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党委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7篇)

时间:2024-10-16 14:16:01 来源:晨阳文秘网

篇一:党委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共有1122字,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议作为当地党的最高领导集体的会议,是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必经程序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党委常委会自主决策的重大事项增多,地方党委常委会议在研究事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凸显。

  一、存在的问题

  (一)议题数量过多。由于一些地方党委、部门党委(党组)缺乏担当精神,不敢作为,不愿负责,加之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的理解存在差异,遇到问题大都争取让上级常委会“拍板”,导致地方党委常委会议议题过多,每个议题得到的讨论研究时间相对减少,影响了地方党委常委会的质量。

  (二)议题酝酿不充分。由于一些地方党委、部门党委(党组)在遇到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重要事务时,急于求成,向上级党委常委会提供的会议议题准备不足,酝酿不充分,研究不彻底,有时甚至忽略合法合规性审查,导致在常委会议上深入具体研究时没有足够的数据、材料等进行有效有力的支撑,影响了会议进程。

  (三)议题确定范围不够明确。党的地方党委常委会作为地方最高领导集体会议,是议大事、定大事的会议。然而,一些地方党委、部门党委(党组)对常委会议题范围的理解不够充分,对“可上可不上”常委会议题拿捏不够,本不该属于常委会议议题的内容也向常委会议报告。此外,有时还存在紧急事务报党委常委会议研究不够及时的情况。

  页

  第

篇二:党委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一)领导班子方面

  1、发扬民主不充分

  一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对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容和实施集体领导的基本程序理解不深、掌握不透。班子中,有的成员存在“各管一摊”的错误思想,对其他专业提出的意见,不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敢发表意见,不能很好的参与到集体领导的工作中来。

  二是只要集中不要民主。个别领导摆位不正,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存在“长官意识”、“家长制”、“管家婆”、“一言堂”,班子成员不沟通,不交流。也不让群众讲话、不听群众意见、不尊重同志,不进行末尾表态。

  三是民主程序形式化。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发扬民主,在大事、要事上一人说了算;对重大事项虽然集体讨论,却会前做决定,民主讨论只表决不决策,走过场。有时候搞临时动议,未经充分酝酿讨论,仓促草率地做出决策,在执行时无法贯彻执行。

  四是分工不负责的现象。分工不负责,遇事推诿,显示政绩的事,邀功领奖的事,争相个人负责;排忧解难的事,承担责任的事,就强调“集体领导”。

  2、正确集中不得力

  一是不能正确集中。有的主要领导分析、判断、综合驾驭能力不足,对集体讨论意见不能及时进行决断;有的怕影响团结,对班子成员中出现的不同意见,优柔寡断,不敢集

  中,不善集中,造成议而不决。

  二是集体决定执行不力。主要表现在执行集体决策的事项上,缺乏较真精神,不愿意得罪人。集中决策时,对班子成员提出的意见,不反对、不批评、不抵抗,随波逐流,决策后又缺少监督及反馈,有时会出现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应付。

  三是相关制度得不到落实。有的重要会议无记录,会后无纪要,使决策的东西无记载,在责任追究时无依据。

  二、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存在问题及表现

  1、遵守政治纪律情况。

  一是政治敏感性不强,缺少政治纪律不够警觉。虽然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面对社会中、网络中的政治流言蜚语、错误言论,没有积极斗争、积极反抗,甚至有时以自己不了解或者不愿得罪人的心态,面对谣言的传播视而不见、装聋作哑。

  二是政治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还不够多。对政治理论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三是贯彻执行上级部署不坚决、打折扣;四是监督责任不到位。签订《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后,缺乏追踪考评机制。相关制度办法还不够完善,在制度执行上缺乏刚性约束。

  五是缺乏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有“照手电筒”现象,只喜欢照别人、越透明越好,不愿照自己、留余地越宽越好。

  六是与中央和市委的政治要求有认识偏差。

  2、遵守组织纪律情况:

  一是缺乏组织观念,自我管理松懈,没有时刻保持积极工作状态,面对问题、难点,经常依靠上级党组织,没有独立负责的解决。

  二是开展批评缺乏勇气;三是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不到位;四是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不主动;五是遵守组织程序不严格,干部考察工作不规范;六是服从组织决定不坚决,执行效果打折扣;七是重要事项不请示报告等。

  3、遵守廉政纪律、党风廉政责任制情况:

  一是督促落实廉政制度不到位;

  二是落实主体责任有缺位;三是落实“一岗双责”不到位;四是不按时参加廉政教育等。

  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十五条实施意见、坚决反对“四风”方面存在问题及表现

  (1)、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15条意见、转变作风方面的基本情况

  (2)、“四风”以及集团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3)、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思想作风不“振奋”。

  二是学风不“端正”。

  三是工作作风不“务实”。

  四是工作作风不“开拓”。

  (4)对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四风问题的整改落实方案中未落实、落实不彻底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比如

  1、服务基层联系群众不紧密不深入;2、急于求成重“显绩”,政绩观有偏差;

  3、好人主义标准放松;4、推动工作方法单一,狠抓工作落实不够;5、调查研究贴近实际不够;6、关心关爱干部主动性不够;7、执行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系统检查督办机制。

  8、守摊求稳激情衰退等。

  四、履职尽责、攻坚克难等方面存在问题及表现

  1、履职尽责方面

  一是工作事业心不强、缺乏激情;二是仍然满足于上传下达的陈旧工作方法和思路;三是组织、协调、管理、统筹等能力不足,不善调动他人积极性手段;四是业务不熟不精、解决问题能力弱;五是服务大局意识不强;六是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存在的问题;七是工作纪律松弛、执行力差;八是工作的艺术性不够。有时批评人时的方法过于简单,效果不明显,有时处理事情不够冷静,显得不够成熟。

  2、攻坚克难方面:

  一是存在等待观望思想,缺少攻坚克难的劲头和对改革的整体设计、统筹谋划;二是勇于担当精神不足。存在畏难退缩、怕担风险的心理,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宁可少做、不能做错”的思想;三是存在求稳为上的观念,怕冒风险,放不开手脚,瞻前顾后,甚至把不出事作为目标;四是不敢较真碰硬,不愿攻坚克难、勇挑重担,不愿到困难和矛盾多的地方去,遇到困难就躲、碰到矛盾就推;五是不敢担当、敷衍塞责,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问题往上交,不敢当“主攻手”。

  五、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理论学习抓得还不紧不实。

  二是世界观改造还不彻底

  三是群众路线思想还不牢固。

  四是党性修养、作风修养还不扎实。

  五是组织纪律执行还不严格。

  六、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管理人员政治素养;二是进一步认清“四风”的危害性,切实解决影响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

  三是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扎实开展办实事工程;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提高执行力的前提是增强员工的执行意识

  执行意识来自对本单位、本部门工作职责及其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让员工正确认识自己岗位的职能和自己所肩负的重要任务,对提高执行意识并进而提高执行力意义重大。任何一个员工,其所在的岗位都是企业生产经营或者部门工作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可以说对整个企业或者部门而言,牵一发动全身,而企业或部门的利益又是与员工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员工只有明确这一点,才会在工作中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追求完美,对上级的各种工作决策和本岗位的工作能够主动接受、自觉执行。

  二、提高执行力的核心是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能力强则执行力强,完成任务就出色;反之,不具备过硬的本领,纵有做好工作的良好愿望,任务也难以完成,所谓执行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要想提高部门人员的工作能力,加强培训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才能掌握最新、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地提高各项工作水平。一方面要坚持开展经常性教育培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采取岗位练兵、业务技能比赛等有效形式,不断拓宽员工的知识面,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

  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组织员工跨岗位锻炼。可以引入“AB角”工作制,按岗位分工及业务熟练程度的不同,开展跨岗位的实践锻炼,让不同岗位人员互相学习业务知识,使每个人都能够全面发展,具备身兼二职甚至数职的本领。

  三、提高执行力的关键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

  要着眼于推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引进现代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借鉴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努力构建工作和管理的高效运行机制。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落实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围绕上级单位的整体工作部署开展工作,将本单位或部门的工作思路与上级单位开展的各项工作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确保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的有序开展,不偏离整体工作的主航线,才能将各项工作有的放矢地落到实处,才能见到执行的实效。

  解决执行力问题

  将各项工作细分到人,利用工作流程化和考核体制保证执行力。很多企业谈到执行力就头痛,并且把原因草率地归咎于招人不当和用人不善。而用一个策划人看问题的角度和多次的亲身感受得出的真实感受是:对管理的认识、重视程度、管理工具的实际运用能力的系统化欠缺才是问题的根结。管理问题是实现执行力的关键,而通畅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化的管理体系设计是实现管理价值的关键,所以说到底是解决工作流程和管理的标准化问题。

  所谓工作流程化是指:合理细化执行的各个环节。首先以环节为单位对工作进行分工的划归,再以人员为对象对各环节工作进行人员和部门划归,做到工作上下游的无缝衔接。强调一点,流程通畅的关键是明确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衔接问题,也就是扫除环节上的“盲点”,使每个环节的工作结束后都有一个明确的传递位置和对下一个环节工作的明确说明。

  而标准化则强调:流程化后对实际工作管理“具体化”、“明确化”和“量化”;也就是一切管理要求和评价标准对考核双方都是可衡量的,包括考核周期以及所对应的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范围、考核报告格式和上报流程。同时薪酬、奖惩和职位制度也都要进行同步的建设工作。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党章第42条明确规定,“党组织如果在维护党的纪律方面失职,必须受到追究。”《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对党章的规定进行了细化,明确指出: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不力的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将被问责。

  在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严明党的纪律,要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要位置。《条例》再次强调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失职的将被严肃问责。

  在党的全部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打头、管总的。不管违反哪方面纪律,任其发展,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破坏党的政治纪律。

  党的各级组织要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的责任,加强对党员遵守政治纪律的教育。发现违反政治纪律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醒和纠正,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对大是大非问题要有坚定立场,对背离党性的言行要有鲜明态度,不能听之任之、置身事外。这是职责所在,失责就要被问责。

  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增强组织纪律性,是加强纪律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维护党的组织纪律是全党的义务,是党的各级组织和每名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党章赋予纪律检查机关的神圣职责。

  维护组织纪律就要明确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做事情。“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是党章中明确的党的民主集中制基本原则之一,《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下级党组织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上级党组织决定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用组织纪律管好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重点加强对组织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问题突出的要启动问责机制,严肃追究责任。

  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群众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处理党群关系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对群众的愿望不上心,对群众的生活不关心,对群众的疾苦不动心,甚至欺压百姓、侵害群众利益,这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是格格不入的,是党的群众纪律所不允许的。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保护和捍卫人民群众的利益,同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坚决斗争,更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做党的群众纪律的守护者。

篇三:党委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党支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6篇

  1.党支部未按时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导致工作推进缓慢或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主要原因是党支部干部没有很好地理解决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工作的态度不够认真,执行力度不够大。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决定的意义和目的,提高工作责任感和自觉性,明确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严格按照要求,主动落实工作任务。

  2.党支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过程中存在逐级履行不到位、层层报批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层级繁琐、流程复杂,常常需要多次传达和审批,工作效率低下。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快速传达和反馈机制,破除层级壁垒,压缩工作流程,提高决策执行效率。同时,注重培养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决策水平和执行力度。

  3.党支部未能充分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导致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的工作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和参与。主要原因是党员参与意识较低,组织方式单一,激励措施不够有效。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组织方式,如小组讨论、座谈会、研讨会等,激发党员参与的热情。同时,加强党员培训和教育,提高党员政治觉悟,明确自身责任和使命,强化党员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

  4.党支部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和执行标准,对执行过程中的细节和环节没有重视。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注重细节和环节的把握,制定执行标准,确保工作质量和执行效率。

  5.党支部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工作难以落实和检查。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方式和检查标准,对工作效果没有明确的评估和反馈机制。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建立科学化、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与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推动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

  6.党支部在执行上级决定方面缺乏与社会基层群众的联系和沟通,导致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缺乏与社会基层群众的深入联系和沟通,对于基层群众的真实需求和想法了解不够。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加强支部干部的社会联系和沟通能力,建立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渠道,开展调研和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实际情况和心声,将基层群众的声音传递到上级党组织中,进一步完善执行决策的效果。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执行党中央、地方党委决策的重要力量。党支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是保证各级党组织工作协调有序,实现党的工作目标的关键环节。但是,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党支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要加强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引导党员正确理解决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支部干部作为决策的执行者,必须要认识到决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工作任务。为此,可以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结合实际情况向党员宣传各项决策的内容、意义和目的,并通过例证进行分析和讲解,使党员干部能够深入理解并坚定

  执行的信心。

  其次,要建立快速传达和反馈机制,压缩工作流程,提高决策执行效率。层级繁琐、流程复杂不仅消耗时间和精力,也容易使执行过程出现问题,影响决策效果。因此,需要建立高效的传达和反馈机制,尽可能省略中间环节,直接将决策传达至基层组织,并要求执行单位及时提交反馈和汇报,以充分保证决策的及时落实。

  再次,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方式激发党员参与热情。党员参与决策执行不仅可以加强组织力量,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增加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对此,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方式开展党员参与活动,如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督导组织、启动反馈机制等,鼓励党员发言、贡献智慧,使党员参与更多、更广泛而有效。

  四、要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和执行标准。在执行决策过程中,党支部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执行标准,防止主观意识的干预和决策失误,确保工作质量和执行效率。因此,党支部必须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和执行标准,制定明确的执行方案和工作要求,从而做到有条不紊、有序有力。

  五、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与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党支部执行决策的质量不仅在于执行的过程和方法,更关键的是执行的效果。为此,党支部要建立科学化、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工作落实情况不断进行检查与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落实决策要求,确保工作取

  得实际成效。

  最后,要加强与社会基层群众的联系和沟通。党支部执行决策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基层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因此,党支部要加强与社会基层群众的联系和沟通,了解基层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工作方案,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执行决策的效果。

  综上所述,党支部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要注意加强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建立快速传达和反馈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和方式激发党员参与热情、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和执行标准、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与评估、加强与社会基层群众的联系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执行决策,确保党的各项决策能够顺利、有效地贯彻落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基础。

篇四:党委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事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议作为当地党的最高领导集体的会议,是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必经程序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地方党委常委会自主决策的重大事项增多,地方党委常委会议在研究事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凸显。

  一、存在的问题

  (一)议题数量过多。由于一些地方党委、部门党委(党组)缺乏担当精神,不敢作为,不愿负责,加之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工程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的理解存在差异,遇到问题大都争取让上级常委会“拍板”,导致地方党委常委会议议题过多,每个议题得到的讨论研究时间相对减少,影响了地方党委常委会的质量。

  (二)议题酝酿不充分。由于一些地方党委、部门党委(党组)在遇到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重要事务时,急于求成,向上级党委常委会提供的会议议题准备缺乏,酝酿不充分,研究不彻底,有时甚至忽略合法合规性审查,导致在常委会议上深入具体研究时没有足够的数据、材料等进行有效有力的支撑,影响了会议进程。

  (三)议题确定范围不够明确。党的地方党委常委会作为地方最高领导集体会议,是议大事、定大事的会议。然而,一些地方党委、部门党委(党组)对常委会议题范围的理解不够充分,对“可上可不上”常委会议题拿捏不够,本不该属于常委会议议题的内容也向常委会议报告。此外,有时还存在紧急事务报党委常委会议研究不够及时的情况。

  二、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优化党委常委会会议流程。从会议时间、地点、时长等会议要素方面入手,明确规定,细化指标,进一步优化会议流程,完善会议,确保党委常委会议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提高常委会的议事决策效能。

  (二)严把会议议题审核关。常委会议开始前,要对常委会议的议题严格把控,从对议题重要程度、紧急程度,议题酝酿是否充分,议题涉及工作部门的筹备情况,政策规定合理合规性审查等方面进行审核,严控议题数量,确保会议质量,可上可不上的议题一律不上常委会,确保常委会的统筹性和权威性。

  (三)提升地方党委常委会服务机构的办会能力。设立常委办作为常委会会务服务机构,采取学习讲座、集中学习、外出学习借鉴等多种形式定期组织常委办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及业务知识,提高常委办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办文、办会、办事能力,为常委会会议提供高质量、高效益的会务服务保障。同时,将常委会议流程、议题范围进行明确规定,并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党委常委会会议工作机制。

  (四)是做好常委会议的落实工作。会议之后,书记、副书记、委员应当按照分工负责的原那么,明确时间、质量、要求,指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抓好决策的组织实施。对决策的落实情况及时催促检查,尤其是对重大的决策事项,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跟踪督查,及时反应落实情况,保证决策落实到位,实现决策目标。

篇五:党委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党委班子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领导存在问题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党委班子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领导存在问题

  党委班子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是指对领导规律、领导理论和领导方法等等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以及领导班子自身的素养、思想方法、实践经验和有关知识与技能水平,及其在领导活动中的综合表现。一个企业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好与差、能力素质的强与弱,直接关系到该企业的兴衰成败。

  一、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不高。目光短视、急功近利,不能按照本单位的性质和发展走向,进行系统地、科学地预测和分析,市场开拓乏力,缺乏相应的对策,导致市场占有率不高。在如何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方面,办法不多,思路不宽,措施不力。以人为本和人才竞争观念树立得不牢,企业高、精、尖人才比较紧缺,员工创造性开展工作不够。

  二是改革创新的能力不足。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思维,不能及时更新思想观念,不能用全新的理念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形不成富有特色的工作思路,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缺乏创新管理能力。各种问题的解决缺乏具有创新的精神品格、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工作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技能。

  三是破解难题的能力不强。在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上,形不成正确有效的思路,拿不出切合实际的举措,等、靠、要的现象比较普遍。出现问题、特别是出现棘手问题后,犹豫观望、茫然失措。有的作风漂浮,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工作中习惯于说空话套话;有的敷衍塞责,做表面文章,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发展,而是为了应付上级,很多工作往往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

  四是团结协调的能力不好。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缺少容人容事、不计思怨的雅量和相互谅解、坦诚相见的气度,以及闻过则喜、从谏如流的胸襟。有的甚至明争暗斗,相互拆台。在纷繁复杂的矛盾面前,思路不清,重点不明,不能提纲挈领,抓住要害。在发生间题以后,不能及时地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保持政令畅通。

  五是相互监督的能力不实。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存在三种现象:即对自己不愿被监督,对别人不想去监督,对有明显苗头和倾向的问题不敢去监督。表现为监督的乏力与缺失。

  六是选人用人的能力不够。没有确立正确的选人用人观念,缺乏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缺乏正确的识人方法,不能正确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学历、文凭和能力的关系。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凭印象、凭个人好恶,有的甚至搞任人为亲,导致一些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缺乏科学的选人方法,没有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在干部选拔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缺失。

  二、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一、领导班子决策能力还不够高,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在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程序方面还停留在口号上。对市场没有能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导致有时对市场判断失误。不能正确认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没有注意发挥专家和智囊人员的咨询作用,相信自身多,相信群众少,员工的聪明才智得不到有效激发与释放。

  第二、思维受传统束缚、相信经验、疏于动脑,对新情况、新问题敏感程度不高;忙于事务、荒于学习、知识匮乏,理论底蕴的缺乏导致创新思维能力不高。求稳怕乱、明哲保身、不思进取,习惯于运用从前的、已有的管理模式与经验。

  第三、班子结构不合理。在抓领导班子建设中,往往偏重个体因素,对班子结构则重视不够,未能围绕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研究。虽然在搭配领导班子时,也尽量考虑了班子成员在知识、年龄、气质等方面的因素,但由于领导班子成员个体性格特征的复杂性、隐蔽性、可变性以及工作方法、思维方式、生活阅历的不同,工作中产生分歧和矛盾,班子自身往往无法有效解决。

  第四、在各级对领导班子监督上,上级监督够不着,同级监督走过场,纪检监督无权威,群众监督不管用,舆论监督很薄弱,组织建设不到位,导致监督工作苍白无力、形同

  虚设。

  第五、选人用人运行机制不科学。存在三多三少问题,即:一般性规定多,具体要求少;弹性的多,刚性的少;原则性的多,操作性强的少。从制度的执行上看,执行制度不严肃,抓落实不力,有章不循、不按程序办事的问题往往不能及时纠正。对违反制度问题的纵容,导致已有制度流于形式。

  三、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开展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强化培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业务水平。一要认真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和培训周期,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做到重要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优先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

  坚持改革创新,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按照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的要求,遵循干部教育规律,改革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方法。进一步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加大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干部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基地建设,有重点地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各级干部所在岗位其素质、知识水平与工作能力的要求,开展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培训。I-要抓好专题、专业技能培训。要从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着力办好各类市场经济知识、WTO知识和有着法律法规知识专题培训班、脱产学习班、研讨班等,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轮训,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综合能力,使之成为直接对口专业精通,协作相关专业熟知,部门之间工作内容、程序了解的内行干部。领导干部人人都必须要有培训下属行政管理艺术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和责任义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问题。三要尽快建立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考核评估制度。对领导干部培训要达到的目标、培训的形式、经过的程序、需要掌握的内容、师资力量的选配、参观考察的选点等要由人力资源部门的综合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实质意义的评估报告,重点是对下属的培训能力,形成阶梯培养机制,本级不合格就是要问责上级,不能成为下属老师的领导视为不合格。在评估的过程中优化干部培训的程序和途径,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培训工作系统性不强问题、培训标准不够明确、培训针对性不强与效果不好等问题,切实提高干部培训的实际效果。

  (二)在实践中加强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领导干部要深入到基层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摸索出一套能够指导具体实践活动的方法。

  基层工作是各种矛盾的集中点,各种工作十分繁杂,需要多种才能,也可以锻炼多种才能。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说话办事周期短、时间快、回旋余地少,在这种环境下实践,能够锻炼一个人的反应能力、政策水平和工作熟练程度。

  (三)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严格选人用人的标准,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人品放到第一位,把是否具有领导才能作为重要内容,做到按标准定取舍,按德才选贤能,把那些思想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要实行公开选拔、竞聘。根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程度和工作需要,定期选择一些领导岗位面向全体员工公开选拔、竞聘,并形成一种制度,使领导能力强的干部能够脱颖而出。领导干部要能上能下,加大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的力度。逐步建立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建立领导干部降职制度,疏通出口,使一些因能力因素不称职的领导干部能够下得去。

  (四)优化配置,夯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基础。

  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优化班子结构是增强班子整体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对领导班子成员特长、性格、文化、年龄实现互补,达到最佳组合。针对当前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的实际,尤其要注意选拔熟悉市场经济、懂得金融知识、法律知识、资本经营,擅长专业技术、行政管理培训的综合素质强的干部进各级领导班子。要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意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大力选拔培养党外干部,实现领导班子的优势互补。

  二要全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提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与程度,把那些确有真

  才实学,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有工作实绩,肯为员工办事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担当重任。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制度,逐步提高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比重,通过竞聘发现和选拔各方面人才。

  三要拓竞领导干部选人用人视野。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上要做到眼界宽、渠道畅、信息灵,主动深入实际,了解各个层面、不同类型、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专长,为用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建立能力测评体系,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评价机制。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正确评价是全面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依据,更是增强针对性,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所以要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进行综合测评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评价结论。能力测评内容主要包括::

  1.业务理论知识。

  2.能力结构。实际工作中,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主要是计划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领导决策能力、适应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等。

  3.气质、个性与兴趣。个人的风格影响了领导干部在某

  一具体职位潜能的发挥,特别是对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发挥产生强烈的影响,通常性格互补型对推动工作作用显著。

  要建立一套能力评价的运作机制。

  一是健全领导干部岗位职责及任职能力资格体系。进一步改进、丰富领导干部职责内容及任职能力资格要求,并使之具体化、明细化,提高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二是完善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办法。定性分析要克服评价不全的问题,定量分析要解决科学量化的问题。

  三是完善评价结果的实践运用机制。运用评价结果就是要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形成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局面;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竞争局面

  四是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能力评价队伍。建立一支门类齐全相互配套,具有评价权威的专业队伍是评价机制高质量运行的保证。

篇六:党委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党委班子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

  发布时间:2012-08-0117:53:14【我要纠错】

  【字号

  大

  默认

  小】【打印】【关闭】

  作者:广西公安边防总队海警第二支队政治处副主任

  覃振耀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是部队党委班子团结协调的根本保证,是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必然要求,是增强班子队伍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基本途径,现就部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浅析。

  一、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酝酿准备不够充分。表现在三个环节:一是提前通知环节。个别单位常常在临开会前的半天,甚至开会前的一两个小时才通知各位委员,造成仓促议事。二是会前酝酿环节。有的单位不重视会前酝酿工作,或者曲解“会前酝酿”的涵义,把会前授意、个人暗示当作会前酝酿。三是预案准备环节。有的单位对会议的议题没有准备预案,或者预案准备比较草率,调查论证不充分,尤其是对一些重大问题,没有做到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没有充分征询专业性的建议。

  (二)决策方式不够规范。个别单位有时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以“碰头会”、“转签文件”等方式代替党委会议进行议事决策;个别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党委议事决策的相关规定,对按规定需要举手表决的内容没有采取举手的方式进行表决,对按定要采取投票表决的内容没有采取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而是全部采取委员逐个表态、书记归纳总结决议的方式进行进行表决。有的单位对重大事项的讨论研究不够充分、不够民主,班子成员按书记或副书记的授意行事,会上的表态往往与自己的真实想法背道而驰。表决方式的不严肃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三)决策落实不够到位。个别单位党委就某些事项作出决议后,没有明确分工,没有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对执行落实的情况疏于检查督促,疏于跟踪问效,满足于“有研究、有部署、有台账记录”,忽视了议事决策的落实效果,导致有的决议根本没有得到落实,有的决议拖延执行,有的决议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既定方向。

  (四)监督保障不够有力。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同级纪委对本单位党委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存在监督乏力的问题,官兵群众对本单位党组织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监督缺乏畅通、有效渠道。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班子成员对民主集中制及相关党务知识学习领会不深、不透,没有准确把握和执行好议事决策的原则程序。二是班子成员党性观念不够强,没有正确履行好作为班子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不敢与违背民主集中制的现象作斗争。三是班子正、副书记把关定向的能力水平不够高,缺少实事求是精神,有形式主义、急功近利等思想。四是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监督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存在“监督难”、“难监督”的问题。

  三、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的几点建议

  (一)必须召开正式的党委会议。正式的会议是指党章和其他党规党纪规定了其权限、范围和参加人员的法定会议。召开正式会议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形式和重要程序,任何必须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作出的决策,都必须在适当的正式的会议上进行。党委按自身职能议事的内容规范为三个大的方面:一是出主意,主要是对属于政治方向、方针政策和原则性问题实施集体决策;二是用干部,主要是对干部的任免、奖惩等人事安排实施集体决策;三是管财务,主要是围绕保证经费使用方向和效益,严格落实财务管理规定等实施集体决策。部队的重大事项必须严肃地以正式的党委会议进行议事决策,不能以“碰头会”、“转签文件”等方式进行决策,也不能以首长办公会进行安排部署,来代替党委会议决策。

  (二)必须进行充分的酝酿和讨论。充分的酝酿和讨论,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程序。一方面,会前要搞好议题预案、方案的调查和拟制。党委对重要问题进行决策时,必须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深入调查研究,拟制决策方案,为会议实施正确集中奠定良好的基础。拟制决策方案时,要着眼部队全面建设,着眼基层官兵的根本利益,使之符合上级精神和本单位实际。每项重大决策必须都要事先搞好调查、充分征求意见,使决策方案真正体现广大官兵意志和上级精神。另一方面,党委会上要创造便于开展讨论的良好氛围。除了党委成员要具有较强的民主素质和参与意识外,关键是正副书记要有良好的民主作风,能广开言路、让人讲话,带动和引导班子成员说真话、说实话;在党委议事中要做到不先发表倾向性或暗示性意见,不随意插话打断其他委员的发言,不轻易反驳其他委员的意见、建议,不急于集中或强迫性通过某项决议,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有利于发扬民主的良好环境。

  (三)必须实行正规严肃的表决。党委对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否严格按民主集中制的程序办理,其基本标志就是在于是否以多数人的意志为依据。通常情况下,党委会表决相关事项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种是口头表决,即,逐个征求委员意见,委员逐个口头表态,书记归纳总结决议;一种是举手表决;另外一种是投票(无记名或记名投票)表决。对重大工程建设、大宗物资采购、大项资产处理以及年度经费预算、重大经费开支等经费使用和管理的重大问题,采取口头、举手或者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对干部任免和奖惩事项,采取口头、举手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研究确定后备干部,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党委会会议决定重大问题的表决方式,由书记、副书记征求委员意见后确定;表决结果应当当场公布。决定

  多个事项时,应当逐项表决,其中研究重要干部推荐、提名和决定干部任免、重要奖惩事项,应当逐个表决。

  (四)必须抓好决策的贯彻落实。抓好决策的落实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一项关键性程序,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决策执行方案、措施以及明确分工。在决策作出之后,最重要的在于执行。因此,实行民主集中制必须包括制订执行措施和方案,责成专人抓落实的这样一个程序,这是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所要求的。二是寻求决策执行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根据重大问题的不同内容和要求,具体组织落实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应结合问题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三是处理好决策执行中的几个关系。既要处理好好执行党委决议与个人保留意见的关系,又要处理好执行党委决议与创造性落实的关系,还要处理好执行决议与因情况变化而“变通”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决策顺利执行。

  (五)必须健全监督保障机制。要确保民主集中制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的监督保障机制。一是要进一步规范民主集中制落实情况的检查评估标准,改变“落实靠自觉,衡量靠感觉”的状态,真正克服评估标准不统一、不科学的现象。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检查和监督的措施和办法,要通过定期检查、讲评通报、落实回访等措施,及时发现和纠正部队在落实民主集中制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检查监督的力度和权威。本级纪委对本单位落实民主集中制要大胆、较真地进行监督,上级纪委对下级党委实行民主集中制情况要经常进行检查,对群众来信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另外,上级党委必须在认真检查和科学评估决策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厉行赏罚,做到奖惩分明,特别是对那些我行我素、各行其是、拒不执行决策者和失职渎职者,一定要追究责任,严肃执行纪律。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独断专行、决而不行、屡禁不止的现象得到遏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民主集中制真正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篇七:党委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精选资料

  党委决策问题分析与对策

  党委领导核心是作决策。正确的决策是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要想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就必须努力探求科学决策之道,真正掌握科学决策方法,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一、党委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一)决策内容不全。党委工作条例规定,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对此,各支队级党委思想上是明确的,总体上做得也是好的。但一些单位也存在着对重大问题理解把握不准、决策内容不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有形的内容研究多,对无形的内容研究少。像涉及干部任用、评功评奖、大项经费开支、重大工程建设等官兵关注的敏感问题普遍比较重视,对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军事训练、倾向性问题等管方向、管根本、管全局的工作研究比较少,认真程度也不够。二是信奉“上面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决策缺乏创造性。有的党委在决策过程中,信奉“上面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觉得只要跟随上级就没有错,谨小慎微地遵循上级的一切指示,而造成服从性有余而创造性不足,对上级的指示照搬照抄,以至决策上下一般粗,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党委在决策时怕走弯路,惟经验至上,照葫芦画瓢,对积极创新的决策持怀疑态度,陷入了经验主义的泥潭。三是对“亡羊补牢”的工作研究多,对预见性、前瞻性的工作研究少。发生了案件事故和突出问题,有的单位的党委都能及时召开会议,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但在未出事之前,主动研究分析预测不够,即使在兄弟单位发生事故案件的情况下,也不能举一反三,真正吸取教训,结果在别人“摔跤”的地方继续“栽跟头”。这些现象削弱了党委功能,影响了党委核心领导作用的发挥。究其原因,一方面,一些同志对公安边防部队党委制的意义认识不足,对党委领导主要是把方向、抓大事、议大事理解不深。另一方面,一些工作指导思想不端正,急功近利,反映在党委决策上,对那些见效快的工作研究多,而对那些一时难以见效的基础性工作研究少。再一方面,有些书记的素质不强,分不清大事与小事的界限,小事议不完,大事议不全。

  (二)决策质量不高。党委决策,对重大问题不仅要抓准抓全,还要议深议透,保证质量。目前,一些党委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有的决策不能充分反映事务的本质和规律,对存在的有些问题虽然研究了,但议得不深不透,找不到根源、抓不住要害,没有解决好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矛盾,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有时会议刚刚开完,部队就接二连三出问题,有的决策不能正确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研究解决问题不能提升到原则的高度,而是把贯彻上级指示的坚定性与实际工作的创造性对立起来,片面强调单位实际的特殊性而搞变通,存在集体违规的现象;有的决策不能充分反映集体的意志,用形式上的合法掩盖了决策内容的不合法,表面上是经过会议讨论决定的,但实质上意见仍然存在分歧,导致决策落实的难度比较大;有的决策很迅速,但得不到广大官兵的拥护。

  (三)决策程序不严。党委决策的每个程序都是一道关口,都是一道“防火墙”。严格落实决策程序是实施正确决策的重要保证。但在实际工作中,决策程序不严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以“领导商定”代替“会议决定”,有的以文件传批代替“集体会议”,有的搞“临时动议”。

  二、推进党委科学决策的几点对策

  (一)强化着眼全局抓大事的观念,切实解决好决策内容不全的问题。一是要加强对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的学习理解。深刻领会其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充分认清党委的地位作用,澄清模糊认识,把党委对部队一切组织、一切人员、一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须实施坚强有力领导的观念牢固树立起来。二是要切实提高书记想大事、抓大事的能力。一级党委能否把本单位的大事要事抓准议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记抓大事的本领。因此,党委书记要牢固树立起三个观念:第一,职责观念。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委成员,参加党委会并对所研究的问题各抒己见,首先是一种责任,应当充分行使自己“一言”

  精选资料

  权力,使“群言”更加充分。第二,平等观念。党委内部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关系,党委成员权力没有大小之分,也没有资格老新之别,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平等。第三,全局观念。要超脱个人职务和分工的局限,从全局利益出发,积极献计献策,把个人的“一言”纳入到整体效益中去。书记作为“班长”,要善于将分散的意见及时集中归纳,使“一言”和“群言”达到有机统一。三是要强化科学发展观念。注重全面发展,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问题进行决策,以点带面,通过整体突破带动全面发展;注重协调发展,科学统筹中心工作与基础性工作、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使各项工作相互衔接,互为支撑,良性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妥善处理眼前建设与长远建设的关系,把完成好当前工作与做好长期性、基础性工作统一起来,确保部队建设的连续性和持久性;要坚持一切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对那些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无论上级强调与否,都要适时、主动、认真地加以研究。

  (二)强化民主科学决策的理念,切实解决好决策质量不高的问题。解决决策质量不高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贯彻好民主集中制原则,尤其要把充分发扬民主贯穿党委决策的全过程。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官兵的意见建议。部队干部战士既是党委决策的实践者,又是党委决策的检验者。党委决策是否切合实际、能否贯彻落实,他们最有发言权。因此,注重调查研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委工作的基石。要着眼全局,面向基层,做到脑勤、手勤、嘴勤、腿勤,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各种方法,深入到各基层部队,准确把握官兵思想动态,全面了解实际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为议事决策提供可靠素材和依据。二是要加大议事先议政的力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要求,是党委决策的根本依据。抛开或违背这个依据作决策,就会迷失方向,给部队建设造成损害。要保证决策正确,减少工作失误,防止集体违规,就必须在议事前切实做好统一思想的工作,组织“一班人”把有关政策要求学习领会透、分析掌握透,使大家认识一致,决心一致,意见一致;使形成的决策有根有据,正确合理,群众服气。三是要加大个别酝酿的力度。党委决策,大量工作在会前而不在会中。会前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搞好个别酝酿,如果酝酿不成熟就草率提交会议讨论,势必影响决策质量。个别酝酿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统一思想的过程,也是宣传与议题有关的政策规定和上级指示,说明情况、进行协调和疏通的过程。因而,党委正副书记要特别重视做好决定重大问题的个别酝酿工作,采取交换意见等形式,听取委员对议题的意见,相互交流看法。通过个别酝酿,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筛选提出方案,尔后党委再实施决策。要形成这样的规矩:没发“安民告示”不开会,没有调查研究不开会,没有充分酝酿不开会。这样,决策质量就能得到有效保证。四是坚持集体研究决定。科学决策要求在决策过程中,参与决策者要进行集体的充分讨论,每一个成员都要对决策方案进行认真评价,从可行性方面提出分析、从不可行性方面提出问题,体现集体决断。党委书记在主持会议,进行集体决策时,应注意把关。没有充分准备和调查研究的事项不提交会议集体讨论;决策层集体讨论意见不一致时,不要急于拍板,可以进一步论证酝酿,求得思想统一后再拍板;决策推行的总体环境不成熟时不要急于推动,否则将事倍功半。

  (三)强化程序就是法规的意识,切实解决好决策程序不严的问题。一是要强化按程序决策的意识。必须树立程序就是法规的观念,不因研究的问题急就不打招呼,不因有的同志提出别的问题就搞临时动议,不因意见比较一致就不充分讨论,自觉做到按程序决策一丝不苟。二是调查研究要广泛深入。党委决策问题,尤其是决策涉及官兵利益、部队建设全局、上下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时,更要广泛深入搞好调查研究,倾听官兵的意见和建议,获取各个方面的信息,扩大群众的参与程度。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方法和诚实的态度,既不能走马观花,做做样子,也不能设框框、定调子。要对各种意见进行认真的思考加工,形成既符合上情又符合下情的决策思路。三是要坚持会议决策不动摇。这里最重要的是划清“集体领导”与“行政领导”的界限。二者之间在领导的原则、领导的内容、领导的方式和领导的身份上是有重大区别的。行政领导的方式是多种多样,可以召开会议,可以文件阅批,还可以委托办

  精选资料

  理,但集体领导唯一的方式是召开党的会议。除紧急情况下可由首长临机处置,但事后必须向党委报告,并接受检查外,不召开党的会议就决定重大问题的任何做法都是不允许的,即使是个别酝酿很充分了,大家的意见很一致了,也必须召开党的会议来决定。四是完善重大决策征求意见机制。坚持和完善联系群众机制,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健全重大决策预案征求意见机制。对下决策时,事先征求下级意见,涉及全局性和官兵切身利益时,注重听取下级组织和官兵的意见,使决策反映党情民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