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工作计划 >

2023图书馆技术部工作计划【五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6-16 11:10: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图书馆技术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关键词]美国图书馆创新转型[分类号]G259.3/.72010年5月8―18日,在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组织总分馆及全院部分研究所图书馆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图书馆技术部工作计划【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图书馆技术部工作计划【五篇】

图书馆技术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国

图书馆 创新 转型

[分类号]G259.3/.7

2010年5月8―18日,在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组织总分馆及全院部分研究所图书馆员组成10人考察团,利用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高级培训班的机会,赴美国7个主要的图书情报机构实地考察调研美国图书情报服务的最新进展与变化。这些机构包括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加州数字图书馆(CDL)、联机图书馆中心(OCLC)、耶鲁大学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国会图书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考察团成员亲身感受到了代表国际图书馆界先进水平的美国主要研究性图书情报机构近些年来的发展变化,所接收的信息量巨大,受到的启发颇深,引发的思考良多。

1 主要收获

1.1 图书馆有比较清晰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思路

国外主要的研究型图书馆,均十分重视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订,并通过实施持续的战略规划,不断明确发展思路,推进图书馆的发展,保持图书馆在大学或所属机构中的地位和长远影响力。战略规划有短期的,有中长期的,并且定期进行修订。战略规划成为指导图书馆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指南。

国会图书馆于1998年底就建立了一个数字化未来小组,担负着把电子资源和技术与图书馆主要服务和业务整合到一起的职责。其目标不是成为一个国家数字图书馆,而是成为一个完全拥有并整合过的数字化资源,同时对自身进行改造的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数字化未来发展计划所倡导的目标就是确保全体各阶层的公民能够可靠地、方便地检索到数字化资源。为此,国会图书馆还建立了一个国家数字化战略顾问委员会,推出了由其牵头的美国国家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和保存计划(NDIIPP)。

国会图书馆制订的2008―2013财政年度战略规划,在资源建设、用户服务、推广应用、组织协同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各自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该战略规划定位清楚,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前瞻性强,堪称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经典和模板。国会图书馆希望未来在以下两方面处于领导地位:①确保知识和信息的获取;
②促进国会及其成员对图书馆资源的创新性使用。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新的工程分馆(SEQ2图书馆)规模不大,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专业图书馆,不拘泥传统,很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它提出的愿景是成为信息协同实验室(Information Collaboratmy),在理念和建设模式上超越了传统图书馆的认识,对研究性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耶鲁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强调基于耶鲁大学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教育使命。随着新的研究领域的不断开拓,这些新领域对图书馆收藏和图书馆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耶鲁大学图书馆规划将永远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工作,最近更新的战略规划于2009年7月提出。规划确定了图书馆在未来的五年里将致力于三个目标领域,此目标领域将集中在有益于图书馆及其用户的产出成果上。

耶鲁大学医学院图书馆2009―2012年战略计划提出了图书馆今后发展的目标和行动,特别强调五大目标:提供对医学图书馆馆藏和服务的广泛利用;
建立和维护世界级的馆藏;
开展馆外的推广活动;
提供激发创造力、生产力、沟通及协作能力的激发智力的环境;
树立员工终身学习和教育的文化。五大目标清晰明确,不仅强调资源、服务和环境,还强调融为一体的组织文化,这对于保障其他目标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2010―2013年战略规划,强调通过深入合作、消除重复工作和实现规模效率来寻求系统性改革,并强调资源收集和专业化知识对广泛的学术群体的独特价值,也将通过实行强有力的领导来致力于具有影响力的变革。这些领域包括信息政策、学术研究的开放获取、知识产权、教学中的技术创新、网络内容的收集管理以及全球资源的持续访问。该规划为图书馆制订今后若干年的发展蓝图提供了重要参考。很多方面也许是今天的图书馆所不大关注的,但一定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选择。

战略规划不仅仅是战略构想,其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对制订什么样的战略规划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JHU)利用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用户需求调查等方法,制订了图书馆发展战略,并每年审订。用户需求调研的途径包括:通过每个院系的图书馆员,设计并进行服务调查,通过师生咨询委员会,通过BBS、Facebook、Twitter等。

1.2 图书馆有非常健全的业务体系和运行机制

无论什么类型和规模的图书馆,都有自身的业务体系和运行机制。在技术发展迅猛的形势下,图书馆更要加强业务体系的建设,重视运行机制的建设。变革旧的业务体系,建立健全新的业务体系和可靠的运行机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美国图书馆始终遵循因应而变的策略,保持业务体系的动态变化和稳定发展。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在有关的政策别重视图书馆馆藏发展,如馆藏加工工作、长期保存问题,对资源的发现、获取、传递和服务等问题考虑得特别细密和坚实,重视这些基础服务在数字环境下的扎实发展。其他各图书馆均将资源建设与管理作为图书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资源揭示问题随着资源数量和类型的增多而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关键。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建有功能强大的集成化图书馆目录检索系统,海量的图书馆资源通过其集成化的图书馆资源检索系统的组织和揭示,使用户可以极其简易、快捷地查询到相关文献。目前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在线目录系统已经由原来的Socrates系统升级到新版的Search Work系统。该系统的特点是集成性、易用性、互通性,功能十分强大,是斯坦福大学图书馆近期的工作亮点。其技术的先进性、资源的开放性、功能的广泛性、界面的友好性、利用的方便性,与传统OPAC的呆板、单一形象完全不同,给用户带来了与时代同步的全新的利用图书馆的体验。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图书馆场所和空间的重要性似乎受到质疑。创新物理图书馆功能,发挥场所和空间的作用,已成为国外大学图书馆关注的热点问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强调,尽管越来越多

的虚拟研究和学术环境带来了快速的变化,图书馆作为场所仍然至关重要。图书馆是从事学术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实践证明,图书馆不能没有物理空间,图书馆场所的作用仍将是不可替代的。当然,需要结合新的信息环境和用户变化了的需求,改革和创新物理空间的功能。

图书馆的人员管理和发展也需要建立科学合理、具有激励作用的岗位聘任制度。与许多其他图书馆一样,耶鲁大学图书馆有一个等级式岗位聘任制度,同时也是晋升审查制度,用以奖励在岗位或专业领域取得成绩的员工,为非管理岗位的员工提供了一个晋升的机会。等级式岗位聘任制度设置5个馆员级别。

国外图书馆的运作非常重视民主管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Welch医学图书馆通过设置各种委员会进行讨论,这些委员会一般都是定期开会,委员会的成员一般是来自各个部门的代表。设置主席和当选主席,一般任期两年。当选主席是下一届的主席。这些委员会讨论各种相关的业务工作,并就某些问题(不仅仅是业务工作,包括图书馆的管理、教育、评估等)形成建议方案,委员会每次讨论的记录在会后在内网上。

无疑,所有的图书馆都在经历从传统图书馆到新型图书馆的转型中。在此过程中,图书馆经历着着全方位的变革。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工程新馆的物理馆舍面积大幅下降,大部分馆藏纸本资源转移到辅助书库,印本书刊资源数量急剧下降,而网络资源、电子资源大幅增加。学科馆员也由原来的2名增加到4名。新馆正在实施的新技术包括电子通报板、电子阅读器(亚马逊Kin-dles和索尼阅读器)、滚动显示板、触摸屏信息终端、RFID与自助式的借还书系统、手机参考咨询(测试)等。

1.3 十分突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

美国各图书馆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作为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图书馆的一切工作和全部使命就是保证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将“用户第一”(etlstomer is always the first)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最高准则。许多图书馆都通过实实在在的目标与措施将用户为本落实到每一个过程和细节。

各馆的服务内容与方式体现了各自的需求特点。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系统提供一般问讯服务、研究和情报服务、数据库服务、图书馆利用指导、残疾人服务、缩微复制和照相服务、打字服务、计算设施提供等。斯坦福大学工程图书馆服务包括:知识管理服务、信息素质教育、参考咨询服务、课程服务、流通服务、文献传递服务、学习空间的管理、技术服务。

国会图书馆的服务特点:资源数量巨大,类型繁多;
细分用户,为每一类用户提供适合的入口和途径;
检索方式多样,并且在每种检索方式下都说明可检索的资源种类、内容等,方便用户选择;
注重资源内容的揭示与传播:资源以用户易懂的主题名称进行组织,在首页上突出一些热点资源,全方位向用户展示、传播馆藏,特别是那些非纸质的资源;
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体现了普遍均等的理念;
在服务中,推与拉结合,用户可以定制内容,馆员也可以将资源推荐给用户;
注重版权,成立版权办公室,在资源(特别是图片)和网页的某些位置都有版权声明。

美国高校图书馆普遍重视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研究学习空间,可以是个人的学习小间,也可以是面向小组的讨论室。斯坦福大学格林图书馆及分馆为教师、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研究、教学、会议空间。格林图书馆的学习空间分成博士论文研究室、教师研究室和研究包厢等类型。法学院图书馆向本院师生提供会议室,须提前一天预定。法学院图书馆的参考休息室提供作者阅读和讨论其作品的场所,大约一个季度一次,由法学类图书作者与读者见面座谈。耶鲁大学医学图书馆设有特色自修室。耶鲁法学院图书馆的四楼和五楼还专门为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单独开辟了一个约三平方米的工作间,门牌上标有学位名称、姓名和国籍,但只能保留一年,主要是方便学生撰写博士论文。

美国图书馆的服务不仅仅表现在其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上。美国图书馆员对用户的高度信任带来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和谐默契的关系,图书馆具有亲切感,具有吸引力,为用户创造了一种宽松、自由、宾至如归的环境与氛围。

1.4 学科馆员在图书馆服务转型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担负着新的使命和重大的责任。学科馆员成为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核心力量。学科馆员不仅数量多、层次高,而且在服务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很强调与教学科研过程结合的嵌入性。

耶鲁大学图书馆列有167个学科,由155名学科馆员负责。每个学科馆员既要负责有关学科文献的预订、购买、检索、咨询,又要负责学科课题,承接学科项目。耶鲁大学学科馆员参加校内外相关学科学术研讨会是其日常工作职责的一部分。

耶鲁大学医学院图书馆的“个人图书馆员”(Per-sonal Librarian,简称PL)很有特点。PL项目是1996年提出的设想,想以此与医学中心的学生取得联系。PL项目为每一名新录取学生配备一名图书馆员,此图书馆员与此新生在耶鲁的整个学习生涯中保持联系。一般是每个PL每年负责10―20个新生,这样这些学生4年的学习过程中,每个PL要负责80―100个左右的学生。PL提供如同单一联络点的图书馆服务,是一切与图书馆事物相关的“中间人”,甚至可以提供不是特定的图书馆的事情的服务。如果PL不知道答案,他们会尽力找出谁可以解决用户的问题。PL全年将多次与用户联系,让用户了解新的和令人激动的资源,或在图书馆为用户服务。

其他各馆学科馆员的名称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各有差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图书馆则设立信息专员(Informationist)岗位。他们的观点是,图书馆作为科研基础,应该向用户呈现新的维度,将图书馆员作为信息资源融入到临床、研究和教学队伍中。Welch医学图书馆的信息专员服务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信息需求评估,协助和参与各种服务,与教职工在临床、研究和教育的深度项目上进行协同和服务。Welch医学图书馆lO名临床与公共健康图书馆员角色由院系联络员(Liaison)转变成院系的嵌入式信息专员(Embed-ded-Informationist)。嵌入式信息专员服务模式由一系列个性化信息服务组成:在用户所在的科研、教学和临床医疗的地点提供服务,随时随地与用户合作,将图书馆员嵌入用户工作流程,更快地回答用户的问题,更有效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努力成为用户在科研上和医疗团队中的信息专家。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设置了近40名学科馆员提供研究咨询服务。这些学科馆员并不集中在一个部门,而是隶属于“馆藏与服务部”下面的各个资源组(分馆)。学科馆员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馆藏资源建设。馆藏资源建设(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是学科馆员开

展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学科馆员参与馆藏资源建设要求学科馆员对相关学科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深入研究、评估、比较,而熟悉学科信息资源是学科馆员开展工作的基本功。学科馆员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帮助用户高效、正确地使用信息资源。

斯坦福大学工程图书馆学科馆员的重要任务角色是学科编辑和主题导航。他们作为“频道编辑”要创造定制化的知识环境,包括学科门户、信息工具包和专业化的联机馆藏和服务。为了帮助研究人员及时了解学科最新进展,学科门户必须是高度专业化的,并持续更新。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越来越需要建立基于主题和学科的知识环境,向用户推送内容,提供FAQ作为基本的参考服务,编制图书馆辅导材料。他们将是成功的“频道编辑”,与各学科的教师和相关领域的信息产品提供者都保持密切联系。

斯坦福大学十分重视Web2.0式的学科化服务。图书馆的咨询参考中心、SearchWorks项目组、法学院Crown Law图书馆、商学院Jackson图书馆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微博、Facebook网站,充分运用Web2.0手段向用户介绍图书馆馆藏和电子资源、图书馆服务,介绍图书馆的活动。Branner地球科学图书馆还在著名的Delicious网摘系统(社会书签系统)上开设账户提供信息服务。法学图书馆五位图书馆员联合创建了一个学科化服务的博客“法律研究plus”。

1.5 十分重视最新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超乎寻常,也给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与国内相比,国外图书馆对新的技术跟踪非常敏感,对新技术的应用非常及时,对新的技术形成快速的反应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技术的应用似乎没有时滞,应用的领域是全方位的,并且更加注重应用的效果,技术的应用与图书馆的业务工作结合得非常紧密。

在美国的很多大学,电子资源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而且可以通过移动设施利用。耶鲁大学图书馆的电子图书从2005年的475000本已经增加到2009年的超过100万本。目前,耶鲁大学的电子图书有84%可以通过Apple iPod Touch或iPhone正常进行阅读,使用Sony Reader、iRex iLiad和Amazon Kindle 2.0的读者可以正常使用24%的电子图书资源。耶鲁大学图书馆将努力扩展使用移动设备的信息环境,增强图书馆对移动设备接入获取学术资源的支持。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对新技术的应用十分敏感,有多个部门的工作都与技术的应用有关,提供与技术相关的服务,如数字化研究与学术服务、新媒体教育与研究服务、版权咨询服务、数字社会科学服务、学术交流计划、电子数据服务和分析软件、创新服务工具或系统。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还十分重视利用新技术和服务嵌入到科研和教学、学习信息环境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网络浏览器(LibX、搜索插件、Zetero)、课程管理系统以及社会网络环境(Faeebook、Twitter),使社会网络环境能够通过网站和目录进行信息共享(RSS、Add This、APIs)。

一些Web2.0的技术方法和服务方式在美国大学图书馆十分普及。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很多服务部门都开设了BLOG、Faeebook、Twitter、社会网摘等账户,利用RSS聚合、Alert订阅等Web2.0手段开展图书馆服务。工程图书馆已推出电子阅读器(如Kindles和Sony-Reader)的借阅,同时还在探索手机信息咨询服务,新馆所有图书都安装RFID并实现读者自助借还书。

1.6 重视图书馆组织结构调整与文化重构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图书馆就尝试全面的质量管理与业务重组等管理方法,对图书馆内部业务部门进行组织调整、机构改革,期望能够运用最优化的管理方法重新设计图书馆的运作程序,实现图书馆内部业务部门的组织重组,从传统图书馆转型为新型图书馆。例如,耶鲁大学图书馆将采访、编目、期刊等合并成为加工服务部,使图书馆的业务流程更加合理,更好地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变化的需要。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全称是“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和学术信息资源”(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ies&Aca-demic Information Resources,简称SULAIR)。SULAIR包括大学图书馆系统、学术计算系统、Highwire出版社和斯坦福大学出版社。SULAIR是全美高校中唯一的集传统与数字图书馆服务、学术计算服务支持、大学传统和网络出版服务于一体的机构。这样一种改革似乎预示着图书馆、信息资源、计算资源、出版功能的整合,顺应的是学术交流流程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耶鲁大学强调树立对员工终身学习和教育的文化,认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其工作的各个方面取得成功以及图书馆自身要满足其所有目标,终生学习和教育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学习文化中,所有工作人员技能和经验都可以与他人分享。在可能的情况下,学习目标的实现既要明确又要可衡量。

许多变化正在影响着研究型图书馆及其在提供信息服务中的角色,一些职员所发挥的作用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不只是图书馆员需要掌握新技术的简单问题,而是需要图书馆员对新职位进行重新定义和认知。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认为,组织的文化必须通过培养对职位性质和工作方式变化的高度敏感性,以此适应业务环境的快速发展。为了继续实现组织目标,需要支持和鼓励员工不断更新他们的技术。工作空间必须从结构、技术和人体工程学角度进行设计,以支持各个领域有效地服务和工作。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在2010―2013年战略规划中,提出在经济环境许可的前提下,增加员工培训和发展的经费,将资金集中在有利于组织未来成功的培训活动上,鼓励员工获取适合他们的工作职责和事业发展的培训机会等。

1.7 图书馆联盟的作用正变得日渐突出

图书馆联盟是各个独立的图书馆或图书馆系统的一种组织形式,通常旨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可限于某一地区、图书馆的类型或学科专长。在信息资源迅速增加、经费资源有减无增的形势下,图书馆需要更多地利用网络,利用图书馆联盟,拓展自己的资源范围,延伸服务领域。在今天的国外图书馆,联盟已经成为图书馆的一种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在美国,图书馆的联盟有多种多样。其中加州数字图书馆和联机图书馆中心,是两种重要的但性质不同的图书馆联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加州大学有10个校园图书馆(100余个图书室),加州大学数字图书馆(Califomia Digital Library,简称CDL)是加州大学的第11个图书馆(虚拟数字图书馆),建立于1997年。它致力于利用正在改变着数字信息访问和出版方式的新兴技术,通过与加州大学图书馆和其他伙伴进行合作,逐渐汇聚成了世界上最大

的研究型数字图书馆之一。它改变了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发现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其使命是支持加州大学的学术事业并扩大学校的公共服务体系。

CDL负责为加州大学10个图书馆及其服务的社区提供全球学术资源的整合及有效利用的支持,功能包括提供对持久、通用、高质的电子资源的创建、采集、整理、改编、注释、展示和长期管理。此外,CDL还为科研、教育、学习提供在线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工具,使加州大学各图书馆能够有效地共享其资源及获取更多的数字信息。CDL注重其特色服务项目,强调其数字馆藏的管理与发展、学术出版模式的创新及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CDL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在促进在学术和教育出版,内容收集、整合和网站建立,电子资源的保存这三个领域中有效地使用CDL功能。

OCLC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组织联盟,是一非营利性组织,由成员单位组成图书馆服务和研究。它始终遵循着“扩充获取世界信息的途径,以向图书馆和用户提供服务来减低获取信息的费用”的理念实现自身发展。它从最初的俄亥俄54个图书馆发展到72000个,涉及国家达171个,语言和方言数超过470种,拥有178954122条书目信息。

OCLC在以下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图书馆工作标准化,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无缝链接,资源共享,网络服务,图书馆联盟服务。

最新发展计划即指OCLC在需求牵引下实时出台的最新规划。21世纪以来,OCLC的最新发展计划主要有以几个方面的内容:

全球信息网络规划。通过汇集数据数字通信和信息技术,在数字文献集合和存储服务方面帮助图书馆成为数字信息的提供者。

OCLC的研究活动计划。成立研究机构,从知识获取、需求发现、技术研究等多方面进行立项研究,有效支撑OCLC不断创新发展。

Open World Cat先导计划。先导计划的宗旨是通过商业性的网络搜索引擎在网上将图书馆的记录公诸于世,使图书馆吸引更多的“眼球”,最终发展为基于Web的全球网络信息资源。

OCLC全世界博硕士论文发展规划。2006年OCLC凭借WorldCat数据库中庞大丰富的高质量硕博士论文资源,将WorldCat数据库中所有硕博士论文和以OCLC成员馆编目的论文为基础的出版物进行整合,开发成“WorldCat硕博士论文数据库”。

云计算图书馆建设规划。2009年4月23日,OCLC宣布即将推出基于WorldCat书目数据的“Web级协作型图书馆管理服务”,被公认为是一项云计算服务,其目标是取代各类型图书馆的集成管理系统。

此外,OCLC还发起WorldCat Mobile项目,把各个图书馆的馆藏变成移动设备上可见资源,它允许用户通过掌上电脑(PDA)或智能手机向附近的图书馆发送Web请求,然后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搜索并利用图书馆资源。

无论是CDL,还是OCLC,都是集成成员馆的力量和优势,充分地利用现代技术成果,解决一个图书馆自身能力而无法解决的问题,为各个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也使得各个图书馆可以更加专注于个性化的服务,充分地适应用户的特定需求。借助于联盟,图书馆将能够更有效地抓住发展的机遇,更大地拓展发展的空间,节省成本,资源共享,在竞争中获得发展的主动权。

1.8 图书馆通过创新探索谋求自身的发展

在变化的时代,需要创新的思维和不断探索与改革。改革没有既定的模式,没有各种束缚,唯有用户的需要和改进服务的需要。不适应,则消亡(adapt ordie),是同样适应于图书馆的一条法则。图书馆的创新探索需要结合本馆的实际。

在今天和未来的年代,资源的形态将完成一个重大的转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Welch医学图书馆通过订购各种与医学相关的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该馆有一个行动计划,其中比较核心的内容就是减少印本的订购,增加电子资源,提供优质服务。其目标是到2012年,基本不再订购印本;
到2015年,馆藏将全部实现电子化。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未来的削减订购策略包括:咨询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确定最优先级的信息资源;
取消印本书刊的复本订购;
尽可能将印本或“印本+网络版”的订购模式转变为“online only”模式;
执行费用绩效分析,取消使用成本高的出版物,按需获取文章;
减少图书和其他非刊类支出;
继续执行有利于学校的合作协议;
监测和影响学术出版的未来趋势。

斯坦福大学工程图书馆将建立一个应用软件图书馆,包括从产品发现到产品可视化工具,用以支持所有相关工程领域的教学活动。斯坦福商学院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一款小软件FastJack。它是一款浏览器插件,通过这个插件集成了多种实用的功能,读者可以直达图书馆的相关服务。

斯坦福医学院图书馆网站专门辟出“支持作者”服务栏目,为师生的论文写作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包括:文献传递、NIH出版政策解读、期刊投稿指南、写作课程、元分析支持、Endnote支持、版权咨询。期刊投稿指南列出了超过3 500种期刊的投稿说明。

2 思考与建议

美国7个图书情报机构考察活动,给了笔者很多的思考,也促使笔者更深层次地反思和分析国内图书馆所存在的问题,积极地探寻我国研究型图书馆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2.1 持续加强图书馆的发展定位与战略规划和设计

战略规划是保障一个机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面向“十二五”,更需要清晰而系统的图书馆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明确图书馆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要充分地认识到,今天的“图书馆”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图书馆应集成平台、工具、系统、内容、服务、环境等多种功能,以数字化、网络为基本发展策略,以“用户第一”作为基本的服务理念,体现“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的服务模式的变化。

2.2 进一步加强以用户和服务为中心的业务布局与结构调整

图书馆要尽快适应从传统图书馆到新型图书馆的转型,就需要推进图书馆的业务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推进制度和模式的创新,采用有分工的、专业化的、有效的、可持续的模式和机制,建立职责任务明确、分工协同合作的服务团队,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需求。要继续增加一线服务的投入和力量,保持一支能力超强的一线服务队伍,并提供在资源配置、技术支持、能力培训等方面的有效支持。

2.3 积极改进图书馆的基础业务设施建设

在调整战略迎接新信息环境挑战、加大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同时,仍然需要高度重视和夯实图书馆服务的基础,并且用新的技术和手段提升基础服务工作水平,使之成为用户和图书馆员开展服务的重要工具和基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馆藏或特色馆藏,加强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对馆藏评价的研究,提供学科导航服务。

2.4 加强信息技术与图书馆业务的融合

图书馆员的服务需要与信息技术部门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图书馆员的服务不能简单建立在手工服务的基础上,尤其在知识服务日渐成为学科服务的趋势的背景下,图书馆服务需要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升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将图书馆员从血汗劳动中解脱出来。我们在新技术的推动方面,速度不够快,幅度不够大,效果不够明显。加强技术应用的效果导向,技术应用与一线需求、一线人员有机绑定、密切协同。保持一支活跃的、持续跟踪技术变化、随时维护技术的专业技术队伍是十分重要的。

2.5 加强图书馆统筹协调与协同的能力

要积极借鉴CDL和OCLC的经验,认真研究、分析CDL和OCLC的联盟模式,构建云计算图书馆框架下的知识发现、知识重组、知识服务与知识导航环境。为此,需要认真地研讨与分析各种问题,在机制、体制、组织模式、顶层设计、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特别需要重视研究项目、所开发的产品或工具在深度和实用性、符合性、易用性等方面更加贴近科研一线的需求,同时建立相应的规范、标准及方法体系,保证研究成果和技术成果得到有效、广泛的利用。

图书馆技术部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特征

以数字化为前导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令人目不暇接。数字化的生存正引着自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技术革命,网络已深深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为知识的殿堂——传统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载体——数字图书馆,正脱颖而出。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是势之所趋。当前,如何加快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1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区别只是图书馆在发展阶段上的区别,并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区别。因为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Internet的畅通为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分类、编目、查询、资源共享、传递等固有的模式,则是数字图书馆产生与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传统的图书馆,就没有日后的数字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这种既有区别又具有内在发展联系使图书馆人认识到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图书馆务必要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进行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这样,才能焕发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高校数字化建设也应把握这一主体方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

2人力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人力资源,即数字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后续储备人才,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基本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而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得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要通晓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即是通才、复合型的人才。美国报刊曾称:电脑图书馆管理员、对答网络技术人员是21世纪头10年将问世的10种兴起职业中的两种稀缺人才。而在我国由于图书馆数字化起步较晚,计算机在全社会普及率不很高,目前,各类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尚囿于传统的馆藏、借阅工作模式。工作人员中的“两多”和“两少”现象较为普遍,即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专业毕业者多;
图书馆学专业者少,懂信息技术者更少。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实施数字化建设,首先要解决人力资源这条“短腿”问题,必须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同时,要花大力气进一批能驾驭计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并配备若干名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作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3数字化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前提条件,不然,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犹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数字化资源建设要立足于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馆藏资源数字化;
二是社会资源馆藏化。

馆藏资源数字化,就是根据各高校的学科特点、科研方向和日后的发展规模,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实现目录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
同时,还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学术期刊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实现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

社会资源馆藏化,指对社会上已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网上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搜索、跟踪和过滤,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供教师、学生使用。如根据学校教学的需要开通相关镜像站点,有用Web方式提供网上检索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是一项关联度较高的工程,鉴于图书馆又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部门务必在政策上给予特别的扶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在这一方面,国内一些地方高校已有所动作,据黑龙江省图工委自动化专业委员会的调查,目前,该省29所高校图书馆已有23所通过了自动化工作的评估,自动化建设的总经费达1855万元,购置各种硬件设备共计1317台(件),自动化应用集成系统计23套。在软件应用方面,采访子系统应用的有22所高校;
流通子系统应用的有21所高校;
查询子系统应用的有19所高校;
期刊子系统应用的有18所高校;
文献开发系统应用的有12所高校。21所高校拥有校际局域网,联入Internet的有18所高校。其中,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建立了中国船舶文献等5个专题数据库,存储14万多条数据。此外,东北农业大学的大豆专题数据库和大庆石油学院的中国石油网页也颇具特色。[NextPage]

4组织模式创新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保证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崭新的图书馆形态。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要构筑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新的组织模式。对此,我们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从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去理解,即数字资源、网络化存取和分布管理;
二是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主要包括用户接口、预处理系统、查询系统和对象库等基本构件;
三是从社会组织系统方面去理解,作为社会整个的数字图书馆与行为个体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之间各自的组织结构及相互关系。

从宏观角度去探析数字化后的高校图书馆,它仅仅是日后社会广义数字图书馆众多节点的一个点,是狭义的数字图书馆。目前,学术界对狭义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组织模式)观点各异。笔者倾向于按主题来设置和划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部门:

1)人文科学部门。负责人文科学方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工作。

2)自然科学部门(可根据各高校的科学设置状况,设置若干小组加以细分)。负责自然科学方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工作。

3)数字系统维护部门。负责软、硬件的维护,网络系统运行安全,数据保存备份等工作,兼管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及诉讼工作。

4)管理部门。保障图书馆内部信息的通畅,负责管理指令的下达、执行和反馈,进行上下沟通业务联系及馆际间横向协作等工作,并对图书馆的总体发展方向、管理目标,作出科学、前瞻性的规划。

按主题进行部门设置、工作分工的数字图书馆组织模式,是对传统图书馆时代组织模式的创新,大大精简了传统的庞大工作部门,便于按学科,按工作性质加以划分,着重、着力于对信息的采集、整合、传播,突出信息咨询服务,有利于优化人员结构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能。按主题进行图书馆组织创新,实质是充分发挥专家型馆员的学科“领头羊”作用,同时也迎合了数字图书馆各项业务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同时,还要注重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提高。日后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结构应加大高级专业人员的比重,按数字化的发展建设进程,逐步增加既具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有信息学、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方面一技之长复合型人才的比例;
要加大现有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使之知识结构能适应数字化的发展要求。

5改善硬件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

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在筹划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尽管起点不尽相同,但都还属转型发展期。数字化发展,硬件先行。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这样,才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考虑到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以数据处理和应用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师生访问馆藏资源、网上资源的需求,因此在选择技术和产品时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即时扩展,且易于维护。总之,高校图书馆的硬件条件改善要突出能创造开放式的信息环境,重点要抓住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建设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图书馆网络及服务系统。目前,各地高校相继建设校园局域网,建议网络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同时配备1000M高速以太模块为主干的交换机和交换集成器,使图书馆局域网骨干带宽达到1000M的能力,能基本满足日后数字信息包括多媒体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容量之需。

——多媒体阅览室建设。多媒体阅览室的开设满足师生多样化信息需求的有效服务手段。各校的多媒体阅览室建设要立足高起点、富规划,有条件的可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同时,能为读者提供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服务,实现文献检索课程的网上教学、人员培训。

——书(刊)厅电子化建设。随着数字图书馆时代的来临,馆内电子资源占馆藏资源的比重将日益增大,单一的印刷型载体书厅难以满足读者需要。就地方高校图书馆而言,随书磁盘、光盘的量将会逐年递增,而现行的图书入书厅,光盘归电子检索室的做法,给师生入库查阅带来诸多的不便。若采用磁盘和光盘上网、电脑入书厅的方法,且在书厅配备一定数量的联网工作站(开通节点),那么厅便兼具了电子阅览的功能,实现印刷型、电子型文献资源及网上资源的综合查阅,使用户在同一时点便可获取多媒体的信息,满足多方面的信息需求。[NextPage]

6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量力而行、因“校”制宜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子工程,不应搞“小而全”、“大而会”,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各馆的数字化馆藏资源必须各具特色,不必搞人为地重复。笔者以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原则取向是:因“校”制宜、科学规划、准确定位、特色鲜明、逐步推进。互联互动,网络资源共享,是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无疑也要遵循。目前,国家教育部正在实施的CALIS项目,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建设的总体规划,是总纲,各高校图书馆要在服从CALIS规划的前提下,从地方性、办学特色性及用户需求个性等因素出发,量力而行,使有限的人力、财力资源和硬件条件在建设网络信息资源中发挥的效能达到最大化,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来稿时间:2001年9月)

参考文献:

1.吴志荣.数字图书馆——从理论走向现实.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10

2.范晓鹏.关于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探讨.图书情报工作,2001(3)

3.陈俊华.IT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转型期建设.图书情报工作,2001(2)

图书馆技术部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特征

以数字化为前导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令人目不暇接。数字化的生存正引着自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技术革命,网络已深深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为知识的殿堂——传统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载体——数字图书馆,正脱颖而出。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是势之所趋。当前,如何加快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1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区别只是图书馆在发展阶段上的区别,并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区别。因为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Internet的畅通为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分类、编目、查询、资源共享、传递等固有的模式,则是数字图书馆产生与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传统的图书馆,就没有日后的数字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这种既有区别又具有内在发展联系使图书馆人认识到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图书馆务必要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进行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这样,才能焕发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高校数字化建设也应把握这一主体方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

2人力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人力资源,即数字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后续储备人才,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基本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而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得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要通晓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即是通才、复合型的人才。美国报刊曾称:电脑图书馆管理员、对答网络技术人员是21世纪头10年将问世的10种兴起职业中的两种稀缺人才。而在我国由于图书馆数字化起步较晚,计算机在全社会普及率不很高,目前,各类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尚囿于传统的馆藏、借阅工作模式。工作人员中的“两多”和“两少”现象较为普遍,即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专业毕业者多;
图书馆学专业者少,懂信息技术者更少。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实施数字化建设,首先要解决人力资源这条“短腿”问题,必须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同时,要花大力气进一批能驾驭计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并配备若干名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作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3数字化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前提条件,不然,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犹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数字化资源建设要立足于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馆藏资源数字化;
二是社会资源馆藏化。

馆藏资源数字化,就是根据各高校的学科特点、科研方向和日后的发展规模,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实现目录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
同时,还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学术期刊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实现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

社会资源馆藏化,指对社会上已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网上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搜索、跟踪和过滤,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供教师、学生使用。如根据学校教学的需要开通相关镜像站点,有用Web方式提供网上检索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是一项关联度较高的工程,鉴于图书馆又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部门务必在政策上给予特别的扶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在这一方面,国内一些地方高校已有所动作,据黑龙江省图工委自动化专业委员会的调查,目前,该省29所高校图书馆已有23所通过了自动化工作的评估,自动化建设的总经费达1855万元,购置各种硬件设备共计1317台(件),自动化应用集成系统计23套。在软件应用方面,采访子系统应用的有22所高校;
流通子系统应用的有21所高校;
查询子系统应用的有19所高校;
期刊子系统应用的有18所高校;
文献开发系统应用的有12所高校。21所高校拥有校际局域网,联入Internet的有18所高校。其中,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建立了中国船舶文献等5个专题数据库,存储14万多条数据。此外,东北农业大学的大豆专题数据库和大庆石油学院的中国石油网页也颇具特色。4组织模式创新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保证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崭新的图书馆形态。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要构筑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新的组织模式。对此,我们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从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去理解,即数字资源、网络化存取和分布管理;
二是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主要包括用户接口、预处理系统、查询系统和对象库等基本构件;
三是从社会组织系统方面去理解,作为社会整个的数字图书馆与行为个体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之间各自的组织结构及相互关系。

从宏观角度去探析数字化后的高校图书馆,它仅仅是日后社会广义数字图书馆众多节点的一个点,是狭义的数字图书馆。目前,学术界对狭义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组织模式)观点各异。笔者倾向于按主题来设置和划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部门:

1)人文科学部门。负责人文科学方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工作。

2)自然科学部门(可根据各高校的科学设置状况,设置若干小组加以细分)。负责自然科学方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工作。

3)数字系统维护部门。负责软、硬件的维护,网络系统运行安全,数据保存备份等工作,兼管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及诉讼工作。

4)管理部门。保障图书馆内部信息的通畅,负责管理指令的下达、执行和反馈,进行上下沟通业务联系及馆际间横向协作等工作,并对图书馆的总体发展方向、管理目标,作出科学、前瞻性的规划。

按主题进行部门设置、工作分工的数字图书馆组织模式,是对传统图书馆时代组织模式的创新,大大精简了传统的庞大工作部门,便于按学科,按工作性质加以划分,着重、着力于对信息的采集、整合、传播,突出信息咨询服务,有利于优化人员结构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能。按主题进行图书馆组织创新,实质是充分发挥专家型馆员的学科“领头羊”作用,同时也迎合了数字图书馆各项业务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同时,还要注重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提高。日后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结构应加大高级专业人员的比重,按数字化的发展建设进程,逐步增加既具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有信息学、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方面一技之长复合型人才的比例;
要加大现有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使之知识结构能适应数字化的发展要求。

5改善硬件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

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在筹划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尽管起点不尽相同,但都还属转型发展期。数字化发展,硬件先行。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这样,才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考虑到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以数据处理和应用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师生访问馆藏资源、网上资源的需求,因此在选择技术和产品时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即时扩展,且易于维护。总之,高校图书馆的硬件条件改善要突出能创造开放式的信息环境,重点要抓住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建设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图书馆网络及服务系统。目前,各地高校相继建设校园局域网,建议网络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同时配备1000M高速以太模块为主干的交换机和交换集成器,使图书馆局域网骨干带宽达到1000M的能力,能基本满足日后数字信息包括多媒体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容量之需。

——多媒体阅览室建设。多媒体阅览室的开设满足师生多样化信息需求的有效服务手段。各校的多媒体阅览室建设要立足高起点、富规划,有条件的可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同时,能为读者提供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服务,实现文献检索课程的网上教学、人员培训。

——书(刊)厅电子化建设。随着数字图书馆时代的来临,馆内电子资源占馆藏资源的比重将日益增大,单一的印刷型载体书厅难以满足读者需要。就地方高校图书馆而言,随书磁盘、光盘的量将会逐年递增,而现行的图书入书厅,光盘归电子检索室的做法,给师生入库查阅带来诸多的不便。若采用磁盘和光盘上网、电脑入书厅的方法,且在书厅配备一定数量的联网工作站(开通节点),那么厅便兼具了电子阅览的功能,实现印刷型、电子型文献资源及网上资源的综合查阅,使用户在同一时点便可获取多媒体的信息,满足多方面的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量力而行、因“校”制宜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子工程,不应搞“小而全”、“大而会”,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各馆的数字化馆藏资源必须各具特色,不必搞人为地重复。笔者以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原则取向是:因“校”制宜、科学规划、准确定位、特色鲜明、逐步推进。互联互动,网络资源共享,是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无疑也要遵循。目前,国家教育部正在实施的CALIS项目,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建设的总体规划,是总纲,各高校图书馆要在服从CALIS规划的前提下,从地方性、办学特色性及用户需求个性等因素出发,量力而行,使有限的人力、财力资源和硬件条件在建设网络信息资源中发挥的效能达到最大化,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来稿时间:2001年9月)

参考文献:

1.吴志荣.数字图书馆——从理论走向现实.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10

2.范晓鹏.关于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探讨.图书情报工作,2001(3)

图书馆技术部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图书馆;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模型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2.016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2-0076-06

借助于网络高新技术的发展,新的信息资源形态和使用方式,给图书馆读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必然存在许多隐患。计算机网络分布的广域性、开放性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为信息的窃取、盗用、非法的增删、修改及种种扰乱破坏,提供了极为方便且难以控制的可乘之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权益及监督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同时,由于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图书馆的网络系统本身经常处于黑客的攻击之中,一旦图书馆网络出现故障,轻则信息服务得不到有效保障、数据丢失,重则整个图书馆处于瘫痪境地。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图书馆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模型来保证网络信息安全,使其高效运行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中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1 信息安全管理概述信息安全管理,是指实施和维护信息安全的原则、规划、标准和内容的综合,包括信息安全策略、信息风险评估、信息技术控制和信息安全意识等。这些内容在一个信息安全治理框架下相互协调、相互说明,从而为组织提供全面的信息安全规划。它结合技术、程序和人员,以培养信息安全文化为目的,最终实现信息资产风险的最小化。为对信息安全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本文从信息安全原则、信息安全规划、信息安全标准和信息安全内容4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从而为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1.1 isa信息安全原则为保护组织的信息资产免遭威胁,tudor提出了一个全面灵活的信息安全架构方法(information security architecture,简称isa),这种方法提出5个关键性的信息安全原则(见表1)[1]。这些原则,可以了解组织工作的风险环境并对其实行评估和控制,从而减少这种风险;
强调遵守国家信息安全法规的重要性,确保组织的机密信息受到国家的保护;
涵盖信息安全技术与过程,满足组织信息安全的需要。表1 isa信息安全原则

原 则含义或目标1安全组织和基础设施确定角色、职责和执行赞助。2安全政策、标准和程序制定政策、标准和程序。3安全规划风险管理纳入安全规划。4安全文化意识和培训通过用户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建立用户、管理和第三方之间的信任。5监控规范监控内外部的信息安全。

1.2 cmm信息安全规划为给组织提供一整套信息资产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修改或销毁的信息安全整体规划,mccarthy和 campbell构建了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简称cmm)[2]。该模型包括7个信息安全规划内容(见表2),目标是从战略层面开始并用战略水平去指导技术等方面的工作,在评估当前信息安全风险的基础上构建合适的解决方案以减轻风险,并在实践过程中对各解决方案集成应用与监控。表2 cmm信息安全规划

规 划含义或目标1安全领导安全赞助、安全策略以及投资回报。2安全规划安全规划程序、资源和技能。3安全政策安全政策、标准和程序。4安全管理安全操作、监控和隐私。5用户管理用户安全管理和意识。6信息资产安全应用程序的安全、数据库/元数据的安全、主机安全、内外部网络安全、杀毒及系统开发。7技术保护与持续性物理和环境控制与持续规划控制。

3 protect信息安全标准在eloff.j.h和eloff.m所主持研究的“protect”项目,是政策、风险、目标、技术、执行、合规性和团队的英文首字母的缩写,对信息安全管理及标准进行了综合的介绍[3]。“protect”项目涉及各种集成控制的方法,在确保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风险,目的是全方面解决信息安全的问题。为实现项目目标,该项目提出了7个信息安全标准(见表3),确保信息安全规划从技术术和人文角度得到有效的实施和管理。

1.4 iso/iec 17799和iso/iec 27001信息安全内容国家标准组织(iso)指出信息安全技术是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的关键点,通过技术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性控制,是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了更好地实现信息安全控制,iso提出了11个具体的信息安全控制内容(见表4),这些内容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信息安全内容的重要标准,即通常所说的iso/iec17799[4]。而iso/iec 27001是iso/iec 17799的第二部分,提出了包括操作、监控、审查、维护和提高等一系列持续改进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方法与过程[5]。表4 2 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内容的选取与管理模型的构建 前文所述的信息安全管理的原则、规划、标准及内容是基于整个信息社会行业而言的,具有一定概括性且4个方面之间存在着重复性,为了构建出更具针对性的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模型,笔者根据图书馆的特性对信息安全管理的原则、规划、标准和内容进行选取与整合,构建出符合图书馆应用要求的信息安全管理模型。

2.1 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内容的选取图书馆网络信息是对外开放并以支持教学和科研为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信息安全是指读者未经授权无权使用、移动、修改和破坏图书馆信息。在对图书馆信息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时必须确保其具有以下属性:①保密性:确保图书馆隐私信息的安全。此类信息必须严格控制读者访问量,只能授权一定级别的读者访问;
同时,有权限访问图书馆隐私信息的读者也不能向公众透露相关的隐私信息。②完整性:确保图书馆信息是准确、完整并具有持久性。因此,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要确保图书馆信息内容不是残缺不全的、失踪的、腐朽的、任意放置的,外借、故意或意外变化不会边缘化,在盗窃或破坏中具有安全性。③可用性:读者在授权时间内能无限制地访问并获取图书馆信息。图书馆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信息管理(网络)系统来支撑图书馆的运行,确保图书馆信息能及时传递而不会被延误。在维护图书馆信息安全的同时确保图书馆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不缺失,这就要求在构建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模型时对信息安全内容的确定带有一定的甄别性,不能将信息行业安全管理的所有原则、规划、标准及内容全部应用于图书馆安全管理。根据图书馆信息的特性,本文从管理、运行与操作、人员、建筑与技术及安全文化5个维度对图书馆信息安全的内容进行了选取,这5个维度的具体内容在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模型中将会详细论述。

2.2 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模型的构建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目标是为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提供整体性方案,结合管理、运作流程、人文、建筑与文化氛围来保证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达到一个合理水平,从而保证图书馆信息风险最小化。为实现这一目标,abashe atiku maidabino和zainab在满足图书馆信息的特性上,将da veiga和eloff构建的“房屋模型”[6]加以简化与融合,构建出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模型[7],见图1。该模型将所有信息安全因素集合,确保图书馆信息能够得到充分保护,同时为图书馆提供一个全面的方法和工具来实施和评估信息安全管理。模型内容主要集中于5个维度:(1)管理维度:正确的领导,政策与程序到位;
(2)流程和操作维度:包括实施过程、政策;
(3)人员维度:读者/馆员信息安全意识和图书馆信息安全项目培训;
(4)建筑和技术维度:支持馆藏信息安全项目;
(5)安全文化维度:将图书馆馆藏信息安全理念有意识地植入馆员日常工作中[8]。图1 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模型

管理维度是指一组角色的规定,信息安全政策制定与管理由负责制定目标和政策的安全管理团队成员行使,从而确保目标和政策的实现,信息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图书馆的安全管理团队由图书馆各部门高级管理人员和安全部门的人员组成。这些成员应具备必要的信息应用和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这些成员被授权管理时能够遵守信息安全政策。信息安全管理责任是模型中管理维度的重要部分,这就要求图书馆应规划与制定精确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方向。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在图书馆各级安全规划风险设置中处于优先级别。馆藏信息定期风险评估规则的编制涉及图书馆资产类型、收藏价值、识别可能出现风险的威胁、漏洞和成本分析等详细的情况。信息安全漏洞可以通过会议、问卷、观察和报告来确定。通过信息安全漏洞的监测和风险评估过程的完善可以降低图书馆信息安全的风险,并能缓解图书馆的一些过度的承诺。管理维度强调要为图书馆信息管理、记录、维护、审查、更新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编写报告,通过快讯、交互式网页及其他内部刊物在馆员与读者之间

广泛宣传馆藏信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将信息安全意识植入馆员与读者脑袋。这一维度有利于为图书馆提供良好的馆藏安全管理信息。流程与操作维度是指信息安全管理团队为图书馆各相关部门制定信息安全管理运行方案的过程。分别是:(a)采访部:参与接收,标记并建立可用于识别丢失、错放地方和费用的库存清单,以便于图书馆备份和恢复;
(b)流通部:创建手工或计算机系统对图书馆纸质信息进行丢失、被盗、错位、滥用、损坏等方面进行盘点,通过访问控制和信息的记录与跟踪,确保图书馆信息安全系统的修理与维护;
(c)编目、技术部:通过图书馆opac系统对馆藏信息集合进行处理,应用图书馆识别标记建立和验证馆藏信息所有权,标识未经处理的信息并进行访问控制;
(d)特藏部:对有价值的馆藏信息载体进行保护与保存,授权访问与监控。人员维度是指读者和执行安全管理政策与程序的馆员的安全意识。它规定图书馆需要阐明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角色和责任,对馆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意识培训,帮助他们获得处理安全事件、准备可靠实用安全报告的知识。建筑与技术维度涉及信息安全管理所需要的建筑与技术氛围。建筑氛围是指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应与图书馆建筑的物理结构和藏书空间融为一体:控制图书馆出入口;
需要id卡身份识别进入图书馆特别是特别馆藏区域;
制定保安巡逻图书馆的时间表。技术氛围包括技术实践和嵌入到馆藏安全应用规划中的各种程序。它强调使用电子安全系统等技术设备来处理馆藏应用过程,控制安全漏洞,并在图书馆出入口点安装安全系统。这就意味着图书馆需要安装电子反盗窃设备、可视化相机、烟感探测及出入口、阅览区报警系统等安全设备。这将有助于防止图书馆藏书的丢失和对阅读区、参考咨询区及书库进行可行性监控和读者流量的检测。安全文化维度作为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模型构成基础的安全文化,包括读者和馆员对图书馆信息重要性的态度、信息保护存在的安全漏洞、信息相关事件的意识、阻碍或限制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有效性的意识。意识是一个看不见但可以通过行为来证明的元素,如(a)图书馆馆员的馆藏信息安全政策和管理过程的认识水平;
(b)馆员对安全政策和程序重要性的态度;
(c)安全漏洞和安全验收责任的意识[9]。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模型中的安全文化是一种安全责任相互共享的文化,安全人员能够相互提供信息和工具来应对各种安全情况。这种态度与意识能够确保图书馆信息安全治理、管理和运行的有效性。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在权重一致的5个维度的相互作用下,在馆藏信息得到安全管理的同时还能确保其在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上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3 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模型应用方案目前,在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上有馆藏书目信息、读者信息、各种电子文献数据库、光盘数据库检索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特藏数据库等内容[10]。这些电子资源信息如果受到破坏,那么损失将会非常惨重,很可能会造成整个图书馆系统瘫痪。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图书馆所面临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主要有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网络物理设备安全隐患、网络设备配置安全与人员造成的安全隐患等方面。为了预防与应对上述隐患对图书馆可能会带来的网络信息安全故障,图书馆应按照网络信息管理模型5维度的要求,建立起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流程(见图2),将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处理于萌芽之中。图2 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流程

应用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模型处理网络信息安全故障,其管理流程可分为3个阶段:故障初排阶段、故障处理阶段与评估阶段。在故障初排阶段,图书馆工作人员或读者在应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信息安全故障,应及时进行隐患初排并上报技术部,由技术部工作人员对该事件进行了解,并请求技术部主管上报给以馆领导为主的信息安全管理团队;
在故障处理阶段,技术部工作人员根据事件了解进行安全故障检查并调查影响范围,从而形成第一次进程报告,并将其上报给馆领导,由馆领导进行资源调度后,技术部应急抢修;
技术部附上应急抢修进程报告上报给馆领导形成第二次进程报告,然后结案、审核并归档;
在评估阶段,各部门对此次信息安全故障事件进行评估总结。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模型是以人为核心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它强调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的问题。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在以馆领导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团队的

领导下,在工作人员、读者的共同配合下,依靠科学的管理流程,定能将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达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4 结束语构建一个适应计算机网络普遍应用的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模型,不仅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也是图书馆信息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图书馆社交网络应用的普及,图书馆信息将面临更大的开放性和更多的安全方面的挑战。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模型是一个包括技术、管理、人员和安全文化等多个环节整体性很强的体系,不能孤立或静止地看待和解决问题,网络信息安全性的提高依赖于不断的技术进步和应用,依赖于管理的逐步完善和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相关人员应根据网络信息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设计,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网络技术的安全工作,更好地推动图书馆网络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j.k.tudor.information security architecture—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security in an organization[m].boca raton,fl:auerbach.

[2]mccarthy m.p,campbell s.security transformation[m].mcgraw-hill:new york.

[3]eloff j.h,eloff m.integrated information security architecture[j].computer fraud and security,2005,(11):10-16.

[4]iso/iec 17799(bs 7799-1).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s].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britain.

[5]iso/iec 27001(bs 7799-2).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s].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britain.

[6]a.da veiga,j.h.eloff.an information security governance framework[j].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nment,2007,(4):361-372.

[7]abashe maidabino,a.n.zainab.a holistic approach to collection security implement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j].library collection,acquisitions & technical services,2012,(36):107-120.

[8]sipone m.t.five dimension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awareness[j].computer and society,2000,(6):24-29.

[9]holt g.e.theft by library staff[j].the bottom line:managing library finances,2007,(2):85-92.

图书馆技术部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Abstract: “Scientific Research Pla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he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y to provide literature 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local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lan” form three aspects.

关键词: 省级公共图书馆;科技攻关计划;文献信息服务

Key words: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y;scientific research plan;docu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243-02

0引言

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攻关计划”,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出发,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解决重大技术问题为主攻方向,通过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引进技术的创新、高新技术的应用及产业化,为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科技攻关计划”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的惠民工程。那么,作为省级公共图书馆如何紧跟形势发展需求,不失时机地为国家,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科技攻关计划”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文献资源信息服务,当是目前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社会、奉献大众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拟就省级公共图书馆(以下简称“省馆”)如何为地方“科技攻关计划”的实施提供服务,谈几点粗浅认识。

1为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科技攻关计划”提供战略决策文献信息

决策是行动的先导,而战略性决策则集中地体现了决策者对各种信息的掌握程度、处理能力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性的思维能力。文献信息又是决策的先导因素,没有它很难想象能够作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决策。重要文献信息处理与运用得当与否,对于一项事业能不能发展壮大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文献信息资源汇集中心的省馆其地位不言而喻。它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为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科技攻关计划”的战略决策进行调研、可行性论证和咨询服务等工作。鉴于“科技攻关计划”一般资助的是各种性质的企业单位。因此,省馆在为地方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信息时应重点开展的工作:①充分利用本馆馆藏地方文献资源优势,了解掌握本地区企业状况;②梳理廓清当地企业行业特点;③了解国家,特别是地方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的行业产业政策;④掌握企业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以上工作均需要图书馆搜集、整理和研究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料,并将其加工、筛选和归类,再结合本地区企业具体情况的调查分析后,写出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提供给地方决策部门制定本地区“科技攻关计划”具体目标做决策参考。这当是凸显省馆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彰显省馆服务能力与水平的有效手段。

此外,省馆还应不失时机地为地方政府部门开展二次文献的服务工作。如笔者所在的宁夏图书馆2009年创刊的《资政参考》与《政务公开信息集萃》,适时为自治区党委、政府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受到了较好评价和欢迎。应该说,这也是省馆为地方政府实施“科技攻关计划”提供战略决策性文献信息服务的新途径、好方法。

2为企业实施“科技攻关计划”提供文献信息咨询服务

大家知道,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大众提供文献资源服务,其中服务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北方民族大学的陈永平先生在谈到高校图书馆如何服务于学校学科建设时,提出“学科化知识服务”,[1]认为“学科化知识服务是图书馆通过学科馆员向读者开展的具有学科专业针对性的一种深层次的主动服务”。[1]此语一言中的,揭示出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本质。那么,省馆如何为企业实施“科技攻关计划”提供好服务呢?换言之,服务定位在哪里。笔者认为它应该是科技个性化服务。因为企业在实施“科技攻关计划”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科学技术,且每个项目都有其各自特点。具体的服务形式可包括以下几种:

2.1 坐地服务坐地服务是省馆服务企业实施“科技攻关计划”的主要方式。配合“科技攻关计划”,省馆应根据服务确定的具体科技项目及时调整补充文献资料,对服务的企业实行全年开放。有条件的还可以开设专门的资料阅览室,配备具有一定素质的专职人员负责。加强对企业科研人员的借阅培训辅导。开展坐地咨询服务,解决用户咨询的各种问题。依托数字图书馆,开展“远程访问”,延伸坐地服务触角。

2.2 专题服务专题服务实际上是坐地咨询服务工作深入化、专业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坐地服务的高级服务形式。省馆为配合本地区“科技攻关计划”具体目标的研究、开发,要充分利用本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检索工具书,对与攻关计划项目有关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编制专题参考文献。与此同时,借助省馆自身地位与影响力,扩大信息资源交互,发挥资源共享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2.3 跟踪服务省馆在详细了解本地区“科技攻关计划”具体项目实施目标、具体内容后,结合自己馆藏实际情况,确定跟踪目标,明确服务范围与内容,经常与项目依托单位保持联系,随时随地了解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持续不断提供有价值的最新信息和原始文献,直至协助所跟踪的科研项目完结。

2.4 资料服务针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以及依托单位实际情况,挖掘馆藏技术资料,筛选对路技术信息,从中加工整理编制科技情报信息以及适用的各类科技专辑,向科技项目依托单位传递。

2.5 上门服务上门服务就是走出图书馆,携带相关资料直接下放到企业生产一线,举办信息市场、技术资料会等,使科技文献信息资料直接与生产第一线的用户见面,使图书馆的书报刊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充分体现出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质。

3为促进企业完成“科技攻关计划”培养人才

“科技攻关计划”能否顺利完成,“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于有无人才。“科技攻关计划”本身就是一项立足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的系统工程。它其中的一个目标就是提高企业员工和管理者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实施,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技术研发水平,综合竞争实力,进而推动行业和地区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当是政府实施“科技攻关计划”的初衷。试想,如果没有一批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如果没有众多的技术骨干,“科技攻关计划”也就无法顺利开展,政府实施“科技攻关计划”的初衷也就无法得以实现。因此,省馆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职能,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文献资源优势,在各企业大力宣传普及现代科技知识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培训和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和一定管理水平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促进“科技攻关计划”的顺利实现。

省馆可配合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成果的推广或直接聘请专家举办各种形式培训班。可以侧重下列几个方面:本行业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国家和地方重点产业政策;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等。

特别指出的是,目前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并呈燎原之势。但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管理水平较低,以致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最大效能。省馆可以组织承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办“现代企业管理学习班”,对企业主要管理者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知识,逐步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另外,现代企业管理中信息化工作越来越重要,省馆可以结合自身数字资源建设积累经验和拥有的技术资源,针对企业管理自动化需求,开展一对一培训,或深入到企业现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自动化管理水平,以保障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执行。

总之,通过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培训与学习,使生产企业操作人员、技术员工和生产管理者提高文化水平,真正掌握技术技能和管理知识,逐步成为技术骨干或管理专家,改善提高企业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切实增强企业的技术吸收再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使国家和地方组织实施的“科技攻关计划”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诚如是,则省馆成为国家公共图书馆的中坚力量,一个地区各级各类图书馆表率与旗帜当之无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