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象山渔文化发展篇二:象山渔文化发展
象山渔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
[渔文化]象山渔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
发表于2012-4-2421:49:58浙江省象山县地处东南沿海,三面环海,一面靠陆,自6000余年前的塔山文化开始,沿海先民就开始耕海牧渔。象山文明从一开始即与渔业文化紧密相联,这种文化与浙江甬台地区文化相交融,便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象山渔文化。这些文化,包含着先民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对开发自然的态度,包含着对当前生产的要求,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总结这些渔文化,对于继承传统文明、开创现代渔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传统渔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建立新的渔业文化具有承前启后的价值。
一、象山渔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象山渔文化概况
象山的渔文化应溯源于境内的塔山文化,距今已有6000余年历史,从两期发掘出土的文物看,居住在今县城南庄平原的先民就已学会以海为生,大量的陶制品留下了他们亲手描绘的水波纹以及贝壳印痕。相继发现的姚家山、红庙山和茅洋庙山头、高塘岛朱门村新石器遗址都在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文化根系散发着浓郁的咸腥。
象山的渔文化主要由5个特色文化区组成:东门海岛妈祖信仰文化区;石浦老街渔商、渔贸、生活习俗文化区;延昌老街妈祖——渔师信仰文化区;昌国古村明代卫所海防文化区;渔山海岛妈祖——如意信仰文化区。这些特色渔文化区,勾画出象山渔文化特有的资源色彩。
1.渔文化建筑遗存和古迹遍布
石浦镇境内常年有习俗活动的核心古庙总计有80多座,其中东门片有11座,石浦片有25座,延昌片有10座,昌国片城内有10庙9祠6庵,城外有8庙3庵1塔。最主要的古庙有东门妈祖庙、东门城隍庙、东门庙、东门王将军庙、石浦城隍庙、昌国大庙、渔山娘娘庙等。
2.各种民间节庆和习俗众多
漫长的讨海生涯也使渔区形成了众多的生产、生活习俗。其中生产习俗方面主要有造船、开洋、谢洋、拜船龙、祭小海习俗等等。生活习俗主要有元宵节不过十五过十四、打生、海难招魂等。渔家特色海产制作技艺如鱼丸、鱼滋面、鱼胶、鱼鲞制作技艺。
3.民间文艺资源丰富
主要有以渔家号子、渔家船鼓和《细什番》演奏为主的民间音乐;以鱼灯、龙灯、马灯、车灯、抬阁为特色的民间舞蹈以及大量的渔歌、渔谚和民间传说故事。
象山渔文化现状
象山县各地渔村、渔岛渔港、渔户渔船大都保留丰富多彩的鲜活渔文化遗产,如船俗文化、婚俗文化、节俗文化、食俗文化,以及渔具渔法、渔服渔饰、渔谚渔歌、渔事渔会等等。这些具有朴实生动的本色、充满野性与活力的民俗,正是象山社会文化进步的源头活水。深入到民众之中,进行艰辛的挖掘、搜集、整理,才能将历史的、现实的、当地的、外来的、静态的、鲜活的渔文化资源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
1.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开发
象山渔文化有着独特、丰富的资源和深厚的保护开发基础。近年来,象山县对以石浦为中心的全县渔文化资源进行了普查立项,共收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05项。继石浦渔港古镇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后,象山申报的徐福东渡传说、晒盐技艺,渔民开洋、谢洋节和象山富岗如意信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石浦渔港古城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开发。
2.渔文化研究工作本土化
象山深入开展渔文化研究工作,探求渔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新模式。以象山渔文化研究会为主体,汇集了政府和民间的力量,整理出版了《象山妈祖文化述略》
《中国渔业第一村———象山石浦东门岛》
《象山渔乡民间故事》以及
《中国渔文化论文集》等书籍。将渔文化研究引入学校教育领域,突出了渔文化课题的本土化建设。
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渔文化》杂志,至今已经出版15期,并开通了渔文化网站。几年来,象山县投资兴建了一批具有浓郁渔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景点,发掘整理了一批具有独特魅力的渔文化文艺产品和以海鲜为主的象山渔食文化。
3.渔文化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1998年以来,象山连续11年举办中国开渔节。开渔节挖掘传统的渔文化内涵,并积极加以创新,节庆活动越办越红火,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中国十大民俗节庆之一。石浦镇连续几年举办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活动,成为当地民众的文化大餐。同时,大力加强渔文化研究,推进渔文化产业发展,成立了象山县渔文化研究会,动员全县文化界人士开展渔文化资源调查、保护、研究工作。
渔文化研究及各种渔俗节庆活动的举办,有力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象山县的海鲜餐饮业做足
“渔”字文章,已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享有盛誉,象山海鲜、石浦海鲜已成为一块金字招牌。仅在沪、杭、甬三地已有象山籍海鲜酒店60余家,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涌现了一批如丰收日大酒店、石浦大酒店等颇具实力的企业。不少外地游客慕名来象山,不仅为尝到美味的海鲜,更为了感受浓郁的渔文化。同样,象山县依托于渔文化的海洋旅游业发展迅猛。1997年以来,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连年以50%的速度递增。今年1月至8月,全县游客总数已达到1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9亿元,中国开渔节、中国渔村已成为象山海洋旅游业的品牌。
二、象山渔文化的人文精神
象山渔文化来自于渔业生产,又极大地作用于渔业生产。受浙甬台地区传统文化的影响,内涵丰富,表现生动,是象山文化的精粹,也是象山精神的灵魂。
包容开放的民风民俗
象山县绝大多数乡镇靠海边,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地造天赐,为海上贸易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象山从北至南200公里航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尤其是石浦,渔汛期盛时渔船6000余艘,港内渔船商舶交错,桅樯林立,千舟竞雄,人来人往,促进了市场的开
放,促进了文化和思想的开放。
渔业生产是一种海洋性劳动,它的出现标志着社会重新分工,打破了宗族、世序的界限,根据能力、经验、技艺来体现每个人的价值。父子不同船的渔家习俗,结束了一家一户作为生产单位的模式,转向开放的社会化生产,其成员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
人从陆地进入海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挑战,征服海洋会培养和激发人的创新精神。上世纪70、80年代,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渔业产值下降,东门渔民大胆地搞起了渔业股份制。产权明确,利益直接,分配合理,并实行一船多业、一网多用、挂靠、买卖方式与外省渔业开展合作,走出国门,去贝劳共和国、印尼等海域捕捞,组建跨国营销冰鲜船队,参与国际渔业竞争。同时,实行以股带劳、劳股结合的分配原则。机制的创新,作业方式的创新,收益分配的创新,使下滑的渔业生产重整旗鼓,再度辉煌。
天人和谐的自然观念
以行网为例,船到网场,在老大的指挥下,二橹放下橹,由大橹一方驱动舢板,靠近网囊时,篙手迅速伸出网篙勾起网绠,大橹撑开虾包,小艄伸开网囊底部的活扣儿,将捕获物倒进虾包,然后扎紧网囊,重新丢进海里。这一切,都在老大指挥下瞬间完成,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老大的统一指挥,没有全体船员的团队精神,要步调一致、动作和谐、配合默契地完成如此复杂的作业是很难想象的。
勇立潮头的争先精神
象山,第一个喊出
“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世纪强音;第一个面向世界渔民发出
“海洋兴亡、匹夫有责”的倡议;第一个专门保护海洋的民间组织在这里成立;第一个环太平洋海洋环保志愿者行动在这里启动;第一个里程碑式的志愿者活动纪念墙在这里揭幕;第一家渔文化研究会在这里诞生;第一次渔文化研讨会在这里举行……
三、研究象山渔文化的时代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渔文化作为象山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文化力,对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研究渔文化是再造象山精神的必然要求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已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竞争的主要舞台,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后空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市党代会也提出
“港桥海联动”发展战略。为贯彻落实省市精神,象山县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专题研究了发展海洋经济问题,明确提出要建设海洋经济强县。
建设海洋经济强县,必然依托象山县已有的海洋资源优势和海洋产业基础。但渔文化及其精神作为流淌在象山人血液中的特殊基因,其作用和影响力也渗透到象山海洋经济的各个层面,渔文化的研究开发是海洋强县建设的题中之义。尤其是当前旅游富民政策越来越深入人心,旅游业对县域经济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以渔文化为重要内涵的滨海旅游业已作为象山县今后的重点发展产业。此外,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在象山县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巨大。象山县委、县政府提出,到
“十一五”末,全县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成为象山县新的支柱产业。为此,渔文化的研究开发必然要做到与时俱进,为象山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动力。
研究渔文化是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内容
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根基和灵魂,经济文化一体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城市的灵魂在于它特有的文化内涵,没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是苍白的。也就是说,一个理想的城市首先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然后使内在的文化显示出特有的性格。因此,在象山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和整理地方文化,并从中找出鲜明的性格特征。毫无疑问,经过几千年海风海浪的浸淫洗礼,半岛文化已经深深打上了渔文化的烙印。对底蕴深厚的渔文化的研究开发,不仅是为了促进象山县经济、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更高层次上的目的是为这个新兴的滨海城市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赋予这个城市鲜明的文化个性,从而提升和凸现城市的整体形象。
研究渔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象山县的渔文化及其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半岛人民,铸就了一个个辉煌。通过不断地转化诠释,渔文化精神逐步成为了象山的时代精神——海纳百川,勇立潮头。渔文化精神中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等一系列优秀品质在现代的半岛儿女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因此,必须加强渔文化及其精神的研究和弘扬,不断丰富象山人民的精神生活,激励半岛儿女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品格。
研究渔文化是实现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
由于浙东及石浦的特殊地理条件,本地与台湾的人文交往根深源长。目前,共有象山(石浦)籍在台人员9100余人,台湾台东富岗新村村民的上代几乎全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石浦渔山岛的去台人员。
亚州飞人柯受良祖籍在石浦渔山岛,其父柯位林也是当年渔山去台人员。近年来,柯氏家族数次率台胞组团,敬奉当年带去台湾的渔山如意娘娘菩萨,重返故里渔山娘娘庙、石浦东门妈祖庙省亲,被传为两岸民俗文化交流佳话。这一文化交流现象在今年年初也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石浦渔港历来为台湾渔轮避风补给基地,自1970年起,计有12680余艘(次)台轮来过石浦渔港停泊。石浦镇各界代表曾于2007年赴台湾富岗村回访。由此可见,加强石浦渔俗的全方位保护,对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增进民意亲善,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四、研究象山渔文化的途径
加强渔文化研究开发,不仅要有理论成果,更重要的是使理论成果为实践功能服务,将学术性和功利性有机结合,最终为当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动力。
加强渔文化资源普查和保护
随着渔区、渔村以及渔民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渔文化势必受到较大冲击,甚至危及它的生存,保护渔文化资源刻不容缓。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对全县渔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摸清县渔文化的家底。在渔文化物质遗存系统方面,包括劳动工具、生活用
品、建筑、海洋生物、自然景观等等;在渔文化精神遗存方面,包括文学、艺术、风俗、宗教、节庆等等。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要分门别类列入国家直至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点或保护区,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加以保护。如石浦渔港古镇,正在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渔文化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我们尽可能地动员更多力量和人员投入这项工作。
近几年,象山县政府已经启动海洋文化保护与开发工程,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建立民间志愿者队伍,使保护渔文化资源成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
建立渔文化研究工作组织机构
自象山县渔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渔文化研究的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但由于总体起步较晚,相对于象山县丰富的渔文化资源来说,目前还只是冰山一角,今后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大量文章可做。对于一些面广量大的课题,可采用专职和业余研究人员相结合的方法,保证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邀请外地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参与研究,采用内外结合的方法开展正规化的渔文化研究。今后尤其要在研究成果的应用方面下功夫,将渔文化研究工作与推进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
加快渔文化产业化进程
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文化发展放在更突出位置,紧紧依托渔文化这一地域文化特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快推进渔文化特色产业发展。
1.滨海旅游业
象山的旅游业吸引人眼球的是滨海美景,而真正能动人心扉的是浓郁的渔文化。目前,全县旅游市场明显存在冬冷夏热的季节性差异,其根源在于旅游市场的卖点更多局限在自然景色,而提供的人文景观还不够丰富。石浦是海洋旅游资源最丰富、最集中的区域,渔文化底蕴深厚,渔港古镇特色明显。更以打造石浦港渔文化旅游区作为重点,加快石浦老街开发建设,动建中国渔村二期,继续办好中国开渔节,努力培育发展渔山海钓等休闲渔业,竭力打造长三角的休闲渔都。
2.海鲜餐饮业
象山县的海鲜餐饮业在几年间已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势头。应该说,除了象山海鲜菜肴本身的美味之外,象山渔乡的名声是吸引消费者信赖的重要原因。今后,海鲜餐饮业应作为大的产业来扶持发展。除稳固沪、杭、甬传统市场外,还要逐步拓展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餐饮市场。继续举办象山海鲜美食周活动,集中展示象山海鲜餐饮企业形象,打响和维护象山海鲜餐饮品牌。在继承传统、保持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力求突破,提升海鲜餐饮业整体水平。
3.渔文化民间艺术产业
象山县具有渔文化特色的竹根雕创作水平居全国一流,相关的仿古家具和根艺产业年销售产值超亿元。同时农民画、剪纸、贝类加工等也有一定规模和档次,是需要积极培育的产业门类,要大力加以扶持。要整合资源,积极筹建渔文化博物馆,作为渔文化集中展示的场所,也作为渔文化旅游商品的经营场所。渔文化博物馆的收藏品和展品包括所有承载着渔文化的物件,如富有象山地方特色的根艺、古家具、石窗、剪纸、农民画等均可纳入收藏范围,并可根据类别建成艺术馆群。
创新文化发展机制
要强化政策推动,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制定实施细则,确保落实到位。切实转变政府包办文化的观念,扩大文化工作视野,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各类文化产业领域,鼓励和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如渔文化博物馆,就可以充分调动民间收藏者的积极性,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强化产业意识,既讲文化投入,也讲文化产出,探索一条渔文化及其产业自我发展的路子。
篇三:象山渔文化发展
象山渔业历史悠久,若从隋唐算起,已有一千余年。在清代,渔业逐渐发展成支柱产业之一。20世纪上半叶,石浦、爵溪成为浙东两大渔业重镇,驰名省内外。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渔业的长足发展,石浦成为全国四大一级渔港之一,象山县跻身于全国四个渔业大县的行列。
一千多年的渔业历史,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渔业用语。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渔业的飞速发展,渔业用语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新语不断产生,另一方面部分旧语逐渐消失。因此,尽快收集记录行将消失的旧语,对于研究象山传统渔文化有着特殊的意义。
渔
船
渔
船
据史书记载,隋唐时期沿海之民渔猎农耕兼营。唐宋时期出现渔船,形体很小,船无定名,桨橹行舟,三两人作业。明时有了网梭船、小钓船、小捕船等名称,风帆行船,速度大增。据《明史。兵志》象山的网梭船,“’形如梭,竹桅布帆,仅容二三人”,因其轻便快疾,一度用作水兵哨船。自清至民国,有了大捕船、流网船、独捞船等。上世纪50年代有了机帆船、小机流。80年代末出现钢质渔轮。昔时渔船均为木船,多为单道桅,或木桅或竹桅,布帆,略呈菜刀形,载重最大仅十五六吨。船形大同小异,首部高翘,顶端呈“V”字形,两侧有船眼,如若眺望大海。渔民有一风俗:新船造成后才施眼睛,施眼睛前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没有眼睛的渔船不能出海捕捞。有人凭“想当然”,将西洋海盗古船充作中国渔船,这不但对象山亦是对全国传统渔文化的一个严重歪曲。
舢舨船
渔船中最小者。形体大同小异,无帆,常载于母船之.上,俗称“背子”。随母船出海作辅助捕捞或两船交往之用,也可在海港或沿岸作业。一般船长5—6.5米,宽1.1一l.5米,深0.5—0.7米,载重1一l.5吨。
独捞船
单船作业,且为爵溪所独有,故又名“爵溪独捞”,曾誉满浙江。相传由福建传入三门县浦霸。明时传入爵溪,并经改良成独独特船形。其特点是稳妥快疾,操作自如,回转灵活,适于近海作业。船形狭长,单桅硬蓬,桅后有长鳖壳,可视风向左右下网,航行时竖头桅一支,加一相边篷,船速为其他渔船所不及,故有海上“赤兔马”之美誉。船长15.3米,宽3.5米,深1.5米,15吨过洋,为解放前最大渔船。1952年改长鳖壳为短鳖壳,背两只舢舨,载重量增至20吨。但自1972年始日渐减少,至l987年完全消失。
大捕船
出现于清初,可长年作业。冬汛,每船带两只舢舨作背对:春汛,两船配对作业,称之“大对船”;夏汛,抛锭大捕,常在岱衢洋、花鸟北渔场等海域单船作业。大捕船有偎船与网船之别,结构也略有
差异。偎船为指挥船,鳖壳长3.2米;网船操作渔网,甲板较宽,鳖壳较短,长2.16米:大捕船原载重约lO吨。民国时期,船长14.5一15.5米,宽3—3.4米,深1.15米,载重13.5吨,仅次于爵溪独捞。50年代中期,船形扩大,长16.5—17.1米,宽3.1—3.6米,深1.l8~1.26米,载重15一30吨。60年代多改装为机帆船。
小对船
石浦、东门一带别称“带角船"、“山下对”、“雄鸡对”
等。结构简便,小巧灵活。适于沿岸捕捞作业。一般船长7—9米,宽1.45一1.60米,深0.5米,载重2.3吨。船舱狭窄,难容炊具。无篷遮雨,遇刮风下雨天,渔民多受风雨之苦。上世纪50年代中期被淘汰。
流网船
始于何时不详。小巧灵便,适于近海作业,捕捞杂鱼,一般船长9.7米,宽2.5米,深0.92米,载重2~7吨。上世纪70年代改装成小机流。
张网船
船形较小,结构简便,适于沿岸张网作业,捕捞杂鱼。一般船长约1O米,宽约1.5米,深约0.6米,载重4—6吨。上世纪50年代船增长至11.4米,宽2.4米,深约1米。80年代船身加长至17—20米,宽1.52米,深约0.7米,载重8—15吨。
中对船
船体略大于小对船,船尾插一小红旗,故别称“红旗船”。作业时常与小对船配对,别称“中小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常在大目洋、猫头洋及渔山附近海域捕捞洋山黄鱼。此类船东门岛较多。
机帆船
大多由大捕船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改装而成,小数由独捞船改装而成。60年代中期以后船体逐渐增大,并引进绞网机。70年代改“剃头刀”舵为轮舵,设驾驶台,拆除风帆,改“V”字头为尖头型,除去船尾“一字梁”。80年代中期建造钢木混合结构或钢质结构的大型机帆船。后期出现100吨位、180余马力的“渔轮式机帆船”,作业范围从近海推向禁渔线外的深水海域捕捞。
渔
轮
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钢质结构,方向盘驾驶,放网、收网均机械化操作,适于远洋作业。90年代船体日渐加大,且每船有主、副二机。尔后,主机马力达二三百匹,载重达200吨以上。现在全县拥有大马力钢质渔轮1500艘,堪称全国之首。
解放前,石浦、爵溪每到“洋山”时节,境外渔船多来此两地停泊、补给和销售渔货。象山渔民依据其不同特点有自己的称谓。现择要列举于下:
红头对
指旧时结对作业捕捞来象山停泊的舟山渔船。
小冬船
指旧时结对作业捕捞来象山停泊的舟山渔船。
触舨对
指旧时结对作业而来象山停泊的舟山小渔船。
番丝汤对
特指旧时结对作业而来象山停泊的舟山桃花、虾崎、六横的渔船。
宁海花头
指旧时结对作业捕捞而多在爵溪停泊的宁海薛岙渔船。
台洲独捞
指单船作业而来象山停泊的温台地区的渔船,其载重量不及爵溪独捞。
胡爿船
指旧时结对作业而来象山停泊的玉环、乐清等县的渔船。
打洋船
指结对作业而来象山停泊的福建沿海各县的渔船。
渔船,是海洋渔业的基本生产工具。从近代各地出土文物考证和历代编修的史志记载表明,我国远在新石器时代前早就出现了“舟”(船),不过远古原始时代的“舟”,都是采用比较粗长的树木雕凿而成的“独木舟”。追溯历史可以从很多古书中觅到,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就有利用“舟楫之便”、“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等记载,这说明人类早就开始使用木舟(木船)了。从当时社会背景分析,早期的木舟是作为内陆江河湖泊渔猎、航运和载人所用的一种必需工具。“独木舟”的绵延年代十分久长,据有关资料记载,到春秋战国的晚期才出现用木板拼装船(拼板船),后发明了船上用的风帆(风篷)。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原始狭小的“独木舟”,逐渐向宽敞的“拼板船”模式演变。
海洋捕捞渔船的演变发展历史悠久。传说海洋捕捞渔船是由内陆江河使用的舟筏演变的。沈家门海洋捕捞渔船是在涂滩采捕向沿岸浅海捕捞延伸时出现的,并且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早期捕捞渔船小而简陋,无定型规格和名称,一般船身长4.5-5.5米,载重约1-2吨,称“丈八河条”。后随着木板拼装船建造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开始改革捕捞渔船的结构模式,在船身一侧装饰“玉肋”(船肋),称“单搁河”;两侧皆装上玉肋的称“双搁河”。船体狭小,无“门头盖”(无舱盖)。宋始,渔船逐渐增大,一般船长8-10米(约3丈),载重3-4吨。船头两侧没有装饰“船眼睛”的称为“瞎眼龙头”,宋后期至清初,渔船船头两侧均装上“船眼睛”,称之为“亮眼木龙”。并随涂滩捕捉向沿岸浅海作业延移,开始给渔船冠以名称。
清乾隆、嘉庆年间来舟山海岛定居渔民增多,鄞县东钱湖、奉化栖凤、象山东门和镇海等地大对、大捕渔船传入,沈家门渔港出现船身长5.5-11米,载重量5-10吨稍大的渔船。民国时期,海洋捕捞渔船数量渐增,生产作业多样,但渔船的结构、规格和形式基本保持清代原样,无多大变化。清至民国时期,沈家门港内驻泊居多的有大对船、大捕船、小对船、小捕船、流网船、小钓船、张网船、拖乌贼船和舢舨船等渔船;还有打洋船、小白底船等渔船。当时的海洋捕捞渔船,皆为木质构造,使用风帆(风篷)和人力摇橹作为推进动力。渔船演变史表明,海洋渔民世世代代沿用古老的木帆渔船出海捕鱼,已经历了千余年漫长岁月,它的演变和改进是非常缓慢的。
新中国成立初,海洋渔业处于复兴时期,渔民仍延续使用木帆渔船捕鱼,在沈家门渔港停泊渔船数量迅猛增加,除了上述一些渔船外,还有浙南温州、台州地区的温岭“小白底船”、玉环“小钓船”及福建“大围罾”(打洋船)、捕钓船等数十种,其中以中小对船、大对船、大捕船和拖乌贼船等居多。1950年至1955年,海洋捕捞渔船新建造大捕渔船、大
对船和中小对船较多,重点是发展大捕渔船,当时大捕渔船已成为捕捞骨干力量和捕捞渔船的发展方向。其间,除船型、规格逐渐拓宽增大外,船头仍均呈“V”字型、低平鳖壳、船尾置手操舵,船型基本无变化,称为“木帆船捕捞时期”。
篇四:象山渔文化发展
感恩大海与海共舞——象山开渔节中的渔文化解读
感恩大海
与海共舞——象山开渔节中的渔文化解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发布日期:2013-10-23]宋佳烜
郭人旗
黄全吉
晒制海盐技艺
每年9月中旬的象山开渔节前后,象山都会变得格外热闹,开渔节吸引了浙江乃至周边省份的很多游客。开渔节前,是象山渔民为出海捕鱼做准备的日子,也是各类民俗节庆最火热的时节。带着对大海的敬畏和爱恋,长达数月的休渔期结束后,整装出海的渔家希望把满心的欢乐传递给更多的人。东海渔民自古以来就有开捕祭海的民俗,而象山的开渔节更是透着十足的原生态范儿:渔区民俗文化巡展、妈祖巡安、开渔节大典……质朴的典礼仪式、简陋的服装道具,由渔民们一手操办的节庆让开渔节真正成为属于渔民的狂欢节。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位于东海之滨的象山半岛,境内有中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的石浦港,海洋渔文化非常丰富,有“中国渔文化之乡”的美誉。半个多世纪前,一部经典艺术影片《渔光曲》让这座渔业重镇声名远播。9月14日至16日,恰逢象山开渔节举行,本报“美丽中国·海疆行”报道组一行来到这里,见证了这次节日的盛况。在象山石浦渔港,眼前的场景让记者震撼——数千艘飘扬着红旗的渔船停泊在水面上整装待发,渔家忙碌地修补渔网、检查设备、装运物资,为出海做着最后的准备,开渔时千船竞发的紧张气氛扑面而来。
象山“中国开渔节”从1998年起已连续举办15届。开渔节前一
天是“渔民狂欢节”的高潮。9月15日,鱼灯队的刘阿姨一早就换上“鱼鳞装”,拿着鱼灯出了门,准备参加开渔节前的重头戏——渔区民俗文化巡展。不料,巡展开始没多久,游行队伍就因突然袭来的暴雨停下了脚步,等待雨势变小才继续向目的地石浦海峡广场进发。“自己热闹热闹嘛,下雨也不要紧的,大家还很开心。”雨衣下的刘阿姨发丝上滴着水,笑着对记者说。在海峡广场集结的游行队伍不顾仍然淅淅沥沥的雨水,脱去雨衣就上场表演。神采奕奕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他们刚刚被大雨淋过。
今年80岁的老渔民楼阿斌这天也起了个大早,与村民们一起为下午的巡展做准备。楼阿斌是村里跑马灯队的核心成员,打得一手好三番鼓。虽然他年事已高,打起鼓来却毫不含糊,那股精气神儿引得记者纷纷上前拍照。为了在今年的巡展上表演跑马灯,楼阿斌所在村的渔民们自己制作了道具,虽然纸糊的马儿显得粗糙、笨拙,却毫不影响他们在广场上欢快地穿梭跑动。
渔区民俗文化巡展在象山举办多年,游行与展演相结合的互动性活动已经成为当地渔民展示、传承渔区特色民俗文化的载体。与其他地域的民俗活动不同,象山的民俗文化巡展透着浓浓的渔文化特色:象山特产大黄鱼、梭子蟹变身渔民的头饰和灯饰,变装后渔民身上的“渔”元素和“海”元素让人眼前一亮。舞鱼灯、滚龙灯、跑马灯的民俗活动和如意娘娘省亲的民俗仪式等也都通过这一平台得以展示。“渔民对民俗文化活动的热情超乎我们预料。”负责渔区民俗文化巡展的石浦镇文化馆馆长苏文伟对记者说,“前些年民俗活动传承得不好,我们就开始组织渔民,引导他们把民俗活动搞起来。没想到大家的参与热情非常高,现在的民俗活动完全成了自发的,人气很高。”开渔节一年年如期举办,硬件设施也越来越先进,而如何更多地融入当地的民俗风情,成为苏文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今年,苏文伟又对祭海仪式的细节进行了多处调整,使整个仪式更加贴近渔区风俗。
巡展结束后,“渔民狂欢节”也伴随夜幕降临达到高潮。数以千计的黄鱼灯、鳌灯、带鱼灯、虾灯和蟹灯次第点亮,将十里石浦渔港映照得如同白昼,一派洋洋喜气。在三番鼓的伴奏下,一顶精致的轿
子里,妈祖娘娘正身端坐,几位渔民扛着大旗、抬着轿子一路来到渔港一艘被彩灯装饰一新的渔船上。在这里,一项名为“妈祖巡安”的民俗活动即将开始。
入夜,石浦港上灯火辉煌,数艘用彩灯装饰一新的渔船驶出港口,载着妈祖娘娘在平静的港湾中巡游。三番鼓欢快而有力的节奏打破了暗夜海港的寂静,将祈祷平安的祝福送给每一艘经过的渔船。夹杂着淡淡腥味的海风吹来,像是预示着开渔后的收获。“这里的开渔节做得真好,让人觉得真是渔民在过节。”在载着妈祖娘娘的渔船上,一位从福建来到象山的渔民对记者说。事实上,举办开渔节是象山人的创举。上世纪90年代初,象山渔民率先提出,应定期实行海上禁渔,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与采纳。此后,国家规定每年6月份东海开始禁渔,9月中旬开渔。在国家规定的开渔日首创开渔节,其意义在于休渔、开渔有了国家法定的期限,标志着海洋法制时代的来临。
9月16日中午12时整,数千艘渔船驶出港口,那种壮观的景象令人震撼。然而,这种壮观更让记者为休渔而感动。几代渔民默默坚守着他们与大自然的那份无声承诺,渔文化处处透着渔民对大海至高的敬畏和深沉的爱恋。也许,正是这种敬畏与爱恋成就了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渔村和被冠以“中国开渔节”之名的节庆活动。
作为全国唯一以海洋渔文化为保护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象山海洋渔文化历史悠久、类型丰富、形态多样,集中了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典型元素。“象山海洋渔文化是中国海洋渔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体现了象山人民面向海洋、依赖海洋、与海为伴、与海共舞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洞察力、文化创造力和艺术想象力,具有丰富的历史、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象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吴健说。
记者手记
除了象山,记者又先后走访了舟山、台州、温州等浙江沿海市县,一个共同的感受是,各地海洋保护意识正在逐步加强,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工作都已紧锣密鼓地展开,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一些现实问题也同时存在,这些问题使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与传承面临重重挑战。
一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一方面,现代社会发展为民众提供了多样的生活方式,直接冲击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众基础和传承动力逐渐减弱,出现传承人断层现象。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海洋渔文化生态出现断裂,经过几千年传承与发展的中国海洋渔文化生态系统和生态链的完整性受到损坏,海洋渔文化信仰的弱化、海洋渔文化生活方式和习俗的改变,直接导致海洋渔文化的濒危。
二是自然环境的变迁。海洋渔文化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密不可分,其产生、存续依赖一定的自然环境,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依存环境和目的指向,丧失原有功能,因而处于濒危的边缘。同时,随着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与发展,由于规划落实不到位、不具体,大量新建筑和旧房改造对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的挤压现象严重,也威胁了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三是生产技术的变革。海洋渔文化中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力或手工生产为基础进行,随着机械化的普及,大大挤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与传统渔业生产相伴而生的海洋渔文化逐渐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所取代,传统海洋渔文化存续受到巨大的挑战。
四是保护经费的短缺。受经费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承活动和民俗活动的开展受到影响,很多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缮工作滞后,直接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与传承。
专家声音
中国美术学院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其全:要拓宽文化视野广度,从社会的结构变化、地理环境、海防地位、航海事业以及渔业发展、渔业生产商贸习俗、民间信仰相融合等多方面,综合研究海洋渔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等重大课题。同时,要丰富文化内涵,培育海洋文化要全面、科学、真实地还原我们曾经拥有的历史状态。
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倪浓水:海洋渔文化保护与发展一要利民。二要拓展。目前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象山,今后要拓
展到舟山等涉海地区。三是海洋渔文化研究要纳入高校学术体系。四是保护范围要更广泛,要从陆地向海岛、海洋延伸,内容上可向盐史、海塘、移民方面扩展。五是进校园,扩大海洋渔文化普及力度。
(编辑:孙燕)
篇五:象山渔文化发展
基金课题浙江海洋渔文化品牌新媒体传播研究——以宁波象山渔文化艺术为例裘?杰?高修明?夏陈慧(浙江万里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摘?要:渔文化是劳动人民在捕鱼实践中积累传承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渔文化艺术的传播关系着渔文化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在新媒体传播时代下,渔文化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面对更多的逆境及瓶颈。浙江海洋渔文化的品牌是浙江省海洋渔文化旅游资源的竞争力、资源整合力和文化传播力的综合表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海洋渔文化的品牌形象传播、文化内涵传播、娱乐传播等已经逐渐影响到地方性的渔文化旅游资源的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无论是何种规模的渔文化旅游资源,新媒体传播方式都是其不可忽视的主要传播渠道以及品牌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手段。关键词:渔文化;品牌传播;新媒体营销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19)15-0022-03近几年来,渔文化产业借助新媒体所带来的媒介力量,得到了快速发展,使渔文化作为一种海洋特色文化资源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且掀起了渔文化体验热潮,不断进入年轻人的休闲旅游活动中,一些渔文化民俗活动更是刷屏社交网络媒体,引起关于渔文化传承、渔文化产业发展、浙江海洋渔文化艺术弘扬的研究。浙江海洋渔文化是展现浙东渔民在历史实践中所积累传承下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最好载体,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也给这项海洋特色文化与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更加多元化的民间文化涌入文化市场与媒介市场,这给渔文化的发展和生存带来了深远影响。如何让渔文化在众多特色文化资源中脱颖而出,让渔文化的品牌意识深入人心,如何让渔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继续迸发生命力和发展力,这些问题都考验着这项从渔民生活中走出来的文化艺术。一、象山渔文化艺术的资源基础与品牌传播的必要性象山渔文化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具有浓烈的渔区特色。在民间音乐方面,有以《细什番》为代表的渔家船鼓、渔家号子;在民间舞蹈方面,有以灯为主的渔灯、龙灯、马灯、车灯舞蹈;在传统制作技艺方面,船模技艺,渔民造型图纹的剪纸、根雕、[1]贴画等共同丰富了渔文化艺术内涵。为了促进浙江海洋渔文化的发展,有必要通过普及渔文化,使这项文化艺术成为流行文化,必须通过品牌建设,打造特色品牌。一方面,象山渔文化加强了系统性品牌建设,这有利于象山渔文化的全面发展,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持续提升其品牌价值;另一方面,加强象山渔文化品牌的建设有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以渔文化为开发核心,深化挖掘。开发象山渔文化资源,搞好渔文化推广,加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力度,大力推进和创新象山渔文化,持续提升文化品牌传播力,促使象山渔文化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以渔文化为内涵的中国(象山)开渔节以及至今已经举办19届,成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海洋文化品牌活动,衍生出“三月三,踏沙滩”旅游节、中国海洋文化节、海洋博览会、开洋谢洋节、妈祖省亲祭典、海洋民[2]俗风情旅游节等各类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宁波渔文化促进会通过打造渔文化艺术品牌形象,扶持渔区船灯、渔鼓、船鼓等民俗文艺队伍建设,挖掘和提炼宁波渔文化素材,创作渔家文艺精品。“体验渔民的生活,倾听渔家的故事”的渔文化传播正可以将渔文化艺术体验热潮推向文旅市场。虽然与国内其他海洋渔文化资源相比,象山渔文化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同省的舟山、台州地区,乃至辽宁、山东、福建地区的海洋渔文化资源相比,还是存在影响力与知名度的不足且短时间内难以改善的资源短板。为了扩大其影响力,必须有强烈的品牌意识,积极开展品牌建设活动。在新媒体时代,象山渔文化艺术可利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积极开展新媒体传播,使象山渔文化发挥品牌力量,代表海洋渔文化唱响全国,走向世界,形成有特色、有精品、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资源。二、象山渔文化艺术品牌传播运用新媒体手段的重要性在新媒体发展和普及的时代,以移动终端为核心的信息交互媒体已渗透公共领域以及个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即信息”,媒体不断更新和升级,个人和社会组织不断变化,随着新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出现,传统的传播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目前,处于高度社交化时代,每一个社会组织与个人都积极在公众面前利用社交资源,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有效接近受众的传播渠道,形成稳定和忠诚的社群关系。象山渔文化艺术在这种传播环境中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做好品牌建设工作,这有助于提升象山渔文化艺术品牌形象,打造稳定的品牌忠诚度。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具有很大的优势,正是这种信息传播的实时性与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在策略和技术方面为象山渔文化艺术良好的品牌传播形式的构建以及创新提升品牌形象艺术内涵与提升品牌知名度提供了可行性。以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打造沉浸式传播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浙江万里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浙江海洋渔文化品牌新媒体传播研究——以宁波象山渔文化艺术为例”成果,项目编号:20181087602822第10卷第15期2019年08月效果,给予受众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以中国开渔节为例,2018年9月象山举办第21届中国开渔节,活动期间累计播放量超百万,其在技术支持与传统媒体直播的基础上,移动端与PC(电脑)端等多平台播出了开渔节的盛况,以直播与视频互动,为节庆活动的信息传播提供了新方式。其中,在活动期间,开渔节短视频的播放量在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官方抖音账号中累积过百万次,这全面提升了中国开渔节的视听效果,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向受众全方面展现了开渔节的盛况,不仅塑造了中国开渔节庆丰收、祈平安的特色民俗文化形象,更表达出新时代渔民感恩海洋、保护海洋的生动写照,也更加吸引受众进一步了解象山渔文化以及渔俗节庆活动。[3]对于象山渔文化的品牌传播来说,一般适宜采用的新媒体手段包括社交、新闻、视频类的直播与短视频,将象山渔文化的民俗故事及非遗艺术通过多种传播平台传达给目标受众,使其快捷地了解象山渔文化艺术的独特品牌文化,可维持受众对于象山渔文化艺术的喜爱。[4]运营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渔文化品牌传播中的新兴途径,以分享渔文化的故事为核心的其每个星期更新两篇关于渔文化的学术观点与民俗故事。新媒体为象山渔文化艺术与社会大众提供了广阔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平台,人们不仅关注象山渔文化艺术的活动信息与科普信息,也乐于分享,更乐于亲身体验。三、象山渔文化品牌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运用新媒体传播突破当前象山渔文化艺术的品牌发展困境,为象山渔文化艺术的品牌传播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可操作性。(一)新媒体可以建立起象山渔文化艺术与新潮文化品牌之间的互联互通渠道新媒体这个平台,可以让更广泛的受众了解并喜欢上渔文化艺术,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这项海洋文化艺术,进一步了解渔文化在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的价值。新媒体可以直接让从事渔文化艺术的人直观地了解受众的反应与市场的需求,并立足于已有的文化资源,对非遗技艺进行再创新,打破人们对渔文化艺术的枯燥印象,使渔文化艺术在新时代迸发出勃勃生机。(二)借助新媒体传播力量可以快速打造象山渔文化艺术的品牌形象打造象山渔文化艺术独特的品牌形象,首先要深刻了解品牌的作用,在传播中打造可以展现象山渔文化艺术特点的标志性形象,找到受众对渔文化的兴趣点,实现新媒体的有效传播。与其他地区的渔文化相比,象山县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中的中国渔文化艺术村——东门渔村,渔文化研究团体——宁波渔文化促进会(包括象山渔文化研究会),民间节日——中国开渔节,中国渔文化主题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中国渔村等资源,是品牌推广的基础。大力引入新媒体力量,全媒体全方位、宽领域地展示渔文化艺术的内涵与魅力,提升受众的渔文化体验,是推广品牌的有效渠道。四、象山渔文化艺术品牌新媒体传播中的问题象山渔文化艺术的新媒体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相关人员传播意识不足。首先,在象山渔文化艺术的媒体传播中,数字技术运用不足,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大部分以象山渔文化Vol.10No.15August2019为内容的新媒体缺乏明确定位,处在简单新闻收集和依靠传统图文传播形式的初级水平。[5]一些开发情况较好的区域性文化艺术通过沉浸式体验与数字化互动传播形式,获得了充足的流量和关注度。而象山渔文化艺术新媒体传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当地渔文化艺术馆、渔文化艺术村等文化载体都还未开通微信公众号,整体传播范围有限,相关媒介平台的传播内容往往是形式较为单一、创意表现力不足、互动化程度较低的单向传播,选择媒介不精准,没有意识到不同的传播内容要使用与之相对应的传播媒介。这些因素导致关注人数较少,阅读量与点赞数等传播效果不够理想。其次,对于象山渔文化艺术,缺少整合性的传播平台,没有搭建起渔文化传播矩阵,品牌传播向心力较弱,对于节庆活动的传播存在内容零散、缺乏配合的情况。五、象山渔文化品牌的新媒体传播策略(一)象山渔文化新媒体传播渠道1.“科技5G时代+渔文化”——引入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新技术,发展体验传播。传播的最基本活动是人内传播,人内传播可以能动积极地反映新技术带来的受众体验。象山渔文化品牌传播应该增强受众在接收信息时的体验感,实现零距离接触渔文化,从而实现渔文化的更好传播。将网络与传感技术相结合,更新受众在以往渔文化遗址、村落游玩时的获得体验,受众在这种全方位的沉浸式获得体验中,会进一步产生捕鱼出海、品尝海鲜的深层次体验兴趣。因此,这种“科技+渔文化”的技术传播将成为渔文化体验传播的新发展方向。2.“文化IP(知识产权)+渔文化”——以文化IP推动品牌传播,拓展渔文化影视音渠道。在当今媒介融合的环境中,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打造品牌IP,塑造文化形象,获得充足的“粉丝”。渔文化艺术拥有众多可以转化为IP的文化资源。通过创作以渔文化故事IP为主的微电影、短视频、民歌新唱等优秀文化IP作品,可拓展渔文化艺术影视音传播渠道,宣传推广渔文化艺术品牌。将渔文化纳入影视音娱乐领域,可以获取直接利益,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移动终端观看这些微电影、短视频、民歌新唱作品。这样的文化宣传形式比传统的图文宣传更具有传播力,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二次传播,也有利于加快更新象山渔文化传播内容,深层次挖掘文化故事,让一些文化题材重新面世。“文化IP+渔文化”的品牌传播除了能推动渔文化艺术自身的开发保护外,也能提升传播象山渔文化艺术的品牌形象。3.“数字资源库+渔文化”——为渔文化艺术传播提供线上资源。象山渔文化艺术资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制作技艺。针对不同形态的艺术资源,需要建立线上的渔文化艺术博物馆的数字资源库,进行数字化的记录和保持。在这个数字化记录过程中,可以创作以记录这些文化艺术活动为素材的传播内容。例如,在纪录片《细什番》中,渔家船鼓、渔家号子的民间音乐和以灯为主的渔灯、龙灯、马灯、车灯的民间舞蹈,可以运用视频的形式记录当时的演奏乐队与乐器,让受众直观地感受风土人情和文化艺术的魅力。在记录传统制作技艺时,要用多种媒介形式来全方位地记录船模技艺、剪纸、根雕、贴画的制作流程和历史因素,这些数字化的文化资源可以为渔文化艺术的品牌传播提供更加便捷的内容选择。23“渔文化传播”微信公众号已经初具规模,基金课题4.“微体验+渔文化”——强化渔文化内容公众号的服务功能,开发小程序。以象山渔文化艺术为内容的公众号必须加强“微”服务建设,渔文化景区景点微信公众号应开发微信板块,增加微商城、微预约等便捷功能。此外,针对渔文化内容公众号开发小程序,主持话题活动“不一样的渔文化民俗故事”“穿越渔文化遗址”“我们渔村的传说”等,缩短渔文化艺术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例如,现在的博物馆公众号的小程序,通过“扫一扫”即可进行线上体验、语音导览,还可识别出展品出处的详细信息,使受众拥有更为便捷的服务体验。(二)象山渔文化新媒体传播内容创新与深度挖掘1.塑造受众喜爱的渔文化品牌形象,传播独特的品牌内涵。象山渔文化艺术的品牌形象可以在扎根象山这片土地的海洋文化的基础上,提取渔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内涵,设计独特的、满足受众需要和受众喜爱的品牌形象。通过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渔文化品牌形象识别,发挥出品牌形象的独特力量,使渔文化艺术的传播方向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个性化。2.讲述渔文化艺术背后的故事,传递有温度的渔文化艺术。象山渔文化艺术的代表地——中国渔文化艺术村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在那里的传统民居、渔家美食、节庆活动都在反映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象山渔民沉淀下来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象山渔文化艺术要在众多特色民俗文化传播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深入挖掘渔文化艺术内涵,讲述象山渔民心中的渔文化艺术故事,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具有人情味和烟[6]火气息的浙东渔民故事。3.创新渔文化艺术品牌的文创形式,打造立体的文化营销环境。在新营销环境下,象山渔文化艺术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关注自身品牌力量的发展。为此,象山渔文化也应寻求跨界合作,壮大品牌力量。例如,从文创来看,渔文化艺术文创产品的开发,首先要立足于广大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主动贴近、深入游客和受众群体,了解他们想了解与带走渔文化艺术中的哪些因素,制定能精准满足其需求的创意产品,策划相应的文化营销活动。这种以文创为传播内容的品牌传播方式,可以在吸引受众对渔文化艺术的关注和兴趣的同时,使象山渔文化艺术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其在文化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六、结语如今,我们必须意识到象山渔文化艺术需借助新媒体,向外传递出年轻化的文化艺术形象,焕发出崭新的活力,树立独特的文化品牌形象,进行新媒体营销活动,打造生动有趣的新媒体传播新方式,增强品牌力量。只有这样,象山渔文化艺术这项劳动人民的民间文化艺术才能在新媒体传播的大环境下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从而使品牌力量反哺象山渔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参考文献:[1]
王秋艳.传统文化品牌新媒体传播策略探析——以宁波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9(01):55-59.[2]
徐紫笛,樊传果.地方博物馆品牌新媒体传播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8(30):192-194.[3]
陈万怀.浙江海洋节庆文化品牌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基于中国开渔节和中国海洋文化节的比较分析[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12-17.[4]
鲍静,裘杰.海洋战略背景下的浙江省渔文化产业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52-58.[5]
刘御芳,伊建新.宁波市打造渔文化品牌助推海洋经济发展[J].宁波通讯,2016(23):64-65.[6]
韩成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理念与实践:基于宁波案例的讨论[J].西北民族研究,2016(3):185-192.作者简介:裘杰(1979—),男,浙江富阳人,硕士,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创意与设计产业。(上接第21页)参考文献:[1]
斯蒂格·夏瓦尔德(丹麦).媒介化文化与社会[M].伦敦:劳特利奇:泰勒&弗朗西斯出版社,2013:17,21,39.[2]
弗雷德里希·克罗茨(德).作为原元过程的媒介化:一种概念化的框架[J].全球媒介传播,2007(3):256-260.[3]
约西·帕瑞卡(芬兰).什么是媒介考古学[M].伦敦:政治出版社,2012:3,22.[4]
孙玮.作为媒介的城市:传播意义再阐释[J].新闻大学,2012(2):41-47.[5]
诺曼·费尔克拉夫(英).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8,72,80.[6]
尼克·库尔德里(英).媒介仪式——一种批判的视角[M].崔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33,8.作者简介:严康(1993—),男,安徽巢湖人,硕士研究生,研[7]
大卫·哈维(英).社会公正与城市[M].雅典:佐治究方向:媒介与社会,媒介语言。亚大学出版社,1998:13.
孙雨晴(1998—),女,安徽合肥人,新闻专业本科在读。24[8]
安德烈·赫普(德).媒介化文化[M].伦敦:政治出版社,2013:36.[9]
周荣凤.数字化时代巢湖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基于口述史研究[J].智库时代,2019(1):127.[10]
安德烈·赫普(德).媒介化世界中的传播构型:“万物皆媒”时代中的媒介化研究[J].欧洲传播学刊,2013(28):615-628.[11]
库尔德利(英).媒介、社会与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介实践[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2,70-71.[12]
布鲁诺·拉图尔(法).社会概念的重置:行动者网络理论导论[M].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39.[13]
兰登·温纳(美).自主性技术:作为政治思想主题的失控技术[M].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7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