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4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调研报告(2篇)

时间:2024-09-05 18:16:02 来源:晨阳文秘网

篇一: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调研报告

  

  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出现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趋势。为深入了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情况,本次调研主要对农村地区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和问题,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

  三、调研结果

  1.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是思乡情结(48%),其次是家庭原因(28%),再次是创业机会(12%),其他原因占比12%。这表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动力是对家乡的乡情和家庭的牵挂,而不仅仅是对创业机会的追求。

  2.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项目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从事农业及农村旅游业两个领域。其中,农业项目占比为58%,农村旅游业占比为30%,其他行业占比为12%。这说明,农村地区的农民工在返乡创业时,更加关注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潜力。

  4.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情况良好。近半数的创业者在创业后实现了稳定的收入增长,30%的创业者得到了一定的社会认可,20%的创

  业者在创业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说明,农民工返乡创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创业者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四、调研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是思乡情结和家庭原因,并且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对农业和旅游业的关注度较高。

  2.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积蓄和银行贷款,家庭和朋友的支持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3.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情况总体良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创业者的社会地位提升。

  五、建议与展望

  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创业环境和条件。

  2.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政策,提供更多的创业资金支持。

  3.加强职业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农民工的创业水平和竞争力。

  4.加强组织和引导,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通过合作社等形式进行,共享资源和减少风险。

  5.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社会认可度和信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将成为农村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够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提供的建议,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和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篇二: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调研报告

  

  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调研报告1近年来,崇信县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不断强化返乡创业就业服务,充分激发他们对建设家乡的热情,全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稳步推进。近期,结合全县精准扶贫工作,通过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和对农民工的情况调查,总结出了一些促进我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具体想法和建议。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和特点

  (一)基本情况

  崇信县是一个农业县,辖2乡4镇2个工业园区,人口1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18万人。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约5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3万人,全县累计返乡农民工近11000人,返乡农民工占常年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0%。其中,实现自主创业的农民工6000多人,主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个体经营等形式实现创业就业。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特点分析

  1、返乡创业主体多为中青年群体。这个年龄阶段的农民工经过多年的打拼磨练,积累了相当的富余资金,且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工作技术上游刃有余,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上如鱼得水。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观念经过在外的历练不再保守落后,他们有勇立潮头自主创业的意向。当他们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有足够的创业条件,有完善的创业基础,有良好的创业环境时,返乡创业便顺然诞生。返乡创业人员中涌现出的创业明星如柏树镇的谢月林、铜城工业园区杜银祥、黄寨镇马寨村的高昕等人,在外打工一些年后,观念认识和经验、技术的积累都达到一定程度,同时有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优惠政策因素,他们便回乡创业,投入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创办建材生产企业、种植养殖合作社、职业培训学校等,安置和带动县内富余农村劳动力就近创业,发挥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返乡创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结构单一。从全县返乡创业者建办实体看,企业多是小规模企业,主要依靠自有结余资金,亲朋好友帮扶资金,投资10—50万元的较多。在县内建办的自己的企业及实体店2000多户,比如从事种植、养殖行业的返乡农民工在发展结构上相对比较单纯,所以创业成功率还有优势,真真在发展前途上下功夫,还能形成更多的规模。

  3、返乡创业经济效益明显,但稳定性差。大多返乡农民工文化程度虽比一般农民高,但大多也都是初高中毕业的低学历,只有打工经历,掌握的多是生产技术,没有受过相应的专门创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存在一定盲目性,市场分析和产品定位以及防备风险的能力比较欠缺、在企业管理上更是缺乏,造成在自主创业初期虽然经济效益明显,但稳定性较差,坚持发展潜力不足。一些返乡自主创业的农民工,起初年均收入在5—10万之间,时间一般为2—3年,但也不乏成功创业者,收入能够达到20—30万左右,与外出务工收入和本地就业相比,收入偏高。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原因及近年来措施成效

  (一)原因分析。

  大部分农民工返乡,选择在家乡就业的原因大体分为四类:一是因为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无人照料,放弃外出打工机会,以方便照顾家庭选择回乡就业;二是因为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文化水平偏低,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用工需要,导致农民工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批农民工因找不到岗位而返乡。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地方创业环境不断改善,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提供了吸纳空间。四是有一批长久在外务工的农民工,通过打拼,掌握了一定技术,有着收入颇丰的资金积累。目前,本县务工工资水平虽比外面发达省市、地区平均低300—500元,但扣除外出就业的交通、房租等成本,当地务工的实际收入水平与外出就业基本相当。

  (二)近年来的措施成效

  1、完善政策机制。近年来,崇信县委、政府坚持把加快推进全民创业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事来抓,为返乡创业搭建平台,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各乡镇(区)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县妇联、县总工会、县人社局、县有关金融机构等部门整合资源抓好政策的落实和工作的开展,各部门结合实际,提供了共多项优先优惠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各乡镇(区)结合项目实施作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规划,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人数占有劳动力的农民工人数的20%以上,全县已掀起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潮。

  2、强化典型带动。各乡镇(区)结合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都培植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示范户,示范户的种类主要是结合县扶贫办项目、县农牧局种养项目发展种养的大户;比如黄花乡凉水泉村的致富女能人袁占梅带动群众创办了凉水泉荣盛养殖园、高年养殖园,在她的带动下,近年来,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984元。她曾先后荣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甘肃省劳动模范”、全省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女能手等多项荣誉。手工制造企业、服务业示范户以梁小红为代表成立了公刘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以传播手工刺绣编织技艺、培养优秀文化传承人才为目的,着力于传统手工刺绣、编织等作品的研发与创新,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提高,打造突出崇信传统刺绣编织文化的精品力作,让周边地区乃

  至全国的爱好者更多的了解崇信公刘农耕文化和民俗艺术,实现创业愿望和梦想,这些典型示范户充分发挥了吸引和接纳农民工创业就业的作用。

  3、部门协作推动。出台优先优惠政策的相关职能部门及负责项目审批的服务部门深入到各乡镇(区)主动对接,寻找工作的重点,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服务,县人社局、农牧局结合精准扶贫在各乡镇的协作支持下,大力抓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素质促增收,紧紧围绕果树工、电焊工、餐厅服务、牛肉拉面等多种农民实用工种集中培训,截至目前共有6624农民工参加了技能培训,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扶持政策有待加快落实。优先优惠政策的对接难。已经出台的优先优惠政策,但真的要享受政策的优先优惠,在加强办事程序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民工在申请享受和办理落实上较难。

  (二)创业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返乡创业者的初期投资大多靠外出务工积累的资金,资金量不大,创业时缺乏通盘考虑,一次性投入到项目中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缺乏后续资金和防备风险的能力。还因受限金融体制、企业规模、信用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返乡创业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十分困难,只有靠高息民间借贷输入企业维护生产和再生产的“血液”,成本高、负担重,有时因资金短缺,痛失不少好的商机,资金问题成为返乡创业者创办企业难以持续发展的瓶颈。

  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调研报告2为全面了解全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基本情况,正确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促进盐津全民创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和主任会议的安排,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忠海任组长,县人大财经委、人力资源办、人社局等单位相关人员组成的调研组于2017年4月8日—11日,先后深入到普洱、滩头、兴隆、牛寨、柿子等乡(镇)的部分村组、场、厂、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示范园等实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和了解,现将我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就业创业现状

  全县现有国土面积2091.5平方公里,辖4乡6镇、87个村(社区、居)委员会、2625个村(居)民小组,2012年末有总人口3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52万人,占总人口的.84.7%。有农村劳动力19.3万人,其中外出务工9.8万人,实现务工收入13.2亿元,务工纯收入7.83亿元,人均实现工资纯收入2007元。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276名务工人员返乡创办经济实体,其中: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44个,发展种养殖业大户81户,工业企业19个,商务流通业46个,建筑建材业40个,其它46个。投资规模达1.9亿多元,年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吸纳就业人员3767人,上交利税1000万元左右。

  二、农民工创业行业特点及成效

  我县务工人员创业呈现出分布广泛,行业齐全,效益较好,引领示范强等特点。

  (一)创业人员地域分布较广。主要在珠三角、长三角、河北、四川、重庆,新疆、西藏及全省各地,在国外的有缅甸、老挝、泰国、毛里求斯,俄罗斯等国。

  (二)创业工种覆盖领域较宽;

  农民工创业在县外重点是建筑、建材、装饰行业,县内重点在种养特色规模产业,国外重点在水电、建筑行业;

  1、建筑、建材、装饰等行业如火如荼。在建筑建材装饰行业中,农民工在外创业典型示范较多,引领带动强,大都是以挂靠、包工头等身份承包工程,但注册公司、办理证照的较少,有近3万人从业,人均月工资都超过4000元;如滩头乡花秋村葛荣江通过20多年的务工打拼,如今已成立了大理涂装专业有限公司,有专业装修队伍1100人,先后有40多人由员工变成了老板,带动了5200余人从事建筑建材装饰行业,每年工程承包额上亿元;落雁乡天星村葛真伦在重庆从事隧道开挖,拥有100多人的专业施工队伍,曾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购买了20多台挖机和大型装载车用于工程建设;盐井镇仁和村杨再贵和罗志方在大理市、怒江州带领400多人从事房屋建设架子工程;兴隆乡钟世恒在新疆乌鲁木齐带领100多人承包一个砖厂;其它从事钢筋工、混凝土搅拌、装饰等行业的小老板也非常多,为外出务工引领带动就业起到了主导作用。

  2、农村种养殖业方兴未艾。他们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政策等围绕提升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在特色优势和规模效益上下功夫,目前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如:滩头乡张仁杰利用务工收入积累的40多万元资金回乡创业,大力发展竹产业,创办了盐津津华竹产业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竹木加工厂,年实现收入600多万元,带动110多人就业;滩头乡花秋村龚国柱兄弟二人利用10年在外打工积累,投资200多万元创办了花秋村胡家地生猪养殖场;普洱镇正沟村返乡农民工刘昌彬利用外出务工收入与罗中合伙投资上百万元,共同创办普洱镇中兴滩养殖场;牛寨乡牛寨村山王坳社王发权2009年利用务工收入投入10万元,成立了生态乌骨鸡专业合作社,年销售乌骨鸡苗3万只,销售商品鸡7000多只,年均实现纯收入10万元以上;目前全县返乡农民工从事乌骨鸡规模养殖2000只以上的达20多户,仅牛寨乡就有5户;河口蛋鸡养殖场,饲养蛋鸡3万多只,日产鸡蛋2万多个,实现年产值300多万元;普洱镇正沟村吴久艳投资80多万元成立了盐津县天昊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已在正沟、黄坪、柏杨、箭坝等村建基地种植金银花1500余亩;箭坝村陈雄利用务工积累投入100多万元资金在家乡种植了白术、黄

  芩、桔梗、天麻等600多亩,修建了烤房,带动了200多户从事中药材种植;牛寨乡牛寨村沙坎子社王学贤兄弟二人利用在浙江打工近10年的收入于2012年回乡投资25万元,引进中药材天瓜种植100多亩;其它在蔬菜、经济林种植,苗圃花卉基地建设等产业上都陆续在发展;

  3、工业、加工服务业蓬勃兴起。全县在加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同时,积极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先后吸引多家企业在盐津建厂兴业。兴隆乡务工返乡能人段才龙1996年外出浙江务工,10年后在浙江宁波市宁海县建立了浙江长实塑业有限公司,2011年他引资并注入资金500万元在柿子镇建立了盐津长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投产后将解决100多名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落雁乡落雁村的务工返乡能人王正凯积极引进并参与盐津亚太竹纤维有限公司在兴隆乡蒿芝村底坪坝建厂,计划第一期投资8213万元,占地50亩,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以竹类为原料年产5万吨竹纤维,2012年6月与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目前三通一平工程已完工,现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计划2017年6月投产,用工达150人左右;另外在农产品茶叶、粉条、面条、油菜籽加工等行业上都有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足迹。

  4、国外创业成功实践。2008年落雁乡务工能人石廷贵挂靠云南中晟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并成立了劳务派遣公司,承包缅甸道耶坎水电站导流洞工程,2009年带领120人到缅甸务工,务工人员月工资收入均达到8000元以上;2017年他又在缅甸承包了水电站导流洞工程建设,现已组织了务工人员,正在办理护照等相关准备工作。目前我县在缅甸、泰国、俄罗斯等国修建电站、公路和伐木、采矿等行业的务工人员达500人以上。

  三、我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做法

  县委、县政府在抓好劳务输出的同时,落脚于“回引”,大力发展“回哺”经济,激发农民工将在外务工赚来的资金在本地投资兴业。促使农民工变大户、变业主、变商家、变市民。“回哺”经济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有效带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领导,组织管理有序。我县2004年成立了盐津县劳务输出办,为农民工创业、转移就业服务;2008年我县在大理市组织召开了盐津籍建设现代新大理创业明星表彰大会,对7名创业明星予以表彰奖励,促进了农民工创业的激情;2012年10月22日在柿子镇举行了盐津县全民创业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授予了柿子镇为盐津县全民创业示范基地,拉开了加快我县全民创业的序幕,农民工返乡创业、全民自主创业的氛围正在形成。

  (二)强培训,创业意识转变。通过免费加大对农民工创业技能的培训,帮助返乡农民工调整思路,切实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成本,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让他们将自己在外积累的资金、掌握的技能技术、了解的市场信息充分发挥出来,建设家乡、回报家乡。

  (三)强政策,创业环境改善。为加强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盐津县出台了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制定出台了包帮办服务制度,促进了全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

  (四)强扶持,创业资金保障。县就业局、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工商联等单位每年投入创业、小额贷款3000—4000万元左右,支持了近600—800人创业;涉农及扶贫等部门在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中优先予以安排或倾斜;在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商贸等行业上予以创业资金支持,极大地调动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

  (五)强服务,创业激情高涨。对经审核批准可以生产经营的企业,强化项目跟踪服务,为创业者提供“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的高效服务,政府主要领导到企业现场办公,开通“特别快车道”,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同时严禁

  “吃、拿、卡、要”,极大地激发了创业者投资兴业的激情和活力。

  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调研报告3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县出现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为掌握我县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发生的具体问题,县农民工服务中心通过走访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农民工返乡的基本情况

  县全县幅员面积2700平方公里,现有46个乡镇(街道),总人口158万,农村劳动力81.5万人,转移输出劳动力52.87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人口的64.8%,实现劳务收入113.67亿元。

  (一)以训提能,以训成业。结合我县农民工实际情况,通过品牌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培训及送培训下乡等活动,提升农民工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引导返乡农民工依个人特色特点实现创业就业。截止目前,累计品牌技能培训29期1515人,返乡创业培训11期539人,目前还有品牌技能培训106人、创业培训41人仍在培训中;组织验收工作组会同人社局对已结业的24期培训班进行验收。

  (二)深入挖掘,民主推荐。通过“村(社)摸排+乡镇(街道)推荐+县备案”模式,调动村社资源,发挥乡镇推荐功能,加大回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力度,成功回引171名优秀返乡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解决当地劳动力就近就业2000余人。通过乡镇推荐,优中选优,成功推荐“全国优秀农民工”1名,省“返乡下乡创业明星”4名、“返乡下乡创业明星企业”1家,市“领军人才”1名;组织农民工参加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赛区选拔赛暨市第五届创新创业大赛,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1名。

  (三)动态管理,实时跟踪。优化创业信息台账,建立长效机制,准确掌握农民工数量、行业工种、务工区域、技能状况、创业意愿等,实行动态管理。截止目前,农民工基本信息台账410884条,农民工创业信息台账1609条,2020年有意愿创业信息台账280条。全面掌握具体情况,精准对接,落实政策,基本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截止2020年11月,县2020年年度新增返乡创业农民工4071人,新增企业3607个(其中第一产业664个,第二产业643个,第三产业2300个)。较2019年新增1998个企业,增长率124%。但从新增企业规模来看,农民工返乡创业扎堆现象严重,多处于自发、起步阶段,难度较大,持续发展不易,在创业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一是政策宣传问题。优惠政策缺少整合性宣传,宣传广度、深度不足。外出务工农民工数量庞大,分布区域广,不集中,形成“散碎”的务工局面,长期在外,对家乡政策知晓率低,知晓较片面,不利于政策宣传;留村农民工老龄化,文化极低,政策宣传时,不容易被理解把握,造成群众觉得国家政策是得不到的,对国家优惠政策不相信;政策通过村中长辈无法全面准确有效的传递给外出务工子女。这种单一碎片化的传统宣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在外农民工了解相关政策的需求,导致返乡创业的过程中,农民工对相关业务办理的知晓不全面,办理过程繁琐复杂,在有项目有想法的时候,不知道从哪个部门开始办理业务。

  二是用工紧缺问题。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2.87万人,县内农村劳动力28.6万余人,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农业农村的生产有必要劳动力需求。农村现有劳动力老龄化严重,文化低,技能缺乏,再就业机会少,不符合企业发展的招工需求。为照顾农村老人和小孩,劳动力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自己的就业范围和就业选择或实现就业致使企业用工困难。这些情况导致县内劳动力严重缺乏,新创企业用工困难。

  三是专业能力问题。返乡创业农民工长期的打工生活环境,让他们缺少经营实践、创业知识,创业意识薄弱,不容易产生创业想法。由于农民工本身文化程度低,对国家返乡创业政策、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制定创业计划及规避创业风险等难以理解和掌握,可选择的项目少或找不到项目。市场行情摸不清,专业技能缺乏,容易盲目跟风创业,导致创业失败率高。

  四是资金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资金一般来源于多年外出务工的积蓄、亲戚朋友的借贷,资金量小,不足以创业,创业资金缺口较大。家庭生活、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等必须支出费用容易让创业者不敢去创业,创业压力大,抵抗风险能力低。国家对小微企业的资金贷款政策支持有限,商业银行贷款门槛高、贷款手续复杂,创业资金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创业者创业举步维艰。

  三、意见建议

  (一)创新宣传模式,加强宣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部门牵头,整合农民工的相关政策,全面梳理,进行目录式政策宣传;结合培训学校,帮助农民工理解创业政策,对农民工的自身资源进行个人优化指导,提升创业成功率。加强线上政策宣传,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的功能,创建微信公众号“县群工之家”,开发有利于创业政策宣传的功能,形成“中心+农民工”互动联系模式。

  (二)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不断回引农民工。根据农民工信息管理台账,继续采取“村(社)摸排+乡镇(街道)推荐+县备案”模式,加大回引返乡创业的力度,开展全面性的宣传推介活动,据实向返乡农民工展示我们目前的政策支持力度、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返乡下乡人员以入股、合作、租赁等形式使用农村集体土地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返乡下乡人员共同创办旅游服务业,可利用自有住宅依法经营旅游服务业。

  (三)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创业载体建设,政府投资开发的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可安排一定比例的场地,免费向返乡入乡创业农民工提供,支持高质量建设一批返乡入乡创业园(基地)、集聚区,吸引农民工等就地就近创业就业。成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协会,整合返乡农民工的资源,把返乡农民工拧成一根绳,形成优势互补,推动创业互助,共创成功。开展优秀创业成功者分享座谈会,让农民工的真实事迹去鼓励身边的人,不断的激励农民工的创业信心。

  (四)强化创业培训,实现新突破。继续开展劳务品牌和返乡创业培训及送培训下乡活动,增加受训人群,提高培训质量,实现就业创业新突破。加强创业服务能力建设,成立创业服务专家团和农村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为返乡入乡创业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开业指导等专业服务。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培训质量,依据用人单位及学员需求,引导各定点培训机构重点开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工种组织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民工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就业服务网络全覆盖,为城乡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搭建便捷平台;加强培训监督,提高培训质量,严格按照培训要求,对培训课时、培训人员、培训要求、培训效果做好监督。

  (五)创业带就业,就业促创业。全面落实《省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制定“县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措施清单”,从财税政策、用地政策、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入乡创业农民工,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创业扶持政策,全力保障返乡入乡创业用地需求,完善农业农村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