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阅读 双减(9篇)

时间:2024-09-09 08:16:03 来源:晨阳文秘网

篇一:阅读 双减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自主阅读的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当前阅读教学的不断深入,自主学习模式得到了教师的广泛认可。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积极转变角色,将课堂主体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知识,有效地掌握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运用自主学习模式,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章立足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分析“双减”背景下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的教学策略,旨在践行“双减”教育政策的同时,提高自主阅读课堂的教学实效,进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双减”背景;自主阅读

  一、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打开学生阅读空间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可行的,其关键就在于小学语文教师要研究小学生的生活环境,然后立足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掌握,同时在家庭教育方面适当地借力,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结合经验和实践可知,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关键是让学生读起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教学策略自然就是要选择最适合学生阅读需要的。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读起来非常重要,而要打开学生的阅读空间,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事实表明,通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用课外阅读来充实课内阅读,学生的阅读空间会更加宽泛。有效的课外阅读可以训练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加词汇积累,扩展语文知识视野,提升语文写作能力等。基于此,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努力探究的教学课题。

  无论做什么事情,能力是核心。能力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能力需要,对语文阅读而言也是如此。阅读自然需要阅读能力的支撑,由于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因此更需要强调阅读能力的自主特征,即自己的阅读自己做主,包括阅读方向的选择、阅读内容的确定、阅读过程与阅读

  结果的评价等。当然小学生还很难真正做到拥有完全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在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但是不管如何,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定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向。只有学生真正形成了自主阅读能力,哪怕是最基础的自主阅读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打开阅读的空间。教师认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虽然不能说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能够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劳永逸,但是只有学生拥有了自主阅读能力,才能冲破语言学习的藩篱,才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所谓的阅读空间,可以理解为学生通过阅读来实现语文学习的空间。从阅读要素来看,阅读需要面对阅读内容的选择等;从阅读过程来看,有效的阅读需要同步的信息输入与加工等;从阅读结果来看,有效的阅读需要科学的评价等。只要阅读要素齐全、阅读过程科学、阅读评价具有导向性,那么这样的阅读空间就是有效的。将学生真正当作阅读的主体,让学生成为打造阅读空间的主体,就可以更充分地保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性。也因此,学生的自主阅读与阅读空间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开展群文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主要是阅读主题文本,是近年来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从当下的教材内容编排来看,各个单元的课文所呈现的都是一个大主题。而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懂得对教材内容做出研究分析,了解教材如此编排的意义,结合三维教学目标,使群文阅读有效展开,让学生以放松的心态提高阅读能力,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在“双减”理念的指导下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以引导学生阅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为例,首先教师提问:“从这四篇课文的题目来看,大家认为这是什么类型的文本呢?”然后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认识到本单元主旨是从阅读中去感受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接下来,教师给予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的时间,要求学生以总结性的话语表述每一篇故事的主要内容,表达自己阅读文章的感受。之后,根据学生的阅读表现,对其引导:“雄伟、高大是需要认识的盘古的形象,坚强不屈、坚韧不拔是在精卫

  身上学习的品行,普罗米修斯身上勇敢、献身的精神,女娲身上勇敢、善良的品质更是在成长道路上必须形成的素养。”當阅读任务结束时,再对学生强调:“总结故事的特点是阅读神话故事应有的意识,如此才能感受到神话故事的趣味性。”最后组织学生交流整体阅读单元课文的体会。如此,通过开展群文阅读,让学生在整体视角下具备了阅读神话故事的能力,从而减轻了学生阅读同类文章的压力,在“双减”背景下充分提升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注重转变教学观念,设置合理的教学计划

  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首先,教师要注重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以新课改理念为导向,注重把学生作为教与学的主体,更新教学观念,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更要注重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理解与感悟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以及培养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等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其次,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阅读教学的内容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等方面设置具有科学性、多元化的教学计划,规避传统重复性教学的缺陷,注重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此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例如,在《珍珠鸟》的阅读教学前,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具有系统性、引导性等。本篇课文主要讲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以及珍珠鸟在“我”的呵护下由害怕与人接触到与人亲近的过程。对此,教师应设定教学目标为:一是了解雏鸟外形的写作方法;二是理解“信赖”等词语的意思;三是感知文章中表现的思想情感。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计划,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如在教授学生新字词之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观察文章的写作方法及描写手法,并采用创设情境等方式使学生感知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分析与掌握不同的写作手法,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拓展语文阅读范围,丰富语文阅读的层次性

  阅读内容是保障阅读高效开展的重要法宝。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围绕语文教材开展阅读教学,这不仅会导致学生的阅读思维受限,还会使学生产生阅读疲劳。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拓展语文阅读范围,以教材内容为中心向外延伸,从而丰富语文阅读的层次,在开阔学生阅读视野的同时,激发他们对阅读环节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具体来说,教师应该避免教材唯一论的教学原则,不能使阅读内容受到教材的束缚,而是应该挣脱桎梏,以教材内容为主题充实语文阅读课堂。借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阅读模式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寻求阅读文章,从而自主地发现语文阅读的魅力所在,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自主阅读的学习意识。此外,为了更加切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还可以为学生选取优质的绘本阅读教材,用生动丰富的绘本形式体现阅读内容,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内容的多彩,进而丰富语文阅读的层次,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双减”背景下开展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父爱之舟》这两篇课文都是以亲情为主题展开的,两位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展现了父爱与母爱的差异与伟大之处。然而在阅读教学中,仅围绕这两篇文章难以对亲情主题进行升华,因此教师应该拓展阅读范围,引导学生自主收集以亲情为主题的文章,进而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能对该主题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与了解。广泛阅读亲情文章,使学生体会到相同题材的文章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与写作手法所展现出的情感与内涵,在丰富语文教材内容的层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认知能力。

  五、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意识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教育教學的资源也变得愈来愈丰富。特别是信息技术出现在课堂以后,课堂上勃勃生机,教师对教学也有了更高的热情。身为语文教师,要具备将信息技术与阅读内容融合的能力,以直观的画面刺激学生的好学之心,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从而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压力,实现在“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目标。

  以引导学生阅读《爬天都峰》这篇课文为例,在教学导入阶段,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示有关黄山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及一些旅客到黄山旅游时拍下来的小视频,在直观画面的刺激下加以恰当的点拨,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然后,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寻找描写天都峰奇、险以及爬上天都峰不容易的句子,进而通过信息技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使学生懂得如何根据文章情感读出不同的语气。接着,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写作顺序,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做事情要有决心和勇气才能够战胜困难的道理。在教学活动结束时,组织学生交流在直观画面下阅读课文的体会。这样,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使学生产生阅读激情,从而减轻了学生的阅读压力,学生能够自主地去阅读文章,对文本内涵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在“双减”背景下顺利实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六、遵循以人为本理念,确保阅读规划的科学性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往往会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不符合新课改背景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与自主学习要求背道而驰。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减负提质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本就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知识的过程,在减负背景下提高阅读教学实效,要求教师开展精准教学,制订科学的阅读教学规划。具体来说,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认识到学生阅读能力及兴趣的差异性,避免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布置千篇一律的阅读任务。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阅读的兴趣所在,并跟随自己的内心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在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内容与心得体会,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例如,六年级下册《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对少年玩伴闰土的回忆作品,该作品篇幅较长,其闪光点也比较多,包括对闰土进行的形象描写、动作描写等。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制订单一化的教学任务。现如今,为了确保阅读规划的科学性,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教师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尊重学生学情差异的基础上,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者对闰土的形象描写段落进行仿写,也可以鼓励学生脱离文章,采用

  白描写作手法进行全新的人物描写。这种多层次的教学任务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阅读课堂的主体,因而在增强学生自主阅读意识的同时,确保了阅读规划的科学性,为“双减”政策的推行提供了思想基础。

  七、结语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注意提质增效,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优化教学、优化作业上,让自己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能力提升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只有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篇二:阅读 双减

  

  双减之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变革和进步。其中,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直备受关注。而在新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双减模式已经成为关键词。那么,双减之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该如何展开呢?

  一、双减模式概述

  “双减”即指减负和减大纲,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减负主要指减少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而减大纲则着重于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减轻学生课业压力并提高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中,双减模式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来说,双减模式要求语文教育不仅要更加注重学生语言技能和知识的综合发展,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教学过程,并且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创造力。

  二、双减模式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从双减模式的角度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形成广泛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文化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意义。

  2、多种教学手段结合

  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结合,如语音与语调的训练、听写、朗读、写作、阅读辅导等,以便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3、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教学效果的提高,以此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和个人发展。另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应该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文笔培养做好准备。

  4、注重实践教学

  书本知识的学习也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尽情地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三、双减模式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清晰阐述其价值观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清晰阐述阅读的价值观,向学生传达阅读能够带来的意义、价值和益处,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爱好阅读,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2、把握每个学生的成就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需要把握每个学生的成就感,为了激励学生继续阅读,教师需要提供一个能够让学生感到有所成就的学习环境和阅读材料。

  3、培养阅读习惯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关键。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阅读时间、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推动阅读氛围的营造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多种教学手段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应单一依赖课堂讲解,应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增加课堂趣味性,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阅读更感兴趣,树立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五、总结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双减模式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教师们应该明确双减实施的意义和价值观,注重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和提高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和成长。

篇三:阅读 双减

  

  论述“双减”政策对小学高年级群文阅读策略的挑战

  引言

  近几年,我国教育实施了“减负”和“减少作业量”(即“双减”)政策,以缓解学生学业压力。然而,这一政策对小学高年级群文阅读策略产生了挑战。本文将探讨“双减”政策对小学高年级群文阅读策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之道。

  挑战一:时间限制

  “双减”政策要求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和课堂工作量,这意味着小学生在阅读群文作品的时间将受到限制。高年级学生需要充裕的时间来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较长的小说。然而,由于作业量减少的要求,学生可能无法花足够的时间来全面理解、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导致阅读效果的降低。

  挑战二:缺乏综合阅读能力培养

  群文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作品,学生可以提高理解能力、拓展知识面并培养审美意识。然而,“双减”政策可能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更多精力放在减少作业量上,而忽视了阅读教育的全面发展。这可能导致学生对于不同文学类型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欠缺,影响到他们的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

  挑战三:阅读兴趣下降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兴趣培养的关键阶段,群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的自愿性。然而,由于“双减”政策的实施,学生可能认为阅读作品是任务而不是乐趣。作业量的减少可能使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变为机械的、单一的任务,导致阅读兴趣的下降。

  应对之道

  为了克服“双减”政策对小学高年级群文阅读策略的挑战,有以下建议:

  1.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教师和家长可以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余时间,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文学作品。这可能需要争取政策的支持,例如增加阅读课程和时间配额。

  2.引导综合阅读: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组织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作品,并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讨论。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阅读能力。

  3.创造愉悦的阅读体验: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造愉悦的阅读体验。例如,组织阅读俱乐部、进行文学讨论和分享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参与群文阅读。

  结论

  “双减”政策对小学高年级群文阅读策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通过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培养综合阅读能力和创造愉悦的阅读体验,可以克服这些挑战。教师和家长应积极探索适应当前教育政策的群文阅读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四:阅读 双减

  

  “双减”背景下学生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双减”的目的在于缩短作业时间,降低作业难度,改善教学效果。在这个双减政策下,阅读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一、建立开放的阅读课堂,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图片

  良好的读书环境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读书欲望。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班级布置为小型图书室的形式,对图书角建设进行合理规范,使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能够实现共享。通常情况下,每名学生能够接触的课外阅读读物较多,但是真正能够读到的书籍并不多。而如果能够对这些课外阅读书籍充分利用,那么将会成为十分宝贵的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开展资源共享活动,组织学生将课外书籍拿到班级中进行分享,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关注课外阅读活动,从而在班级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丰富有趣的读书活动,将课外阅读与活动紧紧联系在一起。因为活动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所以能够将课外阅读活动变得更具有吸引力,每一名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从而丰富了课余生活,满足了“双减”政策的要求。

  二、传授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传授小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使他们可以调动自身的多种感官,深入发展阅读思维,引导学生利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来提高阅读能力。在此期间,一是可以选择选读法,结合小学生课内学习和协作需求,有选择性地选择与阅读相关的篇章内容。二是可以采取精读法,逐字逐句地展开课外阅读,要求小学生必须要全身心投入其中,从而养成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三是速度法。要求学生在快速浏览过程中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对阅读信息进行快速消化。其次,课外阅读习惯并不是短期就可以培养而成的,如果检查监督不及时,那么很容易失去原本的效果。因此,为了提高课外阅读质量,应当在每学期不定期开展阅读检查和评比,开展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品味,使他们可以进入到阅读良性循环当中。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词汇,对学生作文中用到的好词好句要给予正面评价,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慢慢了解语言积累方法。

  三、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

  图片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重要老师,只有激发小学生的读书欲望,才能够开发他们的心智,使他们时刻保持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小学生特点,适当安排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以及经典名著阅读时间,以此

  来激发小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另外,为了能够使小学生保持长久的阅读热情,教师还要激发出小学生的内在动力,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激发小学生阅读愿望,使小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

  从根本原因来看,小学生不爱课外阅读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课外书籍不够了解[3]。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利用自身的语言描述为学生创建一个丰富有趣的课外阅读表象,使学生能够对课外阅读产生一种向往。

  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图片

  课外阅读并不应该建立在单一灌输基础上,而是要遵循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际情况来看,小学语文教师要开展丰富有趣的阅读活动,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要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发挥出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利用父母的日常习惯来影响小学生。同时,还要定期做好家长思想工作,使家长与学生可以共同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定期开展读书会,为学生推荐优质的读物,让他们开展讨论与交流,提高小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班级诵读之星活动,使小学生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激励中保持高昂的课外阅读兴趣,从而加强自主阅读能力。

  总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积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十分重要。开展高效的课外阅读活动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会开拓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与视野,将阅读当作一种良好的习惯,最终实现综合素质良好发展。

篇五:阅读 双减

  

  双减下的阅读教学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当前,受到双减政策的影响,学校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阅读教学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更加注重实施方案的设计和落实。

  二、目标设定

  1.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实施方案

  1.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学校可以在校园内设置阅读角,购置丰富的图书资源,并举办各种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书比赛等,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2.多样化的阅读材料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如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报纸杂志等,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3.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分析,包括对文本的理解、对作者意图的推测、对文学语言的品味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创作

  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读后感、读书笔记、文学作品创作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教师示范引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和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学习。

  四、实施效果评估

  1.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情况;

  2.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情况;

  3.学生阅读创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情况。

  五、实施方案的延伸

  1.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和方式;

  3.不断改进和完善实施方案,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六、总结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设计和落实,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可以更好地适应双减政策下的教学要求,推动学校阅读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篇六:阅读 双减

  

  “双减”背景下学生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双减”的目的在于缩短作业时间,降低作业难度,改善教学效果。在这个双减政策下,阅读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一、建立开放的阅读课堂,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良好的读书环境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读书欲望。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班级布置为小型图书室的形式,对图书角建设进行合理规范,使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能够实现共享。通常情况下,每名学生能够接触的课外阅读读物较多,但是真正能够读到的书籍并不多。而如果能够对这些课外阅读书籍充分利用,那么将会成为十分宝贵的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开展资源共享活动,组织学生将课外书籍拿到班级中进行分享,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关注课外阅读活动,从而在班级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丰富有趣的读书活动,将课外阅读与活动紧紧联系在一起。因为活动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所以能够将课外阅读活动变得更具有吸引力,每一名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从而丰富了课余生活,满足了“双减”政策的要求。

  二、传授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传授小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使他们可以调动自身的多种感官,深入发展阅读思维,引导学生利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来提高阅读能力。在此期间,一是可以选择选读法,结合小学生课内学习和协作需求,有选择性地选择与阅读相关的篇章内容。二是可以采取精读法,逐字逐句地展开课外阅读,要求小学生必须要全身心投入其中,从而养成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三是速度法。要求学生在快速浏览过程中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对阅读信息进行快速消化。其次,课外阅读习惯并不是短期就可以培养而成的,如果检查监督不及时,那么很容易失去原本的效果。因此,为了提高课外阅读质量,应当在每学期不定期开展阅读检查和评比,开展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品味,使他们可以进入到阅读良性循环当中。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词汇,对学生作文中用到的好词好句要给予正面评价,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慢慢了解语言积累方法。

  三、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重要老师,只有激发小学生的读书欲望,才能够开发他们的心智,使他们时刻保持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小学生特点,适当安排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以及经典名著阅读时间,以此来激发小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另外,为了能够使小学

  生保持长久的阅读热情,教师还要激发出小学生的内在动力,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激发小学生阅读愿望,使小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

  从根本原因来看,小学生不爱课外阅读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课外书籍不够了解[3]。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利用自身的语言描述为学生创建一个丰富有趣的课外阅读表象,使学生能够对课外阅读产生一种向往。

  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课外阅读并不应该建立在单一灌输基础上,而是要遵循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际情况来看,小学语文教师要开展丰富有趣的阅读活动,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要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发挥出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利用父母的日常习惯来影响小学生。同时,还要定期做好家长思想工作,使家长与学生可以共同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定期开展读书会,为学生推荐优质的读物,让他们开展讨论与交流,提高小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班级诵读之星活动,使小学生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激励中保持高昂的课外阅读兴趣,从而加强自主阅读能力。

  总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积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十分重要。开展高效的课外阅读活动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会开拓小学生的知识储备

  与视野,将阅读当作一种良好的习惯,最终实现综合素质良好发展。

篇七:阅读 双减

  

  “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一、推进阅读活动在“双减”背景下的成效

  “双减”政策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针对我国的教育现状做出的整体部署,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机会。阅读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板块组成,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积极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由于政府相继出台针对学生的“五项管理”,把课外阅读又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纳入了更高的要求。从学校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县城以上的学校都在班级中成立了读书角,学校开设了更多与学生的阅读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在课后作业的优化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将阅读作为学生期末考核的标准之一,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阅读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中,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名著文学,根据学生的接收能力和兴趣为其提供多样化的读本。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实践路径

  (1)加强宣传引导,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价值

  “双减”政策的落实为学生减轻了学业的负担,为他们释放了更多的时间和活力,引导学生意识到“双减”政策是为了提升教学效率,而不是随心所欲地游玩很重要。因此在校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从思想观念上对于学生进行有益地引导,用合理的宣传方式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价值。

  学校可以开办关于阅读互动的座谈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其中,邀请专家和作者讲述他们在阅读和写作中的趣事,用更为生动的方式宣传阅读的重要性。

  (2)学校为学生营造阅读的氛围

  校园氛围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学生处于阅读氛围浓厚的环境中,会不自觉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习惯。

  学校要积极建设校园角,在每个班级中设立读书角,发挥其主要阵地作用。阅读角的书籍需要老师进行仔细、慎重挑选,校内的阅读设计应该从“两高、两低”出发,即:起点低、要求低、高参与、高展示。校园角提供的读本要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在降低阅读门槛的要求下,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只有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才能发挥阅读角的价值。阅读角可以设置成流动的方式,鼓励学生将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书籍暂时贡献到班级的读书角

  中。

  此外,学校可以不定期举办一些关于阅读的活动,比如:读书会、阅读小知识竞赛等,为活动中表现优异同学提供奖励,将阅读划入学生综合能力评判的标准,为学生提供一个方便阅读,乐于阅读,争相阅读的环境。

  (3)教师提高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思考

  教师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要摆脱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的思考活动中。同时,阅读不是机械式地完成任务,“双减”政策为学生提供的时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将学习到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因此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尤为重要。阅读要解决的核心是读什么,怎么读。这就要求要有系统化的阅读设计,要形成体系,所以引导才是关键。所以老师们既要是课程的践行者,也要是课程的开发者。

  课内的阅读教学中,老师要遵循灵活性和体验性的原则,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表达空间。阅读是一项主观的意识活动,不应该设立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在观点的自由讨论中拓展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老师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因材施教。老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核,要多元化,不能将阅读书籍的数量视为

  最重要的因素,阅读应该是一个思考的过程,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思考和成长。对于学生阅读书籍的数量、思考、发现进行全方位的了解,针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4)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并行,父母发挥示范作用

  “双减”政策不仅是对于学校教学活动的要求,也是对于家庭教育的要求。家庭是学生接受非正式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家长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增加了孩子在家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父母在引导孩子意识到阅读意义的过程中,要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和孩子一起阅读,对阅读的内容和思想进行交流,不仅是在帮助孩子加深思考,也是家庭交流的机会,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法。

  此外,家庭为学生提供的一般是课外读物,家长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中,需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将标准定的过高,将名著视为选择的首要标准,要贴近学校课标的学段的要求。也要尊重孩子的阅读喜好,将选择权慢慢过渡到孩子手中。针对孩子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和建议,因材施教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双减”的大环境里,“五项管理”是把“双减”落到实处的具体举措,而读物管理是落实“双减”举措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学校是学生阅读的主场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当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引导学生有效阅读,让学生从课内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充分发挥课内外读物的作用:既能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又能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人格,达到良法善治的目标。

篇八:阅读 双减

  

  双减

  语文阅读策略

  双减政策下,语文阅读策略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奇妙世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科普书籍、历史故事等,以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

  3.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如略读、精读、跳读等,让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4.组织阅读分享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让他们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和体会,增加阅读的乐趣和收获。

  5.利用双减政策提供的时间:双减政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

  6.与家长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阅读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7.重视阅读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总之,双减政策下,语文阅读策略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愉快的阅读中收获成长。

篇九:阅读 双减

  

  “双减”政策下的阅读实践策略

  “双减”政策下,“阅读”这个词也变成了一种时尚,作为小学教师的我更关注儿童阅读。当下,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达到一定的阅读量。那么,一线语文教师,该如何抓住政策的主线,在课堂上渗透“双减”政策的要求,引领学生乐于阅读,快乐阅读呢?

  一、创新指导方式,步入阅读殿堂

  人生阅读识字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量少,“听”给了他们一个新奇的世界。爱听故事是学生的天性,精彩有趣的故事,不仅给学生一片幻想的天地,也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我每周给学生准备两个绘本故事和三首童诗,利用早读或者上课前的时间给他们讲故事或朗诵童诗,学生听得入迷,我也乐在其中,很有成就感。在教室后面的图书角,陈列着我为他们精心准备的色彩斑斓的绘本,还有许多适合一年级学生观赏的读书卡、书签。学生学会拼音识字后,我又以诵读的方式帮助学生识字,增加阅读量。在没强制要求的情况下,全班学生已经能够背诵《弟子规》前十章的内容,也能够借助拼音阅读教材上的内容。一年级的学生表现欲很强,我抓住这一点,利用放学的时间,给诵读出色的学生录制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和微信家长群。学生受到家长的表扬,就愈加有阅读兴趣了。

  二、鼓励学生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渐渐的,我发现学生开始自主阅读一些简单的绘本故事了。早上的故事分享时间,学生争抢着上台讲述自己读过的有趣故事。小学生毕竟是孩子,读书的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时候,我就鼓励他们继续阅读,引导他们表演简单的绘本剧,点燃他们的阅读热情。

  在陪着学生听、读、演绘本的时候,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色彩很敏感,这或许就是他们认识未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我尝试让学生动笔画一画,看完一个绘本

  故事后可以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不用画得太好,学生愿意动笔画就值得肯定。如此坚持了两周时间,学生逐渐爱上了这种学习方式。过了一段时间,我统计了全班33人的阅读情况,大家读的绘本故事有《小黑鱼》《独一无二的你》《我爸爸》《爱心树》《伟大的一步》《小蓝和小黄》《我想有个弟弟》《月亮的秘密》《月亮晚上在做什么》《苹果树之歌》《我妈妈》等。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后,我组织学生评选“阅读小明星”,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陪伴学生阅读,建立长效机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教师可以跟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也乐于读书。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阅读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教师要有计划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与学生进行讨论;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鼓励学生与书交朋友。

  教师还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鼓励学生阅读。教师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此外,每次上课前,我会提前找好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绘本故事,与学生共同学习,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比如,学习《秋天》一课时,我就把绘本故事《落叶跳舞》作为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领略季节变化的外在表现,深切感受秋天的独特魅力,适时提醒学生用心观察才能得到更多的惊喜。

  我了解到学生喜欢画画并且有很大进步时,就在课文结束后指导学生开展写与画的训练。教学《秋天》《月儿弯弯》《小松鼠找花生》《小蜗牛》《项链》《乌鸦喝水》《猴子捞月亮》《雪地里的小画家》《比尾巴》等课文时,我会提前编排好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作,带领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做动作;学完课文,我再让学生给课文内容配几幅插图。这样的教学既降低了学生识记的难度,又活跃了课堂的氛围。

  四、读写结合方式,实现深层阅读

  在教学中,我深知源头活水的道理。一路走来,阅读是我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最好方式,我也有信心当好学生的阅读领航人。在传阅我的读书笔记后,学生也自发准备了阅读记录卡。低年级学生会写的字不多,但是,学生的这种举动让我看见了他们对阅读的信心和渴望。看图写话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如课本上的口语交际《拔萝卜》《小兔子运南瓜》,我在教学中采用的策略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然后再让他们口头编写故事。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在后续的写话训练中,学生尽量使用会写的字来写句子,降低了看图写话的难度,写话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坚持阅读,坚持看图写话,提升读写结合能力。有的家長主动给图书角添置了许多新绘本。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孩子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学生不仅要学好拼音,写好汉字,说好普通话,还要多阅读。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坚持每天阅读,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享受美好的阅读旅程。

  总之,“双减”政策减少的是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创新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实践,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