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严管党员队伍
制定党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党员管理,提高党员素质,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制定本党员管理制度。
第二条
党员管理制度是党内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组织在推动党员发展和发挥作用方面的基本依据,是党员参加党的活动和履行党员权利和义务的基本规范。
第三条
党员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建工作;
2.坚持党章党规党纪,严明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规定;
3.坚持党员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激发党员活力;
4.坚持以德治党,促进党员自我加强和自我教育;
5.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和帮助党员成长。
第四条
党员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级党组织内的党员管理。
第二章
入党管理
第五条
入党是一个严肃而庄重的仪式,在党员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党员发展工作是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级党组织应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管理,认真履行党员发展工作职责。
第六条
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必须符合党的基本要求,经过党的组织程序的考察和培养,经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按规定接受入党宣誓。
第七条
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应具备如下条件:
1.基本认同党的纲领和基本原则;
2.具有良好的政治品质和道德修养;
3.热心为人民群众服务,并具备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4.年满18周岁;
5.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6.无严重违法犯罪记录。
第八条
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发展工作由党组织按程序和要求组织进行。
第九条
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发展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年。
第十条
对党组织有重大贡献或有显著表现的积极分子,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短发展时间。
第十一条
各级党组织应建立积极倡导及时发展党员的机制,确保党员队伍的健康发展。
第三章
党员权利与义务
第十二条
党员有权:
1.提出意见和建议,参加党组织和党内会议;
2.参加党组织活动,按照规定选举和被选举;
3.加入党内活动组织,进行政治学习和经验交流;
4.享受党员的权益和待遇;
5.申诉和投诉。
第十三条
党员有以下义务:
1.遵守党章和党的纪律,严守组织原则;
2.持续提高政治素养,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
3.关爱党和人民事业,努力为之奋斗;
4.维护党和政府形象,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5.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第十四条
党员如果触犯党纪党规,将按程序严肃处理,甚至开除党籍。
第十五条
党员如果有重大贡献和突出表现,将受到党组织的表彰和奖励。
第四章
党员管理机制
第十六条
各级党组织应建立健全的党员管理机制,明确党员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
第十七条
党员管理机制包括党员发展机制、监督机制、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
第十八条
党员发展机制应由党组织按程序组织开展,达到选拔和培养优秀党员的目的。
第十九条
党员监督机制应由全体党员共同参与,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网络。
第二十条
党员考核机制应强化党员素质与工作业绩的考核,促进党员的自我提升。
第二十一条
党员奖惩机制应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对党员根据表现给予奖励,对违规违纪党员给予必要处罚。
第五章
党员教育和培训
第二十二条
党员教育和培训是加强党员管理的重要手段。
第二十三条
党员教育和培训应针对党员特点和实际需要,实施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和内容。
第二十四条
党员教育和培训应采用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党员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第二十五条
党员教育和培训工作应由党组织统一组织和督促,确保全体党员得到培训机会。
第六章
党员组织活动
第二十六条
党员组织活动是发挥党员作用和增强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第二十七条
党员组织活动应立足党员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调动党员参与积极性。
第二十八条
党员组织活动应定期举办,内容丰富多样,注重提高党员政治素养和实践能力。
第二十九条
党员组织活动应注重党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形成团结友爱的氛围。
第七章
党员信息管理
第三十条
党员信息管理是党员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三十一条
党组织应建立完善的党员信息系统,准确记录党员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
第三十二条
党员信息应定期更新和核实,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第八章
党员脱党管理
第三十三条
党员如有特殊原因需要脱党,应报所在党组织批准。
第三十四条
党员脱党程序应遵循程序,避免不良影响。
第三十五条
党员脱党后,仍然应履行党员义务,不得损害党和党组织利益。
第三十八条
对于脱党的党员,党组织应及时进行宣传和说明,维护党的形象和声誉。
第九章
党员管理督查评估
第三十六条
对党员管理工作进行督查评估是加强党员管理的重要手段。
第三十七条
党组织应建立健全的党员管理督查评估机制,确保党员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效。
第三十八条
党员管理督查评估应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工作成效和绩效评价,推动党员管理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结语
党员管理制度是党的基础性制度,对于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凝聚党的力量、全面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组织要认真遵守党员管理制度,加强党员管理工作,做到严格管理、激励奖励、警示处罚,确保党员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为实现中国梦和党的宏伟目标不懈努力。
篇二:严管党员队伍
严管砥砺担当厚爱凝聚忠诚———浅谈提升党员干部忠诚度的几点思考
作者:武铁虎
来源:《前进》2017年第6期
人无忠诚之德不立,国无忠诚之士不兴。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兴党兴国之要举、强基固本之长策。“闻鼙鼓而思良将”。当前,我们党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尤其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永葆绝对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受多元价值观、市场经济法则等因素影响,某些党员干部的忠诚度不仅未能与时俱进,反而出现各种滑坡,阳奉阴违者有之,尸位素餐者有之,投机钻营者有之,损害着党的政治形象和执政能力。加强党员干部忠诚度建设始终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课题。党员干部忠诚与否,既取决于政治觉悟和品德修养,也取决于价值取向和利益引导。提升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忠诚度,应遵循严管厚爱基本思路,深入细致地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坚持选贤任能,推进优胜劣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用人导向是风向标、指挥棒。选人用人对党员干部忠诚度的影响至关重大。举贤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蔚然成风;用佞则宵小云集,投机钻营猖獗盛行。提升党员干部忠诚度,必须坚持宁缺毋滥原则,旗帜鲜明地把忠诚作为首要标准和要求,严格把好选人用人关。选人用人涉及两个层次,一个是普通党员、干部的选用,一个是领导干部的选用。不仅要严把领导干部选拔关,防止“带病提拔”,还要加强源头治理,把好干部队伍、党员队伍的准入关,防止“带病准入”。同时,要重点在“下”和“出”上做文章,大力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党员严进宽出,切实把那些人品佳、素质高、德行好的同志识别出来、使用起来,将投机钻营、意志薄弱、蜕化堕落分子挡在体制大门之外。
二、坚持思想引领,狠抓教育引导。思想教育是党员干部忠诚度的“保鲜剂”。“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党员干部能否忠诚于党,说到底要看其思想底色如何,要看其在思想深处是否接受党的理论体系,是否认可党的纲领章程,是否愿意践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提升党员干部忠诚度,必须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从改造主观世界入手,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党章党规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坚定其理想信念,补足其精神之钙,在学思践悟中,改变其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提升其思想高度和境界情怀,增强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对党忠诚锻造成党员干部的第一习惯,让践行“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三严三实”“四讲四有”等要求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
三、坚持以上率下,严抓关键少数。“观国者观君,观军者观将。”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抓住“关键少数”。大量事实表明,作为“关键少数”的党员领导干部,其执政理念、处事作风、道德品行对广大党员干部具有强大的影响和辐射作用。提升党员干部忠诚度,必须抓住“关键少数”这个根本,坚持以上率下、躬身示范,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广大领导干部要在其位谋其政,牢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成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模范示范者,成为加强党内监督的坚定执行者。要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抓班子带队伍,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党章,带头严明党纪,带头廉洁自律,带头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带头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清正做官,推动形成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氛围。
四、坚持从严管理,持续正风肃纪。“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严管是最大的关爱,规矩是最好的保护。提升党员干部忠诚度,必须用好严格管理监督、严格执纪问责这个有效法宝,坚定不移地把正风肃纪进行到底,切不可以信任代替监督。“四风”问
题腐蚀党的执政根基,瓦解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级党委必须充分认清作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牢记党不管党、吏治废弛的沉痛教训,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履行好党章赋予的重大职责,树立正面典型,加强反面警示,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执纪、严格问责,让铁纪发力严规生威,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回潮反弹,切实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大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五、坚持正向激励,打造心灵家园。“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正向激励是提升党员干部忠诚度的“定心丸”,能够激发党员干部对党的归属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现实利害关系和利益得失影响甚至决定着他们的思想倾向和行为模式。调查显示,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懒政惰政现象和不作为问题,与正向激励不到位不无关系。提升党员干部忠诚度,必须建立科学的正向激励机制,积极回应其合理利益诉求,解决其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用事业平台留人,让党员干部看到前途希望;用优厚待遇留人,让党员干部看到实际利益;用健康氛围留人,让党员干部感到心情舒畅;用良好生态留人,让党员干部看到公平正义;用科学机制留人,让党员干部看到现实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吕梁市委组织部)
责编:建兆
篇三:严管党员队伍
如何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
针对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有效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选准突破口,切实加大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力度。
党员教育管理要着眼于提高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要在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创新党员退出机制、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等三个环节上狠下功夫,把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突破口来抓。
一是严管发展党员入口。发展党员工作是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基层党支部负责人要对工作中表现认真负责、优秀的对象积极培养,对各行业中业绩突出,表现优良的进行推荐,严格按照培训、发展、公示等程序规范公开操作,坚持发展党员的标准,确保党员质量,由以往追求数量规模向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转变。
二是创新党员退出机制。要疏通不合格党员的“出口”,不能让其滞留在党内,影响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损害党的形象。要坚持把民主评议党员与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结合起来。制定《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暂行规定》,严格不合格党员的政策界限,规范不合格党员的处置程序。对确定为不合格限期改正的党员,实行帮教责任制,指定专人进行帮教,做到“无情”评议处置,“有情”帮教转化。对受劝退、除名处置的党员,不能“一出了之”,而要扎实做好思想工作,教育其作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是注重日常教育管理。党员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支部要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目标管理、党员思想汇报等制度和做法,在此基础上,针对部分党员宗旨意识、党性观念淡化的倾向,在重点抓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教育的同时,每年“七一”前后,结合纪念党的生日,组织广大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学习、竞赛、演讲等活动来激发党员的热情与奉献意识,来坚定政治立场,加强党性锻炼,并有针对性地向党员提出希望和要求。
(二)探索新途径,努力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效。
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改进与加强结合,积极探索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努力增强工作实效。
一是探索、创新、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社区支部的阵地作用,从市直、区直机关里以做志愿活动的形式,让富有一定政治理论的专家、干部来社区讲党课,也可请离退老同志组队义务为党员们讲课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入党时间长的党员,注意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深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和理解。对年龄较轻、入党时间晚的党员,注意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突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的教育,促使其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
二是提高党员电化教育普及率。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是新时期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手段。要把加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扩大教育覆盖面,坚持做到“三个纳入”:即把电化教育纳入到对党员的经常教育之中,把电化教
育纳入到对党员的专题教育之中,把电化教育纳入到各项培训之中。
三是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从各条战线、各个行业挖掘培树先进党员的典型,总结经验,宣传报道。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在电视台开辟专栏,宣传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典型事迹,使全体党员在典型的带动下奋发工作,锐意进取。
(三)扩大覆盖面,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针对越来越多的党员、职工、群众没有被党组织所覆盖、所影响的现状,要加强探索与研究,着力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网络化的党员教育管理体系入手,切实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在深入挖掘社区单位党组织丰富资源的基础上,一方面凝聚离、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的力量,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强化他们的社区意识,要求他们在维护社会稳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青少年教育及邻里团结互助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根据老龄党员的需要充实组织生活内容,广泛发动在职党员及时参与社区工作,发挥在职党员8小时以外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着眼提高素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要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加强党性党风教育,加强法律知识普及,使党员全面了解和掌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改善党员队伍的文化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领。
二是建立灵活机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实际工作中,要本着方便、快捷、实效的原则,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一方面,加强组织关系接转管理。对于外出6个月以内的,开具《党员证明信》,接转临时组织关系,党
员外出后,应凭《党员证明信》,主动接受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对于外出6个月以上,地点比较固定的,且从业的单位已建立起党组织的,接转党员正式组织关系,以利外出党员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并缴纳党费。对流入的外地党员,各级党组织也应做好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对于外出6个月以上,流动频繁,地点不固定的,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必须办理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党员外出后,应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所在地党组织,接受其教育管理。外出党员返乡后,原党组织要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所记载的有关内容。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及时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另一方面,建立定期联系汇报制度。对于转出临时组织关系和外出6个月以上,因流动地未建党组织而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地和原单位党组织定期联系,汇报思想,按时缴纳党费。
三是立足新的实际,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的教育管理。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量涌现,而党建工作存在空白点的状况,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尽快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使党组织的覆盖率达100%。同时,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来开展党的活动,在活动形式上,本着“业余、灵活、小型、分散”的原则,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开展党的活动;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引导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开展争创党员模范岗、党员责任区、科技攻关、义务奉献等活动;在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中逐步建立起党内组织生活各项制度,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得到切实加强。
篇四:严管党员队伍
严管干部的意义
一、引言
严管干部是中国共产党一贯以来的重要方针和政策,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从政治责任、队伍建设、反腐倡廉、工作效率和社会形象等方面探讨严管干部的意义。
二、政治责任
严管干部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行为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党的形象。因此,必须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他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
三、队伍建设
严管干部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管理干部,可以规范其言行举止和工作作风,提高其素质和能力水平,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有担当、有能力、有作为的干部队伍。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组织纪律性。
四、反腐倡廉
严管干部是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关键环节。腐败现象是危害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敌,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只有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权威性。同时,通过对干部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也可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反腐意识,使其自觉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树立良好的党风廉政形象。
五、工作效率
严管干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干部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可以督促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社会形象
严管干部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党的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干部又是党的形象的代表之一。只有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才能使广大群众更加了解和支持党的决策和部署,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同时,通过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也可以促进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
篇五:严管党员队伍
党员管理十大红线
针对当前少数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特别是有的党员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甚至不讲社会公德,参加封建迷信活动,明里暗里阻挠中心工作推进的情况,江北街道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借鉴省内外经验,以党员先锋指数管理为抓手,结合温州实施的“红色细胞工程”,划出“十条红线”,严管党员队伍,有力推进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1)理想信念动摇,抵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或不执行党组织的决议、决定,编造或传播政治谣言及有其他歪曲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行,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
(2)“三不党员”,即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的;
(3)在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袖手旁观或临阵脱逃,或因工作失职,给国家、集体或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的;
(4)被公安、检察等机关立案查处,或醉酒驾驶被查处的;
(5)思想作风不正派,长期搞不团结的;
(6)组织煽动群众集体上访闹事,参与无理上访,或为无理上访提供资金、交通便利的;
(7)生产或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坑害群众,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或恶意拖欠国家、集体、民间资金的;
(8)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和待遇,产生恶劣影响的;
(9)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或为封建迷信组织等提供信息、资金、场所,经教育不改的;
(10)道德败坏,不赡养父母,不抚养子女,虐待家庭成员,参与“黄赌毒”,党员形象不佳的和其它不符合党员标准的行为。
同时,引入定量评价指标,建立不合格党员评价标准体系,使“十条红线”真正成为从严管理党员队伍的高压线。
篇六:严管党员队伍
浅谈如何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
农村党员是党在农村的“细胞”,是党联系农村群众的重要纽带。立足新时代,面对农村党员学历偏低、年龄老化、素质不高、结构不优、流动性强等实际问题,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要突出“三要”。
一要探索创新党员思想教育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的实效。包括推进日常学习、坚持常态宣讲、强化典型引领;从严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将支部“三会一课”开展情况纳入考评,实行量化评分,奖惩挂钩;建立健全管党治党机制,紧盯发展党员源头和管理过程,抓实党员监督管理。一方面,突出“抓两头”。严管党员“入口”,发展党员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凡不满足发展条件的,坚决不予进入党员队伍。另一方面,注重“带中间”。全面规范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创造性地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和分类定级,相关情况实行“自行申报、月汇总、季公示、年评比”,广泛接受党员及群众监督。以积分管理为基础和依据,细化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确保党员民主评议结果与评先评优及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无缝对接。
二要创新党员教育和管理手段。创新是促进事业发展和工作进步的不竭动力。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农村党员队伍特点的变化,创新方法和手段,对于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
性十分必要。要立足本地实际,加强实践探索,在教育的方式上,做到由单一型教育向层次型教育转变、由静态教育向动态教育转变、由单向引导型教育向双向交流型教育转变。在教育方法上,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正面示范教育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传统化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在教育内容上,拓宽教育广度,挖掘教育深度,针对农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等实际,科学设置教育内容,提升教育效果。在教育手段上,重视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的应用,大力发展“线上党务”,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性、参与性、民主性。
三要从严压实监督责任。实践证明,强化农村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关键是站位要高、结合要紧,尤其是责任要实。要在注重党员教育管理的思想性、引领性和系统性的同时,更注重对落实工作责任的监督,着力解决部分党员形象“慵懒散”、支部管理“宽松软”的问题。要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坚持抓早抓小,对意见集中、反映较大的党员,及时运用约谈、函询和诫勉谈话等手段予以提醒警示。
浅谈基层党员教育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是党组织建设最经常、最基础的工作,是党章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党员的组成结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精神状态、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中存在“人户分离”现象,主要有农村动拆迁后许多老党员由于生活习性和感情不愿将组织关系转到居民区;在职党员由于所在单位没有党组织等原因,将组织关系转到居住地等,导致组织生活不能正常参加。
二、组织生活方面
组织生活在居民区开展的比较丰富多彩,但是在农村和两新党组织中形式比较单一,一味地读读报纸、看看影片等,缺乏吸引力,其原因是农村资源较少,党务工作者文化水平、工作能力不高;两新党组织负责人一般不是公司管理层,可利用的资源较少,生产型企业存在“重业务轻党务”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整合资源、共享资源、利用资源,并且进一步加强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学习优秀、创新思路,不断丰富和提升农村、两新党组织生活的形式和质量。
三、党员信息化教育管理方面
近年来,基层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员教育信息化工作,抓住机遇,调整思路,积极探索,充分运用“互联网+”、远程教育、社区通党建园地、微信群等信息网络手段开展党员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发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认真研究解决。一是硬件不全。在部分小区存在电信、移动信号质量差、不稳定、网速慢等现象,导致无法正常进行信息化教育;在农村地区,公共设施、光纤光缆跟不上,导致远程教育无法正常使用。二是方法不新。随着信息化网络不断深入,少数基层党组织书记或党务工作者,尤其是村党组织,不能与时俱进,远程教育等网络平台利用率不高,采用的党员教育方式一成不变,教育的手段和形式多年一贯制,缺乏活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