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工作汇报 >

网信工作汇报【五篇】

时间:2023-06-20 13:00:08 来源:晨阳文秘网

公司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信息安全工作视为互联网业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把网络与信息安全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市公司各职能部室经理和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信工作汇报【五篇】,供大家参考。

网信工作汇报【五篇】

网信工作汇报范文第1篇

一、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组织落实情况

公司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信息安全工作视为互联网业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把网络与信息安全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市公司各职能部室经理和县公司经理总经理为成员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组织公司的各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同时,成立了由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主管部门办公室主任为组长,市场部和网络运营部经理为副组长,各单位兼职网络信息安全员为成员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小组,设置了专职网络信息工作人员,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逐级落实的健全工作网络。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并通过持续不断地组织信息安全演练、网站备案检查、日常拨测等活动,推动各单位对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视,提高全体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人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岗、落实到每个环节。

经过努力,公司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各单位均配备了固定的信息安全专兼职人员,实行了信息安全人员 AB 角制度,圆满完成了网络信息安全各项专项工作,同时顺利完成了元旦、春节、两会、五一、十一等重点时期的安全保障,为社会维稳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健全各项网络信息安全制度。认真落实《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等国家法律法规和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司等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网络安全的工作要求,不断巩固和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了信息安全责任管理办法、信息安全管理考核和奖惩制度、客户信息安全保护管理规定等10余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对信息安全工作管理、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管理、数据资料和信息的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网站内容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促进了公司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持续推进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建设。在省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加快 IDC/ISP 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系统、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监控防治系统、溯源系统等的建设工作,实现对安全事件的集中监控和集中操作,形成流程顺畅、分工协作、精干高效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三)持续抓好信息安全专项行动落实。聚焦“扫黄打非·净网”行动,坚持“预防为主、应急为辅”,持续做好接入网站备案、专线和网站接入内容审查、自营业务管控等专项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好风险。

1.认真做好接入网站备案工作。一是加强对专线、主机托管等互联网接入单位资质审查,确保所接入的网站必须取得经营许可或备案,并与所提供接入服务的网站签订信息安全管理协议,违反者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二是加强存量备案网站信息真实性核查,对核查通过的网站建立网站白名单,对备案信息不完整、虚假备案网站和黑名单中用户、无开办网站资质公网用户,一律关闭其80端口。三是公司备案管理人员适时对各岗位人员的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定期对本公司接入网站进行检查,确保本公司接入网站备案率及备案信息准确率达到 90%以上。四是进一步做好IP地址备案工作,完善IP地址备案信息,及时整理并上报广播类IP地址信息。

2.加强专线和IDC业务内容清查。严格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电信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和“三同步”、“三个一律”的要求,对合法专线接入和IDC接入单位采用巡检/抽查等方式对接入网站提供的信息服务内容进行日常动态拨测与核查,包括对落实“先备案、后接入”要求以及相关接入责任的情况进行检查,并保留相关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用户进行整改和处理,对未落实接入责任要求、为淫秽色情网站提供互联网接入、涉及违法违规的服务商,立即中止接入服务和合作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处理。

3.强化自营网站和自营业务管理。一是加强对自营网站和WAP、易信等自营业务的拨测频次和深度,保持日拨测覆盖4%、月拨测覆盖100%、重点业务24小时监测,重点清理政治性非法信息、“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反动信息和淫秽色情、凶杀暴力、涉毒涉赌、不良低俗等违法违规信息,一经发现立即停止业务运营和网上传输并保存相关记录,及时向省公司报告。二是严格规范各单位官方和个人微博、微信、易信等的使用,严格审核已接入或将要接入的微博客服务网站资质证明文件;
严格规范企业微博、易信,建立先审后发机制,明确各级信息安全责任人,个人微博、微信、易信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保密制度。三是加强自用短信端口(含系统短信端口)的管理力度,从严管理新接入的行业短信端口,严格审核接入单位资质及端口使用性质,严禁接入任何以纯短信息发送为目的行业短信端口,确保不发生短信端口被盗用或垃圾短信发送行为。

(四)持续加强通信网络运行安全管理。一是认真贯彻工信部《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切实将“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落实到工程设计和建设、入网运行等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针对核心环节、关键部位、重点项目,落实“三同步”要求,加强业务系统/平台在投入运行前的安全验收测试工作,强化安全工作前移,积极防范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二是积极落实《河南电信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对正式投入运行的通信网络单元进行定级和备案,开展符合性评测、风险评估。三是严格执行《河南电信互联网网络安全信息通报实施办法(试行)》,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对网络安全事件信息按照分级要求严格进行上报,并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指挥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采取有效、适当的应急处置措施,快速恢复业务系统,控制网络安全事态蔓延。四是完善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监测处置平台及木马和僵尸网络监测处置平台,加强日常监测和处置工作的落实,推进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环境治理。五是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各类应急预案,每半年组织一次重点网络或系统的应急演练,确保各项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能及时启动预案,快速响应,保证重要通信畅通。

(五)持续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机制。一是完善沟通和信息报送机制。坚持周、月定期例会制度,及时沟通情况、协调工作;
“两会”等重保期间每天召开情况沟通会,突发情况下随时召开应急联席会,正式保障期每天向省公司通信保障办公室汇总相关工作和保障情况,突发情况下随时报送规定动作。二是完善信息安全快速应急处理机制。落实7×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应急通信指挥平台24小时通信畅通,满足应急处理的统一指挥、快速调度、高效沟通的要求;
各类应急处置和保障资源做好随时行动的准备,保证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做到特急事件10分钟、紧急事件1小时内处理完毕。三是完善指挥联络机制。采取生产指挥系统、固话、C网手机/他网手机、卫星电话等多种形式和手段,支撑应急指挥调度,保障指挥联络渠道的畅通,特别是应急情况下,采取领导靠前指挥,确保能快速协调和处置各类突发情况。四是完善对外协同机制。及时落实与其他运营商、政府应急办、军队、媒体等的沟通工作,确保当遇突发事件后,互通有无,全力支撑配合,齐心协力保证通信畅通。五是完善客户服务支撑机制。认真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和申告,强化业务开通、网络质量、故障处理、业务异常等用户越级投诉管控;
高度重视涉及党政军和关系国计民生等重要客户电路的服务支撑及重点网站的防攻击通信保障工作,指派专人主动了解重要客户的业务开通及保障需求,确保了重要客户的部级、省级和市级核心节点网络安全,有效避免了出现全阻等重大故障。遇突发情况能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并积极开展危机事件处理,做好突发及特殊情况下对用户的解释和解决预案。

三、电信用户实名登记制度落实情况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和工信部《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电话用户真实身份登记规定》出台以来,开封电信积极落实省公司工作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用户实名登记工作,努力维护用户合法权益,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目前公司全网用户实名登记率已超过65%。

(一)加强领导,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公司成立了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经理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经营的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各业务部门和区县公司为小组成员。在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市场部牵头负责,担任工作小组组长,协调市场、渠道、政企等业务单元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实行实名制工作负责制,各经营单位一把手为本单位实名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实名制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按渠道门店细分到人,自有营业厅店长为本厅实名制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渠道经理为其负责社会渠道门店实名制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建立工作承诺制度,各级责任人均签订实名制工作推进承诺书,并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确保责任逐级落实到人、工作层层落实到位。

(二)结合实际,细化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落实省公司《关于进一步落实网络实名制加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通知》和工作部署,抓好有关工作目标、进度安排、主要措施的落实,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细化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紧盯社会渠道、自有渠道、集团客户渠道三个渠道,实施“两步走”。

(三)多措并举,扎实推动工作落实。一是广泛开展用户宣传告知。统一营业厅、网厅等公告模板,在网上营业厅等线上渠道进行页面浮动,在全区自营厅及各级社会渠道店面显著位置张贴工信部25号令,在客户办理业务时坚持主动告知,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公告,制作发放宣传海报和宣传单页等,确保实名制工作全方位告知到用户。二是组织业务培训。对各级营业人员、客户经理、渠道经理进行实名制登记的业务范围、证件识别、系统操作、用户解释口径等统一培训,保证实名制工作按要求、符合规范落实到位。三是加强社会渠道管理。按照“谁委托、谁管理、谁负责”原则,完善业务协议,将社会渠道实名制工作要求全面纳入协议中,明确社会渠道的责任和义务,对不符合规定的人停止代办业务,考核佣金直至停止合作。将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和信息保护纳入社会营销渠道考核奖惩体系,强化对社会渠道的日常监督管理。明确要求各经营单元不得委托不满足真实身份信息登记条件的社会渠道开展业务,所有商须签订协议,明确责任,出现问题按相关规定处理。四是加强检查通报和问责。多次组织人员对全区实名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暗访,对发现问题的单位进行通报、处罚并限期整改,对问题较多或整改不力的单位予以考核问责,保证落实执行效果。

网信工作汇报范文第2篇

隆回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和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省、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标本兼治为导向,一手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整治,一手抓“断卡”(银行卡、手机卡)行动,依法严厉惩处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活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方位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将之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落实,坚持以打开路,打防并举,综合施策,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势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2021年4月13日全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推进会专题研究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整治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总召集人,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任第一召集人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财政从2021年起,每年预算100万元工作经费。各乡镇街道、各成员单位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一把手”负总责,保障人员和经费。二是充实队伍力量。依托县公安局合成作战中心,成立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
县公安局成立了一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业队伍。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定《隆回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为全县打击治理电诈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今年3月18日,组织县公安局等相关单位赴邵东市专题学习反电诈工作经验,借鉴邵东市经验,初步出台了隆回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考核办法,和规范银行、三大运营商办理相关业务的规章制度。四是落实挂牌整治。将电诈外流犯罪比较严重的乡镇列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重点乡镇进行挂牌整治,由县直政法单位主要负责人联系督导。五是压实基层责任。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成效纳入全县年度平安建设考评内容。对工作成效不佳的,取消评先资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今年以来,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开展专项督导5次,不断压实乡、村、组三级工作责任。

(二)坚持重拳出击,全天候保持凌厉攻势。一是加强重点管控。全县共摸排重点人员220人,管控列入法定不准出境人员220名,列控中共作废护照76本,从源头减少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的发生。二是深入核查线索。2020年公安机关共核查线索143条,逐条核查并及时回复,有涉电诈嫌疑的一人一档,在家见面的逐人询问制作笔录,按要求补充采集信息。三是依法严厉打击。深入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重点整治、“断卡”(银行卡、手机卡)行动。2021年破案70余起,打掉电诈窝点1个、黑灰产团伙2个,目标串案6起,收缴GOIP设备1台、银行卡113张、电话卡100余张、营业执照5余本,抓获违法犯罪嫌疑71人。

(三)强化宣传教育,全县域构筑防骗防线。一是集中宣传。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领导小组下发集中宣传方案,组织政法机关及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反电诈集中宣传活动,集中宣传活动统一印发宣传画册、手册近20万份。二是载体推进。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通过主题党日活动、举办反电信网络诈骗培训班等方式加强本单位干部职工及其亲属宣传教育。三是全面防范。组织县直各职能部门协调动员沿街商铺、辖区企业、建筑工地等利用其自身的宣传介质进行反诈公益宣传,制作宣传栏3000余块、宣传牌4000余块、宣传标语10万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万份,通过宣传车、“村村响”等开展经常性宣传,全县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有效提高。四是政网互动。县委通过召开政网互动会,与辖区各大主流自媒体深入交流,提供典型素材给予自媒体编剧本,然后再由自媒体拍摄成让老百姓易懂易接受的短视频,让老百姓不会办理银行卡、手机卡卖给不法分子,也让老百姓了解真正电信诈骗内幕,防骗意识大大增强。

二、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我县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还任重道远。一是属地责任落实不够。个别乡镇街道认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事,与其关系不大,对涉诈前科、高危人员摸排管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二是重点人员管控不够。因历史原因,我县在景洪、瑞丽、普洱等边境地区居住生活的隆回籍人数多,经商、务工、探亲、旅游人数不在少数。公安部下发的涉缅北回流人员中,很多隆回籍人长期在云南和境外生活,且涉诈重点人员大部分常年在外务工,部分人员为“空挂户”,根本无法联系,无法核查管控。基层派出所警力有限,涉诈重点人员核查管控困难较大。同时,部分群众防范反诈意识仍需进一步提升,事先防范还有差距。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我们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本次督导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决打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攻坚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创新反诈、防诈宣传方式,动员全县群众积极投身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行动,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举报网络电信诈骗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进一步落实源头管控。严格落实乡镇街道对涉诈重点人员摸排管控的主体责任,组织联合工作组深入集中摸排本地涉诈重点人员,落细落实拉网式补采补录和数据清理工作。深入摸准摸实涉诈重点人员,点对点的开展帮扶、教育、引导、管控。

网信工作汇报范文第3篇

一、1999年度信息网工作总结

1、丰富报表内容,扩大信息交流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指标项目的最新规定,在原信息网报表基础上,增添了新的指标项目,如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七项指标及综合效益指数;
PVC按其生产工艺方法,确定了产量、成本、销售量、库存和销售价格等指标。最后确定83个指标项目,这些项目能全面反映企业经济技术运行情况,扩大了信息交流量。

2、积极组织扩大网员单位。

总结以往工作经验,采取积极主动的工作方式吸收网员单位,通过信函、电话、传真及会议交流的方式与企业联系,扩大网员单位。现网员单位近150家,每期季报报送单位达120家左右,其报送烧碱总产量占全行业的近93%;
98年年报报送企业共146家,其烧碱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7%;
99年年报报送单位168家(另有20家企业的数据由国家石化局和有关省厅提供),其烧碱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9.2%,信息网所汇总的数据具有行业代表性。

3、按期、保质完成交流工作。

全国氯碱经济技术信息网网员单位多,信息量大,为方便管理,充分发挥其效能--准确、快捷的特点,采用了计算机管理,根据报表内容编制了数据库程序,处理报送信息,缩短了资料汇总时间。

企业上报资料,对其上报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严格把关,通过电话询问企业,及时修改,保证了上报数据的准确性。99年信息网按时共完成12期的全国重点氯碱企业月报交流汇总和4期全行业企业季报交流汇总工作(其中第四期为99年度年报)。

4、加强信息网网员联络交流工作,增强信息网凝聚力。

1999年6月组织召开了全国氯碱经济技术信息网交流会,会上总结了98年度信息网网务工作,讲解指标项目,统一填报口径,各网员单位在会上交流了本企业计划统计工作的经验,并提出完善信息网工作的各自观点。每年一次的信息网交流会,缩短了企业与信息网的距离,对于企业的建议和意见,我们认真采纳,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网的工作质量。信息网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网员单位的支持和帮助。

5、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为企业和上级领导部门服务。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氯碱信息网为企业和国家领导部门架起了桥梁。每年一次的信息网交流会我们请来国家石化局领导传达最新信息。每月的交流汇总资料,我们如实向上汇报,反映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信息网在99年的争取电价优惠政策和扭亏脱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信息网工作现存在的问题。

信息网网务工作的顺畅,需得到每个网员单位的支持。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因企业机构调整、人员的变动,报送中断。望联络员因工作需要岗位变动时,将交流报表交部门领导,重新安排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并将更换人员告知协会。在企业报送的交流材料中,我们还发现,所报数据有些未按要求填写,如只报本年数,去年同期数不报;
烧碱成本、售价未折百等。个别企业的报表中单位名称、填报部门、填报人均不填写,这给我们汇总工作带来了困难。有些企业未按照报送,待行业汇总工作结束后,我们才收到报表。以上报送中存在的问题,望企业注意,配合我们共同做好信息网的基础工作。

二、全国氯碱经济技术信息网下一步工作重点。

1、采用计算机联网,缩短报送时间。

信息网下一步将采用两种报送方式:

①未具备联网条件的企业,采用原上报方式,将月报表样按要求填写清楚,邮寄或传真至协会;

②具备计算机联网条件的企业,通过INTERNET网将上报内容发送至协会。

网信工作汇报范文第4篇

关键词:BFD;
NAT;
第二汇聚点

作者简介:刘少君(1980-),男,江苏南京人,南京供电公司,工程师。(江苏 南京 210097)邹昊东(1987-),男,江苏射阳人,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0024)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250-02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集中式信息系统灾备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业务系统现在都集中部署在国家电网公司的三个灾备中心。为了支撑集中式数据(灾备)中心建设、增强信息网络容灾能力,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了省级电力公司信息网络的第二汇聚点建设。

在主汇聚点和第二汇聚点路由选择方面,传统的动态/静态路由协议存在着一些不足:部分路由协议采购“HELLO”包机制进行故障检测,故障发现/修复时间超过1秒钟;
防火墙在启用NAT功能时,动态路由在回报路径选择上存在不确定性;
静态路由在探测网络故障上存在不足。为了保证主汇聚点和第二汇聚点的切换迅速准确,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采用BFD加静态路由的方式,大大缩短了网络故障响应时间,提高了信息网络的可靠性。

一、BFD技术及工作原理

1.BFD的产生背景

传统的IP网络通过路由协议的收敛来避开网络的故障链路和节点,这种修复方式往往要耗费数秒的时间,当数据速率到吉比特时,修复时间长代表着大量数据的丢失,并且随着语音、视频等新网络业务的出现,现有的IP网络在快速收敛方面的不足显得越发明显。[1]

在没有硬件信号发送的情况下,以前的路由协议通常采用发送HELLO报文的侦测机制。HELLO报文的侦测时间一般都大于1秒,这个时间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来说太长了,无法侦测和发现在短时间内发生的链路状态。

2.BFD的定义

故障检测的速度是决定网络路由重新收敛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HELLO”机制的故障检测时间都在1s以上,在当前网络数据传输速率日益增大的情况下,会导致大量报文的丢失。BFD故障检测技术应运而生。BFD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标准化的、介质无关、协议无关的快速故障检测机制,可以为上层协议实现毫秒级的快速故障的检测。[2,3]

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双向转发检测)是一套全网统一的故障快速检测机制,用于快速检测、监控网络链路连通或者IP路由连通状况,保证邻居节点之间能够快速检测到故障,从而快速重新建立路由,恢复信息网络通信。

3.BFD的工作机制

BFD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标准化的、介质无关、协议无关的快速故障检测机制,可以为各上层协议如路由协议、MPLS等统一地快速检测两台路由器间双向转发路径的故障。BFD在两台网络设备上建立会话,用来监测两台网络设备间的双向转发路径,为上层通信协议服务。BFD本身没有主动发现机制,而由被服务的上层协议通知其与对端建立会话,会话建立后如果在检测时间内没有收到对端的BFD控制报文则认为对端设备故障,通知被服务的上层协议,上层协议进行相应的处理。

4.BFD会话建立流程

BFD协议本身没有邻居发现的机制,而是靠被服务的上层协议通知其与哪个对端建立会话。[4,5]BFD会话建立模式包括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模式设备主动向对端设备发送BFD控制报文。被动模式设备在收到对端的控制报文后才会做出相应的报文回应。因此,建立一条BFD会话连接的前提条件必须是至少有一端的设备是处于主动模式。以一端处于主动模式另一端处于被动模式来介绍BFD会话建立的过程。图1是会话建立的握手过程。

第一,主动端和被动端都处于DOWN状态,主动方收到上层协议通知后,向被动端发送BFD控制报文:DOWN。

第二,被动端收到主动端发来的DOWN控制报文后,本端状态从DOWN转换成INIT,然后向主动端返回报文:INIT。

第三,主动端收到被动端的INIT的报文后,本端状态从DOWN转为UP,然后向被动端发送报文:UP。

第四,被动端接收到对端报文UP后,将本端状态从INIT转为UP。

第五,主动端和被动端的状态都为UP,主动端和被动端两侧建立好BFD会话并开始进行链路状态的检测。

5.BFD定时器协商机制

在两端BFD会话建立前,BFD报文发送间隔不小于1000ms。BFD会话建立后,两端将会以协商好的时间间隔发送报文来检测网络链路。为达到最优的检测效果,两端控制报文的发送时间间隔及检测时间在会话建立后可随时协商修改。BFD控制报文发送时间间隔是本端Desired Min TX Interval与对端Required Min RX Interval两者的最大值,本端BFD检测时间等于对端BFD报文中的Detect Mult乘以协商好后的对端报文的发送时间间隔。主动端和被动端定时器参数协商交互流程如图2所示。

第一,N1发起定时器参数协商请求,修改报文发送间隔T为60ms,接收间隔R为20ms,检测乘数D为6。N1发送的协商报文中将P置位为1,报文中携带协商的定时器参数。

第二,N2收到对端P置位的报文,对比自身报文发送参数,发送F置位的回应报文并携带本端可以接受的时间参数:发送间隔T为30ms,接收间隔R为50ms,检测参数D为4。

第三,N1接收到F置位的报文,根据其所携带的信息,保证满足其最低要求来确定自身的参数。

第四,根据定时器协商机制,两端的发送时间间隔和检测时间的协商结果是:N1发送间隔T为60ms,接收间隔R为30ms,N2发送间隔T为30ms,接收间隔R为60ms,检测乘数D不参与协商。N1检测时间=N2发送间隔T30ms*N2检测乘数D4=120ms,N2检测时间=N1发送间隔T60ms*N1检测乘数D6=360ms。

6.BFD故障检测

BFD会话建立及定时器协商好后,会话两端将根据协商好的时间间隔互发BFD报文。如果本端在检测时间内没有收到对端的BFD报文,BFD机制将认为会话两端的网络链路中断,将本端的会话状态由UP转为DOWN,同时通知上层协议进行故障处理。

二、BFD在第二汇聚点中的部署

1.电力信息网结构

本文介绍的电力信息网是省级电力公司主汇聚点和第二汇聚点的典型结构。主汇聚点一般位于省会城市,第二汇聚点一般位于省内的其他城市。主汇聚点和第二汇聚点各有一台CE路由器,CE路由器横向互联;
主汇聚点和第二汇聚点另各有一台防火墙与接入路由器,接入路由器通过防火墙与CE路由器互联;
主汇聚点和第二汇聚点的接入路由器通过省内信息网与地市公司互联。

通常情况下,CE路由器和接入路由器之间可以运行动态路由协议,此时防火墙采用透明模式。但如果省公司采用的不是国家电网公司统一分配的IP地址,需要在防火墙上进行地址转换(NAT)时,接入路由器、防火墙和CE路由器之间选择怎样的路由协议需要仔细考虑(见图3)。

2.路由协议的选择

(1)动态路由协议。主汇聚点和第二汇聚点的CE路由器、防火墙和接入路由器可采用动态路由协议。采用动态路由协议可以及时感知主汇聚点和第二汇聚点的设备与链路故障,并进行自动切换,但经过测试存在以下不足:

1)如果防火墙使用路由模式且参与OSPF协议的运行,因为广域网路由条目较多,这将增大防火墙的运行压力。虽然现有的防火墙都支持OSPF协议,但实践证明现有防火墙在运行多路由条目的动态路由协议时,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另外,使用HA模式的防火墙运行OSPF,对于主备防火墙之间同步也存在风险,容易出现异常情况,导致网络出现波动。一旦产生影响,将影响整个网省公司与国家电网公司的互连。

2)如果防火墙采用透明模式,也就是说CE路由器和接入路由器建立OSPF邻居,但是防火墙需要启用NAT功能。从理论上来说,也是可行的。但是逻辑拓扑结构复杂,需要考虑OSPF报文穿越防火墙的问题,另外还涉及到主备防火墙的切换问题。不利于故障出现时,快速隔离故障、恢复业务。

由此可见,在需要进行IP地址转换的条件下,主汇聚点和第二汇聚点之间运行动态路由协议并不是最佳方案。

(2)静态路由协议。主汇聚点和第二汇聚点的CE路由器、防火墙和接入路由器也可以采用静态路由协议,但是静态路由协议在发现故障方面存在先天缺陷。例如主汇聚点的CE路由器出现故障时,主汇聚点的接入路由器因为与防火墙之间的链路和端口是正常的,静态路由仍然正常工作,数据包会继续流向防火墙,此时防火墙已与CE路由器中断,从而导致网络故障。

(3)静态路由的BFD检测。使用BFD+静态路由的组网模式既可以弥补静态路由缺少故障探测的弱点,又可以使得网络快速收敛。此时,静态路由作为上层应用,BFD作为底层探测协议,一旦探测对端失败,那么通知上层协议静态路由来DOWN掉配置的路由,进而完成切换。例如主汇聚点的CE路由器出现故障时,BFD探测到主汇聚点接入路由器无法到达CE路由器,BFD主动通知静态路由协议将原先静态路由置为失效状态,此时数据流量通过第二汇聚点到达国家电网公司,从而达到故障自动发现、业务快速恢复的目的。同时,在主汇聚点和第二汇聚点使用静态路由协议,只需要将江苏公司的地址给国家电网公司即可,路由条目简单明了,在出现故障时也能迅速隔离故障、恢复业务。

三、结束语

BFD作为一种常用的网络检测技术应用的场景很多,在电力信息网第二汇聚点的建设中使用BFD技术能够很好地保证主汇聚点和第二汇聚点的顺利切换,从而确保国家电网公司与下属网省公司的级联贯通。

参考文献:

[1]宋哲.IP快速重路由技术的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2]陈利兵.BFD技术在IP承载网中的应用[J].现代电信科技,

2008,1(1):61-64.

[3]徐俊,秦艺力,唐淼,等.通信IP网BFD应用的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2,20(3):39-43.

网信工作汇报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部门决算;

决算汇审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066-03

根据全国人大提出的要求,财政部自2000年开始自上而下进行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十多年来,初步实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构建了较完善的财政预算及预算执行管理系统。随着财政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推进,某省财政厅继推行部门预算系统之后,2010年开始在全省财政预算单位推行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为财政资金实现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部门决算是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反映,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编制部门预算、进行财政绩效评价、分析财政资金管理情况的基本依据。主管部门做好部门决算汇审,对提高部门决算信息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部门决算汇审中存在的不足

(一)难以适应财政资金拨款方式改革的要求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教育厅及所属二级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拨款,通过财政管理系统,由省财政厅根据预算直接下达指标和额度,各单位按规定使用和支付财政资金。负责各二级预算单位部门决算汇审的主管部门是教育厅,不再是财政资金的二级源头,不承担财政资金的转拨,并不掌握和监督所有二级预算单位的适时财政资金及拥有完整的资金信息。部门决算汇总审核的重点之一,包括单位财政资金的预算和收支余的核对及其分析。在部门决算汇审中,教育厅虽然不掌握相关财务信息,但必须承担部门决算汇审任务;
掌握相关财务信息的二级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分别承担部门决算汇审基础信息的编制单位和省级最终汇审。在二级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间核对财政资金信息,由于存在二级预算单位数众多、预算资金管理精细化、财务信息不对称、部门决算汇审时间紧任务重等客

观实际,需要安排有经验的专人负责核对大量繁杂的数据和信息,仍然存在反复调整账务和反复核对,带来数据和信息核对不够准确、影响汇总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难以全面分析部门决算汇总信息,汇审质量与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二)难以适应财政管理改革的要求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下,资金管理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预算和资金管理精细化,资金流变得分散零乱。财政部门决算根据财政精细化管理框架来构建,所有资金有关专项的反映,都要按不同的文号以收支余分别进行连续核算和反映,包括每一笔财政资金的功能科目、经济分类科目,非税收入对应于所有收费项目及编码的上缴、拨款和结余及其明细。适应国家提倡机关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部门决算中还要反映单位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财政资金开支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等相关信息。教育厅所属事业单位,将实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及固定资产折旧的信息反映、高校成本和费用信息反映等,部门决算汇审需要汇总、核对和审核的数据与信息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部门决算汇审效率的必要性

(一)财政信息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

综合以上情况,目前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已基本成形,新体制下的部门预算系统和财政财务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已全面投入使用,系统为促进精细化管理、实现财务信息的规范性与及时性提供了保障,教育厅决算汇审小组在汇审过程中使用数据库技术对大量信息进行批量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将零星工作进行系统改进,充分使用省财政厅财政财务一体化信息成果,使之成为决算汇审工作的起点,按精细化管理及新的事业单位财务准则体系的要求,进行规范的预算指标管理、预算执行管理、核算管理,结合改进工作流程,将工作中常用的数据库分析方法进行总结、整理,编制程序并应用到实践中,最终解决每年决算汇审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难题。

(二)信息技术利用能满足管理要求

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财政国库管理研究和财政资金管理研究;
缺少有关信息技术利用及开发应用软件等方面研究,难以核对财政资金预算、资金拨付预算、资金使用预算、预算资金使用的反馈信息等。通过梳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使业务流程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整合财政资金管理各类信息,提高部门决算汇审效率,同时促进财政资金绩效分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决算汇审利用信息技术成果需整合提升

为提高决算汇审质量,提高汇审工作效率,教育厅从2008年开始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收集,进行了信息分析和技术整合探索,深入分析部门决算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需要改进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
同时使用数据库工具处理繁杂而庞大的零星财务数据,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不断改进奠定了基础。按照这种思路和方法,2009―2011年三年间,实现了审核信息从以前的6~7名核对人员减少到2人,核对时间从7~10天缩减到2~3天。连续3年与省财政厅数据一次对接成功。2012年部门决算汇审过程中,充分利用省财政厅财政财务一体化系统的现成数据,结合汇审小组积累的经验,通过数据库分析,提前2周向财政厅提供的数据提出质疑,最终省财政厅认定教育厅的数据是正确的。因此,在以往汇审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总结和思考提升,研究开发比较完善可靠的数据核实分析软件,有助于提高部门决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实现财政资金预算下达、预算核拨、资金使用、部门决算反映与汇总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促进部门决算及时完成、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分析等。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部门决算汇审的思路

部门决算汇审数据来源,包括部门预算文件,财政一体化系统、财政账务系统、教育厅财政一体化系统数据,教育厅账务系统中转拨款数据,单位财政一体化系统数据,单位账务系统数据,上报汇审报表数据等。这些数据核对一致,是保证部门决算汇审数据准确的重要基础。数据整理与核对,包括部门决算汇审前、汇审中、汇审表形成后、汇审表定稿后等流程,实现所有数据核对相符、相关信息准确、与预算批复一致。

(一)部门决算汇审前数据核实

预算与系统数据内部核对。部门预算文件与财政一体化系统、财政账务系统数据核对,形成财政厅的拨款和拨款支出数据。部门预算文件、教育厅财政一体化系统数据、教育厅账务系统中转拨款数据核对,形成教育厅的转拨款数据。部门预算文件、单位财政一体化系统数据、单位账务系统数据核对,形成单位收到拨款和拨款支出数据。核对不符的数据,各数据来源方核对核实处理。

预算与系统数据下发核对。财政厅的拨款和拨款支出数据与教育厅的转拨款数据、与单位收到拨款和拨款支出数据初次核对,形成初次核对数据。下发至各单位,由各单位核对核实,并将核对核实结果反馈教育厅。教育厅根据反馈结果,对于核对不相符数据分析原因,反馈给数据来源方核实处理,最终形成决算汇审前部门决算报表编制工作底稿。

(二)部门决算汇审中的信息核对

编制上报部门决算报表。各单位根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预算文件、工作底稿等会计资料,编制本单位部门决算报表,形成部门决算上报数据。教育厅接收各单位上报部门决算报表数据后,形成教育厅部门决算汇总表。

报表与工作底稿核对。教育厅部门决算汇总表、各单位部门决算汇总表与工作底稿信息核对,根据核对结果形成反馈意见,对于核对不一致信息分类梳理,反馈给信息来源方核实处理,最终形成决算汇审中部门决算报表审核工作底稿。

(三)部门决算汇总表形成后的信息分析

部门决算汇总表与财政核对。教育厅部门决算汇总表、各单位部门决算汇总表与财政厅有关信息核对,根据核对结果及信息来源,如存在差异或调整、核实信息,再进行信息反馈、核实处理、上报汇总;
所有信息核对核实准确无误,形成上报财政厅的部门决算汇总表和决算报告

部门决算汇审后工作总结及分析。教育厅部门决算汇审后,通过分析工作底稿、差异形成原因、调整事项整理、核实信息情况,对汇总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从汇审总体思路、工作组织、流程设计、实施步骤、工作方法、软件优势和不足等方面,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优化完善。

四、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部门决算汇审的解决方案

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部门决算汇审,要解决包括信息来源多、信息量庞大、审核任务重、工作时间有限、工作重复简单、差异情况复杂、审核要求高、汇审质量必须保证等技术问题;
实现汇审工作流程化、多用户同时参与、协作中互相牵制、提高汇审效率、保证汇审质量、实现信息共享等目标。

(一)系统开发思路

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应实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财政管理的信息融合,信息技术与决算报表软件的兼容,信息技术与单位账务的衔接,符合决算报表有关反映部门预算执行、预算核算决算一致、财政资金收支、非税收入征缴、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支、“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等信息要求;
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要求;
符合决算报表改革及变化要求。切合教育厅部门决算汇审单位实际业务和特点,建立在服务于高校教育经费反映的前提下,覆盖包括财政资金绩效分析、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债务规模变化及管理、三公经费管理及控制等资金支出重点关注信息。

(二)系统模块与功能

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部门决算汇审,主要运用Delphi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和网络技术,开发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要涵盖并运用移动设备、Delphi语言、软件开发工具、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实现处理大数据的多维分析、业务处理和存储,提供实时信息以实现准确审核与决策,使部门决算汇审在内部牵制中达到流程化及规范化,实现部门决算汇审报表变化可调整,满足信息源各方需求。

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解决方案,以财政厅、教育厅、单位部门决算报表反映的资金为对象,以财政厅、教育厅、单位的财政一体系统和账务系统为资源框架,立足于各方资源的优化整合。系统拟包括任务、录入、报表、审核、汇总、分析、打印、传送等模块。任务模块实现信息管理和分析管理功能;
录入模块实现自定义录入、数据录入、数据运算、数据插入、数据删除、数据复制、数据提取功能,数据提取功能包括财政数据提取、教育厅数据提取、单位数据提取和部门决算系统数据提取;
报表模块实现基础数据报表、工作底稿、单位报表、汇总报表功能;
审核模块包括审核数据、审核数据有效性、审核数据一致性、核对户数、审核结果查询;
汇总模块包括完全汇总、分类数据汇总、单位数据汇总、选择汇总等功能。分析模块包括预算分析、预算执行分析、决算分析、差异分析、绩效分析等功能。打印模块包括数据选择打印、报表选择打印、工作底稿打印、审核结果打印等模块,传送包括数据传入、数据传出、导出Excel、批量传入、批量传出等功能。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模块及功能如图1所示。

(三)部门决算汇审的突出变化

2013年部门决算汇审的突出变化,包括信息数据传输无纸化,部门决算会审定稿必须要求书面材料,其余所有信息数据传输,通过网络或电子数据上报,在辅助系统形成工作底稿,实现部门决算汇审网络化和无纸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汇审成本;
报表编制与财政财务改革政策衔接,既强调报表数据反映真实、支出去向准确、报表分析结合管理、预算执行反映清晰,也加强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财务制度、三公经费管理、公务卡制度等财政财务改革政策的衔接。注重更加科学规范的汇审工作流程,建立起部门决算与部门预算、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财政改革与管理要求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重视部门决算汇审信息安全,在辅助系统及信息数据传输处理中,对于信息和数据,重视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环境安全,保障部门决算数据的安全保密。

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财务制度、三公经费管理、公务卡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推进,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部门决算随之呈现新的变化和要求,某省教育厅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部门决算汇审效率和汇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并且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到预算管理、跟踪预算执行进度、动态监控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将部门决算汇审工作前移,实施从预算到决算的全过程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