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工作总结 >

银行外汇工作总结【五篇】

时间:2023-06-17 18:35: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银行外汇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更具弹性。为满足国内经济主体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定了其中需改进的问题,并提高相应的对策建议。扩大了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外汇工作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银行外汇工作总结【五篇】

银行外汇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更具弹性。为满足国内经济主体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定了其中需改进的问题,并提高相应的对策建议。扩大了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开办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调整了汇价管理政策。针对国内远期结售汇市场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在利用远期汇率规避风险以及外汇指定银行在远期汇率的定价机制方面还有待完善,我们对天津市外汇指定银行远期汇价管理及远期结售汇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分析。

一、天津市外汇指定银行叙做远期结售汇基本情况

目前天津市共有外汇指定银行35家,其中具有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资格的外汇指定银行有19家。今年1至9月,全市共办理远期结汇5.93亿美元,同比增长65.2%;
远期售汇3.26亿美元,同比减少14.8%。

(一)企业利用远期结汇规避汇率风险。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人民币汇率的走势状况,天津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远期结售汇规避汇率风险,并收到了一定效果。如2006年11月21日某公司叙做一笔500万美元的20天远期结汇业务,约定远期价格为7.8591(人民币/美元),交割日为同年12月14日。到期交割当日的即期结汇价格为7.8099,相对于交割日结汇价格,公司避损24.6万元人民币。

(二)企业通过远期售汇起到锁定换汇成本,货币保值的作用。在客户进口付汇业务中,某客户针对其将于6个月后支付1000万美元进口货款,此时美元即期售汇价为7.55的情况,客户为了防范人民币汇率一旦走弱造成汇兑损失,便通过远期购汇业务锁定其6个月后的换汇成本。当时银行6个月远期美元对人民币的报价为7.4900/7.5100,客户便以1美元兑7.5100元人民币的价格向银行买入6个月期美元1000万。此笔交易使客户固定了进口付汇支出的人民币成本,起到货币保值的作用。

(三)银行利用挂牌价和与其上级行平盘价的点差开展业务。如今年2月份GS银行与某企业叙作远期售汇一笔,约定于今年5月客户以10.02(人民币/欧元)的汇率买入100万欧元。同时,GS银行与其总行平盘,锁定远期价格10.00(人民币/欧元)。到期交割日即期售汇价为10.2655。客户通过此业务较即期购汇节约了24万人民币,GS银行则得到价差收入2万元人民币。又如GD银行2007年5月25日与客户签约一笔71万美元的远期结汇,交割日为今年6月18日,保证金比例5%,分行与客户间价格7.6235,总分行价格7.6330。该客户在到期日完成交割,入账5412685元。当日美元即期买入价为7.6061,客户收益12354元,GD银行收益6745元。

二、银行远期汇价定价、平盘机制及风险防范情况

经调查,天津市外汇指定银行远期汇价定价基本由其总行制定,分行执行。有的外汇指定银行总行决定的汇率是一个区间值,上下相差100个点,分行可在区间内决定业务的具体汇率。如果超出100个点的浮动权限,分行要报经总行审批。在平盘机制方面,有的外汇指定银行分行与总行平盘需单笔询价;
有的外汇指定银行将当日所有远期结售汇敞口业务及时逐笔与总行平盘,不保留远期结售汇敞口头寸。

在风险防范方面,有的外汇指定银行利用专人盯市制度防范风险。在签约同时要求客户存入一定比例保证金或给予客户授信,如果由于汇率变动导致可能或实际形成的损失高于银行收取的保证金或所占用的授信额度的50%时,客户管理部门或分行贸易金融部视情况要求客户追加保证金;
高于80%时则要求客户追加保证金,如客户拒绝追加保证金,视同客户违约,银行将强行平仓。有的外汇指定银行在叙做每一笔远期结售汇业务时,经确认客户委托有效后,通过每日监控客户的保证金账户,确保向客户收取不少于交易金额的3%的保证金或落实其他风险控制措施。

三、影响远期结售汇业务发展的因素

调查发现,目前具有远期结售汇资格的外汇指定银行叙做远期结售汇并不十分活跃,影响远期结售汇业务发展因素是:

(一)人民币升值市场预期的影响。由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单边升值的走势,远期市场上客户的需求也多为向银行卖出远期美元的单边交易,远期购汇则较少。

(二)由于银行内部对远期业务的授信控制较即期交易更为严格,需要对远期交易客户进行授信审批,因此不如即期交易灵活。同时,银行内部管理规程是否具有竞争力,如单笔交易起点金额、期限选择灵活度、保证金比例等的确定状况也对远期交易业务开展造成影响。

(三)银行外汇业务营销人员流动相对频繁,相关知识缺乏,不能较好向客户推广远期业务。

(四)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观念较为淡薄,对汇率避险工具了解不够,限制了其对避险产品的利用。一是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国际金融市场动向不敏感,对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了解较少,影响了对汇率避险工具的运用;
二是部分企业汇率避险意识仍比较淡薄。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仍未完全转变经营理念,往往将汇率风险归咎于政策性因素,缺乏主动避险意识。一般情况下,规模较大的企业由于能拥有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能够相对较好运用远期结售汇政策,而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则不能做到这一点。外资企业利用远期结售汇规避汇率风险强于内资企业。

四、远期结售汇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与外币兑外币远期业务相比,人民币兑外币的远期结售汇业务限制较多,政策规定进行远期结售汇的交易必须要有真实的贸易背景。

(二)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市场预期下,出口型企业面对的收汇汇率变动风险不断加大,因此,远期结汇市场需求更大,相比之下,远期售汇业务开展的市场空间不足。

(三) 远期结售汇方式不够灵活,不能随时买入卖出。

(四) 目前个别银行在远期结售汇报价方面存在恶性竞争的现象,这主要由于银行以远期结售汇业务的收入作为吸引客户选择本行其他业务的投资,且部分客户对于远期结售汇业务并非真正了解,不是将其作为避险工具来选择,与较大的跨国公司在财务管理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

五、进一步推动远期结售汇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逐步放宽远期结售汇管理政策。在审核程序及政策管理方面尽量采用简约化管理,因为远期结售汇时效性较强,交易流程的缩短有利于客户委托的成交。在未来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下,适时放宽企业进行远期结售汇业务的真实贸易背景要求,有避险需求的客户将会越来越多。

银行外汇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外资银行在上海成为金融中心的过程中,起到了中资银行和传统的钱庄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外资银行进入上海的时间非常早,几乎比近代意义上的中资银行早了半个世纪,并且对后者的产生也存在巨大的影响。在上海开埠后的第四年,即1847年,英商丽如银行便率先抢滩上海。在随后的70多年里,以英国资本为主导,包括法国、德国、日本、俄国、美国等国资本在内的数十家银行陆续在上海设立了分行,当时,上海堪称全世界最为自由的城市。存在多个国家的租界,有着相当宽松的政治经济环境,外国人享有相当大的特权,甚至在进入上海时不需要签证。上述各家外资银行利用上海的有利环境,迅速扩大经营活动,对上海成为金融中心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些银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国际知名的大银行。它们的股东和客户中,有很多在世界经济中是举足轻重的大财团或大公司。银行的决策,也会对这些企业产生影响,因此带动了大量资金流入上海。外资银行成为上海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渠道。据粗略统计,从1914年到1936年,各国在中国的总投资达到42.8亿元,其中约有1/3投资在上海,在这些巨额资金中,有80%是由外资银行牵头引进的。这些巨额资金,不仅投资于外资企业,还投资于大量国内企业,对整个上海工商业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外资银行的大量拥入,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竞争不仅存在于外资银行之间,同时也存在于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之间。由于中资银行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它们被迫不断在制度、理念、经营管理上向国际化靠拢。除了近代金融制度的建立,还在精神层面、思维方式上对上海的金融业从业者产生了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上海人在观念上一直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广泛的国际化,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使得当地人率先培养起了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从而使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贸中心。鼎盛时期,全市从事国际进出口贸易的洋行达到1000余家,其中70%~80%是外资企业,它们对外汇交易的需求十分巨大,而外资银行几乎全部包办了大宗外汇交易。当时上海的外汇市场汇率由汇丰银行挂牌,鉴于上海的经济地位,上海的汇率实际上就是全国的汇率。

外资银行不受中国法律管辖,且它们在创办之初由纯营利性逐渐兼有政治性,在一定程度上担当了外国政府对华侵略的代言人。如1870年时,麦加利银行借口治外法权,擅自发行纸币。有些外资银行擅自发行的纸币和汇票由于其信誉度高,甚至能在一定范围内流通。这种现象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并且对中国的币制改革造成了阻碍。

外国金融势力在列强对华侵略过程中,起着开路先锋的作用。它们先是资助其本国的对华掠夺性贸易,继而直接在中国非法开设银行。英国东方银行(来华后中文名称为丽如银行)于1845年在香港开设的分行,是中国领土上的第一家外资银行。五口通商后,随着对外贸易重心由广州北移上海,该行于1847年在上海也设立了分行。到19世纪60年代中期,先后有10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其中9家是英国的。至此,外资银行已在中国站稳了脚跟。

19世纪60年代中叶后,外国金融势力在中国的扩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865年,总行设在香港的英国汇丰银行成立,不久,该行相继在上海、汉口、广州等10余座城市开设了分支机构。这时,德、法、俄、日等国的金融集团也加快了在中国建立侵略据点的步伐。德国的德意志、德华,法国的法兰西、东方汇理,日本的横滨正金和俄国的华俄道胜等银行,相继进入中国。从1845年至1894年的半个世纪中,先后有20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总行或分行及处。到甲午战争前夕,除歇业、倒闭者外,在华外资银行计存9家,在各地的总、支行及处共58处,已经初步形成了外国资本主义的金融网。

甲午战争后,外国银行在帝国主义对华侵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更积极地在中国增设总行和分行,扩充地盘和业务。其中以日本金融势力的扩张最为突出。1902年,美国花旗银行也在上海开设了分行。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批中外“合办”银行,如中日“合办”的正隆银行、中德日“合办”的北洋保商银行等。在长期的扩张和争夺过程中,一些大的外国银行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到光(绪)宣(统)之交,全国主要金融萘Ψ段б驯还戏滞瓯希外国金融势力渗透到了各通商口岸和大多数地区,外国资本主义金融网进一步扩大。外国金融势力渗透扩张、外国资本主义金融网形成和扩大的过程,就是中国金融市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化的过程。

甲午战争后至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外资银行除支持帝国主义商品倾销和掠夺原料外,还极力推行资本输出,给予清政府大量借款,从而控制中国的海关和财政金融。1911年至1927年北洋政府时期各外资银行互相勾结,组成银行团对中国政府共同贷款,以关税和盐税收入作为担保。自1870年起,外资银行凭借特权先后在华发行钞票的有20家。据1921年资料,外资银行在华发行钞票的总数为中国银行钞票发行量的2.2倍。1937年至1947年间,美、日侵略中国经济的势力迅速扩大,形成英、日、美三国争夺和控制中国金融的局面。

当时的外资银行享有特权,垄断了外汇,破坏了中国经济及金融业的发展。这些外资银行经营业务非常广泛,除经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外,还经营很多只有国家的国家银行才可经营的业务项目,如发行钞票、经理外债、国库等,甚至业务还超出银行业范围,关税、盐税等,操纵金融市场,进行经济掠夺,成为帝国主义列强资本输出、经济侵略的有力工具。其间,外资银行依靠政治和军事力量的支持,通过对政府的贷款,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等经济命脉。同时,外资银行还通过发行货币控制中国,获取利益。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靠该国在中国的影响力程度,并不是靠正常的市场竞争手段。外资银行控制了外汇交易,中国企业要想从国外购买设备,必须通过外资银行。在这一过程中,外资银行不仅可以获取丰厚利润,也可以借此控制中国的产业发展。

1949年到“”前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华的外资银行计有15家。它们是美国资本的花旗银行、大通银行、友邦银行、美国商业银行、运通银行,英国资本的渣打银行、汇丰银行、有利银行、新沙逊银行,法国资本的东方汇理银行、中法工商银行,荷兰资本的荷兰银行、安达银行,比利时资本的华比银行,此外还有苏联的莫斯科国民银行。它们在中国11个城市共设有36个分支机构。

新中国成立初期,多家外资银行都被批准为外汇指定银行,中国银行指定的外汇业务。对这些外资银行,中国银行采取了管理、利用的政策。它们过去拥有的一切特权必须取消,作为纯商业机构必须严格遵守中国政府的法令,合法经营。但是,几乎所有的外资银行都不愿失去往日的特权。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0年底美国开始对中国禁运后,外资银行总的情况是业务量锐减,亏损增加,负债超过资产,清偿旧债不积极,大部分准备结束经营。纷纷提出结束业务,撤出中国。美资的5家银行,主要是在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压力下,于1949年至1951年先后申请停业;
英资的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和有利银行于1952年6月以亏损为由申请停业。在此以前,汇丰银行在天津、北京、武汉、青岛、福州、厦门、汕头,渣打银行在天津的机构均已于1950年至1951年先后申请停业。法资的中法工商银行早于1948年6月就已经停业清理,新中国成立后继续清理并在上海成立财务办公室集中负责清理工作;
荷资的安达银行、荷兰银行也以亏损为由分别于1949年11月和1952年8月申请停业;
苏联的莫斯科国民银行鉴于中苏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切金融业务都通过国家银行往来,无必要再在上海设行而于1950年4月申请停业;
至1952年底未提出停业申请的有英资新沙逊银行、法资的东方汇理银行、比利时资本的华比银行3家。对于上述申请停业的各银行,除在上海的英资的渣打银行、汇丰银行、有利银行外,中国政府均当即予以批准。

外资银行由于国际联系广泛,做国际贸易时能带来许多便利。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报告指出:外资银行两年来在我监督与管理之下,已不可能像以往那样支配汇率,操纵外汇,外资银行一般具有较雄厚的资力,在国外机构多,条件好,因而信用良好,调拨灵活,而在我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中,发挥了有利的作用。如上海贸总与外资银行商定的美棉进口办法,仅先付25%的定金,其余货款则到埠与进栈之后始陆续付给,这对我需要物资的进口是有利的。此外,外国进口商人得以外资银行的信用状向我国出口商订货,我出口商即利用信用状外汇售与我国家银行的资金收购出口商品,然后装运出口;
再如打包放款、出口押汇等都对于我资金短缺的出口商人具有帮助,因而促进了整个对外贸易。我国私营银行对外信用较差,不容易发挥同样作用,天津一埠在某一时期外资银行对于进出口贸易资金的活动数字经常在四五百亿,对我是有一定好处的。所以,对外资银行一方面要限制,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其长处。

关于外资银行停业清理问题,1952年政务院发出文件,总的方针是:除设法挽留英资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和法资东方汇理银行在上海各保留一机构外,其余均批准及促其停业清理。对准备保留者,保留办法有三:一是适当给予业务,增加收入,做到不亏或少亏;
二是允其裁员减薪,减少支出;
三是允其债务集中一地清理。对停业清理者,清理工作要在各地财委的领导下,由地方外事处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工商局、工会、劳动局等有关部门组成专门小组负责。具体清理方针是:彻底清理,全部保值偿还其在中国的债务;
此外,须觅具中方认可的妥实保证,担保在一定时期内发现新债务的清偿责任。此后,中方与外资银行就清偿债务问题展开了谈判。截至1952年底,只有莫斯科国民银行和荷兰安达银行进展较快,分别于1950年7月18日和1950年8月31日正式关闭撤离。由于英资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在中国分别有近百年和百余年的历史,熟悉中国,有相当影响,有一定代表性,继续留在中国营业对新中国开展国际金融业务和国际贸易能发挥一定作用,因此设法挽留它们。中国银行一直注意倾听它们的意见,并适当介绍业务给它们,以减轻其亏损的压力。法资东方汇理银行此时尚未提出停业,中方所以希望挽留它,也是基于此理由。

另外,英国是第一个宣布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西方大国,虽然两国在和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致使中英两国并没有立即建交,但这对两国经贸等方面的发展仍起了一定的有利作用。汇丰、渣打两行在上海保留了机构,继续营业,中国银行执行限制与利用相结合的政策,对两行进行管理,即利用两行在外汇资金和海外行等方面的有利条件,通过两行来做对亚洲、欧洲及拉丁美洲等地区的进出口业务,鼓励它们为中国开展贸易服务。中国银行与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订立全面合同,建立了P系。这些做法,对中国开展对外贸易和便利外汇资金结算,起了一定的作用,也使它们获得更大的业务比例和利润;
同时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检查监管两行不得超越范围或违规经营。

1953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外商银行处理的初步意见》(以下简称《初步意见》)指出,目前在华外商银行尚有21家,可分五类:1.已批准停业但尚未最后清理结束者共10家(美资5家、英资3家、法资2家);
2.已清理尚未批准停业者共3家(英资2家、法资1家);
3.已申请停业尚未批准者,英资3家;
4.准备停业尚未申请者共4家(比资2家、法资1家、荷资1家);
5.准备继续营业者,法资1家。1950年底美国开始对华禁运后,外资银行总的情况是:业务量锐减,亏损增加,负债超过资产,清偿旧欠不积极,大部分准备结束。《初步意见》对外资银行的处理也提出了有指导性的方针政策:解放后外资银行的经济特权已完全被我摧垮,因而均要求结束,其中除少数银行对我尚有需要保留外,一般均可允其结束,促其清理,故应该根据不同对象分别采取促其结束、允许大部分歇业、争取保留少数三种方针。具体情况是:(1)争取暂时保留者英资(上海汇丰)、法资(天津汇理)各一家。保存英资汇丰有代表性,留下它对我在英属区10余行处有好处;
保存法资汇理一方面中法贸易尚有需要,一方面欠我债务较多。(2)允许清偿后歇业者有荷资(上海荷兰)、比资(上海、天津华比)、法资(上海汇理)、英资4家(上海及天津麦加利、天津汇丰、上海有利),此数家保留意义不大,且留下来无业务可做,可允歇业但必须清偿债务特别是冻结美金债务。(3)促其结束者有美资5家(上海之运通、美国商业、大通、友邦、花旗)、法资3家(广州、北京、汉口之汇理)、英资3家(上海之新沙逊,汕头、北京之汇丰),这11家均是解放前后即已歇业,但还未最后清理完竣。《初步意见》也提出了具体的步骤和办法。

1954年,为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在日内瓦召开的有关国家外长会议上,出席会议的和英国外长艾登在会外举行的会晤中,达成了双方在对方首都互设代办处的谅解,两国关系进入了“半外交关系”阶段。两国关系的明显改善为英资银行的发展也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渣打银行上海分行1957年下半年起恢复承做进口业务,对中国外贸公司采取加强服务、开证不收保证金、调低手续费等做法,业务发展较快,盈利也较多。汇丰银行上海分行1958年账面上还有亏损,当年该行总行顾问来访,指示其积极开展业务,并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支持。随后该行承做的进出口业务也有了增长,1959年出现了盈利。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开展,汇丰、渣打两行业务量增长较快,盈利亦在逐年增加,中国原向两行征收利润税,与侨资银行一样,税率最高不超过34.5%,明显低于英国政府对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征收的45%的税率。1964年下半年起,按照国际上通常做法对两行征收利润税实行税收加成办法,即全年利润不满人民币10万元的,仍按原税率34.5%计收,超过部分按累进税率加成计收,对两行清汇出利润,采取逐笔申请逐笔批准的办法,一般每年都可获准汇出一定比例的净利润。

当时除汇丰、渣打两家英资银行外,其他外资银行均已先后申请停业,清理工作集中在上海进行,由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监管。这些申请停业的银行中,根据对客户负债的偿付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包括美资大通银行、运通银行、美国商业银行、友邦银行,法资中法工商银行,英资有利银行及荷资荷兰银行等。它们的本、外币负债已全部汇来自由外汇进行清理偿付,多数已在1958年度内办妥必要手续,结束其清理工作。另一类是比利时资本的华比银行及法资的东方汇理银行。前者迄未调来外汇,后者负债情况尚未报齐,而且两行在中国银行收付的往来账户中,还有2155万美元的中国银行存款(其中,华比银行1017万美元,东方汇理银行1138万美元),借口美金已遭冻结长期未还。对这两家银行,只能随时督促它们迅速查报负债情况并联系其总行尽快汇来外汇,以便早日结束清理工作。此时,中国银行对外资银行的管理,侧重于限制它们逃套外汇,转移其在华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一是对在外汇方面有违法行为的外资企业的管理,二是对外籍非居民人民币资金的管理。

“”期g对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上海分行的管理

“”期间,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只有英资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在上海还有分行。“”前对外资银行的业务管理,在业务范围和经营规模以及利润汇出等方面均有原则规定。“”开始后,外资银行的业务受到影响,特别是中英外交纠纷发生时期,英资银行在中国受到较大的冲击,几年中这两家英资银行每年的利润很少。

1968年7月,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向上海工商局申请停业,并要求中国银行给予协助解决,但当时未提出任何停业的原因和理由。1971年3月,该行总行再次提出其上海分行歇业问题,并通过外交途径分别在伦敦和北京提请中国外交部注意,这时英方才明确提出其要求歇业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业务量太小;
二是认为该行在上海的外籍工作人员在生活待遇上不及法国、巴基斯坦两国航空公司在上海机构中的人员,如汇丰、渣打两银行人员不能像法航、巴航的人员进友谊商店购物等等。由此,汇丰银行的停业问题发展成为两国间外交交涉的事件。

基于以上情况,中国银行在了解实际情况,并结合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在英国的情况对比后认为,“”以后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的上海分行业务确实有明显紧缩,从1968年至1970年的情况来看,该两分行实际承做的信用证业务只占通过两行来证的30%至40%,每年可汇出利润数额甚少。因此,建议在允许经营的范围内,对上海汇丰、渣打两家银行的业务适当放宽,使其有适当的利润可得,两家银行每年纳税后的纯利润原则上允许全部汇出;
对这两家银行在上海的外籍人员按巴航、法航驻上海人员同等待遇。上述建议,于1971年4月经批准后,各项措施迅即落实,两分行外籍人员均表示满意,并立即分别向自己的总行报告说“是最受欢迎的发展”,“是中国银行和我们改善关系的又一标志”。

至此,汇丰银行上海分行申请停业问题基本上有了结果。虽然后来汇丰银行又通过别的渠道提及停业问题,但态度已经不那么坚决了。

中国重返联合国及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在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下,中英两国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初就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问题进行了会谈,终于达成实现中英关系正常化的协议公报。公报宣布,两国决定从1972年3月13日起把彼此驻在对方首都的外交代表由代办升格为大使。英国政府表示注意到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份的立场,决定撤销其驻在台湾的“正式代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在中英两国关系得到了改善,外交上由代办处升格为大使馆之后,按照适当放宽的原则,决定对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的上海分行1971年以前历年不准汇出的盈余共人民币89万元准予全部汇出。1973年3月2日,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发函上海分行,指示该行将上海汇丰、渣打两行以前不准汇出的盈余于1973年和1974年分两年汇出,每年各汇出50%。对上海汇丰、渣打两行的业务放宽以后,两行都在国外积极争揽对中国贸易的大额业务,两行的业务量和利润也都得到大幅增长,汇丰银行上海分行1973年纯利润上升为人民币22.15万元,渣打银行上海分行该年纯利润也上升为人民币22.44万元。

银行外汇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广东发展银行是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组建、于1988年9月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5亿元,总部设在中国广州市。截止年底,广东发展银行总资产344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300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57亿元,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大连、郑州、昆明、武汉、深圳、珠海、汕头、东莞、沈阳、宁波、温州、无锡、澳门等中国经济发达城市设立了26家分行、480多家营业网点,并与境外各大金融中心的1100多家银行建立了行关系,初步形成了城市化大商业银行的格局。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对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定的位次,广东发展银行连续四年入选全球银行500强。

广东发展银行致力于为社会公众和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成立十七年来,始终坚持严格规范,开拓进取,坚定不移地走“特色经营”之路,严格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进行规范经营、稳健发展。面对新的竞争与挑战,广东发展银行将继续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推进各项业务稳健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成为管理先进、服务优良、信誉卓著、竞争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

广东发展银行的经营范围是《商业银行法》规定的所有银行业务,主要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收付款项及保险业务;提供保险箱服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币兑换;国际结算;结汇、售汇;同业外汇拆借;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外汇信用卡的发行;买卖和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发行和发行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自营和代客外汇买卖;国外信用卡的发行及付款业务;离岸金融业务;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管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而我实习所在的萧山支行,主要产品服务有:人民币存款、贷款、结算业务,人民币储蓄业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币兑换;国际结算;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二、实习工作体会

年3月20日,我来到广东发展银行萧山支行营业部实习,重点学习了银行结算,先后到银行会计结算部和国际业务部,主要学习金融财务会计结算和国际结算。结合大学四年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我领悟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习中体会不到的东西,一些在书本上永远学不到的专业知识,以下是我在会计结算和国际结算两大业务部实习的体会。

(一)银行会计结算业务

银行会计是与银行的出现而同时诞生的。银行每一笔经营业务的运作过程,也就是银行会计的运作、核算过程,都要通过会计来实现。也就是说,银行会计的核算过程,就是具体办理银行业务和实现银行基本职能的过程。

银行会计不仅是银行的重要基础工作,可以客观地对银行的经营运作起反映、核算和监督作用,而且银行会计的这三个职能还可以反作用于银行的经营运作,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在银行会计结算部实习一个月,先后学习到如何开立基本存款户、临时存款户、一般存款户等,及不同的开户需要不同的资料;如何办理结算帐户的销户,如何办理增资等。

在支付结算方面,我学到了各种票据的清算方式和流转程序,具体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虽然这些票据的流转程序和清算,我在大学中的《国际结算》和《金融会计》等课程中也学到过,并且掌握的非常熟练,但现实操作和书本的理论知识确实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现实操作中,银行的会计不仅要熟知汇票、本票、支票的防伪点和记载事项,还要对受理票据的审核事项一事不漏:票据是否在提示付款期限内;票据记载的收款人或背书人是否确为持票人单位或个人;出票金额大小写是否一致,银行汇票和本票的小写金额是否用压数机压印;出票人、承兑人、背书人签章是否与银行预留印鉴相符;等等事项。具体分配到我手头上的实践工作,有帮助银行会计验印,主要是票据上的法人章和财务章;学习如何敲章,每个会计工作人员,手头上都有很多颗不同种类的章,有收讫章,作废章,银行章等,要在合适的地方敲上合适的章;学习如何使用压数机和支票打印机;等等,这些都是在学校的课堂上,学习不到和实践不到的知识技能。

(二)银行国际结算业务

国际结算业务对于整个银行业来说,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含技术量成份高。从整体上来看,国际结算业务领域从业人员和所占信贷规模比例并不高,但是所占的利润却要占银行净收入的相当大的份额。

大三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门原版的《国际支付》,学的主要就是外汇结算方面的知识,从中我学到了什么是信用证,什么是托收业务,电汇、票汇、信汇的区别等等知识,并且知道大量英语专业词汇,这对我后来在国际业务部的实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现实的实习工作中,在工作导师的教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开立进口信用证,及需要提交的文件,具体包括进口合同,进口协议,进口开证申请书(应加盖预留印鉴并由会计人员验印),进口批文,保证金回单的复印件,授信批复(首笔),进口开证动态一览表,出帐通知等;还有如何修改信用证,如何收取人民币保证金;出口信用证打包贷款需要那些手续;无不符点的出口信用证押汇应提供哪些资料;等等。

而实习过程中,一开始最让我迷惑的就是福费庭业务,可能是在学校的时候,基本上没有接触到福费庭的相关更多的知识,在实习工作中,也很少碰到,所以在实际实践中,我对其很不解,在实习教师的不断实践指导下,终于搞清楚,福费庭就是我行无追索权地买断经境外开证行/保兑行承兑的远期汇票或远期票据,较适用于大宗交易。办福费庭业务必须是远期信用证项下,企业必须与银行交单,银行在收到开证行加押承兑电报后方可办理。

同时,除了学到一些很专业的外汇业务知识外,我还学到了一些外汇业务中日常碰到的琐碎小事的处理,虽然说是小事却是外汇业务办理中必不可少的。比如信用证传真,外汇收支申报单的填写,客户水单和核销单的整理与发放,信用证修改通知书的收发等等。

银行外汇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货币错配;
净值;
银行部门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8-0040-06

国际上对货币错配的研究不过十几年时间。在中国,这一课题基本还处在文献综述阶段。本文将建立一个模型阐述货币错配与净值的关系,用汇率改革一年半以来的银行部门数据进行验证,并判断出现银行危机的可能性。

一、资产负债表效应――从货币错配到净值

对于货币错配,不同的学者曾经给予过不同的定义。国际上大部分学者更多都是从负债的角度来表述货币错配的,传统的定义并没有更多地考虑中国的这种情况。货币错配全面而准确的定义应该为当一个经济主体的债务以外币定值,但资产或产出的收入为本币,当本币贬值外币升值时,负债会相对资产上升,从而引起净值下降,会引起流动性危机。或者当一个经济主体的债权以外币定值,但负债或支出主要为本币时,当本币升值外币贬值时,资产会相对于负债下降,引起净值下降,也会引起流动性危机。这二者都是货币错配所带来的一国经济的脆弱性。

在货币错配的情况下,其净值或净收入对汇率的变化非常敏感,从存量的角度看,货币错配指的是资产负债表(即净值)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
从流量的角度看,货币错配则是指损益表(净收入)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因为流量在期末时也会以存量的形式表现在资产负债中,比如应收应付款项、汇总损益、净收入的变动都会在期末反映在净值中,所以我们在考察货币错配风险时,更多关注的是存量的概念,也即在资产负债表中表现出来的损益和净值变动。

下面给出一个更一般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两期模型来说明货币错配对于净值的影响,我们在Sahminan(2004)只针对银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模型作一般化处理。在模型中,我们只考虑汇率变动的净值效应,而不考虑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或竞争效应,即不考虑汇率贬值或升值通过相对价格变动对公司进出口流量的影响。

假定一个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之间的结构为:

其中A表示资产,L表示负债,NW0表示第0期的公司净值

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公司资产与负债中既有本币部分,也有外币部门。公式可进一步写为:

Ad表示本币资产,Af表示外币资产,S0表示第0期的汇率,以直接标价法计算,Ld表示本币负债,Lf表示外币负债。

现在我们来看第1期的公司净值。假定第1期的汇率变化S1,资产负债表还是必须满足这一公式:

其中id表示本币资产的收益率,或者将其看作是本币的利率;
if表示外币资产的收益率,或者将其看作是外币的利率。变换有:

从式(4)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司在第1期的净值取决于四个因素:第0期的公司净值、本外币资产的投资收益率、汇率变动及外币净资产(Af-Lf),或者说货币错配程度。

为使问题更清晰,我们先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即假定本外币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均为0,id=if=0,此时公式简化为:

从此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司净值的变动取决于汇率的变动与货币错配程度。假定公司存在净外币资产

(Af-Lf)>0(6)

同时本币升值

(s0-s1)>0(7)

公司净值将比第0期下降,公司遭受损失。当货币错配规模越大,以及汇率变动变动幅度越大时,公司净值损失也就越大。

根据公式总结一下,共有四种可能:

(1)公司持有净外币资产,本币升值时,公司净值下降;

(2)公司持有净外币资产,本币贬值时,公司净值上升;

(3)公司持有净外币负债,本币升值时,公司净值上升;

(4)公司持有净外币负债,本币贬值时,公司净值下降。

公司净值下降或上升的程度取决于汇率的变动幅度与货币错配的规模。

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整体上正处于第一种情况。即存在净外币债权的情况下,同时本币升值,公司净值会下降。

二、样本、数据与度量方法

(一)样本选择、数据期间与来源

关于银行部门的定义,本文借用Allen(2004)对一国总体经济部门的分解方法,同时参考《中国金融年鉴》1对于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规定,不含中央银行。根据IMF、世界银行及我国的统计惯例,保险公司均剔除。

但是,分析各银行的货币错配数据,需要各银行较为详细的年报与中报。根据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只能选择了已上市的9家银行代表银行部门。虽然不是全部银行的数据,但是应该集中了主要的货币错配数据,具有较大的代表性。

数据来源主要是各上市银行2005年中报、2005年年报、2006年中报。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相应年份。

(二)银行外汇敞口度量

银行的外汇敞口是由于银行外汇资产组合与外汇负债组合之间的不匹配以及表内外业务中的货币错配形成的。当在某一时段内,银行某一币种的多头头寸与空头头寸不一致时,所产生的差额就形成了外汇敞口。外汇汇率的波动会给银行的外汇敞口带来了不确定的损益。

为了控制银行业的外汇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将资本充足率运用到了对银行外汇风险资本的要求。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资本要求等于外汇总净敞口头寸乘以8%,其中外汇总净敞口头寸等于外币总净敞口头寸加上黄金的净头寸。

对于银行外币总净外汇敞口的计量,国际银行界通常采用总汇总敞口(The Gross Aggregate Position, GAP)方法、净汇总敞口(The Net Aggregate Position, NAP)、汇总短敞口((Shorthand Aggregate Position, BAP)这三种方法。

NAP为银行各币种的长头寸与短头寸相互抵消后的绝对值,以日本金融监管当局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的银行业采用这种方法。当外汇敞口组合中的货币变动高度相关时,长头寸外币敞口与短头寸外币敞口之间的外汇风险可以相互抵消,在这种组合下NAP计量方法是比较合适的。如果外汇敞口组合中的货币变动不相关时,长头寸外币敞口与短头寸外币敞口之间的外汇风险就不能相互抵消,采用NAP方法计量就低估了银行的外币总净敞口。

GAP方法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GAP为银行各币种的长头寸与短头寸绝对值相加后的值,以德国金融监管当局当代表的一些国家的银行业采用ut方法。当外汇敞口组合中的货币变动完全不相关时,长头寸外币敞口与短头寸外币敞口之间的外汇风险就不能相互抵消,最合适的方法是采用GAP方法计量银行外汇总净敞口。但是当货币变动有相关性时,采用GAP方法计量就高估了银行的外币总净敞口。

BAP方法则在银行各币种多头头寸形成的长敞口与空头头寸形成的短敞口之间取值较大的一方。BAP方法是由英格兰银行提出。后来巴塞尔委员会在计算银行外汇风险的资本要求时也采用这种方法。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年3月1曰起施行)中的相关规定,我国商业银行计量外币总净敞口采用的也是BAP方法。

本文对银行净外币头寸的测算采取NAP的方法。原因是:虽然说我国商业银行的币种结构很复杂,在资产与负债中都有其他外币的出现。但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假定只有美元一种货币。实际上,我国所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也是将其他外币折算成美元来反映的。既然长头寸和短头寸都是以美元来代表,那资产负债表的两边就是完全相关(同一种货币相关程度必然为1),此时要用其他三种方法就明显高估了头寸。但在实际衡量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从而要求资本覆盖时,在其他币种都存在的情况下,中央银行仍然应以BAP来测算较为科学。

(三)确认方法

企业由于外汇风险而带来的损失或收益一般分为两类。第一,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进行的经济业务往来、结算而产生的汇兑损益,反映在会计报表损益类科目“财务费用-汇兑损益”中或资本化于长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中;
第二,集团公司中,境外子公司或者境内子公司,以不同于母公司的记账本位币开展业务时,需将外币报表折算成集团公司的记账货币进行合并报表核算。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时产生的折算差额,在会计处理上主要有两种方法:(1)递延处理:将折算差额列入所有者权益,并单独列示。

(2)计入当期损益。我国一般取前者。

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有外币业务的金融企业,日常核算可以采用外币统账制或外币分账制核算。在分账制下会出现外币折算差额,而在统账制下会出现汇兑损益。

但在各大银行在实际执行中,对于外币折算的处理方法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有一定的偏离。

鉴于此,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财会[2006]3号对外币折算作出了新的规定。关于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问题除因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外,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无论是否已经实现,均应在其形成的确认为当期损益。而非货币性项目与权益项目的差额进入损益科目。这一规定与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一汇率变动的影响》的处理是一致的。实际上,这是对各大银行不同于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实务处理方法的一种确认,也可以看作是对《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外币折算处理进一步的明确。

但不管怎样,汇兑差额无论是作为当期损益还是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其影响最终都会在当年所有者权益中反映出来。所以在测算汇兑差额对银行净值的影响时,取这二者之和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三、结果分析

(一)银行业以净外币头寸代表的货币错配与银行危机的可能

我们摘取了9家样本银行外币资产与负债及外币净头寸,并得出以下结论:

1、在银行不做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理论上,外币净头寸乘以汇率波动幅度即为银行的损失或收益。

根据2006年6月30日底的数据,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四家银行的货币错配程度最为严重,其外币净头寸分别为6008亿、2911亿、1539亿、208亿元人民币。外币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中国银行占到了42.7%,其他二家银行也在10%左右。整体上为16.7%。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时,中、建、工、交四家银行分别会损失60亿、29亿、15亿、2亿人民币。9家银行整体上会损失107亿。

2、笔者还测算了货币错配对净利润的影响。

根据这两个报告期的财务数据,当人民币汇率升值3.2%时,中国银行的当期净利润会被全部侵蚀掉,当人民币汇率升值8.0%时,中国建设银行的较高(折合全年权益回报率已达15.2%)的当期净利润为0,当人民币汇率升值达16.3%,中国工商银行加入亏损行列。从整体上看,当人民币升值7.6%时,银行业所有净利润消失殆尽。

3、比较两个报告期货币错配的变动情况(见表1)。

在9家样本银行中,6家银行货币错配情况在缩小。其中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均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但由于其巨大的基数,余额仍很庞大。中国银行的货币错配却比半年前严重24%,又增加了1160亿元人民币,这主要是由于2006年6月1日中行H股筹资860亿港币。整体来看,货币错配程度增加7%。

资料来源:各银行相关期间年报。

我们来判断单个银行出现危机的可能性。假设当银行净值为负,即资不抵债时,会出现银行危机。

当银行存在净外币资产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引起净值为负的临界值不一定存在。(1)当同时存在净本币资产时,没有汇率的临界值能让净值为负,只要资产长短期可以自由转换,此时,不论汇率如何变动,货币错配不会造成银行危机;
(2)当同时存在净本币负债时,当汇率升值幅度超过一定值时,银行的净值会负,单个银行出现危机,当汇率升值幅度超过所有银行的临界值时,所有银行均会出现银行危机。

当银行存在净外币负债时,理论上总会有一个升值的临界值会使银行净值为负。

对照9家样本银行2006年中报数据,发现除了中国银行与招商银行以外,其他7家银行均属于第一种情况,理论上不会出现由于汇率波动而净值为负导致的银行危机。但中国建设银行的情况已接近于本币所有者权益为0的临界点。其本币所有者权益仅为141亿元,仅占所有者权益的4.6%。一旦本币所有者权益为负,就会有出现银行危机可能。

至于招商银行,其存在净外币负债等值3.1亿元人民币,是一个近似为零的净外币头寸。而同期招商银行的本币净头寸为327亿元,理论上当汇率贬值105倍时,才会资不抵债,这种可能微乎其微。可以说,招商银行实际上基本不存在银行危机的可能。

中国银行最有出现银行危机的可能,而且情况还比较严重。根据对2006年6月底数据的测算,当人民币汇率升值到1:3.24时,即相对1:8.27升值61%时,中国银行将财务上破产。中国银行货币错配风险处于相当严重的状态。

(二)银行汇兑损益与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1、汇兑损益项。

表2为笔者搜集到的近几年来各样本银行的汇兑损益项下发生额。根据关于确认方法的分析,汇兑损益反映了大部分的汇率风险,这种风险是已经发生的损失。

资料来源:各银行相关期间年报。

从表中2006年上半年数据可以看出,9家上市银行中,6家没有遭受到汇兑损失,或者说汇兑项下是净收益状态。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汇兑损失较大。三家银行2005年全年汇兑净损失共计118.3亿元人民币。2006年上半年三家银行净汇兑损失为66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银行损失巨大,这一年半已经损失118亿元人民币。

2、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再来看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除中国银行一年半折算差额达24.6亿元人民币、中国工商银行达5.1亿元人民币外,其他银行这一数额均不太大。这是因为中国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的外币并表单位相对较多。

3、总体绝对额。

我们知道,无论是根据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还是各银行的处理实务,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汇兑差额可能会反映在汇兑损益中进入当期损益项下,也可能会反映在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中,但无论是作为当期损益还是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中,其影响最终都会在当年所有者权益中反映出来。所以表3将这二者合并在一起,考察汇率变动对样本银行的影响。

资料来源:各银行相关期间年报

中国银行是受损大户。一年半来的受损额达142.8亿元人民币。中国建设银行其次,37.3亿元人民币,中国工商银行同期为34.7亿元。所有9家银行汇率改革一年的外汇风险受损额为194.8亿元人民币。但可喜的是,其他6家银行却并没有在账面上受损,体现了良好的外汇风险管理能力。

4、变动趋势。

图1反映了最近五个半年来外币受损金额的变动趋势。

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汇率改革前,我国银行业仍有净汇兑收益,但汇率改革后的第一个半年,损失巨大,9家银行达138亿元人民币。第二个半年,损失大幅度减少,但仍然达到了61亿元的损失。这可以说明,由于巨额的货币错配,我国银行业对汇率的波动非常敏感,但账面损失在减少。这一差额其可能的原因出于银行业对于货币性资产负债与非货币性资产负债的折算汇率选择不同,前者用现时汇率,而对于后者,为反映其不受汇率波动影响的事实而采取历史汇率。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银行对外汇风险的有效对冲。

资料来源:各银行相关期间年报。

5、相对额分析。

我们再来分析外汇风险受损额的相对情况。以汇率改革后的一年为考察期间,即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汇率改革时间为2005年7月21日,此前20天差异忽略。表5为一年汇率风险受损与2006年6月30日相关财务总量的比较。见表5。

一年来的货币错配损失对于净利润的影响最大。总体来说,9家银行的损失减少了净利润的15.6%。其中,中国银行受影响最大,其损失占到了净利润的43.8%。工行、建行也损失净利润的10%左右。对于所有者权益来说,全部银行的损失抵消掉了所有者权益的1.74%。其中中国银行抵消掉了3.68%。表格的最后一列是测算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我们假设总资产为风险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为银行资本总额。现在考察一年的货币错配损失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计算可知,汇改一年来,各银行资本充足率由于货币错配的因素将在原有基础下降1.65%,其中中国银行下降3.44%。

四、结束语

考虑到中国净外币资产的情况,我们用银行的净外币资产作为银行货币错配的替代变量,用汇总损益与外币折算差额来代替货币错配的损失。数据采自中国汇率改革以来的一年半的期间数据,以9家上市银行作为样本代表银行部门。

我们发现,尽管由于折算汇率等会计处理方式的不同,但货币错配与净值损益间还是有非常明显的关系。数据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整体上有着非常严重的货币错配,给银行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和风险。其中中国银行情况最为严重,有存在较大的银行危机的可能性。中国建设银行的情况已接近于有危机可能的临界点。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时,9家银行整体上会损失107亿。当人民币升值7.6%时,银行业所有净利润消失殆尽。从五个半年的变动趋势看,由于巨额的货币错配,我国银行业对汇率的波动非常敏感,但账面损失在减少。

国际上更多的研究是测试银行市值对货币错配或汇率变动的反应。但由于中国汇率刚刚放开,没有足够的数据期间来作更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只能测度由此带来的净值变动。这也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Olivier Jeanne(2003).Why Do Emerging Economies Borrow in Foreign Currency?. CEPR Discussion Paper No. 4030

[2]De la torre, Schmukle(2003).Coping with Risk through Mismatches: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ontracts for Emerging Economies [C].IADB conference:"Financial dedollarization:Policy Options"

[3]Reinhart, Carmen, Kenneth Rogoff and Miguel Savastano(2003).Debt Intolerance.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pp.1-74

[4]Aghion Philippe, Philippe Bacchetta, and Abijit Banerjee(2000).A Simple Model of Monetary Policy and Currency Crise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 44, No,4-6,pp728-38

[5]Cespeds, Luis P., R. Chang, and A. Velasco.2002.Balance Sheets and Exchange Rate Policy.Mimeo.

[6]唐宋元.有关货币错配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2

[7]李扬.汇率制度改革必须高度关注货币错配风险.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4

[8]Eichengreen, Barry, Ricardo Hausmann, Ugo Panizza(2003).Currency Mismatches, debt intolerance and original sin: Why they are not the same and why it matters. MBER Working Paper No.10036

[9]Irina Bunda(2003).Origins of the Maturity and Currency Mismatches In the Balance Sheet of Emerging Countries: A The oretical Approach.Paper Submittde to the 20th Symposium on Banking and Monertay Economics, Birmingham, June 2003

[10]G. Calvo(1998).Balance of Payments Crises in Emerging Markets. mineo, University of Maryland

银行外汇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农业发展行支付结算手段的现状

一核算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自2005年以来,根据政策性、商业性贷款分开核算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管理,农发行先后8次调整会计科目;并建立了更加适应农发行管理需要、方便服务客户的帐户管理办法;2007年根据新会计准则,调整年终决算报表格式。2005年,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上线,实现了系统内资金汇划的实时处理,全行业务数据大集中,规范了会计核算流程;2007年综合业务系统实现与CM2006信贷管理系统对接;2008年和2009年启动了综合业务系统一、二期改造项目,完成了支票圈存、支付密码、密押汇划等一些新业务的开发,优化完善了柜员制业务处理。为积极配合和支持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全面推广以及打通我行跨行支付业务的快速汇划通道,农发行综合业务系统全面实现了与大、小额支付系统的直联对接;2007年农发行另外还应用了电子验印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2008年完成了银行本票、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系统的上线运行;完成了人民银行国库信息处理系统、支付结算综合业务系统、南通同城支付系统与农发行综合业务系统的接口工作;2009年,农发行正式启动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设工作。目前,农发行已按照人民银行的工作部署,全面启动了二代支付系统的建设工作。

二结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007年,农发行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开展与工商银行业务合作,借助工商银行的信用卡和网银平台为农发行客户提供离柜结算服务。以农发行与工商银行联合发行的“牡丹金山卡为载体,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农发行丰富了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手段。同时,网银业务合作满足了企业的结算需求,网银资金收付量逐步增加,企业销售资金归行率逐步提高,企业多头开户、逃避农发行监管的情况逐步减少。开户企业还通过商务卡、收单PO办理了资金结算。

随着农发行为客户提供的支付结算手段日益丰富,农发行充分利用与工商银行合作的信用卡和网银平台自2008年开始在粮棉油收购领域开展了收购资金非现金结算,这样就从柜面结算发展到离柜结算,方便了企业结算,便于客户服务部门通过网银帐户实时跟踪企业各项收付活动,加强了对企业资金的监管。

2009年6月农发行开始全面推广综合柜员制,真正体现了服务客户的经营理念。

三农发行支付结算手段现状

相对于商业银行,农发行结算方式比较单一。现行的结算方式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本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手段除以上七种方式外,比较常见的还有信用卡、国内信用证。然而,农发行从近几年的结算实践看,开办情况好的有支票、汇兑,已开办但不够多的为银行承兑汇票、信用卡、银行汇票、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几乎未开办的为银行本票、商业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既使是借助工商银行网银平台,网上银行业务也基本上是收购资金从农发行划至企业工行网银帐户再转出,销货款回到企业工行网银帐户再归集农发行工行网银帐户。而企业很少通过网上银行直接向农发行申请资金划出,客户主要还是在农发行柜面进行资金结算。客户对农发行借助工行网银平台的认同度低;而农发行为客户在工行开立的信用卡,客户更是存在顾虑,缺乏信心,以笔者工作的单位为例,农发行客户在工行开办的商务卡和收单PO,目前还无资金结算。

支付结算手段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间业务的发展,而中间业务与资金产业务、负债业务一起被称为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随着对外贸易的增长和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手段不断创新,结算收费比农发行要完善,结算品种比农发行要丰富,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卡业务。

目前农发行中间业务的支付结算收入在总收入的占比很低,与商业银行相比,农发行中间业务总体发展水平低、效益差,非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远远低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量规模小,贡献度低,支付结算业务品种少,手段单一。支付结算方式基本上仅局限于传统的结算手段例如支票和汇兑,既便借助工商银行网银和信用卡平台,也满足不了客户和市场需求;思想观念旧,认识不足。对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没有做到应收尽收,对支付结算品种思考钻研不够,对拓展支付结算收入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诸如银行承兑汇票、外汇业务、国内信用证这样的结算品种的开办缺乏专业人才,技术设备、技术手段、营业环境等条件不成熟,较为落后。没有先进、完善、规范、高效的支付结算体系,结算渠道不畅通,就无法为有外汇结算的企业及大型集团企业提供服务并获得中间业务收入;结算手段单一落后,信贷资金就会难以监管甚至失控。资金挤占挪用、企业之间形成三角债、企业滋生腐败等问题就会出现,银行信贷风险就会加大。

二、提高农发行支付结算手段的思考

一更新经营理念

支付结算手段的先进与否,关系到现代银行经营层次的提升、金融服务的创新、竞争能力的增强与否。因此,对中间业务中的支付结算业务的认识应由辅业务间接效益向主营业务直接效益转变,增强收费意识。创新支付结算手段不仅是服务客户的需要,也是为银行创造超额利润,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需要。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树立“效益立行的理念,加大考核力度,激发大力发展支付结算业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农发行盈利结构的多元化和合理化。

另外,对于支付结算收费,标准偏低,而且没有做到所有的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没有按照收益与成本风险对等的原则合理收取费用。这不但减少了银行收入,影响农发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而且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向客户大力宣传“银行支付结算服务是一种劳动,农发行在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支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根据不同的服务进行了适当收费是合理的的新观念。并科学定价、规范收费,提高收益和服务水平。

二充分运用支付结算品种

农发行部分基层行在银行承兑汇票、信用卡、国内信用证、网上银行业务方面存在望而却步的畏难情绪。

事实上,在银行承兑汇票、信用卡、网上银行业务方面,客户需求量很大。随看对外贸易的增长,信用证、外汇业务也成为客户新的需求品种。而农发行支付结算品种单一,基本上仅限于支票和汇兑业务,外汇业务基本上仅省级分行营业部开办,银行承兑汇票基本上没有在基层行普及。而这些支付结算手段,恰恰是市场经济发展,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追求高效率的必然产物。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能够为客户提供便捷的资金结算。

农发行为维系老客户,发展新客户,管好农发行信贷资金,增强银行竞争力,就必须要在银行承兑汇票、国际结算、信用证方面尝试,突破甚至发展成熟起来。

三加快人员的培养和加大科技投入

农发行要消除开办更多的支付品种的畏难情绪,就需要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多类型、具有开拓敬业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农发行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一批具备金融、法律、财会税收、企业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员工培训机制,为员工提供再学习的机会,使其能熟练运用支付结算业务,甚至了解中间业务中的咨询类服务、类业务、管理类服务、表外业务等业务的最新动态,并参与到业务运用中来。

同时,农发行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完善开办更多支付结算品种所需的硬件设施,组织研发队伍不断开发新的软件系统,例如外汇业务系统的普及以适应新业务发展的需要。

发展支付结算业务,需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和信誉于一体,知识和技术含量高于传统的一般性银行业务,具有跨行业,综合性和知识密集的特征。例如开办外汇业务就需相应的场所、人才、硬件设施,还需跨行点,例如外汇管理局,海关等。

四加大营销力度,增加客户的认同度

为丰富支付结算手段,农发行在未实现自办网银业务之前,需借助工行信用卡和网上银行平台以满足客户需求和业务发展的需要。但自2007年农发行总行与工商银行签订的全面开展信用卡业务合作协议以及电子业务合作框架协议以来,虽然农发行基本上开办了信用卡和网银业务,但客户对农发行信用卡和网银业务认同度和信任度低,支付结算手段上没有实质性地服务客户、方便客户。因此,很有必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渠道,加大对企业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信用卡和网银业务的认识,进一步消除顾虑,增加信心。

针对优质客户,重点宣传介绍牡丹国际卡、牡丹贷记卡功能特点、产品优势和使用方法,尤其是免息还款期、最低还款额和信用额度等独特优势;针对一般客户群体,宣传牡丹信用卡购物方便、联网通用和资金安全等优点;针对集团用户,突出宣传公务用卡在降低企业资金占用、减少现金收付和节约经营成本方面的优势等,提高客户的消费意识。

客户部门在营销和推广信用卡和网银业务的同时,可与贷款业务实行一体化营销。

五成立专业部门和人员负责支付结算业务开发和管理

农发行可考虑以会计部门为主,统一规划和管理支付结算业务,确立明晰的战略性目标,形成合力,高效、集约使用支付结算业务资源,特别是着手开办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外汇业务;完善信用卡和网银业务,增大信用卡的资金结算量,减少网银“零交易闲置帐户。随着信用卡和网银业务的深入拓展,可重点考核综合效益,包括企业结算量、分成收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