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你对在教育系统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是如何认识的?
调研报告关于教育领域腐败现象的思考精品
关于教育领域腐败现象的思考
目录
摘要及关键词(3)一、我国教育领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二、教育腐败产生的原因(4)(一)体制的缺陷是教育腐败的根源(4)(二)教育经费短缺及优质教育供给不足(4)(三)监督机关缺失(5)三、我国教育腐败的表现形式(5)(一)人事管理、安排中的腐败现象(5)(二)行业类腐败(5)(三)利用校办产业基本建设工程发包、企业承包索贿受贿(5)四、针对教育腐败相关问题的对策(6)(一)坚持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改革步伐(6)(二)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校办产业的监督(6)(三)尽快修改完善高等教育法(7)结语(7)关于教育领域腐败现象的思考
摘要:2007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一份名为《学校腐败:出路在何方》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不管富国、穷国都存在着教育腐败现象。采取应对措施已经是刻不容缓。2010年7月,中央下发了《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用2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工作。8月,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教育系统要充分抓住这次专项治理的机会,努力把教育基建工作搞得更好,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教育领域的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教育腐败问题的现状、原因、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教育领域的腐败现象,并且提出一些解决
意见。
关键词:教育;腐败;高校;体制;表现形式;对策
近年来,曾有“净土”美誉的高校不时传出腐败丑闻:采购设备吃回扣、基建工程“暗箱”操作、招生人员索贿受贿,还有学术腐败等等。于是,有人惊呼:高校成了腐败现象的高发区。高校真的成了腐败现象的高发区
篇二:你对在教育系统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是如何认识的?
学校医药腐败集中整治进展情况
一、工作情况
(一)精心部署,强化领导
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是促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客观要求,是卫生系统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的重要抓手,对此,我校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为强化集中整治的组织领导,我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项日常工作。制定了《教育系统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实施方案》,下发了《集中整治责任书》,明确了集中整治目标、治理内容和工作要求,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向社会公布了全县卫生系统集中整治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和廉政帐户。
(二)宣传动员,营造氛围
为推动学校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顺利开展,我校召开了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动员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集中整治的重要意义,提升了思想认识,并对下一阶段的集中整治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为提升全体教师对集中整治的认识,我校还专门组织了教职工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电教片,开展了集中整治有关知识测试活动,不断将集中整治引向深入。我校还结合实际,多
措并举,狠抓学习宣传,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宣传专栏、订购学习资料等方式,认真开展法制教育、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思想认识,切实增强了廉洁从政从业的自律意识。
(三)自查自纠,强化督导
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是治理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一项重点内容,对此,我校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上级卫生局的部署要求,突出涉医行政行为、医用耗材招标、药品集中采购、服务行为规范等方面问题的集中整治,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治理什么问题的原则,全面组织教职工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活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为使自查自纠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自查自纠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要求教师们及时填报各项工作报表,进立工作台帐,确保集中整治不走过场。为推动集中整治顺利开展,区集中整治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开展了两次集中整治督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和实效。
二、取得成效或工作经验
开展集中整治,其目的是要解决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医患关系,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使集中整治得到群众的认可,我校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整体要求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实施要求,切实加强卫生作风建设,在全校推行了医疗服务便民惠民十项措施,切实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变化和实惠。为畅通医疗服务绿色通道,我校设置了“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积极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为学生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和卫生保健指导,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和好处。
三、存在问题或工作建议
我校对药品采购管理不够规范,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一方面,部分医生存在药品回扣、虚报药品使用等行为;另一方面,采购部门在药品采购过程中存在信息不透明、招投标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四、下步打算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结合教育系统卫生行业特点,继续组织全体教职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医务人员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和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增强忠于职守、诚信服务、严守法纪、廉洁从业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精心组织主题实践活动。根据有关要求,结合单位实际,精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如邀请检察、纪检监察部门的领导作预防职务犯罪和反腐倡廉工作的专题讲座,组织观看反腐倡廉专题片,组织廉政歌咏比赛和知识竞赛等。
篇三:你对在教育系统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是如何认识的?
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原因和治理对策
通常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在政治经济领域中腐败现象是最为严重而对于教育领域这片的神圣的净土人们很少关注其腐败的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的各种腐败、违法问题日益显现,近几年来媒体对教育领域的乱收费、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的频频报道,让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向教育领域出现的腐败现象。
一、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主要表现
教师这个职业被认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圣神的职业,教育领域也被人们认为是一块净土。对于腐败问题,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聚集在政治经济领域,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的各种腐败、违法问题日益显现,近几年来媒体对教育领域的乱收费、贪污、受贿、师德腐败等问题的频频报道,让人们开始转向了教育领域,教育领域里的腐败现象也日益显现。市民反映最强烈的是教育乱收费,认为教育部门把九年义务教育变成充满铜臭的商业活动。教育领域腐败是指掌握教育行政权力和教育资源管理与使用的人,进行营私舞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贿赂等败坏教育声誉、影响教育效果的行为。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利用职权维护和谋取私利。
教育领域腐败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权力腐败、管理腐
败、教学腐败和学术腐败这四个方面:(一)权力腐败。腐败是权力的附庸,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腐败的,腐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必须掌握一定的公共管理权力。二是公共权力非公共使用,而是变为谋取私立的工具。三是权力的使用违背基本的社会主义政治、道德原则。四是侵占、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教育腐败实质上就是一种权力腐败。如:网友曝光一农村中学校长受贿账单
一位校长在短短的2年时间内,共31次,共计收受贿赂186825元。中国央视教育频道也发过专版,谈及“贪污受贿包情妇,中小学校长趋利致教育腐败”的话题,详述了中小学校长腐败六大案例,其敛财手段和贪腐程度发人深思。2010年
5月
10日广东省检察院公布了
2009年十大“典型案件”,其中一例便是英德市教育局原局长赖来新受贿案。2001年至
2008年,赖来新先后共计受贿
66.5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
4年。当然,与那些贪污受贿金额动辄上亿的贪官相比,赖来新受贿金额不大,相对还算“清廉”。然而此案的看点不在这里,而是赖案一发,竟然牵扯出英德市涉嫌收受“劳务费”的98名中小学校长,他们闻风而动,纷纷自首,成了这十大“典型案件”中位列第二的案例,因而轰动一时。这一系列的案例都是利用这里涉及许多方面,一方面反映了教育领域里的领导人跟行政机关的政府官员一样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贪赃枉法,违法乱纪,尽可能的捞取钱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
一些教师在任人唯亲的官僚体制下,为了自己得到职务晋升、职称晋升、调动、分配工作、评奖金、评先进等等方面得到校领导的特别“照顾”,主动向领导行贿。在这种领导面前,办事暗藏着潜规则。提拔、晋升、调动、分配、评价不再按照能力、知识、文凭、成绩、贡献,而是由领导一人或几人说了算,都任由领导摆布。这一系列的权力腐败使我们的教育领域产生很多不公平,教师的工作热情也受到很大打击,它将给我们教育领域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二)管理腐败。管理上腐败其中主要表现在各种巧立名目的乱收费上。每年的新生入学,更是其学校大肆敛财的绝好机会。教育管理部门存在有弄虚作假的现象严重。比如说,学校为了提高考试的“优秀率”“升学率”,而安排学生集体作弊或“借”其他学校的优秀学生来冒名考试,还美其名曰是为了本单位的名誉和利益。还有的学校在上级例行的工作检查、验收、评估之前,严厉地警告本校的教师和学生不准他们向上级的检查、验收人员说真话,并声称“谁砸学校的牌子,学校就砸谁的‘饭碗’”。以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和教职工的工作权利相威胁,另外被评者事先与评审人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沟通,增进感情,谋求评审人加以照顾;还有的教师在考试监考时(特别是自学考试、成人高考)明目张胆的包庇作弊和冒名顶替的考生,一次收受贿赂达上千元,有些地方的考场贿赂甚至形成一次一人
100元的行情。(三)
教学腐败。教学上
的腐败主要表现在学生为了能够在教学上或考试中得到老师特别关照,还有学生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老师的特别的关照往往会向教师行贿,这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作为教师在教学上应当一视同仁,然而有些教师却没有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而是对有背景好的学生和有钱的学生格外关照,这多发生在中小学校。教学上的腐败还表现在有些教师为了赚钱四处讲学,或开各种辅导班,当然并不是所有到处讲学的教师都是腐败,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很多资源需要共享,掌握了某种先进理论或技术的教师或教授四处讲学是为了更多的资源共享,是为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这种情况不属于腐败,但是以追求金钱为目的,本身又没有真才实学只是凭借其头衔,不务正业四处讲学就是腐败行为。这种腐败现象就像寄生虫附在我们当今所最求的知识经济上,腐蚀着我们的社会。(四)学术腐败。教育领域里的学术腐败近年来频频被媒体揭露出来,为了评上职称,教师中不择手段地托人情、拉关系甚至请客送礼、暗送红包的大有人在。评优获奖的课题论文是职称评审中的重要筹码,于是评审工作中出现了严重的关系评审、近亲评审。学术腐败现象,无不表现出当前人情学术活动中的畸形影响。个别的主管领导或评委老师自甘堕落,他们中有的认为吃回扣、拿好处很普遍;有的感到升迁无望,不如趁有权时“捞一把”;有的看到一些不如自己的人都发了财,自己从事了几十年的教育工作还是一贫如洗,巨大的反差导致产生失落感;有的堕落初期处于被动状态,可当陷入犯罪歧途后,又错误地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补偿。很多教育领域的管理者大多是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中选拔出来的,但随着权力的不断增大,渐渐淡忘了教书育人的宗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捞取钱财的资本、牟取私利的工具;有的当权者观念淡薄,甚至认为收钱收礼是人之常情,拿点回扣也不同于受贿犯罪,顶多是违纪。
二、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产生根源
(一)思想认识模糊,党纪意识淡薄。教育领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业务学习、轻政策法规学习的现象,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由于缺乏必要的学习,党性观念和法纪意识淡薄:在私分钱物上,认为一个人贪污是贪污,几个人共同分取利益就不算贪污;在收受贿赂上,认为替别人费心费力办了事,收点礼品、礼金天经地义;在公务消费上,认为只要不拿公家和别人的钱财,只是吃点喝点谈不上腐败;在重大事项决策上,认为“我”是一校之长,学校的大事小情“我”说了就算。更有甚者认为,自己拿的蝇头小利,和有的大人物差之千里,自己为单位、为国家出了力,理应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部分干部丢掉了党性,由违规违纪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二)
权力过度集中,监督管理不到位,监督机制失
效。由于我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校党委的领导职责主要是把握学校办学的政治方向,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但在学校的具体行政和学术事务上,很少干预。校长是学校最高行政权力代表,代表教育主管部门行使学校行政管理权,同时是学校学术权力的核心。在这种结构中,行政权往往发挥着强有力的主导作用,实际上是行政权力主导模式。近年来,在强调抓“一把手”、“一把手”亲自抓,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的情况下,权力更是过分集中于学校的主要领导,既强化了领导责任,也放大了权力的裁量权。党政一把手和部门负责人拥有决定性的权力,即便是集体讨论的决策,他们往往也可以顺利地将个人意志强加在集体决策上。正是由于党政主要负责人在现有权力结构中所拥有的全方位的主导性地位,单位、部门的实际决策与运作方式主要取决于“一把手”的工作方式和作风。如果“一把手”的民主意识和作风差,就很容易出现“一言堂”、“家长式”的权力专断和滥用现象。由于权力的逐级下放,“一元化领导”
的现象不但没有根本扭转,还在一些学校发展得更为严重。检察机关分析:“有些学校中,个人言论代替了国家政策和学校制度,这正是学校经济犯罪案开始上升、学校违纪违法主体主要是领导干部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存在监督制约机制乏力的现象:党风廉政建设常常是下
发了文件、禁令等,却缺乏应有的督查落实,“三重一大”制度还没有推行到位,一些学校公务职权缺乏公开透明,部分学校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形同虚设,致使少数“一把手”的权力观出现偏差,发生腐败现象。
(三)财经纪律执行不严,财务管理不规范。近年来,一些学校财务人员大多由非财会专业的教师兼任,他们只凭经验来操作学校账目,缺乏规范性和专业性,使得诸如房租费、择校费、社会赞助费等一些本应上缴非税管理局的资金没有及时入账,自然而然成为了“小金库”、“账外账”,还出现了“坐收坐支”等现象。这些资金往往涉及金额大,持续时间长,因此“小金库”也曾成为教育系统频发腐败案件的一个“毒瘤”,从而出现了诸如私分钱物、乱发津补贴等乱象。还有一些学校一味追求超常规发展,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办学,这种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方式使学校的经费猛增,学校的资金支出数额比从前也有了很大增幅。但是,由于新的管理机制没有形成,学校物品采购种类繁多,如科研设备、教学用品、学生用品、图书、医疗器械和药品等多种多样,对此,许多学校尚缺乏分类的有针对性的制度规范。在物品采购中,一些部门和人员权力过于集中,缺乏货比三家以及财务、监察、审计部门的共同参与,一个人洽谈现象还比较普遍,对使用单位自行采购的也缺乏相应的操作规范与监督制约的措施,使问题多发常发。加上在购买学生保险、财务
资金管理、基建工程等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环节上的漏洞较多,导致腐败行为时有发生。
(四)干部轮岗交流不够。教育系统由于其专业性特点,对干部轮岗交流不够,出现了主要领导长期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任职时间过长的情况,部分领导干部产生了惰性,工作上缺乏了激情和锐意进取的精神,腐败的种子也随之落地生根。如我市某中学校长连续12年在同一所学校任校长,从他身上不同程度反映出思想僵化、标杆不高、一人说了算的家长式作风等问题,最后因违纪违法移送司法机关,造成无法弥补的终生遗憾。
(五)重学校发展,轻腐败防范。近年来,中央、省、地方财政逐年加大了对义务教育改薄资金的投入,各中小学都承担了一至数个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从几十万元到近千万元。教育主管部门把工作重心投向了重要项目的安排和推进上,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办学条件的改善上,对可能引发的腐败隐患预判不够,在项目监管上思考少、举措少,被动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多,主动出击寻找问题、从源头上治理少,致使一些腐败问题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才被发现,个别干部
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六)执纪力度偏软,压力传导递减。作风建设虽一直在抓,但腐败问题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究其原因,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在追责问责上不够强硬,对存在腐败风险苗头的干部批评教育的多,问责惩处的少;强调要求的多,督检落实的少;讲人情、留情面多,出真招、下狠力少,对违纪违规现象的处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致使主体责任压力层层递减,顶风违纪、腐败现象时有发生。近两年,陆丰市教育系统先后有
名干部因私设“小金库”,收受贿赂、回扣,贪污公款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甚至法律的严惩。
三、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预防对策
(一)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党纪法规教育。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用十八大精神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夯实思想根基,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守纪律、讲规矩”的观念和思想道德水平;二是要加强党纪党规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使每个党员牢记《党章》,主动遵守党的纪律,使每个干部严格遵守廉政准则,自觉执行“八项规定”等,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守纪律讲规矩,精干、高效、清廉的中小学校领导干部队伍;三是要注重警示教育和犯罪成本教育,通过召开典型案例剖析会、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反腐教育影片、警示图片展览等形式,使干部教师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明白。
(二)狠抓制度的落实执行。一是要坚持和强化《“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使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情况公开化、阳光化;二是深入推行《“两会票决”制度》,切实发挥学校校委会和
教代会(或全体会)的监督与管理作用,防止公权私用和权力滥用现象发生;三是有效落实“校务三公开”,通过多种形式公开本单位每月的财务收支、重要专项经费的分配和使用以及其他需要公开的事项,保障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预防和杜绝制度虚设现象;四是全面清理“小金库”、“账外账”,围绕发票审核、审批、大额资金使用等重要环节,不断完善财务审批、财务公开等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得当,资金管理安全。
(三)强化对权力的监督管理。一是要加强对校务、财务公开程序的监管。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向教师了解学校校务、财务公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处理,倒逼学校建立起学校账面公开常态化。二是要定期对学校财务进行审计。对单位内存在的会计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不当,管理工作不到位,“四个不直接分管”执行不力等问题,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整改建议。三是将乡镇街办小学的财务账目收归中心学校管理,既可以避免因会计不专业而出现的违规操作,又可实现层层监管。四是定期监督与突击检查相结合,从而保证监督的频率和覆盖范围,增强监督实效。五是强化关键环节监督。设置内部监督小组,由教职工推选人员进入小组,凡涉及到项目建设、物资采购、人事调配等易发、高发腐败问题的重大事项,均由监督小组人员全程参与并及时提出意见,实行有效管理和监控。六是
探索“校财局管”的模式,规范对各校经费支出的监督审批手续。通过健全内部和外部监管,有效落实权力制衡,使腐败失去滋生的“温床”。
(四)完善对干部的选拔、任用、交流机制。一是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校领导人员聘任管理办法,严格实行任期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教育目标考核制等,使每个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能扎实履职、务实尽责,在难题面前敢负责、担责。二是尝试中小学领导人员竞争聘任或选举聘任,探索选人用人的方式与范围。通过在教育系统或学校内采用公开竞争或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学校领导人员。把那些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公认度高的教师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三是认真落实中组部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对不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理想信念动摇,组织观念淡薄,不敢担当、不负责任、家长制作风等不适宜担任学校领导干部的教师及时予以调整或解除聘任。四是拓宽干部交流渠道。把工作实绩一般、群众基础较差、不思进取、责任心不强的干部,从重要岗位安排到一般岗位,从实职改任非领导职务,使其在自我完善中提高工作水平;把综合素质较好,工作扎实,积极进取的干部交流到重要岗位加以历练。
(五)建立项目建设、大宗采购工作小组。组建专门负责项目建设和大宗采购的工作小组,凡涉及有关项目建设和
11大宗物资采购方面的工作,如招投标、手续办理、采购运输、协调监督等工作均由该小组统一“一条龙”处理。学校只需在有建设需求和大宗物资采购需求时,书面向主管部门报批,之后的手续均由工作小组负责办理。这样,既能减轻学校工作负担,使领导干部能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又能有效避免学校在易发高发领域滋生腐败现象,同时还能减少监督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六)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大惩戒力度。一是要将领导干部纳入到年终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接受组织考核和教职员工测评,对不达标的领导干部,给予诫勉谈话、调离岗位甚至免职处理;二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各学校进行常态化的检查、暗访,发现问题,责令立即整改;三是要加大对主要领导的问责力度,使其充分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不力的危害性和重要性;四是对于群众举报涉及党员干部违纪违规的问题一查到底。“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执纪惩处力度,严打腐败现象,坚持发现问题及时揭露、及时查处,绝不姑息纵容。如此,惩处才能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才能达到让领导干部不敢腐的目的。
12
篇四:你对在教育系统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是如何认识的?
教育领域腐败问题及解决方案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它承载着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塑造人格等重要使命。然而,长期以来,教育领域存在着各种腐败问题,例如贿赂、考试作弊、权力寻租等,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也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解决教育领域腐败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将从教育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入手,探讨其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现状
1.贿赂现象
在教育领域,贿赂现象比较常见,涉及范围广泛。学校招生、教师晋升、教育资源分配等环节都存在贿赂问题。例如,一些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入名校,不惜行贿教育部门官员或学校领导,以获取录取资格。同时,在一些贫困地区,学校领导往往会收受家长的贿赂,以换取对孩子的照顾和照顾。
2.考试作弊现象
考试作弊一直是教育领域的一大难题。一些考生和家长为了获取好成绩,会使用各种作弊手段,如抄袭、作弊设备等。同时,一些学校和教师也会参与其中,给学生提供答案或者放水。
3.权力寻租现象
教育系统内部的权力寻租问题也比较突出,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例如,一些学校领导会将教育资源分配给“熟人”,而不是安排给需要的学生。这种行为不仅扭曲了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也打击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根源
1.利益驱动
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根源之一是利益驱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了教育领域的贿赂和权力寻租现象。一些学校领导为了谋取私利,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损害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2.制度不健全
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另一个根源是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和体制机制存在不少弊端,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度建设。这为一些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是导致腐败问题的根源之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教育公平受损,因此一些家长和学校领导会利用一切手段获取教育资源,这也为腐败问题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三、解决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监督制度和法律法规
在解决教育领域腐败问题上,完善监督制度和法律法规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加强对教育领域各个环节的监督,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和外部评估制度,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还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行为。
2.推进教育公平
推进教育公平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有效途径。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每个学生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还要改革教育制度,建立公平的选拔机制,确保学生的机会平等。
3.增加教育资源投入
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是缓解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关键。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教育条件,满足广大师生的教育需求。同时,还要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防止教育资源的滥用和挪用。
4.倡导廉洁文化
倡导廉洁文化也是解决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和践行廉洁教育理念,加强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廉洁教育和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
5.增强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增强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加强社会组织的参与和公众的监督,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公开透明的制度,促进教育领域的诚实守信。
结语
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也扭曲了社会的价值观念。因此,要切实解决教育领域的腐败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加强监督制度,推动教育公平和公正,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倡导廉洁文化,增强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才能有效地解决教育领域腐败问题,建设一个公平、公正和健康的教育环境。
篇五:你对在教育系统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是如何认识的?
医药领域腐败集中整治廉洁行医教育心得体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决策部署,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自纠工作,是一次去除医院顽瘴痼疾的雷霆行动,同时也是一次重塑医院行业形象的斗争。全院上下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行动,各科室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通过学习,深受教育、令人警醒,现有以下几点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重大成效。我作为市妇幼保健院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决扛起主业,认真履行主责,切实当好主角,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新余打造勤廉江西标杆之地作贡献。
固本培元“孕”底气。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强化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院党委深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带头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领带动全面学、深入学、反复学,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坚持把各支部和党员干部理论武装、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作为重要内容,贯穿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全过程,推动深学笃行党的创新
理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督促领导班子成员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始终坚持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谋划、同考核。定期主持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专题分析会,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任务,研究分析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职责面临的形势、任务,明确目标、细化措施。
激浊扬清“养”正气。牢固树立党委书记是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抓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第一责任人的思想,认真研究出台《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年度任务安排》,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落实。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十周年“回头看”,组织全院党员干部学习公开曝光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通报精神,重点整治违规吃喝送礼歪风,深挖酒驾醉驾背后“四风”问题,持续释放寸步不让强烈信号。从制度、流程上进一步规范人、财、物的管理,制定下发了《新余市妇幼保健院工作人员收受“红包”回扣处理规定》《防范学术会议廉政风险若干规定(试行)》《医药代表来访制度》等文件,进一步加强T医院行风建设,规范医院工作人员与营销人员、服务对象及其家属的交往行为。梳理了全院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廉政岗位廉政风险13个,参与事前事中审计监察活动90余项。开展医生、专家领取讲课费、顾问费、劳务费和医院“床位”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纠树并举、破立并进、久久为功,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取信于民。
安神养心“育”精气。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作为医院“一把手”,我本人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要求,在思想上划出红线、筑牢底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讲
党课、作报告等形式宣讲党章、党纪法规,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以常态化提醒谈话强化日常监督,开展重点岗位人员廉政谈话百余人次。组织观看《警服变囚服》《醉与罚》《叩问初心》《医鉴》等警示教育片,专题学习《全省医疗卫生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件警示教育材料汇编》,组织全院党员干部前往新余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馆和分宜县铃山镇田心村进行警示教育,今年组织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前往渝水区法院旁观职务犯罪案庭审,督促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以案为鉴、举一反三、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让红红脸、出出汗、醒醒脑成为常态,引导教育干部职工廉洁从业、廉洁从医、廉洁修身。
医生廉洁自律心得体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决策部署,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自纠工作,是一次去除医院顽瘴痼疾的雷霆行动,同时也是一次重塑医院行业形象的斗争。全院上下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行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开展了勤廉医院建设。作为妇女保健科主任,我带领全科同事努力做到:
以保障妇幼健康为中心,勤奋作为。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是国际公认的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健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指标,始终要以母婴安全五项制度为抓手,以重预防为核心,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不仅要强化孕期基础保健水平,还要从健康教育、营养管理、心理保健等多方面着手,保障母婴安全,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康需求。与其它科室联动打通专科壁垒,提高我科综合服务能力,与辖区联动扩大我科服务范围,与上级医院联动推动医院技术更上台阶。通过各种措施缩短与孕妇之间的距离,简化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坚守医者仁心的职业信仰,不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初心,依法执业,廉洁行医。要想心无旁鹫,学有所专、学有所成,就需要有一个风清气正的执业氛围。组织科室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提高政治觉悟,牢记党纪国法和行业行为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例为警示,以案明纪,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责任观、利益观,营造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执业氛围,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位服务对象,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清清白白做人。率先垂范,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做好廉洁行医的带头人。
医药领域腐败集中整治廉洁行医教育心得体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决策部署,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自纠工作,是一次去除医院顽瘴痼疾的雷霆行动,同时也是一次重塑医院行业形象的斗争。全院上下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行动,各科室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持清
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通过学习教育,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廉洁从医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从15年前作为一名医学生起,我们许下的医学生誓言,我们反复阅读过的“大医精诚”的名言,这些都深深的印在我们的内心。医德是基本也是底线,你可以不是最优秀的,你也可以不是业务能力最强的,你也可以不是专业知识最扎实的,但你一定要是一名有温度的医生。从医学、科学的本质出发,真正设身处地为患者出发,一直做到不敷衍、不搪塞,拿出最专业的水平,最温暖的态度对待每一位信任于你的患者。
著名医学家、现代外科之父裘法祖教授引用《裴子言医?序》里的内容说道“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人和事可能会慢慢改变我们的认知,但是不能改变我们的医者仁心。医学是人的科学,离开人文的关怀,医学就失去了灵魂。所以,医学要有人的温度,作为医务工作者需要用自己的温度来温暖医学、温暖患者。
中医之生命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源在于临床,临床之根源在于疗效。当我们用中药解决了患者当下之所苦,当我们用针灸解决了患者的疼痛,当我们针药结合治疗了患者多年的失眠,当我们通过中药及其他适宜技术解决了患者的颈肩腰腿痛,当我们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及技术解决了患者的疑难杂症……我们收获的是对自己专业技术的肯定,收获的是患者的健康,而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医患双方共同的努力及配合。
便民门诊和慢病门诊是最考验耐心的岗位,相同的话、相同的工作每天能重复不下一百遍。但是对于每一位来就诊或者咨询甚至寻求帮助的患者来说,我们都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位大夫,我们有义务去指引、去帮助他
们解决问题,让患者的就医感受如沐春风。如果觉得做不到或者有困难,就试着角色互换,换做我是患者,我希望遇到的是一个温暖的还是敷衍的医生?
如何才能做到洁身自好、保持清白呢?那就必须以德为魂,廉洁行医。救死扶伤是医者的传统美德,更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使医者能够成为人们心中的白衣天使。医生没有医术,不可能救人,没有医德,就亵渎了神圣的使命。只有集技术与德操于一身,才能唱出美丽动人的生命之歌。
“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对得起生命相托的信任”。做医生这条路艰辛而漫长,坚定信念的源泉很大部分来自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冬已去,春又来,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定会迈着沉稳的步伐坚定向前。
面对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我们也会反问自己,当初学医的时候如果知道未来几乎不停的面对恶意时,信念是否还坚定?答案不难,当然坚定,既然选择了就没有退路,走下去,因为当你为患者减轻痛苦时所获得的成就感是所有委屈与辛酸都可抵消的。干一行,爱一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希望我们在自己平凡、清廉的工作岗位上一直温暖每一个遇见的病人,带给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力量。所以让我们追着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循着光的方向一直向未来。
医疗反腐心得体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决策部署,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自纠工作,是一次去除医院顽瘴痼疾的雷霆行动,同时也是
一次重塑医院行业形象的斗争。全院上下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行动,各科室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通过学习教育,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为官者要正。这种正来源于行动上的正直,无恶意,无用心。始终把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像处理自己的事情一样为人民做事。为官者要做到正,首先要高风亮节,心怀坦荡,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官者的标榜就是一面镜子,既能照亮自己,又能折射他人。
二是为官者要清。这种清来源于思想上的清纯,无杂念,无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像海中之水一样清澈见底。为官者要做到清,在修养和德行上要树立优良的作风。为官者的作风就是官风,官风的清朗始终与思想和觉悟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是为官要谨慎。一要做到有条不紊、实事求是地冷静思考,不冲动不盲从,不轻易欢喜动怒,在明晰事情是非曲直后再做判断。二要守好底线、筑牢防线,为人、做事、从政都要有基本准则、标准和界限,把底线当成“分界线”,在界限中施展本领,坚决不越线;把底线视为“高压线”,时刻敲打警醒,坚决不触碰;把底线看作“生命线”,精心呵护“政治生命”,细心守好“政治前程”。
四是要以勤补拙,切莫碌碌无为。虽政事繁忙,仍不忘翻开书卷阅读。当代党员干部修好“勤”字诀,当常怀一颗为民之心,为民之事务必尽心竭力努力去做,勤学善思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勤奋务实做事认真刻苦、一丝不苟,勤下基层踏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勤于实践努力弥补自身不足,勤勉奋进方能体察民生,真正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应当具备正、清、慎、勤的基本素质,公平公正、清廉为官,审慎做事,勤勉奉公,如此这般方为党员干部的立身
处世,为官之道、行胜于言。
医生廉洁自律心得体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决策部署,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自纠工作,是一次去除医院顽瘴痼疾的雷霆行动,同时也是一次重塑医院行业形象的斗争。全院上下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行动,各科室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通过学习,深受教育、令人警醒,现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学习,坚定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放松了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就会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为此,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条纪法规大讲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培训,观看《叩问初心》《医鉴》等警示教育片,接受思想教育。大力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不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结合日常工作,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抵制诱惑,坚持过好金钱关、人情关,不断增强新时期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严格管理,求真务实。
在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的同时,及时向科室人员传达周会精神和医院各种廉政要求,严格科室管理。与全科人员签订《2023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主体责任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学习《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党章》等制度。要求科室人员遵守宪法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依法规范行医,服从诊疗需求,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医疗技术,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勤廉科室。
三、以身作则,廉洁自律。
在日常工作中,要求科室人员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形成自上而下的廉洁驱动力。带头在科室创造文明和谐的医疗环境,形成和谐信任的医患关系,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以患者为中心,自觉做到拒收“红包”、吃"回扣”,不向患者卡、拿、索、要,不做非法胎儿性别鉴定。改善服务态度,方便病人就医,廉洁行医,做新时代德技双馨医务工作者。
医药领域腐败集中整治廉洁行医教育心得体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决策部署,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自纠工作,是一次去除医院顽瘴痼疾的雷霆行动,同时也是一次重塑医院行业形象的斗争。全院上下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行动,各科室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通过学习,深受教育、令人警醒,现有以下几点体会:
廉洁关乎民心向背,也关乎事业发展和医院形象。我作为人力资源部主任,负责全院人事人力工作,更应把廉洁自律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落实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勤廉医院建设,要以病人为中心,发扬奉献精神。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党的先进性。落实“一岗双责”制,带动科室人员加强自身清廉建设,全心全意为医院的人事人力工作服务。
二是坚持廉洁为本。人事人力是医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充足且高质量的人才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保障。找准人事人力工作的廉政风险防控点,弥补盲点,堵塞空白点。贯彻落实人事人力各项规章制度,政治上从严要求,政策上吃准吃透,学习上深入细致,创新上与时俱进。
三是切实守好底线。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带头遵守组织人事工作纪律,依规办事,不越红线,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做到严以律己、克己奉公。
四是做好真情服务。人事人力归根结底是为医院干部职工服务。服务源自内心,完美始于细节。要在细节上抓好落实,甘为人梯,守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挡得住诱惑。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履职,当好医院发展和干部职工的“服务员”,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事人力保障。
医务人员清正廉洁心得体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决策部署,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自纠工作,是一次去除医院顽瘴痼疾的雷霆行动,同时也是一次重塑医院行业形象的斗争。全院上下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行动,各科室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持清
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通过学习,深受教育、令人警醒,现有以下几点体会:
廉洁自律是反对腐败、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关键。领导干部能否以身作则,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通过警示教育,深刻反思自己,认识到自身在理想信念方面、在政治学习方面、在改造自己主观世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决心以后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只有坚持深入学习和钻研,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才能更好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
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注意树立警醒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和态度,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心系组织重托,心系群众冷暖。
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制度。警示教育大会中的反面案例告诉我们,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深刻地认识到党风建设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理所当然也应该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一切为了患者着想,尽心尽力为病人服务,为“勤廉”医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医药领域廉洁从医心得体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决策部署,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自纠工作,是一次去除医院顽瘴痼疾的雷霆行动,同时也是一次重塑医院行业形象的斗争。全院上下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行动,各科室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通过学习,深受教育、令人警醒,现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强化教育,加强学习。作为党支部书记,要加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自身世界观的改造,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看到案例中曾经的好干部因为放松对自我的要求,动摇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而最终深陷泥潭,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要时刻绷紧从严管党治党这根弦,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要坚定信念,落实责任。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要坚决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讲党性,守纪律,勤履职,做表率。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行层级管理,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行班子成员每季度对分管科室负责人及党员干部进行谈话提醒,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要以大会案中人为明镜,认真对照反思,严守纪律规矩,时刻保持自省、自律、自警,敬畏权力、慎用权力、用好
权力。在党纪国法面前,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必将依纪依法受到严肃查处。警示教育是推动行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廉洁行医良好风气形成的重要推手,要塑造“医者仁心”的良好形象,加强廉政教育,筑牢廉洁行医的政治防线。
我们要时刻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县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以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的,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常怀律己之心,主动接受监督,坚决不碰红线、不越底线,为医院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为促进医院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医务人员廉洁自律的心得体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决策部署,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自纠工作,是一次去除医院顽瘴痼疾的雷霆行动,同时也是一次重塑医院行业形象的斗争。全院上下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行动,各科室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通过学习,深受教育、令人警醒,现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学习、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尤其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更加注重廉政思想文化建设,不学习,思想就会滑坡,欲望和贪念便会乘虚而入。只有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提高党性修养,自觉用党规政纪约束自己的言行,抵制商业贿赂,依法依规廉洁执业。
二、规范用权,强化小微权力监督。
医院的各个岗位,不论是院领导,还是普通职工,在人事招聘、干部选拔、设备招标等方面,参与其中的执行人都掌握着或大或小的权力,廉洁的风险无处不在。做好小微权利清单管理,为权力运行建好安全围栏,做到规范用权,监督用权,将权力关进笼子里,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三、勤廉并重,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勤”体现的是一种作为,“廉”体现的是一种作风。在行政工作中,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白“不作为就是一种腐败”,时刻牢记当初入党时的誓言,洁身自好,勇于担当!
清则心境高雅,廉则正气充盈,正则百毒不侵,勤则万众归心,让你我以清廉为指导,以勤廉为担当,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篇六:你对在教育系统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是如何认识的?
2023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心得体会及申
论素材共五篇
(—)
7月下旬,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审计署等八个部委局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已有150多个医院院长书记落马,最近两名知名药企董事长被留置接受调查,肯定还会有人落马,更多的人在瑟瑟发抖惶惶不可终日。
记得2006年、2013年也搞过两次轰轰烈烈的整治医药腐败行动。每次都会强调“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不过无论是有关部门和媒体公开报道和披露的案例,还是寻常百姓的切身感受,好像效果并不理想。按照华东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魏昌东的说法,“医药腐败已经扎下了根,由小病变大病,乃至呈现出‘癌变’的趋势。”
常识告诉我们,如果某类现象或问题长期存在甚至愈演愈烈,那么一定是相关土壤和生态出了问题,如果不解决土壤和生态这个“本",诸如整顿教育乃至于抓人之类的治标措施就犹如重复割草烧荒,场面看似壮观,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轮
轮重复割草烧荒的结果不但不能改变生态,只能使土壤更加肥沃,来年野草更加疯长。
根治医药腐败,关键在于治本。医药行业固然有其特殊性,但事物总有共性。窃以为如何治本,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能否找准并抓住几个关键点下决心去做。本文根据我本人亲历亲闻及思考,谈谈几点浅见。
一,加大医疗经费投入
我国医疗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及其在世界排名,相信国家相关部门比我清楚,不需要我费劲一一列出。医疗经费重点应该包括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和按人头划拨的经费。前几轮整治医药腐败都提出了医药分开的思路,但只要到各大医院走走就知道这个世界通行的思路停留在纸面上基本没有落到实处。医药分开落实不了的症结在于各级政府医疗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医院甚至大三甲医院都必须靠医疗器械、药品和耗材收入才能维持正常运转和医疗设施设备的投入。
N年前整治医药腐败期间,某省排名第一的三甲医院一把手曾经跟我诉苦:医院编制是若干年前定的,多年来业务量增加了若干倍,医技护人员也相应增加了若干倍,但医院人员编制没有增加,人头经费也没有相应增加,医院拿什么养活这么多新增医护人员来满足患者就医需要?只能想法设法创收。
因为医疗投入严重不足,我等患者“有幸”成了医院创收对象,医药腐败、天价医疗负担和医患矛盾等等也就自然而然成为
社会常态。分级诊疗不能得到很好落实,部分原因也在于此。
我想,国家和各地各级卫健委对全国各地公立医院编制、人头经费和医疗业务量的增加变动情况应该很清楚,医疗经费投入如果长期跟不上医疗业务增长,人员编制、人头经费与业务量的增长倒挂的问题不解决,医药分开和整治医药腐败就是一句空话,这次整治医药腐败效果如何也就不难预见。
二、限权放权加强对权力部门监督制约
整治医药腐败重点不仅仅是医院,我看更关键的是有权决定进入医保的医药品种及其价格以及药品能否进入地方药店的权力部门。
我经常服用的脑络通是一种非常普通的药,但是N年来问了无数扬州药店都基本上没有卖的。显然,扬州市的各家医院和药店是没有权力决定脑络通能否进入扬州医药市场的。相信国家批准生产但是不能进入扬州医院和药店的常规药品不会仅有脑络通一种。只要智商不低于平均数就能明白,药企如果想使自己的产品进入拥有458万人口的扬州市场,就得首先打通相关权力部门的关节,其次才是对扬州各家医院的相关人员攻关。
药品能否进入相关地方医保和医药市场是第一关,进入的价格同样决定药企利润大小和空间。换句话说,权力部门手中的权力魔杖变现金钱的能力远比医院院长书记和药品采购人员、开药方的医生大得多。
根据公开报道,国家卫健委委托开展的一项课题梳理过去十年涉及医疗领域的2900多例刑事判决书后发现,“涉及行贿受贿
的判例,器械、药品和耗材分别占比40%,30%、20%左右,45%的行贿受贿行为发生在决策环节,49%的行贿受贿行动者在行政管理部门,正职领导占比达到30%。”
这里提及的“行政管理部门”恐怕不仅是医院,其行贿受贿占比最高,可见如果不限制相关权力部门的权力,权力的运行不公开透明,对权力运行的过程和结果没有有效监督制约,医药腐败就不可避免。如果整治医药腐败漏掉或弄错重点对象,整治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三、价格公开透明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大数据时代政府有关部门如果愿意,完全可以做到使任何医疗器械、医药和医疗耗材的生产厂家、价格都公开透明,同样政府部门和患者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了解掌握医疗器械和药品、耗材的性价比。
比如不同厂家生产的扑尔敏在网络平台上的售价相差十倍以上甚至二十倍,既然扑尔敏是国家批准生产的药物,理论上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类药品疗效应该大致相同,如果患者有权根据零售价格自主选择厂家产品,相信没几个人会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那些高价药和产品自然会自降身价。
除少数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及耗材,绝大多数患者常用药品和医院常用医疗器械及耗材都不存在垄断性。即使是需要进口和有一定垄断性的产品,只要不允许使用单位指定独家或特定代理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竞争。试想如果没了“中间商”即数百
万“医药代表”,信息公开透明,患者凭医生开的处方可以在药店或平台自主购买药物,医院医疗用的相关产品在患者结账时必须公开厂家、品牌及价格,还需要有关部门隔若干年就费劲来一次运动式“集中整治”吗?
医疗器械、药品和耗材生产厂家与品牌、价格做到公开透明,完全可以有效挤出价格水分,降低患者和医保负担,于国于民都有百利而无一害,但这就需要对医保报销政策做出相应调整。
整治腐败,无论是医药腐败还是政法腐败,亦或是任何其他领域的腐败,投入、限权和公开是治本关键,但这无异于从相关权力部门“虎口夺食"所以看似简单,做到很难。坦率地说,指望权力部门都能够做到“不忘初心”,制订相关政策时自我限权、放权,恐怕不太现实。
所以任何领域的整治和反腐都必须从政策源头开始,制定政策和决定政策、执行政策的部门必须分开,并且扩大制订政策的参与范围,并且在决策前通过公开渠道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才有可能减少“政策腐败”。运动员和裁判员不能是同一个人,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然而真正做到却殊为不易!
(二)
医药领域反腐深入推进,多个医院领导应声落马。种种迹象表明,此次医疗领域反腐在力度和广度上都是空前的,是动真格的,旨在让患者获得更实在的好处。对此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次严查医疗领域贪腐的行动,在本质上跟教育行业推行双减政策,以及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我们党和政府站稳人民立场的生动体现。
对此,我具体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此次行动对我国国计民生大有裨益。
首先,这次行动有利于医生自身的长远发展。
部分医生可能会更加积极的去寻找合理、合规、合法的创收方式,比如开展多点执业,积极做医学科普等等。
那些有能力通过发明创造、知识产权、专利权等创收的医生,他的科研积极性会更进一步被激发出来,这样的生态变化无疑对整个医疗系统都是有益的。
其次,患者将深受其惠。
这次反腐后,没有了利益驱动,医生也会更加关注患者的疗效,而不被其他东西所干扰。一些高费用的安全无效药将会被清出,这无疑会极大地降低人民群众的就医成本。
最后,药企将重新回归创新驱动。
这次反腐也会使整个中国药品市场的结构会发生巨大变化,一批只会给回扣的药企将彻底被清出。
由于强大反腐态势和事实利益方式的改变,治疗价值不高的伪创新药进院可能性将微乎其微,这一点就会倒逼药企去着力研发有突破性疗的,真正有效的产品,这一点也无疑是利国利民的。
第二,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医疗反腐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
1、加强监管:政府应该加大对医药公司的检查力度,特别是对那些存在违规行为的公司进行重点监管。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医药行业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2、建立公正合理的薪酬体系:医院应该建立公正合理的薪酬体系,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减少员工因薪酬问题而参与到腐败行为中的可能性。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医药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教育和管理,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4、强化社会监督: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到反腐斗争中来,加强对医药行业的监督和曝光不良企业的行为,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
截至8月6日,全国已公开通报被查的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已达到168位,由于统计局限,这一数字实际上或许更多。种种迹象表明,此次医疗领域反腐在力度和广度上都是空前的,是动
真格的。
其实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被查,并不让人感到突然。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不完全统计,今年4月前,已有46位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被查,另有数十家医院或定点零售药店因违规违法使用医保基金被罚。5月份,国家卫健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健全完善行风治理体系,重点整治医药领域突出腐败问题。这是按照国务院组成部门和相关职能调整情况,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部际联席工作机制成员单位进行调整后,首次对纠风工作进行部署。
不仅力度空前,此次医疗领域反腐风暴也直击重点和难点。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中国医疗系统腐败问题主要集中在药品配送、设备采购、耗材供应、工程建设等方面,医院多付出的成本就转嫁到患者和财政身上。此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披露一个案例:一台进口价1500万元的医疗器械直线加速器,医院以3520万元买入,中间的回扣,居然被医院院长吃掉1600万元。医疗机构的关键人物成为本轮医疗反腐聚焦的重点。
除了针对重点,此次医疗领域腐败更立足于源头治理。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该动员会明确强调,要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
如果说“三个全”彰显了源头治理的决心,那么在具体治理中,强调“加大执纪执法力度,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则体现了精准治理,既能通过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形成声势震慑,又能通过治理实践为医药领域反腐提供经验。
面对本轮医疗领域反腐风暴,网友直呼大快人心。其实,国家一直在强力推进医药领域反腐,而这次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治理,打掉了一批“医蠹”,让患者获得更实在的好处;另一个是,“注重腐败预防体系建设,切实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显然,堵住漏洞,才能有效防止钻空子;约束权力,才能防止吃回扣。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实现更高效监督,医药领域腐败才能逐渐减少。
腐败从来不会遵循“令行禁止”的规则,制度是治本之策。治理医药领域腐败已经初现效果,这不会是终点。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实现标本兼治,才能正本清源,回归治病救人初心,让患者更有获得感。
(四)
早在7月28日,中央纪委监委就发布消息,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将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
此前,中纪委官网已发布消息,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草案加大了对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增加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相关犯罪的条款,也完善了此前容易通过单位行贿、个人行贿之间区别规避处罚的漏洞。
政策信号如此明确,雷霆风暴如期而至,这让很多人对接下来的行动充满期待。毕竟,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疗行业,自身更要做到“干净”“健康”,而不是污泥浊水,混沌一片。
民众苦于医疗腐败久矣。一直以来,一些地方医药购销领域灰色交易、腐败行为屡禁不绝;一些医护人员收受“红包”,与“医药代表”勾肩搭背牟取利益;一些药企也通过举办会议,以赞助费、讲课费、培训费等方式大肆行贿。所有这些,均转嫁为医药“成本”,推高了民众的就医费用。
与以往不同,从公开信息看,此次医疗反腐虽说立足于
“三全”: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但指向明确,路径清晰,重点突出,比如盯紧“关键少数”,找准“新型病症”,查受贿亦查
行贿等等。可以说,只要找准了这些关键的风险点,就可迅速生效,铲除一大部分腐败隐患。
以“关键少数”而言,如今的医院规模越来越大,各种管理权限集中在“一把手”,不管是医疗设备采购,还是基建工程、信息化建设,均存在较大的操作空间,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很容易异化为“一把手”说了算,滋生各种腐败。
今年1月,山东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侯月智就因违规干预和插手工程建设、医疗设备采购项目招投标活动等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而据不完全统计,从年初到现在,全国已有至少155位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投案或被查。这一数字是去年全年的两倍多。
再说“新型病症”,医疗行业的产业链长,专业性也强,这也对监督执纪形成不小的挑战。此前有媒体报道,实行“两票制”和集采后,药品、医疗器械中间环节赚差价的问题有所缓解,但一些药企又转向虚高价格采购原料药,伙同经销商套取资金用于贿赂。
据国家医保局2023年8月通报,2017年至2023年5月,广州3家药企与下游50多家药品代理商串通,对87种药品用虚高价格采购原料药的方式套现,并向下游代理商转移巨额资金,其中部分资金用于行贿医务人员或特定关系人,开展药品违规促销。
此次医药反腐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也有助于源头治理,从根本上净化医药领域的不正之风。鉴于当下很多所谓的“学术
会议”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风暴一起,很多学术会就暂停了,还有甚者,不少医药群都解散了。有媒体调查核实,近日,有包括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陕西医学会、广西医学会等8家举办方发出相关学术会议延期的公告。
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直接危害国民生命健康,若不及时遏止腐败之风,不仅会败坏医药行业的风气,加剧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也会部分抵消经济社会发展带给民众的红利。对此,必须重拳出击,严肃整治,还民众一片净土。
一方面,要及时总结这一轮医药反腐中一些好的做法,将其固定下来,使之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长久发力。既然这个领域的腐败有一个长期形成、演化的过程,则治理也就不要指望一蹴而就,而是要立足长远,长治久安。另一方面,针对“一把手”,要强化监督,并推动实行轮岗制度;针对污点医护人员,不妨探索建立“医疗卫生系统行贿、受贿不良记录数据库”,建立和完善对行贿人、受贿人的从业禁止处罚制度。
医疗卫生事业关乎每一个国民的民生福祉,也牵涉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期待这一轮反腐行动,铲除多年积累的沉病痼疾,交出一份让公众满意的答卷。
(五)
今年7月以来,中国医药产业和医疗系统的反腐行动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有主流媒体认为这是一场力度空前的行业反腐行动,其背后的原因是近年来医药腐败呈现蔓延扩散和隐秘之势。
已披露案例显示:医药腐败已经成为推动医疗费用快速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7月28日,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喻红秋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形成声势震慑。
此前,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十个部门共同出手,力度可见一斑。
以笔者多年来的调研和观察,医药领域的腐败问题已非一日之寒。这和中国社会长期对医生、药师、药房和药企的高度信任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对于治病救人的医药产品总是存在着敬意。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了,求诊的患者对于特效药和快速完成医疗进程又有普遍性的需求。因此,本世纪以来医药企业和医疗性设备企业、在城市健康工程中的话语权明显上升,力图引导医疗采购。
然而,如果有关医药和设备供应系统不加节制、规则模糊,就会出问题。每年全国或地方两会上,都会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质疑这种力图引导医疗采购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所谓新发
展业态;主流媒体也多次发出声音一一治理虚高的就医问诊费用,既是民生更是民心工程。
近日,笔者在和多位熟悉的医护人员交流中也获知,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全面根治。药品变得昂贵的推手并不是第一线的医生,他们并没有定价权;但已经熟悉和普遍使用的规则是在一家医院看病就会在此照单付钱取药。自然患者也会比较,如在网店上同类、同款的药品价格会有悬殊差距。
批量新医药和所谓新型大宗医疗设备的开价和销售,甚至出现了销售方和采购方互相勾结而损害使用方利益的极端案例。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方,不仅仅是患者及其家庭,同时也包括就诊者单位和国家医保。笔者在调研时也发现,有国家医保的就诊者往往会有心理上的优越感、对其问诊药品和医学检查价格的敏感度较低。当药品和设备交易价格被逐渐推高,回扣必然跟风。
笔者第一次听说药品回扣的概念,是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当时,笔者随上海社科院的课题调研组到浦东调研国资医药企业,就很清楚地记得他们说,一外资药企的医药代表,打破了稳定了多年的药品采购价格并给了回扣。这家国企厂长愤愤不平地指出说:这就是医药采购中的腐败问题和对国企的不公平竞争。
后来,笔者一直关注医药代表的行业拓展和社会运作问题。只是三十年过去,中国如今具有世界上规模人数最庞大的医药代表群体、最近公布的数字是二百六十万之众。而美国和日本的医药代表,只有十一万和五万多;尽管美国还是医药代表机制的诞
生地,也是每年新药推向市场额度最多的国家。
毫无疑问,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对医药代表这一群体会产生实质性的震撼作用。笔者接触的多位医生,也明确表示出对医药代表群体的厌恶,但更重要的还是要重新塑造医药领域的行业生态。有行家还告知说:除了药品和设备的价格高,多批次、不节制地增加患者医用耗材也已是腐败的一个典型方面。
可以说,医药领域的腐败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已经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共同推高了药价和医疗费用,群众反映强烈。此番国家部署、地方迅速跟进的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是很得民心的战略性举措。
篇七:你对在教育系统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是如何认识的?
谈谈你对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认识
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腐败行为不仅破坏了医药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也损害了患者的利益和社会公众的信任。比如,一些医生和医院可能会收受药商的贿赂来开具虚假处方,推销高价药品,从而牟取个人利益。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职业道德,也损害了患者的财产权益和健康安全。
其次,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首先,需要加强立法和监管力度,完善医药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惩腐败行为。同时,医疗机构和药店等医药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行业自律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此外,还要加强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腐败的力量。
最后,要加强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国际合作。医药领域的腐败问题是全球性的,没有国界和界限。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共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并通过国际组织和机构加强监管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医药领域的公平竞争环境和患者的权益。
总之,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加强监管和法治建设,同时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参与度,我们才能有效遏制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