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4年基层治理四平台是哪四个(10篇)

时间:2024-09-13 09:32:02 来源:晨阳文秘网

篇一:基层治理四平台是哪四个

  

  《完善四个平台运行机制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摘要:这些派出机构及人员全下沉到驻地乡镇(街道),在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统筹管理下,彼此协调配合开展基层治理服务工作,“四个平台”的运行是一项基层治理工作机制的创新,对乡镇(街道)的统筹协调能力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如除法庭、检察室外,将派驻乡镇(街道)机构全部纳入“四个平台”,人员由乡镇(街道)统一管理

  罗智颖

  摘

  要:本文阐述了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举措。

  关键词:四个平台;问题;举措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乡镇(街道)是最基层的行政单元,是服务群众的桥梁,其统筹协调和综合治理的能力关系到基层社会问题能否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从而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需要乡镇(街道)去解决。但现状是,乡镇(街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少有执法权,存在“有责无权、权责不对称”的问题,这导致乡镇(街道)解决问题、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不强,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有效服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率先进行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按大口子综合管理原则,对乡镇(街道)和部门派驻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交叉和协作密切的日常管理服务事务进行归类,完善相关机制,整合工作力量,形成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功能性工作平台。

  一、上虞区“四个平台”建设概况

  (一)“四个平台”组织框架

  四个工作平台涉及到公安、司法、检察、法院、市场监督管理、综合执法、环保、国土等派出机构。这些派出机构及人员全下沉到驻地乡镇(街道),在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统筹管理下,彼此协调配合开展基层治理服务工作。综治工作平台主要承担社会治安、矛盾化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禁毒戒毒、反邪教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职责。市场监.

  管平台开展面向企业和市场经营主体的行政监管和执法,维护市场秩序,改善营商环境,保障经济主体正常开展活动。综合执法平台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如危房排查、违规建设、市政绿化等。便民服务平台整合了各项便民服务工作,如文教体育、农村卫生、民生服务等。

  每个工作平台都成立一个协调工作组,由相应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担任,协调安排工作;需多个平台协作配合的事项,一般由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协调安排。事权不在本级或本级难以处置的事件,及时上报并由县级平台分派给相关部门处置。

  (二)“四个平台”运行机制

  利用先进的互联网络技术,建立综合信息指挥中心,成立区、镇(乡)、村三级指挥中心进行全科网格管理。网格是“四個平台”的基础支撑,在原有党建、综治的基础上,将行政执法、环境保护、安全管理、食品药品监管等民生服务事项纳入网格,建成全科网格。每一网格配备一名网格指导员、一名网格长、一名专职网格员和若干名兼职网格员的“1+1+1+X”模式,做好网格员配备工作,实现“多元合一,一员多用”。网格员每天将巡视情况上报平台公共应用系统,涉及到需要解决的问题,由系统后台自动进行分配管理,交办相应负责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处理。

  以乡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体系为依托,形成信息收集(县级平台交办及网格上报信息)——分流交办——执行处置——日常督办——信息反馈——督查考核,实现

  “受理、执行、督办、考核”闭环管理,加强各平台运行及交办事项办理情况的监督、检查,提升行政效能。实现基层治理信息“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以信息化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二、“四个平台”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个工作平台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基层治理信息“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网格员平均处理事务时间比之前缩短起码一半以上,基层管理和服务得到进一步优化。大大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和公共管理服务效率。但,在运行中存在着一些日益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会影响四个平台的运行效率,从而影响实现基层治理能力之现代化。

  (一)同一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待遇存在地域差异

  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例,在“四个平台”未出台之前,各个派出机构年终考核奖基数均以局机关为标准。“四个平台”执行以后,年终考核奖按派出部门标准和驻地乡镇(街道)标准各50%比例执行。不同的乡镇之间年终考核奖基数差异大,如2018年下管镇年终考核奖基数为.

  4.9万元,而杭州湾新区年终考核奖基数为9.3万元,这导致同一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待遇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员的思想稳定和工作积极性。

  (二)派出机构工作开展中存在着较大的约束

  派出机构每年要接受驻地村民代表、企业代表和村干部对其行风评议,而行风评议又与年终奖挂钩。这一定程度上使得派出机构工作人员在工作开展中会有较大的思想包袱和约束,不敢放手、大胆去处理监管领域中不合理、违规的事项。

  (三)乡镇(街道)统筹协调能力有待增强

  “四个平台”的运行是一项基层治理工作机制的创新,对乡镇(街道)的统筹协调能力是一个较大的挑战。需要乡镇(街道)各分管领导用心思考,怎么统筹协调平台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让它们协同工作,而不是互相推诿。

  (四)网格员的互联网信息处理能力亟待提高

  “四个平台”的运行中很重要的一环便是广大基层网格员对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上报。目前大部分网格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因此使用智能手机相关APP软件上报处理事件的能力较弱,甚至有抵触情绪,发现处理问题还是因循原有的思维,这与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相违背的。

  三、完善四个平台运行机制的重要举措

  为了确保“四个平台”的顺利运行,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探索有效改进措施。

  (一)加强同一职能部门不同地域的派出机构间人员调整与流动

  为了克服同一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因地域而产生的待遇差异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待遇差的派出机构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不安心工作;以及工作人员长期在同一个地方工作而有可能产生的裙带关系、腐败等问题,应该建立和完善同一职能部门不同地域的派出机构间人员调整与流动制度。

  (二)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有效整合基层力量

  在对乡村治理力量全面摸排分析的基础上,有效整合相关基层力量。如除法庭、检察室外,将派驻乡镇(街道)机构全部纳入“四个平台”,人员由乡镇(街道)统一管理。同时,将乡镇.

  (街道)内设机构作为平台依托机构,如综治工作平台协调组设在政法综治办,市场监管平台协调组设在食安办,综合执法平台协调组设在综合执法办,便民服务平台协调组设在便民中心。通过综合信息指挥室的统一指挥,突出乡镇(街道)的协调指挥功能,实现乡镇(街道)内设机构力量与部门派驻力量的整合利用。

  建立和完善“四个平台”联席会议、协调组工作例会制度。发挥乡镇(街道)的统筹领导作用,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统筹相关执法力量,加强执法联动,根据执法监管需要开展相应的联合执法行动,提升管理执法效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杜绝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

  (三)提升网格员互联网信息处理能力

  目前大部分从事基层治理信息收集、上报的网格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利用智能手机安装的有关APP客户端上传信息的能力较弱,甚至有抵触、畏难情绪。因此,要加强网格员的业务培训,并且要吸收文化程度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的年轻人来从事这项工作。

  (四)完善考核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乡镇(街道)对各驻地派出机构执法力量的统筹协调,必须加强对派出机构的属地管理与考核。上虞区的具体做法是实施派驻机构AB类管理。根据派驻机构与乡镇(街道)工作联系的紧密程度,將派驻机构分为AB类:A类为完全纳入乡镇(街道)考核的机构人员,如司法所、驻乡镇的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文化站、便民服务分中心等,除人事管理、基本工资在部门,日常考核管理和年终奖发放均参照驻地乡镇(街道)标准执行。B类为部门与乡镇(街道)双重考核管理的机构人员,如国土所、规划所、市场监管所、环保所、质监所、地税所、公安派出所、交警中队、驻街道的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等,业务考核管理由部门负责,占40%;平台分派指令的办理考核和行风效能考核均由驻地乡镇(街道)负责,分别占50%和占10%。年终考核奖按派出部门标准和驻地乡镇(街道)标准各50%比例执行。对于网格人员的考核,区财政设立全科网格工作考核专项基金,对乡镇(街道)全科网格工作实行“以奖代补”。考核合格的,每季度按照辖区村居(社区)数和实有人口基数发放基础补助;考核优秀的,基础补助上浮50%;考核不合格的,发放基础补助的50%。各乡镇(街道)根据区补助资金发放情况,按照不少于1:1的标准予以配比。

  [参考文献].

  [1]浙编办.关于印发《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工作导则》的通知.王旭东.基层治理的“绍兴智慧”绍兴推进“四个平台”建设纪事.上虞区编办.上虞区念好“四字诀”做实“四个平台”,促进基层治理转型升级.邱昊.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0):50-57.基金项目: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完善四个平台运行机制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之研究(135333)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浙江

  上虞312300)

  .

篇二:基层治理四平台是哪四个

  

  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

  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

  目

  录

  一、建设背景..........................................................................................................................3二、需求分析..........................................................................................................................32.1.

  系统需求

  .............................................................................................................................32.2.

  性能需求

  .............................................................................................................................42.3.

  系统安全需求

  .....................................................................................................................42.4.

  建设原则

  .............................................................................................................................42.5.

  进度要求

  .............................................................................................................................6三、项目建设要求..................................................................................................................63.1.

  采购内容一览表.................................................................................................................63.2.

  招标技术要求

  .....................................................................................................................2/16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2019年9月,省“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浙江省“基层治理四平台”数字化应用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及后续发布的《关于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信息系统建设的通知》,对基层平台的建设内容及阶段性任务作出明确。目前临安区基层治理四平台在信息深度有效整合上仍显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融合,优化完善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应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二、需求分析

  2.1.系统需求

  需要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深化临安区基层治理四平台信息系统建设,持续完善“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区域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按照“建成、建好、见效”的要求,实现区、镇街、村社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并发挥实效。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在“基层治理四平台”的基础上,优化功能模块,延伸治理“触角”。实现下沉部门执法力量“全下沉”管理,强化组团联村社“抓落实”责任,通过厘清网格工作职责,强化执法力量保障,打造“覆盖更全面、职能更完善、力量更充实、巡查更智能”的常态化网格工作体系。通过网格发现问题、执法队伍解决问题、村社中心协调联动、镇街中心统筹指挥的工作机制,实现网格发现问题率、村社中心及执法队伍处结问题率显著提升,真正实现社会治理在镇街、村

  3/16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

  社的力量联通、隐患联排、矛盾联调、问题联治、执法联动、平安联创。

  2.2.性能需求

  (1)扩展性:在基础设施扩容、与其它系统集成方面做到无缝对接和灵活扩展。

  (2)兼容性:终端兼容iOS8+、Android4.2+系统。前端页面能在标准浏览器(Chrome、Opera、Safari、Firefox)上正常运行外,同时兼容InternetExplorer8及以上版本。

  (3)响应性能:一般Web查询的响应时间3秒以内,带有复杂的饼图、棒图的查询,响应时间在6秒以内。统计分析的响应时间不得超过10秒。报表生成的响应时间不得超过5秒。

  (4)高性能:支持5000人同时在线,2000数据库并发连接访问。

  (5)稳健性:系统确保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减少系统升级发布次数,控制一个月升级一次

  (6)可移植性:平台基于互联网云架构、微服务架构,SAAS化。

  2.3.系统安全需求

  系统需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符合二级等保要求。

  2.4.建设原则

  (1)标准化原则

  4/16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

  本项目应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参考《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做强做优城市大脑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窗口”的决定》、《关于“数智杭州”建设的总体方案》等,为后期工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系统性原则

  本项目建设要选择成熟技术是保证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要尽量采用现有成熟、可靠的网络、服务器等硬件产品和软件系统平台及产品。

  (3)实用性原则

  系统要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各业务层次、各管理环节数据处理的实用性,把满足用户工作和管理业务作为办公服务

  辖区管理

  巡查走访

  四平台基础功能改统计分析

  造

  事件中心

  杭州市临安区基层治理四平台项目

  考核管理

  综合指挥

  管理决策

  首页

  移动端功消息

  能迭代

  我的应用功能

  “河长通”融合

  集成融合“平安通”融合

  对接开发

  市场监管部门协同应用

  “平安浙江”、“平安天目”对接

  6/16任务管理

  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

  统一地址库融合应用(人、房、企)

  平安督融合应用

  网格+气象

  镇街驾驶舱对接

  疫情防控模块建设

  浙政钉Ding消息提醒

  以奖代补对接

  数据库建历史数据归集

  设

  基础数据动态更新

  系统等保

  二级系统等保

  3.2.招标技术要求

  系统名称

  功能模块

  说明

  工作视图:用于查看和处理个人工作数据,方便个人日常工作情况管理。

  领导视图:为方便管理者对基层平台运行情况、基层工作情况有更直观的了解,系统打造领导视图界面,用于首页

  四平台基础功能改造

  查看统计分析数据。

  皮肤管理:用户根据个人喜好,从系统预设皮肤内设置自己喜好的系统肤色。

  个人设置:个人账号信息,账号密码维护。

  意见反馈:问题、建议、程序问题、系统BUG提交。

  工作日志:工作日志新增、修改、删除、查看、刷新、导出。工作日志列表展示,支持按内容、按类型、按我办公服务

  的日志、本级日志、下辖日志、全部日志筛选查看。

  知识库:包括我的知识库、共享知识库、知识目录配置。

  7/16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

  通知公告:包括发通知、收通知、通知类型配置。

  工作台账:包括我的台账、辖区台账、台账模板配置。

  通讯录:包括平台联系人、我的联系人、站外联系人。

  辖区信息:包括辖区信息概况、网格基本信息、辖区数据。

  辖区力量:包括成员管理、组织管理、网格队伍。

  网格工作:查看网格员通过移动端网格巡查,包括每次辖区管理

  巡查的时间段、时长、里程等数据。

  辖区地图:支持数据管理、热力图、地图绘制、资源快搜、地图设置、POI数据、地图列表、业务绑定POI、地图选点、点位搜索、多专题组合显示、区域数据统计、网格员管理功能等。

  巡查概况:对巡查走访、异常数量等数字统计,图表展示近一个月的巡查数据。

  人口信息:支持对服务对象、管控对象、依靠对象、其巡查走访

  他对象进行巡查走访。

  房屋信息:支持对建筑物、住所进行巡查走访。

  场所信息:对各类场所走访巡查,并根据用户层级不同,显示走访数据统计信息与走访详情。

  我的任务:支持查看待办任务提示、专项通知任务、巡查走访任务及河道巡查任务。

  创建任务:支持创建专项通知任务、巡查走访任务及河任务管理

  道巡查任务。

  辖区任务:支持查看专项通知任务、巡查走访任务及河道巡查任务。

  统计分析

  数据概况:包括人口概况、组织机构、重点场所。

  8/16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

  实有人口统计:包括总况分析、新增情况、性别分析、年龄分析。

  重点人员统计:包括总况统计、管控对象统计、服务对象统计、依靠对象统计、其他对象统计。

  房屋信息统计:对建筑物、住所按照区域分布、类型分布、列表信息和趋势统计等多维度统计分析研判。

  组织机构统计:组织机构包含法人企业、个体工商、机关单位、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等,系统支持对组织机构的区域分布、类型、列表、趋势等多维度统计分析。

  事件处理统计:

  1、事件处理统计可查询按月统计得事件指标,包含新增事件量、已签收、已办理、已流转、已上报、已交办、已办结、已核查、已评价、新增签收率、流转率、新增办理率、新增办结率、新增满意率。

  2、支持查询列表数据导出功能。

  3、点击右上角问号可查看统计指标说明。

  预受理中心:

  1.待受理

  从群众、部门来的线索、诉求需要筛选是否转为事件。

  2.不予受理

  从群众、部门来的线索、诉求确认为非事件。

  事件中心

  我的事件:

  1.待办理

  当前需要本部门或本用户办理的事项,不含待核查和核查通过的事件。包括新增、签收、处置、催办、打标签等操作。

  2.待核查

  9/16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

  当前需要本部门核查结案有效性的事件。包括核查操作。

  3.已办理

  所有本部门参与过的事项。

  4.已办结

  由本部门新增,且当前为已办结状态的事件。

  辖区事件:

  1.办理中

  查看辖区内当前还在办理的事件。

  2.待核查

  查看辖区内当前需要核查的事件。

  3.已办结

  查看辖区内所有已经办结的事件。

  事件审批:查看管理所有申请延期的事件。

  关注指标:包括网格员关注指标、村社关注指标、乡镇关注指标、乡镇关注指标。

  我的考核:支持查看我的考核和部门考核。

  专职网格员绩效:支持查看专职网格员工作量统计和绩效排名。

  乡镇指挥室绩效:支持查看专职网格员工作量统计和考核管理

  绩效排名。

  考核规则设置:支持设置专职网格员考核规则和乡镇指挥室考核规则。

  配置管理:

  支持考核指标项配置

  1.从网格员的关注指标中选择可纳入专职网格员考核的指标项,并支持按月、按周、按日设置考核周期;

  10/16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

  2.从指挥室的关注指标中选择可纳入指挥室考核的指标项;

  3.配置好的指标项,在考核设置页面为系统预设项提供数据源。

  摄像头上图:地图上根据经纬度展示辖区内摄像头,并可一路或多路实时视频播放。

  事件图搜:击事件图标或者事件列表中事件名称,跳转到事件详情页面,可展示事件定位点周边0-2公里的综合指挥

  相关资源(摄像头,网格员,治理中心,周边资源)。

  视频调度:点击开始调度按钮,事件信息就跳转到处理中列表,各调度手段可用(视频播放,视频回看)。

  视频实时播放:可一路或多路摄像头实时播放。

  运行概览大屏:通过切换编辑模式/浏览模式、动态配置数据源和数据项、设置专题图层展示指标、配置展示样式、设置图层展示/隐藏属性、地图展示实时数据和下钻、地图底图切换等功能,多层次、多维度展示重要数据分析结果,包括今日关注事件统计(新增量、办理量和办结量),图上预警(待受理预警和事件等级预警)管理决策

  和辖区概况统计,基础数据、热词分析、网格力量、事件趋势、平安指数、事件效能、本月走访等。

  基础数据专题大屏:通过动态配置数据源和数据项、配置展示样式、设置图层展示/隐藏属性等功能,自定义展示基础数据专题统计分析结果,包括数据概况、人口和房屋的类型统计、区域分布、新增趋势统计等。

  待办任务:含网格巡查、待办事件、待核查事件、待办移动端功首页

  能迭代

  到达待办具体清单。

  巡查任务、待办专项任务。可查看待办的数量、点击可

  11/16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

  消息提示:最新2条消息的显示,点击可查看消息的具体内容。

  广告栏:通过pc后台发布图片、链接,可展示门户网站、公司产品宣传、专题活动发布等等内容。

  常用功能:用户常用功能查看。

  消息

  移动端收纳各种业务消息和私信的应用模块

  个人信息:账号、头像等信息。

  通讯录:通讯录的查看、维护等功能。

  反馈建议:用户提交报错日志、以及对系统的意见建议我的等

  客服电话:用户可查看对应区域客服电话。

  退出登陆:退出登陆状态。

  首页展示常用功能设置:可设置首页的常用功能。

  办公服务:包括工作日志、通知公告、办公台账。

  事件中心:

  1.待受理

  从群众、部门来的线索、诉求需要筛选是否转为事件。

  2.待办理

  当前需要本部门或本用户办理的事项,不含待核查和应用功能

  核查通过的事件。包括新增、签收、处置、催办、打标签等操作。

  3.待核查

  当前需要本部门核查结案有效性的事件。事件是否需要核查根据核查流程配置确定。包括核查操作。

  4.已办理

  所有本部门参与过的事项。

  5.已办结

  12/16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

  由本部门新增,且当前为已办结状态的事件。

  6.不受理

  从群众、部门来的线索、诉求确认为非事件。

  7.我发起的本部门发起的所有事件延期的申请以及申请的审批情况查看。

  8.待我审批

  下级发起需要本部门审批的延期申请。

  9.我已审批

  下级发起且已经由本部门审批的延期申请。包括审批通过和审批不通过的申请。

  任务管理:

  1.任务中心

  展示手机端待办任务,并支持对任务进行处理;展示已完成任务明细和数量;展示超时未完成任务的明细和数量。

  2.创建任务

  任务创建的入口,可支持对专项通知,巡查走访等任务的创建;展示创建任务的明细和数量。

  3.巡查走访任务

  根据重点人员、重点场所、企业等基础数据,对其开展日常巡查走访;

  支持巡查记录的上传;展示创建任务的明细和数量。

  4.专项通知任务

  可进行自然灾害/气象预警/培训通知/学习任务等的创建;显示待办任务数量,展示任务详情。

  5.河道巡查任务

  13/16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

  基于河道信息,对河道巡查走访任务的规则制定,政策不变的情况下,一次制定持续有效;显示待办任务数量,展示人物详情。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认领、人口信息管理、房屋信息管理、场所信息管理、组织信息管理。

  考核管理:

  1.我的考核

  可查看当前考核周期登录人员被考核的内容和完成情况,以及历史考核周期的考核内容和考核得分;

  可查看登录人员考核得分在全镇及全区的排名,以及同级别的考核对象中第一名的网格员及考核得分;

  2.部门考核

  可查看登录人员所在部门当前考核周期被考核的内容和完成情况,以及历史考核周期的考核内容和考核得分;

  可查看登录人员所在部门考核得分在全镇及全区的排名,以及同级别的考核对象中第一名的部门及考核得分。

  工作日志:日志的新增、修改、删除、查看,分类筛选查询,查看下辖日志等功能

  根据基层治理平台与河长通的用户体系和功能的对比,确定了将村级河长的功能进行融合,主要包括河道“河长巡查,轨迹记录,事件上报,巡查记录查询,上级任务集成融合通”融合

  接收处理,查询河道信息,河道基本更新采集上报这些对接开发

  功能。

  “平安多通融合是直接依托平安通融合其他通功能,实现平通”融合

  安通无缝融合。

  14/16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

  完成经营主体排查、食品风险排查、农贸市场排查、传市场监管销会销排查、宣传协助5大类共12项网格事件作为基部门协同层治理四平台市场监管入格事项,实现“基层治理四平应用

  台”与“行政执法监管平台”业务协同。

  通过基层治理四平台流转的事件,能够把事件流程节“平安浙点推送到“平安天目”做集成展示。

  江”、“平基于“基层治理四平台”,配置对接“平安浙江”公众安天目”端提供的爆料转事件接口、组织、网格接口等,爆料事对接

  件数据能够上传省市两级,下达镇街村社。

  通过建立统一地址库平台,批量归集相关部门信息系统一地址统已有的社会治理领域(人、房、企等)数据,建立以库融合应标准地址为基础的社会治理数据库。基于“基层治理四用(人、平台”完成事件接口改造测试联调,完成事项接口调用房、企)

  统一地址库数据,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融合应用。

  在“基层四平台”中融合杭州市平安督,实现消息接受模块:包括信息的接收、展示、查看。实现“基层治理平安督融四平台”为传输通道,交办到属地或行业主管部门,相合应用

  关问题整改完成后,属地或部门可通过平安督反馈整改情况的功能。

  “基层治理四平台”以网格为单位开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日常气象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够直达网网格+气格传播,乡镇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应急避险指挥调象

  度。“基层治理四平台”为气象开设账号,掌握分析网格接收情况和传播情况。

  镇街驾驶与临安区一个镇街驾驶舱完成四平台的融合对接工舱对接

  作,实现事件数据的展示。

  疫情防控在“基层治理四平台”省平台统一开发上线“省疫情防模块建设

  控走访巡查模块”,各地采用H5的方式嵌入到钉钉掌

  15/16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

  上基层。掌上基层APP开发完善疫情防控走访排查表单,并在“基层治理四平台”信息系统开发相应模块

  浙政钉“基层治理四平台”信息系统流转交办,对应的事件接Ding提醒

  收者实现浙政钉应用内Ding提醒。

  以奖代补实现“以奖代补”相关申请批准统计管理。

  对接

  历史数据需转换成通用的数据格式(如XML、excel、历史数据json等),转换后的数据通过本系统中的数据加工处归集

  理,全部导入迁移至新建数据库。

  人口信息:实有人口、重点人员信息更新。

  房屋信息:建筑物、住所信息更新。

  数据库建设

  基础数据重点、公共场所重点、特种行业、其他场所信息更新。

  动态更新

  组织机构: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机关单位、事业单位、社团组织信息更新。

  企业信用:行政许可、资质等级、行政处罚、部门检查、投诉举报信息更新。

  二级系统系统等保

  等保

  二级系统等保。

  场所信息:全部重点、消防重点、治安重点、安全生产

  16/16

篇三:基层治理四平台是哪四个

  

  CHINAQUALITYANDSTANDARDSREVIEW学术交流以“四个平台”标准化创新促基层社会治理转型升级——以浙江省“四个平台”基层治理体系为例虞爱娜(温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摘要:论文以基层社会治理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的意义,梳理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相关研究成果,再以浙江省“四个平台”基层治理体系为例,从全科网格、“四个平台”建设与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标准化探索,并给出了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的建议。关键词:基层治理 社会治理 治理体系 标准化 四个平台ProbeintoStandardizationofGrassrootsSocialGovernanceUndertheBackgroundofNewUrbanization——Taking‘FourPlatforms’GrassrootsGovernanceSystemofZhejiangProvinceasanExampleYuAina(WenzhouInstituteofStandardization)Abstract:Thispapertakesgrassrootssocialgovernanceunderthebackgroundofnewurbanizationastheresearchobject,expoundsthesignificanceofgrassrootssocialgovernancestandardization,sortsouttherelevantresearchresultsofgrassrootssocialgovernancestandardizationinourcountry,andthentakesthegrassrootsgovernancesystemof"fourplatforms"inZhejiangprovinceasanexampletocarryoutstandardizationexplorationfrommanyaspectssuchasgeneralpracticegrid,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of"fourplatforms",etc.,andgivessuggestionsongrassrootssocialgovernancestandardization.Keywords:grassrootsgovernance,sosialgovernance,governancesystem,standardization,fourplatforms1 引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正式使用了“社会治理”的概念,明确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善治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也是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要环节。基层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社会治理的成效体现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当前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诸多难题,比如,基层权力有限但过度负重,出现人口管理难、矛盾化解难、安全防控难、基层管控难、服务供给难、队伍建设难等问题。政府需要从控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在治理中提供服务,在服务中促进治理,提高服务效能,缩小服务半径。标准作为提升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标准化的介入,基层社会治理将更加趋于规范。2 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的意义2.1 标准化加快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通常情况下,法律涉及的层面具有典型的上层建筑意味,更侧重于立法机关从规制法律主体的法律关系角度出发,构建带有宏观性、普遍性、约束性及长远性的权利义务及责任追究体系,而对基础性、技术性、具体的、微观的、多样的乃至多变的社会事物无法及时准确规范或预测到位,既难以围绕基层某些细节大花篇幅,也难以针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操作详尽描述,而这恰是标准的长处。标准作为软性法律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偏向于微观、技术和操作层面,通过标准制定实施,可以细化法条内容,弥补成文法不足,有利于检验和修正制度构想,有利于加快法治进程。-40-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19/62.2 标准化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要精细化。标准化是精细化的前提,通过对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信息资源平台、人员队伍、制度保障和服务等一系列的标准化建设,使治理架构更科学,治理机制更健全,工作事项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构建治理与服务并重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格局,推动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标准化和可视化。2.3 标准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标准化是治理现代化的基石,标准可发挥贯彻上级政策法规和固化基层通行做法的桥梁作用,可发挥明晰对外服务要素和规范对内管理流程的载体功能。离开标准化,治理现代化就无从谈起。浙江省大力倡导“标准化+”基层社会治理,通过枫桥、杭州等地先试先行的实践经验,利用标准化工作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鑫等介绍了“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包括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标准体系,编制一批核心标准项目,建立标准化实施推广队伍,持续实施和改进标准体系等,提升了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自身基层社会治理的规范性[5]。龚贺、盛立新等认为应将标准化原理与方法引入社会管理领域,将标准化原理与方法引入社会管理领域,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技术支撑作用,是加强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趋势,应增强对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组建国家社会管理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加快相关标准制定工作[6]。北京、四川、山东等省市目前也在交通、环保、旅游、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建立起标准化发展规划和标准体系框架,有效推进了社会管理、社会治理领域相关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4 浙江省“四个平台”基层社会治理背景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上,浙江省一直在先行探路。从杭州市开办“我们圆桌会”栏目保障公民对城市公共事务的参与权、推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到温州市出台全国首个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规范性文件,建立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科学机制,从“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管理服务新模式,到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基层治理新机制……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服务发展的水平,在不断自我提升、超越。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须破解两大难题:一是事在乡镇(街道)与权在县里的矛盾,乡镇(街道)“单薄”的管理职权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严重不匹配;二是乡镇(街道)统筹协调与部门派驻机构的矛盾,县乡断层、条块分割、“两张皮”的问题普遍存在,难以形成工作合力。为破解此类基层治理难题,2016年9月,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文件《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为全面提升乡镇(街道)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水平指明了方向。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是一个资源集合平台,它运用矩阵化管理理念,对乡镇(街道)和部门派驻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交叉和协作密切的日常管理服务事务进行整合,形成综治工作、3 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研究成果在西方语境下,重在强调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社会治理及其标准化的提法并不多见。我国社会管理标准化的专门研究还比较少。马俊达对社会管理视阈下的标准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现实语境下社会管理标准化概念及其公正性、政策性、民主性、专业性、层次性、动态性等主要特性,从改善社会发展质量、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强化基层社会管理能力等角度分析了当前开展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和现实需求,从宏观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建议[1]。李凌松指出,北京东城区借助服务标准化作为“技术路线图”来提升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整体规划还有待加强,标准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2]。俞可平认为,标准化是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并提出标准化关系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及国家治理的改革和改善[3]。洪丽君以厦门市海沧区社区治理标准化为例,通过社区网格化标准化,实现了对网格化管理的流程再造和改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的质量,促进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扩散[4]。陈怡晨、张-41-

  CHINAQUALITYANDSTANDARDSREVIEW学术交流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功能性工作平台,并以综合指挥、属地管理、全科网格、运行机制为支撑。通过机制创新,统筹县乡条块力量,真正让乡镇(街道)这个龙头挺起来,增强乡镇(街道)管理服务功能,切实抓好“放管服”改革的承接和落实,着力实现治理体制由分割向融合转变,治理架构由垂直向扁平转变,治理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全面提升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水平。社会事务管理、网格居民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定位,围绕网格化的人、地、事、物、情、组织六大要素,形成全省统一的网格划分标准,建立网格准入事项目录标准,建立社区编码规则、网格编码规则、案(事)件编码规则、部件编码规则、专业部门编码规则、自然幢(院落)编码规则、房屋编码规则等统一编码规则[7],形成网格组织架构及人员配置标准,规范专兼职网格人员的工作职责、内容、培训与绩效考核等,突出网格人员作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的“触角”“耳目”作用,加快形成全科网格的一系列标准,促进网格管理服务的精细化管理。5.3 网格事(部)件标准化事(部)件标准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具体化和定量化基层社会治理的对象,规范网格人员上报采集的信息,以便综合信息指挥系统精确掌握管理对象的属性、状态、位置、数量、详情描述等信息,分流交办至各个平台(部门)进行执行处置,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管理对象以及城市管理信息的采集与传输的准确定位和精确管理。可参照GB/T30428.2—2013《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2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的要求,再结合各基层的实际情况或已有的政策文件规定,将所在区域的事件和部件进行分类、编码,形成网格具体工作标准,规范各事件、部件的操作处置流程。部件管理类型可从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市容环境设施、园林绿化设施等几方面考虑,事件管理类型可从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街面秩序、突发事件等几方面考虑。在形成事(部)件标准化顶层设计后,应推进网格地理信息数字化,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无线通信等信息技术和设备,建立各类部件和事件的空间及属性数据库,将基层网格的人、地、事、物、情、组织全部纳入管理服务范围,为城市的协同管理查询及业务分发提供可靠依据。5.4 综合指挥标准化如果把“四个平台”看成一个处理终端,那么综合信息指挥系统就是其高速运转的处理器,它对信息进行研判分析和命令指派,强化纵横联动统一性。综合信息指挥系统应依托视频监控系统与道路监控探头等,通过显示器或者大屏幕能够直观显示城市管理的相关地图信息、案卷信息和相关详细信5 “四个平台”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探索5.1 职能定位及运行流程标准化“四个平台”是以建立的县乡联动、功能集成、反应灵敏、扁平高效的综合指挥系统为依托,形成信息收集(县级平台交办及网格上报信息)—分流交办—执行处置—日常督办—信息反馈—督查考核,实现“受理、执行、督办、考核”闭环管理,从而加强各平台运行及交办事项办理情况的监督、检查,进而提升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的水平。因此,“四个平台”的建设、运行、管理的标准化不可或缺。应形成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工作平台的功能定位和职责标准,并对平台信息化建设提出规范性要求,完善各部门工作联系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研判预警机制等配套机制建设标准。同时,应形成统一的“四个平台”基本流程,对信息收集要求、收集方式和信息等级划分进行细化,对网格人员、社区及乡镇(街道)等不同层级的流转进行规范,对信息处理时效提出要求,同时,加强“四个平台”运行管理制度建设及各层级的工作考核标准制定。5.2 全科网格标准化网格是“四个平台”的基础支撑,全科网格构成一个信息收集端,触角无缝覆盖乡镇(街道)。浙江省全科网格是在原有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将行政执法、环境保护、安全管理、食品药品监管等民生服务事项纳入网格,统筹职能、力量、资源和经费,实现全网覆盖,发挥综合性功能,实现“多元合一、一员多用”,打破了原来各自为战的局面。在整合各类资源的基础上,应将标准化手段融入到全科网格的建设与管理考核机制中,统一全科网格在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社情民意联络、矛盾纠纷调解、-42-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19/6息等全局情况,并可以直观查询显示每个社区、网格人员、部件等个体的情况,直接指挥该地区各类事件的管理,监督各类事件的处理进展情况,实现对基层治理情况的总体把握,实现与各县(市、区)基层综合信息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因此,应建立综合信息指挥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标准,明确在岗人员配置、职责、设施设备以及基层信息平台的管理,确保信息流转顺畅。5.5 信息平台标准化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的“四个平台+全科网格体系”,旨在打破各部门的信息“孤岛”,解决矛盾纠纷处理、治安及安全隐患处置等基层社会治理的多部门联勤联动。通过信息系统对接整合,即多网合并、网网整合、网间沟通,形成全省统一的基层治理“四个平台”信息系统,并推动各县(市、区)基层平台功能开发,实现省级信息系统、省协同平台及各基层平台信息对接的标准化,统一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过程中所必需的技术标准规范,从而打造一个集中统一、信息共享、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整合基层各类信息采集APP,确保网格人员规范地录入采集的基础信息,并在信息系统内实现各类信息分类分层转交办理,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动治理格局。通过信息化标准化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逐步构建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社会治理网格)、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同一事件的各类政策法规条款汇聚提炼为操作性强的标准条款,发挥出标准对宏观政策的细化、补充与联动作用。(2)社会治理标准化相较于技术领域的标准化需面对更复杂的主体、需求与问题,引导公众自觉自愿地执行标准,从而达到社会共治。因此,在标准化工作开展时,需更加重视民主作用的发挥,更加强调社会广泛参与和各方利益协商一致。必须坚持开门制定标准,鼓励各级各类主体参与标准编写,及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促使社会广泛接纳。重在坚持标准透明运行,以推荐性标准为抓手,鼓励和引导基层组织和社会成员主动采纳和执行标准,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管制型社会管理向服务型、柔性化社会管理转变。参考文献[1]马俊达.社会管理视阈下的标准化问题研究[J].社会管理,2012(6):120-128.[2]李凌松.地方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研究:第十一

  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标准化协会,2014:1344-1349.[3]俞可平.标准化是治理现代化的基石[J].理论学习,2015(11):56.[4]洪丽君.社区治理的标准化路径探析——以海沧区社区管理标准化为例[J].中国标准导报,2016(09):36-98.[5]陈怡晨,张鑫,卢若霞.标准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6 建议(1)社会治理标准化相较于工业、农业领域的标准化更侧重于公共资源分配、管理规范与服务提供,具有依法行政的重要意蕴。因此,在开展标准化工作时,应既强调标准制定的政策依据,也重视标准实施的政策效力,必须在尊重和遵循已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发展趋势和一线工作实情,将与启示——以浙江“枫桥经验”为例[J].中国标准化,2017(23):140-143.[6]龚贺,盛立新,陈培叶.社会治理中标准与法律法规政策的协同机制研究[J].标准科学,2017(12):84-87.[7]郑凌.福建省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关键技术研究[J],福建电脑,2016(10):77-78.-43-

篇四:基层治理四平台是哪四个

  

  深化“四个平台”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建议

  省委提出建设乡镇(街道)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作为完善基层治理的XX模式。但是,一些地方“四个平台”建设力度还不够大,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作用发挥有限,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以推进。

  一、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的成效

  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是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对现有资源进行统筹和整合,形成了现实可行的、相对更优的基层治理解决方案,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实现了组织体系的纵向打通和横向整合,形成政府与社会共管共治。二是基层治理结构更加优化。实现了由条块分割、单打独斗向乡镇(街道)统筹领导、协同共治的转变,职能清晰、权责统一、功能集成、扁平一体、便民高效、执行有力的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成型,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搭建了主框架。三是基层治理力量更加充实。以“四个平台”建设为契机,各地通过精简机关、力量下沉推动工作重心和人财物等资源向乡镇倾斜,促使政府工作围着问题转,贴牢

  一线干。四是基层治理时效更加凸显。通过整合集中统一的信息平台,努力实现基层治理信息“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时效性。五是基层治理绩效显著提升。一方面,省市相关重点工作,如“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在乡镇(街道)得到了更好落实。另一方面,随着基层管理服务体系的完善,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二、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一)综合信息指挥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目前,XX政务服务网与省政法委建设的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及省信访局主导的12345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信息系统尚未打通,直接影响指挥协调效率提升。

  (二)便民服务平台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XX政务服务网尚未完成与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卫生计生等信息系统的融合,同时其自身功能模块尚未完善,造成政务服务网上办理、跨级联办等还存在一定困难。另外,由于县级部门在下放权力的过程中往往将一些办件量较少的审批事项下放给乡镇,或是只下放初审权或者某些次要环节,制约了“四个平台”建设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红利的释放。

  (三)综合执法平台执法效能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乡镇政府能直接执法处理的事项屈指可数,导致“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普遍存在。同时,派驻乡镇的执法中队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往往面临县局与乡镇实际要求不一致问题,影响了执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此外,基层的行政执法队伍一定程度存在人手短缺、人员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缺乏实施综合行政执法的能力,阻碍了执法效能的提升。

  (四)平台建设的协调性、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一方面,各地推进平台建设的进度存在明显差异,某些地区“四个平台”建设停留于编办单个部门主抓,统筹协调力度欠缺,面上铺开进度滞后。另一方面,平台建设推进过程中部门间分工尚未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四个平台”建设缺乏相对统一标准,阻碍了平台功能的统一发挥。

  三、深化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系统整合,健全综合信息指挥体系。在现阶段,较为可行的做法是加强省政府办公厅与省政法委、省信访局等部门的协调,并在网格整合的基础上拓展平安建设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实现综治以外其他各类信息的上报,形成社会治理和网

  格事项“受理、分析、流转、处置、督办、考核”一体化闭环管理机制。从长远来看,应按照“纵向全贯通、横向全覆盖、业务全流程、部门全协同、效能全监督”的要求,依托XX政务服务网建立统一的信息指挥系统,把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受理的信息及其他部门专线、专网全部纳入“一张网”,实现基层治理信息“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

  (二)落实“最多跑一次”,提升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实效性。当务之急应深化乡镇(街道)层面XX政务服务网建设,继续丰富完善其功能并整合其他条线信息系统,同时推动实体办事大厅与XX政务服务网融合发展,推进政务服务跨级联办、异地通办、网上代办,进一步提高乡镇(街道)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能力,使群众不出乡镇(街道)甚至村(社区)即可办理事项。同时,县级部门在放权过程中,必须注重实效,提高放权的含金量。另外,县级部门要加强对乡镇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并应选派专业骨干到乡镇挂职工作,提高乡镇政府的承接能力。

  (三)夯实执法基础,提升综合执法的权威性、有效性。首先,要合理确定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范围。针对乡镇政府执法权受限的问题,建议省人大和省政府尽快制定

  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授予乡镇政府行使与其责任相适应的综合行政执法权限。县(市、区)行政执法机关应以派驻乡镇的执法机构承接能力为依托,按批次划转执法事项,委托乡镇政府行使相关行政执法权。其次,要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应把目前乡镇执法中队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转变为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明确执法中队业务接受上级部门领导,而人事任免征得乡镇同意、日常管理以乡镇为主。在此基础上,应根据行政执法权划转情况,相应划转有关部门及其执法队伍人员编制,并整合乡镇现有的具有行政执法和管理职能的机构、人员及财力等资源。

  (四)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平台建设的协调性、规范性。首先,省委、省政府应明确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是“四个平台”建设的责任主体,加大对“四个平台”建设的考核督察力度。同时,省级层面应完善相关部门间的协调会商机制,并加强对市县的指导力度。其次,应明确“四个平台”建设中的责任分工。除了各级编办加强对“四个平台”建设的业务指导外,建议明确政法委、组织部、政府办公室、财政、人社、综合执法、市场监管、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在“四个平台”建设过程中的指导、配合义务和责任分工,从而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四个平台”建设推进机

  制和建设模式。最后,建议由相关省级部门明确和规范乡镇派驻机构人员工资、奖金的发放标准及日常管理和考核办法,使派驻机构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乡镇工作。(弘利教育)

篇五:基层治理四平台是哪四个

  

  浙江:以“基层治理四平台”改革推动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

  作者:王剑侯

  来源:《社会治理》2019年第12期

  王剑侯

  浙江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浙江省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治理体系的建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提出了“八八战略”,其中涵括的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等理念,为推进浙江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基础。近年来,浙江省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基础上,根据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提出“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改革举措,既推动了政府职能整合、条块关系理顺与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也符合中央关于基层社会治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等目标,有效提升了基层政府治理效能和便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改革的背景

  “基层治理四平台”改革方案的提出主要有两大背景。

  一是国家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在此基础上,中央又提出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的要求。在镇(街)层面出台《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增强乡镇基层服务能力,构建乡镇服务型政府。在社区治理层面出台《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二是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政府依托信息技术加强便民服务、提升治理能力,成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体现。依托信息平台和大数据技术,补足基层政府为民服务力量和民众有效参与不足的短板,不断夯实基层治理的基础,这是新时代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使命,也是治理效能提升的关键环节。

  正是结合这两大背景,浙江省通过整合政府职能、理顺条块关系,同时运用基层治理的数字化,推动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实现政府四个平台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无缝整合,真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关键举措

  改革主要以基层综治工作、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便民服务四个功能性平台为牵引,以信息系统、属地管理、全科网格、运行机制为支撑,形成了覆盖县乡、功能集成、工作协同的基层治理体系。

  (一)“基层治理四平台”的结构设置

  一是综治工作平台。承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平安建设等功能。综治工作平台主要发挥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的综合协调作用,依托乡镇(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统筹派出所、检察室、法庭、司法所、人武部和信访等工作力量。

  二是市场监管平台。承担面向企业和市场监管经营主体的行政监管和执法功能。市场监管平台依托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场监管所,通过加强与农业、卫生等部门的协作联动,保障经济主体正常开展活动。

  三是综合执法平台。承担一线日常执法巡查和现场监管功能。综合执法平台以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执法办公室)为主体,统筹其他相关条线的行政执法力量;建立行政执法指挥协调机制,对于需要多个执法队伍或县乡联动处置的事项,进行统一指挥协调,组织开展联合执法。

  四是便民服务平台。承担基层各类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功能。便民服务平台以群众需要为导向,梳理公开行政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按“应进俱进”要求,把直接面向基层的各类治理和服务事项纳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并延伸至村(社区)。同时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完善乡镇(街道)网上服务站,设立村(社区)网上服务点。

  (二)“基层治理四平台”改革的关键举措

  一是梳理治理事项,厘清基层治理内容。浙江省明确规定,“凡是实行网格化管理的事项,必须纳入全科网格;凡是财政保障的协辅力量,应进则进全科网格”。目前,浙江全省已经梳理出5大类27个小类93项网格事项清单,未来还将持续梳理网格事项清单,细化网格事项。

  二是整合条块力量,理顺基层治理主体权责。条块关系整合既是“基层治理四平台”改革的难点也是改革的亮点。各地区根据本地实际,采用“全下沉”“复合型”“自主型”等模式,推动人员力量下沉,强化乡镇(街道)对部门派驻机构人员的管理。2018年,全省条线部门下沉乡镇(街道)总人数达到49982人次,下沉乡镇(街道)人数占原下沉部门人数比例达到75%,下沉人数较2016年增加9159人。

  三是依托基层网格,优化基层治理单元。浙江省在“基层治理四平台”改革过程中,通过科学设置网格范围、细分网格治理事务、打造专职网格员队伍等手段,实现了网格管理的不断完善与优化。

  四是以信息化再造流程,完善基层治理方式。通过信息化再造流程,浙江省有效推动了社会治理从线下转向线下线上融合,从手动化、碎片化转向智能化、数字化,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方式。到2018年底,全省89个县(市、区)全部设立了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室)。

  三、改革成效与下一步改革思路

  “基层治理四平台”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效,也存在一些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打造了新时代浙江“枫桥经验”升级版。“基层治理四平台”改革推动了工作重心下移,基层治理由原来的条块分割、单打独斗向乡镇(街道)统筹领导、协同共治转变,有效弥合了县乡“断层”,破解了乡镇(街道)权小责重、事多人少的矛盾,乡镇(街道)在基层治理中的“龙头”真正挺起来了。2018年,全省基层联合执法数量比2017年增加30%,联合执法处置时间比2017年减少40%。2018年,四平台解决事件占比分别为一级(网格)72.85%,二级(村居)14.69%,三级(镇街)10%,四级(县级)2.46%。

  二是推进了便民服务“最多跑一地”。民政、公安、市场监管、国土、人力社保、水务、广电等领域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依托四平台得到系统整合,“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成为规范,“一窗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成为常态。借力“最多跑一次”和“基层治理四平台”改革,公共服务事项进一步向村(社)下沉,服务链条进一步延伸,群众在家门口就

  能得到优质服务,从而不仅实现便民服务“最多跑一次”,而且纵深推进便民服务实现“最多跑一地”。

  三是畅通了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渠道。“基层治理四平台”改革畅通了群众反映诉求、参与治理、加强监督的渠道,激发出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民众通过浙江政务服务APP、12345热线及时反映各类问题,人人都可以是网格员,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从而推动了政府单向管理向社会共治转变。据浙江省统计局民调中心调查统计,2018年,“基层治理四平台”改革满意度达到了89.28%。

  四是提升了基层源头治理的能力。“基层治理四平台”改革推动了基层治理和便民服务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很好地实现了源头治理的目标。同时,实现了便民服务内容和便民服务链条不断向村社延伸和下沉。网格员通过“基层治理四平台”将数据流转接入到浙江政务网“浙里办”,由“浙里办”分派给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处理结果再通过“基层治理四平台”反馈给相关群众,实现治理问题和服务需求的闭环处理,确保问题和诉求第一时间从源头得到解决。

  五是激活了基层治理的创新动力。“基层治理四平台”改革提升了乡镇(街道)治理能力,扩大了乡镇(街道)治理空间,增强了乡镇(街道)治理主动权,激发了基层治理创新活力。

  下一步改革思路着眼于五个方面。一是改进“基层治理四平台”治理事项的设置,进一步回答好新时代基层治理“治理什么”的问题。下步改革中,浙江省还需进一步增强“基层治理四平台”治理事项的具体设置:包括进一步推进下沉事项的标准化建设;推进治理事项数据采集的标准化;进一步拓展便民服务内容。

  二是增强“基层治理四平台”治理主体间的协同,进一步回答好新时代基层治理“靠谁治理”的问题。包括进一步完善好政府条块、条线间的协同问题,以及探索“基层治理四平台”与自治主体的协同问题。

  三是利用“基层治理四平台”的网格基础,进一步回答好新时代基层治理“依托什么”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四平台”的网格基础建设:包括统筹使用好网格员、村(社)组织与社会工作者三支队伍;科学设置网格考核管理机制;激发基层多方治理力量活力。

  四是加强“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智慧化,进一步回答好新时代基层治理“用什么手段”的问题。下一步改革中,浙江省还需要在智慧治理方面加大力度,包括推进“智能+便民服务”智慧应用;加强数据系统整合与融通共享;拓展基层治理的智慧化运用。

  五是适应“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改革方向,进一步回答好新时代民政在基层治理中的性质定位与功能发挥问题。包括拓展“基层治理四平台”便民服务的功能;将民政各项业务逐步纳入“基层治理四平台”;加强便民服务平台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同。

  (责任编辑:杨

  婷)

篇六:基层治理四平台是哪四个

  

  学兔兔www.bzfxw.com

  学兔兔www.bzfxw.com

  学兔兔www.bzfxw.com

  学兔兔www.bzfxw.com

  学兔兔www.bzfxw.com

  学兔兔www.bzfxw.com

  学兔兔www.bzfxw.com

篇七:基层治理四平台是哪四个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特色亮点工作汇报四篇

  第1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特色亮点工作汇报

  xx社区成立于xx年x月,辖区面积x平方公里。截止x月x日,辖区居民xx户、x人,常住人口x户,xx人;流动人口xx户,xx人。社区两委成员x人,网格信息员x人,在册党员x人,报到在职党员x人,非建制党组织x个,辖区单位x个,其中机关单位x个,学校x个,个体商户x户。有志愿者队伍x支x余人。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xx平米,内设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站、市民文化展厅、廉政文化长廊、党员励志堂、书画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科普活动室、计生早教室、禁毒展厅、居民大讲堂、文体娱乐室、棋牌活动室,医疗卫生服务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残疾人康复室等功能室。具备了党员管理、居民自治、社会管理和劳动保障、民政民生、文体娱乐等多方面社会服务功能。

  xx社区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及xx-x工作发展思路的要求,根据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趋势,紧紧抓住承担市、区两级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试点任务的契机,积极探索创新新形势下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方式,构建了“基层组织牵头、自治组织负责、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社区管理服务格局。

  一、创新管理服务模式,推进社区党组织建设

  (一)“四四六”模式,加强社区管理服务。社区针对流动人口多,保障房新迁入居民多、弱势群体多、矛盾隐患多、迫切需要提升社区管理服务能力的“四多一迫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四四六”管理服务模式,即构建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群众工作室、一站式服务大厅“四位一体”的社区组织构架;运行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网络、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网络、居民自治组织自我管理服务网络、社会化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四网并行”的社区管理服务机制;形成群众权益维护体系、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流动管理体系、信息网络服务管理体系、思想道德建设体系、群众自治自律管理体系、群众工作社会评价体系的“六大管理服务体系”。

  (二)发动群众参与,强化服务网络建设。为更好地发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居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社区党支部组建各类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队伍,促进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员代表大会、居民代表大会、居民议事小组工作制度,使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各项重大事务,形成了居民自治组织常态化工作格局。帮助新建住宅小区组建业主委员会,在辖区社会服务机构和个体工商户中组织了幼儿教育、学生托管、餐饮服务等4个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作用,使其成

  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一份子。采取区域型、特色型、兴趣爱好型的形式,组建了社区文体协会、棋牌协会、陶笛协会、秧歌协会等5个群众文化团体,赋予其组织文化活动、管理文化队伍、倡导文明新风等职责。建立10个便民服务网点,提供诚信便民服务。

  (三)延时上下班,和居民“零距离”。社区深化便民服务,实行网格管理员在社区轮流延时上下班制,正常工作日轮流提前一小时上班、延后一小时下班,为居民办理各项业务,从20XX年10月实行延时上下班制以来,社区八小时外共接待办事居民300余人次。延时工作制既解决了社区居民特别是上班族、外来务工人员到社区办事不方便的问题,又能有效提高社区服务工作水平,体现“居民事无小事”的工作理念。

  二、实行网格管理,整合服务项目

  (一)创新网格管理模式,实现精细化服务。作为试点社区,华苑社区经过自上而下反反复复的摸索和实践,最终形成了网格化管理“一二三四”服务模式:“一”是通过网格管理实现小网格、大服务、让居民满意一个核心目标;“二”是坚持服务全覆盖、零距离、高效率和社区主导、居民参与两个原则;“三”是通过网格化管理做到知民情、解民愿、保民安三个到位;“四”是通过构建四级网格(社区、小组、地片、楼栋)、建设四员队伍(网管员、信息员、联络员、民

  情员)、设置四室(社会管理服务站、群众工作室、居民服务厅、社区警务室)、搭建四个平台(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党员志愿者服务平台、社区文化活动平台),形成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管理网格运行机制。目前,社区建立一级小组网格5个、二级地片网格12个、三级楼栋网格32个,本着“矛盾不上交、矛盾不出社区”的原则,借助网格化管理,通过下沉到网格的人员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化解矛盾,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逐级上报到区社管办,并根据办理情况及时反馈给居民,逐步实现了服务的精细化。

  同时,将社区内的市场、学校、医院、单位、个体营业店等归入基础网格,建立“人、地、物、情、事、组织”六要素信息库。社区网格管理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的网格化综合管理新模式,做到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

  (二)“六个一”方式,细化网格服务。华苑社区采取“六个一”方式,切切实实为网格内群众解决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困难与问题,实现小网格服务大民生。“一户”:对辖区5494户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一档”:通过走访入户,对党员、居民个人信息、家庭信息以及需求信息一一建档。“一卡”:印制下发便民-联系卡,公开社区网管员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及生活常用电话,方

  便服务居民。印制发放“邻情关照卡”,搭建居民自治管理平台。“一箱”:设置民情意见箱,定期开箱取信,及时做好登记梳理落实工作。“一线”:开通民情服务热线电话,确保第一时间解决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一会”:定期召开民情分析会,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设,对能够当场解决的进行当场解决,对一时无法解决的,给予合理解释。

  三、强化阵地作用,发挥党员示范

  (一)建好阵地,加强学习。社区将市民抒怀堂、党员励志堂、居民大讲堂、文体娱乐室、党团活动室、书画室、图书室等10余个活动室全部向党员、居民开放,使党员开会学习有阵地,居民娱乐活动有场所。并利用电子屏、广播室、社区报、宣传橱窗、廉政文化长廊、小区电子屏等宣传舆-论阵地,宣传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社区还重视发挥社区党校、社区团校以及居民大讲堂作用,聘请党校教师、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法律工作者、老干部、老党员等为社区党员居民宣传、讲解党的理论知识;同时,注重发挥共建单位资源优势,共建共享,结合理论学习,开展党建活动日、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教育,学习报告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促进相互间的学习与交流,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学习目的。社区先后使1000多名党员居民青少年受到了教育,让广大党员居民学习有园地,交流有场所,在社区形成了“人人要学、人人会学、人人比学、人人善学”的浓厚氛围。

  (二)“党员个性化服务”显特色。社区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广泛征集党员和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党员学习、生活情况,建立“党员个性化服务台帐”,及时排忧解难。受助党员则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员个人承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主动开展个性化为民服务,从而“一带一”、“点对点”地服务老百姓。目前,社区已对辖区40余名党员进行了个性化服务。社区党员服务居民30余人次,带动帮助居民就业26人。

  三、切实为民服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一)落实公共政策,为民服务。社区切实关注弱势群体和重点人群,广泛开展“困难家庭惠民政策全覆盖、低保户医疗保险全覆盖、零就业家庭就业扶持全覆盖”等活动,先后为110户困难居民落实了低保政策,为400多名老年人、188名残疾人落实了优待政策,为28名大病人员、重残人员、高龄老人争取社会救助金万元,为16名大病人员申请医疗救助万余元,帮助30多个零就业家庭解决了就业问题,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二)为民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社区分别与8家共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内容涉及政策支持、项目扶持、扶贫帮困、科技服务等,同时参与社区民情民意分析会,为社区和居民解决了8大方面的实际问题,结对帮扶14户困难群众。党员与群众结对43对、为群众办好

  事120余件。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亮身份,参与社区建设,为居民办实事,并接受监督评议。

  (三)发掘各项资源,丰富群众文化。社区通过各种途径不断

  开发社区文化场所,充分挖掘各项资源,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为文体队伍购置服装和各类器材。组织开展廉政书法笔会、漫画展、家庭助廉签名活动;社区艺术节纳凉晚会;诗朗诵比赛;社区居民趣味运动会;进居民小区放映廉政励志电影活动;器乐才艺展演会;下基层单位新春联谊会;成立了“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基地”,也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各类服务活动,举办“亮点纷呈聚社区,文化艺术惠居民”社区文化艺术节廉政专场晚会、“好邻里”厨艺大赛等。以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为载体,增强居民归属感和凝聚力,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创建工作。

  今后,xx社区将按照“巩固、完善、提高”的总体要求,在落实和完善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化、细化、具体化工作措施,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系化建设,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拉僧仲努力工作。

  第2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特色亮点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局的悉心指导下,严格按照上级决策部署,以建设“精致、人文、生态、宜居”新、扮靓“西大门”为目标,以“优环境、惠民生、促转型、谋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城市发展、规划先行”的原则,科学规划、精心谋划、齐抓共管、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成效显著。现将我县城镇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建设情况

  县污水治理属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泾河支流源头保护区综合治理项目,项目的顺利实施可极大缓解因污水排放引起的城市周边环境恶化和水体恶化,切实改善县城及农村人居发展环境,对保护黑河、泾河有着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镇污水治理工作,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加大投资、加快建设。截止目前,我县已建成污水处理项目3个,拟建项目6个,分别为:

  1、县城第一污水处理厂。项目占地面积35亩,厂区建筑总面积㎡,由县人民政府和大唐彬长发电厂共同建设,为正科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4名。工程总设计处理能力为12000立方米/d,其中一期处理能力6000立方米/d。服务面积:平方公里,污水管网总长度为6300m,一期工程于2009年6月全面竣工,累计完成投资3510万元。

  2、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占地面积20亩,厂区建筑总面积㎡,工程总设计处理能力为10000立方米/d,服务面积:平方公里,污水管网总长度为8600m,总投资4470万元。

  3、亭口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占地面积亩,工程总设计处理能力为3000立方米/d。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厂区建设投资万元,管网投资1346万元。污水管网目前公里,十三五期间15公里。

  4、各镇污水处理厂。结合我县“四大门”建设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拟在除亭口(已建有污水处理厂)和昭仁街办(在城区污水治理覆盖范围内)外的6个乡镇各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分别为:洪家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000立方米,污水管网目前公里,十三五期间公里,总投资1246万元;丁家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3000立方米,污水管网目前公里,十三五期间公里,总投资2098万元;相公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000立方米,污水管网目前公里,十三五期间公里,总投资2118万元;彭公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000立方米,污水管网目前公里,十三五期间公里,总投资1885万元;枣元公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000立方米,污水管网目前公里,十三五期间公里,总投资万元;巨家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000立方米,污水管网目前公里,十三五期间公里,总投资2061万元,以上项目的成功实施将真正实现城区和镇村统一规划、分布治理的目标,从而切实提升我县污水治理水平。目前,各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方案已初步确定,投资概算已完成。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为加快推进城镇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从根本上改变县城发展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大胆开拓创新,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科学规划,明确目标。坚持“农村治污,规划先行”和“高起点、接地气、贯到底”的工作要求,全县以镇为单位,在县城污水处理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制定了污水治理工作计划,明确了各年度目标任务,并与镇区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统筹推进。此外,我们还将重要流域周边、水库、垃圾河和黑臭河、生态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以及美丽乡村示范区、精品村、中心村、历史文化村落的生活污水纳入重点治理规划,研究制定重点治理方案,要求各有关镇必须完成治理任务,确保治理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二是保障质量,加快进度。重点把好“六个关”:一是图纸设计关。按照“一村一图”要求,坚持把治理村图纸设计作为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尽量做到接户方案最合理、管网布置最优化、终端处理最适用。二是材料质量关。为防止劣质低质材料,确保终端处理设施等主体工程的使用寿命,我局联合质监局等部门制定实施了材料检测工作方案,出台了价格指导目录,明确了工作要求和责任追究办法,要求对每批次进场材料进行抽检,从根本上保障了工程质量。三是治理

  技术关。优先选择城镇纳管处理模式,对不具备纳管条件的,按照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处理达标、管护简便的原则,采用自建终端模式,选择资质可靠、经验丰富的公司实行专业化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四是施工建设关。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选择确定“有资质、有业绩、有信誉”的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做好工程施工方案,不得随意转包分包,不得擅自更改设计内容和工程量,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不得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实行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施工。五是监理监督关。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工程施工建设监管网络,落实了专业监理机构和专业监理员,注重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六是验收评审关。加强工程预决算审计,严格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全面开展施工单位预验、业主初验和最终验收等工作。截至目前,我县3个污水处理厂均顺利通过了上级部门的评审验收。

  三是强化保障,健全机制。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城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县、乡、村各级层层签订建设目标任务责任书,并将这项工作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新农村建设等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专项扶持资金,为生活污水治理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坚持把宣传发动作为重要载体和有力武器,策划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专题宣传报道活动,加强对农

  村生活污水治理政策、模式、技术等方面的宣传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浓厚氛围。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们在城镇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中想了不少措施,下了不少功夫,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还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由于我县城市发展起步较晚,县城和各镇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大,遗留问题多,大部分镇区仍未实现雨污分流,管网覆盖局限性大,污水收集能力较差。

  2、缺乏科学合理的排水规划。近两年,为配合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针对农村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环保部、住建部及各地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技术指南、规程等指导性文件,但仍缺乏统一的农村排水规划标准。目前,我县农村排水规划仍再简单参考城镇排水规划模式,存在规划范围不合理、规划目标不明确、规划设施与农村现实情况差别较大等问题。

  3、投资和运行费用短缺。农村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县财政负担能力有限,靠自筹资金搞污水治理工程难度很大。靠争取国家扶持资金,因所需数额巨大,也需要长期持续投入。

  四、下一步打算

  (一)、积极加强领导,组织协调,强化监督检查,扎实做好项目建设保障工作,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建设,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保证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二)、将城镇农村污水项目建设与城市建设统一规划,加强项目监管,依法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落实安全责任,加强竣工验收,推进项目管理。严格按正式设计图纸施工,确需变更施工设计的,以书面形式报项目管理处,经管理处、规划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同意后方可施工。

  (三)、努力解决项目建设中资金困难的问题,继续加大项目申报力度,积极争取中省市扶持资金,不断加大县财政投入力度,破解建设工程资金短缺的困局。

  第3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特色亮点工作汇报

  今年上半年大北社区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社区两委班子的支持下,围绕“建设平安和谐社区”的理念做好综治工作。社区结合当前实际以“完善平安网格、加强矛盾化解、坚持义务巡逻、打造门禁系统、整治非法群租”为工作重心,实现“稳定压倒一起、平安终于泰山”的辖区雏形。

  大北社区平安网格实现新突破。年初我社区把平安网格创建工作同加强社区组织建设相结合,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模式,丰富组织工作

  方式,充分发挥党员、群团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群众广泛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利用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宣传打造社区平安组织建设,让小区居民更多的参与到打造辖区平安氛围的工作中来。

  15年大北社区积极发挥基层网格力量,调动小区楼道长、人民调解员、普法宣传员、治安义务巡逻队、社区和事佬等队伍积极参与到平安建设工作中来,一起发挥宣传作用,形成以点带片,以人带群的平安建设氛围。

  年初大北社区对辖区网格重新划分,社区书记和主任担任第一网格长,具体负责平安创建的具体事项,整个社区划分为8个片区,实行社区工作者包片区治安制度,每个片区由片长具体负责联络各小区的治安工作,小区的治安主要依靠物业公司的保安人员和门卫人员进

  况通报会,落实各项治安防范措施,提高防控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与此同时社区平安组织网络、工作机制向物业延伸,实现警务室、社区、物业三方联合管控的理念,维护辖区平安创建。

  大北社区义务巡逻进入新常态。15年社区进一步夯实网格基础,联合警务室一起积极发挥各小区物业和楼道长队伍力量,带领社区义务巡逻队每天对辖区各小区进行巡逻,及时排查重点治安问题,以及突出急需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警民-联动的力量,做到定期巡查、及时通报、限期改正。

  社区充分发挥义务巡逻队的作用,加强社区治安防范网络,有力地解决了以往社区综治工作站管理中出现的人手不足、力量分散、信息不通等问题,为民情收集、分析、解决、反馈、通报做出快速反应。从而社区充分掌握群众基层动态,及时排查处置矛盾纠纷,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20XX年社区根据网格基础进一步壮大社区义务巡逻队力量。其中由社区老党员、楼道长、社区矫正人员组成的新鲜血液进一步的充实了义务巡逻队人员的组成。到目前为止,义务巡逻队成员已经达到了79名。义务巡逻队每天分成两队,上午,下午在辖区巡逻,每周一三五晚上由社区带队,警务室和物业安保人员参加,穿戴巡逻装备对辖区进行全面巡逻,夜间社区义务巡逻队巡防和凌晨小区保安队伍巡防制度,确保社区24小时网格化巡防全覆盖。

  (三)矛盾化解寻求新平台。

  15年社区将借助“12348”法律援助热线平台的资源,围绕民生领域扩大援助覆盖面,进一步巩固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措施。同时,我们社区援助站将继续积极推进“信息四公开”工作,即机构地址电话公开、法律援助条件公开、审批流程公开、投诉方式公开,确保群众获得无差别的法律援助,夯实公正廉洁执法工作基础。

  (四)门禁系统创建新典型。今年四季风景苑已经正式启用门禁

  系统,实行实名办卡制度,一人一卡的管理方式,打造封闭式管理的住宅区。社区、警务室积极与物业公司共同配合、协调管理,按时在所负责的区域内进行巡查,禁止收破烂人员和流动摊贩进入,尤其是对流动人口、外来人员、流动商贩进行询问登记,发现问题及时与社区和民警联系解决。与此同时门禁系统的建设更进一步遏制了群租房的扩大,截至今年4月四季风景苑已经有30套群租房退出小区,改为整租。为物业对小区管理提供更有效的便利。

  目前,大北辖内四季风景苑小区已经开启门禁系统升级工作,小区将调整为全封闭式管理模式,增强居民的安全感。15年社区将在辖区范围内全面推进门禁系统的改造升级工作,争取尽可能多的提升改善小区的居住品质。

  15年社区将在辖区范围内全面推进门禁系统的改造升级工作,争取尽可能多的提升改善小区的居住品质。

  (五)整治群租打造新亮点。

  1、稳步推进,扩大覆盖: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思路,通过“纳管一批、装修一批、规范一批、宣传一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地推进出租房管理工作。社区在文汇苑小区先期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分析、完善提升,结合市、区有关意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社区流动人口出租房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应管尽管的要求,及时

  掌控信息,加强宣传引导,确保出租房在合约到期后能够自觉申报纳管,参照统一标准进行装修,验收通过后即交付承租。社区流动人口出租房工作领导小组报备街道,并跟进落实建档、推介和评定等相关工作,社区流动人口出租房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指导和典型宣传,落实出租房的纳管率、规范率、承租率、星级率的日常考评和监管。

  2、严格管理、明确责任:社区流动人口出租房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落实出租房屋的具体管理,联合业委会、物业公司、二房东推进落实日常工作。业委会配合平安创建,做好以房管人工作的宣传引导,加大公共区域技防设施的投入。物业公司做好房源、二房东等基础信息的排摸,负责出租房屋的信息(包括楼幢号、楼层及房号、面积、内部设施、租金租期要求等情况)的采集和上传,办理门禁卡的申领,发放租赁告知书,配合做好日常监管和星级评定工作。二房东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配合管理,主动与原房东沟通交涉,按照统一标准完成装修、验收、申报,做好日常修缮。社区民警指导承租户办理暂住证和信息登记以及违法行为的处罚。社区要加强以房控人工作的领导,加强宣传引导,指导房源归集发布、做好星级化评定,加强日常的工作沟通、协调、对接。

  第4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特色亮点工作汇报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在

  城市社区的表现形式,而社区党建则是社区治理的基石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通过深化社区党建改革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成为当前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构建新型社区治理格局

  近年来,XX区全面推进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综合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促进和带动了社区治理的深入推进。

  以社区综合党组织为核心,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全区95个社区全部成立综合党组织,区直部门和街道190名处、科级干部担任挂点社区综合党组织的兼职委员,452名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同志以“兼职委员”身份进入社区综合党组织领导班子。社区综合党组织所属支部延伸到各个小区、楼宇以及驻社区的“两新”组织,形成区域化“大党建”工作格局。

  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实现两个“全覆盖”。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楼宇园区建党、行业协会建党等多种党组织组建方式,全区范围内共建立各类社区党组织518个,“两新”组织党组织370个,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社区实现两个“全覆盖”。

  抓好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2014年(全

  面开展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综合党委(总支)领导班子成员573名,社区综合党组织书记兼任居委会主任84名,“一肩挑”比例%;社区综合党组织、居委会班子成员“交叉任职”494名,比例%,优化了社区综合党组织班子,整体结构更趋合理。

  探索新型社区治理模式,理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站三者关系。居委会承担居民自治功能,社区工作站承担行政性的事务,社区综合党组织则是社区各类组织的领导核心,通过区域化党建共驻共建机制,协调所有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化解矛盾纠纷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明确和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以社区综合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社区工作站为依托、社区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格局。

  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发挥党组织服务功能。全区95个社区推广建立党员民主管理社区提案制、居民议事会,香蜜湖街道建立区域化党建“三个平台”(即党群议事会、党群服务中心、维稳调解联席会),南园街道建立基层党建“一站两委三平台”。加强党组织与社区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效服务居民群众,化解内部矛盾纠纷。

  设立社区党代表工作室,提供党代表履职平台。95个社区均设立党代表工作室,作为党代表在社区开展接访群众等活动的阵地。社区党代表工作室与社区党员(党群)服务中心共享平台。建立健全社区

  党代表工作室管理制度,明确工作室职责,充分发挥工作室在听民声、传民意、解民忧、聚民智、联系服务群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利用网络媒体渠道,建立基层党建信息化平台。全区各个街道、社区充分运用网络、微信、微博、QQ群、博客、电子邮件、内部网络论坛等网络工作平台开展社区党的工作,创新党组织生活方式和党员活动形式。同时,加强XX政府在线、XX网、XX发布微博、XX民生微信等“两微两网”和社区家园网的五大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平台建设,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利用网络宣传政策、汇集民意、服务群众、引导舆论的能力。

  推行“两代表一委员”植根服务基层行动。加强对“两代表一委员”的联络服务和履职管理,自2012年9月以来,“两代表一委员”共进社区开展活动5300人次,接待党员群众22770人次,入户走访7920户,受理社情民意1894件,已办结案件数1863件,效果良好,深受社区党员群众欢迎。

  开展“五进社区”服务群众活动。推广开展“五进社区”(即区委委员、党代表、机关党员、党员志愿者、党群工作者进社区)活动,通过开展“民意直通车”活动、“一把手”办千件实事活动、“党代表接待周”活动、“党员社区服务”活动、“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区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民生微实事”整合社区治理资源。出台《XX区惠民“微实事”项目实施试行办法》,斥资3000万元根据社区居民的意愿确定项目安排实施。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支持热心公益的企业捐赠、赞助等。

  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在原来实行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共驻共建、党代表进社区联系群众、机关党员进社区等10多项工作制度,在全区95个社区全面推行党员民主管理社区提案制、居民议事会、“党员责任田”等制度,并通过活动促进制度落实,有效提升社区综合党组织的影响力与带动力。

  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区委直属各基层党(工)委书记向区委专项述职抓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切实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实施党支部(党小组)责任区制度,根据社区内物业小区和党员分布情况,划分成若干个片区党支部,将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延伸到楼栋和居民家庭。

  完善落实社区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建立财政保障为主、党费为辅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抓好社区党务干部培训,区委组织部、各街道党工委先后举办专题培训,组织学习社区党建、社区治理方面的业务知识和政策规定,有效提升了社区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

  力。

  深化社区党建创新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升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面提高社会治理水平。”XX区结合三中全会精神和社区建设发展的实际,探索以社区治理现代化为导向的社区党建新路子。

  强化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社区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领导和决策核心。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做大做强区域化党建,全面提升党在社区的整合和动员能力,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从理顺社区管理关系入手,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决策层、社区工作站为执行层、社区居委会为议事层和监督层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社区各种组织的职责和议事规则,切实保证各种组织在党组织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多方互动,有效推进依法治理与民主自治在基层社区的有机结合进程。

  完善社区共驻共建共享机制。创新街道党工委机构设置形式,在街道党工委增设1—2名兼职委员,由辖区内党员人数较多、影响力较大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参加街道党工委党建工作会议,参与区域性党建问题的研究与决策。建立健全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工作情况考核考评体系,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群众评议与自我评价

  相统一的原则,由街道党工委、所在社区综合党组织和居民群众对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评议,增强共建机制的驱动力。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特色亮点工作汇报

篇八:基层治理四平台是哪四个

  

  基层治理四平台指什么

  一中心四平台是综合指挥中心,综合治理平台、执法监管平台、便民服务平台、综合监督平台。是主动适应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和城市治理的新需求,探索“互联网+基层治理”新模式,将工作重心不断下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水平。

篇九:基层治理四平台是哪四个

  

  专题策划扎实开展“一中心四平台”建设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石艳艳华夏全市基层治理体系“一中心四平台”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切实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高标定位,将“一中心四平台”建设作为全区重点工作任务来抓,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他们将“一中心四平台”建设与破解民生问题“八需八难”紧密结合,与“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紧密结合,实现了社会治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截至今年7月底,示范区基层社会治理各网格共采集事件21920件,办结21635件,办结率98.7%;采集人口信息157794件,房屋信息7757件,企业信息1548件。基层治理初见成效,有力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加强组织领导,凝心聚力做好顶层设计。示范区将“一中心四平台”工作作为“书记工程”来抓,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任组长,政法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组织部部长、纪工委书记及各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的“一中心四平台”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分别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各级领导小组分别建立和完善工作例会制度及现场调处制度,协调解决硬件建设、机制保障、实战运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为全区“一中心四平台”的整体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作为全市第一批先行先试的县区级试点之一,示范区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由区财政一次性投入资金近800万元打造了区级综合指挥中心,投入600万元将杏花营街道打造成了全市面积最大的乡镇(街道)一级综合指挥室。一次性投入资金18万元为试点网格员配备网格通设备(移动终端),对设备进行实名认证,实现全程留痕、统一管理、统一监督。区综合指挥中心信息系统联通云视讯、政务外网、小鱼易联视频连线等系统。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录185名全科网格员,所需经费全部由区财政统一承担。二、围绕重点任务,多策并举推进目标落实。“一中心四平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硬件建设、软件应用、网格员队伍组建、部门业务协同、相关工作机制建立等多个方面工作。示范区紧盯目标,细分任务,狠抓关键环节,通过对任务拆分和细化,定岗定人定责,确保工作推进成效。一是“管好人”。为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的网格管理队伍,示范区多渠道、多层级、多模式对网格管理人员和坐席员进行业务培训。多次邀请市“一中心四平台”领导小组办公室培训组采取现场集中培训、一对一实训和解答问题等形式授课。组织优秀网格员和坐席员分享工作经验,现场演示操作事件采集、上报、办结流程及三级事件流转督办流程,使网格员和坐席员对职责任务、操作流程有了更加直观、系统的了解。二是“建好物”。为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示范区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依托基层社会治理系统和视频监控综合应用系统,深度融合“网格+技防”模式。全区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视频监控系2019·10行政科学论坛11专题策划统,在全区范围内新增高清摄像头2068路,整合社会资源698路,人脸识别摄像头50路,高空瞭望5处,微卡口120路,结构一体化摄像机30路。布点位置覆盖中小学校门口、重要路段路口、主干道、各小区门口等重要场所,覆盖率达98%。三是“理清事”。进一步强化信息纵向联通、横向协作机制,保障事件流转顺畅。根据全市“56+N”类、310小项的事件划分标准,建立网格事项四级流转闭环处置机制,明确事件处置时效。同时,对跨层级、跨平台、跨部门的网格事件,示范区研究出台了网格议事协商机制和快速处置机制,确保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使事件“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办”。三、坚守为民初心,聚焦热点破解治理难题。示范区坚持以“基层吹哨,部门报到”为工作目标,不断下沉工作重心和行政资源,确保部门的“条”和基层的“块”相结合,把“一中心四平台”建设与全区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相结合,与破解民生“八需八难”紧密融合。一是党建引领贯穿始终。为实现党建引领的目标,示范区明确乡镇、街道一级党委书记任总网格长,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任副总网格长,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网格,每个网格设立支部,支部书记任网格长,兼职网格员包括分包网格的机关干部、网格“两委”干部、网格党员、退休干部、楼道长以及业主委员会和网格内的商铺经营者、企业负责人等,充分实现“资源下沉、人员下沉、精力下沉”“下沉网格干工作”的目标,变“老百姓找干部办事”为“干部找老百姓问事”,并实施了“一名党员网格员分包一户贫困户,一户贫困户由多名党员网格员分包”,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区综合指挥中心将高空瞭望系统、猎鹰系统、结构化系统、AR系统服务于基层治理工作,通过快速检索线索信息、沿路追踪、记录抓拍、自动识别等高智能手段,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中心四平台”运行以来,示范区社会治安警情下降24.5%,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三是坚持服务于重点工作。示范区不断拓展和优化网格管理队伍的工作职责,着力打造一支“全科+全能”的网格员队伍。区综合指挥中心全力配合区直相关部门,调度指挥网格员积极参与“五城联创”、大气污染防治、城市防汛、秸秆禁烧、“五毛食品”整治、特殊人员监测等重点工作。区综合指挥中心通过实时调度指挥,及时、准确发现网格内相关事件并将信息推送至该网格管理人员,通过监控画面追踪网格员处理事件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为全市重点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责任编辑罗文(上接第10页)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借党政机构改革之机,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乡镇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合理设置基层内设机构,整合各类资源力量,推动重心下移、权力下放,为基层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突出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建设。基层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只有切实减负增效,坚决挡住各级职能部门不合理的工作“下沉”事项,才能够让基层“轻装上阵”,更好为群众服务。(五)监督考核是保障。市、县、乡各级要切实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凝心聚力将这项工作当成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将此项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年终主要目标进行绩效考核。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适当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的启动问责或挂牌督办。要把各级各部门落实此项工作的成效和本辖区本单位的绩效奖、精神文明奖,以及干部的评先奖优、提拔任用挂钩,真正形成争创一流佳绩、比学赶帮的干事创业氛围。作者单位:中共开封市委编办责任编辑罗文12行政科学论坛2019·10

篇十:基层治理四平台是哪四个

  

  专题策划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以开封市改革实践为例——王硕根据中央关于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的有关精神,省委、省政府部署了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工作。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乡镇和街道职能转变,扩大基层管理权限,理顺条块之间职责关系,完善机构设置,优化编制资源配置,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开封市遵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以及全省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工作会议要求,组织实施了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因参与改革的组织实施推动过程,本人边实践边思考,结合改革工作实际,对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及要求、目标和任务以及实现路径进行了研究探讨。一、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一)推进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在开封市兰考县调研期间强调县域治理要“三起来”,在开封市尉氏县视察期间强调乡镇工作要“三结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对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综合改革又提出了明确要求。落实好这些重要指示,不仅要求基层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质量、改变工作方式,还要求从根本上完善和优化乡镇和街道的职能定位、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改革激发乡镇和街道发展的动力动能。(二)推进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的关键举措基层治理是国家的基石,乡镇和街道行政管42021·02理体制改革是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统性部署。省、市、县三级党政机构改革已经告一段落,迅速推进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落实中央和省委机构改革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构建从中央到省、市、县、乡五级协同体系的重要举措。(三)推进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基层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长期以来,乡镇和街道工作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弱项,比如权责不匹配,条块不协调,任务重、力量小,缺少激励机制,机构设置不能适应职能变化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小修小改,必须系统地从根本上开展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乡镇和街道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基层工作更加顺畅、服务群众更为有效。二、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一)科学配置乡镇和街道职能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和核心要求是职能转变。基层面临的问题,很多是职能定位不清、体制机制不顺造成的。县级职能部门应该做的,往往压给乡镇和街道;能够通过基层自治实现的,乡镇和街道通常一手包揽,这必然让乡镇和街道不堪重负、效率低下。推动乡镇和街道职能转变,要突出主责主业,强化五个方面的职能:一是抓好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的职能,重点是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保障基层政权平稳运行和社会秩序安定;二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职能,重点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三是统筹协调基层综合行政执法的职能,重点是组织县级职能部门派驻机构协同执法,建立基层综合行政执法

  队伍;四是组织实施城乡规划管理的职能,重点是做好辖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五是统筹基层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的职能,包括教育、医疗等。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着力推动乡镇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做好发展规划、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营商环境和人居环境、增加群众收入上来。(二)扩大乡镇和街道管理权限长期以来,乡镇和街道事多权少、责大权小,束缚了乡镇和街道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的手脚。凡是乡镇和街道履行主责主业需要的,就应考虑充分赋予其相应的事权。除了省改革意见明确的6个方面事权外,一些县级行政职权事项,也可以通过县级职能部门委托的方式下放。同时,权力下放也应适应乡镇和街道实际需求,做到放得下、接得稳、管得好、能监督。坚持“权责一致”原则,防止县级职能部门借由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和下放事权,向基层施加新的压力,推卸责任、转移风险。(三)完善乡镇和街道机构设置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坚持严控机构限额、综合设置机构的原则,规模较大、管理任务较重的乡镇机构限额为12个,其他乡镇和街道机构限额为10个。根据省委明确的改革指导意见精神,党建工作、党政综合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合行政执法为必设机构,其他机构的设置由市、县(市、区)在限额内自行确定。因此,如何界定乡镇分类,如何根据类型特点科学设置机构,成为改革的凸显问题。省委改革意见还提出探索建立一体化的综合指挥平台体系,建立综治工作、综合行政执法、基层便民服务等工作机制,在制定乡镇和街道机构设置方案时,应该充分结合开封市基层社会治理“一中心四平台”试点经验,继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推动乡镇和街道编制结构调整近年来,开封市乡镇和街道承担任务愈加繁专题策划重,而一些县区直事业单位职能相对弱化。这次改革提出了“减县补乡”,就是要推动编制人员向乡镇和街道下沉。在具体实施上,可以将职能弱化、人员减少的县区直事业单位空余编制调剂到乡镇和街道使用,也可以选派县区直差额补贴或经费自理事业单位人员到空编乡镇和街道工作,工作期满经考核合格的,纳入乡镇和街道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管理,或者享受同等待遇。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县区直一些事业单位“有人没事干”、乡镇和街道“有事没人干”的问题,也能优化县区直事业机构、编制和人员结构。三、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任务的实现路径(一)突出任务重点,结合类型特点,科学设置乡镇和街道机构在省定机构限额内以及必设机构框架下,开封市充分结合基层形势任务变化和当地基层基础工作实际,确定了乡镇和街道机构设置方案。机构设置充分体现基层党建工作、扶贫攻坚工作、生态环境工作、乡村振兴工作、宣传统战工作、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退役军人工作、民族宗教工作、文化建设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融入基层治理“一体化、平台化、网格化”要求,探索基层治理体系“一中心四平台”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综合治理、执法监管、便民服务、综合监督等4个功能性平台)建设,推动乡镇、街道职能和工作重心向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完善经济发展、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转变。一般乡镇设置党政机构7个、事业单位5个。各县区原城关镇以及近郊乡镇改设的涉农街道,因其人口规模、经济体量和工农业基础超出一般乡镇,管理任务更重,按乡镇对待设置机构,同时体现社区建设工作职责。市辖区由乡镇改设的涉农街道设置党政机构6个、事业单位4个。城区街道因事业机构限额限制,设置党政机构7个、事业单位3个,并突出社区和2021·025(专题策划文化建设工作职责。(二)根据县乡基层工作实际,稳妥推动向乡镇和街道放权赋权2019年7月,开封市委编办在征求县区、乡镇和街道意见基础上,按照基层“实际需要,易于承接、便于操作”的原则,从省赋予经济发达镇185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中,选取了32项试行向乡镇和街道下放。随着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不断深入,各项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建立“职责明晰、权责一致、运行高效”乡镇和街道权责体系的时机已成熟。开封市委编办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吸收借鉴省内外先行先试经验基础上,于2019年12月指导各县区编制印发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或受委托可行使的行政职权事项目录》《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和《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初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乡镇和街道权责体系。各县区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或受委托可行使的行政职权事项目录》包含117项职权事项。按照权力来源分为法规授权乡镇或街道行使的职权、乡镇或街道依法受委托行使的职权、县区下放委托乡镇或街道实施的职权。其中乡镇或街道依法受委托行使的行政职权、县区下放委托乡镇或街道实施的行政职权共46项,构成开封市向乡镇和街道放权赋权主要内容。《乡镇街道权责清单》是对乡镇和街道117项行政职权的细化,逐一明确了117项行政职权的名称、类型、行使依据、承办机构、实施对象、运行流程、责任事项、追责情形,促进乡镇和街道更加清晰、更加规范地行使职权。《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对进一步明晰县、乡职责边界、理顺条块关系、规范属地管理作出规定,要求县区职能部门、乡镇和街道相互配合,加快建立“职责明晰、边界清晰、分工合理、运行高效”的基层管理体系。(三)依托基层社会治理“一中心四平台”,探索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开封市以加强党建为引领,以“网格化”体62021·02系为基础,以大数据统计分析为支撑,整合基层行政资源,把过去各条线机构纳入一个有机整体,在全市各乡镇和街道打造基层社会治理“一中心四平台”,并依托“一中心四平台”推动综合行政执法力量下沉。开封市各乡镇和街道实行“线上+线下”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模式,建立了四项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机制。一是日常巡查工作机制。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分区划片“定员、定岗、定责”,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对巡查发现的街面常见、举报高发,且乡镇和街道依法或受委托有权执法的违法现象,第一时间处置,提高执法效能。二是快速响应工作机制。乡镇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网格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发现基层无权或无力处置的违法现象,即时通过“一中心四平台”手持终端上传乡镇和街道综合指挥室,并报县区综合指挥中心,由县区综合指挥中心指派县区相应行政执法部门,在规定时限内派员处置。三是处置反馈工作机制。在“一中心四平台”建立综合行政执法台账,对违法现象处置实行建销账制度,行政执法人员处置违法现象后,及时向乡镇和街道综合指挥室及平台反馈,由指挥室及平台对处置结果进行督查,确保违法现象处置终结。四是问题研判工作机制。对于案情复杂或需要进行专业性、技术性认定的案件,由县、乡两级综合指挥中心(室)召集相关行政执法机构对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处理方案,推动问题解决。(四)积极回应基层群众需求,完善乡镇和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开封市各乡镇和街道党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从群众需求出发,打造“三到位”服务理念,破解便民服务难题。一是人员组织到位,解决谁来服务的问题。各乡镇和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各村(社区)便民服务站配备代办员。二是硬件设施到位,解决在哪服务的问题。各乡镇和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在交通便利和显著置设置场所,统一将各业务受理窗口改为综合受理窗口,连通河南政务服务网,安装智慧政务一体机。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场所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三是服务事项到位,解决怎么服务的问题。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承担业务咨询、受理和代理代办职能。基本将户籍管理、自然资源管理、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口计生服务、就业劳动保障、养老医疗保险、民政事务、农业服务、普惠金融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便民服务体系。同时推行一门集中、一口受理、一网通办、一链监管、一窗发证、最多跑一次等“六个一”服务规范,提升便民服务质量。(五)按照“减县补乡”要求和基层工作需求,充实乡镇和街道编制人员开封市率先在兰考县进行了“减县补乡”试点。2015年起,兰考县开始从县直事业单位差补和自收自支编制人员中招聘或选派人员,充实到乡镇和街道工作岗位,对年度考核优秀人员按照一定比例转为全供事业编制。截至目前,已为各乡镇和街道分别充实工作人员40~50名,实现乡镇、街道在编工作人员和选派人员110名左右,个别乡镇达到140名。选派人员转为全供事业编制累计238名。兰考县“减县补乡”的试点经验向省报告后,被采纳写入省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意见。开封市各县区均从县区直事业单位向所属乡镇和街道调剂事业编制10名以上,9个县区向乡镇和街道调剂编制总计1893名。向乡镇和街道调剂的编制已经落实到各乡镇和街道“三定”规定中,9个县区向乡镇和街道下沉人员已到位1626名。四、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面临的难题及建议(一)扩大基层管理权限方面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行政职权的实施主专题策划体、程序均由法律、行政法规确定,一般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的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向乡镇和街道下放职权可以以“委托”形式进行,但面临“乡镇和街道受委托行使职权、县区部门承担法律责任”的局面,把行政职权下放实施容易出现职能部门不愿配合、乡镇和街道放不开手脚的现象。建议向基层放权由省级层面统一组织实施,并完善法制保障和规范约束,以保证向基层放权有效落实。(二)建立乡镇职责准入制度方面在厘清县、乡职责关系上,县、乡各项工作职责中,哪些由县级职能部门独立承担,哪些由乡镇和街道独立承担,哪些由县、乡两级共同承担,对于需由县、乡两级共同承担的职责由哪一级承担主体职责、哪一级承担配合职责,想要清晰地区分开来,需要组织起工作专班,进行全面且专业的研究论证,单个县区或者部门难以完成这项工作。建议省级层面组织力量开展相关研究论证工作。在实行乡镇职责准入制度上,县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而职能部门工作力量并不强,若失去乡镇和街道的支撑,将难以完成阶段性重点攻坚任务。这种情况下,县区层面主动推动实行乡镇职责准入制度的动力不强。山东等一些省份通过出台地方性法规,并辅以“规范属地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从省级层面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以清单制度为核心的县、乡工作职责分配制度,县市、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按照清单的规定承担工作任务,不得以属地管理为名将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交由乡镇人民政府承担,系统解决了属地管理事项责任边界不清的问题。建议我省也从省级层面统一部署,保证乡镇职责准入制度建设有依据遵循、有力度推动。(作者单位:开封市委编办)责任编辑朱亚娟20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