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作为我国一种政治、文化、社会现象,存在并延续了千年之久,有其特定的历史必然和时代意义。无论是作为古代的选官制度,还是如今发挥教育评价和选拔功能,考试已经形成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深刻地融入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应试教育论文【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考试文化;
应然追求;
实然分析;
素质教育
一、我国考试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考试作为我国一种政治、文化、社会现象,存在并延续了千年之久,有其特定的历史必然和时代意义。无论是作为古代的选官制度,还是如今发挥教育评价和选拔功能,考试已经形成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深刻地融入到社会之中,并根据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革。
隋唐时期,依治理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科举制应运而生。这是我国考试制度的诞生并正式成为统治者选贤任能的重要依据。以科举制为核心的考试文化在封建社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观念迅速深入人心,无数寒门子弟通过读书、考试走上了仕途,改变命运。虽然,科举考试作为统治者的工具,考试内容和方式具有狭隘性和历史局限性,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考试文化发挥了一定的教育作用,引导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之后,随着封建王朝的更迭与兴替,科举考试历经调整与变化,但是作为古代社会考试形式的主导,其根本地位和作用未曾动摇。直到封建社会的解体,科举制度方才随之销声匿迹。然而,它本身所蕴含的考试文化的内涵与思想,无不影响着现代社会中的考试文化与现象。
在现代社会中,考试的种类、形式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和丰富。从学校的教育评价、招生考试,到工作单位招聘录用考试,从行业性执业资格、职业技能的鉴定到外语或计算机等级考试,其考试的测量、评价、筛选功能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古代科举考试相比,现代社会中的考试在内容、形式、功能和目的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首先,在教育领域内,考试贯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始终。作为一种诊断性、评价性和引导性的检测工具,考试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是促使学生学习知识、提升素质的动力因素,是学校招生的标准和学生升学的依据。其次,在个人的职业生活中,考试是通向工作的途径,是个人就业或择业的渠道之一。在我国,考试在国家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的招聘中发挥重要的选拔和任用功能。可以说,考试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走向。此外,通过相关考试,对个人专业技能和执业资格进行评判和划分,这是非学历教育中考试的另一项测量和评价功用。
总之,我国的考试制度和现象产生于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受社会环境、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考试已经作为一种文化伴随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延续至今,并发挥教育评价、人才选拔、能力鉴定等重要的作用。然而,考试文化自产生发展至今,避免不了对其曲解利用之嫌,这样就衍生了考试文化在当今社会下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状态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使得个人的观念取向严重脱离考试的内在价值,从而折损了考试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也打击了考试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的制度作用,割裂了考试与个人生活真实而密切的联系。
二、考试文化的应然追求
谈及考试文化的应然追求,关键是立足于考试的本质和目的,剖析考试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考试应该而且必须发挥的功能。
考试于我国而言,最早是统治者为了治理管家而选贤任能的工具和手段,这从现存的公务员考试、企事业单位招聘中仍见端倪。随后,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有效手段,考试与学生密不可分,如今考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无论考试形式如何多样,考试内容如何复杂,考试目的如何丰富,从本质上来说,考试无疑是一种评价方法,通过考试检测应试者自身的素质、知识和技能。其检测和评价结果顺应考试目的,在个人自身的成长发展和社会机构的运行以及人类其他活动中发挥作用。
考试的功能植根于社会土壤之中,是与考试的目的和本质相统一的。就当下来看,考试主要发挥筛选、诊断和评价功能。首先,考试通过对应试者进行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的检测,并依据一定的标准,选拔出符合规定和标准的应试者,进一步地给予开发和利用。这种考试主要体现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招聘以及学生的升学活动中。其次,就教育领域而言,考试主要发挥着诊断功能。通过考试内容和方式的设立,检测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为解决问题作出进一步的努力。教育教学中考试的诊断功能有利于明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否达成,对于接下来的前进方向具有指向性意义。此外,对于专业技能等资格认证的考试,其功能无非是对于个人的特殊能力给予专业认可和证明,这种承认度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广泛性,是个人步入某行业或从事某职业的前提和基础。
考试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历经沧桑并得以延续和发展,有其一定的存在价值与合理性。无论何种考试,它首先信奉和坚守的便是公正、客观的理念和精神。这不仅是实现个人价值的路径之一,更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保障。考试文化是彰显公平、平等的文化,它以个人能力和素质为基本出发点,将应试者本身具备的、隐性的或显性的、理论的或实践的、抽象的或具体的等一切知识、能力、思想品质、个人特长等特质,清楚地展现出来,以此来更加准确、深入、客观的认识被试者。任何人在考试面前拥有平等的机会和评价标准,考试文化是实事求是思想的另一种提升和运用,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他人的方法。这是考试最本真的面目。
在倡导权利与法制的环境中,人们倾尽全力追逐社会公平,而公平的实现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保障,考试文化不失为诠释公平的一种社会现象,只要考试被正确合理的实施,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通过考试来获得真实的承认和评价。正因为如此,考试本着为大多数人服务的精神和思想,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差异而作出判断,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参考,为社会的分工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考试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一个特有的现象,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联系不可分割。从其本质、目的、功能上来看,考试文化本身附带着应然追求,这种应然使得考试具有合理性与价值意义,在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内,考试作为一种质量检测与评估系统,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准确的判断和清晰的指导。这种应然追求如果遵循其特定的轨道而不偏离,注定为社会和个人带来更多的收获。
三、当今社会中考试文化的实然分析
纵观当下的现实生活中,考试文化已经成为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维持社会运转、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考试通过检测和评价实现个人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认知,进而优化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可以说,考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考试的应然追求及本质特征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为什么却遭受如此多的争议与诟病呢?尤其在当今社会中,考试文化正经历着怎样的扭曲与挣扎,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方面,考试文化在学校教育领域内呈畸形发展态势。考试本来是检测教育目的是否达成的方法,却偏激地使教育沦陷为应试教育的模式。所有的受教育者或应试者为了考试而学习,并因此而产生了恶性竞争。考试似乎成为了人生的转折点和决定因素,偏离常态的考试价值取向使得考试作弊现象泛滥,严重损害应考者的诚信素养。目的与手段本末倒置的思维和行动使得考试陷入尴尬的境地,在倍受苛责与质问的同时,考试又遍布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成为学生无法摆脱的负担。考试功能和任务的扭曲与失真不仅是社会诚信教育的伤害,对学生的成长也形成阻碍,甚至成为整个教育事业的毒瘤。学生不能从科学、公正、合理的考试评价中认识自我,无法更好地面对学习困境、解决问题,甚至出现了“高分低能”的荒唐局面。教师在考试文化衰颓和没落的过程中成为帮凶。处心积虑地为了应试而设计的教育教学技巧和环节,或者将分数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等级的标准,这是徒劳无功的尝试,无法让学生真正受益。总之,一切为了考试的“学”和“教”,都是忽视考试的初衷与归宿的荒谬做法。考试文化在学校中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教育质量的提升,这是现阶段不可否认的考试文化之实然常态。
另一方面,社会上兴起的“考试热”、“考证热”是考试功能膨胀的另一种表现。当考试被当做一种选拔手段用于单位招聘时,其本身目的在于量才授职,人尽其才。在检测与评估的基础之上,为某项工作筛选出合适的从业者。然而,现实情况下这种考试却演化成考试决定论、考试目的论,即考试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考试是就业升职的必然途径。这种狭隘的考试中心主义观念无疑是对考试价值的曲解与夸大。此外,专业资格的认证考试成为人们谋求职业的砝码而非评价自身技能的尺度,投机钻营的心态滋生,部分应试者会不择手段、千方百计地获取资格认证,却不顾自身是否胜任考试的评审结果。这种“唯证主义”的理念葬送了通过考试证明展现自己的机会,也导致考试失真现象泛滥,使广大应考者沦为考试的奴隶,考试文化的枯萎干扰社会文明的进程。考试的实质是对应试者具有的相关能力、知识等素质的再现,任何分数本位或形式主义的考试都应回归考试的真实目的和应然追求。
四、素质教育下考试文化的重新定位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素质教育随着课改的推行成为新时期教育追求的目标和理念。“素质教育是一种过程性教育,它注重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因此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是塑造品质和培养能力的教育。”立足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素质教育应该成为我们的坚定信仰和笃行的任务。就当下盛行的考试文化而论,受社会中弥散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个人的思维习惯影响,考试完全丧失了它应有的功能与意义。甄别和选拔成为应试教育的唯一目的,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分数而考试,这种偏颇的考试文化使素质教育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和牢笼。
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与考试并行不悖。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具体而有效的形式,发挥重要的诊断功能,通过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以此改进教与学的不足,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所以,素质教育是需要考试的教育。而树立正确的考试观,重新审视考试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回归和发挥考试文化最本真的功能,缩小考试文化应然追求与实然效果之间的差距,是现今条件下最根本的任务。
首先,通过厘清考试的本质与目的,纠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认识上的误区。作为一种检测评估手段,考试只能实事求是地给予应试者公正客观的评价,并促使其改正缺陷逐步提高。引导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成为考试的主导者而非受其奴役和驱使,考试可以当做“温度计”而非“指挥棒”。在评估检测的同时,发挥考试的教育作用,考试这项活动也是受教育者正视自我的锻炼和体验,以此为出发点,考试的额外收获将会超越考试本身的价值。
其次,对考试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实施,是保证考试功能有效发挥、引导考试文化顺利形成的有效途径。考试是社会系统中关于人类质量检测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考试目的和观念明确的前提下,对于考试内容的筛选、考试标准的确定、考试方式的搭配等制度上的灵活设计和综合考量,不仅关系考试本身的信誉和质量,更能够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良好状态。
最后,素质教育下明确考试文化的能力本位取向,坚持考试形式与实质的统一。在素质教育不断倡导和实施的环境下,考试文化观也要与时俱进。考试是对受教育者能力的诊断和真实写照,而素质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多样性和培养方式的灵活性。考试致力于检测、考核教育教学效果,当然应该注重考试结构、内容、方式的创新。然而不论怎样变化,考试以应试者能力素质为基础,真实反映出学习现状和问题的思想不能动摇,这是素质教育模式下考试文化的永恒追求。
考试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当代社会无论是教育考试还是劳动人事方面的考试,考试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只有明确考试文化的应然追求,并合理分析其实然现状,从而逐渐缩小两者的差距,尤其在素质教育下发挥考试文化的功用,不仅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繁荣与进步的要求,更是实现社会公平、促进文化建设的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后雄.论教育考试的功能性缺陷与价值冲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2]王哲先.中国古代考试制度演变及其对高考改革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自2005年以来,奥数就成为被媒体狂骂,被众人拍的对象,著名教育家杨东平就声称,奥数甚至可怕于黄、赌、毒。近日,成都教育局强制取消奥数。
我们口口声声称着疯狂的奥数,但是反过来,又是谁在一味疯狂地追逐着奥数?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追逐奥数成了一种社会风气,然而在扼制这种风气时,我们采取了一种最极端也是最愚蠢的手段,强行扼制。但是,我们又是否去挖掘追逐奥的根源呢?这就好比是当年鲧为治不而采取的堵塞方法,最终也不是无一收获吗?众多高校以奥数作为门槛,与其说是追逐奥数,还不如说是追逐高校。90%学奥数的孩子也不过是为了高校,为了竞赛而去奥数,他们纯粹只是为了自己的兴趣么?不,他们连最起码的兴趣都没有。
奥数的实际意义是在于在基础课程上深化的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方式。从心底里想想,奥数有错吗?我们不该否认它实际意义的正确。但是,如今奥数已被人们所扭曲,甚至成了进入高校的手段。我们所想的问题不是该不该取消奥数,而应在于怎么才能还原奥数的真面目?高考、中考加分很诱人,它也就是扭曲奥数的真正元凶!它就是家长们追逐奥数的最大诱因!
换个角度想想,那些对奥数兴趣的孩子是不是同时遭到了对天赋的扼杀?这就好比一个生性温和的人被抬着去学武术,这是对本性最大的扭曲/
奥数的存在是为了兴趣,而不是为了在达到某个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方式。奥数没有错,错在于家长的追求与社会教育上的奥数加分制度。怎么样杜绝这种现象,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重要的还是人们对奥数的正确认识。
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国际教育;
本土教师;
异域文化观;
适应与创生
21世纪是多种文化相并存、相碰撞、相融合、相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化,国际交往的空间不断扩展延伸,呈现出国际化趋势,如:交流合作跨越国界,国际范围内的物质精神资源实现共享,洲际或区域范围内产生跨越地理意义的更为广泛的联系等。由于教育自身具有本质的趋同性、活动的国际化和发展的产业化,以及教育新思想的传播与新理论的推动,国际教育在各国广泛地开展。面对日趋开放化、国际化的教育大背景,本土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和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在授受异域文化活动中,将面临着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一、国际教育、教师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国际教育。通常,我们所谈论的国际教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超越国家之上的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或世界教育;
二是指一种教育理论体系或特定的研究领域,即国际教育理论。对它的理解,普遍的认识是国际教育的内容包括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学术交流和学生交流、对其他国家教育发展的援助等。但还有一种理解,即用全球的视角,对国际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教育问题、多元文化教育问题等进行国际交流和了解(顾明远,2001)。在不同的视阈下国际教育又以不同形式呈现。广义上,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教育项目服务于主国(host country)学生,同时电吸引外国学生到主国学习。第二,某国设计的教育项目传送给另外一国学生。第三,专门为某一特定国际学生群体量身定制的教育项目。
(二)教师本土文化。教师本土文化是基于本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文化环境背景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及情绪反应等。教师文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教师的思想理念层次,二是价值体系层次,三是行为模式层次,这三个层次相互构成了一个整体。这里所指的教师文化是比较宽泛的,而本土教师文化相对来说要具体些,更强调一种民族性的东西,同时又融合本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独特的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倾向。教师文化的本土化要求教师要有国家和民族观念、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但本土化不等于狭隘的民族优越主义、沙文主义,不是建立在贬低或排斥异域文化,而是建立在保存自身优秀传统、吸纳各国先进文化的前提下,使教师因为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而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一分子,成为适应本土的一员。
(三)异域文化。异域文化具体指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在语言、历史、体制、信仰、习俗、价值观等方面上的差异。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异域文化实质上是一方对他方文化的一种解释。其特点表现为一种异域性,但它并不是一种性质或状态,而是对他方文化感知和应答的结果。从教学角度出发,异域文化可理解为目的语国家的整个社会方式。
二、国际教育对本土教师文化的影响
(一)教育理念。随着教育进一步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国际教育势必会对本土教师教育理念产生影响。一方面,本土教师为更好地与其他国家的教育机构、学术团体或个人等进行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主动地了解、学习、探寻各国的教育,用一种教育应“面向世界”的视界与胸怀接纳世界各国的先进教育文化,树立国际教育观,走出传统、狭隘与封闭的文化藩篱,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本土教师过分担心国际教育会给本国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的价值观,同时,还认为这种影响会冲击我国传统文化,会在青年学生中产生负面的效应。这样一来,一些教师会全盘否定国际教育,拒绝或抵制学习国际教育中先进理念,致使国家、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畸形”与不平衡。
(二)行为模式。国际教育中不同服务背景都可能对本土教师产生行为上的影响。其具体行为模式体现为,第一种是本土教师通常要以访问者身份去适应主国文化,参与到主国教育与文化交流中。在此过程中,本土教师需要学习和运用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第二种是本土教师作为培训对象,在本国学习或接受国外文化时,需要认同、同化或顺应所涉及的异域文化,如知识、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等。第三种是本土教师作为教师角色,在以目的语为中介向异域或本土学生传授知识过程中师生间所产生的文化上的碰撞与冲突。
(三)价值体系。国际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国际理解教育,强调的是多元文化共存,目的是增进各民族、各国人民的相互尊重、认识与了解。基于国际教育的价值体系,本土教师在实施国际教育、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国际教育不仅能增强本国的教育,而且能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还应比较全面、客观地把握国际教育价值的实质,将促进国际教育和维护国家利益二者结合。因为某些西方国家实施的一些国际交流项目或计划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主要任务是为渗透或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颠覆别国的目的。
三、国际教育背景下本土教师对异域文化的困惑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趋势以及多元文化格局和文化间交融、碰撞的加剧,本土教师势必会经历和感受先前所未遭遇过的异域与本土两种文化相冲撞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冲突与变动,并且还陷入深深的矛盾与困惑中,具体表现在以下阶段:
(一)文化认同阶段。认同是一种意向性(有目的)反应。认同发生在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和相互比较的场域中,是个体(群体)面对另一种异于自身存在的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保持自我同一性的反应。因此,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
在异域文化认同阶段,教师首先表现出好奇、兴趣和注意等意向,接着感知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以及来自异域文化的冲击和压力,最后反思并探寻自身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
(二)文化同化与顺应阶段。同化和顺应是个体对环境适应的两种机能。皮亚杰认为,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顺应是指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在同化与顺应阶段,本土教师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汲取异域文化精华并将其统整到本土文化中来,同时,在尊重本土文化前提下还适当地扩大本土文化开放度以适应异域文化,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有影响力的多元文化教育,摒弃狭隘的民族文化观,形成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张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
事实上,这一阶段,也是教师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正式、直接接触时期,教师体验着对异域文化的同化或内化、顺应的矛盾与犹豫。如在教育教学方面,具体表现为国际教育背景下新课改的实施、新旧教育观的冲突、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迈进、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与学校新要求的差异等,所有这些,对于本土教师而言,都是先前所未遭遇过的。
(三)文化平衡化阶段。平衡化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图式不能同化新的知识经验时,心理产生不平衡状态。每经过一次由失衡到新的平衡,其认知结构的改变使之能够吸收容纳更多新的知识经验,促使智力水平得到发展和提高。在文化平衡化阶段,面对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互动所激发出的诸多矛盾、冲突与对抗,教师可以通过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文化场中教师发展的文化机制等手段调节,促使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达到互补与共进,趋向平衡。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教师还是处于失衡状态。
四、适应与创生:本土教师异域文化观
(一)文化适应。
1.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扩大文化适应度。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国际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国际教育的实质和核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倡导并实施的“联合学校计划”。其目标是以尊重人权为基础,培养对他国、他民族、他国文化的理解与世界大同意识。这里的“国际理解”要求在认识彼此文化的教育中,不应当立足于文化进步主义,而应立足于文化相对主义。也就是说,并不是认为发达国家文化进步,发展中国家文化落后,而是认为每个国家都拥有其独具特色与价值的文化。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各国、各民族所拥有的文化的理解与尊重的态度与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理解教育可以说是异文化理解教育或多元文化教育。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中,需要对多元文化具有包容性、理解性。本土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面对异域文化对本族文化壁垒的撞击,应当重视国际教育中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同时,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从文化全球化战略高度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在维护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增强它们之间的互补性,扩大文化适应程度,客观地认识异域文化,从而在本土文化发展基础上借鉴异域文化之精华或摄取养分,丰富本土文化。
2.提升文化自觉,培养文化适应意识。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不同文化的人,在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实际上它是一种文化意识。在这种状态下,人对自己身处其中的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和分析,对待本民族文化是一种反思的、理性的态度与认识。提升文化自觉,实质上是促使本土教师从相对单一、狭隘文化和封闭、隔离的文化生存与保护机制的藩篱中走出来,意识到民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挑战性以及与异域文化的交流、互动的必要性、急迫性。
3.开展交往对话,增强文化适应力。“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人与人之间是如此,文化与文化也应当这样。具体地说,就是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间通过交往与对话,增强彼此间适应力,达到共享,如世界观、价值体系、生活方式以及行为规范等。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对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差异进行心理上的解除,形成比较自然地应付新异的环境,走向对异文化的良好适应。而且,个体将会更加全面与客观地认识文化差异,丰富充裕的感情生活,采取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肩负起应有的传承与发展文化职责。
(二)文化创生。
1.文化视界。国际教育背景下本土教师要用国际性、全球性眼光检视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都在推动着世界文明发展与进步。本土教师既要反对狭隘的民族文化观、唯本土文化是尊、视异域文化为异己,加以拒绝、排斥,又要反对文化霸权即用一种文化模式控制另一种文化模式,要求人们只接受和认同单一文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全球化,世界文化图景正在从一元走向多元,从自我封闭走向多元互动,只有遵循“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理念和具备宽阔的文化视野,才能在多元文化相互交往中谨守包容、接纳的心态,善于理解“他者”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即“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进而培育一种文化宽容与文化认同的社会氛围。
2.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着眼于本土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本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本土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同时,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本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中。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因此,本土教师应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吸纳、融合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有益成分,使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之间进行双向适应,共同促进文化发展和进步。
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代号
专业
名称
10月21日(星期六)
10月22日(星期日)
课程
代号
上午 (9:00-11:30)
课程
代号
下午(14:30-17:00)
课程
代号
上午(9:00-11:30)
课程
代号
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改革;
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28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地兴起,加上社会各界的口诛笔伐,似乎已要将应试教育置之死地。初中语文教学新手段、新观念不断涌现。然而,笔者认为应试教育固然有其弊端,却也不乏合理之处,与其说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改革,不如说这是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需求所致,素质教育亦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下文,笔者就此展开具体论述。
一、应试教育的弊端
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学生的能力锻炼受到限制,综合素质较低。应试教育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而语文本即是一门饱含情感的科目,在缺乏学生自主空间的机械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所受影响则更为严重。
1. 教法机械
“应试教育”将教育过程变成了应考过程,常常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当作储存知识的仓库,不停地把知识往这个仓库里塞,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学过程过于机械化、模式化,既不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创新,造成课堂死板,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2. 目标狭隘
“应试教育”偏重应试能力的培养,只为升学而教育,忽视学生其他诸如思维、自主探究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语文学科不仅是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思想文化素质、审美素质、道德情操的培养。而“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并把知识学习的范围局限于书本,致使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唯书是从、知识片面,严重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 内容局限
以分数高低论优劣,以考试成绩论奖惩,以升学率高低论成败。考试的内容死板,考试的方式为书面形式的考试,导致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为考而教,注重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单一的书面考试形式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考查,这种考试内容和考查方式把语文教学固定在了单一的一本语文教材上,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此可见,机械的教法、狭隘的目标、局限的内容使得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备受束缚,那么应试教育究竟有没有其合理性呢?答案是有的。
二、应试教育的合理性
作为学习成果的主要检测手段,考试的存在是合理的,且应试是最终的检测手段与日常语文教学中素质能力的培养并不冲突,伴随着近年来教育事业的进展和试题变化,甚至可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各类试题从对知识储备的检测逐渐向能力运用的检测迈进,中考试题也有相当一部分知识涉及课外,这无疑也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语文教学内容也逐渐延展至课外的灵活应用。如此观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也并非完全对立。
当然,这里的应试教育并非指的是机械生搬硬套和灌输式教学,而是在应试检测作用的促进下,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应试应当持有一个度,竭力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我们知道,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既对立、又统一,其区别在于教育思想、观念上的区别,统一在于对学生的培养上,两者又并非完全背道而驰,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应试教育促进学生素质教育,更好地开展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
1. 以生为本,革新教育理念
新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革新理念、创新课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走以生为本的道路。以生为本,是要摒弃独以成绩作为衡量标准的格局,不做考试成绩的奴隶,且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与教改工作的深化,语文试题逐趋成熟、严谨,各类试题从对知识储备的检测逐渐向能力运用的检测迈进,中考试题也有相当一部分知识涉及课外,这无疑也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押宝”式教学已没有市场。
具体体现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则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教师主导的位置,而以引导者的形式充分培养、发挥学生潜能,因材施教。如在曹操《观沧海》的教学过程中,简单地背景介绍后,不少学生对曹操的故事较感兴趣,尤其是男同学对三国故事了解较多。我们大可以此开展辩论课堂,将全班同学分为两个部分,围绕曹操的“忠”“奸”展开小型辩论。正、反双方为反驳对方观念搜寻资料,精研课文,激烈辩论。如此,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只做引导、评价,既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有提升效用,又在学生兴趣高涨的浓烈氛围下促进了教学效果的升华。
2. 精研教法,提升课堂实效
教师教法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语文教师当精研大纲,熟知近年的中考试题,寻找出题规律和发展趋势,让教学、复习工作有的放矢。尽量避免题海战术造成学生的过度疲劳,反而收效不佳。语文本身极为富含情感的科目,较易(上接第28页)调动学生情绪,教法更应大胆创新、不拘一格,将量的堆积转换为质的升华,创高效课堂。
如可在李清照《如梦令》的教学之前,先对其背景、生平做介绍和延展,这位“词压江南,文盖塞北”的女子一生跌宕起伏,晚年却又凄清不已。这位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女子,她的才情、她的肆意、她的坎坷,无疑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情绪。在此氛围下再进入《如梦令》的学习,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这样的课堂也无疑深受学生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