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4篇)

时间:2024-09-14 09:0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篇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高等教育|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文/程云鹏摘要:新时代,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团结和联系广大师生的需要;但是,目前高校党支部存在着缺乏完善的支部制度,党支部学生党员党性育管理党员、修养和理论知识水平仍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党员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在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过而高校党支程当中,离不开强化党针对高校起到的领导作用。部则是开展党建活动的平台载体,必须坚实稳固,才能发挥坚强战斗堡垒的作用。高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人才强国、文化传承等战略实施中班人的重任,在科教兴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保证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落细,必须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一、新时代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一)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从严治党的根新时代,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是党要管党、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贯彻落实党的基本方针路线以在实践当中,应及各项决策部署的基础就在于党的基层组织。重点强化组织能力,发挥出政治功能,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宣传党的主张、团结广大群众以及深化改革为贯彻党的决定、”高校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体系之下的工作的坚实战斗堡垒。重要组织部分,是党的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在坚持马克思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改革义指导地位、创新以及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等党的教育方针方面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二)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是团结和联系广大师生的需要管理、监督和服务广大党员的基本单高校党支部是教育、位,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纽带,在实际工作中,党班风支部要发挥广大党员学生先锋模范作用,营造良好学风、和校风,要坚持推进政治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结合、融合,校风、学风的同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引领优良班风、时,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思想贯穿于高校育人整体当中,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增强学生归属感获得感以及促进值观,能够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党支部工作的重要落脚点。(三)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是教育管理党员的需要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定期进行理论学习,组织生活座谈会,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把握在广大师生的思想状态,然后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共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到:党支部应起到教育与管理党员以及服务于广大群众的基本职责,将党员的先锋作用切实发挥这不但能够作为新时代党对党支部作出的明确要求,也出来。是高校党支部在新时代的教育管理党员的使命。二、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党支部缺乏完善的支部制度当前的高校党支部建设之中,部分高校党支部没有结合本支部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支部自身发展前景的的规章制度,而是生硬地照搬,照抄学校的规章制度,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党支部在日常管理的时候困难重重。规章的缺失同时会导致支部人员产生分工不明确,人手不够的情况,且高校党支部之中的支部书记一般都是兼职担任,比如学院辅导员兼职某专业支部书记,由于其身兼数职的原因导致会在忙于繁杂工作的时候忽略了对支部的建设和管理,仅凭支部内的学生无法对党支部的建设作出有效的贡献。(二)党支部活动内容单一且逐渐陷于模式化党支部活动作为党员学习党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关键途径,借助组织开展党务活动可以促使党员树立新的精神风貌。且部分党员对于党务活动的参加兴趣乏乏,究其原因,一方面这部分党员的党建理论水平确实不足无法理解活动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就是党支部的活动次数和活动质量并没有达到足以让党员充分学习的标准,况且多数党支部的活动单调缺乏新意,逐渐陷入模式化,让人感到乏味不愿参与,这对于党支部的建设工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三)党支部建设工作和支部管理工作之间缺乏密切联系通常而言,传统的党支部建设工作的范围经常局限于支部的党员内部,而党员在大部分高校学生群体中的数量并不算多,所以导致支部的党建工作无法延伸到普通学生的日常其次,我国高校的党支部的工作重点一般是思管理工作中去。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不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再者说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琐碎又繁杂,党支部人员数量不够,既抽不出人手也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处理这类事宜,这就导致党支部建设的工作脱离了学生们日常管理工作,无法对学生们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四)支部内党员特别是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和理论知识水平仍有待提高新时代的高校党支部的党员特别是学生党员数量不断地增大,这固然令人高兴,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例如不少的同学入党的动机十分功利化,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只是为了自己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当中提供筹码,但是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导致这部分人的党性修养不过硬。另外在支部内的部分学生党员们在平时不注重党建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党的最新理论动态关注度不够,导致了学生党员没有办法深刻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思想路线,理论知识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无法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三、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建设的解决对策(一)完善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制度,创建学习型党支部现在部分高校党支部的制度存在的问题,使得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所以设计完善的制度是促182祖国2019.4.下

  论坛成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这是后续工作顺利展开的要形成相对完善的党员学习制度,让支部成员学基础。首先,习党的理论知识,针对支部成员深入开展思想改造。借助制度针对党员学习活动予以规范,使得支部成员可以更好的组织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提高党支部的工作效率,为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做出贡献。(二)积极开展党务活动,强化党支部战斗力在高校党支部中,支部的党务活动是完善党建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高校党委需要加大党务活动开展频率,具体而言:第一,学校党委能够选择和地方党校共同协调组织开展党务活动,由党校教师针对高校党支部成员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以强化活动意义,有效调动党员的参与积极性;第二,高校党支部需要引导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打成一片,针对那些存在生活或者是学习方面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帮助,这样不但能够增强学生党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同时还可以强化党群关系,提高高校党支部的战斗力。(三)将党支部工作与学生日常管理紧密连接针对一些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和学生管理之间相脱节的现状,当前应将党支部工作与学生日常管理紧密连接。首先,要强化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将党员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不断强化党员的身份认同和主体意识,将党的群众路线应用于学生日常管理实践当中。比如高校党支部应发动学生党员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当中,从而可以更好的传播党的先进理论与思想。其次,高校党支部需要把思想建设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密切联系在一起,与专业管理人员一起探讨学生管理问题,及时纠正各种错误思想,切实增强学生管理工作效果,同时,对学生日常工作的调整也有利于优化党支部党建工作。(四)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训练和理论知识学习要提升高校党支部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理论知识水平,必要针对党员学习制度进行完善,要的学习和训练是不能少的。长此以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人员(上接第178页)身素养,“互联网+党团交流”平台相关构架、丰富“互联网+不断优化党团交流”平台相关内容,创新“互联网+党团交流”平台运营模式,有效提升红色社团成员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指导红色社团开展更多富有成效的相关党团实践活动,从而更好的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有效开展。(二)聚焦学生所需,提升自身素质高校基层党建人员应该借助网络媒体平台时刻关注学校学校官方微博账号互动情况、学生个人朋友圈转发百度贴吧、“互联网+”衍生产品客户端使用情况。同时,红情况以及其他色社团成员作为学生群体之中优秀代表,若有发现不实言论和虚假信息通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网络平台媒介传播,及时向高校基层党建人员反馈相关信息,有效消除不实信息对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消极影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人员身处互“互联网+”业态衍生产品之中,应该结联网信息虚拟世界与合自身实际专业素质情况、红色社团成员组成情况,以生为本,转变教育方式,深化教育理念,充分尊重红色社团成员主所需和所求,体地位,关注红色社团成员日常生活之中所思、同时,高校基层鼓励红色社团成员养成终身学习的求知习惯。党建工作人员应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和领会国家政策方针内涵要义,切实关注自身工作需求,保持应对突发事件的敏感“互联网+”业态衍生产品日常功能,学习和掌握性,通过了解当今实用的网络技术与网络知识,借助“互联网+”业态衍生产品媒介,以红色社团成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相关实事新高校动态、党团风采推送到相关客户终端,扩大红色社团闻、以强化思想改造工作力度,强化学生党员自主学习效果,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形成定期考核机制,针对学生党员的学习效果等方面定期展开系统的考核并且进行评分,通过评分及时把握支部党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从而给后续开展的学习工作创设有利条件。四、结语在新时代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当中,需要针对自身工作的特殊性有明确的认知,而且不同的高校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必须学会针对具体问题做出具体分析,避免生搬硬套或应基于高校大学生党者是一刀切,防止工作陷入于僵局境地。建工作的基本特征,建立能够相互匹配的党建模式,如此才可以有效解决高校党支部存在的各种问题,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党员。参考文献:[1]李志强.我国高校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8,(17):239.虚化、边[2]吴婧纹,姜秀影.新时代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以桂林市高校党支部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缘化问题研究——2018,(26):106-108.“两学一做”强化高校党建工作[J].现代交[3]薛俊生.深入推进际,2016,(05):1-2.[4]吴蓉蓉.浅谈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工作思路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5,(02):45-46.[5]冯振敏.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的优化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8,(11):50.[6]蔡世华,王增国,冯震,等.从严从实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7):36-37.(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成员对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义精髓了解范围,使其更加乐于参与、乐于互动和乐于分享,从而能够有效依托红色社团强化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时效性。“互联网+”背景之下以红色社团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任重道远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人员应该关注当今时事发“互联网+”高展,明辨事态状况,鼓励红色社团成员积极参与校基层党建工作相关党团主题线上线下活动与相关音频、视频制作流程,从而在寓教于乐之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增强个人素质,夯实专业学科基础,引导红色社团成员争做具有爱真情、善德的时代新人,为日后成为祖国栋梁之材奋力拼心、搏。参考文献:[1]姜军.互联网思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7,(02):51-55.[2]刘洋“.互联网+”时代辅导员工作的若干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6,(11):72-73.[3]王宇龙.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与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24):62-63.(基金项目:2018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L18CDJ003)“互联网+”背景之下以红色社团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作者简介:蔡敏夫,辽宁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2019.4.下MOTHERLAND183

篇二: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路径研究

  摘

  要:高校大学生党支部是面向学生群体,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阵地,是开展党员教育培养、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对大学生党支的党建工作、作用发挥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党支部的组织力建设情况,关系到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努力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充分发挥好政治功能,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关键词:高校,组织力,大学生党支部

  一、组织力概念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新时代的党建工作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为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应以组织力提升为主要内容,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同时,高校担负着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任,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构成部分和学生群体中最优秀的组织,提升大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和党建工作水平对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而言,组织力指的是:组织团队在设计、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合力。常表现为组织整合人力、物质、社会资源,而实现一定目标的能力,多用于管理学范畴。在基层的党建工作实践中,组织力可以定义为: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成党支部的中心工作目标、所承担的职责使命过程中,自身具有的调动凝聚党组织资源的能力。当前,党支部组织力成为其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战斗力强弱的重要考量标准。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力的强弱,也将会直接影响其党建工作的质量水平,以及高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实效性。严重影响着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的模范榜样作用的发挥,因此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必须首先将党支部组织力建设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面临的问题

  (一)大学生党支部设置的科学性有待提升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更高的工作标准,需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工作实践方式,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但在党务实践工作中,大学生党支部设置还是以“横向”或者“纵向”两类为主,即以“年级班级”和“系别专业”进行划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原有党支部设置方式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第一我国高等院校的学分制趋于成熟,以及大部分高校采取大类专业招生,进行一年专业课程学习后,再依据学生的志愿和成绩重新选择专业,导致的后果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年班级概念淡化,年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弱化。第二学生党员分布结构不合理,各专业学生党员分布不均衡,同时高年级学生党员数所占比例较高,低年级党员较少。第三高年级的学生党员进入毕业季后,更多的专注于考研、实习、就业等个人发展中,无法在党支部工作中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导致党支部组织管理弱化,无法有效提升党支部组织力,起到了负面的示范效应,且形成了一种非良性循环。

  (二)大学生党支部支委班子战斗力不强

  “党支部强不强,关键看支委班子”,当前高校大学生党支部一般包括支部书记、组织和宣传委员,主要有教师、高年级党员学生干部担任,支委会担负着教育管理和引导学生党员的重任。支委会成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工作能力、责任意识,直接关系到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到支部党建工作的水平。现在大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高年级学生党

  员担任居多,也有少量年轻专任教师担任,党支部支委会的两名委员一般都是由好年级学生党员担任。在实践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教师层面:年轻专任教师和辅导员参加工作时间短,党建工作经验缺乏,教学科研、学生工作任务繁重,不能够专注于支部党建工作;学生层面:担任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党建工作经验和思想认识不足,在支部党建工作和自身事务发生冲突时,往往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学习和社团工作中,特别是面临考研就业时,不能够将支部党建工作和自身工作实际有机结合好。同时,由于学生党支部流动性强,面临着学生支委任职时间短,且需要每年更换的情况,严重影响到了支委会和学生党员队伍的“引领、带动、支撑”其他工作作用的发挥。

  (三)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不深入,成效不佳

  在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党支部能够按照上级党组织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自上而下的开展好本支部的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发展转正、“三会一课”,专题学习教育等,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大部分学生支部的组织生活仍然停留在组织开会,传达文件精神,甚至组织生活形式不严肃不严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色彩单一,缺乏创新,内容枯燥,学习基本处于浅层次水平,学习效果不太理想。缺乏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开展品牌活动,无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党员参与党支部组织生活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有部分学生党员参与度不高,对开展组织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甚至视为一种额外的负担,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党员,他们往往忙于考研和求职,不能将精力投入到党支部工作和活动中,往往满足于完成学习任务,不注重学习效果和深入思考,采取应付态度。严重影响了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导致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随意、松散,缺乏有效地管理和规范。

  (四)大学生党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2014年6月根据《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制定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对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已经迎来了“00后”的大学生,他们青春阳光,自信开朗,思维活跃,充满活力,大学生党员应该是党组织发展中质量最高的群体。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互联网和职能手机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群体也接受者更多方面因素的“诱惑”和“考验”,当前大学生党员群体总体较好,但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亟需解决。第一、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制度十分完善,但面对党员的“全过程、不间断”式党性教育还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党员转正后,预备期间的教育培养,相比较发展前要求宽松很多;第二、部分党员入党动机不端正,功利性较强,距离思想入党还差很多,入党目的不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和工作需求;第三、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西方的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冲击,部分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甚至产生动摇,对于我们党和国家的“诽谤造谣”言论,不抵制、不敢于亮剑。甚至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不能够积极履行党员义务,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好党员的模范榜样作用。

  三、高校大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对策思考

  (一)科学合理的优化大学生党支部设置

  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高校大学生党支部的优化设置必须严格按照《党章》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等文件规定开展,充分考虑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结合不同高校、学科专业的特点,以创新优化组织结构体系,激发党员活力为目标,不断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在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时间与探索中,除了按照年级或专业设置的传统形式外,还出现了以下几种党支部设置方式:1.依托“科研实验室、课题组或竞赛团队”组建师生联合党支部,主要由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年轻的青年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2.以学生社团、学生公寓等为单位组建党支部,由社团指导教师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党员组成;3.为充分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根据某项重大专项工作需求组建临时党支部,如教育部XXXX专业工程认证服务党支部。三类不同的党支部设置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是对党的基层党组织设置和工作方式的创新和探索。将专任教师、辅导员、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等,根据工作需要和兴趣爱好组建新的党组织,有助于信息沟通,减少信息传递隔阂,增强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在工作实践中,发挥好老党员的教育引领作用和团队的传帮带作用,不仅拓展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同时有助于增强高校协同育人,提升高校全面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二)选优配强支委会,提升党支部政治领导力

  大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强不强,关键看支委会和党支部书记强不强,尤其是党支部书记扮演者领头羊的角色,同时支部的政治领导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支部组织力和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对以某高校为例的调查研究中,该校共有学生党支部77个,经充分酝酿和选拔考察后,其中由专任教师担任支部书记为5个,管理岗教师担任支部书记为6个,辅导员担任支部书记为43个,学生担任支部书记为23个,支委均有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经过横向对比后,由教师担任书记的党支部在政治理论学习、党员教育培养和党组织生活,以及党支部的文化氛围、团队稳固性和工作活力都要远远高于由学生担任书记的党支部。特别是由辅导员担任书记的党支部,具备有政治素质过硬、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很强,以及与本职工作结合紧密的特点。在党支部建设工作实践中做好思政育人工作,做好大学生入党的引路人,并能做好党支部委员的培养教育,维系好党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规范党组织生活制度,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

  高校大学生党支部要高度重视支部的规范化建设,严格遵循《党章》的规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认真开展好政治理论学习,学好党章党规,加强对支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的发挥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课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用党的先进理论、思想和文化武装头脑,特别是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在党组织活动实践中,注重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创建学生党建品牌活动,如开展党员服务示范岗,党员结对帮扶活动,支部党员学习教育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相结合等。用学生听得懂的话语体系、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开展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也只有将党支部组织生活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党支部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做到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高校全面育人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巧慧.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有效路径探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5).

  [2]杨帆.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的途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6).

  [3]石清云,高翠田.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2):118.

  [4]高振岗.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提升组织力的理论探源与实践路向[J].探索,2018,(2).

篇三: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的现状分析与思考发布时间:2022-10-26T02:10:17.483Z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6月第12期

  作者:

  韩金娥

  袁梦雨[导读]要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学生党建就必须提高要实现立德其育人效果,探索能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有利于发挥党建的教育功能

  韩金娥

  袁梦雨

  宁夏理工学院

  宁夏石嘴山市75300摘要:要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学生党建就必须提高要实现立德其育人效果,探索能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有利于发挥党建的教育功能。大学生党建与育人相融合是当下高校教育工作的现实要求和应有之举。下因此总结党建历史经验、探索党建新的发展是当下党因建工作者需要重视的课题。学生党建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工作环节,其育人功能的成效直接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此,本文章对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现状分析;对策引言

  新媒体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基本要求、学生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学生党员的重要举措和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必要措施。面对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战,如何完善党建工作是高校必须思考的问题。一、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当下互联网、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生长环境、个体特征等都发生了显著改变,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都不断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挑战。网络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价值观念、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等产生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只有将学生管理工作与党建工作相融合,才能真正贯彻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理念。高校要深化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促进青少年在理论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在复杂的环境中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者和实践者。

  (二)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

  当前,大学生党员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性较高。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是每位大学生上大学的诉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学生党组织吸引力的具体体现符合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在这些迫切需求的推动下,加入党组织成为众多大学生的重要选择。二、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党组织活动形式单一

  高校党组织开展活动多以集中学习、学习文件等固定形式开展活动,活动内容单一,形式缺乏创新。因此一些学生党员在参加党建活动时,常常存在情绪消极、出勤率低、参与度低等问题,学生对固有模式的活动缺少积极性,不会主动参与活动并享受活动。因而党建工作、党员活动的开展就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要想让高校党建工作真正发挥出入脑入心的效果,就要突破单一模式,结合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改革传统的工作模式,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二)学生党员参与性低

  当前,高校虽然都在创新党建活动形式,但创新往往浅尝辄止、流于形式。大学生并没有从严格组织流程和仪式里得到党性教育,反而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看似参加活动,实则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党建活动具有天然的严肃性让学生党员产生畏惧心理,参与或开展支部活动时不敢进行大胆创新;另一方面,和其他学生活动相比,党建活动多了政治方向上的考量,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敢过于自由和随意的发挥。长期的被动参与让学生党员参与度降低,进而影响党建育人的实效。三、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的对策

  (一)改进党建工作内容

  第一,应树立民主的育人理念,结合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深度挖掘其接受党员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党员教育活动,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第二,引导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利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培育增强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将党建工作贯彻融入学生党员的思想和生活,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性。第三,建设网络基层党支部并拓展多个分支。对此,需要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作为党员教育信息传播新载体,实现党务工作者与学生的密切交流,深度了解学生党员的学习与思想情况,继而不断改进学生党建工作方法,在多元交流和互动中,实现学生党员积极主动接受教育。

  (二)健全学生党支部组织架构

  按照有利于促进学业协同、有利于提升管理效能、有利于加强党建与学院中心工作融合的原则,采用“横向同专业,纵向跨年级”的形式构建学生党支部,实现相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党员的深入交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交流与进步,建立完善梯队建设,发挥“传、帮、带”的积极作用,开创“党支部+学术研究”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选拔党支部委员的首要标准,按期执行规范的换届程序,加强对党务干部的培训、管理和考核,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促进党支部委员会作用的发挥。建立健全功能党小组,根据党支部实际情况,从理论研讨、兴趣爱好、思想引领、学科建设等方面设立功能党小组,制定功能党小组工作计划,积极推进建设计划的实施,按时开展工作效果评估验收工作。

  (三)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一带三”活动作用

  “一带三”活动是指指定一名党员或者积极分子负责帮扶其他三位需要被帮扶的同学,帮扶可以从思想、学习、心理和作风等方面进行。学生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班上同学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有关学生工作文件及会议精神,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学校发展动态,既要当班上学习的模范,又要当生活中的标兵,要带动班上其他同学主动学习,热情帮助班上挂科严重的同学,要及时与帮扶对象积极沟通交流,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发现苗头,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应该主动督

  促党员“一带三”活动在班级积极推广,保证活动要有计划、有落实、有反馈。

  (四)搭建线上教育管理平台

  互联网大背景下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平台,让新媒体更好服务学生党建工作,使基层党组织活动更加丰富有趣,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功能,抓取青年大学生的兴趣取向,制作出符合高校大学生需求的线上平台。一是通过学生网上浏览痕迹,在社交平台的订阅和收藏,及时获取他们的关注点和兴趣所在,通过关注学生兴趣找到侧重点和突破口。二是线上线下课程学习相结合,线上课程重在形式丰富,线下课程重在面对面情感的交流,知识与情感的交融能够快速了解学生的心态变化。三是借用网络大数据算法,将学生党员档案上传云端,进行党员档案数据查询、党组织关系转接等党务系统的网络平台开发建设工作,使“智慧党建”真正走进校园。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整个社会尤其是对大学生这类青年群体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较大变化,亦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举止。学生党建工作作为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育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保障。对此,高校需提升对党建工作重视度,加强新媒体技术的融入,进而形成学生党建工作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提升党建工作效率和质量。参考文献[1]章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研究[J].大学,2020(37):93-94.[2]曾云超.探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的优化办法[J].青年与社会,2020(20):48-49.[3]李俊宏.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痛点与突破[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04):33-35.[4]范沁,陈一祥.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探讨[J].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35(03):6-9.[5]伊力亚斯·外力.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队伍建设研究[J].农家参谋,2020(13):271.

篇四: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新时代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新时代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高校作为培养祖国栋梁的聚集地,凝聚了高等教育之精华,是我国实施教育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障。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显得至关重要,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是高等学校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承担者,如何建设一支高精尖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成了现阶段最重要的问题。就目前来看,由于党中央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我国高校党务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党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难题,党务工作队伍也有了新的建设意义。从当前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提出加强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新时代赋予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一般情况下包括学校各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委员、党务秘书、组织员、学生辅导员,学校党委各职能部门、团委、工会等专职从事党务工作的人员,他们是学校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承担者,是高校从事教学科研、改革发展、维护安全稳定的组织保障,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建设情况直接关系着高校党建工作的成败。

  高校党务工作者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支撑力量,他们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中流砥柱,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贯彻者和执行者,肩负着不断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由此拉开了承前启后、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序幕,高校党建工作蓬勃发展,党务工作队伍不断壮大,新时代赋予了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新的历史使命和工作要求。

  (一)新时期要求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是指在高校党务工作者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学习高校党务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在党务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素质,从而成为专职党务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高校党务工作者个人通过入职培训,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

  态度合格的党务工作者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整体从一个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职业进步的过程。

  (二)新时期要求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理论化水平高、政治觉悟高

  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者应该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优秀的道德质量、过硬的政治素质,在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有深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备一定的关于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的知识储备和学问构造,不仅可以团队协作完成日常党务工作,也可以在关键时刻“独立作战”,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独立开展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

  (三)新时期要求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人才化

  新时期,要求党务工作者要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有崇高的道德素质,有孜孜不倦的学习劲头,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身为一名高校育人者,只有自身素质过硬,有绝对过人的政治素养和文化水平,说出的话才具备让大家信服的可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需要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打造一支精气正、干实事的党务工作队伍,一支具备纯良精气的队伍是一切党内事务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

  二、当前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高校党务工作者人事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盲区或盲点

  目前,我国高校党务工作机构设置仍然是很多年以前的编制和体制结构,很难满足现阶段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的需要,同时,部分高校仍然存在党务工作队伍严重缺编,党务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很难保证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状态。深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校党委重视不够,把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大学功能无限扩大,在这些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可以达到很高的产出比,但是在党建工作方面投入较少,即使投入也很难见到立竿见影的产出比,所以造成高校忽视党建工作,进而忽视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各级党组织对加强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缺乏刚性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缺乏有效的机制约束。不能给广大的基层党务工作者一个明确的工作岗位和“身份”,也严重挫伤了党务工作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二)部分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里,高校党务工作属于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在选聘党务工作人员时,门槛也较低,很多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专业与党务工作不对口,缺乏科学合理的选聘机制。再加上,高校缺乏系统的党务工作队伍的岗前培训和教育,导致党务工作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偏低。在部分高校,还存在着基层党务工作者年龄结构偏大的问题,他们很难将先进的管理工作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工作方法仍然停留在手工作业阶段。除此以外,部分高校的党务秘书都是由人事秘书、办公室秘书、学生辅导员兼任,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他们没有时间去系统学习党务工作方面的知识,经常是“应付差事”,党务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双肩挑”干部存在的实际难题

  “双肩挑”管理干部是指,高校从教师队伍中选拔出既从事高校管理工作,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干部,他们既具有教师的特点,又要遵循高校党委组织部门的管理,既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又是学校管理职能部门的“领头羊”。在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中,各级党组织书记中“双肩挑”干部占很大比例。但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无论是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还是学校进行的党建工作,这一类人都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做事浅尝辄止,不够深入透彻。若本身是一个教师身份承担起了高校的党务工作,即使有心而力不足,由于实际的党务工作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在党务工作决策时存在着一定的决策隐患。

  (四)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教育培训不充分

  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教育培训不充分。首先,针对刚入职的党务工作者缺乏系统的岗前培训,没有形成一个集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综合应用能力培训于一体的系统培训,使新入职的党务工作者很难在短时间内熟悉工作,只能靠时间的积累来提升工作能力,这种形式使得高校党建工作大打折扣;其次,虽然大多数高校表面上都有正式的党务干部理论培训和业务教学,但也仅仅是停留在机关党委组织的党务工作培训和网络在线学习,因其培训质量不高,内容不够丰富,导致整

  个落实过程就是简单地走个过场,党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升较慢,与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任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最后,高校党委职能部门日常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基层党务工作者没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学习培训中,学习热情也不高。

  三、当前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切实加强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组织建设

  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完善黨务工作者人事制度,以制度作保障。首先,要健全选人用人制度,提高选聘门槛。优秀的党务工作干部是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因此要严把“入口关”,调高选聘门槛,选拔真正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专业对口、勇于奉献的人员从事基层党务工作,从“源头”上提高党务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增加校内基层党务工作人员编制,减少一线党务工作者的兼职情况,拓宽党务工作队伍来源,可从校内优秀毕业生中选留,也可以从本校优秀教师中选调,或从校外选调;最后,提倡专职党务工作干部从事一定的教学、科研工作、部分业务教师兼做一些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各高校可以要求,兼任行政职务的各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用于党务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整个工作时间的二分之一,兼职的党支部书记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从事党务工作。

  (二)努力提高党务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

  学校党委对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要有长远规划,对毕业留校从事若干年党务工作的优秀本科生、研究生的发展方向,应统筹安排,着力培养一批既熟悉党务工作,又熟悉教学、科研业务和高校工作规律的党务工作骨干。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当前主要可以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来完善。

  首先,提高入职培训质量。对刚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或者从其他岗位选调后从事党务、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务工作“新人”,在上岗前要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脱产培训。重点学习党的建设理论、思想教育理论、管理知识和工作方法等,增强对高校党重要意义的认识。其次,增加岗位培训时间。各高校组织部门应该重视党务工作队伍的岗位培

  训工作,每年参加岗位培训的时间累计应该达到15个工作日,每年应该有一次脱产的系统培训,时间可长可短,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工作水平。再次,学校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党务工作干部在职攻读第二学士学位或硕士、博士学位。特别要鼓励他们攻读思想教育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的学位,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

  (三)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合理解决党务工作队伍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政治、生活待遇问题,激发党务工作队伍活力

  首先,完善党务工作的队伍考核激励制度,深入调研关于党务工作队伍考核办法中的各项指标参数,确保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被考核人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评价,争取做到公平公正;同时,对于党组织有贡献的同志,应及时表彰,以资鼓励,但若是有重大违法犯纪的同志,也应受到惩罚,以示警告。其次,对党务工作队伍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问题,应采取分流的办法妥善解决。对兼做教学科研工作的党务干部,按教师系列和研究系列评定职称;专职从事党务工作的干部,按研究系列评定职称。各高校应该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系列职称评审组。评审组应党委书记、学科专家、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人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组成。再次,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要积极帮助党务工作人员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创造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在住房安排、岗位津贴、外出进修以及其他生活待遇等方面,党务工作干部要与同届毕业的教师基本相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