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水利改革工作汇报(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今年以来,市水利局坚持以河湖长制提档升级为基础,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
以数字化水利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构建数字水利“一张图”;
以法治水利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依法治水水平。目前,全市河湖“清四乱”持续实现动态化“清零”,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建设全面升级,数字水利加速推进,逐步实现水利工程、河湖治理、防汛抗旱、灌区管护的数字化全覆盖。
一、守正创新,河湖治理全面提升
一是创新思路,积极创建美丽河湖。在省定3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创建目标基础上,计划争创14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目前整体进度已达到70%以上,10月底前完成市级验收。建成位山黄河公园,辐射带动特色种植、民宿、采摘、观光旅游等产业发展,灌区初步实现从“遍地黄沙、贫瘠落后”到“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蝶变,成为**生态扶贫、乡村振兴的新样板。以点、线、面为载体,建成多处“水·堤公园”、位山二三干渠渠首周店水利枢纽等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及百余公里干渠绿色生态走廊,成为**生态旅游新名片。
二是创新机制,压实河湖管护。创新河湖基层管护,印发《**市镇、村级河长湖长履职规范》,压紧压实基层河湖长责任;
同时,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制定河湖长制工作实施细则,村(社区)制定河湖管护村规民约,增强群众爱河、护河意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创新实行“渠长制”,制定印发《关于实施渠长制的意见》,县级领导在分包基层管理单位的基础上,全面对接河长制,分别负责一、二、三干渠等市管渠道的全要素管理。创新推进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先行先试,组建“一渠一长一所一段一员”网格队伍,对灌区市管300公里的渠道、近千座水工建筑物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一科一册、一所一册”工作体系、标准体系、责任体系,完善差异化考核评价机制,实行一事一档、一事一评,实现链条式、规范式、闭环式、智慧式、能动式管理,打造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位山模式”。
三是创新继承,讲好黄河故事。联合宣传、教体、文旅等部门开展河长制湖长制进校园活动,通过开展河湖法律法规宣传、小河长夏令营、“我爱母亲河”征文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树立河湖保护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到河湖管护、生态保护中来。充分挖掘引黄历史和文化底蕴,编撰完成《位山灌区志》《位山灌区民间故事》,配合开展《大河清流》文艺创作,高标准建设多处水利文化广场,集中展示我市“从征服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引黄治沙精神。规划建设位山灌区黄河文化博物馆,紧扣黄河文化传承主题,再现黄河流域沿线历史人文特色,已搜集老物件、老影像、老照片等历史文化资料2000多件,建立了黄河故事灌区专题档案资源数据库。
二、数字创新,智慧治水全面开启
一是狠抓数字河湖建设。按照“突出重点、优化创新、安全适用”原则要求,凡申请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的必须完成“数字河湖”建设任务。以“**市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信息数据收集整合和平台模块开发工作正按照推进方案有条不紊开展。目前,全市7座中型以上水库、10座中型以上水闸完成“数字水利工程”建设;
4个县(市、区)完成“县域数字平台”建设;
位山灌区在3条干渠建成数字河流的基础上,实现“数字灌区”建设,打造灌区数字化管理样板。
二是开展水利工程标准化数字管理系统建设。积极搭建集河道堤防水闸管理平台、水库运行管理平台和市、县监管平台“四个平台”于一体的监管体系和工程运行管理体系。目前,徒马两河203座中小型闸坝和378公里堤防的工程静态数据及台账数据全部理清录入,形成“一闸一档、一堤一档”数字档案。并将徒马两河雨量水位监测、视频监控、闸门自控系统,及共享的水文实时雨水情等信息进行整合,及时准确掌握工程运行情况。创新开发移动APP管理端,实现工程的“掌上运管”。同时,运用无人机、三维倾斜摄影、数字孪生等技术,选择王堤口节制闸作为试点,探索数字孪生水闸建设。
三是大力推进数字水利“一张图”。目前,整合市水利系统、市水文中心、市大数据局、市城管局等单位前端监控设备1500余处,覆盖全市1500余条河流、97个水情监测点、260处雨情监测点,领先全省其他地市。创新开发手机移动应用系统,全市15处水库、338座水闸、155处泵站、40段堤防、13处应急物资仓库数据已上图,可随时随地在移动版APP上点击查看工情、水情、雨情,接收预警信息,并视频连线各防汛指挥部,对全市汛情及时进行统一调度和指挥。
三、法治创新,依法治水实现多方联动
坚持依法管水治水,加强部门协作,凝聚河湖管护强大合力。
一是完善立法,建立河湖管理法律体系。加快推进《**市河道管理办法》《**市位山灌区管理办法》立法,制定《**市沉沙池区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并经市政府批复,为加强河湖及灌区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政策法律保障。
二是内合外联,建立行政执法三方协作机制。充分发挥灌区特有的引黄灌区派出所作用,常态开展“水政+公安+基层站所”联合执法,维护河渠管护秩序。推进“科所地”三方联建,实行“渠长、县乡河长、业务科长、基层所长、村两委代表”联席制度,通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督促属地责任落实,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
三是司法协作,构建行政司法协调共治格局。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河长湖长+检察长”协作配合工作机制,2021年11月,市河长制办公室与市检察院签署《关于落实“河长湖长+检察长”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涉灌区司法协作配合工作意见》。6月15日,位山灌区与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法润灌区”司法协作工作意见》,把灌区作为司法实践基地,强化信息共享,推进水政与司法协作,共同维护河渠生态健康。经验做法被《法治水利》《**政府信息》刊发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