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2年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完整)

时间:2022-12-15 19:25: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2年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完整)

XXXX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县、全省XX个农产品主产区县之一,全县有耕地XXX万亩、林地XX万亩,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副产品总量居XXXX强、全国XX强,20XX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XX亿元,一产业增加值XX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XXX元。先后获得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XX省三农工作先进县、XX省现代农林畜重点县等众多荣誉。为全面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产业支撑,我办牵头对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聚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全县确立了“3+2”(即麦冬、藤椒、生猪三大特色产业和优质粮油、优质蔬菜两大基础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农业重点产业融合发展条件

1、重点产业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1)麦冬产业:XX是东南亚最大的麦冬种植基地,XX独有。涪城麦冬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XX名特产品和XX名牌农产品,种植区域获得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出口麦冬质量安全示范区等荣誉。全县麦冬种植面积5万亩,总产量X万吨左右,占全国总量的XX%、出口占全国XX%。探索出麦冬/玉米/大蒜”“麦冬/蔬菜(高架)等复合种植模式。

2)藤椒产业:XX种植藤椒已有10年历史,藤椒耐干旱瘠薄的特性适合在XX大面积区域种植,目前全县建有藤椒苗圃基地XXX亩,标准化示范基地XXXX亩,全县推广种植面积近XX万亩。藤椒相对其他林产业,投产快、收益相对较高。栽植后第二年试产,三年丰产亩平产量可达到XXX公斤,农户保底收益除成本可达到XXXX元左右。

3)生猪产业。XX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畜牧业重点县,全县以生猪为主导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户)达到XXXX多个,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XX%XXX万头健康猪业产业园建设成效明显,全县基本建成铁骑力士XX万头种猪场、XXXX头核心种猪场,新希望X个大型生猪扩繁场、X个育肥场,正邦集团XX万头种猪场和明兴农业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年出栏生猪XXX万头左右,在全省位居第三、全市第一。

4)粮油产业。大力实施粮油高产创建和试点示范,依托台沃、神龙粮油、平强等经营主体发展订单农业,建立生态优质大米基地20万亩(其中稻鸭(鳅、鱼、虾)共育生态大米基地1万余亩)、专用粮油生产基地XX余万亩,全县粮油总量分别达到XX万吨、XX万吨,油料总产居全省第一。

5)蔬菜产业。全县蔬菜种植面积XX万亩,年产量XX万吨左右。建成绵三、环城、沿江X个蔬菜产业带,建成地域特色鲜明的大蒜基地XXXX余亩,优质辣椒基地XXXX余亩,日本一口茄基地XXXX余亩。有循环蔬菜基地XXXX亩。

2、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业情况

截止20XX年底全县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57家)、农民合作社XXX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27个、市级70个)、家庭农场XXX个(其中省级8个、市级4个),专业大户XXX户。

全县有重点粮油加工企业20家,拥有年加工大米18万吨、面粉及面条XX万吨,菜籽油XX万吨,油料仓容5000多吨、油脂罐容XXXX吨生产能力。有蔬菜加工企业8家,年精深加工能力约3万吨,年冷藏贮藏能力约XXXX吨。有麦冬、藤椒绿色初加工中心5个。全县已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XX麦冬大健康产业园、藤椒加工产业园、肉类食品加工产业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XX亿元。

3、农村服务业、农村电商等基本情况

全县在库规上服务业共XX户,其中进入GDP核算的共9户。20XX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XX亿元,增速XX%,拉动GDP4.5个百分点,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为XX%。全县在库限上企业共XXX户,共完成社消零总额XXX亿元,增速XX%。通过国家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全县建成集公共服务、在线运营、产品展示、培训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电商聚集区。建成XX个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并开通邮掌柜”“云端363”等电商运营系统建成景福、XX两个电商创业孵化服务中心,台沃电商、梓州云商两个电商农产品示范基地,以及X、网X电商等X农产品线下体验店。创新发展了以“‘2+N’平台体系、属地化结算体系、区域性物流体系为核心的农村电商“XX模式”,特色产品崭山米枣”“台沃香米等通过多元化销售平台提升了产品价值。特别是X米枣,20XX实现线上线下交易额XX95万元,单价提升了XX%

(二)农业重点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构成情况

近年来,全县坚持建基地、搞加工、促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推动农业重点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在麦冬产业发展上,重点推进一带(万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带)、一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麦冬大健康产业园)、一镇(中国·XX麦冬特色小镇)”建设;
在藤椒产业发展上,重点建设
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藤椒产业园和麻匠小镇
在生猪产业发展上,重点建设
百万头健康猪业产业园、肉类食品加工产业园和猪文化主题公园。代表案例:

以代代为本为代表的麦冬产业化龙头企业,20XX年带动农户发展麦冬规范化种植基地XXXXX余亩,公司气调仓储物流中心年储藏量达XXXXX余吨麦冬,麦冬绿色加工中心年加工能力达XXX吨。实现销售收入XXXX万元,实现利润XX万元,销售利润率X%,上缴税收X万元。20XX年率先开展有机麦冬基地认证,制定了完整的麦冬生产管理规程和企业标准,指导有机麦冬基地的生产和管理。目前,公司有机麦冬基地认证面积XX亩。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和七统一分管理模式,整合产区本源麦冬种植专业合作社、民康喜麦冬种植专业合作社等,采取企业主导、农民参与方式,以高效的麦冬产业链ERP管理云平台(AMS-ERP+供应链金融平台+药企定制(服务)模式,打造“2+5+N”麦冬社会化服务中心。公司创新金融合作模式,与银行建立金融合作关系,通过仓单质押等方式,为代寄存农户担保贷款,帮助XX户贷款XXXX余万元,破解农户因资金周转困难而贱卖麦冬的难题。公司以产业现代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XX年带动农户XXXX余户,实现农户亩均增收XXXX元,带动药农人均增收XXXX元。为推进全县XX万亩藤椒产业发展,XX梓州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行业领先龙头企业,自20XX年以来,以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流转土地、标准示范、技术推广、保底价回收、加工销售等方式,以产业带动、就业带动为抓手,在全县推动藤椒产业基地建设,现已在XX镇五柏村、前锋镇杨五沟村等流转土地XXXX余亩,形成藤椒标准种植示范基地XXXX余亩、森林食品基地XXXX余亩、良种苗圃XXX亩(年产种苗XXX万株)、藤椒科技馆1个、藤椒体验中心1个。通过科技引领、标准示范在全县推广种植XXX万亩(涉及45个镇乡、268个村)。20XX年,投产面积1万余亩,区域内种植农户人均增收XXXX元,累计增收XX亿元。20XX年,全县XX余万亩藤椒陆续进入产果期,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注册全资子公司—XXX食品公司在XX工业园区(XX)征地XX余亩,按欧盟标准修建藤椒产品加工园,今年6月即将投产,可实现年加工鲜藤椒XXXX吨以上,年产保鲜椒XXX吨,干椒XXX吨,藤椒油XXXXXX吨,年产值4亿元以上,有效提升了藤椒产业价值链,确保藤椒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公司牵头以XX镇五柏村为核心建设麻匠小镇,目前已建成藤椒体验中心、藤椒文化博物馆等重点工程,推进了藤椒产业深度融合。

以台沃生态农业为代表的优质粮油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订单+互联网+实体店方式推进XX优质稻种、肥、药,收、加、销全产业链服务。20XX年在XX个镇乡XX个村实施优质大米工程XX万亩(其中包括XX个贫困村,涉及贫困户XXXX户、贫困人口XXX人中,实施优质大米工程5230亩),其中建设稻鸭共育生态大米基地1万亩(选用优质品种,全程不打任何化学农药、除草剂,通过三关防病、五关治虫的物理和生物防控措施达到产出的稻谷无农药、无重金属污染,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绿色大米基地9万亩(在种植过程中按照技术规程施用适量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产出的稻谷达到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公司对稻谷和稻田鸭实行订单收购,20XX年收购销售两零一优(农药残留为零,重金属残留为零,达到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台沃香米XXXX余吨,订单收购绿色A级大米XXXX余吨,稻鸭共育种植农户最高亩收入达到XXXX元,全县平均每亩增收达800-1000元,绿色防控种植农户平均每亩增收达400-500元,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模式得到了各级干部和广大老百姓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去年8月,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农民日报、中国农村杂志社记者对我县稻鸭共育、绿色防控、虫草鸭收购进行了现场报道。今年3月,中央电视台再次作为乡村振兴案例进行解读。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着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一是明确主攻方向,优化产业结构。近年来,根据全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重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三委办〔20XX45号)和《关于印发XX“3+2”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XX-2020年)〉等方案的通知》(三府办发〔20XX18号),确定“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生产经营体系,在全县范围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划定优势产业带和集中发展区,着力建设中国最大的麦冬种植基地、全国领先的藤椒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XX优质大米基地、XX优质商品蔬菜基地。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推进融合发展。明确一个重点产业、一名县级主要领导、一个推进小组乡镇党委书记抓主导产业发展机制,县财政每年预算XXXX万元支持产业基地连片集聚发展。组建麦冬、藤椒等产业技术研究院,完善产品研发机制,鼓励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增强科技支撑,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支持本土龙头企业实施主要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着力丰富农产品终端形态,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建设麦冬大健康产业园、藤椒加工产业园、肉食品加工产业园、粮油加工集中区,完善龙头企业建基地带农户连市场的发展机制。加强农产品分级、包装、营销,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推进农产品创品牌、进超市、上网络,优化农产品电商孵化平台,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电商对接融合,推动双线互动发展。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成麦冬、藤椒特色小镇和猪文化主题公园,着力打造沿江、沿路农文林旅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带,推进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构建种养加、农林旅发展模式。

三是深化农村改革,激活资源要素。在全县开展县委书记挂牌推进农村改革事项、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壮大集体经济组织试点,以及建设镇木林村和协和乡红花园村整理保护耕地推动乡村振兴试点,盘活农村土地、塘库堰等资产资源,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激发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创新推广产业股东+产业工人的股份合作模式、土地托管+技物结合全程套餐服务等共建共享模式。深入推进产业扶贫贷,推广铁骑力士、新希望等公司+银行+合作社+贫困户寄养代养试点。健全全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推动1000余个农业服务平台围绕农业产业链提供多形式服务,完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主动顺势消费转型升级新常态,坚持以规划促优化,以整合促融合,把产区变景区,用节气引人气,集中资源着力支持重点区域率先突破,确立了围绕建设“XX南翼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和国家旅游环线重要集散地为目标,通过引进业主共同开发,着力以鲁班湖为核心,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环城、沿江农业观光及乡村旅游产业带。重点规划建设了以中国科技城后花园为主题的农业公园,建成全省统筹城乡示范区;
建设以生态游为重点的三元菜花、农耕文化等生态农业基地,以近郊游为主题的枣乡林苑、十里荷塘,以历史人文为特色的郪江、西平古镇等不同特色的示范园区、示范基地,正在建设麦冬特色小镇、麻匠镇、枫叶牧场等重点农文旅融合项目。初步形成
全区域、全领域的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有效带动农民就地就业、农业就地转型、农产就地增值、农村就地城镇化。20XX年,全县有上规模的农家乐(乡村酒店)XX余家、乡村旅游综合体XX余个,年接待游客XXX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50亿元,带动10万余人就业增收。

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XX工业园——XX工业集中区,作为全县农产品就地加工增殖的主战场,2015年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目前有上海梅林、神龙粮油、台沃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家,年销售收入达到XX亿元左右。新建的藤椒加工园区(一期)于今年6月可正式投产,以铁骑力士为主导的肉类食品加工园区以商招商,已入驻肉食品加工企业3。园区有贮藏生鲜食品、时令农产品的大型冷藏气调库2个,年贮藏能力达3万吨,建成麦冬等农产品烘干设施7处。台沃通过公司+农户,实施优质大米工程,打造梓州牌台沃香米中国台香米品牌,在全县订单建立有机生态大米基地X万亩,无公害优质大米基地X万亩。神龙粮油以订单农业建立双低油菜基地XX万亩,与西普公司合作在涪江以东建立高芥酸油菜基地XX万亩。新希望、铁骑力士等龙头企业以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1211”运行模式建立标准化育肥场XX个。园区内经营主体招用附近镇乡村民就业,解决了XX32人就地务工需要。共创建了涪城麦冬、梓香牌菜籽油、崭山米枣3XX名牌产品78三品一标农产品。

三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电商综合示范县建设,建成的400个镇村电商服务网点,通过竞选方式确定由邮政网络公司负责运营。同时,全县云端363、网购吧、惠当家、台沃电商等本土电商经营主体达到XX家,相继建成网络销售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互动运营。云端363通过发展互联网+定制农业+示范基地年实现销售收入XXXX余万元,带动农民增收XX余万元。惠当家目前平台注册用户23万余人,网络交易额XXX余万元。崭山米枣、X川豆豉、XX香米、蜀奇花生、本源麦冬、XX香米等XX个特色农产品实现网上销售,共建农产品销售网点XXX个,实现农产品电商交易总额XXXX万元,其中网上直接交易额达XXXX元。

(三)强化政策支撑,完善多元投入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20XX年本级财政支农投入总额达到XX亿元,比上年(下同)增加XX亿元。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XX亿元,比上年增加XX亿元。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XX亿元,增加XX万元。全年支农投入XX亿元,占财政总支出X%,增加X个百分点。二是整合涉农项目。坚持资金渠道不变、使用性质不变、管理权限不变,以重点区域、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为平台,整合交通、水利、住建等XX个部门资金X亿元,统筹用于X个贫困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助推脱贫攻坚。三是撬动社会资本。新增债券安排涉农资金X亿余元,用于农村土坯房改建、农村道路建设、农村垃圾治理等。积极推进PPP项目落地落实,XX个乡镇污水处理厂、中涪路改建等项目完成投资X亿元。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建设种养循环产业基地、藤椒产业园、红花园养心谷等项目,共完成投资XX亿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精深加工企业严重缺乏。目前全县仅有农产品加工企业XX家,加工产值仅XX亿元左右,产值达到XXXX万元以上的仅XX家(过亿元的仅X家)。龙头企业实力不强,融资难现象难以改变。

二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不足。目前全县还无成型的乡村旅游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和旅游特色镇。消费低标准、低水平和模仿性、重复性特征明显。

三是成型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少,品牌知名度不高,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建成的北路统筹城乡示范区、南路综改区,也还未形成融合发展态势。

四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较差。留守老人成为农村种养主力军,以土地资源为承载力的传统种植模式、粗放经营现象仍然普遍,土地精细化耕作较差,普遍以生产物资的多投来获取农产品的多量,农产品品质不优、效益不高。

此外,XX作为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县,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
脱贫攻坚面宽量大,
插花式贫困现象严重等问题依然突出。

四、工作建议

一是搞好乡村振兴顶层设计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而浩大的工程,需要搞好顶层设计,建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近期、中期和远期搞好乡村振兴规划编制,通过规划引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工作落实。

二是开展乡村振兴试点试验示范。结合全县的经济地理,分类启动一批乡村振兴试点、试验、示范区建设,努力探索符合各地实际、具有不同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三是激活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动能。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探索破解农业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不断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四是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体制机制。明晰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工作推进机制,分类制定推进办法和政策措施,确保乡村振兴如期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