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整合培训资源和资金,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发挥最大的效益,结合*市的实际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训机构个人工作计划【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培训机构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整合培训资源和资金,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发挥最大的效益,结合*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试行)。
第二条为更好地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成立*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
第三条职业技能培训是指由*市直劳动、教育、农牧、妇联、团委、残联、扶贫办等部门组织的培训时间在1个月(或培训时间在140学时)以上的,以促进劳动者掌握专业操作技能为目的的就业能力培训或创业培训。
第四条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用于对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人员的学费、职业技能鉴定费补助,或对培训机构因降低职业技能培训收费标准而给予的补助。
第五条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助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自治区专项支付资金、市本级财政性资金及通过失业保险基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列支的培训费、社会捐助等各种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六条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助资金以培训对象直接受益为原则,以培训代金券等形式直接发放给培训对象,或者直接对降低职业技能培训收费标准的培训机构给予补助。
第七条职业技能培训补助资金只对*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特定培训对象给予补助,不包括其他人员培训。
第八条职业技能培训补助标准和补助方式,由培训主管部门根据具体培训任务和项目的特点提出方案会同市财政局研究后报*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决定。
第二章培训机构的确定及要求
第九条每年年初,根据*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由市财政局牵头,会同监察、审计及劳动等培训主管部门,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对培训项目在有资质的培训机构中进行政府采购。对中标的培训机构确定为*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定培训机构。
第十条以后年度培训机构的确定,由市财政局牵头,会同监察、审计及劳动等主管部门对上一年度*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定机构进行考核,合格达标的培训机构可继续保留资格;
或根据当年培训计划等情况按照公开招标程序重新进行确定。
第十一条由于残疾人培训具有特殊性,对其培训机构的确定,由*市财政局牵头,会同监察、审计、残联在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等开设适合残疾人特点的专业(工种)培训机构中公开招标确定。
第十二条承担培训项目的培训机构要紧紧围绕培训对象的特点和就业需求,提高培训对象的专业操作技能,科学设置课程,精心编制培训方案,选用劳动部门规定的教材或开发适合培训对象专业技能要求和就业特点的教材,注重操作技能,严格培训管理,加强就业衔接,提高培训就业率。
第十三条经政府公开招标确定的指定培训机构要向市财政局和培训主管部门报送以下教学管理资料:专业设置、开设课程、选用教材、教学计划;
学校章程、学籍和学校以及教学管理制度;
招生简章和广告以及学校向社会公布的与其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关的材料;
财务状况、推荐就业等资料实行备案制。
第十四条经政府公开招标确定的指定培训机构要在每期培训班开学前将参加培训人员名册及教学计划安排报培训主管部门备案,做为培训主管部门审查、监督培训计划执行,考核培训机构及其培训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
第十五条培训时间在1个月(或培训学时在140学时)以上,或经*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确认的特殊性短期培训,由培训机构根据不同培训专业(工种)所需培训时间要求,提出培训时间建议,报市财政局会同培训主管部门审核后确定。
第十六条职业技能培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训对象充分就业为目标。培训对象的培训考核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需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过证率要达到82%以上、就业率要达到90%以上,对达不到上述要求的指定培训机构,按照实际完成的比例支付培训资金。
第三章培训代金券的发放
第十七条“*市职业技能培训代金券”(以下简称代金券)由*市财政局和培训主管部门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和培训内容确定发放。
第十八条代金券的发放对象为经市财政局和培训主管部门确定的特定人员。
第十九条代金券由*市财政局负责监制(样式和资金额度另行规定)。
第二十条代金券实行实名制,不得转让使用,代金券必须由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本人签名。
第二十一条培训对象每人三年内只能享受一次培训代金券。
第二十二条代金券填写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种必须要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学校)或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的培训或鉴定工种资质相一致。
第二十三条培训等级以初级工为主,根据实际情况兼顾中级工的培训,具体培训等级、内容由市财政局会同培训主管部门根据具体培训对象确定。
第二十四条代金券的发放程序:代金券由培训主管部门注明培训对象姓名、身份证号码、培训项目名称等内容,加盖*市财政局和培训主管部门公章后,由培训主管部门直接发放到培训对象手中。培训对象据此根据培训专业(工种)到政府采购确定的指定培训机构凭身份证和户口办理培训手续后接受培训,培训对象在代金券上签字后将代金券交与培训机构。
第四章资金申报、拨付和使用
第二十五条凡属于本办法(试行)列入的培训主管部门要在每年11月底前将下年度的职业技能培训及其资金计划报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根据各部门报送的培训、资金计划,统一汇总全市下一年度的培训、资金计划,报*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培训计划及资金总量。市财政局根据培训资金计划将培训补助资金预算指标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将预算指标下达到各培训主管部门。
第二十六条市财政局根据培训主管部门培训项目进度,采取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直接将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统一拨付到承担培训任务的指定培训机构。
第二十七条采取培训代金券补助方式的,培训主管部门依据经审核的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代金券、办班通知、原始签到册、培训结业花名册、部分结业证书复印件、推荐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员名单、职业技能鉴定通过人员名册、收费凭证和部门验收证明等有关材料,对培训机构拨付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助资金报告提出审核意见,并申请市财政局以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拨付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助资金到培训机构。
第二十八条采取降低职业技能培训收费补助方式的,培训主管部门依据经审核的培训机构提供的项目合同书、办班通知、原始签到册、培训结业花名册、部分结业证书复印件、推荐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员名单、职业技能鉴定通过人员名册、收费凭证和部门验收证明等有关材料,对培训机构拨付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助资金报告提出审核意见,并申请市财政局以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拨付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助资金到培训机构。
第二十九条从失业保险基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列支的培训费,按照自治区下达的培训计划,根据培训主管部门对指定培训机构拨付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助资金报告的审核意见,由市财政局以文件形式下达到培训主管部门,培训主管部门据此从基金中将培训资金转入*市财政局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助资金专户,市财政局按培训进度以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将资金拨付到培训机构。
第五章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
第三十条市财政局负责全市各培训主管部门培训资金计划的汇总和上报,负责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培训及其资金计划的下达,并根据培训进度及时、足额拨付财政职业技能培训补助资金和工作经费,负责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的监督、管理;
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培训机构政府采购,进行代金券的印制与管理;
配合培训主管部门对职业技能培训进行检查、验收和总结。
第三十一条市审计局负责对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助资金计划、使用和管理的审计、监督,确保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规定规范使用财政培训资金。
第三十二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协调各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对职业技能培训各工种的技能等级鉴定等工作,确保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运作,保证培训对象及时接受技能鉴定。
第三十三条市教育局负责配合各培训主管部门利用本系统职业学校的技术和资源,积极承担培训任务,认真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第三十四条培训主管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内培训计划的申报、实施,负责组织、协调对经政府采购后确定的本部门业务范围内指定培训机构及其培训方案、培训教材、培训质量的审核、考核工作,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内培训代金券的发放、管理,负责组织、协调对本部门培训项目的考核、验收、总结,负责审核指定培训机构拨付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助资金报告及其申请拨付工作;
负责积极争取自治区对口部门职业技能培训资金。
第六章资金管理与监督
第三十五条培训机构不得因财政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补助而借机提高收费标准,增加培训对象的学费负担。凡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变相缩减培训时间的指定培训机构,一经发现将取消该培训机构下年度参与*市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投标资格,并相应核减其补助资金。
第三十六条培训项目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
第三十七条指定培训机构要建立培训对象台帐及其就业台帐,报市相关主管部门备案、备查。对培训对象培训后考核合格率在95%以下、需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过证率在82%以下、就业率在90%以下的培训机构,将取消下年度参与*市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投标资格。
第三十八条培训对象领取培训代金券时,要登记身份证号和联系电话,并要有签字、签章(手印)。
第三十九条对未按规定培训内容和指定培训机构使用培训主管部门发放的代金券的,市财政局不予资金结算。
第四十条培训主管部门对培训项目中需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专业(工种),在培训对象职业技能鉴定后15个工作日内将该培训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送市财政局审核备案;
对培训不需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专业(工种),在培训对象培训班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将该培训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送市财政局审核备案。
第四十一条培训主管部门于12月底前,向市财政局报送当年培训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资金安排及使用情况报告。
第四十二条建立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公示制度。市财政局和培训主管部门要对培训机构、培训任务、培训人员、收费标准、资金补助、资金使用及培训就业等情况,在部门政务公开栏、网站、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及培训机构的培训点向社会进行公示。
第四十三条市财政局和培训主管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会同监察、审计等部门认真查证落实举报事项,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要及时严肃查处。
培训机构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培训市场;
培训规划;
产业变革;
培训效果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0-0035-02
1培训规划要注重其技术设计
良好的培训规划设计是应用可行的技术、方法去实现培训规划的设想,注重操作性与实践应用。培训增加社会人力资源保有量,人不需要被捆绑于某一固定组织,人力资源的游离性昭示人力资源部分属于社会;
培训又具有个体性,通过培训而传输的知识与技能流量又蕴藏在自然人的心智中,对同样的培训内容、方法,不同人的接受、理解乃至实践运用能力又存在差异,因此培训也体现了人力资源的个体性。产业连接着政府、企业与个人利益,产业振兴给政府提供财税与增加就业量,产业兴盛提业内企业更大的生存空间、更长的生命周期,产业兴衰直接关系着个人的经济状况、技能变化。培训受益对象是管理社会的政府、企业、员工;
培训主体应是政府与协会、企业、个人三个,这三者三足鼎立,共同支撑完整的产业变革战略下的人力资源培训规划。鉴于本研究项目的要求,本文只探讨政府、协会、企业培训主体的培训规划技术设计。
2政府的产业变革下的人员培训规划设计
(1)培训管理机构的设置。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司,只有军官转业安置司、职业能力建设司,人力资源的培训管理职能就分散在这两个机构中,能否整合政府培训机构呢?根据中国社会发展进程阶段特点,可以成立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司,专门管理政府的培训规划。组织机构的设置是从属于组织战略的。根据钱德勒的观点,战略决定组织结构。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已刻不容缓。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引发社会各方面的结构调整也势在必行。
企业设立了各种形式的培训机构,由于企业掌握的产业变革的信息资源要大大少于政府,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独特位置,综合各种因素来预测产业演变趋势,引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领域的智库资源进行决策,制订中长期人力资源培训计划。只有政府部门才能宏观把握经济发展情况,政府培训管理机构是人力培训规划与预测的主体,具有权威性。因此,建立中央政府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司、地方各级政府的相应培训职能管理机构,能够加强对培训规划的组织领导、培训政策制定等工作。
(2)培训资金及其管理。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有规定,但对社会化的公众培训这样的公益活动几乎没有,培训交给企业去完成或者员工到赢利性培训机构去学习。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存续的变数冲击着企业的培训职责,不能体现培训的社会性一面,也不符合建立人本社会的要求。社会失业问题的背后原因之一是人力资源的低质。政府提出教育投入要达到GDP的4%,没触及到公众培训的具体预算安排,落实培训专项费用是培训的物质准备;
对奢侈商品消费按其营业额征收消费税,且在此基础上征收职工培训费,充盈政府设立的培训专用资金账户。在培训费用管理的另一面,结合目前的税收制度改革,可以考虑工资总额4%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且予以税前抵扣。对人员培训方面的会计制度可以有所变动。一线员工的培训费用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账户,无疑影响企业的价格竞争优势。培训投入的发挥作用时间长,它属于智力资本或者智力资产,培训是一种投资而非成本,会计上可以列其于资产类里面的“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3)培训机构与技能鉴定机构。政府建立人力资源培训机构的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进行管理,不行政指定培训机构。目前我国教育资源供给充足,某些教育机构超编严重;
部分老国有企业退休或暂时歇岗的高级技术员工也存在,面对巨大而迫切的培训需求,只要培训配置科学合理,完全可以达到培训需求与供给的平衡。政府只要公开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资格条件,如师资水平、培训设备硬件、实训基地配置条件,自然会出现很多培训机构。培训后的学员结业技能鉴定机构不应该是培训机构本身,实行培训与考核鉴定分离的制度设计。政府培训管理部门可以动态、随机地请异地机构进行考核技能等级。
(4)政府培训氛围的创设。培训是系统工程。除规章制度的安排设计外,培训效果还靠受训者自我努力,培训文化环境营造可以激励学员。政府定期举办全国性的技能比赛,选拔优胜者进行表彰,营造提倡培训、崇尚技能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比赛中年轻优秀者可以送入高校免费学习,学识提高对于未来的更高技能掌握有裨益。设立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工人技术职称,技术等级的行业指导性津贴标准;
对技能人才进行宣传、表彰、举办社会仪式是创设培训型、学习型的社会文化的有效方法。
(5)政府的培训内容的定位。政府培训目标是新员工适应新岗位,培训内容定位于前瞻性、预测性的未来产业变迁的知识、技能,即技能储备。政府根据产业演进的规律、所掌握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充分信息、产业利润率的历史数据预测产业发展动向:国外先进产业是否转移?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否可以发展此产业?国家产业结构监测数据是否出现结构严重失衡?城市化加快的大规模农业产业转移的劳动力数量的估量,辅之以数学模型,根据产业资本与劳动力的科学配置比例加上一定弹性来确定需要培训的从业者数目,防止培训过度或者不足。
(6)政府培训对象。政府培训的客体是三个群体。一是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即使是受过教育的也要进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
二是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口,城市经济的知识与技能含量比第一产业的农业要高,工业产品工艺流程长要求员工抛弃农业中的小农自我意识,个人要从属于社会化大生产,从而培训也要求培训合作意识;
三是城市中无职业或者企业破产消亡而没有受到企业培训的人,这很重要,我们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体现社会文明,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举措是需要的,但这是填“肚子”工程,而培训是填“脑子”工程,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协会的产业变革下的人员培训规划设计
协会培训目标是在岗员工适应技术升级后的岗位。协会发挥组织与协调产业内单元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形成管理协同效应,可以尝试集中式的行业培训。产业内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已经逼近了市场价格,为生存,部分企业只能放弃培训。面对参差不齐的行业内企业的培训状况,进行集中培训可以是较优的选择,发挥培训这种服务产品的规模经济效应,协会内企业员工也可以互相学习,培训效果要比单纯的外部培训师的灌输要强。这种培训制度设计是利于协会、企业、员工三方。协会培训内容注重对在岗职工的产业技术升级的技能培训。行业协会通过与政府的信息联系,按照政府的培训指导要求,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目前员工与产业升级后工作岗位技能变化差距,进行培训。
4企业的产业变革下的人员培训规划设计
企业培训目标是企业现有职工绩效提高、对企业适应与忠诚。在培训内容设计上,心理培训通过交流与沟通可以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
企业文化培训提高员工忠诚度从而保持员工队伍稳定、减少培训损失;
伦理训练是我国企业目前普遍缺乏的培训内容。社会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变化,培训可树立道德至上意识,保护了职工,也树立企业对外良好形象。最后是技能缺失的培训。在培训的途径上,新员工要进行集体培训,坚持分散式师徒制的日常培训,变革传统的方式。岗位轮换培训是为了员工发展,培养员工多样技能、驱除工作单调枯燥感、人能匹配的动态人事管理需要。面对新产业的技能升级,企业要及时告知员工,如自身培训条件不允许,可以分批送员工到高校等外部机构培训。
企业战略不同,培训应有差异。企业如以市场占有率为战略目标时,培训对象以沟通能力、营销技巧的掌握为主。培训方法包含课堂授课、案例法、师徒制、岗位轮换法等。产业转移后,企业员工整体文化与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在高中以下时,脱产学习是可以的;
年轻人居多的企业可以进行脱产学习。年龄较大者,案例教学、现场培训较好。
对于产业升级前的企业员工培训计划,根据企业下一步发展目标与员工的技能状况,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来确定培训内容。根据平常绩效考核成绩,选择部分优异员工去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制单位脱产培训;
也可以请新技术领域创造者来企业培训。培训可以通过新产品的图像或者产品模型加强学员理解能力。
5培训效果的评估分析
培训评估实际是培训效果的管理与控制。准确的培训评估可赢得领导对培训的支持,调整培训内容与方式,减少培训资源浪费,保证培训规划达到目标。培训过程的监控与效果的评估,往往是企业最容易忽略的重点。影响了未来培训工作的拓展。常用软性数据为六个部分:工作习惯、氛围、新技能、发展、满意度和主动性,这些数据可以进行定性化评估,定性问题可以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定量化处理。硬性数据包括培训成本、培训时间等,这类数据可以进行定量化评估。依柯克帕特里克提出的著名的培训评估模型,对培训的绩效评估进行四个层次的评估。
参考文献:
培训机构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1培训规划要注重其技术设计
良好的培训规划设计是应用可行的技术、方法去实现培训规划的设想,注重操作性与实践应用。培训增加社会人力资源保有量,人不需要被捆绑于某一固定组织,人力资源的游离性昭示人力资源部分属于社会;
培训又具有个体性,通过培训而传输的知识与技能流量又蕴藏在自然人的心智中,对同样的培训内容、方法,不同人的接受、理解乃至实践运用能力又存在差异,因此培训也体现了人力资源的个体性。产业连接着政府、企业与个人利益,产业振兴给政府提供财税与增加就业量,产业兴盛提供产业内企业更大的生存空间、更长的生命周期,产业兴衰直接关系着个人的经济状况、技能变化。培训受益对象是管理社会的政府、企业、员工;
培训主体应是政府与协会、企业、个人三个,这三者三足鼎立,共同支撑完整的产业变革战略下的人力资源培训规划。鉴于本研究项目的要求,本文只探讨政府、协会、企业培训主体的培训规划技术设计。
2政府的产业变革下的人员培训规划设计
(1)培训管理机构的设置。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司,只有军官转业安置司、职业能力建设司,人力资源的培训管理职能就分散在这两个机构中,能否整合政府培训机构呢?根据中国社会发展进程阶段特点,可以成立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司,专门管理政府的培训规划。组织机构的设置是从属于组织战略的。根据钱德勒的观点,战略决定组织结构。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已刻不容缓。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引发社会各方面的结构调整也势在必行。
企业设立了各种形式的培训机构,由于企业掌握的产业变革的信息资源要大大少于政府,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独特位置,综合本文由收集整理各种因素来预测产业演变趋势,引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领域的智库资源进行决策,制订中长期人力资源培训计划。只有政府部门才能宏观把握经济发展情况,政府培训管理机构是人力培训规划与预测的主体,具有权威性。因此,建立中央政府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司、地方各级政府的相应培训职能管理机构,能够加强对培训规划的组织领导、培训政策制定等工作。
(2)培训资金及其管理。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有规定,但对社会化的公众培训这样的公益活动几乎没有,培训交给企业去完成或者员工到赢利性培训机构去学习。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存续的变数冲击着企业的培训职责,不能体现培训的社会性一面,也不符合建立人本社会的要求。社会失业问题的背后原因之一是人力资源的低质。政府提出教育投入要达到gdp的4%,没触及到公众培训的具体预算安排,落实培训专项费用是培训的物质准备;
对奢侈商品消费按其营业额征收消费税,且在此基础上征收职工培训费,充盈政府设立的培训专用资金账户。在培训费用管理的另一面,结合目前的税收制度改革,可以考虑工资总额4%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且予以税前抵扣。对人员培训方面的会计制度可以有所变动。一线员工的培训费用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账户,无疑影响企业的价格竞争优势。培训投入的发挥作用时间长,它属于智力资本或者智力资产,培训是一种投资而非成本,会计上可以列其于资产类里面的“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3)培训机构与技能鉴定机构。政府建立人力资源培训机构的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进行管理,不行政指定培训机构。目前我国教育资源供给充足,某些教育机构超编严重;
部分老国有企业退休或暂时歇岗的高级技术员工也存在,面对巨大而迫切的培训需求,只要培训配置科学合理,完全可以达到培训需求与供给的平衡。政府只要公开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资格条件,如师资水平、培训设备硬件、实训基地配置条件,自然会出现很多培训机构。培训后的学员结业技能鉴定机构不应该是培训机构本身,实行培训与考核鉴定分离的制度设计。政府培训管理部门可以动态、随机地请异地机构进行考核技能等级。
(4)政府培训氛围的创设。培训是系统工程。除规章制度的安排设计外,培训效果还靠受训者自我努力,培训文化环境营造可以激励学员。政府定期举办全国性的技能比赛,选拔优胜者进行表彰,营造提倡培训、崇尚技能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比赛中年轻优秀者可以送入高校免费学习,学识提高对于未来的更高技能掌握有裨益。设立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工人技术职称,技术等级的行业指导性津贴标准;
对技能人才进行宣传、表彰、举办社会仪式是创设培训型、学习型的社会文化的有效方法。
(5)政府的培训内容的定位。政府培训目标是新员工适应新岗位,培训内容定位于前瞻性、预测性的未来产业变迁的知识、技能,即技能储备。政府根据产业演进的规律、所掌握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充分信息、产业利润率的历史数据预测产业发展动向:国外先进产业是否转移?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否可以发展此产业?国家产业结构监测数据是否出现结构严重失衡?城市化加快的大规模农业产业转移的劳动力数量的估量,辅之以数学模型,根据产业资本与劳动力的科学配置比例加上一定弹性来确定需要培训的从业者数目,防止培训过度或者不足。
(6)政府培训对象。政府培训的客体是三个群体。一是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即使是受过教育的也要进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
二是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口,城市经济的知识与技能含量比第一产业的农业要高,工业产品工艺流程长要求员工抛弃农业中的小农自我意识,个人要从属于社会化大生产,从而培训也要求培训合作意识;
三是城市中无职业或者企业破产消亡而没有受到企业培训的人,这很重要,我们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体现社会文明,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举措是需要的,但这是填“肚子”工程,而培训是填“脑子”工程,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协会的产业变革下的人员培训规划设计
协会培训目标是在岗员工适应技术升级后的岗位。协会发挥组织与协调产业内单元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形成管理协同效应,可以尝试集中式的行业培训。产业内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已经逼近了市场价格,为生存,部分企业只能放弃培训。面对参差不齐的行业内企业的培训状况,进行集中培训可以是较优的选择,发挥培训这种服务产品的规模经济效应,协会内企业员工也可以互相学习,培训效果要比单纯的外部培训师的灌输要强。这种培训制度设计是利于协会、企业、员工三方。协会培训内容注重对在岗职工的产业技术升级的技能培训。行业协会通过与政府的信息联系,按照政府的培训指导要求,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目前员工与产业升级后工作岗位技能变化差距,进行培训。
4企业的产业变革下的人员培训规划设计
企业培训目标是企业现有职工绩效提高、对企业适应与忠诚。在培训内容设计上,心理培训通过交流与沟通可以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
企业文化培训提高员工忠诚度从而保持员工队伍稳定、减少培训损失;
伦理训练是我国企业目前普遍缺乏的培训内容。社会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变化,培训可树立道德至上意识,保护了职工,也树立企业对外良好形象。最后是技能缺失的培训。在培训的途径上,新员工要进行集体培训,坚持分散式师徒制的日常培训,变革传统的方式。岗位轮换培训是为了员工发展,培养员工多样技能、驱除工作单调枯燥感、人能匹配的动态人事管理需要。面对新产业的技能升级,企业要及时告知员工,如自身培训条件不允许,可以分批送员工到高校等外部机构培训。
企业战略不同,培训应有差异。企业如以市场占有率为战略目标时,培训对象以沟通能力、营销技巧的掌握为主。培训方法包含课堂授课、案例法、师徒制、岗位轮换法等。产业转移后,企业员工整体文化与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在高中以下时,脱产学习是可以的;
年轻人居多的企业可以进行脱产学习。年龄较大者,案例教学、现场培训较好。
对于产业升级前的企业员工培训计划,根据企业下一步发展目标与员工的技能状况,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来确定培训内容。根据平常绩效考核成绩,选择部分优异员工去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制单位脱产培训;
也可以请新技术领域创造者来企业培训。培训可以通过新产品的图像或者产品模型加强学员理解能力。
培训机构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第一条为提高检察官队伍素质,促进检察事业发展,实现检察官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检察官培训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实施。
第三条检察官培训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
第四条检察官培训与检察官任免、奖惩相结合。
第二章培训种类与方式
第五条检察官培训分为领导素能培训、任职资格培训、专项业务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
第六条各级人民检察院正副检察长在任期内接受一次领导素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
第七条晋升高级检察官的,应在晋升前接受晋升资格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
第八条未达到检察官法规定学历条件的现任检察官,除另有规定的以外,应接受续职资格培训。培训时间为6个月。
第九条各级人民检察院应根据不同业务部门的特点,针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开展专项业务培训。
第十条各级人民检察院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开展以计算机、公文写作、外语等通用性基础技能为重点的岗位技能培训。
第十一条检察官培训应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内容应按照少而精的原则,根据岗位职责、工作需要确定。同一种类的培训应在教材、课程设置、考试考核方面统一。
第十二条检察官培训应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检察官出国培训、进修、攻读学位,邀请国外的专家、学者、检察官来华讲学。
第三章培训组织与管理
第十三条检察官培训实行两级为主的管理体制。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领导全国检察官的培训工作,省级人民检察院领导本辖区检察官的培训工作。
第十四条最高人民检察院、省级人民检察院设立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地市级人民检察院设立专门机构或确定专人负责检察官的教育培训工作。
第十五条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负责: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检察官培训工作的具体政策和规章;
组织制定全国检察官培训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指导、管理全国检察机关培训工作;
(二)规划、管理和指导检察机关的培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组织编写和审定统一使用的检察官培训教材;
(三)指导国家检察官学院及其分院、地方检察官学院和培训机构的工作,制定国家检察官学院及其分院的培训计划,并对其培训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四)组织、指导和管理检察官境外培训工作。
第十六条省级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负责:
(一)制定本辖区检察官培训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指导、组织、管理本辖区检察官的培训工作;
(二)制定省级检察官学院及其他培训机构的培训计划,并对其培训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
(三)具体管理本辖区检察官的境外培训工作。
第十七条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国家检察官学院及分院;
省级人民检察院设立省级检察官学院等培训机构(或检察官培训学院、进修学院);
经省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地市级人民检察院可以设立培训机构。
下级培训机构在接受本院领导的同时,还应接受上级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国家检察官学院指导分院的教学业务工作。
第十八条国家检察官学院承担:
(一)省级人民检察院正副检察长、地市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领导素能培训;
(二)晋升高级检察官资格培训;
(三)省级人民检察院正副检察长、地市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续职资格培训;
(四)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的岗位培训;
(五)国家检察官学院分院、省级检察官学院及其他培训机构的师资培训;
(六)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的其他培训。
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规划,国家检察官学院分院可承担部分上述培训任务。
第十九条省级检察官学院和培训机构承担:
(一)地市级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县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领导素能培训;
(二)本辖区检察官的续职资格培训;
(三)本院或本辖区检察官的专项业务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
(四)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检察院指定的其他培训。
第二十条对检察官的各类培训,应进行严格的考试考核,并将情况存入干部人事档案。对考试考核合格的,应颁发合格证书或结业证书。
第二十一条任职资格培训结果应作为检察官任命、晋升、续职的重要条件;
领导素能、专项业务和岗位技能培训结果应作为检察官年度考核、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二条上级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同级培训机构和下级培训机构的办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对培训机构奖惩和整顿的主要依据。
第四章教师与教材
第二十三条国家检察官学院及其分院、省级检察官学院及其他培训机构应按照工作需要配备专职教师、聘请兼职教师。
第二十四条专职教师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
(二)硕士以上学位;
(三)教育教学能力和经验。
第二十五条兼职教师应当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法学理论水平,一般从检察机关或其他政法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部门聘请。
第二十六条检察机关教育培训机构实行专职教师与检察业务骨干岗位轮换制度,有计划地选送专职教师到人民检察院挂职,选拔符合专职教师条件、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检察工作经验的业务骨干到培训机构任教。
第二十七条专、兼职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要定期接受考核、考评。对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专、兼职教师,应调离教学岗位或者解聘;
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应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十八条专职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按规定享受教学岗位津贴和其他津贴。专兼职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授课、阅卷、监考等应当获取相应的报酬。
第二十九条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检察教材编审委员会员,负责领导检察教材建设,统一规划并组织各类教材的编写、审定和修订工作。
经检察教材编审委员会批准,省级人民检察院根据需要,可编写培训辅助教材。
第五章基地与经费
第三十条国家检察官学院及其分院、省级检察官学院应当具备适应检察官培训工作需要、具有较完善培训设施和培训功能的固定场所。
第三十一条培训基地应具备能满足检察官培训工作需要的规模及教室、图书阅览室、计算机房、学员宿舍、食堂和其他附属设施。
第三十二条检察官培训经费属业务经费,应单独列支,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培训工作的需要逐年增加。检察官培训经费应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挤占和浪费。
第六章附则
培训机构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今天,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动员会议,主要是认真学习领会“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双百”培训计划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县实施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让项目给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带来实惠。刚才,农办马主任宣读了县上《关于参与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百县百万农民培训项目”工作实施意见》,县政府与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会上,政协邵主席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全面实施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双百”培训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温暖工程是一项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公益事业,自1995年启动实施以来,始终按照“为国分忧,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成片”的指导思想,坚持把扶助社会困难群体作为基本任务,先后在全国10多个县份启动实施。特别是20__年以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温暖工程基础上又提出了“双百”培训计划项目,即利用5-10年时间,在全国欠发达省份遴选100个县,为每个县资助培训1万名农民,帮助他们提高技术素质,顺利实现转移就业或就地创业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据了解,“双百”培训项目正式启动一年多以来,已经筹到以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为主的海内外善款3.2亿元,已在广西、云南等12个省份的21个县组织实施,共有7515名贫困农民接受了培训,转移就业率达到98%。
__县作为资源型经济县份,工矿企业较多,人地矛盾突出,劳务输转空间较大。尤其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最大的项目、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全县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但是,从近年来农民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看,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就业竞争力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切实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素质。对此,县上在充分利用县域内各类培训资源,全面加强农民培训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不断拓宽培训途径。去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协的积极努力下,我县终于争取到“双百”培训计划项目,这是造福全县人民,尤其是广大农村群众的一件大好事。精心实施好这个项目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一是有利于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目前,全县耕地与人口矛盾十分突出,农业产业集约化程度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农民转移压力很大;
农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特别是三大支柱产业效率不高,农民增收幅度缓慢,核心问题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产业技术水平不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双百”培训计划项目的实施,能够提高农民的转移就业技能,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人地矛盾,能够提高务农人员的科技应用能力,加快全县农业特别是三大产业向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二是有利于推动劳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由于综合素质较低,外出务工时会受到种种不公正待遇,不仅是干苦活、累活、脏活、重活、危险活,而且用工受到歧视、工资被拖欠、超时工作,劳保水平低、生产安全条件差等现象较为普遍。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在流动人群中,二次失业率高、受伤率高的情况也比较突出。通过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资金的扶持,有组织地对农民工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寻找稳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务工人员获得稳定的收入。三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通过实施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不仅能提高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同时通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文化知识,能够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综合素质,逐步成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农民。为此,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体会县上争取项目时的艰辛和付出,准确领会这个项目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乡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全力组织实施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中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进一步加深对实施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实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顺利实施
实施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要求严、标准高。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项目要求,规范实施程序,加大监管力度,力求早见实效,确保今年一次性集中训农民1万人次,全县农民总体素质有一个质的提升。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1、严格按照项目程序,科学制定培训计划。为了抓好本文 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的实施工作,县上已经下发了20__年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近期还将下发《关于参与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百县百万农民培训项目”工作实施方案》,这两个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全县温暖工程“双百”培训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地制定本乡镇农民培训工作总体 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2、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合理确定培训内容。要针对我县农村实际,把对农村劳动力中从事草畜、药材、核桃等产业开发以及拟向非农和城镇转移就业的中青年农民作为培训重点,按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两层面,采取集中施教培训和分散引导培训两种方式进行。要以准备外出务工的中青年为主体,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选择市场紧缺的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电汽焊工、保安、电子等专业,通过短、平、快的培训方式,教给他们一技之长,核发技能证书,签定劳务合同,实现订单输转。要以满足草畜、核桃、药材以及区域特色产业开发需要为方向,以核心农户为重点,加强对青年农民现代农业科技知识、营销知识和产业化经营理念的培训,以促进全县三大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既快又好的发展,加快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3、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温暖工程“双百”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培训专业覆盖面广,培训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动员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合力。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县内现有的培训机构为重点,总结推广职教中心开展“两后双百”培训的成功经验,规范和健全乡村两级培训网络,有效整合县内专业、半专业师资力量,聘请省市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方面的专家教授,开展讲座授课、现场指导。要把具备培训资质且培训转移能力较强的煤业集团、乡镇煤矿等培训机构一并纳入这次培训活动,统筹安排,有效整合,切实做到教育机构和师资力量的优势组合、合理配置。
4、完善设施条件,切实加强培训管理。由于该项目实行报帐制,所有培训机构在开展培训时必须实行公开承诺“一条龙”服务制度,大范围地公开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保障措施,真正使参训对象在训前有选择、训中有保障、训后能就业。各级培训机构在项目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要多方筹措资金,下大力气解决好培训的硬件设施,改善培训条件,强化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特别是职教中心要不遗余力地完善软硬件设施,加强衔接联系,力争列为温暖工程“双百”培训基地。各培训工作人员要科学设置培训课程,严格拟订培训大纲,精心编写教学计划,健全学员培训档案,规范使用培训教材,确保农民真正能学到一技之长。要建立健全教师选聘制度,尽快从农牧、林业、科技、教育等职能部门抽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全县骨干培训教师队伍,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如果乡镇师资力量不足的,可由乡镇抽调在本乡镇工作的农林院校毕业生作为培训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员要求,适时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尽可能地满足培训需要。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各乡镇、各部门以及各个培训机构要把这次培训活动当作政治任务,千方百计筹措项目资金,积极为参训对象购买笔记本、钢笔等必须品,为培训工作人员提供住宿方便,确保培训活动顺利开展。
5、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努力扩大培训成果。要以促进产业发展、剩余劳动力就业为目的,以定向、订单培训为主要形式,让农民参加培训后能真正较好地发展产业、解决就业出路问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以及各培训机构一方面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及时安排学员就业,做到报到一批、培训一批、就业一批,努力使参与温暖工程“双百”培训的学员就业率不低于80%。另一方面,要针对全县草畜、药材、核桃三大产业发展层次低、见效慢的实际,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作为这次培训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农闲时间,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确保县上计划的1万农民切实得到一次全面系统的培训,努力使参与温暖工程“双百”培训的农民真正撑握1-2门实用技术,推动三大主导产业迅速做大做强。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取得实效
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是一项德政工程,是解决“三农”问题、培育新型农民的重大战略措施之一。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温暖工程“双百”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温暖工程“双百”培训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开展农民大培训、推动农民大转移、实现农民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的目标要求,把实施温暖工程“双百”培训工作作为推动我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年度计划,列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和解决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从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组织协调、责任落实、奖罚激励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双百”培训工作推行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县上已经成立了由政府任县长为组长、政协邵主席、县委常委、宣传部杨部长、人大苗主任、政府于县长、政协钱主席为副组长,农办、统战、发改、社保、教育等18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温暖工程“双百”培训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要根据工作实际,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门的工作人员,专抓此项目的组织实施。
二要加强部门配合。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的实施,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程序复杂,任务艰巨,需要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特别是18个成员单位要树立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打破地域和部门界限,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努力探索温暖工程“双百”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措施 ,加强协作配合,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培训和就业信息。各乡镇特别是乡镇一把手要切实负起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实施的主要责任,加强与各部门、培训机构的衔接联系,认真组织发动群众,协调解决好乡村两级培训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推进我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的有序进行。
三要健全各类资料。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基地认定意见、资金管理办法、检查验收办法等制度,健全学员档案,制定培训大纲,督促各位参学对象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在确保项目验收时档案完整、资料齐全的同时,确保各个参学对象在实际操作中有据可查,确保整个工作结束后,资料齐全,档案完善,能够顺利通过检查验收。
四要强化督导考核。县“温暖工程百县百万农民培训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特别是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大督查力度,对全县培训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要按照项目要求,全面实行首席责任制度,因工作不到位,出了问题,影响项目考核验收的由各单位主要领导承担责任。在培训活动结束后,县上将按照责任书要求进行严格考核,对培训质量好、学员满意度高的培训机构、乡镇和部门,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
对不负责任、培训质量差、农民和用人单位不满意的培训机构、乡镇和部门,按照责任书要求进行严肃处罚,并直接作为年终综合考核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