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的中心,对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图书馆是一个社会公益机构,没有企业所面临着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往往不能满足读者的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五篇】,供大家参考。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的中心,对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图书馆是一个社会公益机构,没有企业所面临着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往往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有限的经费也不能获得最佳的使用效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没有得到规范和发展,这些管理方面的瓶颈构成了图书馆进一步发挥信息服务功能的障碍。而作为在产业界广受好评的工业工程理论和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复杂生产和服务系统的优化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集成系统的效率。近年来,信息管理学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基于文献管理的图书馆的职能和管理手段发生了转变,图书馆管理日趋向于工程化,主要表现为采用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化的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和服务的工程化[1]。同时,在当前图书馆中,不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都存在着馆舍空间不足、图书馆员工作分配不合理、图书等文献使用效率不高、用户服务响应不及时等问题。马昀在论文[2]中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管理中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方式僵化、服务形式单一、激励不足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图书馆在公共信息服务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图书馆管理中引入现代产业管理的先进手段成为现代图书馆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本文即在分析和研究工业工程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图书馆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基于工业工程理念的图书馆精益管理模式的相关策略,以解决当前图书馆管理中的问题。运用精益管理模式的理念,可以分析出图书馆中的价值增值过程和价值非增值过程。其中提升用户的信息服务水平的过程被称为价值增值过程;而其它一切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过程,都视之为浪费。正是基于当前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着的大量非价值增值和过程,采用在工业界广泛使用并效果显著的工业工程理念与技术,对提高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2工业工程理念与精益管理模式
2.1工业工程(IE)理念
现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积累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这些管理手段和方法集中体现在其所分立的工业工程学科。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IE)是在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的基础上,研究由人、物料、信息、设备和能源构成的集成系统的设计、改进和实施,并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来说明、预测、评价其所获得的结果。它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能对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最优化的规划和设计,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是国际上与MBA教育齐名的十大教育支柱之一[3]。IE最早产生于美国,由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所创立的科学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工业工程的起源。上世纪50年代,日本引进并发展了IE,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精益生产模式,成为IE发展的新阶段,受到各国产业界的重视。我国最早将工业工程引入到生产实践中来,要数华罗庚于上世纪60年代领导开展的优先法、统筹法等科学方法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在工业、交通运输、建设、国防等诸多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4]。现代工业工程不仅应用于工业领域,还扩展到一切组织和机构,包括服务业和政府部门。应用的目标就在于对组织或机构整体系统的优化。现代工业工程主要突出以下思想[5]:系统分析、系统综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动态观点。
2.2精益管理模式
精益管理模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模式,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被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所广泛采用。WomackJP,JonesDT在著作[6]中系统地提出精益管理模式思想,此后精益管理模式成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下,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精益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管理价值流,通过运用精益管理模式工具,适时适量生产,减少浪费,不断改进,创新工作流程,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7]。简而言之,精益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永无止境地消除浪费并为顾客创造价值。精益生产模式强调以人为中心,运用IE一系列的工具和手法,追求对企业中各种资源进行最合理的配置,追求整体系统优化、推行零库存制度、消灭一切消费以及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以此来创造出最大的生产效率和效益。JIT(及时生产)模式、“5S”活动、作业标准化、作业均衡化、ECRS技术、5W1H技术、敏捷制造、并行工程等都是精益生产模式的典型应用,在各类型企业和组织的应用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是工业工程在现代企业中的主要应用。精益思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时刻围绕管理价值核心,不断消除浪费,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改善,每个员工积极参与,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传统用于制造业的精益生产和管理模式,也越来越被服务行业所广泛应用,特别是进入体验经济时代,精益思想有利于开展高效管理,实现在消耗最少资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接近客户需求的目标,提高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效率。叶丽花[8]把精益管理模式引入到医院感染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周艳霞,蒋俊青,曹美嫦等通过使用精益管理模式理论改进手术室工作流程,提高了手术室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医师、护士以及患者的满意度;DavidSimons和DavidTaylor[9]通过对英国某牛肉供销精益改善,使交付时间缩短了20%;杨青,陈雪,闫植林[10]将精益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民航地面服务过程,并构建了精益的民航地面服务体系框架。
3图书馆引入工业工程理念的精益管理模式策略分析
鉴于目前图书馆管理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引入工业工程中的精益管理模式理论与方法,以改善图书馆的管理,构建图书馆的精益管理模式策略体系,将用户服务放在首位,以人为本,以工业工程的若干技法作为支撑,实现标准化作业和持续改善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图书馆的精益管理模式,可以用精益管理模式的精益屋图来表示,如图1所示。图1图书馆精益管理模式的精益屋图
3.1在图书馆中积极开展“5S”活动
“5S”来源于英文中整理(Sort)、整顿(Straight-en)、清扫(Sweep)、清洁(Sanitize)、素养(Self-cul-tivation)五个单词的开头字母S,故以“5S”来代指这五项活动。5S是精益的基础,主要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兰琼,卢达溶[11]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在图书馆中开展“5S”管理的思想,并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地来说,在图书馆中开展“5S”活动的内容主要有:在图书馆中开展“整理”活动主要有,加强对书刊、报纸等文献资源的整理,减少由于馆藏无序给图书馆读者带来的找不到书的因扰。同时,要将核心馆藏与非核心馆藏区别开,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在图书馆中开展“整顿”活动是在“整理”活动的基础上,对整理后的书刊合理布局,不需要的物品坚决清除,对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定位摆放,一旦发现错位,则及时更正,杜绝或最大限度地减少错架的情况。实施“三定”,即定物品的摆放区域;定合理的物品数量;制定合理的标识。通过目视管理、定位管理实现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和环境优化,为工作人员和用户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清扫”活动,则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馆的工作台、书架、图书文献、检索机、桌椅等所有图书馆的空间定期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书籍摆放整齐、桌椅书架无积尘等。“清洁”则要求巩固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保持并维持其成果,进一步优化图书馆的环境。“素养”是指培养和养成图书馆馆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作风。“素养”是整个5S活动的中心,它要求不断提升图书馆员的道德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其它四项活动(4S)持续进行下去的保证,同时也在4S活动中升华。对图书馆馆员“素养”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集中学习、养成教育、集体活动的方式培养;但主要是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日常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使得人的素质与图书馆管理活动同步发展,使得“5S”活动在“巩固———提高———再巩固———再提高”的循环中,实现图书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3.2用“5W1H”技术来提升图书馆的计划管理的水平
“5W1H”技术是国外管理学家对计划工作内容的概括,即:Whatshoulditbedone(做什么)?Whyshoulditbedone(为什么做)?Whenshoulditbedone(何时做)?Whereshoulditbedone(何地做)?Whodoesit(谁去做)?Howtodoit(怎么做)?通过对计划工作的不断追问,将计划做得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步步落到实处。图书馆管理中,可以将“5W1H”技术用在图书馆的各项计划管理工作中。图书馆常用的计划工作包括:馆舍修建计划、文献采访计划、文献编目计划、人员招聘计划、数据库定购计划、活动组织计划等。这些计划工作是图书馆管理中不可回避的内容,计划安排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因此采用“5W1H”技术,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使得计划的制定精益求精。以对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定购工作为例,运用“5W1H”技术具体分析如下:做什么(What)———向数据库提供商购买下一年度的机构包年使用权限;为什么做(Why)———为图书馆所服务的用户(科研工作者、学生与教师、普通读者等)提供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服务,以支持其科研和学术的需要;何时做(When)———依照各数据库服务商合约到期前3个月;何地做(Where)———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部门;谁去做(Who)———图书馆馆长、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图书馆数据库相关工作人员;怎么做(How)———通过向图书馆数据库用户的调研和反馈,在根据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各数据库服务商所能提供的信息资源内容和价格,使得数据库定购经费预算得到最大的用户满意度。通过对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库定购工作的“5W1H”的提问,可以明确该项工作计划的各项细节,使得工作计划合理和完善。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可以对计划工作从总到分嵌套使用“5W1H”技术,为图书馆的计划工作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以达到提升图书馆计划管理的水平。
3.3用“JIT”思想,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从制造业中移植而来的“JIT”思想,即“适时生产”(Justintime)也称准时化生产,它要求根据客户的需求,在需要的时候才生产,并保证质量要求,以此降低库存成本。从JIT思想的概念来看,按需生产和及时生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保证质量和零库存则是其精益思想的体现。图书馆作为一个为社会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机构,也面临着如何减少成本,提高信息服务效率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减少用户在图书馆查询和检索文献的时间;减少还书上架的时间周期;降低库存馆藏图书数量;减少预约借书的等候时间等。在图书馆中运用“JIT”思想,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增加文献检索机器,合理配置在图书馆各个区域,并准备笔和纸,以方便读者在最近的检索机上查询相应的索书号,并记录下来。*建立一个还书及时上架的流程,安排专门的人员将用户所还的图书,不经过等待,直接检查、加磁后放入到所在的书架,从而取消待上架馆藏书库,做到“及时生产”,最大化图书的利用效率。*取消还书后的库存时间,书籍还后,经质量检查后,立即摆放在相应区域的小车上,由专人负责上架,流水线方式的作业以保证书籍的及时循环使用。*用户通过网络、电话、传真等方式,向图书馆提出的预约借书、文献查询的申请后,由专任图书馆员通过馆内查找、馆际互借、网络文献传递、购买定购等方式,在预约期内完成文献的准备,使得预约用户到期后可以拿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
3.4运用“人因工程”的方法,设计出让人舒适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人因工程学(HumanFactorsEngineering)是一门运用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的相关知识,改善工作系统(包括人、工作、工具、设备、工作场所、工作责任和周围环境等),使得人员能在最安全和舒适的情况下,发挥其最大工作效率的科学。在图书馆中有大量的涉及到人机环境的问题,例如:图书馆馆员的工作台的设计、文献检索台的设计、书架的设计与摆放;图书阅览台椅的选择、各功能区域照明设计;藏书库的设计、图书馆环境装饰等。由于国情和地区的差异,不同地方的图书馆由于其服务对象的体格和偏好的差异,需要有针对性地改善图书馆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以适应最大多数人群的需要。以图书馆中照明设计为例,设计的原则是充分利用自然采光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用绿色、环保、节能的人工照明设备为读者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图书借阅环境。由于图书馆各区域的功能定位不同,对照明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图书馆借阅书库的照明设计的目标是使读者感到舒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的疲劳感,保护视力。从节能和视力的舒适度来看,选择吸顶式的照明度在150~200lx垂直照明的荧光灯,并辅以适当的局部照明,使得光线均匀漫射,以读者可以轻松地阅读书籍中的小字体为宜。图书馆中其它各区域的照明也以舒适和满足工作要求为原则进行设计,表1给出了图书馆各功能区域照明设计的细节。
3.5标准化作业与持续改善
标准化作业和持续改善是贯穿图书馆精益管理模式始终的基础。标准化与持续改善看似是互相矛盾的,但却是实质相同的两个方面。标准化使得改善得以完全、彻底地贯彻,而不断的改善则是建立在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没有标准化就没有持续改善的对象,而没有持续改善,标准化作业成为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的僵化的工作方式。标准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图书馆工作的无效工作和浪费,合理规划和确定图书馆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在对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过程中,可以采用IE中工作研究的方法,重新规划各岗位的工作内容,使得各岗位工作负荷均衡,减少等待与浪费。“持续改善”是IE不同于其它工程学科的显著特征,在图书馆管理中引入IE的精益管理模式策略最终需实现图书馆管理的持续改善。
4结语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科学实施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23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1
1 引 言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高校教育事业也随之飞速发展,我国对高校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极高,多数高校都新建或扩大图书馆的规模以保证高校的教材资源。高校图书馆的新建或规模扩大,都涉及图书馆的搬迁工作,图书馆搬迁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投入使用的时间及其功能作用的体现。高校图书馆搬迁这一工作,不仅包括对图书资料的搬移,还要制定高效率、节省物力人力的工作计划,尽可能节省资源。假如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缺乏明确的工作计划做指导,可能会出现图书资料混乱摆放、物力人力的浪费甚至可能对珍贵书籍的浪费。因此,高校应重视图书馆的搬迁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计划,尽可能将其在一定时间内保证质量的完成。为了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顺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必须不断扩大教学规模,高校图书馆也应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给广大高校师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高校图书馆应不断创新,实施对图书馆的新建或规模扩大,搬迁工作也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法。
2 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的科学实施方法
2.1 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前的准备
任何一项工作的实施,首先都应制定明确的目标、工作计划,以此来指导工作的进程。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也是如此,在搬迁工作的准备期间,高校应重视外出调研,去其他高校参观图书馆,学习优秀的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再根据高校自身的特征,制定出符合高校本身发展规律的、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当今社会是数字信息化的社会,在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中,应重视网络自动化、信息化的使用,顺应时展的潮流,培养当代社会所需的人才。网络自动化、数字信息化等先进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中的应用,还可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保证工作更加高效地完成。
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目标的制定应是科学合理的、全方位的,由于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不仅是普通的房屋搬迁,应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为前提。新图书馆的格局布置也影响着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的进行,图书馆的搬迁工作应把新图书馆的布局深入了解,从而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应深入考虑到高校长久的发展状况,以新图书馆的格局布置为基础,确保图书馆功能作用的发挥,为高校更好的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计划的制定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未来社会发展趋势。
2.2 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中
在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的实际实施过程中,高校应遵从制定的工作计划,一步一步完成工作目标。搬迁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能力至关重要,工作计划制订得再好也需要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高校应做好搬迁工作人员的动员工作,增强工作人员的图书爱护意识,保证图书资料的完整。对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思想工作,让工作人员更深入地了解搬迁工作的重要性,增加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让工作人员能以身作则。
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实施的时间选择也应有一定的标准,高校应尽可能避开图书馆使用高峰期,利用暑假或寒假等假期来进行搬迁工作,减少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工作人员也可利用此时间段进行图书的整理与重新归置,不影响图书馆在开学后的正常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信息一般比较珍贵,书籍本身也需要有很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保证新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充分的文献资源服务,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合理调整,在搬迁的过程中,保证大类图书始终在一起,便于新馆图书的上架和摆放,也不易使图书散失。在资源出库、装车、转运、卸车、入馆5个主要步骤中,每个步骤由专人负责,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人。装车过程中,每包、每捆图书都对号入座,放置在提前标注好的书架上,及时对每车的图书进行妥善安置,不积压滞留图书。
2.3 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完成后
当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完成之后,就只剩下对图书在新图书馆的拆包、整理摆放工作。图书的拆包工作任务不重,高校一般是选择划分工作任务、责任到人的方法,可请一些勤工俭学的学生来做工作,按照包上的编号,打开包,将其摆放到新图书馆的对应位置。
在新图书馆的图书分类摆放整齐后,高校还应制定合理的服务方式,实施当今社会所需的检阅借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满足当代高校师生的需求。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应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确保图书馆工作人员深入了解认识新图书馆,做好图书资料的宣传和借阅辅导工作。高校图书馆的分类管理模式,更加方便以后的图书资料补充工作,还可节省使用者的时间,更好地服务使用者。
3 结 语
总的说来,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是一项艰巨、困难的任务,应受到高校的重视,针对这一巨大的工作任务,高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再考虑高校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精心制订搬迁工作计划,确保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可以有计划地进行,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促进高校的发展与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1]焦玲霞.浅谈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8).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俄罗斯;
电子图书馆;
网络;
信息
中图分类号:G259.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0)02-0053-04
在现代人类社会飞速发展和知识爆炸的大背景下,代表着未来世界图书馆发展趋势的数字图书馆终于应运而生。数字图书馆在其诞生的初期曾有各种不同的称谓,西方国家有时也称其为“虚拟图书馆”、“桌面图书馆”、“没有围墙的图书馆”,等等。在俄罗斯,人们更多地是用“电子图书馆”这一术语来称呼数字图书馆。俄罗斯人对电子图书馆的定义是:电子图书馆是对各种电子文献和收藏品(文本、图表、声频、视频等类型信息)进行可靠积累和保存、供用户通过全球数据传输网络获取和使用的分布式信息系统。
一、俄电y-图书馆建设计划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后期,俄罗斯开始着手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1998年3月,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PффH)和俄罗斯技术发展基金会(PфTP)正式提出“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的建设任务,决定为31个电子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项目提供资助。1999年6月,俄科技部受俄政府委托,联合俄文化部、教育部、国家出版委员会、司法部、科学院、联邦档案局、联邦国家通信委员会、基础研究基金会等部门,制定了《俄罗斯电子图书馆计划(3BP)》。该计划指出,建设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的目的是:保障俄公民获取和使用信息的宪法权,建设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信息资源系统,通过信息通信网络向国内外用户提供使用,利用全新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平台,提高国家机关、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加强俄罗斯在全球信息市场中的地位;
传播俄罗斯的科研成果信息;
拓宽俄语在全球信息空间中的使用范围,满足居住在国外的俄侨民的信息需求;
吸引国外资金投资俄罗斯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通过制作电子复本,加强对有重要价值的文献的保存与远程获取使用;
加快教科文卫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为此,该计划拟定了如下主要任务:向用户提供教科文卫等领域有重要社会价值的电子资源;
分析、研究、统计、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研究新型信息资源的建设方法;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电子图书馆计划协调制度;
制定电子图书馆建设的法律、组织和技术原则。
《俄罗斯电子图书馆计划(3BP)》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计划的制定者们对该计划的实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虑。例如,计划详细列有如下内容:①计划的法律保障:明确电子图书馆的法律地位,保障公民获取电子资源的权利,制定有关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资源建设方式、方法与程序以及电子图书馆建设参与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的法规文件;
②组织管理平台:成立跨部门管理机构,建立评估与执行的监督机制。解决该计划与其他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协调与统一问题,监管建设经费使用,吸引预算外资金,开展国际合作;
③信息资源建设:以信息资源社会价值和可使用度为标准,确定资源类型与主题,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建设电子图书馆,避免重复建设,对有重要价值的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
④技术保障:严格执行电子图书馆数据加工、录人的技术标准、格式,加快研制数据库保护与存档技术、程序软件、资源导航系统和用户端接口,制定系统软件技术兼容性协议和标准;
⑤主体(人员)建设:对所有电子图书馆建设者、管理者和使用者进行相应的培训教育。此外,计划还对具体的实施办法提出了一个“三步走”方案。第一步先务虚,详细审核各种实施方案,以确保万无一失。第二步成立跨部门专家委员会和科技委员会,解决可能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第三步进入实战阶段,电子图书馆建设工程全面铺开。
不言而喻,俄罗斯的电子图书馆计划是具有国家意义的信息资源建设工程,是全国性的电子图书馆宏观建设与发展规划,也是俄电子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建设的纲领性指导文件。该文件于2000年被批准为联邦专项计划,得到了俄政府的全力支持,并随即面向全社会开放。尤其是各图书馆、信息中心、通讯社、博物馆、档案馆、科研组织机构、高等院校、出版社等部门和单位的人员成为最积极的参与者。到2004年时已基本完成了系统整体设计、电子资源建设协调组织与统计、电子图书馆法规标准制定以及干部教育培训等项工作。
二、俄电子图书馆建设的历程
开俄罗斯部级电子图书馆建设之先河的是俄罗斯国立图书馆(PTB)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PHB)。
1996年9月,俄罗斯国立图书馆与日本国会图书馆举行俄日电子图书馆研讨会,开始了筹建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的最初尝试。1999年2月,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制定了《开放式俄罗斯电子图书馆(OREL-Open Russian Eleetronic Library)》计划,开始系统性整合分散在互联网上的俄罗斯信息资源,以便逐渐形成一个以馆藏为主,包括各种图书、期刊、学位论文、地图等在内的开放性资源,用户可通过OPEL网站利用这些电子资源。2004年5月,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已有全文电子图书5744册、学位论文290篇,网站每天的访问量高达2000~4000人次。从2000年起,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开始对馆藏文献大规模数字化。2002年确定了“俄罗斯记忆”、“19~20世纪俄罗斯历史与文化”、“俄罗斯图书馆事业”、“相遇在国界”等四个优先数字化计划,奠定了电子图书馆建设的资源基础。
2001年,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制定了《电子图书馆构想》(以下简称《构想》),明确提出建设目标是为读者建立电子目录、保障提供高质量大容量电子资源、建立文献电子保存本、提供特殊文献(如珍贵的图书、手稿、档案、图册、外文出版物等)。《构想》对电子图书馆的阅读使用、整体社会意义、资源组成与来源以及建设的法律和经济基础、原则与政策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未来电子图书馆发展政策的研究制定奠定了基础。在《构想》的框架下,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开始了学位论文电子图书馆的建设。俄罗斯国立图书馆的前身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按前苏联高校事务全苏委员会的命令,从1944年开始负责收藏除医学和药学以外所有学科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积累了数量极丰富、价值极高的学位论文资源。目前,国立图书馆每年新收藏学位论文2.5万篇,数字化收藏、保存、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国立图书馆电子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到2005年8月,学位论文电子图书馆的论文数量已经超过了7.2万篇。
另一家部级图书馆――俄罗斯国家图书馆(PHB)也随即开始了电子图书馆的建设。2001年7月,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开始馆藏文献数字化转换,迈出了电子图书
馆建设的第一步。2002年,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提出了自己的《电子图书馆构想》,对电子图书馆的资源组成与类型、资源建设原则与方法、资源统计与保护、资源服务与利用、图书馆系统运行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与规划。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优先对馆藏各类珍贵绝版文献、手稿、善本、档案文献、孤本复制本、手工画等特色文献数字化,优先对利用率高、阅读量大的有价值的文献数字化,优先将光盘、磁盘等电子出版物纳入电子图书馆。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还建立了学位论文文摘电子图书馆,提供2004~2007年学位论文文摘,主要是将副博士、博士学位论文的呈缴本进行数字化管理和使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收藏有14~20世纪俄国内外地图出版物19万份(件),从建馆之初,地图出版物就是其丰富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建立了有200多张电子地图的“18世纪地图电子图书馆”。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是基于局域网络运行和使用的网络资源系统,而非Intemet虚拟图书馆,用户只有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专门的阅览室才能够使用电子图书馆全文资源,Internet远程用户只能获取电子图书馆资源的信息、书目及使用须知等。为了对外宣传,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也将部分电子文献放置外网,供Intemet用户使用。
1999年11~12月,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先后与美国国会图书馆签订协议,共建俄英双语种的“相会在国界”电子图书馆网站。美方提供反映美国西部开发历史的文献。俄方提供反映西伯利亚、远东、阿拉斯加等地区开垦历史以及俄美两国人民在阿拉斯加和美国西北部地区交往的地图、图册、乐谱、图片、石印画及珍稀图书文献,许多资料都是从未公开,现有各类资料近3000种,历史图片7万多张。
在俄罗斯国立图书馆(PFB)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PHB)成功建设电子图书馆的基础上,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H3B)的建设提到日程上来了。
2003年1月,俄罗斯国立图书馆馆长B.B.费多罗夫致函俄文化部图书馆局局长E.H.库兹明,正式提出建立国家电子图书馆的倡议,即建立全俄文献电子收藏中心,接收和收藏各地图书馆、机构组织甚至个人的电子资源,以便对全俄文献资源长期保存、更新与利用。倡议得到了俄文化部的赞同与支持,E.H.库兹明在复函中指出,建立国家电子图书馆是一项将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并提供给国内外用户使用的国家工程,需要国家投资,建议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牵头组织国内主要图书馆参与建设计划的制订、组织与财政问题研究,吸引俄经济部、教育部、科技部、联邦出版委员会、通信部、“全民信息计划”俄罗斯委员会等部门参与国家电子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讨论,将各种讨论意见与建议提请俄联邦总统文化委员会审议,并在大众媒体和Intemet上公布和宣传。
2003年4月,俄罗斯图书馆联盟(PBK)在莫斯科举行了“建立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新闻会。2003年6月,E.H.库兹明代表俄文化部与各大图书馆馆长和信息机构负责人联合签署了标志着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建设正式启动的建设备忘录。2003年底。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网站(rusneb.m)正式开通,向Intemet用户提供免费和收费的经济、财政、法律、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电子版学位论文。为从总体上规划和指导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建设,统一认识和行动,2004年上半年研究制定了《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建设构想》。2004年7月,成立了合作建设国家电子图书馆工作小组,签署了实施建设计划协议。随后,俄文化部进行了建设项目招标。
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建设分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制定管理文件,确定成员与组织者的相互关系原则,从海量的数字化资源或Intemet免费资源中选取和确定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的核心资源,建立分布式电子目录,解决电子资源的保存与统计、编且等基本技术问题,建立成员间在联合数字化计划、特色资源共建、电子文献交换条件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机制;
第二阶段:建立咨询检索系统,研究与网络相关的技术问题,启动“远程书目咨询服务”系统模块;
第三阶段:向各博物馆、档案馆等开放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计划,解决Intemet中电子图书馆活动的法律调控问题。到2004~2005年,已基本完成了购置和安装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装载录入设备、研制技术软件与程序等工作。
在集中力量建设国家电子图书馆的同时,俄罗斯政府也适时支持和推动了另外一些有全国性意义的电子图书馆的建设。其他比较重要的部级电子图书馆包括:教育资源中央图书馆、国立历史图书馆以及作为图书馆职业团体存在的地方图书馆联盟协会(APBHKOH)、俄罗斯信息图书馆联盟(PHBK)的电子图书馆等。俄罗斯教育资源中央图书馆是2002年由俄教育部创办的。建设俄罗斯教育资源中央图书馆是《建设和发展育信息环境(2001~2005年)》联邦专项纲要的组成部分,投入资金2.16亿卢布。目前,教育资源中央图书馆是由国家财政拨款的国家机构,由“公共图书馆”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它既是一个普通的图书馆又是电子图书馆。
在此前后,俄罗斯地方级图书馆如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公共科技图书馆、卡累利和国国家图书馆、车里雅宾斯克州科学图书馆等也都提出了各自的电子图书馆建设计划。这标志着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已经在国内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建设向纵深发展的突出标志是各种社会组织、商业机构和个人创建的电子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据俄电子图书馆协会会长A.B.安托波里斯基统计,目前在俄Imemet上约有400~500个公共的科学教育类的电子图书馆和电子收藏品库,其他类似于电子图书馆的由个人创办的规模较小的全文电子文献库以及一些机构网站建立的专题数据库则多达千余个,其中比较重要和有社会知名度的包括:
(一)“俄罗斯文学和民间艺术”基础电子图书馆(feb-web.m)。2002年7月,由HHgbopMperHcTp科技中心和俄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共建,提供文本、视频、图画等各类网络全文信息,主要收录11~20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和民间文学艺术以及俄罗斯哲学家和民间艺人的故事、俄罗斯语文学和民俗学历史资料,所有资源免费使用。
(二)科学电子图书馆(http://elibrary.ru/)。1997~1998年由HaTpa-Hearrp公司建立,受PM、索罗斯基金会、俄教育部赞助,主要是面向俄重点大学图书馆、俄科学院系统图书馆、科技图书馆和地方大型科学图书馆提供国内外科技期刊和数据库。科学电子图书馆包括从1989年开始的6 726种科技期刊,总数40多万册,800多万篇文章论文,登记注册用户30多万人、l 000多个机构,是欧洲最大的科学信息库,也是世界最大的科学电
子图书馆之一。
(三)公共互联网图书馆(http://public.ru/)。该电子图书馆2000年4月由“公共图书馆”股份公司成立。是面向俄国内社会各阶层使用的大众信息传媒数据库,收藏有从1990年至今的俄国内连续出版物,包括1000多种中央和地方报纸、期刊,建立了中央和地方连续出版物的资源保存库,同时开展用户书目信息咨询服务。研究大众信息传媒市场。该馆使用美国Convera公司的ExcMiburRetrievalWare搜索软件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搜索,资源一般是免费使用,如果用户提出特殊个性化服务则收费。
由电子图书馆爱好者、作家、收藏家等个人建立的有重要影响的电子图书馆,应首推俄罗斯虚拟图书馆(rvb.m)、马克西姆・莫什科夫图书馆(http://lib.ru/)、库利尔和梅福迪网络图书馆(lib.km.m)、叶夫根尼・彼什金公共电子图书馆、阿列克谢・卡玛罗夫图书馆(http://ilibrary.ru/)等。这些个人电子图书馆主要是收藏那些不受著作权限制而自由使用的文献资源,包括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果戈里等俄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以及现代文学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个人电子图书馆虽然大都是用自有资金建立或曾得到国内外基金的支持,但其社会效益却毫不逊色,如马克西姆・莫什科夫图书馆现在每天的访问量可达3万人次以上。
三、俄电子图书馆的发展前景
现在,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的建设已呈现出国家与地方、公有与私有、集体与个人多点开花,竟相辉映,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
但是,在电子图书馆建设发展空前繁荣的背后,也存在和隐含着众多问题,电子图书馆建设者各自为政,随意性较强,缺乏统一的组织、规划、协调,客观上造成电子图书馆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这种无序、缺乏系统和长远规划、资源分散的特点对俄电子图书馆的整体发展非常不利。
为从总体上规划与协调全俄电子图书馆建设,加强电子图书馆建设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与配合,建设全俄统一的电子文献空间,俄罗斯国立图书馆、科技信息中心、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于2005年2月在莫斯科组建了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协会。A.B.安托波里斯基当选会长,俄罗斯国立图书馆馆长B.B.费多罗夫被选为组织委员会主席。同时通过了《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协会章程》和《电子图书馆创建者建设电子图书馆资源相互关系原则》,这两个文件就协会的成员及其权利义务、法律地位以及成员在组织和管理、目的与任务及发展战略、财产与经费、文献数字化、资源收藏与获取、编日、保存和服务等方面相互协作配合作出了详尽规定。2005年4月,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协会举行首次全俄大会,讨论了该组织的基本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向。9月举行的组织委员会会议通过了《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协会2006~2008年工作计划》和《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协会发展战略》。从2004年12月起。协会每月举行一次《电子图书馆:理论与方法》研讨会。2005年10月,协会网站(WWW.elibra.m)正式开通,每月出版电子版的《俄罗斯电子图书馆通报》,通报协会工作活动信息,提供电子图书馆研究成果与资料,供公众免费使用。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图书馆;
阅读推广;
儿童;
策略
一、国外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经验
(一)创新型的推广理念
国外的图书馆,针对儿童阅读的管理理念,也在积极调整之中。如美国纽约皇后区公共图书馆,甚至对婴儿开放,并教家长如何利用图书馆念书给婴儿听。刚满一周岁的小读者,可以由父母陪同听故事,小读者的父母还,可以在图书馆免费上五次培训课。又如加拿大图书馆人对公民阅读素质的培养,是从婴幼儿时期?开始的。在每个孩子出生之后的一周内,社区护士要做一件重要的事――免费赠送一套图书、一张音乐CD。另外,图书馆每周会组织1~2次专门针对婴儿的阅读活动,让孩子们在成长中始终与书相伴。而加拿大温哥华图书馆馆长叶慈则表示:“图书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有趣,乐意来。”这些新式的阅读理念,在一般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出现得并不多,但对于儿童阅读来说却很有针对性,不仅能吸引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也会让更多的家长来到图书馆,对图书馆读者群的扩大很有帮助。
(二)创新型的推广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图书馆吸引孩子阅读的重头戏。除了讲故事、戏剧表演、作家见面会等活动,各个图书馆还想出了不少高招吸引孩子。例如,一些学校的图书馆,推出阅读奖励计划,大致方式是:图书馆的一些图书按难易程度分级计点,随书附有一张电脑卡,学生看完书后,只要回答卡上所列的问题,通过电脑检测后,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点数,累积到一定点数,就可以兑换奖品,这不失为一种吸引孩子阅读的良策。温哥华等地的社区图书馆,每周都会举办一次专门针对0~2岁婴幼儿的读书会,在读书会的45分钟里,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与一位图书管理员共同参与,由于此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模仿发声、学习语言、认图识物的阶段,所以读书会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向孩子们展示1~2本绘图本的图书,让他们逐渐接触书本、图片,大家一起读、唱节奏感强的儿歌。所有这些活动,都始终贯穿动作演示。这种读书会的形式活泼,十分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阅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三)创新型的阅读推广计划
图书馆本来就是教育的一部分,面对信息化的浪潮,主动出击,提出各种各样的阅读计划,深度介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可行也是必要的。如美国图书馆协会推出“从出生就阅读”计划,鼓励父母培养出热爱阅读的孩子;
在澳大利亚,图书馆会在最显著位置,陈列新书与推荐好书,每周辟出固定时间段作为“故事时间”、“阅读时间”,邀请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到图书馆参加活动。图书馆也常散发手册,教家长如何带领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此种方法将培养孩子的阅读与对孩子的教育相结合,既推广了阅读,也促进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从以上的推广内容看来,虽并非所有的方法途径,都适合于我国。但有一些方面是值得借鉴的。特别是在一些细节上,例如图书的陈列、对于小读者家长的服务等,国内的图书馆应该可以做得更好。包括人性化的服务理念、针对儿童阅读的活动的开展,国内图书馆人也有很大的开拓空间。而最重要的,是敢于创新思路,创新理念,以真正能吸引孩子的方式去推广儿童阅读。正如温哥华馆的叶慈馆长所说,图书馆应做到的;
“是让孩子觉得有趣,乐意来。”
二、多方配合推广儿童阅读
儿童阅读推广需要做的东西很多,但最关键的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由点及面改善儿童的阅读环境。具体说,即推广儿童阅读要从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个图书馆做起,再到一个学校,一个社区、直至整个社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儿童阅读的推广中,这个事业就发展起来了。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图书馆员个体的作用,在工作中抱着哪怕我只能影响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心态去工作,相信我们恒久的努力,势必会影响整个社会。
(一)与低幼儿配合
图书馆宣传辅导部可尝试一项特色服务工作,即有目的、成规模、正规化地接待幼儿园的幼儿集体来馆参观,作为工作内容之一,并将其逐步纳入计划,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图书馆宣传服务工作,特别选派思想和业务综合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接待幼儿参观。可以搞实践性的活动,让小朋友们有更深的体会。
(二)与中小学校配合
公共图书馆应主动出击,推行一生一卡计划,为学校提供上门办证,争取让每个孩子拥有人生第二本护照――借书证;
提倡学校布置,借助图书馆才能完成的作业。孩子们持续阅读的最大动力,来自完成学业的需要。图书馆应积极尝试倡导学校布置假期作业时,设置一些知识性课题式作业,让学生利用图书馆检索资料,学习撰写小论文;
通过动手实践,真正学会利用图书馆,掌握检索资料、鉴别、筛选信息的能力。
(三)与家庭配合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同样,儿童的阅读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引导。父母是儿童阅读的第一个模仿对象。有爱书的家长,才会有乐读的孩子。对此,图书馆除了帮助家庭挑选个性化的阅读书目,提供亲子共读的阅读环境外,还可以通过活动,向家长示范如何给孩子读故事,讲故事等阅读技巧的培训。举办亲子读书会,促进儿童特别是因识字不多,需要父母协助的低幼儿童的阅读。
“儿童阅读推广计划”的实施,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进行长期规划和贯彻落实,以免流于形式。国外图书馆开展“儿童阅读推广计划”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也要因地制宜、锐意创新,不能只依靠个别图书馆的推动来实现。而需要由政府牵头,让各大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联合起来,并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支持阅读推广计划。只有采取这种方式,“儿童阅读推广计划”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并最终使阅读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张青(1965-),女,大学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阅读推广。
参考文献:
图书馆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规划设计 网络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niversity Library
WANG Yichao
(Library of Baoding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
Abstract Due to stronger professional books storage, the university library becomes a ideal place for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enrich themselv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university library to take the library complete, variety, update-fast advantage, planning and design becomes possible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t is also the realistic need.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network library
1 原有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原有图书馆的使用率不高
图书馆的使用率是衡量一个图书馆是否兴办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因为图书馆作为读者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培养自己能力的场所,只有被人们高频率的使用,才能发挥出其基本的功能。近年来,图书馆使用率降低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在主观方面既有读者学习习惯的改变,又有学习方式的变化。现在是信息时代,读者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经不完全局限于学校的图书馆了。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所以读者去图书馆学习的时间就明显的减少了,这是图书馆使用率降低的主观原因。在客观方面,现有图书馆的图书在种类方面、内容更新方面都是差强人意的。由于图书的投入比较大,收益甚微,基本是公立性质的,在资金的来源方面、人员的配置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样造成了旧有图书馆使用率的不足。
1.2 原有图书馆的设施配置不到位
原有图书馆在设施配置方面也是不很理想的,服务人员缺乏、借还书籍手续复杂,尤其是在书籍的检索方面,没有达到读者准确、快捷的检索到所需要的书籍的功能。需要的书籍找不到,找到检索的书籍不存在,或者存放的位置不准确等等方面,都给读者在图书馆的使用方面造成了不必要的困难,对图书馆的信誉有一定的影响。硬件设施的不到位,也是有很多原因的,资金方面、管理方面、高科技的使用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2 高校新图书馆规划设计的原则
高校新图书馆的规划设计原则既体现图书馆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特性。首先是实用性的原则。实用性的原则是图书馆在规划设计方面的基本原则,但是在不同的图书馆又有着不同的体现。高校的新图书馆规划设计的实用性原则就是要突出为高校学生服务,为高校附近的居民服务,甚至为广大的市民服务的理念,提供具有高校特点的书籍资料。比如文史类的高校,在图书馆的新馆的规划设计方面就应该体现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
而理工类的高校则更倾向于体现科技的内容。其次,高校新图书馆在规划设计方面还应该体现方便快捷的理念,尤其是在图书的检索方面。这不仅仅是增加几个工作人员和几台电脑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需要对新图书馆整体的规划设计有新的思路,新的做法,才能满足方便快捷的需要。
3 高校图书馆新馆规划设计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局域网
新图书馆的规划设计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校园的局域网就是新图书馆规划设计方面很好的创举,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现在图书馆已经实现借还书籍的电脑化,书籍的检索也可以在电脑上进行,但是,这些还是局限在图书馆的内部实行,在高校的其他地方还没有办法进行。局域网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自习室,在寝室,甚至在社会的其他地方,只有通过一定的身份认证,就可以了解自己需要书籍的存在情况,并进行网上的借还活动。甚至可以预约借还的时间,方便自己的时间安排,避免读者的集中借还活动。这样既是方便图书馆的工作安排,同时也节约了自己的时间。利人利己,是新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3.2 建立网络图书馆
网络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很多以前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在网上进行了。适应这一时代大趋势,网络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网络图书馆是现在图书馆的有力补充和延续,满足了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活动的需求,是未来图书馆的新型模式。尤其是对一些文科类的高校,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不方便或者不能外借的图书,就是在图书馆内部阅读,也会受到很多的限制。比如,一些珍惜的古善本图书,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而读者对这些充满智慧和浓重历史文化氛围的图书充满了好奇和阅读的欲望,在保护古善本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两难选择中,图书馆往往是以保护为主的,这让很多读者望洋兴叹,尤其是需要对某些方面进行研究的读者,就更加无可奈何了。网络图书馆就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把需要保护的书籍到网络上面,供人们阅读、学习,既方便了读者,也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个双赢的好措施,应该大力的弘扬。
3.3 新图书馆的社会化
高校新图书馆的社会化发展,一直是比较落后的,也存在着很多的误区。传统的观念认为,高校是高雅的学术殿堂,高校的图书馆就是为本校师生服务的,不应该社会化。其实,这是对高校图书馆作用的误解,也是对高校职能的曲解。高校从本质方面来看,就是社会的一个组织细胞,高校和社会的关系已经是水融,合为一体了。现在的高校在很多方面已经实现社会化了,比如后勤,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也将是大势所趋。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发展,首先是有利于全民的知识水平的提高,一个教育水平低下的民族是一个失败的民族,一个不知道提高教育水平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水平,提高中华民族的民族素质,高校的图书馆有着重大的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对社会开放,甚至发展成为融科研、阅读、休闲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文化的航母,对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知名度、提高国内国际影响力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科研领域,广泛开展科普读书活动,积极开展高新尖技术的科研,会使高校图书馆在国际的影响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在国际方面影响力的提升,既有利现实、也有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
4 总结
总之,高校图书馆新馆的规划设计已经不仅仅是满足本校师生的需要了,同时应该满足学校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进步发展的需要。从这个方面来讲,高校图书馆新馆的规划设计,已经和学校的未来发展蓝图融合在一起了,甚至和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复苏有紧密关系,所以做好高校图书馆新馆的规划设计,尤其是创新的做好高校图书馆新馆的规划设计已经是刻不容缓了。建立高校图书馆的局域网、创办网络图书馆、开放图书馆、使图书馆社会化等等都是做好高校图书馆新馆规划设计的有利措施和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