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工作计划 >

工程机械业务工作计划【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6-15 09:30: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工程机械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关键词】配件管理;行业特点;工程机械;计划流程;人员管理工程机械维修行业特点是维修中进口设备居多,以液压控制技术为主,机械设备技术先进。因为配件高精度加工使损坏配件无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程机械业务工作计划【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工程机械业务工作计划【五篇】

工程机械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配件管理;
行业特点;
工程机械;
计划流程;
人员管理

工程机械维修行业特点是维修中进口设备居多,以液压控制技术为主,机械设备技术先进。因为配件高精度加工使损坏配件无法修复或修复后无法保证质量和使用时间;
所以现代工程机械维修重点是故障检测,分析故障形成原因后,更换配件,即维修已经被换件取代;
提高工程机械维修质量、加快维修速度和降低维修价格的唯一举措,重点在于配件管理。

在工程机械故障修理时,用来更换已损坏零件的新制件称为配件,在工程机械维护保养时更换油品和滤清器等也称为配件,对维修过程中应用的低值易耗品,同样称为配件。为了缩短工程机械维修和保养时间,事先组织采购、储备一定数量的配件称为备件或库存。现代修理企业,配件管理是机械设备维修的重要组成部分。

1、配件人员管理

1.1 配件管理人员确定

维修企业采用总经理领导下的部门经理负责制或生产厂长领导下的部门经理负责制,在企业维修生产过程中,后者更能够合理解决生产和配件之间的矛盾,本人更加倾向于后者管理系统。配件采购部门根据维修企业规模大小,配置配件管理相关人员。采购部经理一人、采购员一人(强大的物流体系,一个电话就能够解决全部问题)、库管员(入库出库各一人),库房管理员一人。

1.2 配件人员具备素质确定

工程机械维修行业配件管理人员,必须专业毕业,具有一定的维修潜质,具备工程机械必要的基础,掌握配件目录和配件装配,能够独立维修工程机械,能够了解配件的互换性和维修后质量保证。目前高等院校或职业院校对应专业只有工程机械维护与使用专业,该专业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较强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工程机械使用与维修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面向在工程机械的制造和销售企业,从事工程机械制造、装配、检测、调试、管理、营销和售后服务工作,具备配件管理基本潜能,符合配件管理人员的素质;
根据维修机型特点,根据厂家要求建立配件库和对配件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配件部经理要求基本素质更高,专业毕业同时,维修车间基层锻炼后,掌握配件特性等,采购过程中,同时沟通维修业务经理或生产厂长,掌控全厂维修概况,了解车间生产状况,具备厂家沟通协调能力,预知“未来”的能力。

2、配件管理

2.1 配件库房分类管理

1)工程机械由发动机、底盘、液压系统、电器系统组成;
库管人员必须掌握各种配件用途,根据配件用途安排货位,便于配件管理。

2)按照工程机械的种类及各种系统组成部件,确定货位,根据工程机械销售数量和客户资料,同时掌握各种部件的应用程度,确定最低库存数量。

3)工程机械维修现主要以保养为主,故工程机械维护保养用油品按照油品种类和滤清器种类确定单一货位。

4)低值易耗和专用工具单独设立货位,便于管理。

5)库房电脑程序必须适应工程机械维修专业领域,由专业人员共同开发。

2.2 配件计划管理(配件采购流程管理)

据统计,工程机械配件占维修价格60%以上,返修率低于同行业汽车维修企业,工程机械维修质量高的原因是配件翻新件和高仿件相对偏少,配件质量高。为提高维修质量,配件采购中,要求必须正品和装车件。

配件计划管理原则是用最少的备件资金,合理的库存储备,保证工程机械维修的需要。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控制进货,尽量按最经济、最合理的批量和时间进行订货和采购。可采取定时、定量进货供应,保证生产的正常需要,提高维修机械速度,缩短维修工期,降低设备计划修理的停歇时间和修理成本。减少客户因为故障所造成的停机损失,提高维修机械质量。

1)采购计划制定和审核.根据维修企业规模和客户维修资料,科学合理地确定备件的储备品种、储备形式和储备定额,做好备件保管供应工作。配件部门经理采购配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设备更新换代频率,采购过程中建立更换配件制度,结余销售配件款方式等避免积压件,造成浪费;
凡编制出的各种备件计划,都需进行审核,这是备件计划批准生效的必备手续,其审核由上级主管厂长或总经理负责审核。

2)备件计划的执行.备件计划一旦经过审核、批准,就必须严格执行。要使审核后所有备件计划都得到落实,部门经理监督执行情况。对计划本身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现每周进行急需备件统计与每月备件采购情况统计,均为了督促配件部及时采购备件,及时提供采购渠道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采购部经理职权范围内,加急件采购应有一定权限,确保生产需要。

4)备件的统计与分析.备件管理、维修人员、业务部门要不断收集出库配件统计分析、配件质量反馈信息。确立配件价格是否合理、配件质量是否优异,同时掌握配件需求量,更好的完成配件采购计划和任务。备件的统计是备件计划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认识研究备件管理客观规律的有力手段。通过对统计数字的积累与综合分析,对于修订储备与消耗定额,改进备件的计划管理都能起指导作用。

2.3 配件质量保证管理

建立工程机械维修配件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厂家第一供货商、入库、出库质量检测、维修人员质量检测),确保维修质量。

1)采购中必须选购生产厂家指定装车配套配件是第一关。

2)采购配件入库出库中需要库房人员利用专业知识进行配件检验第二关。

3)配件在出库时由专业修理人员进行检测零部件是否正品是第三关。

工程机械维修后维修质量鉴定只能够检测当时机械状况,无法保证更换配件使用期限。生产过程中必须建立相关奖惩制度,明确责任目标,避免维修质量事故发生。

工程机械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无论是制订季度保养计划还是月保养计划,都必须计算出各台工程机械的各级保养时机,这样才能进行各种工程机械的保养次数统计,才能确定具体的保养日期。为便于计算,现以工程机械运行时间(h)为矢量坐标,得出如图1所示的某型号工程机械运行时间与各等级保养的关系,其中TD表示大修间隔期(h),TZ表示中修间隔期(h),TⅢ表示三级保养间隔期(h),TⅡ表示二级保养间隔期(h),TⅠ表示一级保养间隔期(h);同时,设某台该型机械至本月底已运行了T0小时,按使用计划,该机下月需运行T1小时,即该机至下月底总的运行小时数为T=T0+T1;并假设:本月的保养项目已按计划实施完毕,没有推迟到下月进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按照保养规程的规定,在做高等级保养时,应完成低级保养的内容;2)由于中修的停修时间比较长(1个月左右),所以某型工程机械若在某月需进行中修,则在之后至本月底基本上不能承担施工作业任务。

2当0

如果T0TZ,则该机在下月需进行1次中修;否则,继续向下推算。如果T0n×TⅢ,则该机在下月需进行1次三级保养;否则,继续向下推算。其中:n为保养间隔期的倍数,正整数。如果T0n×TⅡ,则该机在下月需进行1次二级保养;否则,继续向下推算。如果T0n×TⅠ,则该机在下月需进行1次一级保养;否则,该机在下月可以不进行任何等级的保养。

3当TⅠ

(1)如果T0TZ,则该机在下月需先进行1次一级保养,再进行1次中修;否则,继续向下推算。(2)如果TZ-T1

4当2TⅠ

(1)如果T0TZ,则该机在下月需先进行2次一级保养再进行1次中修;否则,继续向下推算。(2)如果T0TZ,则该机在下月需先进行1次一级保养再进行1次中修;否则,继续向下推算。(3)如果TZ-T1

5实例说明

下面以某型机械为例作简要说明。该机的相关定额参数分别为:TD=4800h,TZ=2400h,TⅢ=1200h,TⅡ=400h,TⅠ=100h;同时,该机械至本月底已运行小时数为T0=1090h,按使用计划,该机下月需运行小时数为T1=230h。那么根据以上方法,可推算出该机下月的保养时机为:该机在本月运行到1000h已完成了一级保养之后,又运行了90h,那么在下月运行10h(即总运行时间达1100h)时,需进行1次一级保养,之后再运行100h(即总运行时间达到1200h)时,需进行1次三级保养,之后继续运行100h(即总运行时间达1300h)时,还需进行1次一级保养。因此该机在下月总共应进行2次一级保养1次三级保养,分别在其总运行时间达到1100h、1200h和1300h之时进行。

6执行技术保养计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如果工程机械使用计划因受自然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而调整,则保养计划的保养日期也将随之变化。保养计划在执行中,可依据工程机械实际运转小时数,视完成任务的需要和工程机械技术状况等情况,允许适当提前或推迟,但提前或推迟时间一般不应超过各级保养间隔期定额的10%。(2)下达保养计划时,工程机械技术保养计划应与工程机械使用计划同时下达,技术保养计划应同时下达给工程机械使用单位和保修单位,月保养计划还应抄送通知工程机械使用操作人员,以确保技术保养计划的落实。(3)工程机械技术保养计划与施工或培训任务发生矛盾时,不可因施工或培训任务重而挤掉保养工作,应本着既要坚持定期保养制度,又要满足施工或培训需要的原则处理。(4)工程机械技术状况确实较差,不能延期保养,而施工作业任务重,可利用施工作业的空闲时间,分时分段进行保养,即将规定的保养项目分几次进行,这样既完成了规定的保养内容,又不影响施工或培训任务的完成。

工程机械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
加工设备;
安全管理;
维修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械制造加工设备也朝着自动化、系统性、复杂性等方向发展,一方面这种趋势在推进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也在另一方面给其安全管理与维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强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在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以及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策略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特点。

1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特点

为了理解和阐述的方便,对于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特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复杂性。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机械加工设备日益趋向复杂,再加上作为制造业基础性设备的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必须承担大量的工作,因此不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其日常损耗,以更好的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还必须建立一整套的操作规范,以便更好地保证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常规性。所谓常规性主要是指必须保证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能够定期进行,以便更加及时准确的检验出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异常状况。只有加强对这些异常状况的预测与分析,才能更加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实践中出现的不少的大规模停机事故就是由于缺乏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检测与故障排除而引起的,比较常见的异常状况主要有加工设备出现局部过热现象、不规则振动现象或者是加工精度的急剧下降等;
最后,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特殊性。一般来说,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类型不同,其所可能产生的故障也就会不同,因此,在对其进行安全管理和维修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不同,通过科学的设备异常诊断体系的建立来保证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

对于这个问题,为了理解和阐述的方便,我们主要可以从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基本原则和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基本任务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2.1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基本原则

归结起来,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上:其一,坚持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其二,坚持一般管理与专业管理人员管理相结合;
其三,坚持维护方案和检修方案的结合;
最后,与坚持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相结合。

2.2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基本任务

经过归纳与总结,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基本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责任体系,以便正确落实与机械制造加工设备有关的方针、政策等;
其二,提高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质量水平,保证正确使用,精心维护;
第三,利用经济、技术、行政等手段,为企业提供较好的技术设备,以实现使用寿命长、技术状况好的目标;
最后,通过科学的维护与创新,提高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使用效率。

3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策略

针对以上阐述,我们需要结合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特点、基本原则、基本任务等,提出有效的加强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进行安全管理与维修的策略。具体来看,我们主要可以从建立设备异常报告制度、实施设备预防性维修计划、合理安排检修计划、严格控制检修范围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建立设备异常报告制度

设备异常报告制度的建立是非常关键而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建立设备异常报告制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各种参数加以设定,其次需要对管理维修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最后还需要依托计算机软件等平台,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及时检查,及时报告,及时统计,及时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严密的设备异常汇报体系。

3.2 实施设备预防性维修计划

在实施设备预防性维修计划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性的问题需要给予特别注意:其一,只有严格遵守定时定点检查、清洁保养、自主维修以及预防检修四个步骤,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良好运行;
其二,必须对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作出合理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预防性维修计划。除此之外,还需注意检修内容必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检修周期必须尽量缩短;
其三,必须对维修管理计划的每一个细节、步骤等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

3.3 合理安排检修计划

所谓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就是指在加工设备出现异常情况的前提下,由于受到时间、人员等条件的限制,无法正常进行维修工作,必须待条件成熟之后才能实施维修计划。检修计划不合理的情况经常发生,通常会给维护人员带来工作量的增加,严重影响设备维修和管理的效率,所以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以保证检修计划的合理。

3.4 严格控制检修范围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检修范围的确定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检修范围过小,这将不利于实现检修工作的目标,而一旦检修范围过大,又将给检修工作人员以及检修公司等带来极大的负担与压力。通常对纳入检修范围的设备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比如已经呈现出故障特征的设备等,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检修质量的同时提高检修效率。

4 结语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是机械制造行业非常重要的一种设备,加强对其的安全管理与维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之下,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变得异常必要。可以说,在未来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发展的过程中,针对其所进行的安全管理与维护将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项工作,需要专门人员进行负责。本文从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特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以及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的策略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某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在具体进行阐述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以后的研究和实践中要加以规避。

工程机械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石油机械制造业;

项目管理模式;

思考

中图分类号:
F4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110-0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机械制造业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全面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了制造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高,并且,随着国家重大项目的成功实施,不少企业管理模式和项目管理模式得以应用,取得显著成绩。然而,我国市场经济的地位才逐步为国际世界所承认,机械制造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机械制造企业经营管理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者甚至行业管理者还未充分认识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危机和压力,对学习应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清,机械制造企业经营管理还在一味地强调现有制度和方法的严格执行和机械改善,已经不能适应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企业对外合作跨国经营的时代要求。

一、国外项目管理发展一般性描述

资料表明,发达国家机械制造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实现了机械制造系统自动化。产品设计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产品工程(CAE)和计算机仿真等手段,在加工技术方面也已实现了底层的自动化,包括广泛地采用加工中心(或数控技术),自动引导小车(AGV)等。近年来,发达国家主要从具有全新制造理念的制造系统自动化方面寻找出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造系统。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敏捷制造、并行工程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随着信息化、软件化、高附加值化的快速普及, 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逐步科学规范化,呈现出一些显著的趋势。

世界著名的项目管理专家、美国管理技术大学学术校长J.D.弗雷姆博士在其所著的《组织机构中的项目管理》一书中说,项目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技术和人力”。用专业语言表述,项目管理就是在确保时间、经费和性能指标的三项限制条件下,尽可能高效率地完成项目任务,从运作中改善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项目化管理是从项目管理的逐步深入中发展起来的。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只有航空、航天、国防和建筑企业才愿意采用项目管理,70年代项目管理在新产品开发领域中扩展到了复杂性略低、环境比较稳定的中型企业中。到70后期至80年代,愈来愈多的中小企业也开始注重项目管理,将其灵活地运用于企业活动的管理中,项目管理技术及其方法本身也在此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完善。到80年代,项目管理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有生命力并能实现复杂的企业目标的良好方法。直到今天,国外项目管理已发展的相当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不但对传统的项目型任务实行项目管理,而且还将一些传统的运作型业务当作项目对待进而实行项目管理,目前项目管理技术已基本实现专业化、现代化和标准化,国际项目管理的发展业已呈现三个趋向,即:1)项目管理的全球化。包括国际化的项目合作、项目管理专业活动、项目管理信息共享;
2)项目管理的多元化。由传统的建筑、国防领域发展为当今的各行各业,包括军事、建筑、制造、银行、医院、广告、IT、法律、各级政府,甚至于联合国;
3)项目管理的专业化。表现在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学历教育的设置、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的全球化,以及项目经理的职业化。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欧美国家通过管理培训学习,学会了将项目管理作为机构、公司和其他组织变革的引擎,通过对变革的框架进行计划和管理,将项目管理应用到所有行业领域中的商业企业、公共机构和其他组织的变革,开展新业务,或有效地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来加速组织转型,缩短实现变化的周期。如:新产品上市、薪酬制度改革等。

二、石油机械制造业项目管理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及机遇

直面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目前所处的行业特性以及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我们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赶上国外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国内外成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跟上国际企业先进管理步伐,尽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机械制造企业管理者必须学习,思考,并且抓紧实践的重要问题。

延长油田石油机械厂是典型的传统机械制造企业,正在搬迁进入延长石油集团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的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必然引发产品、技术及管理能力和经营理念的变革,引进应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并良性消化,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预先研究考虑的事情。

项目管理技术可以使企业发展战略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机械制造企业需要不断的开发新产品、发展新业务,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断的对业务领域进行优化,以适应市场竞争。项目管理技术强调启动活动的决策科学性。依照产品效益生命周期理论,决定并始终把握决策方向。管理者必须围绕企业战略决策的基本目的,积极主动地开拓创新。

我国石油工业从解放初期年产10多万吨原油、完全依赖洋油,发展到2009年年产原油产量1.89亿吨。天然气产量829.9亿立方米。石油工业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为主的发展道路,而且主要是依靠国产装备发展起来的。随着石油工业的水平和规模不断提高与发展,石油机械制造业也有了巨大发展。

石油工业在解放前只有延长油矿和玉门油矿,多数油田只有简单的顿钻钻机,维护修理只有简陋的小机具,根本谈不上石油机械制造业。解放后,石油装备在石油工业发展的带动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地发展起来。五十年代分别建成上海石油机械生产基地,兰州石油装备生产基地,到八十年代末形成了东北石油装备基地。目前,我国石油机械装备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研发制造体系,主要装备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持平。

延长石油集团油田公司石油机械制造厂是大陆第一口油井所在地延长油矿的原属石油机械制造企业,从1956年建厂至今,在油田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早期为国家很多油田输送了大量油田建设专业人才。随着油田的发展壮大,企业规模及作用日益扩大,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踏着西部大开发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步伐,延长石油集团2009年1号建设工程――延长石油集团石油机械装备制造项目,在省级重点项目――安塞工业园区即将投产建成,项目建设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并起到带动地区乃至陕西经济全面发展的作用。制造企业,从1956年建厂至今,在油田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早期为国家很多油田输送了大量油田建设专业人才。随着油田的发展壮大,企业规模及作用日益扩大,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踏着西部大开发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步伐,延长石油集团2009年1号建设工程――延长石油集团石油机械装备制造项目,在省级重点项目――安塞工业园区即将投产建成,项目建设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并起到带动地区乃至陕西经济全面发展的作用。

中央要求,全党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国家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增强自我发展能力。2009年3月29日,原陕西省省长袁纯清视察延长石油机械装备制造项目时指出,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前景广阔,延长石油要全力搞好项目建设,实现自给自足,服务同行。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带动陕西经济建设全面发展。

2010年6月7日新任陕西省代省长赵正永视察延长石油机械装备制造项目,对项目建设表示非常满意,并以此期望长庆油田和陕煤集团的项目尽快开展。

2009年2月19日,我国政府原则通过了《石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了未来3年建设大型油气生产基地、大型炼油基地、完善的油气储运设施和积极推动石油储备基地二期项目建设等发展目标:其中之一是油气行业将加快西部油气开发步伐,这些投资项目将为装备制造业带来巨大市场空间。石化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国家《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明确指出了未来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方向:鼓励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促进产品升级和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促进企业从“做大做强”到“做强做大”的转变,鼓励国内用户采购国产机械装备,推进装备自动化。装备制造业振兴计划石化装备制造业的长远发展。

三、石油机械制造业项目管理模式的转变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要加快兼并重组和产业升级。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要抓住机遇,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兼并重组步伐,关闭技术落后、产品老旧和成本昂贵的企业和产能;
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
利用国家加快推进我国石油石化产业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机遇,装备业要加大节能减排设备开发和生产,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中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2007/2008)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建设新型工业和改造传统工业的根本途径。报告介绍了中国石油集团所属机械装备制造企业的现状,指出企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中国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出路,应尽快进行企业的优化重组与管理机制的转变工作,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以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要建立联接厂内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选择先进、成熟、适合企业管理需求的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电子商务EC等软件系统,通过管理咨询和业务流程重组,优化设计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全面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四、石油机械制造业项目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1.推行项目管理模式是必然趋势

延长油田石油机械厂是典型的传统机械制造企业,正在搬迁进入延长石油集团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的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必然引发产品、技术及管理能力和经营理念的变革,引进应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并良性消化,推行项目管理模式是石油装备制造业在管理模式上的必然转变。

2.矩阵型管理组织结构是项目管理成功的保障

我国传统机械制造行业大多采用的是职能型组织机构,即企业的各级管理层次严格按职能进行划分。这种组织方式与电子商务时代管理要求已经越来越难良好适应。迫切需要组织方式具有多元化及灵活性。分析探讨国内外机械制造企业,特别是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应用现代项目管理方法的经验教训,对企业创新应用项目管理方法,采用矩阵型管理组织结构是项目管理成功的保障。

3.要应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

项目管理技术可以使企业发展战略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机械制造企业需要不断的开发新产品、发展新业务,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断的对业务领域进行优化,以适应市场竞争。项目管理技术强调启动活动的决策科学性。依照产品效益生命周期理论,决定并始终把握决策方向。管理者必须围绕企业战略决策的基本目的,积极主动地开拓创新。

项目管理技术可以使机械制造企业中的各项活动从计划、执行到控制过程更具逻辑性和持续性。现代项目管理技术中对项目特性的定义中渐近明细的特点,就是强调企业的各个活动首先必须制定一份使项目各项关键利益相关者都满意的完备计划,并通过组织协调,使各项活动中的工作围绕着计划执行,同时,通过对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借用绩效评估及趋势分析工具,对原计划做出调整,适时制定出新的调整后的基准,使整个项目活动更贴近企业目标。

机械制造企业,特别是国有、民营机械制造企业中,各项活动的实施大多以指令为导向,而不是以计划为指导。执行过程中,很难对计划进行衡量和调整,更缺乏计划与执行情况之间的调整、衡量工具。现代项目管理技术中有关整体计划及范围、成本、进度、质量、沟通、风险、采购等管理计划的建立和调整技术,对解决我国机械制造企业中活动计划缺乏、空洞及不可追溯性等问题具有很大的作用。

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可以使员工整体素质及公司管理能力不断稳步提高。人才缺乏,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一直是困扰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难题,虽然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在引进人才及企业内部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因用人机制及行业特点的约束,很难长期稳定地拥有一批复合型人才,而现代项目管理强调的是整合管理。项目经理大多来自各职能部门,并不一定必须是职能部门经理或更高层管理者。通过授权给部门员工承担项目经理的职责,经过一个或多个项目实践活动,可使这些员工在业务整合、计划、成本、质量、沟通、团队建设、采购等工作实践中取得经验并提高能力,使这些员工真正成为企业中的梯队人才和骨干力量。同时,项目管理技术强调在项目结束时要进行评估工作。这种评估主要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是对项目组成员在整个项目中的绩效评估及业务能力评估。这种评估的目的就是要求组员进行自我总结,同时也为企业后续业务的发展寻找最合适的负责人提供最有力的依据。其二是对整个项目执行状况的评估,评估的目的是总结该项目中获取的有价值的经验、教训,为企业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借鉴,从而使员工整体素质及企业管理能力不断稳步提高。

五、结语

将企业中一次性的、具有明确目标、预算和进度要求的,多任务的活动视为项目,并按项目的专业化技术和方法进行管理,从而比常规方法更好更快地实现目标的管理,它是一个涉及到跨部门,跨专业的团队的组织活动。研究比较项目化专业技术和方法与常规方法的使用效果,对企业管理者逐步认可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并选择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管理[J].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1(3):1-6.

工程机械业务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 成本控制 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成本是指生产建筑产品过程中发生或实际发生的工、料、费投入,它反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材料的节约程度、机械设备的利用情况,以及施工组织劳动组织、管理水平等施工经营管理活动的全部情况。所以,工程成本指标能反映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果,是评定企业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能够及早发现施工现场活动的成本超支或有可能超支,以便有机会采取补救措施,尽量消除超支带来的影响或将影响降至最低,对工程项目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一、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制,完善企业立法

成本通常可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可变成本是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成本,在建筑行业中,它是劳动力、机械、材料的直接成本以及现场间接成本之和,这些成本可变是因为他们是所进行的工程量的函数。固定成本是指一般管理成本,它的发生与所进行的工程量无关,而保持一个较稳定的比例。根据每个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具体情况,确立成本控制目标。把目标建立在项目上,使成本控制目标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落实目标成本的责任并使目标成本有效控制的关键是明确承包人的责、权、利,企业在与项目经理签订经济承包合同时,必须确立目标成本和责任,落实承包人的责任和权利。WWW.133229.cOM要建立完整的目标成本控制体系“完善企业经营、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材料、定额、核算、财务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有关实施考核细则。

二、抓住各个环节控制,疏而不漏,全面实现目标控制

首先,把握工程特点,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企业经营要从投标报价、中标成交条件、合同成交约定等承接工程和承建工程的源头抓起,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和工艺特点,结合企业现有的施工能力、技术水平、工艺装备、可能规范内最大程度更新提高动能等实际情况,修改并完善投标前的施工组织设计,选用经济、合理、较为科学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全过程,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流水作业,尽可能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成本支出“把握成本控制目标。

其次,积极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降低成本。在施工前务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技术节约措施,对将在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各种代用品均做好事前周密策划,反复实践验证,一经确定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案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不仅要认真地进行技术交底,更要严格把关检查“保证安全可靠地顺利实施,促使工程成本降低。

再次,坚持计划指导生产,强化定额控制。按照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组织施工和合理安排,根据具体施工安排和定额量,编制出劳动力、材料、设备、机具等使用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使人、财、物的投入在定额范围内按计划满足施工需要,避免工程成本出现人为失控。

最后,加强人工费、材料费管理,做好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施工操作人员要择优筛选技术好、素质高、工作稳定、作风顽强的成建制的劳务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合理安排好施工作业面,提高定额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力,严格按定额任务考核计量和结算,实行多劳多得。在施工中,要做好工种之间、工序之间的衔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资费用。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单位工程的用工减少,单位时间内完成工程数量增加,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成本中的人工费,而且还相应地降低其他费用。材料在工程建设成本中占最大的比重,节约材料费用,对降低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管理要从原材料的采购、供应等源头抓起,严格把好质量、定价、选购、验收入库、出库使用、限额领用、余料回收、材料消耗、盘点核算等关键环节。凡工程中发生的一切经济行为和业务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轨道,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所要耗用的工、料、费按成本目标进行支出和有效监控,预防和纠正随时产生的偏差,避免材料超期储存积压,切实把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规定的范围内。取得建筑工程合同之后,承包商应立即开始准备工程有关部分的分包和材料订购单。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签订的分包协议是其针对工程某一部分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协议内容要尽可能严谨,减少索赔的发生。订购单是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的订购合同,其描述了要供应的材料名称、种类、数量和订购单的总金额。

此外,加强机械费、临时费、管理费等费用的管理,做好各项费用成本的有效控制。要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杜绝浪费,按用款计划认真核算,控制范围,严格审批。机械费用应按合理测算指标分比例承包,实行机械设备租赁制,严格设备租赁管理和奖赔制度,加大设备使用率,提高设备完好率。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使用费。首先要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严格执行合理的操作规程,按时检查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记录,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防止带病运行。其次,要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不断改进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三是加强机械设备的计划性,做好机械设备平衡调度工作,选择与施工对象相适应的机械设备,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及大型施工机械。四是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职能,坚持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机械设备台班产量。

三、建立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

建立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有如下几步:第一,成本账目图表的作用是用于估计项目支出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确定与公司的一般账目和会计职能的联系及与其他财务账目的协调一致。第二,项目成本计划是运用成本账目来比较项目的成本计划和现场发生的实际计划的。第三,成本数据采集是将采集到的成本数据集成到成本报表系统之中。第四,项目成本报表就是确定在项目的成本管理中项目成本报表的类型。第五,成本工程是使成本目标最小化应采取的成本过程类型。

总之,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将是建筑企业进入成本竞争时代的竞争利器,也是企业推进成本发展战略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行浩.建筑工程系统仿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