滋养起宁夏大地的勃勃生机,也浇灌出美好生活的希望之花。弘德村“量体裁衣、量身定制”,走出了自己的脱贫路:移民人口多,便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发展种植业;留守村民多,便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激活村民内生动力;结合宁夏特色创建扶贫车间,解决就业难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东西协作、沿海城市帮助内陆城市等政策红利得以充分释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事艰而任重,然行则将至、做则必成,扶贫干部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对标对表决策部署,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实施精准扶贫策略,不折不扣地完成“硬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河彰显组好“加法”、做好“减法”的“生态密码”,警醒我们在生态环境大课堂守牢底线、亮明红线。九曲黄河,大国血脉,__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4次考察黄河,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基调。从“人定胜天”的思路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到“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从过度开发到助力“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创建,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并在国际社会中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彰显负责任的大国担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组好“加法”,加快污染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生态+”产业链,发挥生态文明价值,也要做好“减法”,减掉重发展不重生态的错误思想,减掉对生态破坏行为的懈怠纵容,加大生态污染惩治力度,把牢遏制生态污染的每一道“关口”。

  一社区铭记凝心聚力、共同繁荣的“团结密码”,鼓舞我们在民族团结大舞台同声相应、同心奋进。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金花园社区,“七彩家园”“七星服务”“四治融合”等一系列社区治理、服务的创新机制,让和谐家园遍开民族团结花。在这里,“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是“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生动注脚,也是党对各族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既是最广泛最根本的共识,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全体6中华儿女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唱响携手团结奋斗、并肩繁荣发展的民族关系主旋律,凝聚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中国力量。

  人间万事出艰辛,行程万里见初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圆千年之梦、抓牢抓细生态文明建设谋大局发展、切实促进民族团结暖万家灯火,正是中国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奋力书写的恢弘史诗和时代画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篇6自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活动以来,文山州第一中学紧紧围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迅速行动,主动作为,以“三到位”认真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活动。

  思想到位:突出“四个加强”

  一是加强民族政策理论学习。学校通过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全职整改会、分部创建会、班级创建会等多种会议形式认真开展对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民族法规政策的学习,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四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各处室、各分部统一集中教师和各班级统一集中学生全面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中办发[2023]65号)、《文山州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实施方案》(文办通[2023]29号),2023年12月27日州委、州人民政府召开文山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推进会,2023年3月23日文山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

  二是加强创建工作氛围营造。自全面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活动以来,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师生代表每周围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主题发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测试,让全校师生掌握民族团结的政策理论常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双语教学课例活动,学校壮族教师农定江、苗族教师项正文、回族教师马霜霜、彝族教师蒋燕、白族教师施学银5位老师每两周分别给属于同一少数民族学生进行2节课的有关本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双语课教学活动。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文艺表演活动,全校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教师分别组成表演队参加各种文艺表演活动。现在,学校展厅、展室装饰基本布置完成,校内各种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栏、展板基本安装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浓厚氛围的营造,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激发起师生积极性,推动着学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三是加强创建工作的学习宣传。学校充分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主题党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学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声势,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入脑入心。同时,学校利用下乡进行脱贫攻坚等机会,深入结对帮扶挂钩扶贫点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宣讲民族团结故事,让群众认识到民族团结创建的目的和重要意义。并且,一直以来,学校还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民族节日,开展民族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等。

  四是加强“十有”标准的推进。学校制定下发“十有”标准工作任务分解文件,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先后召开汇报片制作讨论会、档案目录工作会等。其他工作标准,如学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汇报讲解员培训、解说词撰写、汇报材料和自查报告撰写、工作亮点提炼、宣传折页制作、观摩流程制定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推进到位:抓实“三个创建”

  一是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展室。学校在图书馆四楼建成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展室。展室里布置少数民族服装、各种少数民族器乐、学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开展各种活动的照片,以及民族宗教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学法、守法、懂法的意识,进一步夯实民族结进步思想基础,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

  二是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展厅。学校在行政办公楼一楼大厅内设置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展厅。展厅内展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知识、学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的相关简介、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的相关图片、每年学校少数民族学生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985”“211”大学的学生录取名单及简要介绍等。

  三是创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舞台。学校在运动场、体育馆、音东室等地方,设有创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舞台。各分部、各科室、各班级,利用课余时间等广泛开展少数民族文艺表演活动,突出民族特色,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促进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

  措施到位:着力“三个一批”

  一是展示一批民族特色工艺作品。主要是展示壮族、瑶族、苗族、回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为代表的服装、首饰。如苗族的芦笙、蜡染、刺绣、弩、吹枪等。

  二是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文艺作品。打造壮、苗、瑶、彝、傣等少数民族的各种舞蹈。全力提升全校师生的民族健身操(苗族舞蹈)的训练。

  三是组织一批民族特色节庆活动。组织开展壮族“三月节”、苗族“踩花山”、瑶族“盘王节”、彝族“火把节”“花脸节”、傣族“泼水节”等为代表的民族特色节庆活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篇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着眼新时代新牧区建设需求,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一核心两重点”工作格局,为建设美丽幸福陈巴尔虎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是创新人才工作思路。准确把握新时代陈巴尔虎人才工作新形势新定位,坚持“三年打基础、五年争优先”工作目标,找准核心,突出重点,全面提升人才工作质量。在地域上,以旗所在地为核心,以宝日希勒镇、呼和诺尔镇为重点,吸引党政人才,壮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乡土人才;在急需紧缺产业人才集聚上,以呼伦贝尔大草原5A景区建设为核心,以水生态园区、草科学园区产业为重点,建设旅游人才基地,壮大生态产业人才团队;在人才管理体制上,以党管人才为核心,以用人单位和市场主体为重点,创新人才工作体制,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在推进方式上,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开发和能力提升为重点,推动人才发挥作用。

  二是健全党管人才制度。深刻领会对于人才工作的指示精神,围绕“如何培养人才”“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突出政治感召,涵养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强化政治引领,把各类人才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分层分类组织各类人才深入学习,加强党情国情、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重在知识分子中发现培植政治可靠的人才,加深在高层次专业化人才队伍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力度,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强化党建引领,突出抓好事业单位党的建设,结合事业单位改革,配齐配强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全面推行支部书记和事业单位负责人“一肩挑”,推动党支部委员和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打造事业单位党建品牌,着力抓好中小学校、医疗卫生、农牧科技等行业系统党建工作,强化政治学习,落实国情研修机制,把牢事业发展方向,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强化高端引领,完善党委联系服务英才、党支部联系服务人才工作机制;用好特泥河农垦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组织农牧业、教育、卫生、科技领域开展各类专家服务基层263批次,引导全旗人才在决胜脱贫攻坚中贡献力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三是实施人才计划支撑。推进“强基”计划(雏鹰计划),降低人才引进门槛,吸引24名本地学子回旗干事,畅通绿色通道,引进急需紧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3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人才支撑;考录特岗教师、汉语授课急需紧缺学科教师6名,为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提供师资保障。实施“一嘎查(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积极推进巴尔虎学子回归,组织9名嘎查社区“两委”成员到职院学习,提升学历、提高能力;招考15名大学生村官到嘎查工作,近期还将从首批14名大学生委员中择优录取5名,落实事业编制,为乡村振兴和实施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集聚人才;设立200万元的专项资金,为返乡大中专学生提供创业资金,带动一批本土精英闯市场。推进“能人兴村”计划,落实《陈巴尔虎旗“基层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继续做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支持人才返乡创业,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牧民,鼓励和引导人才流向基层、留在基层。

  四是强化产业工程带动。带动产业人才融合发展,围绕陈巴尔虎旗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重要领域需求引才育才,实现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拓展畜牧业、奶业等传统产业人才引育平台,依托农牧林草、医疗卫生等优势产业,开展引才育才;创新水、草、车、景、煤化工等高端人才集聚平台,吸引聚集战略1性新兴产业领域人才,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建设特色产业人才基地,继续做好金骄蒙元文化传承党员群众教学体验基地、就业创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对本土人才培育给予45万元的扶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项目人才培养力度。引导布仁其其格等能人创办或领办农牧业产业企业、示范化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等各类经济实体,示范带动地方产业提质增效,拓宽致富渠道,解决群众就业难题,带动牧区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实施“鸿雁”计划,建立完善“陈巴尔虎旗人才智库”,拓宽与陈巴尔虎旗籍优秀高校毕业生的联系渠道,引导本土大学生回乡工作。详细掌握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384名旗本籍大学生的相关信息情况,对193名陈巴尔虎旗籍近三年高校毕业生开展摸底调查。将全旗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26名,纳入巴尔虎人才库。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