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案范文第1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六五”普法规划和市、区有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总体发展思路和安排部署,以“作风建设年”、“四下基层”和群众路线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治教案【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法治教案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六五”普法规划和市、区有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总体发展思路和安排部署,以“作风建设年”、“四下基层”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法制宣传教育为主线,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目标,全面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宣传教育措施,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开展法治理念专项教育活动,全面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让群众学会依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全面提高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依法行政水平,树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队伍形象。
三、主要内容
我局根据活动安排,结合部门工作实际,重点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干部职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开展社会法治理念教育宣传活动,使全局干部职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继续加强干部职工法制宣传教育,经常学习,推进干部职工学习经常化、制度化。大力加强廉政建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宣传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规定,教育引导干部职工遵纪守法、廉政奉公,促进公正廉洁。
(二)加强执法人员法制教育工作。通过自学、参加省、市举办的培训班等方式,学习贯彻《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相关政策,提高人社系统执法人员的法律水平。
(三)继续深化“法律六进”活动。把此次活动作为今年“法律六进”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扩展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广泛开展适合不同对象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上门入户、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时机,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送到乡镇、送到乡村、送到学校、送到企业、送到单位。
(四)加强维护社会稳定法制教育活动。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为契机,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开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把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机结合起来,重点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
(五)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就业服务机构要结合就业创业培训、技能培训等时机抓好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观念。社保经办机构要积极做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和城乡一体化等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要积极开展仲裁调解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结合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专项检查,积极开展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和刑法修正案(八)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
四、活动安排
此次活动,从2013年8月开始,到2014年2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部署阶段(2013年8月)。按照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动员,深入发动,认真抓好宣传教育活动准备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采取经常性宣传与节日集中宣传、面上宣传与重点宣传等办法,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务实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总结检查阶段(2014年2月底)。及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检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整改方案。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集中开展法治理念专项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劳动监察科,各单位也应相应成立组织机构,策划宣传活动方案,明确宣传内容与形式,落实责任分工,与“法律六进”活动相结合,确保专项教育活动取得实际成效。
法治教案范文第2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更高效的培养素质型人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而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承担着帮学生树立健全人格的重担,政治老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在初中时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针对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意义和运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初中政治;
教学质量
1案例教学法对政治教学的意义
初中政治学科是一门相对偏文的学科,特点就是知识理论性强,教学方法多采用被动灌输式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案例教学法有别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实际生活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人物事件当做政治教学素材,这种用事实案例来开展教育教学的方法能够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并加深记忆的作用。同时案例教学法能够让抽象的政治知识具体化、详细化,能够让政治知识更有实际操作性。
2案例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开展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有自己的教学原则,这些教学原则也就是案例教学法在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要求。主要有针对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针对性就是要求政治老师在选取案例时,要充分考虑到案例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够借助案例把要教授的知识内容清晰的表达出来,以此来选取合适的教学案例。有些时候,为了让案例更具针对性,政治老师可以在原有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动,但改动后的案例不能过于脱离实际。实践性就是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实效性是要求选取的案例最好是现实生活中近期发生的事件,这样能更加贴近现实。
3总结
总而言之,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到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即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真正的实现高效教学,让初中政治课堂质量大大提高。所以,政治教师一定要对案例教学法进行研究,积极的把案例教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姚鸿燕.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5(10).
[2]甘维青.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
法治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案例教学法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2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它以德国根舍因的“范例式教学理论”为代表,是现代教育理论演绎出来的重要成果。具体说来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通过典型教学案例的展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发展综合能力特别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当前,随着中小学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实推进以及对“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研究与实践,我们深感案例教学法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种优化方法,值得推广。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征
1. 具有情景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理论抽象、偏重知识、趣味性少的特点。实施案例教学法,教师通过有针对性选择一些生动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以及富有启发性的案例运用到课堂中去,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2. 具有探究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侧重于对学生过程的引导,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这样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和能力。
3. 具有开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由于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直接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案例讨论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人告诉你答案,学生置身于决策者的角色中,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决定。这就为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4. 具有整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案例教学法中,案例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在学生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只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就能自由地实现在政治学科内部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不同联系,也能在政治与历史、地理等学科间进行切换,例如经济生活中的许多经济现象包含了经济、法律的双重思考。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探讨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巧用,操作如下:
(一)做足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工作包括:
(1)对教学案例与教学目标关系分析。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教学的案例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实施该教学案例是否达到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因为只有教学案例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在进行案例教学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它和检验、评价它的落实状况,从而收到教学效果。教师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思想实际,学生通过努力达到。切忌目标太高,太空泛,脱离学生现阶段的发展水平;
(2)确定师生的任务。教师应在课前布置学生任务,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及相关材料去查阅相关案例和资料(包括参考文献、思考题等)和学生进行分工(包括学生担当的角色、小组组合和初步的讨论等);
(3)精选案例。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事例运用越来越多,这样会把政治课变为“故事会”,相反应围绕所授知识点精选案例,做到有的放矢,选用案例要注意注重方向性。选用案例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有些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案例应少用、慎用。运用案例应把握正确方向以弘扬正气、讴歌正义为主旋律,用积极的例子去激励学生,不能在政治课上多强调一些消极的东西和社会的阴暗面,以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也要注重真实性和时效性。
实践证明,当今思想政治教学越贴近学生实际与时政热点,教学就越吸引人,效果也越好。因此,设定案例应当以符合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实际,以当今社会热点、难点、疑点或焦点为首选,使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和使政治课更好地联系实际;
还要注重典型性和理论暗示性。选用的案例所描述的具体事件应包含政治课基本原理、学生思想和观念在内的材料,具有启迪性,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能够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渐学会如何处理疑难问题;
更要注重开放性和思辨性。所用案例应该是隐性的、多元的,能引起学生争论,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搞好教学设计。课前要确定呈现案例的方式。不同的案例有不同的引入方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所在学校条件以及所选案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和案例教学的形式。案例教学的形式主要有讨论、辩论和探究三种形式。
(二)艺术课堂教学
案例教学课堂艺术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讲好开场白和呈现案例。呈现案例案例可利用多媒体展现,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等展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学生演小品、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呈现案例之前,充当主持人角色的教师如果用一段精彩、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的话作为开场白,这样往往能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强烈关注和浓厚兴趣,达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
二是组织好学生讨论。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组织讨论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针对一些复杂案例,教师把需要讨论的问题进行分解,引导学生逐级探讨案例,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是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要多加以鼓励和肯定。教师要对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的分析表示尊重,要采取“求同存异”的原则,允许不同看法和观点。四是注意对班级纪律的管理。在讨论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影响讨论与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教师要加以“平息”。只要不影响讨论和教学进行,教师还是应该“宽容”的,不要急于表态或作出结论。
法治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政治教学
总结起来,教学方法不外乎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两种模式。案例教学法即属于后者。
一、政治案例教学法的提出和内涵
(一)提出及意义
案例教学起源于19世纪7O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后流传于欧美和其他国家。它最先用于法学和医学教育,其后运用于管理学和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学。20世纪90代以来,它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愈来愈受到重视,l998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提出在教育硕士培养中要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提问,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政治课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对于促进政治课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内涵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应特别注意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而对于什么是“案例”,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和明确的概念界定。但通过分析前人提出的概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案例应该有一个本质特征,那就是它要蕴含相关的教育教学问题,最好也能启示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除此之外,一个质量高的案例还应当具备典型性、新颖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当然,案例的表现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它可以是一个或几个故事,一组图片,一幅漫画,也可以是相关的背景材料和社会热点话题,或者有关的名人名言,名片名段欣赏等。
二、政治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总结教学经验,政治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广泛寻找,精心选择
案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法的成败。好的案例应当具有如下特征:
1.相关性——选择案例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案例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蕴含相关的教育教学问题。再好的案例,如果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也只能弃之不用。
2.实践性——案例的选择要因学生而异,要根据学生的阅历和思维发展的特点,选择那些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便于他们理解的案例。同时,选择实践性强的案例也有助于启发学生以后将所学的知识回归实践,指导实践。
3.综合性——案例教学法不同于讲授法中的举例说明,后者要求通俗易,能例证相关原理即可。而案例教学法要求选编的案例具备一定深度和层次,能启迪学生的多向度思维,最好能包含某些教育两难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恰当呈现,提出问题
案例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影视、图片、漫画等可以制成多媒体课件;
故事、社会热点话题等可以由教师口头讲述;
而内容较多的背景材料最好印发给学生。恰当的案例呈现方式能够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设计问题时应注意:
1.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
2.问题要由浅入深,要有层次性。
3.问题要明确,不能漫无边际,过于发散;
也不能过于具体,限制学生的思维。
(三)思考讨论,共同解决
首先要求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案例问题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内讨沦(事先分好组),小组内成员各抒己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同时,作好记录,特别是要记下经讨论仍未解决的问题。
最后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各组的讨论成果及困难(未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向发言者提问,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在此环节,教师应参与讨论,引导发言,但不要急于表态,不要轻率否定学生的观点,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尽量找出他们发言中的合理性,并给予肯定。否则,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挫伤他们踊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四)评价总结,获得智慧
在已对相关问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各小组的理论成果及其他方面的表现作总结评价。一方面,是进行知识方面的概括、总结,把集思广益的讨论成果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形成完整准确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其他课堂表现总结评价,主要通过表扬各方面的“先进者”的方式引导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三、政治案例教学法的不足
(一)缺乏好的案例
如上所述,一个理想的案例应该具备相关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而在实际教学中,符合这些条件的现成案例很难寻到,这就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搜集材料,并进行选择、修改、整合和重新编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工作强度,需要教师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意识。
(二)对教师要求高
实施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掌控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拥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厚积薄发,随时成功应对并种突发问题的“袭击”。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可能遇到如学生情绪低迷、不愿思考,设计问题太难或太易导致教学环节中断等障碍,需要教师随机应变,恰当处理。
(三)学生难以适应
长久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普遍懒于动脑,惰于思维,喜欢依赖老师,被动地听讲。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冷场”,“启而不发”等情况,使教学难以进行下去。要改良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法治教案范文第5篇
传统思政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以教师讲授,学生记住理论知识为主,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早已麻木,教学效果较差。为了着重解决长期以来“思政课”时效性比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理论与实际脱节严重等状况,同时紧密结合高级中学的专业特点,我们在高级中学个别班级“思政课”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进行试点。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我校的“思政课”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区别
(一)教学方式及目的
传统教学主要是讲授式,而案例教学则强调学生主动性,强调学生自我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传授知识,对学生来说是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告接受,而案例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传统教学,教师是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是主要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案例教学,学生对案例材料进行分析,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指导者,对整个教学活动指导,处于从属地位,学生在教学活动处于主要地位。
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作用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案例教学是教师预备的案例为线索,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分析和研究案例及问题,课中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使学生认识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建立师生之间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