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育范文第1篇【关键词】挖掘美审美教育体育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元素,挖掘美的表现形式,感受和认识美的真正价值,引发学生对美的鉴赏和体验,对于提升体育教学水平至关重要,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美学教育【五篇】,供大家参考。
美学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挖掘美审美教育
体育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元素,挖掘美的表现形式,感受和认识美的真正价值,引发学生对美的鉴赏和体验,对于提升体育教学水平至关重要,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创设美的情境,用情感、语言、示范和教学艺术去感染学生,使体育教学活动成为美育教育的大课堂,自古以来,人类就从未放弃过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尤其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了,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美、塑造美。体育就能帮助我们满足这一需要。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教育,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一直是广大体育教师追求的目标。
一、挖掘体育教学中美的因素
1、人体美 美都是以具体形象来表现的:体育中的美主要是通过人体这种具体形象来表现的。科学而系统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机体的健美发育,从而获得匀称的体型,优美的姿态,坚强的骨骼、发达的肌肉、秀美的皮肤和健康的气色,使体格塑造得更加健美。这种美是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人体研究表明,长期坚持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人的肌肉、骨骼会产生良好的影响,能使人体格健壮,形体健美。身体健美是学校体育中美育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产生对人体美的向往和追求。
2、心灵美 学校体育中美育的功能表现在对学生心灵美的教育上, 内心世界的美, 也称为心灵美。学校体育中的审美教育,既不同于政治理论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它主要是通过对体育美的感受、认识和理解,从而感到愉悦,从愉悦中受到美感教育。一次高水平、高风格的运动竞赛,实际上也是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课。学校体育中的审美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的根本特点,在于“寓教于乐”。它是通过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激荡学生的情感、产生情感的共鸣。它不是靠说理教育人,而是靠形象来打动人使学生在参与体育和观赏体育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
此外,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组织、教法,运动服装的款式:与色彩运动场地的布置等等,也同样包含了大量艺术美的因素。
二、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
运用情感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美育的主要优点是激发、顺应人的本性和内在个性兴趣,较少采用约束、强制手段:主要用美的事物、美的形象唤起人们内心的共鸣,使情感的享受深化到理念、信念、意识和品质中去,内化为人的素质能力。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在于训诫说教,而在于感化;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感化学生,用美的形象提高、激发学生的认识和热情。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美,在认识美、感受美的同时能够创造美。
要注意教师自身的教态美。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身的体态、仪表、神情、举止,力求教态美;
给学生树立一个形体美的楷模,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直接感知的对象是教师,而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求知欲和模仿性较强,所以教师的体态、仪表、语言、举止、精神等对学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不论在炎热的盛夏或是严寒的隆冬,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都能保持坚定、沉着的精神风貌,穿戴整齐美观大方,富有朝气,教态自然和蔼可亲,那么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审美的对象,必然会给学生留下威武;
朝气和健美的形象;
成为学生形体美和心灵美的楷模要注重讲解语言和示范动作美。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讲解的语言声调要抑扬顿挫,轻重适中,而且要力求摘明扼要,条理清楚,生动形象风趣;
再加上准确优美、娴熟的示范动作就必然会引起学生由衷的钦佩和赞美。这样在学生的知觉、意向中就会产生连锁式的心理反射过程:欣赏——羡慕——向往——实践,从而获得良好的审美教育的效果。
美学教育范文第2篇
一、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老师既是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也是参与者,一个优秀的老师在教学中应用优美的语言、自然大方的教态创造出美的意境、和谐的气氛,并对学生加以引导。这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科学探究。美育是由美学家席勒在他的《美学书简》中提出来的,它指“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审美主体,又是审美客体。化学教师不仅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科所呈现的美加以阐释,而且教师自身要不断展示美、创造美,使学生既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又得到审美,情操得以升华。
二、美育在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来激发学生主动接受熏陶,启迪聪明和智慧,塑造他们美的心灵,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化学中的美,这样才能促进人格完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美育是贯彻普通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迎接新世纪的必然要求。
三、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要有技巧。若把美育仅当作艺术特长或技能技术教育来施行,这是误区,既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违背了美育自身的规律和宗旨。作为一名化学老师,课堂语言应讲究艺术,力求语言美、意境美;
叙述过程要清晰完整、亲切动听,化学术语要准确无误,表达化学规律要简练准确、说服力强;
演示化学实验要操作正确、现象明显、设问到位,说明现象要机智风趣、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这样,在学生的整个认识活动中都渗透着美的因素,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就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美学教育范文第3篇
一、影响学生感受美
教室是学生最熟悉的地点,教师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快乐学习的同时,从一点一滴中感受身边教室环境的美,逐渐将这种美迁移到自己身上,培养其爱护班级环境,打造魅力班级的优秀思想。开学初,我在教室的一角粘贴了一面小镜子,并且用花边装饰,镜子下放了一把小梳子和一个指甲刀,没有过多的语言,每天一到教室,孩子们总会在镜子前左瞧右看,拿起梳子整理整理,学生们没有反感,没有怨言,一个小小的举措强过多次针对仪表美的口头教育。
二、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暑假过后,孩子们走进校门发现学校已经大变样,睁大了眼睛这摸摸那瞧瞧,怎么也看不够。于是我组织了一次班会,让孩子们说一说新学期学校的变化,那一张张小嘴便滔滔不绝起来。有的说教室变大了,也明亮了,而且更暖和了;
有的说宿舍规范了,也干净了;
还有的说学校看起来特别宏伟……一Kechengyujiaoxue课程与教学双双明亮的眼睛闪着光亮,诉说着美好。春天,校园处处盛开鲜花,桃李芬芳,牡丹芍药争芳斗艳,蝴蝶蜜蜂翩翩起舞,如此美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花园旁、操场边、教室前……欣赏着校园中的美景,发现了校园的美,孩子们更加喜爱这个处于大山深处的校园。
三、课堂教学领略美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文课教学更是美育的重头戏。冰心的《肥皂泡》文字优美,意境深厚,字里行间都仿佛能看到在空中飞舞的五色浮光。为了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文字,感受文字中的美,我带着他们亲手做肥皂水,来到了操场,只见轻轻地一吹,空中便多了许多精灵,孩子们“哇”地喊出了声,这声音中有惊喜,有感叹,有激动,这都是因为他们欣赏到了美,感受到了美。诵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在欣赏《因为你是我女儿》这篇文章时,通过范读、自读、引读、议读等形式,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交流中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更多时候,我是献上一张张优美的图片,让孩子们欣赏图片美的同时,感受文字中的美。正是这一次次的旅行,引领着我与孩子们对美的探索。
四、组织学生创造美
美学教育范文第4篇
摘 要 美育教学既可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注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健美操课程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同时也是实现体育与健康美育教学切入点。要在健美操教学中美育教学起到一定效果,就必须将认知与情意有机和谐统一起来。
关键词 美育 教育 健美操教学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1健美操美育教学的功能
健美操教学中的美育教学是指在体育课堂实施审美化教学过程中,依据体育教学一般规律和审美化教学的特征,对课堂教学程序以及方法进行指向性的调控操作,以逐步实现美育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方式。落脚点是培养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整个教学过程,将认知与情意有机和谐统一起来,最终达到教育的最完美境界。
2确立健美操美育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了以促进学生整体健康水平为目标,重新构建了体育教学目标体系,采用三个层次、五个学习领域和水平发展的不同目标,它们强调价值各有侧重,但都是天然一体和谐共处的关系。由此,健美操教学的目标的设计不仅要使其达到知识、技能、情感的目标要求,并且要达到美育的目标要求,使各类分目标共同发展,目标当中要强调生命价值、智慧价值、最主要的是美的情感价值的实现。学会在健美操课程中陶冶美的情操,以愉悦的心情去面对学习、生活所给其带来的烦恼,从而懂得享受生活。
3健美操美育渗透的思路构想
3.1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美学鉴赏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美育教学对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对受教育者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上。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美的享受和感悟,除了受制于审美对象和客体的存在状况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主体的人所具有的审美能力的高低。审美能力的高低,自然受到人的社会条件、经济地位、文化素质诸因素的制约,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受教育的结果。所以美育教育对于人的审美能力的造就和培养,则是最基本的又最关键一种教育形式。然而体育与健康课程当中健美操课程所涉及的美育教育相对来说比较广泛。它要求教师在健美操教学和形体练习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技能美,不仅能使美育作为文化的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能使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在总体的效果上达到美的境界。
3.2在健美操教学中具体实施美育与锻炼的结合
健美操教学当中的美育教学基本目的是在课程当中不断让学生体会该课程给其带来的愉悦感,在愉悦的同时体会音乐美及健美操动作美,使学生感悟美的意义。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在健美操课程当中受教育者自我感受并掌握美的规律,养成感觉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目的旨在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在健美操理论课中通过对学生增加美学基本知识讲座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并体会健美操所蕴含的美学元素。
发型和服饰。学生进行健美操锻炼时应把头发梳理好,最好扎成球头,不要把长发散开,以免遮挡视线妨碍运动,锻炼时尽量不要化浓妆,保持面部的清洁及通透性,以便排汗。最后,还应注意进行健美操锻炼时不要佩带手表、手镯、项链和戒指等硬物,以免损伤皮肤。
4健美操美育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到教学内容是为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手段,强调教学内容不等于教科书。同时教师也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会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只要是能达成目标的手段都是可取的,这使得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有了更大的空间。
4.1健美操美育教学可采取的方法
4.1.2动静结合情境表演法
入情入境的实践、想象、表演、展示可加深认知活动,将认知与情感推向创造阶段,实现知、情、意、行等方面的整体性教育功能。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即兴表演,如同样的单独动作让学生自行组合小组进行团队创编出带有团队特色的组合套路,套路中要求包含静态的团队造型展示,这样会使学生在再造形象中既激发了求知兴趣,又获得内心深处美的情感体验。
4.1.3理想化形象直观法
审美总是从外观形象的第一感觉开始的,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健美操教学内容当中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音乐、录像、挂图等)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把学生的美感体验推向新高潮,使认知活动从无声走向有声,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苍白走向多彩,从而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心理活动,激发强烈美感。
4.2健美操美育教学中媒体的运用
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中介物质和手段。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的言语表达、仪容仪表、音乐的鲜明节奏、视频的套路示范等应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作美感、以及达到美育教学效果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健美操教学中最不可缺少的是对视频光盘的观摩以及对健美操音乐的欣赏。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媒体以不断地提高学生对力度、健康、自信、精神美的积极追求,它同时也是给学生树立一个人体端庄整体美的楷模。
美学教育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学科个性,审美教育,自由创造
语文教育的美学借鉴应该是精神上的吸收,强调以自由创造为内涵的审美精神应成为语文教育的灵魂,这是对功利主义语文教育观美学超越的理性要求。语文教育对美学精神内核的借鉴和吸收,首先应当是这种自由与超越精神的借鉴和吸收。
一、重建语文教育自由创造的学科个性
20世纪以来,中国面临复杂多元的文化,除传统文化之外,西方文化在19世纪开始传入,到20世纪形成高潮;同时更为重要的主流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针,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种文化在“文革”之前其各自地位、作用较明朗,用通俗而形象的说法即是:“屁股坐在革命现实之上(革命文化),一只手伸向古代(传统文化),一只手伸向外国(西方文化)”。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是独立自足的文化大系统,历史悠久,相当稳定。而革命文化却肇自异域,发展快,变化大,与政治情势息息相关。三种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亦即新形势之下它们势必会进行新的整合与重铸;它们之间在主次、轻重,弃取、存用、分量、比重等方面,都会发生新的变化。如果语文教育依然缺少内在的体系,缺乏自己内在的学科支撑,这种起伏不定,摇来摆去的特征会依旧延续下去。只有主动创造新质,使语文学科有自己的学科支撑,这种支撑无法被抽空,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有可能以一个学科的姿态面向未来。问题是语文教育是否具备摆脱依附的能力与可能?它站在什么立场上去进行自己的学科努力,创造自己的学科支撑?美学立场可能是语文教育最好的选择。在人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时,对象不显得受我们人的压抑和逼迫,主体也不被对象的具体效用所束缚和限制,就主体内部来说,也摆脱了欲望冲动与纯理智需要的片面性,从而主体与客体、主体自身和各种关系都处于自由和谐的状态,所以“我们一般可以把美的领域中的活动看作一种灵魂的解放,而摆脱一切压抑和限制的过程”(黑格尔《美学》P337)。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黑格尔《美学》P147)。借助美学立场把语文教育从各种依附中解放出来,语文教育与政治观念的疏离显明了语文教育的维度与政治观念的歧见。语文教育应从美学立场抛开现成的理性框架,抛开固有的常识范式,重新洞悉自身。这时,美学立场将使语文教育避开预设,穿透习以为常所造成的无形遮蔽,从种种文化秩序的空隙和裂缝之间瞥见以往的盲点,进而释放出遭受压抑的个性意识。
二、加强审美教育培养自由创造的人
语文教育的对象是人,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他们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直接相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要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引导学生感知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情文并茂的经典作品,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如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荷塘月色的恬静淡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缠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奔放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美的特点,捕捉形象进行分析,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描绘的生动画面,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知美,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当代青年学生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阅历浅,知识单一,对事物的鉴别能力比较差。他们既易受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影响,也易受错误的审美观念的侵蚀,这势必影响到他们对美的准确理解。有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以怪异为美,以“赶时髦”为荣,这可以说是受错误的审美观念影响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清除这些不良的消极因素,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以便正确地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要准确地理解美,鉴赏美,必须要有准确地把握美的性质的能力。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底子的,语文教育在教给人谋生所需要的语文能力的同时,更应该造就人自由创造的天性。因为人正是通过听、说、读、写,不断地丰富与发展自己的内在生活,心灵世界,开拓精神的自由空间,开发自我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与历史文化发生联系;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语文教育更应多关注“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和“怎样努力过一种完善的生活”。围绕当下考试进行的语文教学,教师力图对教材进行理性的“客观”分析,把文章理解成若干碎片,名之曰“知识点”,同时又投入相当多的精力进行猜迷似的“标准化考试”的模拟训练,从而忽视学生创造的本质力量的培养。语文教育存在着的这种使人工具化和奴隶化的倾向和培养目标有关。语文教育应该通过对人自身的深刻关注,使其有助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和人的自由和谐的发展。美的精神表现为对自由创造境界的追求,表现为对审美观照时的那种超越当前功利性的“非功利性”,也表现为立美创造时在对象的形式上所烙上的自由的特征,更表现为一种对美的事物所内涵的自由本质的关注和珍爱。语文教育在以应用作为目标的时候,加强审美教育,使语文教育更富弹性和张力,直接指向人的自由创造本质。这样,学习的功利目的便得到升华,认知对象转变为情感体验的对象,主体单一的认知功能转换为全部身心特征参与的审美观照,在审美观照中,人的自由创造本质得以凸显出来。也许,可能的世界只是一个理想的世界,它离我们的语文教育实际,离我们的社会现实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但这并不是我们不去思考的理由。让我们的语文教育成为真、善、美之所在,让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为美所充溢的过程,让身在其中的个体因美的充盈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注释:
①陈建翔“学习审美论”《教育研究》1994.
②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教育研究》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