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党外干部培养使用工作困难问题
党外干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盂县政协委员
马智生
统一战线是我党始终坚持的三大法宝之一,它在我党建立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统一战线依旧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正在继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众所周知,我党关于统战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它意味着由各民族
、无党派人士组成的各社会阶层,本着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的原则,和中国共产党辱齿相依,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实际上,党外人士特别是党外干部,一直都是在这个的原则下,忠于职守,勤恳敬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中国共产党关于党外干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对党外干部是重视的、关心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越往高层走,从市、省到中央一级,对党外干部的重视程度越大,在基层,特别是县区一级,情况越差强人意。其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
来:
一、受训学习机会少。除工作需要,副县级以上的非党干部接受培训学习外,其它一般非党干部接受有组织的培训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起码在我参加工作以来的十六年间就从来没有。我们不是说非党干部就是稀有资源,就应该受到特殊的待遇。实际上,一大部分非党员干部都是非常善于和勤于学习的,他们不仅学自己本职专业,而且还积极参加其它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他们希望参加各种高水平的培训学习班,不断提高自己的统战理论知识水平,更加地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和社会服务。
二、培养、提拔、任用的力度不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党对党外人士的政策措施也在不断充实完善,其主流是加强而非削弱,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万钢出任科技部部长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相比较而言,在基层很多地方,这种认识并没有水涨船高,一些高学历、有能力、有影响的非党人士是被忽视的。他们的提拔任用受一些地方官的思想观念的限制,思想认识高,任用非党干部的比例就高,否则,比例就低,随意性和人为性很强。在一些基层的政府职能部门和法检两院按规定配齐党外干部和乡镇党外副职的比例小,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党外干部的比例偏低。种种情况表明,非党干部的培养、提拔和任用,在基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这样不但使非党
干部的成长受到了影响,而且会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政治热情,势必也会影响统战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各级统战部门在对党外干部的重视程度上还大有作为的空间。统战部门担负着“了解情况、综合研究、掌握政策、调整关系、培养新人、举荐人才”的任务,是中国共产党联系广大党外人士的桥梁和纽带,应该说同时也是党外干部的“娘家”。2000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以后,给基层统战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和中央《决定》明确规定省及省以下各级统战部长,由于工作需要又有条件的要由同级党委常委担任,结束了长期以来统战部门说话无力、协调困难的被动局面。这一重大决定显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外人士的重视程度空前加强,同时也意味着统战部门在培养和推荐党外干部方面将大有可为,在基层党外干部受忽视的现状也会随之改观。这既是广大党外干部的期盼,也是统战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党外干部是广大党外人士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群体,对党外干部的认识某种程度上就是对非党人士的认识,党外干部是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一支不可缺少的政治力量,他们爱国守法、敬业乐群,只要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把党外和党内理顺关系、密切协作,就能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广大党外人士的聪明才智,党外干部也必将更加为我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自己应有
贡献。
所以,各级组织部门,应当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和团结党外干部,要把培养和使用党外干部纳入任用干部的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举荐和公开选拔、招聘等形式,把那些有政治鉴别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的优秀党外干部安排到合适的领导岗位,让他们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从而更好地为当地各项建设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