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工作计划 >

2023年医生教研室工作计划【五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7-07 15:50: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1.根据养殖业结构调整,更新教学内容。目前养殖业主要以反刍兽、猪、禽、宠物等动物饲养为主,所有专业课程除了以传统教材中的大家畜和家禽为主要内容,还增加了反刍兽、中小动物和宠物等疾病的相关内容,并补充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医生教研室工作计划【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医生教研室工作计划【五篇】

医生教研室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1.根据养殖业结构调整,更新教学内容。目前养殖业主要以反刍兽、猪、禽、宠物等动物饲养为主,所有专业课程除了以传统教材中的大家畜和家禽为主要内容,还增加了反刍兽、中小动物和宠物等疾病的相关内容,并补充了当下新的防治方法和药物知识,以适应当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和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需求。

2.改变传统观念,由全面授课改为专题授课。在大学普遍“课时减少,教学质量绝不能降低”的前提下,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经讨论决定采用“专题授课”的方式教学。在兽医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筛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并且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作重点讲授,采用专题形式全面讲解。这样教师就有充裕的时间根据专题多角度全面备课,把课讲得更精,重点难点讲得更透。另外教师在介绍某一专题疾病的基本情况后,根据每一专题疾病的特点,提出比较全面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最后教师补充、归纳、总结,上升为理论性的知识重点。专题授课可让学生进行充分地参与和独立思考,使得课程的讲解既全面而又重难点突出,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采用此种方式可以改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把教材的各章节都要向学生讲到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扭转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开拓能力的培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不很理想的教学局面。

3.运用多媒体教学。佳木斯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中的家畜内科学、家畜外科学、家畜传染病、兽医寄生虫学、中兽医、畜牧学概论、家畜繁殖都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授课教师均制作出了精美、完整、实用的课件,转变了原有的在黑板上画图、或作挂图等方法教学模式,从根本上,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如教师在上《家畜传染病学》课程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形象、生动、直观地反映家畜传染病的病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学变化等特征。多媒体教学存在学生上课记笔记跟不上教师速度的问题,我校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编写一份内容包括讲授的主要内容和一些知识难点、思考题及学生参考书目的教学提纲,使学生人手一份。学生有了提纲后,再也不必忙于在课堂上记笔记,这样有时间进行课堂思考;教师的讲授速度也可大大提高,提高教学效率。

4.安排学生自学。因学时有限而无法讲授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了解或掌握的课程内容,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自学。为保证学生自学的质量,教师在适当的时间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进行督促、检查和测试。

5.考试形式灵活多样。以前各门课程均采用单一的闭卷形式考试,以百分制来进行成绩的评定,影响了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改革兽医专业考试的形式,按课程性质和特点,灵活运用笔试(开卷和闭卷)、口试、实际操作、写小论文或小综述等多种考核方式,鼓励采取多种考核方式联合运用的考试形式。对专业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可实行严格的闭卷考试,选修课程和考查课程可采用开卷考试、口试、小论文或小综述形式进行考核,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五档记入成绩,控制优秀比例,奖学金及优秀生的评定在选修和考查课程合格的基础上按主干课程的成绩计算。促使学生把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主干课程上,同时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给学生以更大的学习自由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对实行笔试的课程,要加强试题库、试卷库的建设,确保试题质量;
加强笔试考试各种题型(填空、选择、判断、简答、问答、论述、名词解释、计算)的把握,尽量在试卷中兼顾各种题型,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实践教学改革

动物医学专业具有实践性和技能性非常强的特点,实践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中占有极大的比重。认真做好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是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在工作中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根据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进行动物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培养他们的临床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1.开设独立的实验技术课。实验不仅使学生得到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培养兽医专业学生能独立进行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工作,具备做临床医生的能力基础,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将实验与理论分开,作为一门独立的实验技术课进行教学,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创造条件。目前动物医学专业开设家畜解剖实验、动物生理实验、兽医药理学实验、兽医病理实验、兽医临床诊断实验、家畜传染病实验、家畜内科实验、兽医寄生虫实验、家畜外科实验和家畜繁殖技术实验等。

2.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在保证兽医专业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前提下,适当加入一些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专业教师提前把综合性实验的要求告知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并对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结果进行记录。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加以指导,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操作技能。如家畜繁殖技术实验中的品质检验方面的技能就可以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围绕品质检验理论方面的各项检测指标(外观、密度、畸形率、顶体异常率、生存指数等)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这样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并更好地掌握品质检验的实践技能。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把兽医临床实际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巩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目的地进行兽医方面的专题调查,把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畜牧生产中的疾病问题列为实验教学的内容,依此来组织大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使实验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得以调动。专业教师还利用课余、双休日、假期带领和指导学生到佳木斯附近郊区农村、养殖场开展畜禽疾病的普查工作,了解常见畜禽疾病的流行与畜禽舍环境卫生状况、畜禽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关系。加强兽医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自学等独立开展兽医工作能力和独自分析、解决实际饲养过程中畜禽疾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接触畜牧生产,认识社会,培养劳动观念的重要形式。

4.加强实验室建设。我校动物医学专业实验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设实验室。动物医学专业组建了兽医实验室、动物生理解剖实验室、兽医诊断实验室、兽医诊断实验准备室、动物标本制作实验室等5间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到240m2。实验室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药品和实验易消耗材料能够充分满足实验教学要求,很好的满足了教学需要;
实验室现有六道生理记录仪、大动物手术台、小动物手术台、冰箱、离心机、752分光光度计、蒸汽灭菌器等先进仪器,且设备完好,能很好的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二是加强实验室管理。除认真执行佳木斯大学和学院实验室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外,我们还根据兽医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和合理。实验室主任负责整个实验室的规划,仪器购置、实验动物计划制定等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实验室工作考核、登记实验员考勤情况和兽医专业教师参加实验室工作情况,保证所有教师均参加实验室建设。每门兽医专业课程设立骨干教师,骨干教师负责各分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各分实验室实验员分工细致,管理好各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环境卫生;
三是加强实验室规划工作。我们制定了兽医专业各分实验室详细发展规划,指导实验室建设。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原则,本着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方针,有计划分阶段加强实验室规划工作。

5.加强实习环节的组织与管理。一是制定毕业生实习计划。实习计划包括实习单位、学生如何分组、每组学生人数及名单、每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每组指导教师、实习检查方式和实习考核方式等。从召开毕业实习动员大会、实习过程中教师检查指导方式、实习结束时实习报告的提交,到教师实习成绩考核等各个方面都有严密计划。二是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随着我校兽医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畜牧兽医单位或公司要求我校派实习生。我们选择实习条件好的、交通方便的单位或公司作为我校兽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基地。三是严格实习考核。考核内容具体包括:实习的纪律、态度、出勤和兽医专业技能。考核方式包括学生自我考核、实习小组考核、实习单位考核和指导教师考核等四种形式。

三、专业师资水平的改革

教学师资水平方面的改革目的是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确保佳木斯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佳木斯大学动物教研室根据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与措施积极采取外校引进、送出去培养、在职培养、相互帮扶等途径,加快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业务技能的提高。目前动物教研室形成了完善的高学历、高水平、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动物教研室目前共有专任教师9人,平均年龄38岁。45岁以下博士、硕士4人占人员总数44%;
高级职称以上人员5人,占人员总数55%。学术梯队结构基本合理(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助教1名)。

四、教材方面的改革

医生教研室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005-02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其目的重在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多年来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为指导,通过改革建设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和体系,突出我校理医工结合的鲜明专业特色,进一步探索在医科院校开办工科专业的规律与特点。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建设生物医学工程广东省级示范教学实验中心、大力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等途径,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实践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立体式、多层次实验教学平台,深化教学体系改革,逐步研究和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新理念和模式,使学生在综合素质增强的同时,工程理念和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为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贯彻落实奠定基础[1-3]。

二、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传统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存在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验证性实验内容比重偏大,缺乏系统性工程实践训练内容,导致学生不能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即实验前实验讲义,讲义包括实验内容、操作方法与步骤、每一步预期结果、实验报告格式等,学生机械性按照讲义完成操作,缺乏主动思考,扼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实践条件建设方式。实验室、实践基地包括学生实践的场地、设备和工程环境,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教学实验室一般是根据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而设置的,其功能是辅助理论教学,其特点是课程专用、功能单一、实验室规模小、利用率低,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工程素养培养;实践教学基地一般是建在与学校有业务往来校外企业,但是大多数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实践方面积极性并不高,多流于形式,甚至有企业将来实习基地实习的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并未达到系统工程训练的目标。

3.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目前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教学型高校的教师大多具备良好教育背景、名牌大学毕业并具备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经历,参与过高水平科研项目并发表过高水平科研论文,但大多数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因此高校教师中具有企业经历的“双师型”的教师数量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实验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环节的专门训练,因此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

三、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改革措施

1.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根据“卓越计划”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扩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加大专业实验室投入,提高实验室综合利用率;引进企业的资源和设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利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搭建具有工程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实验室建设。①近年来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经费的支持下,大大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并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为此我院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验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广东省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迈上新台阶。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我院先后和北京微信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医学信息检测联合实验室”,和无锡祥生医学影像有限公司建立了“医学影像联合实验室”,这些公司无偿提供实验设备,这些实验室投入使用,大大增强了我院实验室实力。为此我院将充分调动全院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我们学校和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中。③通过自主研制实验设备以及联合研制实验设备,大大降低实验设备成本,提高了实验室设备数量并且锻炼了教师队伍。④通过整合学院内部教学资源,组建综合实验室及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不仅能进行认识、验证型和综合型实验,而且能完成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实现实验设备资源的交叉综合利用,充分提高实验室装备的使用效率。

(2)教学科研共用实验室建设:我院科研力量雄厚,科研实验条件优越,建有数字化诊断治疗设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医学图像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大型医疗设备质量检测工程中心。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创新实验基地建设,需要大量的科研项目来支撑,因此在这些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建设中既兼顾科研的需求,又充分考虑实验教学的需要,建成科研和学生实验教学共用模式。达到科研促进实验教学的目的,并且把这种模式拓展到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中。

(3)实习基地建设。筛选具备带教师资力量和实习条件、管理规范,并在医疗器械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司确定为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我院先后和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杉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深圳新开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雅培中国诊断部签订了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协议,确定为我院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课程实践、实习、课程设计、学科竞赛、科研实践等创造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4]。

2.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整合。

(1)教学内容改革。整合传统实验内容,将单一性、验证性实验整合为综合性、设计型实验,结合企业项目补充工程训练内容,强化课程设计,将各种部级、省级设计大赛内容纳入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的实验项目。在毕业设计前必须完成一门综合实践必修课,综合实践题目由学校老师和企业老师联合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选择,形成具有产学特色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2)推进实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为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需要,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大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老师只给出实验项目的技术指标要求。要求学生完成原理方案设计、理论计算与分析;经与带教老师讨论通过后完成硬件实验样机搭建、样机性能指标测试等环节,形成完整的工程化的训练过程。

在考核改革中,改变传统的实验结果加实验报告评价方式,采取考察实践全过程、实作作品展示、现场答辩、实践总结分析等方式,重在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5]。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参与“卓越计划”实践教学的教师应具有在企业、医院工作或培训的经历,熟悉工程实践环境和过程。没有相关经历的新任教师必须到企业或者附属医院相关科室顶岗工作一年,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利用科研合作机会去合作企业与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了解工程环境和生产过程,积累工程经验;聘请医院工程科室、企业中技术水平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综合素质好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开设实践性强的课程。推动附属医院设备科、信息科成立教研室,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工程科室的人员力量,直接参与专业实践课教学。

加强产业技术高级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探索实施选聘优秀科技企业家、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教授”,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6-7]。

四、结束语

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兴趣,注重学生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实践结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工程意识、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生物医学工程卓越工程师。

参考文献:

[1]何波,李思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机械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3).

[2]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3]张林香,王忠德,王俊文,郝晓刚,刘世斌.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深化改革实验教学体系[J].教育学术月刊,2012,(1).

[4]李俊,薄翠梅,王鑫国,张广明.卓越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平台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

[5]赵存有,刘春生,侯清泉.面向就业的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研究[J].教学研究,2013,(2).

医生教研室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
实验室建设;
计算机公共教学平台;
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0019503

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XJC201215)

作者简介:吴淼(1981-),男,硕士, 新疆医科大学医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人工智能。

0引言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大多趋向综合性或交叉性的学科专业设置,在综合性大学中形成了许多不同医学专业学制(四年制、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在一定时期并存的现状,呈现多校区的分布状态。随着国家整体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医院信息系统、远程医疗、远程医学教育、医疗保险系统、公共卫生系统、疾病预防预警控制系统、社区医疗保健系统等数字医学系统广泛深入到医疗健康的所有部门和业务工作中。面对快速发展的数字医学大环境,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在逐步调整计算机相关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的同时,配合医学课程建设的需求,加速信息化大环境下的教学实验室公共资源平台的建设[1]。整合资源、统筹规划,构建共享度高、开放性好的实验教学大平台,使有限的资金投入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是我校近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2]。

1信息化环境下高等医学院校各学科教学现状与发展需求

1.1计算机相关基础课程设置调整趋势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与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指出,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是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育[3]。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各高等院校从本校各专业培养学生的需求和目标出发,设置各自的计算机相关基础课程的体系结构[4]。针对我国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医学基础的深层研究,专业化的计算机医学应用技术成为医学生应该且必须掌握的常规技术的现状,我校医科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按“文化基础、网络基础技术程序设计和应用技术、数据库技术医药信息学”三段式课程教学体系结构展开。第一段的课程在围绕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学生计算机和网络操作应用能力的同时,并辅以数据库技术初步使用能力的训练;
第二段的课程,根据医学各类专业的需求选择性地开设VC、VB或Java等程序设计类课程和SQL数据库或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与多媒体制作等相关课程;
第三段则紧密联系医学应用需求,以“医学信息学”课程为主。根据校医学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将医学信息学的课程内容定位在医学信息采集、数据编码、数据存储与传输,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专家系统、医学计算机仿真和医院信息系统(HIS)等方面,介绍人体医学信息的产生、采集、编码、处理和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组成信息系统的原理、规律和技术,为医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和应用医疗服务环境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打下基础。

1.2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与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学现状

大多数高等院校在整并后,基本是呈多校区分布状态,某些学科专业则前期后期教学在不同校区进行[5]。笔者所在的学校各类医学相关的二级学院的各专业前一年或前两年在大学城校区进行公共课基础教学,三年或四年在医学院校区(北校区)进行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随着在医学院校区的各医学专业教学与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医学专业各类课程利用计算机实验环境进行医学数字化实验和系统设计的创新性实验以及计算机化教学考试改革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一些小专业(如医学检验和生物医学工程)在后期的专业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尽早感知医院的数字化工作环境,需要有模拟的虚拟环境进行实验训练;
同时一些与计算机相关的理工课程也需要完备的计算机软硬件实验环境。

面对跨校区的早期医学实验教学和后期的专业教学中门类繁杂的实验需求,是为各个专业实验课程建立完全独立的实验环境,还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资源共享的实验环境?这成为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和持续发展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如何将教学、实验教学和学生科研的资源有机融合,用最合理的投入获取尽可能高的利用率,实现真正意义上校园资源共享的关键问题。

2资源完全共享的计算机公共教学平台搭建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结构发生变化后,配合医学课程教学改革,计算机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功能必须从单一的计算机实验转变为与医学教育密切结合的,可提供满足现代数字化医院信息技术技能训练的多功能实验教学环境。尤其在跨校区的教学分布环境下,组合多门类课程实验,重新规划实验室功能,进而建立资源可完全共享的计算机公共教学平台,实现教学、实验、科研和社会服务在公共平台上的集成。

2.1实验室建设目标

医学多媒体实验教学成效的高低与提供实现多媒体实验教学网络基础平台的建设水平息息相关,配合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调整和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把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实验室的建设与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融合到一体[6]。通过教改项目,设定实验室改革总目标,即以校园网作为平台,以医学知识库及医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为基础,以网络远程教学作为手段,实现计算机的立体化教学;
以医学信息学实验为目标,整合现有的计算机实验课程,创建以医学知识库和临床电子病历为核心的HIS(医院信息系统)仿真教学系统;
以现有的医学实验课程为背景,创建医学形态类和功能类的数字化实验课程;
以学校附属医院的数据中心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教学科研资源,创建辅助医学信息分析和挖掘的教学及研究的虚拟平台,完善公共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及计算机化考试环境。

2.2计算机公共教学平台的网络架构和建设

依照上述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与定位,考虑到医学院学生前后期教学跨校区且专业课程门类繁杂,各类医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在网络环境下展开。在学校一期“985工程”的投入建设下,经过分段实施建设计划,医学院计算机中心在北校区建设了各学科共用的计算机公共教学平台(又名医学数字化实验室)。该平台采用了校园网下的Intranet分级网络群集结构,如图1所示,并组建了各学科资源共享的服务器组群的接口平台,适度将各类医学课程、与计算机相关课程所需的实验教学软件分别配置在4个实验机房的软件平台上,建设了一个各学科共用、技术规范、环境统一的数字化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同

时针对各学科的标准化考试,构建了基于局域网的数字化考试平台,该考试平台可提供医学各学科课程自主进行组题、考试、自动改卷,并实现了跨校区远程考试收发试卷。计算机公共教学平台作为医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支撑平台,已逐渐从单纯的计算机教学实验环境转变成可以为医学教学服务的多功能公共教学实验环境[7]。

医学数字化实验室拥有实验面积约500m2,下设1个主控室、4个网络多媒体综合实验室、1个多功能专业实验室、1个图像工作室,约有各类中、小型服务器12台,多媒体学生工作站212台,通用实验微机30台,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12台,各类电化教学设备4台(套)。实验室的4个多媒体实验室的工作站与主控室的12台高性能服务器联合组成了一个独立的1 000M主干、100M到桌面的Intranet网,再通过校园网接入Internet,并且具有自己的WWW、FTP、Email服务和计费管理系统,可提供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实验,如图2所示。

2.3计算机公共教学平台实施成果

计算机公共教学平台建成后,实现了一个大班(4~5个实验小班)同时进行实验教学,并完成了医院信息系统仿真教学环境的建设,投入使用将近5年。截至目前的统计,该计算机公共教学平台面向新疆医科大学全体在读学生实行全天12小时开放(8:30-17:00,18:30-21:30),面向主校区各层次各专业的医学生和各层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开设了43门实验课程,每年累计接纳课程实验学生人数约4 300人,自主实验学生人数约2 000人,机时数为824学时,人时数约159 816学时。此外,协助药理教研室、病理教研室、解剖教研室和生化教研室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实现了药理、病理课程、人体解剖课程和生化课程的网络考试,累计共进行了7次相关课程共计1 910人的计算机化考试工作。在完成平台建设使用的过程中发表教改文章9篇;
主编或参编“医药计算机应用基础”、“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等8本教材;
开展教改、科研和学生科研活动约26项。目前,除了向医学检验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医院信息系统”的仿真实验,还为医学研究生开设了生物数学模型仿真实验、医学影像论实验、图形图像分析仿真实验教学,如图3所示。

3计算机公共教学平台可持续发展思路

为适应医学数字化技术环境下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需求,笔者所在学校充分利用计算机公共教学平台资源统筹规划和高度共享的优势,从全局、前瞻性发展的合理配置规划角度出发,积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计算机公共教学平台。该平台下一阶段的建设应该与学校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医学基础实验室合作,培养一支适应医学数字化教学的教师和技术队伍,形成综合环境;
开设医学数字化实验课程,制定相关课件资料的交换标准和规范,规划和设计医学课件资料仓库的结构,逐步建设医学形态类和功能类的网络实验教学模拟环境。本校现正在筹划开设的平台和项目有:“医学形态类实验课程数字化仿真平台的构建”,旨在支持医学各科实验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应用(如阅图训练与考核);
“医学功能类实验课程数字化仿真平台的构建”,旨在结合医学各科和医学临床,构造离线临床信号分析的数字化实验环境;
进一步与各科实验

教师合作,开设“基于数字图谱的数字化实验项目”(如脑结构的三维重构、数字化人体器官解剖模拟实验);
设计和引进医学功能类的网上模拟实验软件,进一步与各科实验教师合作,开设基于信号处理的数字化实验项目(如脑电、心电信号分析);
“医学功能类实验课程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 可以让医学生可以利用平台所提供的工具去学习临床的先进诊断技术,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思考,拓宽他们的联想思维,促进他们研究新的诊断技术。

4结语

医学院校计算机公共教学平台的建设从信息技术层面提升了当前医学教学改革的深度与力度。为适应医学数字化技术环境下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需求,创造一个面向医学生的医学数字化学习和科研环境,是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全新探索和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邹赛德,卢初袆,刘燕.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园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J].教学研究与实践,2006(8):541547.

[2]赵爱玲,崔朝军.构建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2012(5):3940.

[3]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刘燕,邹赛德,何建璋,等.论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相关课程设置重构[J].医学信息,2005,18(4):300302.

[4]刘燕,练伟,刘洪刚,等.依托校园网的课程教学及其管理[J].教学研究与实践,2006(8):417422.

医生教研室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PDCA循环;
研究生

临床型研究生在医院的培训定位即为住院医师,2010年,中国精神科医师协会(CPA)在总结2007年出台的《精神科医师培训细则》执行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和《精神科培训基地专科条件》,即将由卫生部批准后正式公布。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基本目标是通过为期3年的标准统一的规范化培训,使受训者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达到独立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培训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是临床研究生整个医学教育过程的核心任务和关键环节。

PDCA循环最早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Shewhat提出的PDS(Plan Do See)演化而来,后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改进为PDCA循环。PDCA在企业管理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国标GB/T19001、GB/T28001等企业质量管理的工作标准。其基本含义为[1]:P(Plan)--计划目标,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内容的细节;
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
A(Action)--总结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
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不断改进,由此呈阶梯式上升。

为提高精神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质量,我院根据PDCA系统制定出临床培养系统,使教与学有程序,质和量可监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1计划阶段(P)

1.1根据精神科特点,制定培养计划 精神病学本身具有抽象、难懂以及给人以"看不见、摸不到"的特点,精神障碍的诊断以症状诊断为主,缺少客观的实验室诊断依据,对于研究生而言在掌握基本的精神症状及沟通技能的基础上再往纵深发展实属不易[2]。在制定培养计划前,广泛召集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并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的医师进行座谈,征集与会人员意见及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根据讨论结果制定新的临床培养计划。

1.2制定培养计划时,根据以往教学检查、教学督导结果,找出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不足之处,分析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计划。

1.3组织临床研究生座谈会,收集与会者对临床培养的建议和意见,包括学生对带教内容的需求,带教时间安排、带教老师态度、教学查房、临床督导等。

1.4实施教学动员,召开针对临床研究生临床督导的教师动员会,使带教老师树立目标意识和积极的教学态度,要求一切教学均按教学目标规范化进行,在科室间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2执行阶段(D)

2.1对研究生实行强制性晚间业务学习 每周一、二、三晚在固定的时间及教室进行学习。学习方式为:学习小组,研究生自行组织,由临床班主任和聘请的主治医师指导进行。主要学习临床基本知识,每次轮流由2~3名研究生带领大家学习,学习后进行讨论,讨论不清楚的由主讲人向院内专家请教,并将结果用邮件群发给大家。英语小组学习,时间为1h,前30min背诵新概念英语(分小组背诵),后30min英语口语交流(每次可以限定一个话题,事先进行准备)。临床心得分享,鼓励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养成书写临床工作心得的习惯,并在此时段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同时也可以提出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临床基本功专项练习,将最基本的临床技能进行专项练习,邀请主治医师参加,对活动进行指导。例如针对观察,倾听,提问,共情,风险评估及防范,神经系统查体等基本功,主要采用角色扮演,讨论,实战演练等形式进行。

2.2强化研究生导师的教学功能 为加强临床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强化研究生导师的重要职责,先后多次下发文件对研究生导师的临床督导次数、时间、形式、督导记录格式进行明确规定。保证研究生定期接受导师的临床督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导师的直接指导下不断提高临床能力。

2.3规范病房内教学查房 病房内教学在研究生的临床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成过程,教师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要求病房各级医师采用个别督导、查房示教、小组讨论等形式,一点一滴在临床工作中实施研究生教学。为了更进一步加强病房内教学,我院于规定病房主任除例行的查房工作和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外,还必须每月亲自进行至少3次的教学大查房。

2.4按需增设研究生课程 根据研究生提出的具体需求,在以往开设的五门专业课基础之上,再增设三门课程,并重点发展具有临床培养教学功能的《临床思维与晤谈技能》课程,邀请院内各领域专家进行授课,使学生在百家争鸣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诊断思路。

2.5实施教学激励机制 从多个渠道激励医生更好的投入到临床教学工作中,定期进行考核评议,实行优胜劣汰制度,鼓励医生自觉投入教学、服务教学、管理教学。对带教优秀的老师和科室给予校级荣誉称号及物资奖励,同时在年终考核中优先考虑;
定期开展教学比赛,如多媒体授课比赛、教学查房、教学观摩、优秀教案评比,通过比赛活动激励教师参与教学,同时激发其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意识。

2.6增加教学投入、拓展教学资源 教学条件是临床教学的基础,因此必须投入一定得经费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医院除每年拨付教学经费外,近年来还积极向学校申请经费建设教学平台,先后建立了两间PBL教室和问诊同步转播诊室,有益学生临床能力的提高。同时,针对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录像、多媒体、幻灯等进行教学,教师之间鼓励资源共享。

2.7重视心理健康、提供人文关怀 除了致力于临床能力的提高,同时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研究生的心理成长。研究生班班主任、辅导员发挥其心理卫生专业特长,深入开展精致化的研究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系统地开展讲座讲解心理自助课程,意外事件的心理咨询为研究生提供个体化的心理支持,帮助研究生更好的培养积极心态、提高时间管理效率、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临床工作中。

3检查阶段(C)

3.1改革目标考核制度 为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强化临床医生的教学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对研究生导师及病房带教老师的临床教学工作纳入其季度和年度的考核系统,对科室教学年度工作进行目标考核,由医院教育处在每月末和年终监督并统计执行情况,保障其实施效果。

3.2健全评价制度 教学质量评价是反映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教学工作和教学效果的全面检查评价,收集教学过程信息,从中发现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不足,提供给教学决策系统和教学管理与制度系统,改善各项措施,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我院采取双向评价体系进行教学评价。在科室轮转结束时,带教老师检查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实记录学生平时临床工作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评语并给出分数。在年终时,学生对当年所轮转科室的主任进行教学评价,从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排名,此项结果纳入科室主任的年终考核指标体系中。

3.3进行出科考试 对学生的临床技能检查除了科室考核外,由教育处统一组织出科考试,考核形式主要为临床技能操作,包括病史收集、精神检查与答辩相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的临床能力进行整体评价,考核其掌握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处理阶段(A)

此阶段在检查的基础上,对计划实施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肯定和发扬成功经验,形成可提供参照的工作规范,对不足的地方,接受教训,克服困难,尤其对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则必须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系统解决。

4.1及时反馈教学评价信息 将检查阶段中获得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对获得好评的师生提出表扬,并将其受到好评的经验进行推广;
对不足之处提出批评或建议,注意保护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4.2建立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 规范化的临床培养对教学过程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需要更为合理和严格的管理和分析。需要建立管理信息化模式,对轮转信息、考勤、科室带教考核、出科考试等进行系统化模块管理,这样才能更加科学、高效的进行教学管理工作。

4.3制定改进计划 通过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从教学检查的信息中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即将经验与改进措施融入下一次临床培养计划制定中,形成新的PDCA循环系统。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循环管理模式,体现着科学认识论的一种具有管理手段和一套科学的工作程序。实践证明PDCA在临床研究生的培养管理中应用效果是明显的。通过使用这一有效管理方法,我院临床研究生的临床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近1年来,教学管理水平、临床带教水平和临床研究生综合素质均有显著提高。期望通过PDCA循环不断发现新问题,制定新策略,促使精神科临床研究生培养工作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精神科医师。

参考文献:

医生教研室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医学一系工作

20__年医学一系承担了学校10个专业,14门临床课程的教学任务。共完成教学8197学时,其中理论课4768学时,实验课342时。加强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生信息员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并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按质按量地完成了两个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定期编写教学简报,将正反两方面信息及时反馈给各教研室和教师本人,并督促教研室提出整改措施,形成了封闭的教学监控环路。良好的教学管理,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我系20__届毕业生709人,报考硕士研究生并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有178人,占25.11%,实际录取122人,占17.21%,创我系历史上最好成绩。这充分反映出通过教学评估,我系的教学质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医学教育是一门强调实践性的教学,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我系的实践教学面临较大困难。为增加实践,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20__年我系克服困难,合理安排,充分挖掘潜力,增添了主干课程的课间见习,并增加集中见习和实习前技能培训的课时数,从教学安排上保证了学生有一定的实践机会。为保证实习教学质量,我系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坚持开展实习中期检查,并逐步增加检查范围,加大检查力度。20__年我系组成了内、外、妇、儿教研室的资深专家检查组,先后对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中国人民第四一一医院、上海市闸北区北站医院、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等5所教学医院进行了实习中期检查。本次教学检查工作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校领导和教务处领导亲临教学检查现场指导工作。通过此次教学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各教学医院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对实习带教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提高了各教学医院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水平,也增强了皖南医学院在各教学医院的影响力。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适应临床医疗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是我系追求的目标。为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20__年我系改革了毕业考试形式,由原来的单一笔试模式改为笔试和客观结构化临床多站式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模式。组织附院、芜湖二院及地区医院三十余名高职称临床教师,历时7天时间,逐一对709名毕业生,从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体格检查与技能操作、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三个方面,全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前对学生进行了广泛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并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考前辅导,引导学生认真复习。结果709名毕业学生仅有8名学生不及格,经过补考全部通过。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毕业考试改革显示了极大的实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是国家教育部为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而实施的一项重大计划,是提升高校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20__年我系在教务处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在作好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工作的同时,作为主要单位参加了学校申报部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的工作。20__年我系内科学、诊断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外科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显示我系的课程建设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附院工作

1.教学工作

20__年附院共接收各专业实习学生623人, 1月6日临床专业实习生正式进入我院实习,为使同学们很快实现从医学生向临床实习生转变,在吸取去年评建期间的经验基础上,我们精心组织了十三个理论讲座,包括医院介绍、医疗流程、实习管理规范、院感知识、医疗文书的书写、临床技能操作、无菌技术、影像诊断原则等内容,由医院的临床专家和管理人员主讲,对实习生进行上岗前的系统培训,岗前培训历时十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培训结束进行了结业考试。

为完善各临床科室实习带教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激活管理机制,我们一直紧抓各科室实习带教工作,并要求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科室实习带教计划和出科考核方案。今年组织专家组对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了4次实习带教检查,专家们均严格按照教学管理考核评分表逐项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并根据各科室的工作情况给予了切实公正的评价。通过检查,大多数科室按照实习带教管理制度建立了带教工作档案、完成了科室教学活动计划、学生出科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

今年6月起,组织内、外、妇、儿教研室的专家对临床专业的实习医生进行了三轮大出科技能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外科无菌技术、腹腔穿刺、胸腔穿刺、外科换药、影像读片等十几个单项的考核,基本上 涵概了临床医疗常规操作的内容,通过考核极大提高了实习医生的临床综合技能和适应能力,加强了我院实习医生出科考核管理,全面提升了实习质量。

为提高我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增强临床教师教学意识,于20__年8月组织举办了 “皖医弋矶山医院20__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 本次竞赛共49名青年教师参加。本届教学竞赛分为临床医技组和护理组两组同时进行,采取集中竞赛,现场评分,专家组与学生组评分相结合的方式。每位参赛者均积极准备,经过现场专家及评委认真评分和评议,共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

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我院副主任医师的教学查房水平,进一步规范教学活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关于举办“副主任医师临床教学查房竞赛”的通知》要求,将医院所有副主任医师分为3个年度进行教学查房竞赛。本年度的教学查房竞赛自4月15日起已进行了两个月,聘请6名教学督导专家作为评委,参赛选手为我院21个临床科室共30名副主任医师。教学查房实行全程摄像,由专家现场打分和观看录像打分相结合。查房内容为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实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病、多发病,入选病例由选手自行提供。此次竞赛不但强化了我院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带教水平,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教学查房的规范开展,而且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临床带教教师,

2.加强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为促进我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统一领导和协调全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工作,我院于今年9月成立了“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管理办公室”,办公室在医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制定我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管理办法、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案,指导、管理全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经培训管理办公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各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班开始了理论和实践授课。本学期侧重公共知识和临床技能培训,共计93学时。

3.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

年中医院组织有关专家对我院第三周期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进行了中期检查。临床药理学、消化内科、性医学科、超声医学科、普外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感染疾病科共九个学科负责人分别就本周期第一阶段学科建设情况作了相关汇报。通过检查,进一步了解了各学科学科建设规划执行情况,为顺利完成周期建设目标提供了保证。

今年,我院杨民和王少根同志被安徽省人事厅确认为第六批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__年10月,经个人申请、科室推荐、教授委员会及专家评审、院长办公会会议研究,确定我院第一周期(第二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2人,第一周期青年骨干医师10人,至此,我院共选拔第一周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6人,后备人选19人,青年骨干医师10人,培养周期为3年。为加快我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给医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医院出台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引进人才专项科研基金管理办法》,鼓励其早出成果。

4.科研工作

20__年度我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3项,其中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项;
省教育厅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项;
省卫生厅临床应用技术项目28项,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项目1项;
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10项,皖南医学院中青年及人文社科科研基金项目45项,皖南医学院教学研究项目4项,本年度共获科研经费99.60万元。组织1项科技成果鉴定,已在科技厅登记科技成果共3项。

截止20__年12月14日,全院共258篇,其中sci期刊2篇,国家重点期刊20篇,部级期刊89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3部。

5.继续医学教育

本年度我院主办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6项,共参加人数750人;
主办安徽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共23项,共参加人数2600余人。同时组织了院内及院外专家共举办学术讲座20余场,内容涵盖了内科、外科、医学影像、卫生统计学、心理卫生、医疗卫生法律、医学信息等各个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进展,并兼顾了医院各学科的特点。平均每场讲座听课人次达到100余人,除本院医务人员外还有来自芜湖及周边地区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医学教育方面真正起到了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教学中心的典范作用,在芜湖市及皖南片引起了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