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在分析传统信息营销流程不足的基础上,引入CRM的理念,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营稍流程的观念和原则的整合进行了探讨,并构建了cRm数字图书馆信息流程模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信息产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字营销工作总结【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数字营销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在分析传统信息营销流程不足的基础上,引入CRM的理念,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营稍流程的观念和原则的整合进行了探讨,并构建了cRm数字图书馆信息流程模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信息产业在我国勃然兴起,在信息市场化浪潮中,图书馆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扩大自身产品与服务的销路,这是图书馆尤其是数字图书馆考虑的重要问题。国内图书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思考图书馆进行市场营销理论的可行性,到目前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即数字图书馆实行信息营销,是适应时代需要、谋求自身生存发展和满足用户需求的必然要求。
目前,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营销流程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营销流程,分三个阶段来进行信息营销:第一阶段是选择顾客价值,即分析市场机会,研究和选择市场目标;第二阶段是价值创造阶段,也就是制定营销策略的阶段;第三阶段是营销战略。随着市场的发展,尽管传统的营销流程在营销职能转变的过程中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企业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通过提高营销部门的效率、调整资源的配置、开发和不断改进营销流程使营销产生更大的价值。企业界开始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机制,通过更富有战略性的方法为整体客户群和细分客户群提供价值,使营销更加高效。企业营销界的这些新发展对于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营销而言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营销流程分析
I.1数字图书馆传统的信息营销流程
目前,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营销流程遵循的是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传统的营销流程。在科特勒提出的营销流程中,营销工作贯穿于整个经营活动,并在企业销售实现之后依然存在。企业经营被分为三个过程:选择顾客价值,即分析市场机会,研究和选择市场目标;第二部分是价值创造阶段,也就是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企业的营销战略。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营销流程如图1所示。
1.2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面临的挑战
面临全球性的、技术性的、经济性的社会发展,特别是在信息化社会中用户的信息需求不断增长的条件下,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营销流程显示出了不足,主要表现在:
①需求的反应存在时滞。该营销流程虽然始于顾客需求,但随后的流程却是封闭的。在流程期间的顾客变化,无法从原有的流程中体现出来。
②营销价值流缺乏弹性,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随着顾客消费的个性化发展趋势增强,这种流程的僵化特征也逐渐显示出来。
③现有的流程建立在实物价值链的基础上,数字图书馆的价值流程之间是前后相连的,这使得数字图书馆的价值实现过程是一个水平的过程。
2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的整合分析
2.1整合观念与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
1995年,Paustian Chude首次提出整合营销的概念,“根据目标设计(企业的)战略,并支配(企业各种)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王方华(1998)提出:“整合营销是一种通过各种营销工具手段的系统化结合,根据环境进行纪实性动态修正,以使交换双方在交换中实现价值增值的营销理论和方法,整合营销以市场为调节方式,以价值为联系方式,以互动为行为方式,是代企业面对动态复杂环境的有效选择。这个概念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认同。整合营销具有以下内涵:第一,整合营销首先是一种营销指导思想,其次才是一种营销方法。其次,整合营销的核心思想是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佳利用。第三,整合营销的出发点是消费者需求。第四,营销整合的特色是“统一”,是组织的目标、策略和战术的高度统一。运用整合营销的观念,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进行整合,通过整合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来运作与营销相关的各种环节和要素,以更实在地、更充分地进行营销工作。
2.2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整合的原则
2.2.1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的原则
一切为了顾客,一切方便顾客是营销流程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建立把顾客需求放在中心地位的流程体系,架构“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的流程。及时和顾客交流、沟通,提供顾客满意的全方位、一体化、个性化服务。
2.2.2“水平构建”原则
数字图书馆现有的营销流程中,严格的职能划分可能造成整个营销流程需要一步一步进行,在实践上缺少交叉性,从而造成实践上的浪费,消费者需求反应的迟缓。在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营销流程的水平构建成为可能,在设计营销流程时,设计一个复杂的时间关联性过程,使流程可以一次协调进行。依水平构建原则建立的营销流程不但可以缩短企业和新价值流的长度,增加了企业的顾客价值,还同时体现了企业虚拟价值流的作用。水平构建的基础是企业信息流的顺畅。
2.2.3信息及时处理原则
对于市场营销流程来讲,企业要在顾客信息产生的地方对信息进行处理,及时形成顾客档案,以及对顾客信息数据的分析报告。这样,不但会提高对顾客的意见进行反馈的速度,及时解决顾客的问题,还可以使企业及时准确地了解某个市场上产品销售情况的变化,使企业可以及时做出反应。
2.3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整合原则的基拙:CRM
整合营销流程的改造是以系统的思想对企业营销流程进行整合。营销流程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机制,通过更富有战略性的方法为整体客户群和细分客户群提供价值。要运营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流程,营销部门就必须率先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同时要结束各个职能机构各自为战互不往来的局面,这样才能建立一个更富战略性的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新的营销流程将不再是为企业制造产品的公司,而是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的公司。
CRM最早由美国的Cartner Group于1997年提出。目前,关于CRM的定义有很多。但其总的内容是:一方面通过提供更快速、周到和准确的优质服务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达到个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来降低经营成本。企业CRM系统能搜集、跟踪和分析每一个客户的信息,从而知道什么样的客户,在什么样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CRM的精髓与数字图书馆的用户中心意识不谋而合,同时也符合整合营销以“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的原则”的思路,将其引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营销流程整合中来,必将促进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的长期良发展。
3引入CRM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
3.1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内涵
客户关系管理不单单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的技术系统。更是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营销管理理念。客户关系管理通过管理与客户间的互动,减少销售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发现新市场和渠道,提升客户价值、客户满意度、客户利润贡献度、客户忠诚度,实现最终绩效最大化。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包括对顾客的类型、需求特征、购买行为进行分析;企业对顾客的承诺;客户信息交流;客户反馈管理等。客户关系管理具体施的重点是各种信息的处理过程,顾客价值信息是营销流程整合的基础,因为顾客需求为流程的始点,顾客满意为流程的终点,顾客价值信息在营销流程中贯穿始终(如图2)0
3.2引入CRM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模式
流程整合的起点是顾客需求,终点仍然是顾客满意,即整合营销中的流程整合是个循环系统。营销分析是营销流程的基础,营销计划是营销分析基础上的具体实施方案,营销执行是营销计划的具体实施,营销控制是保证营销方案按照计划执行的保障,同时营销控制也反馈营销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动态地修正营销计划。营销流程的整合模式如图3所示。
3.3引入CRM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营梢流程的实施
营销流程整合的具体实施就是使数字图书馆各部门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实现对顾客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打破内部以及与外界之间的围墙。在上图中,“消费者总价值—消费者总成本”指科特勒教授提出的顾客让渡价值概念,顾客总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顾客在购买商品时把顾客总价值和顾客总成本的各个要素作为整体看待其中某一项价值最大或成本最低不一定能够吸引顾客。在顾客与企业的充分的双向沟通基础上,企业确定沟通价值策略与提供价值方案。公司的使命就是指公司可以为顾客、社会提供的价值,所以在沟通的基础上提供价值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而沟通价值策略则限定了营销战略的范围,营销战略是在企业战略的支持之下产生策划的。因为,整合后的数字图书馆营销流程包括3个层次:顾客价值分析、沟通组合、营销战略。
3.3.1顾客价值分析
将顾客价值探察和分析过程分为以下5个阶段:①探察并识别顾客价值要素阶段。在于明确顾客价值各个层级结构中包括哪些价值要素。②确定有战略意义的价值要素阶段。主要对各个价值要素对顾客的重要性进行测定,发现那些对数字图书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顾客价值要素。③测定价值交付中的顾客满意阶段。侧重搜集关于顾客在各个价值要素上对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满意状况的信息与数据。④预测顾客价值的变化阶段。对前面阶段所作的分析作出判断。⑤探察价值交付问题的成因阶段。对前面所获得的顾客价值要素进一步分析,决定哪些顾客价值要素需要改进以及如何改进。
3.3.2沟通组合
营销沟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营销沟通的决策中包括如何沟通、沟通什么、与谁沟通以及如何控制沟通和提高沟通效果等。沟通组合的最为成熟的运用即整合营销沟通。在数字图书馆的营销沟通系统中,数字图书馆要与中间商、消费者、公众进行沟通,中间商又与其目标消费者和不同公众进行沟通。消费者彼此之间以及与其他公众之间又以口传的方式进行沟通。除了营销沟通系统传播信息外,其他营销活动包括产品、分销和价格策略都存在营销沟通问题。另外,营销沟通组合也有许多工具。营销沟通中各具的整合包括价格组合、产品组合和分销组合。
3.3.3营销战略
数字营销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数字出版领域的电子图书产业发展多年仍未形成规模效益,并产生了种种乱象。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电子书产业发展的原因,提出了由出版企业共同建立数字内容投送平台的方案,并对该平台的建设机制及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作出阐述,以此来解决影响电子图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逐步引导各方合理分工,构建良性的数字出版产业链。
关键词:
数字内容 投送平台 电子图书
新媒体的发展,造就了图书展现形式的创新。电子图书已不限于图书数字化这一传统的平面形式,基于平板电脑开发的各种交互式电子图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笔者认为,传统意义的电子图书内容来源于出版社,是经过编辑加工且具有一定导向性的内容,因此,仍是今后一段时期人类知识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国内外各大电商网站、通信运营商、技术服务商以及传统出版企业等都纷纷搭建了电子书阅读平台便足以证明此观点。在此情况下,讨论电子图书市场的发展对数字出版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电子图书产业发展的困境
电子图书指以数字编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数字化介质上,通过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电子阅读设备使用,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体。销售电子图书的企业,如各大电商网站、通信运营商、IT公司等,在本文中称之为“内容运营商”;
提供电子图书内容的企业,如各大出版社、出版集团、民营文化公司,在本文中称之为“内容提供商”。
从电子图书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作为一种虚拟的数字产品,电子图书仍具有产品的一般特性:分销渠道越多,产品的销量就会越大,总体的销售情况就会越好。产品分销渠道的增加应是生产厂家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电子图书市场的现状恰恰不是这样。
目前的电子图书销售网站以内容运营商为主导,业务模式一般为:从出版社获得授权的图书电子文档,然后由其自行对图书进行格式转化、加密,并到网站进行销售,此后,按照销售情况定期同出版社分成。图书的加工制作、加密处理、销售统计均由内容运营商独自掌控,内容提供商的参与度不够,所以出现了授权乱、定价乱、标准乱、监管乱等种种乱象,最终导致内容提供商不愿轻易将电子图书授权给内容运营商,致使我国整个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无法形成规模,真正代表数字出版的电子图书的销售在数字出版总体产业规模中的比例占得很小。《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全年收入规模达到1377.88亿元,但电子图书的产值只有16.5亿元,所占的比例甚少。
电子图书的乱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授权乱。内容运营商在同出版社签订数字出版合作协议时,除信息网络传播权外,动辄需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转授权、图书的改编权等,这些操作模式都超出了商品交易的范畴,将数字出版的商品交易性质变成了版权交易。这种方式的结果是,一旦内容运营商获取了转授权,便可任意将版权转授给其他渠道,如甲授给乙、乙授给丙……最终版权流到何处,内容提供商无法知晓,也就更没法了解该书的真正销售情况。
定价乱。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没有任何一种商品的定价权是交给销售渠道制定的,由于数字出版的整体销售规模较小,强势的平台可以依靠为出版社带来的较高销售收入,让出版社调低价格,这种价格甚至低于电子图书的实际价值,其中的一部分价值由纸质图书分担了。这种局面严重违背了正常商品的定价体系,不利于数字出版的发展。
结算缺乏透明。电子图书是一种虚拟产品,具有可复制性,其销售情况只有平台所有者能够准确掌握。目前的数字产品销售平台,大多都对内容提供商提供了销售统计的查询功能,但由于这类平台大多是内容运营商自行开发,相对封闭,加之数字图书的无形特性,内容提供商无法监控其销售数据的真实性。
标准乱。我国的电子书标准建设相对落后,电子图书销售平台使用的内容标准各不相同,如pdf、epub、txt、cebx等等。内容标准的不统一,给产业链的各方都带来了不便,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劳动:同样一本图书,出版社需根据各平台的文档格式要求加工多次,对图书编校质量的审查工作量也相对增加了多倍;
内容提供商虽可为出版社提供代加工服务,根据出版社提供的原始排版文档自行转换,但加工后缺少了出版社的审查,频繁出现内容缺失、错字、别字等质量问题,大大提高了电子图书的差错率。
内容的监管难。目前,电子图书销售平台数量众多,出版集团、发行集团、电商网站、通信运营商、技术服务商都建立了具备不同商业模式的电子图书销售网站,各家平台相对封闭,数据无法交换,这种局面也给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及内容监管带来了不便,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无法对电子图书的内容质量以及发行流向进行必要的监管、审查。此外,由于缺乏对电子图书阅读平台的统一监管,部分阅读网站充斥了大量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阅读内容,违背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导向,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阅读层次与品位。
二、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各出版集团都在依托于自身的内容资源搭建内容投送平台,寄希望于能够依赖于内容的独特性吸引用户。但事实是,这些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多为同质化的平台,其涉及的关键技术对各家出版社、出版集团来说也是共性技术,每家出版集团都建立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势必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后果,且由于各家平台存在竞争关系,平台之间缺乏合作,任何一家都没法做大规模,也势必影响整个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1,2]
在电子图书的生产销售环节中,传统出版机构天生缺乏对渠道的掌控,没有互联网渠道、广电网渠道,也没有无线网渠道。出版企业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优势是内容资源,因此,各家出版单位应将重点放在内容资源的建设上,同时应聚成合力,改变目前单兵作战的局面,形成内容资源的垄断效力。在这种形势下,各出版社、出版集团如果能够共同搭建一个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对所有出版社的内容资源进行整合、统一管理,是相当必要的。
该平台能够为数字出版产业链上的各方提供服务:对内容提供商来说,该平台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内容管理与平台,统一了文件的加工制作标准,实现复合出版,同时可统一电子书的定价规则,并有效监控电子书的销售情况;
对内容运营商来说,该平台能够帮其整合全国的电子图书资源,内容销售商可专注于电子图书的销售与推广,无需投入大量的人力来做内容整合;
对新闻出版管理机构来说,该平台为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可审查的电子书版本库,有助于实现对数字内容的有效监管。
1. 促使产业链上合理分工
传统出版在图书生产与图书销售环节是有严格分工的,出版社负责图书内容的编辑、审核、出版,而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实体销售渠道及新兴的网络书城,则专注于图书的销售业务。在意识到数字出版的重要战略意义后,各出版社、出版集团、数字出版基地都期望能够通过数字化转型打通电子图书的整个产业链,依托自身的内容资源及当地的销售渠道,建立了一些具有相似功能的数字内容销售平台,覆盖了电子图书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另外,以电商企业、通信运营商为代表的内容运营商,在建立销售网站的同时,还建设了庞大的版权部门与内容加工部门,用来整合各出版社的图书版权,并加工成电子图书。
这种情况下,内容提供商与内容运营商缺乏必要的产业分工,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浪费了人力物力。因此,对内容提供商来说,更应该专注于自身的强项,依赖出版社之间的共同合作,建立一个能够专注于整合内容资源的投送平台,通过该平台形成对海量资源的汇集。本文所提的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建设,顺应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技术要求,如图1所示,将内容提供商、内容运营商、内容监管机构这三个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独立出来,解决了数字出版产业中的版权、运营和监管这三个核心问题,使出版企业、渠道商、读者、监管部门等产业链上的主要环节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为建立良好的商业运营模式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2. 深化数字内容聚合与管理
我国电子图书的行业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各家企业使用的电子图书文档标准各不相同,使得内容的共享非常困难,从而形成一个个内容孤岛。而统一的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则可规范电子图书的加工、制作、等管理标准,能够聚合目前出版社的数字内容,并采用通用的格式对外。出版社通过提交资质证明文件申请平台使用权限,通过接口向平台提交电子书的文档,在线完成加工、校对、审核流程,实现图书内容的统一规范化管理与转化。
3. 实现数字内容的分发与透明结算
目前,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内容运营商的数字内容销售网站纷纷建立,并都有各自的结算系统。由于电子图书是可复制的,内容运营商自有的结算系统无法对内容提供商做到真正透明,缺少必要的监督,这种由销售渠道主导的结算导致产业链双方无法真正信任。
我国的电子图书产业需有一个规范的产业规则,电子图书的内容提供商和内容运营商应都能准确及时地获取电子图书的真实销售数据,并依据此数据实现公平结算,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电子图书的良性产业链。而统一的数字内容投送平台为内容提供商和内容运营商提供了一个公平的交易平台,实现运营自主、结算透明,所有的内容运营商均可通过登记备案制获取分销资格,从平台获取数字图书副本,独立开展电子书销售业务,按期同平台结算。
4. 加强数字内容的质量监管
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新闻出版总署和各地新闻出版局开始加大力度加强互联网出版内容的监管建设,由于目前互联网上的内容平台较多,较为混乱,对这些网站都进行监督管理势必会带来大量的重复工作。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可以为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提供统一的电子图书内容样本库,可通过对接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系统为每本电子书分配电子书号,实现规范化管理。平台所有图书对外销售的出口只有一个版本,出版社对平台上的数字内容质量负责,以此实现对电子图书内容的审核与监督。[3]
三、数字内容投送平台的建设机制
数字内容投送平台的建设,需各出版社、出版集团、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在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笔者认为以下的机制有利于该平台的深入实施。
1. 组建数字出版业的行业协会
目前,电子图书产业中对标准及定价机制掌控的缺失源于各内容提供商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合作,因此,各出版机构应着手建立电子图书产业的行业协会,该协会着重在建设数字内容投送平台的实践中,统一产业所需的相关标准,如电子图书文档格式标准、版权保护标准、内容分发及交易计费标准等,逐步完善电子图书的定价机制,保护内容提供商的合理利益,建立健康的产业环境,并进一步开拓在B2B等领域的收费结算机制。[4]
2. 获得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支持
目前,为保护出版机构的合理权益,新闻出版总署已牵头同国内的三家通信运营商签署了协议,规定了内容提供商的分成不少于60%,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处于弱势的内容提供商获取了话语权。但由于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同内容运营商、技术提供商相比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总署更应在宏观层面鼓励出版社之间建立合作机制,鼓励建立由内容提供商主导的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与保护,以此增强内容提供商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主导权,推动整个产业的均衡发展。
结 语
数字出版平台建设问题是近年来产业界的热点话题,构建一个可以为数字出版产业中各方提供服务的公开、透明的中间性平台有助于解决目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本文尝试阐述数字内容投送平台的主要功能、关键问题及运营机制,相信延续这一路径,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各出版社、出版集团达成共识,中国的数字出版业一定能够走出困境,形成合力,实现突破,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重要的支撑。
基金项目:安徽省年度重点科研计划项目――数字内容跨终端出版平台关键技术研究(11070203002)
参考文献:
[1] 张博,庄子匀,陈敬良.云出版是解决数字出版面临问题的根本出路[J].出版发行研究,2012(2).
[2] 畅榕,陈丹.数字出版公共平台的建构模式与运营机制初探[J].科技与出版,2012(2).
[3] 黄先蓉,郝婷.数字出版标准与法规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2(3).
[4] 杨潮.论数字出版中的两个技术支点[J].出版发行研究,2011(12).
数字营销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营业厅;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
销售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7-0031-02
2005年起,绍兴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大面积展开,2007年6月,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就高效完成了绍兴市本级的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并于同年的9月22日顺利通过了国家广电总局的验收工作。在“后平移时代”,尤其是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发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构建个人家庭娱乐中心,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数字电视有别于传统电视,并进一步推动绍兴数字电视产业的规模化运营,成为广电网络关注的重点。
1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概况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主要分为五大类:第一,视音频服务。其中包括视频点播、回看、时移、影像个人空间、视频监控、视频会议、视频聊天、PUSH VoD。第二,休闲娱乐服务。包括互动游戏、电视、电视投票、电视竞猜。第三,财经信息服务。包括股票行情查询、财经信息查询、在线股票交易。第四,金融服务。包括家付通、在线商务、在线支付。第五,生活信息服务。包括消费费用查询、交通信息查询、停水停电通知、旅游信息查询、商城。
2对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现状及原因的分析
2.1收视情况分析
根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调查数据,我们中国家庭2013年普遍的每天观看电视时间为3小时52分。换言之,每个家庭每天都要观看电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视;
还可以了解到收视时间的长短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教育程度呈负相关,与家庭收入无显著相关关系。
2.2数字电视增值业务认知及传播渠道情况分析
在对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时,我们从中可以总结出两点:一方面,业务的认知率普遍较低;
另一方面,业务的整体认知率高,但人均认知量少。即人们对增值业务了解不全面,普遍知道一两项,对其他业务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其存在。
根据调查内容,我们可以分析人们对数字电视增值业务认知量少的原因。第一,业务认知数量与传播渠道有关,与收视时长无关。增值业务传播渠道少或者传播渠道与人们联系少,导致人们不了解有关的增值业务,因此营业厅在数字电视增值业务销售时,应该注重传播渠道的扩展及覆盖范围,注重传播渠道的“接地气”,切实让人们全面了解增值业务的有关项目。例如实践销售中可以让销售员深入到居民社区,将增值业务的便捷应用手把手让群众了解踏实。这样不仅有利于客户的维护,同时对于业务扩展也有帮助。第二,业务认知数量与用户的教育程度有关,高学历的用户对增值业务关注度高。因此营业厅在进行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销售时,可有意识地进行用户教育程度及收视喜好的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注重用户的需求。第三,不同的传播渠道有不同的作用,分为大众传媒传播渠道与人际关系渠道。目前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传播渠道,主要有广告、宣传片。根据对比发现,大众传媒渠道对用户的认知起到明显作用,人际关系渠道对用户的决策有较大的作用。因此营业厅为了促进销售,在对增值业务进行宣传时,应该注重大众传媒渠道与人际关系渠道的结合。
2.3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使用意向分析
根据销售的有关知识,在销售时,应该了解用户的需求情况及使用意向。根据有关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使用意向的调查发现,各项业务的使用意向率低且分散;
整体使用意向率高,但人均数量少;
付费频道高认知率、低意向率;
网络视频对数字电视有较大威胁。
我们对人们的增值业务使用意向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家庭收入不同,使用意向差异明显。家庭收入越高,其对增值业务的使用意向越高,使用项目越多。因此营业厅在销售时,要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有关收入的了解,根据收入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营销。第二,使用意向与电影院、DVD有关。如果用户喜欢去电影院,或者租借DVD片,那么其增值业务使用意向较低。因此,营业厅在数字电视增值业务销售时,可以与电影院、音响、家电卖场联合,最大化地接近目标群。第三,对增值业务的认知率低。对增值业务的认知数量与使用意向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因此,提高用户的使用意向率的前提是提高用户的认知率。
3营业厅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销售
3.1强化营销意识
营业厅是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主要销售渠道,因此必须首先确定营销理念,强化营销意识。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与传统电视不同,付费频道、增值业务需要通过营销手段实现。营业厅的营销目标是提高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数量与价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从不同方面共同完成,首先是强化员工的营销意识,提高营销手段,在营销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业务为目标,以优质服务为保障,促进用户需求”的指导下,完成销售目标。
3.2细分市场,完善营销网络
营业厅在促进销售时,要细分市场,完善营销网络。可以把销售人员分成几组或者个人完成,根据营业范围或不同家庭进行划分,全方位地完善营销网络。其中的细分市场,我们必须了解用户的有关信息,其中包括用户的收入、兴趣。可以根据用户的收入,划分高收入、中等收入、一般收入、低收入四种,分析用户的使用意向与其对增值业务的需求;
完善营销网络,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增值业务使用用户。同时,在销售过程中,注重区分用户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销售方法,不同的家庭角色强调不同的诉求内容,对家庭中的主要观看人进行主要的销售介绍。
3.3形成舆论氛围,刺激用户的需求
营业厅在进行数字电视增值业务销售时,注重形成舆论氛围,刺激用户的需求。用户存在需求,才能促进销售。用户的需求是可以创造的,可以利用舆论的刺激。形成舆论氛围可以采用一些措施,例如,进行广告宣传、新闻会,还可以在营业厅及人口密集处进行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演示,并为群众讲解;
与相关部门合作,利用有趣的活动,提高吸引力;
还可以选取人们信任的明星代言人,等。在社会中形成一种热烈的舆论氛围,让群众了解增值业务的优点,使其产生兴趣。此外,可以通过已经使用增值业务的用户,使其进行口碑宣传,或者采用优惠措施,使其乐意向周边的群众或在广告宣传中讲讲其使用的感受。
3.4灵活的销售方式,优质的服务
营业厅在销售数字电视增值业务时应采用灵活的销售方式,提供优质的服务。营业厅可以采用捆绑、上门销售、代办等多种方式,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开展优惠活动;
还可以设置一个现值,只要有用户达到这个现值,营业厅就会为用户提供一系列优惠活动,鼓励用户使用增值业务。用户在使用增值业务之后,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因此,营业厅还要设置专门的服务系统,除了上门服务外,还可以有电话以及网上服务。此外,营业厅还可以定期进行用户调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缴费方式,合理定制价格等优质的服务。
3.5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
根据现代营销理念,员工是销售的主体,为了克服员工的消极情绪与惰性,营业厅需要制订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员工的工资应该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励、考核四个方面。员工的工资与业绩挂钩,鼓励员工高效率地提高业绩。其次,与员工签订合同,规定任务,建立奖惩制定。注意任务的合理性,不可过高或过低。还可以为员工提供内部价格,只要是员工的家庭使用增值业务,就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
4结论
营业厅是数字电视增值业务销售的中坚力量,因此,营业厅需要制定准确的销售方案。在销售之前,营业厅应首先调查服务范围内的用户对增值业务的认知情况与使用意向,根据这些情况,灵活地制定增值业务的推广活动,提高增值业务的认知率与意向率。其次,采用灵活的销售方式,形成舆论氛围,促进销售量。在销售中,还要培训员工的营销方式,提高营销意识;
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销售热情。最后,要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让用户在使用之后消除后顾之忧,维护用户的使用热情。
参考文献:
[1]达月秋.付费频道及增值业务评价与淘汰体系的构建与运用[J].中国数字电视,2012,3(8):12-13.
数字营销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新营销》杂志联合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Ipsos)进行2014营销管理展望,希望通过调查,测量2013年的商业绩效,了解2014年中国企业营销人员对商业绩效和营销投资展望,并且评价目前的营销行动和战略趋势。
在这份2013年年终完成的调查中,33%的被访者具有10年以上营销经验,36%的被访者2014年的营销预算高于1000万美元,55%的被访者所在的机构在中国聘用的员工人数多于1500人,31%的被访者在员工人数多于31人的营销部门工作……可以说,此次2014年营销管理展望调查代表了中国营销界主流和权威的声音。
中国营销人对2014年充满乐观情绪,但行业压力大
虽然大多数(近八成)营销人员仍有信心2014年他们的品牌表现更好,但是对于行业却不那么乐观。事实上,只有近五成营销人员相信2014年他们的行业前景会改善。
调查发现,总体来说,中国营销管理人员认为2013年好于预期,而不是更差。近四成(37%)的被访者认为2013年销售业绩好于预期,亦有近四成(39%)的营销人员认为与预期持平。此外,24%被访营销人员认为比预期差。
不过中国营销人员同时认为2014年要强于2013年。
中国营销人员对于2014年充满乐观情绪。近八成(78%)营销人员认为其所在的品牌将好于2013年,其中20%的营销人员预期2014年其品牌将远远好于2013年,仅有4%认为差于2013年。
相比之下,行业压力重。营销人员对于行业的乐观情绪明显显得乏力,但总体上仍持保持乐观。五成左右(52%)的营销人员预期2014年行业状况好于2013年,有15%认为差于2013年。
2014年将成为大媒体时代
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颠覆了传统媒介和营销环境。步入大媒体时代的新营销环境,中国营销人员更加重视开发数字媒体平台。
57%的中国营销被访人员表示,2014年营销最大的挑战是进一步开发数字媒体平台的潜力(数字媒体平台包括社交网络站点、移动终端等)。根据益普索2012年进行的调查显示,63%的中国被访者认为最大的挑战是创建更多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而2013年这一数据下降到55%。数字媒体平台的进一步开发取代其成为最大的营销课题。
在不断演变的媒介和营销环境中,同样有57%的被访者认为改善整理营销有效性/提升投资回报测量结果是最大的挑战;
55%的中国营销人员看重创建更具整合性的营销策略,其次是在品牌的消费者和非消费者群体中创造更高的品牌忠诚度(54%),以及更具创造力(47%)。分别有29%、24%的被访者将降低成本、吸引留住人才当作主要挑战。
为了迅速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并从竞争中脱颖而出,营销人员将跟上营销和媒体行业的最新发展视为2014年首要任务之一,46%的被访者将优先关注营销和媒体行业发展。
数字媒介依旧是营销人员希望加大利用力度的一个领域。而且,似乎一些更传统的媒介形式,主要包括报纸和电台,可能因受众对数字媒介的关注增多而出现下滑。手机APP和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成为营销人员最常规的媒介接触形式。
益普索的调研显示,微信(78%)和手机APP(71%)成为中国营销人员最经常接触的媒介,高于微博(58%),远远高于综合门户网站(38%)、电视、财经类频道节目(34%)、SNS社交网络(31%)等媒介形式。
社交、移动和在线营销成为营销人员2014年营销计划的三个主要关键词。社会化媒介(包括病毒性活动)、在线广告和移动营销均被视为将在2014年营销组合中起到更大作用的渠道。
大数据分析第一次进入前5名。传统渠道(电视、印刷、广播和户外)继续受苦而SEO成为营销的主流工具。
在中国营销人员眼中对不同类型有着更为详细的要求,即使是针对数字媒介,分别有15%、19%和 9%的被访者认为媒介公司、数字公司和公关公司最要加强对数字媒介的理解。
虽然并非所有广告商都有可能成为创新者,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们普遍觉得,这些渠道需要仔细考虑并给予投入;
否则,品牌就会败给更精通数字媒介、更具冒险精神的竞争对手。这必须涉及顾客参与和品牌塑造,因为数字媒介为品牌提供机会,与目标消费者发展有意义的持久关系。
意料之中的是,社会化媒介/病毒性媒介将成为2014年最重要的数字媒介渠道,它们依然有很大未加以利用的潜力去覆盖移动消费者,尤其是考虑到手机/智能手机在亚太地区的高渗透率。
50%的中国营销人员表示将增加社交媒体/病毒式媒体在2014年营销传播计划中的作用。此外有高达46%的营销人员将增强移动营销的作用。
加大数字营销的力度并不只是营销人员口头上,谈到营销预算时,86%的营销人员表示将加大可供数字媒介支配的支出。其中36%的营销人员将增加11%-30%的数字媒介投入, 12%的营销人员将增加30%-50%的投入,超过3%的人愿意加大超过50%的投入。
目前对付费媒介、自有媒介和赢得数字营销倾注的重视显然已成事实。
展望未来,营销人员预测移动营销(39%)和社会化媒介/病毒性媒介(19%)将成为未来3年最有效的媒介形式。
尽管这可能会对传统的渠道带来负面影响,但电视似乎不在其列。电视依然被视为未来的一种重要媒介,并且强劲,尽管数字媒介的地位得到提升。或许,正如一些西方国家一样,数字媒介和电视将成为盟友,因为各个品牌使用电视促使在线消费者参与其中,同时随着社交电视增长,两种媒介彼此互补。
2014年大数据变得更为重要
若论2013年全球包括中国营销界最热门的营销话题,大数据(Big Data)毫无疑问荣登话题榜首。尽管或许许多营销人员已经对大数据有些审美疲劳,但2013年,营销界似乎人人都在谈论大数据。调查发现,83%的营销人员正在或将开始使用大数据分析。37%的中国营销人员表示对于大数据分析在其2014年营销传媒计划中的作用将高于2013年。14%的受访者表示将开始使用大数据。
大数据激发营销人员,他们似乎愿意用它解决未来所有遇到的问题。其中,细分客户,加强现有客户的顾客忠诚度,是营销人员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主要目的。
尽管信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但仍有17%的营销人员主要因为没有足够的数据(58%)放弃将大数据分析纳入其2014年营销转播计划中,而内部专业知识不足(32%)也是导致部分营销人员对大数据分析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太多的公司理解大数据分析的作用和必要性,但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个数据潮。
ROI在2014年仍然是营销人员的头等大事
如何证明宣传活动的价值和效果,仍是营销人员的一个重要目标。提高总体营销成效和增强ROI,与进一步开发数字媒体被列为2014年的首要营销挑战。57%的被访者表示,提高总体营销成效和增强ROI是首要任务,这与上一年益普索进行的同类型调查结果一致,表明ROI仍是头等大事。
在亚太地区,营销人员普遍认为其所在的部门是唯一胜任这个领域的部门(有40%的人认为他们在这方面表现良好),这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对这一领域的持续重视。
对ROI和业绩的关注,正在影响品牌与伙伴的关系,平均67%的营销人员打算在2014年对伙伴进行审核。面临最大审核威胁的是广告,58%的营销人员表示将对其广告商进行审核,似乎一旦宣传失败,责任就得由其工作背后的创意人员承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的媒介环境对营销带来的冲击和变革,56%的营销人员表示将对其媒介进行审查。
趋势预测:
2014年营销人员具体的营销策略有哪些重要变化
全媒体整合。企业营销将调整、优化数字媒介的组合形式,进一步向新媒体、新方式、新技术等方面渗透,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发展,重点加强数字化营销,更多、更广地利用社交平台做传播,包括媒体、员工等利益相关者。
市场细分。营销人员在基于客户细分之后,再进行广告、媒体投放。有受访者提到,终端营销方式将变革,折扣促销转变为特供品促销。企业将在2014年加强目标人群的寻找和定位,覆盖不同的群体,基于2013年细分市场重点推动产品链裂变。企业希望通过人群细分,落地到与特定的消费者沟通。
渠道方式。2014年,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将进一步整合,企业更注重各渠道整合,多渠道根据客户感知到达点确定投放,强化效果评估。媒体渠道将下沉,企业对不同区域(比如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进行不同形式的渠道组合使用,以便效率最大化。其中不乏营销人员表示,线上线下结合转向纯线上推广。
营销创意。2014年将有更多、更贴近营销人员需求的创意整合案例。企业更积极地探索创新方式,使营销预算使用更趋于高效。除了传统媒体投入,企业趋向于更精准地营销沟通。
品牌连接。企业更多投入到品牌产品开发中,加大新品牌及新业务的营销及传播力度,强化市场竞争力。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将转变为如何将品牌战略做精做透,而对常规项目有所取舍,争取做成精品。营销人员更加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宣传,以及开展公益类活动。
2014年,很多品牌会重新定义,加强对起源、品质的沟通,与竞争对手区分。特别是为了防止品牌老化,在抓住既有消费者的基础上,与80后一代沟通,同时在产品包装等方面改进。此外,在媒体选择方面,开始使用病毒视频、社交网站等新媒体。
客户体验。企业基于品牌本身的影响力,通过改进客户体验的方式进行针对性营销。2013年,很多企业加强了与顾客的情感沟通,2014年会继续加强情感链接,增加更多体验式服务。
专注于客户互动和忠诚度建立。企业进一步提升品牌忠诚度,提高用户回报率。54%的被访营销人员表示,在品牌消费者和消费者群体中创造更高的品牌忠诚度是2014年主要的营销挑战。
数字营销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这是一个带着鲜明互联网印记的创业故事:凭借互联网的无国界覆盖,即使是资金、人力等资源都有限的中小企业,也能将自己的业务拓展到原本无力到达的地区和顾客群。
“当时我在澳大利亚工作时,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澳大利亚到处都是中小企业,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推进主力就是中小企业。其实当我来到香港、新加坡,他们告诉我,他们这里也都是中小企业”,谷歌亚太区总裁Karim Temsamani告诉记者。
Karim Temsamani原先担任谷歌移动广告副总裁,在2013年刚刚就任谷歌亚太区总裁,而他上任后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推动亚太区中小企业对谷歌广告投放平台的采用。
半熟的蛋糕
麦肯锡对中小企业的近期调研显示,在许多市场中,中小企业不仅占据了企业总成员的绝大部分,而且是GDP的中坚力量,其成长速度也非常惊人,尤其是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亚太区市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更大的顾客寻找需求。
在广告投放上,这些中小企业都有着共同的特质:首先,资源较少,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力,能够在营销上的投入都非常有限;
其次,重效果,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他们更注重直接的业务促进效果。
因此,相比电视、户外等方式,精准聚焦性、效果可衡量性都更高的数字营销无疑是这些中小企业更适合的营销方式。
而中小企业越来越蓬勃的发展势头,使得它成为谷歌越来越重要的核心议题,“中小企业对谷歌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在很多地区的首位客户常常都是中小企业,比如第一位香港客户是卖茶壶的,第一位泰国客户则是做定制西服生意的,第一位新加坡客户是做学生信
息平台的,他们都是小型企业。”
然而虽然中小企业的市场令人眼红,其未来的发展潜力也不可限量,但是开挖中小企业市场,所面临的难题也显而易见:和成熟的大品牌企业不同,中小企业受资源和经验所限,属于营销上的新手。
“我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数字营销的潜力”,Karim表示,“让他们对于搜索营销、有着基本的了解和接受”。
这一步并不容易。以中国为例,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刘允曾在2012年表示,“全国大概有4000多万家注册的企业,而真正拥有网站、具有做互联网营销能力的不足200万家,即便在它们之中,真正在通过网络营销做市场的又是微乎其微。”绝大部分的小广告主甚至还分不清RTB、DSP、DMP这些拗口的名词。谷歌虽然极力推行自己的AdMob平台,但在数字营销上刚刚起步的外贸企业只会笨拙地把网站上的内容搬到APP上,更别提YouTube、Google+这种需要费心经营的广告平台了。
可以说,谷歌面对这块蛋糕,还需要更加长期的烘焙。市场教育工作是“红海”市场的必经阶段,但显然,也是最困难的阶段之一。
因此,Karim的另外一个工作重点,就是“通过发展各种工具,将营销平台变得更加容易操作”,要知道,对于几乎从零起步的中小企业管理者来说,数字营销这个和技术、创意等关系密切的领域,“便捷性”是他们踏入数字营销的门槛。这一部分工作收到了一定成效,Tattoo Temple的总经理Chris Aderson告诉记者,在他所有尝试的平台中,谷歌是最“细节化”的,“比如说我可以知道我的流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的客户在平台上的行为,而且我还可以看到那些没有多少人买的关键词是什么”,这种便捷性已经使得他“不愿花费时间再学习其他广告平台,虽然他们可能也很有效果”。
早期获益者
在这一片还未大幅松动的市场中,早期的尝试者中已经有收获者,在使用数字营销后,Tattoo Temple的业务翻了两番,而在它之外,位于中国成都的米兰网也是早期在线营销获益者之一。
以外贸婚纱或礼服为主要业务,在2008年成立时,这家只有4名员工的小公司通过数字营销来寻找顾客,5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有260个员工,“我们的业务100%来自海外”,米兰网运营副总裁赖表示。
“我们现在90%的资源主要是用在互联网营销中”,赖告诉记者,经过五年的成长,米兰网在数字营销上的架构和策略已经越来越成熟,现在公司营销团队一共有50多人,分为产品管理团队――负责价格设定、网站陈列,SEM团队――负责搜索优化,还有网络营销
团队――负责SNS、网站联盟等等。
而在营销优化上,“我们已经能够做到根据Cookie分析等技术,为不同的用户推荐不同的产品,在EDM已经实现,现在要做的是根据地区和用户习惯来个性化呈现网站陈列。下一步,我们的计划是跨屏,让客户无论在哪个终端上都能有流畅的网站体验。”
米兰网策略的成熟使得谷歌在众多客户会议中都将之作为数字营销的范本,期望中小企业在数字营销上加紧行动。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中小企业这块市场的培育,似乎已经有一大块已经成熟:淘宝作为中小企业网络上最大的集结地,其在数字营销包括无线营销上的培育和布局,已经让其上的无数商家在数字营销上有着甚至不输于大品牌的意识。
“我们双十一的时候,很多营销动作,包括CRM,病毒视频,都是商家自己来做的。”淘宝公关颜乔告诉记者。同时,淘宝的一系列CRM工具,以及去年年底推出的RTB数据平台,也让其上商家可以按照顾客的价值来选择广告投放――而这一步,几乎是营销界的最前沿。
面对这个问题,Karim认为,谷歌所服务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体和阿里平台上的商家,有一定的差异性,“我不认为我们是直接的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