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教育督导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就是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在村委会的组织下,依照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及自治章程,村民对婚姻、生育、节育等婚育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去年在全镇十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级教育督导工作计划【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村级教育督导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就是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在村委会的组织下,依照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及自治章程,村民对婚姻、生育、节育等婚育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去年在全镇十二个村开展的试点活动,符合广大群众的意愿,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同时也积累了工作经经验,为本年度达标活动打下了基础。镇政府决定在计划生育基层管理牢靠,计生工作稳步提升的于咀、小寺头、乐兴、乐安坊、高龙头、中巷、文乐、咀头、习仵、下沟、任家、党家、石家、马家等14个村年内达标,现安排如下:
(一)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活动的意义
首先,要充分认识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村民自治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法律概念和一项重大法律制度,已在我国《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作了明确规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政收管理办法》、《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实施,要求计划生育实行依法管理,计划生育村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人口管理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途径。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其次,要充分认识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计划生育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群众性工作,必须尊重群众的主人地位,这一群众性特定决定了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必然性。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广大村民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主人,既是我们的工作对象,又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只有千方百计把他们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实行计划生育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计划生育“难”的问题,才能使计划生育“三为主”方针落实到实处,进而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三是充分认识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化解农村社会的一个好办法。实行村委分开,村民直接参与村级计划生育管理,促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密切了党群关系,减少和化解了许多矛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好的社会环境,四是要充分认识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需要。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潜力在农村,只有广大农民真正成为计划生育的主人,稳定低生育水平才能实现。
(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内容
主要内容是: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村级党支部和村委会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作用,自觉承担抓紧抓好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的职责,教育推动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在国家法律政策的范围内,村级推动有独立自主处理计划生育事务的权力,该权力向全体村民开放,增强透明度。村民有权参与本村计划生育管理、监督,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制定有利于落实计划生育国策的村规民约,形成计划生育村级自治规范,增强村一级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为群众提供生育优质服务、强化生殖健康等。
(三)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标准
1、达到计划生育合格村的标准;
2、村党支部、村委会坚强有力,依靠村、组的力量完成村级计生各项工作任务;
3、全体村民民主讨论通过能发挥作用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建立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制度;
4、连续三年无计划外生育、无出生漏报,圆满完成计划生育各项责任指标,年内无早婚、私婚、无非医学需要的大月份引产;
5、已产育龄妇女节育措施落实及时率达到95%,村组计生干部、自管小组长对已婚妇女的月访视率达100%;
6、村级计生工作有一定投入,能保证本村计生工作顺利开展,村计生干部享受村支书、村主任同等报酬,自管小组长的岗位津贴达到村干部的10%—20%;
7、坚持计划生育政务分开,做到初婚、生育指标、环孕情服务、村组干部生育节育、计生干部和自管小组长报酬、村组计生工作奖惩情况,用于计生事业的每个村民5元以上的计生社会事业费的使用情况“十公开”;
8、计生协会会员人数占总数的10%以上,能经常开展活动,做工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操作程序
1、广泛发动群众,让群众明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参与自觉性。在此基础上,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小组会议,推举出村计划生育自管小组长。也可以在村委会选举过程中一并选出计生专职干部和村计生协会会长。
2、由村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构建班子,结合本村实际,起草《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
3、以村民小组、育龄妇女小组和协会联户组(居住在一个自然村协会会员户群体)为单位,反复讨论,提出意见,进行修改,形成初稿。
4、召开全体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并印发到各家各户。
5、将《自治公约》上报乡镇政府、人大主席团备案。
6、根据《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制定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协议书》。《协议书》要包括村委会与村民在计划生育方面的权力、义务和责任,应体现对等性,应明确规定双方的违约责任(过去的各种不规范的计划生育合同或协议停止使用)。
7、召开全体村民大会,由村主任代表村委与每一户已婚育龄妇女签订计生协议书。
8、日常管理,每月由协会联户审理村委会与村民对《协议书》的履行情况,如发生违约行为,由村民议事会进行决议,提出违约行为,要由村民议事会提出建议,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予以解决。此间,乡镇要加强指导与监督。
(五)计划生村民自治的实施要点
计划生育村级自治重点“自治”,关键在调动村民参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所谓自治就是要求村级自治组织主动承担起本村计划生育的责任。没有群众的自觉参与和民主监督是无法实现的,要调动群众参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必须满足群众的五种权利:一是选举权,让群众自己选取举村计生主任和自管小组长。二是知情权,通过村务公开,让群众知道村上在计划生育方面的决策,如生育指标发放,村规民约的制订等,都要经群众讨论。三是民主监督权,通过村务分开,让群众对村计生工作进行监督。四是享受生殖保健的权利。镇计生服务所对群众开展计生知识咨询,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咨询和服务。
(六)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要认真宣传计生法律、法规、条例、办法,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村民自治健康、有序发展。
2、靠实责任,严格制度。各村的领导班子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狠抓落实,同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村级教育督导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2009年,既是我们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坚定信心保增长、坚持不懈保民生、坚定不移保稳定,经济社会继续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突破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围绕“三年还清旧帐,四年步入良性轨道,五年赶上全省平均水平”的总体目标,坚持“政策不变、措施不减、力度不降”,以落实“一放二扎”措施为重点,探索新思路,推出新举措,明确责任,齐抓共管,扎实工作,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基本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认真回顾总结2009年的工作,我们的主要特点就是坚持“六个强化抓推进”。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抓推进。我们始终坚持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实责,班子成员靠前抓齐负责不动摇。县四套班子领导挂钩到乡镇,带头交纳计划生育责任金,指导挂钩乡镇抓好工作落实,共同接受责任考核,共同兑现经济奖惩。通过层层明确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构建了“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身上有指标”的责任落实机制,形成了“任务压到底、权责交到底、考核盯到底”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村民自治,夯实基础抓推进。2009年以来,我们切实加强计生组织机构网络、宣传教育网络、技术服务网络、群众工作网络等公共管理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宣传教育、技术服务、生殖保健、药具应用覆盖率。尊重广大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村两委和基层计生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推行“县乡依法行政,村级两委负责,群众自治自主,家庭落实受益”的工作机制,实现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推进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进程。
(三)强化宣传教育,舆论引导抓推进。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宣传教育内容、形式和载体上不断创新,进一步丰富宣传内容,改进宣传形式,拓展宣传领域,寓宣传教育于各项社会活动、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努力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坚持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突出人文化的宣传理念、温馨化的宣传环境、个性化的宣传内容、便捷化的宣传手段以及特色化的宣传形式,促进了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引导群众树立了文明进步的婚育观。
(四)强化政策导向,关注民生抓推进。坚持“奖励少生”与“处罚多生”并重,更加注重发挥利益导向作用,使计划生育家庭得到各方面的优惠、优待和照顾,使政策外生育家庭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制约和处罚,激励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运行规范、支撑体系和监督机制,用好各种奖励、优先和优惠政策,对生活困难的计划生育户给予更多关注、关心、关爱,帮助缓解生活压力,改善生活质量,确保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进一步增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五)强化综合治理,凝聚力量抓推进。积极采取经济、法律、文化和行政等多种措施,加强对重点、难点村组的整治,基本消除了计划生育死角。坚持“一放二扎”措施不放松,狠抓医学监护工作,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强化补救措施的落实,减少了违法生育行为,提高了计划生育率。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凝聚各方力量有效推动计划生育工作落实。
(六)强化考核检查,奖惩激励抓推进。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简便易行”的原则,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体系,以信息化建设为基本手段,以完善考核体系、改进考核方法、强化结果运用为主要内容,合理确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考核体系,完善以内部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为主的民主监督制度,将考核结果纳入全县“争先创优”考核范围,实行“一票否决”制度,有效调动了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形势依然严峻,计生工作任务还非常艰巨。突出表现在:一是人口增长压力沉重。我县人口基数大,2008年总人口54万人,按目前年均4900人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全县总人口将超过58万人,2020年将超过60万人。这样的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势必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巨大压力和困难。二是生育反弹风险巨大。在现有的6.4万名二孩及以上已婚育龄妇女中,无计划生育措施人员有5500人,仍然存在较大的违法生育隐患;
加之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陆续进入婚育期,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任务更加艰巨,如果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生育反弹。三是流动人口管理较难。大部分违法生育对象借外出务工之机,故意逃避户籍地的管理。2008年全县外出半年以上人口近8万人,其中育龄妇女2.5万人,已婚育龄妇女2.06万人,有4600人未采取任何节育措施,导致计划外生育和非婚生育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县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四是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服务能力弱,计生工作队伍尤其是乡村两级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队伍不稳;
计划生育统计台帐运行质量低、统计水分大、基本信息不准确,出生人口瞒报、漏报现象严重,重点对象“三查率”不高,长效节育措施落实不及时,违法生育隐患依然存在,综合治理机制还未真正形成。五是生育观念仍然落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教育不到位,广大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意识不强,传统生育观念仍未得到根本转变。六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个别乡镇和村组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存在厌战、松懈情绪,对新形势下计生工作如何抓、怎么抓没有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研究不够,责任不实,措施不力,工作仍然比较被动,甚至存在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等问题。
人口问题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人口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县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提升科学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各级各部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克服盲目乐观和麻痹松懈思想,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政府对计生形势的判断和工作部署上来,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巧家的高度,牢固树立抓人口控制就是抓经济发展的观念,切实增强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战略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始终做到思想上不松懈、工作上不松劲、力度上不减弱,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坚决遏制人口过快增长势头,统筹解决好全县人口问题。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控制、提高、转移”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千方百计降低生育水平特别是违法多孩生育水平,坚决遏制人口过快增长势头,不断提高人口素质,逐步改善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目标任务是:确保今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违法多孩生育大幅减少,人口总量控制在55.7万人以内。力争到2015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违法多孩生育得到有效控制,人口总量控制在57.6万人以内;
到2020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人口总量控制在60万人以内。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在“三率控制”上见实效,继续降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计划生育率和计划外多孩率,是衡量人口与计生育工作成效的三项重要指标,控制好这三个指标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控制人口出生率、降低自然增长率、提高计划生育率”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以孕前监管为主,以孕后补救为辅”的工作原则,始终把“一放二扎”、医学监护、落实补救措施、社会抚养费征收、独生子女办证等工作作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毫不动摇、持之以恒地抓好“一放二扎”措施的落实,切实做到应术尽术,不断提高绝育率和绝育措施的有效率。认真抓好医学监护措施落实,着力提高监护覆盖面,有效杜绝高位生育,严格控制违法生育,千方百计降低生育水平。要妥善运用法律程序解决好计划生育矛盾纠纷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等难题,切实维护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严肃性。
(二)要在“三项工作”上下功夫,着力打牢基础工作。一是要在台帐建设上下功夫。统计台帐运转不正常,是严重制约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乡镇仍然存在统计台帐不实、人口底数不清、漏统漏报突出的问题。计生部门要加强指导、乡(镇)要认真组织、村(社区)“两委”要立即行动起来,进一步健全统计台帐制度,加强统计台帐建设,重点在杜绝漏统漏报上下功夫、在扎实挤干水分上下功夫、在不断丰富统计内容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帐实相符、帐帐相符、准确无误、一目了然,为推进工作提供准确依据。三是要在村民自治上下功夫。在依靠行政手段推动计生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以“村为主”的工作机制,实行计划生育工作村民自治,将计划生育纳入《村规民约》进行管理,真正形成“县统筹、乡指导、村为主、户落实”的工作格局。将计划生育工作与村“两委”换届结合起来,把敢抓、会抓、善抓计生工作的人选入村“两委”班子,充分调动村“两委”抓计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解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急在县里、热在乡镇、冷在村组”和“乡越位、村缺位”的问题。进一步理顺层级管理,真正实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强化计划生育基层基础,真正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三是要在经费保障上下功夫。要建立稳定增长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保证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经费及时足额到位,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县乡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基本建设、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等经费落到实处,保障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要在“三大管理”上谋发展,依法维护生育秩序。一是要加强对重点村组的管理。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大对重点村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支持、指导和督查力度,积极主动帮助重点村组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对违法生育对象的处罚力度,尽快扭转被动局面,维护好良好的生育秩序。二是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落实好流出人口“谁种地、谁看房、谁带孩、谁负责”的计划生育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及时向流入地提供人口流出信息,协助配合流入地做好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公安和计生部门要紧密配合,强化流动人口登记,做好流动人口信息变动、异地查询和跟踪管理工作。相关部门在为流动人口办理暂住、经商、务工、购房、租房、社会保障等手续时,要核查婚育证明,并与计生部门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三是要加强对“两非”行为的管理。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救助贫困母亲“幸福工程”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积极探索和推行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加强对所有医疗、卫生、保健、计生服务等单位和个体行医者B超机使用和人工流引产术的管理,对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机构和个人必须严厉打击,严肃追究法律责任。依法严惩溺弃、残害女婴和拐卖、绑架妇女儿童、虐待生育女婴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
(四)要在“三大工程”上求突破,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一是要全力推进“少生快富”工程。发改、民政、教育、卫生、劳保、扶贫、人力资源、建设及涉农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充分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普惠优先原则,将计划生育工作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好奖励扶助养老保障制度、独生子女伤残和死亡特别扶助制度、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制度、计划生育家庭困难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在就业培训、扶贫开发、土地政策、改水改厕等方面,要制定对农村计划生育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和两女结扎户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
集体收益以人均分配的,独生子女和两女结扎户增加1人的份额,以户计发的要高出户均标准20%以上的额度,全力帮助计划生育家庭尽快脱贫致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农村家庭走少生快富之路。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要重点研究制定农村独生子女父母、两女结扎户夫妇和城镇无固定职业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办法,切实解决独生子女户、两女结扎户老有所养问题。二是要逐步推行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县乡两级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要密切配合,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开展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普及、优生优育宣传咨询服务和“生育关怀”活动,为贫困妇女提供必要的生育救助和安全接生。加强性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大力普及婴幼儿抚养和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强化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和培养。三是要全面实施强本固基工程。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及队伍建设,确保县乡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及人员基本稳定。从今年起,各乡镇必须单独设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统一设立为行政管理机构,乡镇计生办主任由县委组织部按副科级干部选配。要按照职责和报酬相统一的原则,配齐配好村级计生宣传员,工资报酬参照村委会副职的标准并采取基础工资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方式兑现;
县属事业单位每年招考工作人员时,要安排一定的岗位,面向连续3年考核为优秀的村计生宣传员公开招考,进一步调动村级计生宣传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步伐。按标准新建、改建和扩建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和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要切实加强对计生协会工作的领导,为计生协会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以今年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健全村级计生协会。加快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网络以及县乡两级育龄妇女数据库,健全面向公众的人口计生信息公众网络,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科学决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实效
今年计生工作的思路已经明确,任务已经下达,责任已经分解,能否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是对各级各部门执政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重大考验。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真抓实干,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要真抓,严格落实责任。继续坚持县级领导挂钩联系制度、重点督查督办制度、“一把手”负责制度、“一票否决”制度不动摇,建立健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策机制,真正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严格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做到重大问题亲自解决,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措施亲自督办,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无论哪一个地方、哪一个部门、哪一级干部出了问题,该黄牌警告的坚决黄牌警告,该一票否决的坚决一票否决。
二是要实抓,加强督促检查。要进一步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考核办法,切实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县对乡镇实行季度考核,乡镇对村实行按月考核,使考核内容更全面,考核方法更科学,考核程序更严格,考核结果更真实。今年县级组织抽样调查考核将由过去的定期抽查改为不定期随机抽查,并严格执行“五不、一禁、两公开”抽查制度,“五不”即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进乡镇、不在乡村吃饭、不通知抽查方式和抽查内容;
“一禁”即禁止乡村陪同抽查;
“两公开”即抽查结果公开、奖励惩处公开。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弄虚作假的,严肃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要把抓计生工作的成效作为衡量干部政绩、选拔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作为评价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任期内逐年考评,离任时回顾调查,对工作失职或责任、措施、投入落实不到位,弄虚作假,工作滑坡,导致出现严重违法生育现象的,要从严追究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要把干部作风建设贯穿到计划生育工作中,加大对弄虚作假、虚报瞒报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做到发现一件查处一件,绝不姑息迁就。
三是要齐抓,强化团结协作。计划生育工作面广量大,任务繁重,各级各部门必须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总揽全局,动员和协调各方面力量,坚持政府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
人大、政协要加大法律和民主监督力度,督促和支持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计生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探索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新举措;
计划生育协会要发挥“带头、宣传、服务、监督、交流”的优势作用;
其他各级各部门也要高度重视,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政府的要求上来,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自觉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份内之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四是要善抓,强化宣传引导。要通过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党和国家的生育政策传播到农民群众中去,用先进的生育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让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的生育关怀,支持拥护并自觉遵守执行生育政策。一要拓展宣传内容。以建设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为主线,以“关爱女孩”活动为重点,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婚育观念。二要创新宣传载体。进一步开展计生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校园活动,开展面对面的计生宣传教育和咨询指导,始终做到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家庭,大力宣传普及计生法律法规、婚育新风和计生科普知识,努力提高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和计生政策知晓率。三要弘扬生育文化。要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生育文化社会公益性宣传,积极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引导群众遵纪守法,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牢固树立先进的生育观念。
五是要会抓,坚持依法行政。要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使计生工作中的审批、办事、执法等相关环节规范、合理、透明,真正做到为民、便民、利民。要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通过法律手段对违法生育对象进行处罚,打开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难的局面,有效遏制违法生育行为的发生。纪检监察机关要将党风廉政建设与计划生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对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查处力度,坚决做到发现一件查处一件,绝不能姑息迁就。政法机关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对个别群众的过激行为,要及时介入和慎重处理,切实维护好计生执法秩序。各级各部门要规范行政行为,对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就地处理,妥善解决。要快速、高效地查处打击报复干部群众的案件,切实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村级教育督导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现将《福建省教育厅200*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你们按照本要点要求,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认真安排200*年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200*年度教育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福建省教育厅
二〇〇*年三月十三日
福建省教育厅20*年工作要点
20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全省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加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扎实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夯实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教育发展基础,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
1、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
2、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教育工作。强化发展教育的大局意识,围绕大局,主动呼应、主动融入,自觉把发展教育贯穿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全面实施《福建省“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将“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与年度教育工作计划有机衔接起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下大力气解决影响教育发展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努力实现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大任务的重点突破。认真学习贯彻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
3、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抓好中央和省出台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针对我省教育投入薄弱环节,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保障教育投入有关政策措施,推动各级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督促落实教育投入法定增长。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倾斜。进一步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4、加快教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教育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完善教育公共服务政策体系。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深入开展教育宏观政策研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教育系统公务员队伍建设,推进学习型机关和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不断深化机关党建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加快办公自动化和政务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教育行政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5、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认真实施《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意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爱祖国、爱福建、爱家乡”教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校外活动场所及劳动基地建设。制定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意见,完善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制度。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和措施。
6、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方案,抓好教师培训和督导检查工作。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强化校园网络的应用和管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推广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促进社会实践与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有机结合。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组织新一轮省级文明学校创建活动。
7、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农村中小学课改工作为重点,加强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和县级教研队伍建设,强化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推广农村地区联片教研成功经验,加大对农村学校课改的扶持力度,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研究和指导,进一步加强各级教研部门和学科指导组的工作,深化课题研究,充分发挥研究成果对新课程实验的指导性作用。加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高中新课程网站建设。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本校建设和动态管理。加强督导和评估,确保课改工作的有序推进。
8、加快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具体措施。深化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探索并试行将优质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分配、优秀初中毕业生推荐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办法。坚持科学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推动综合素质评价与高中招生的更紧密结合。加强高中学业基础会考管理。研究制订2009年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发挥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对高中新课程的正面导向作用。
9、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改变或变相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性质。坚决制止义务教育阶段举办重点校、重点班及快慢班。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严格禁止与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禁止择校的规定。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难度,规范各类竞赛活动,严格控制学生在校的活动总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坚决纠正教师“有偿补课”的错误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用书选用、征订工作的监管力度。
10、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抓手,广泛开展全员参与的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进一步提高我省学生健康水平。组织参加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举办福建省第八届职业院校田径运动会。继续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和乡土艺术进校园。积极参与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设施。采取措施,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大力加强健康教育。继续加强国防教育,做好学生军训工作。
三、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11、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抓好有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把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经费全部纳入预算,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预算执行审计制度,确保每笔合理开支有保障、有效益、有监督。开展农村初中和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做好“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试点工作。继续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动工改造2004-2005年农村中小学危改项目库中108万平方米D级危房。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
12、扎实推进“两基”巩固提高和“双高普九”工程。采取切实措施抓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控辍工作,加快中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建设,确保农村初中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以扫除农村青壮年妇女和流动人口的文盲为重点,确保青壮年非文盲率在98%以上。扎实推进“双高普九”进程,确保按计划8个左右的县(市、区)通过省级评估验收,累计46个左右县(市、区)基本达到“双高普九”水平。
1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贯彻实施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意见》,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会议。积极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提高图书、实验器材等装备水平,加大对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校的支持力度,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差距。切实保障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坚持由流入地政府负责、以公办学校为主做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14、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及时启动第三批工程项目建设,实现“三种模式”全面覆盖农村中小学。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做好科学管理,规范运行。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应用水平的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效益,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5、统筹基础教育协调发展。把握好普通高中发展节奏,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加强乡(镇)中心园建设,强化对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的规范管理。在继续巩固提高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继续办好班、新疆班和接收高中生插班就读。
16、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督政为主、督学为本的方针,按新的办法和标准,继续开展“双高普九”评估验收工作。全面开展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组织修订“对县督导”评估标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与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相互协调的“对县督导”评估体系。完善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积极开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等专项督导检查,发挥教育督导机制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促进终身教育
17、认真学习贯彻《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十一五”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把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工作引向深入。进一步落实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各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营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推动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8、继续做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贯彻教育部继续扩大中职招生规模的要求,加强高中阶段职普招生工作统筹协调,进一步提高中职招生比例,实行招生工作责任制和招生情况通报制度,指导督促各设区市中职招生任务的落实。加大中职招生宣传力度,加强招生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建立中职招生信息平台。发挥优质职教资源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推动重点中职学校与一般中职学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扩大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认真组织我省中职学校面向西部省(区)招生工作。
19、扎实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启动实施“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重点扶持建设一批部级重点中职学校,争取若干所学校成为部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大力实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工程”,指导县级政府改善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进一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重点扶持一批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争取新增若干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着力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工程”,完善职教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选派一批专业骨干教师参加部级培训,组织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启动中职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工作,落实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鼓励和支持中职学校做好紧缺专业兼职教师特聘工作。
20、深化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指导各地和中职学校扩大紧缺人才培养规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培养制造业、通信业、软件业、金融业、物流业等领域的技能型人才。实施“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工程”,加强对专业建设的宏观指导,开展中职学校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工作,重点建设好我省三大主导产业、有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培养专业,组织第五批省级重点专业的评审工作。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扩大“订单”培养规模。进一步推广中职学校在企业举办教学班的经验做法。积极稳妥地推进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确定一批省级半工半读试点中职学校。改进和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和完善以学分制为主的弹性学习制度。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双证书”获取率和就业率。加强中职学校课程和教材建设,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积极探索与台湾职业教育的交流合作。
21、积极推进职业培训工作。组织实施“职业培训与促进就业工程”,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技能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培训活动,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积极动员中职学校、乡镇技校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继续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积极开展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工作,总结典型经验,扩大实验县。
22、加快发展终身教育事业。全面推动《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和《关于实施〈福建省终生教育促进条例〉的试行意见》的落实,督促各市、县(区)政府依法成立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加快建立终身教育工作制度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加大终身教育宣传力度,精心组织“9.28终身教育活动日”系列活动。启动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课题研究工程。以社区教育为终身教育工作切入点,积极开展社区教育试点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乡镇的创建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
五、大力推进高校自主创新,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积极争取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对我省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倾斜支持,努力使省属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和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做好福建公安学院、武夷学院和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组建工作,继续做好江夏学院的筹建工作。严格条件,依法设置民办高等学校。
24、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组织评选表彰一批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遴选一批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好一批教学团队,组织开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建立健全教授上讲台制度,加强第一线教学工作;
抓好一批大学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试点;
组织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组织开展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职业技能竞赛和高校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等,促进高等学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25、大力开展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根据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海洋产业的需要,通过指导高等学校制定好专业建设规划,改进专业设置审核办法等,推进高等学校加强专业结构调整改革工作,在加大对传统专业建设改造工作的基础上,加快培育壮大为我省三大主导产业服务的工程技术类、高新技术类、现代服务业类本科专业和具有行业特色、社会效益的高职专业。
26、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组织开展优质硕士学位课程建设,构建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适应、富有创新特色的研究生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开展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形成校级、省级、部级三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制度。组织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组织开展同等学力考试和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考试工作、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专业的评估审批工作。加快发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增加专业学位种类,加快培养我省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27、大力推进重点建设高校建设。根据“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的建设方针,抓好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争取有新的学科成为部级重点学科。按照分类指导、分层次建设的要求,突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继续推进厦门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福州大学“211工程”建设与重点建设高校的重点项目建设。召开重点建设高校联席会议,组织开展建设进展情况的检查。继续组织指导6所重点建设高等学校与9所新建本科院校开展支援协作工作。组织开展新建本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推进福建省高等学校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建设效益。
28、提高高职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坚持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推进高职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组织有关高职高专院校成立专题调研工作组,深入软件、制造、汽车、电子通讯、建筑、护理、物流、商贸、旅游等9大行业开展调研工作,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制订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支持和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建立人才培养培训的合作机制。组织开展示范性高职院校、高职精品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争取有新的学校列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努力提高建设水平和效益。
29、推动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鼓励支持高等学校发挥人才、智力优势,面向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将高等教育送到农村,通过采取减免学费等扶持措施,从2007年到2012年,争取每年为基层农村培养农业技术类、林业技术类和农村管理类大学生2000名,五年培养农民大学生10000名,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30、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围绕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目标,以面向科技前沿和支撑我省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重点抓好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继续抓好首批省级30个高校重点实验室和22个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组织开展中期检查,逐步组织验收。力争启动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平台培育计划,努力构建我省高校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多方共建的创新平台群。继续实施倾斜政策,加大对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
31、努力提高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组织实施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计划,充分发挥其培育与导向作用,有效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提高承接部级项目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
调整计划项目的资助方向和对象,大力扶持青年科技创新骨干,推进新建本科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继续实施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组织开展跨部门、跨校、跨学科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加强科技计划的规范管理,努力营造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科研氛围。
32、大力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利用“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平台,组织引导高校同企业、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联合攻关,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继续抓好高校产学研研发基地建设,争取在全省高校再遴选建设若干个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按照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督促指导大学新校区科技园建设。继续规范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推动高校资产管理公司的组建和高校科技企业的改制工作。
六、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3、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向孟二冬、杨仁崔等模范教师学习的活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组织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筹建师德建设网站。把加强师德建设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起来,完善师德建设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教师节期间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和“教育世家”,探索建立优秀教师“暑期休假研修”制度,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34、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意见》,进一步完善城镇与农村教师对口帮扶制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短期支教活动,继续组织实施“高校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县任教奖励计划”、农村教育硕士培养计划,建立乡村教师补贴制度,实施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专项培训计划,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水平。
35、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深入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完善骨干教师、骨干校长和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机制,通过提高培训、挂职锻炼、境外培养、创办“名师工作室”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批在全省、全国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教育教学专家和教育管理专家。继续抓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基本完成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继续组织普通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启动实施我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和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抓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研修和教学问题的联合攻关。
36、进一步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加大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探索高校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新的支持模式。制订《福建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省内访问学者项目管理办法》,全面实施省内访问学者计划。以新建院校为重点,加强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快建立高校教师学位教育、学科知识技能培训和高层次研修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指导新建院校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加强对主干学科专业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扶持。
37、进一步深化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高等教育法》,进一步落实高校在编制、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办学自。积极推动教师“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落实,努力实现县级教育管理部门管人和管事的一致、财权和人事权的一致、责任和权限的一致。根据教育部有关岗位设置的总体部署,组织实施各级各类学校岗位设置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出台新的教师职务评审实施意见。加强教师考核工作,制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年度考核办法。创新教师交流机制,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规范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研究制订《福建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试行),提高认定质量,严把教师“入口关”。
七、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开放,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38、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支持力度,继续落实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探索发展民办教育的多种途径。认真贯彻教育部《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建立对民办高校督导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监控,推动民办高校改善办学条件,规范管理。加强对独立学院的规范管理,促进独立学院进一步改善条件、提高质量。积极发挥行业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促进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继续办好现有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鼓励和支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完善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
39、进一步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机制,建立和完善地区性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鼓励和支持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提高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能力。继续做好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和我省自费出国留学的管理协调工作。进一步优化来华留学环境,规范来华留学生的招收和管理工作,提高留学生层次。
40、加强闽台、港、澳之间的教育交流。加大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教育合作交流力度,构筑对台、港、澳教育交流平台,鼓励闽台、闽港澳高校的合作办学。做好“6.18”台湾高校科技成果参展工作。继续开展闽台学生夏令营、大学生辩论赛和中学生演讲比赛等互动交流项目。做好高校对台招生工作,努力提高培养层次,进一步扩大对台招生规模。
41、进一步抓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重要批示,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启动“汉语国际推广福建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福建省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中心工作计划,扩大汉语教师和志愿者派出规模。发挥我省优势,办好2007年首届国际汉学高层研讨会。拓展海外汉语国际推广市场,以友好省州为平台,打开汉语教学进入国外主流社会的通道。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赴境外举办孔子学院。举办外国学生汉语夏令营活动。建设好6个“汉语国际推广中学基地”;
编写出一批针对性和适用性较强的纸质教材和多媒体网络教材。
42、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加快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设步伐,启动福建教育科研网主干网建设。加大教育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启动教育行业门户网站建设,构建教育信息化应用平台。探索发挥教育信息资源优势,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信息化建设的途径。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工作,为教育信息化和网络信息安全提供保障。丰富福建教育信息网的内容,建立福建教育资讯平台。
43、大力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认真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通过各种形式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实施工作。推进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继续组织对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评估。全面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我省各级各类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
44、全面提高依法治教水平。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强化依法制教、依法治校,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制保障。推动地方教育立法,做好《福建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福建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福建省教育督导条例》等教育法规的论证和提报工作。深入抓好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工作。全面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不断拓宽创建平台。加强教育法制队伍建设,加大教育执法力度。
八、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紧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
45、认真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从2007年开始,对在城市市区及县城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低保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助学政策。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制度,继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中等职业学校“政府助学金”,对种植、养殖专业学生实行学费和生活费补助,建立健全“绿色通道”制度,确保每一位贫困家庭中职学生都能完成学业。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继续落实高校“政府助学金”和“政府奖学金”制度,切实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健全运转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46、全力做好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开展省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检查评估,推动高校进一步健全就业指导机构,配强就业指导队伍,开展多形式就业指导服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认真组织开展师范专业毕业生供需见面活动,促进师范专业毕业生充分就业。
47、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述职述廉和重大事项报告等规定,建立健全诫勉谈话制度,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进一步加大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加强行政监察工作,积极推进教育系统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认真抓好教育工作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加强财务监管和教育内部审计。
村级教育督导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健康教育工作情况:
按照项目要求,市结控办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教育部门、市妇联合作,在全市开展第四轮、第五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有关内容的培训,举办培训班22期,培训市辖各医院分管院长、保健科负责人、各乡(镇)卫生院院长、防保医生、各村村医、乡、村、组干部、妇联主任、妇女组长、学校教师、校长共计1875人次。同时发出结核病宣传资料十万余份,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进行结核病防治宣传,利用市政府组织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3.24世界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发放了大量的有关结核病防治知识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全年共发出结核病防治宣传画及宣传资料计10000余份,接受有关结核病咨询100余人。
二、病人的发现及转归情况:
通过开展多种形势的宣传活动和培训工作,今年各大医院转诊的可疑肺结核病人有所增加。全年共免费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2434人,接诊率达到362.38%,复诊肺结核病人1754人次,免费胸透2274人,摄片2324张,其中免费摄片1189张,免费初查痰检1036人,查出阳性400人,阳性率38.61%;
复查痰检1754人次,合计6616张痰片。查肝功1608人次,确诊并免费治疗肺结核病人487例,其中初治涂阳病人334例,复治涂阳病人39例,初治涂阴病人114例。确诊并自费治疗肺外结核和复治涂阴肺结核病人130例。签结核病常规检查项目知情同意书467人,并对这467人进行hiv筛查,结果hiv初筛阳性17人,经州cdc确诊hiv阳性17人,hiv初筛阳性率3.64%。另外在hiv/aids病人中筛查肺结核,共筛查321人次,确诊肺结核5例。目前在接受免费治疗的487例肺结核患者中,有22例是tb/hiv双重感染病人。
全年共发出免费药品hrze961合、hre217合、hrz23合、hr1789合、sm1170支、一次性注射器1170支、注射用水1170支。
病人的归转:2009共确诊并免费治疗肺结核病人509例,其中初治涂阳病人355例、治愈330例、死亡10例、失败11例、迁出1例、其它3例、治愈率92.96%;
治疗复治涂阳病人51例,治愈46例,失败3例,其他2例,治愈率90.19%。治疗ii型空洞涂阴病人和初治涂阴病人103例,完成治疗98例,死亡1例,迁出2例、其它2例,完成治疗率95.14%。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以上。
三、督导工作:
对各乡(镇)进行结核病督导6次,访视现症病人435
例。结果:有10%的病人无督导医生管理,5%的病人服药不规则、有漏服和断药现象,希望各乡(镇)加强结核病人的督导管理工作,确保病人规则服药。
四、接受上级主管、业务部门检查项目工作情况:
元月份接受了州项目办组织的全州结核病交叉检查,4月份接受了省、州项目办联合督导检查,督导检查组通过听汇报、看现场、查看资、访视病人后对××市开展的结控项目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较高的评价。一致认为××市结控项目工作,领导重视、协调到位、制度健全、结防机构和艾防机构合作好、工作人员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技术操作规范,达到项目要求。
五、其他:
全年完成工作简报8期。完成了××市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终期评价报告(2003年4月1日——2009年3月31日),追踪大疫情报告的肺结核病人382例,到位141例,到位率36.91%。按要求对涂阳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共检查1005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例,其中传染性肺结核3例。按时完成各月工作小结、月报、季报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药品管理规范,做到提前计划、每月盘点、药品不短缺、不过期、无霉变。按质按量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指令性任务。
××市结核病控制项目2010年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全面落实《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和《四川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根据四川省全球基金第四轮和第五轮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计划要求和09年第一轮全球基金开始实施滚动为期6年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市结核病控制项目2010年工作计划。
2010年我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主要是按全球基金第一轮、第四轮、第五轮结核控治项目的要求来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工作内容
(一)、继续巩固结核控治项目工作成效,加强第四轮、第五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和第一轮全球基金滚动项目在我市的实施。
(二)、围绕项目实施,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通过普及结核病基本防病知识和“双免”政策来提高我市各类人群的主动就医意识,增强和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能力。
(三)、继续开展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市妇联等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综合医疗机构人员及乡村医生对肺结核病人的登记、报告、转诊、追踪、督导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乡镇卫生院痰检点建设。
(五)、按全球基金第五轮结核病控制项目要求,做好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
二、项目实施内容和要求
1、工作目标
(1)dots覆盖率在全市达到100%,可疑肺结核病人就诊率达到300/10万
以上。
(2)全市新涂阳病人发现率达到75%,完成初治涂阳病人任务数331例,
复治涂阳病人任务数60例,重症涂阴病人50例,合计441例。对初治涂阳病人,发现1例,治疗1例。
(3)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85%以上。
(4)加强“五率”工作,按国家要求力争达到医疗机构报告率、病人转诊率、病人系统管理率达到95%以上。结防机构追踪率、涂阳病人家属筛查率达到85%以上。
2、工作内容
(1)加强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工作。
(2)加强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之间的合作,提高肺结核病人的转诊率和发
现率,兑现报病奖,病人督导管理费,落实激励机制。
(3)与当地妇联合作,对村妇女主任和组妇女组长以及村医生进行有关结
核病防治知识及人际交流技巧的培训,动员其在基层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高本地人口的结核病知晓率。
(4)在加强对免费治疗肺结核病人全程督导管理的同时,对乡(镇)卫生
院医务人员和村医的督导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5)为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创造支持性的环境。
(6)继续在结核病人中监测hiv感染率。
(7)提高结核病人中艾滋病感染者的发现和艾滋病感染中结核病人的发现工作。
三、健康教育
(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乡(镇)要按照《重点疾病健康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结核病健康教育力度,开展经常性和大规模的健康教育活动。
(二)、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为乡村组基层干部、在校学生、村民。根据三个不同人群,分不同层次和深度由当地政府组织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
(三)、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为结核病基本症状、“双免”政策等。
(四)、采用张贴布告、电视、广播、报刊、专栏、发放宣传画、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提高群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管理:
全市37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继续执行第四轮、第五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和第一轮滚动项目,市疾控中心结防科应做好免费诊断、治疗管理、政策宣传动员、人员培训工作。由市卫生局做好政府配套经费落实工作,签定各级目标责任书并纳入卫生行政目标管理,持续不断地开展病人发现和管理工作,加强项目督导、考核工作。
(二)、经费、药品的落实
1、配套经费的落实:在药品免费供应的基础上,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和《四川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要求,向当地政府汇报疫情现状及所需地方配套经费测算额度,要求政府兑现承诺,保证地方配套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全额、及时到位。
2、省项目办根据我市上报的病人数提供结核病防治项目免费药品。
(三)、培训
1、教材和内容:以国家卫生部编印的《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资源库》为材,分类进行。对乡村医生重点培训健康教育、病人发现推荐、日常推荐等措施、方法、治疗管理、督导访视的意义及乡村医生职责;
我市的工作重点是提高诊断水平、病人管理和报表质量。2010年继续利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对疫情报告的肺结核病人进行追踪。
2、培训对象:各级医疗单位的门诊感染科医生、乡村医生,乡、村、组妇女干部,校医,教师、以及实施督导化疗的志愿者也要进行必要的培训。
3、培训方法:为保证质量,采取逐级培训的方式实施各项培训工作。市级负责对辖区乡(镇)医生、村医生,乡村组妇女干部和校医进行培训。
(四)、主要技术规范
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开展“病人发现、治疗管理、痰菌检查、登记报告工作。”
(五)、督导
项目实施期间实行分级督导的原则,通过督导提高工作质量,并将督导后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给被督导单位以改进工作。
1、市级督导:对各乡(镇))卫生院每2月督导1次,内容:可疑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报告、转诊或截留情况;
访视现症涂阳病人,了解乡督导医生对化疗病人的治疗管理和督导情况。
2、乡、村级督导:要求乡镇卫生院防痨医生每月对村医生和志愿者督导员的工作进行检查,考评。对每1例免费治疗的病人进行访视,检查落实药品的领取、保管、规范服用情况,治疗记录卡的填写情况。村医对病人应进行经常性督导,监督病人按时服药和复查,发现病人有毒副反应及时向乡督导人员或市疾控中心结防科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六)、痰检质控
加强痰检质量控制,按照痰检质控方案要求开展工作。继续完成乡(镇)痰检点的建设及培训。
(七)、药品管理
1、药品计划:按上级要求及时将药品需求计划呈报××州项目办。
2、按照药品、设备管理要求加强管理,做好药品领取,保管,分发和建帐等工作,做到药品供应不间断,防止出现过期、失效、受潮、霉变,不得变卖和丢失。
(八)、监测和评价
1、建立完整的报告、登记、报表和评价系统
村级教育督导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村班子成员和党员素质教育,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开展党员活动,发挥好党员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现就我村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党员队伍素质
1、年初村党支部把党建工作列入村委会工作目标,明确全年重要工作,要仅仅围绕镇党委、政府年初签订的各项责任书。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发扬钉子户精神,进一步把工作做好,落实到位。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要求“两委”班子成员求真务实,职责明确,清正廉洁,关系融洽,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制定每月26日属党员学习和活动日,并做好记录。通过干部干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党课学习,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党的新精神、新动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党员干部思想统一到发展本村公益事业,建设新农村上来,同时发挥党员的“双带”作用,突出典型教育。
2、做好党员发展工作,随时为村党支部输入新血液,防止党支部老龄化,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和地位。
3、成立党员与民情工作议事日记、党员联系户名单、村特困孤老及少数起反作用或不遵守村规民约的重点村民列入党员联系户名单,有党员责任制,有联系人能及时掌握动态,防止情况恶化。
4、我村今年创建基层党建示范村,把各项工作作为今年重点工作,首先建立健全各项台帐;
二是坚持每月26日党员活动日不变,并且要求每位党员观看电教后做好心得体会;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七·一”党员聚会,交流各方经验,听老党员讲解党史。
二、坚持村务公开,推进基层民主管理
年初我村制定了村规民约、计划生育村居民约、村民守则、财务管理制度等。在工作中,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贯穿于村民自治全过程,在经济建设项目上严格实行民主决策制度,重大项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方可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由村民代表进行全程监督,设有村务财务公开栏,在村固定的村务财务公开栏上公布年度财务收支情况、集体资产情况、上级下拨的各类专项资金、物资的使用情况等。内容要求真实、全面、简单、清晰、方便群众了解监督,同时,建立了财务公开领导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和财务监督小组,做到民主理财、规范财务、强化了民主监督,完善了财务管理,减轻了村级负担,通过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村务财务管理的知情权,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密切了解党群干群关系,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加强治安管理,维护村庄稳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员的不断流入,当前社会治安越来越复杂。根据上级综治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建立了综治八大员,绘制本村治安网络的地形图,配备一支由村班子成员、老协、妇代会组成调解队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处理村民反映的民事纠纷,并制定每月对全村范围进行一次矛盾排查,将影响村庄稳定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还成立了治安巡逻队,包括村两委成员在内的巡逻队,在节假日及特殊时期轮岗巡逻,分工明确并做好交接班和登记,有效地防止各类犯罪案件的发生,迄今为止在我村辖区内未发生治安、刑事案件。
四、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工作在上级计生办的指导下,思想明确,结合本村实际,我村配备了专职计生员,上级计生制定的措施得到了落实,坚持计划生育一抓到底,决不放松的方针。
因本村管辖地域分散、计生管理难度大,村两委把计划生育工作列入工作日程,狠抓常住村民计划生育同时,加大力度对外出、外来人口的计划生育的管理、注意动态,对外来人员的计生工作与本村的村民计生工作同等力度进行管理,在每次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村民计划外生育和外来人口在本辖区内违反计划生育现象的发生,今年计划生育合格率达100%。
五、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活
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结合我村实际情况,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为目标,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
1、一年来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生活条件,今年十月份发动社会各界仁人志士新建水泥路,方便村民生活,农业生产、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