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是课程理论在应用层面上的必然过程,它是课程自身价值呈现的载体,对教学具有趋向性、引导性。课改是时展的需要,20世纪初期,轰动一时的美国课程改革运动,提出了课程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实证性原则,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历史教师 课程设计 理论基础 实施程序
课程设计是课程理论在应用层面上的必然过程,它是课程自身价值呈现的载体,对教学具有趋向性、引导性。课改是时展的需要,20世纪初期,轰动一时的美国课程改革运动,提出了课程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实证性原则,依据当时的“课程发展”、“社会”、“生活”等需要,首先明确了课程发展的目标,确定了研究课题,其次对各学派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了不同的课程设计方案。课程设计的主体必须能够展现体现其必需的价值取向,对课程内容中涉及要素的确定、排序会展现出其特定的效果。鉴于此,我国历次课改,教育行政的指令性发挥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其课程设计权往往不是很民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谁来设计课程、怎样设计课程,一线教师(或教师集体)取得了一定的发言权,成为课程设计的主体。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有一定的实践基础,方案更有利于学生的文化和个性发展,新型课程模式会更具有实用性。历史学科也不例外,每一个历史教师(或教师群体)都有必要准确诊断、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为探索新型的历史学科的课程设计做工作。下面我就历史科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程序结合一线教学感受谈谈思考。
一、历史教师应理解课程设计的内涵和外延
课程设计主要解决课程论的思想内容如何转化为教学实践的问题。学术界对其概念说法不一,一般都从四个层次理解。层次一思考的是开设哪些领域课程的问题;
层次二思考的是在此领域课程中的课程行为和课程产品的问题;
层次三思考的是具体到一门学科的课程设计的层面问题;
层次四思考的是教师的整体教学设计的问题。一般认为,面对历史教师教学行为的课程设计层面主要包括内容的设计和活动的设计。笔者认为,历史教师的课程设计不单单是教什么,怎么教的设计,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历史教师在拿到课程标准后,实施课程之前,对历史课程标准的解读,即历史教师根据历史学科特点自拟一些预期生成目标也是属于课程设计的范畴。历史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从整体的观念出发,即使只有一个单元的课程设计,也要时刻考虑到教育目标,分析学生的特点,分析社会的需求等,而在教学设计中,如果教师只是把精力投放在活动的设计上,仅对教学内容做思考和变更,就会使课程设计大打折扣。
二、历史教师应成为课程设计的主力军
课程设计虽然涵盖不同的层次和诸多环节,但其实施终极目标是统一的——学生主体,教师与学生无距离接触,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所以承担课程设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历次历史课程设计人员主要由教育行政人员、学科专家和课程理论家充当,这种主体结构是单一的,导致设计出来的课程无法兼顾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及知识体系需要,要么倒向知识中心,要么不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内容显得繁、难、偏、旧。历史课程若缺乏科学性、逻辑性和社会性,就很难被学生认可,造成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低迷。可以说,历史课程的设计就是为学生所用,学生就是历史课程的主体,然而由于缺少一线历史教师参与,使历史课程设计很容易忽略对课程设计至关重要的主体——学生,这种“自上而下”的课程设计模式可能会使课程设计理想化。将中小学历史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国家课程的执行者”,使历史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自,必然丧失参与课程设计与课程发展的积极性。新课标理论强调:“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规划和设计工作,不仅会影响到课程设计的结果,而且会影响课程实施的进程。”有些人认为,中小学教师的视野和能力有限,不能担当此任,唯有学科专家才有资格;
中小学教师一般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课程设计工作,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要使原有的课程要求转向新的课程计划的过程,由于我国的课程计划受统编教材的影响,历史教师依赖教材的意图强烈,仅根据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组织课堂教学,没有自己的想法。尽管有人认为历史教师是历史课程设计主体,但这种设计仅是转化历史课程设计者的意图而不是主动地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大纲、学生兴趣和教学情景需要设计历史教学课程。21世纪,回归生活教育的呼声愈高,素质教育、教育国际接轨、创新教育的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教师这一课程的直接实践者,参与课程设计将无可非议。
对于历史教师参与课程设计,从国外看,杜威最早认识到这一巨大资源,在施瓦布的实践课程范式中,“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种种说法赋予了教师教授者和研究者的身份。教师不仅是课程的使用者,而且是课程的设计开发者。此次课程改革强调给教师“赋权增能”,鼓励历史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改革,引导他们成为历史课程的设计主力军,潜在地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地位和专业水平,增强历史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责任感,有效地促进了历史课程改革。
三、历史教师课程设计的行为准则与操作
一线历史教师成为了课改的主人,其行为应有哪些体现?需要遵循那些准则?这是每一个历史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两项工作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一是在对现有历史教材如何解读、如何改编(其间包含一系列课程开发的要素,包含教师的创造性思考),二是历史教师如何直接参与课程设计,如何开发校本课程。无论哪一项工作,其前提条件都应该是准确理解历史课标,洞察社会需要,适应课堂教学实践;
理解是相互的,不是一方抛弃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完全符合另一方,也不是一方说服另一方,而是通过双方对话不断生成新意义,达成共识。只有在这样一种开诚布公、和谐的氛围中相互沟通,才能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新课程。鉴于此,下面就操作层面具体性问题举例剖析说明。
(一)现有教材的改编与重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消费者而是课程的直接设计者,在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中将处于关键地位。历史教师不仅是现有教材的实施者,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资源能力对现有教材进行改编。对历史教材改编包括既可以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组合,也就是说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所安排的课程顺序进行教学,又可以根据自己对历史教材的理解或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
由于现在新教材中为历史教师留出的教学空间和可支配因素增多,不一定非要严格按照教材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补充教材内容;
根据教材设计多种教学策略等。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专题编写,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我们可以打乱章节,按照中国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古代思想等模块进行教学,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古代社会特点、近现代社会特点。
(二)直接参与校本课程设计。多尔认为,后现代主义强调每一个实践者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而不仅仅是实施者。这给予了历史教师很大的课程设计空间,研发校本课程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程要求校本课程可以研究区域性历史人物、社会发展、生活变迁、世事关联等,只要以育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把学生发展作为校本课程设计的核心就是符合课改要求的,这就给历史教师直接参与课程设计提供了平台。笔者在教川教版《世界历史》上册第19课《美国的南北战争》一课时,在导入新课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设计如下内容:
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是谁?美国的总统是怎样产生的?今年美国又要竞选新一任总统了,两位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其中奥巴马是非洲裔,如果他当选,它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同学们都知道美洲本没有黑人,是欧洲殖民主义者从非洲贩卖到北美洲的,这些黑人在北美被当做奴隶,称为黑奴。在一百多年前,因为要不要废除黑奴制,美国还发生了一场战争,这就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的《美国的南北战争》,也称美国内战。美国南北战争是怎样爆发的?战争的结局如何?这场战争对美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这样设计课程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导入了新课,还让学生了解了热点时事,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三)承担课题研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理念赋予教师参与课程的权利,尤其一线教师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这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培养课题研究意识,转变传统的教师观念,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主动的课题研究者。目前历史教师队伍中尤其中小学历史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教育科研能力、综合能力和素养较高,他们的课题研究成果对历史教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在学习川教版八年级《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时,为了便于教学,特让学生参与笔者主持课题《徐州淮海战役将领生平事迹调查与研究》,课前为学生提供了课题研究相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在网上或民间协助调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课程权力的下放,为历史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舞台,让历史教师在直接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自己、促其成长。历史教师直接参与历史课程设计不仅将增强对教育和课程的归属感,而且将提高士气、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更多投入历史工作,在参与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海波,孟凡丽.课程设计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J].基础教育研究,2002.(7-8).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3.
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服装;
现代元素;
历史元素;
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145-02
“距离产生美”。历史与时尚,如此遥远又如此紧密。过去那些熟悉的服装形象、款式造型、图案纹样为当今的设计师提供更多的是灵感和创意。朦胧又美好的情愫使设计师大胆开放地颠覆传统,巧妙地结合时尚为今天的服装揭开历史元素新篇章。
一、现代与历史服装中的共性要素
现代服饰实际上是不断地遵循着“轮回变化”这一规律演变的。时尚圈的轮回法则告诉我们:服装总是在演绎和过去具有类似模式的风尚潮流。没有历史元素就没有现今的潮流元素。温故而知新,从过去的历史中不难发现,历史要素与现代服装要素极为相似!它们存在着共性。服装设计师深谙其中的玄妙。他们在现代的款式设计中,直接套用历史要素。“朋克之母”薇薇安.维斯特伍德(vivienne.westwood)就擅用这种手法。她把16世纪欧洲的“乞丐装”搬至时装舞台。一瞬间,破烂风成为当今街头潮流的风尚标志。而这种破烂风实际上就是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风格的“斯拉修”裂口造型。破破烂烂的“裂口”设计遍布全身,甚至连鞋子、袜子都划上一道道裂口,以此展示军人无比英勇善战和彪炳的战功。薇薇安把“斯拉修”发扬光大!破洞、裂口设计广泛运用在如今的牛仔服上了,成为街头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设计师们将古代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上,借鉴于历史。把繁复多余的装饰去掉,把不符合人性化的裁剪手法舍弃,剩下来的就是精髓。2009年秋冬D&G(Dolce & Gabbana)品牌高级时装会上, Dolce & Gabbana两位设计师直接引用了法国帝政时代的服饰原型。重新把“夫拉克”、“修米斯.多莱斯”的款式克隆了一遍。款式造型不变,把细节进行提取,面料的全新应用再一次重现帝政时期简洁、优雅的服饰风格。
设计师们孜孜不倦地喜欢从历史中搜寻过去,引用历史要素,那是因为他们发现了历史与现代元素之间的共同点。运用求同思维可以为服装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
二、现代与历史元素的设计融合,历史元素的新生。
服装设计师擅用历史元素创造崭新的服饰形象来迎合消费者需求,满足人们猎奇心理。于是,过去的那些经典的,具有形式美的,深厚文化底蕴的服装原型、服装元素被一次次的突破再建立,不断否定之后的肯定。历史元素再一次展示着极强的生命力,能够在多元的服装风尚中屹立不倒,焕发光彩!打破旧有的东西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简单的堆砌和拼接。而是抓住历史元素中的“神”_历史元素中的本质。再把它外化成一种国际语言。著名服装设计师 让保罗.戈尔蒂埃 (Jean-Paul Gaultier) 在1999年设计了一款以中国折扇为装饰的礼服:欧式的廓形,勒紧胸腰,下摆扩张,胸部以下不规则的装饰着大小不一二十多把折扇。优雅的廓形与中国纸扇所散发出来的典雅气质完美地结合起来。将神韵发挥到了极致,是中西结合的典范。
现代与历史元素的融合,还要大胆创新。当今的艺术领域,印象派、立体派、未来派、先锋派、超现实主义等等对人们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服装潮流变化越来越快,款式日新月异。服饰进入了国际化,一体化的时代。历史服装要想得到传承必须与现代设计接轨。把传统与现代元素进行碰撞,交织强烈的冲击力,令古老服饰通过现代服装这个载体得以重现。设计师们的“游戏”精神,解构、重组历史元素。在此基础上添加各种现代艺术形式,科技手段,建筑、文化理念等。新与旧的整合产生丰富的设计效果。
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和时尚“鬼才”亚历山大.麦克奎恩(Alexander Mcqueen)总是喜欢玩历史元素的创意。每次的创意都是天马行空,惊艳绝伦;
日本传统的折纸艺术拼合西方现代的立体裁剪;
维多利亚时期服饰元素与现代立体建筑结构的并用,为时尚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历史元素赋予新的使命。
三、现代服装设计中历史元素的市场化
历史元素的设计发展到今天,不再是表现为T台上绚丽的瞬间。也不是存在于教科书那些刻板的图案、文字上,它不仅存在于一些古老民族的传统服饰中,也同样存在于今天的服饰里与人们息息相关。一些服装品牌利用历史元素、标榜传统吸引消费者眼球。为品牌打了一则响 亮的广告,也为宣扬传统作了很好的榜样。
范思哲(Versace)这个著名的国际品牌。它的创办者 詹尼.范思哲将古希腊神话中女妖曼杜莎头像作为品牌商标,代表着致命的吸引力。形象地表现这个品牌独特、鲜明的服装风格。当然,最能令范思哲一炮而红的作品同样具有彻底的“致命力”。那就是非常浮华的、明艳的巴洛克式奢华繁复花纹、贝壳纹样的服装。这种经典的巴洛克图案显然是历史元素的再现。从此,人们记住了这种欧式经典纹样的服装,并成为范思哲特色传承至今天。
历史元素的市场化,在当今的成衣设计中已经非常普遍,并且不局限于品牌本身的文化。它成为季度设计的主题广为应用。于是,成衣上有历史中的图腾、刺绣、或者中国的水墨画印花等等。传统的历史元素在服装设计中脱胎换骨,重新定位。以市场化、现代化、时尚化、实用化的形式出现。较之于时尚文化中荒诞、怪异的艺术形式,历史要素更容易获得大众的认知和认同,才得以流行,并深受大家的喜爱。这足以说明历史元素市场化的成功!
四、结语
历史元素永远是设计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来源。它与服装时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互相融合,不断创新发展。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然后在若干年后从时尚演变为经典,最终又成为了历史。连续不断的轮回变化,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周梦.传统与时尚 中西服饰风格解读.三联书店.2011.7.
[2]汤献斌.时尚推动力―新奇与怪诞.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1.
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范文第3篇
一、突出教学目标,呈现重难点
教育教学活动总是围绕一定的目标而展开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探究中更好地达成目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借助教材而以口头讲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只能凭借听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较为抽象,相反,教学中借助板书,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看,多种感官配合作用下,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会有更深刻的印象。故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设计板书时,教师要注重以板书来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板书而系统地总结知识,选择性记忆,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先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学生探究后引导学生发言,在总结时板书。以《百家争鸣》的教学为例,本课时围绕“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展开,旨在引导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进行了解,掌握思想文化对我国古代社会思想的影响,而其中儒家、道家、法家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是重点。教学中教师先以幻灯片展示和诸子百家相关的思想句子,引出主要思想家,引导学生对其主要思想进行探究,通过板书来引导学生总结。(板书设计如右图1。)如此,学生通过板书可一目了然地了解重点,梳理知识点。
二、体现内容结构,促进学生梳理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围绕教学目标而层次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的,故而板书也应该能层次性地呈现出知识系统结构。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却不难发现,很多教师的板书混乱不堪,甚至是讲到那儿写到那儿,随意性较大。如此,学生的思维会受教师所影响,对课堂中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也不会系统归纳,显得盲目而不知所措。其实,板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系统的把握,能从板书中更好地了解知识脉络,从而构建知识,故而在历史教学中设计板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当次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体现出知识的结构性。以《伟大的抗日战争》的教学为例,该课时是要引导学生在了解日本侵华战争的原因对抗日展开的主要史实进行全面梳理,理解全面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围绕这一主线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日本侵华的原因、步骤、暴行、全面抗战进行探究。板书设计可用提纲式展开。(板书设计可如右图2。)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更好地通过板书来梳理本课时的知识点,思路清晰,对日本侵华的原因、步骤、暴行、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都有明确的了解。
三、注重形象直观,增强学生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需要借助多种方式来呈现知识,如图片、视频等,同时,板书也是不错的方式。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板书时不太注重板书的形象直观作用,而以单纯的文字书写来呈现知识内容,而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故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种符号,简单的图片来辅助板书,增强板书的形象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体验。如接着树状结构图来展示,如借助简笔画在副板书区对历史事件进行描述或解释等。
值得注意的时,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为达到形象化的目的,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来作为辅助,但多媒体不能代替板书的使用。以《新兴力量的崛起》的教学为例(板书设计可如下图3),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后再板书。如“日本又是如何实现它的迅速兴起的呢?”后,教师可在副板书区书写“原因”和“表现”两个关键来引导学生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梳理。
四、注重加强互动,提升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自己的事,也不是学生自己的事,而是在互动中生成的。但在以往讲授式的教学中,教师更多是从“我”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虽然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更加关注课堂的互动性,但从板书设计环节来看,大多教师依然较为忽视,认为板书就是自己写和学生没有关系。其实不然,板书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用于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的一种手段,在板书过程中引导学生互动,以板书为媒介,让学生更好地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这才能为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范文第4篇
其一,该书是对20世纪中国建筑师发展的一个大胆总结。正如作者所述:“他按年龄段(比如相差20岁)来划分建筑师的代别的”。该书改变了建筑界历来重物不重人,见物不见人的习惯。事实上,张大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一书中已对中国建筑师作了代际的划分,也是“四代”之说。第一代是清末至辛亥革命(1911年)年间出生的,这一代建筑师几乎全部是留学外国的;
第二代建筑师即为20世纪初至20年代出生且是1949年以前大学毕业的建筑师,他们中间留学国外的并不多;
第三代建筑师即为解放后大学毕业且大都是20世纪30~40年代出生的,对这一代群体说来,真正出成果,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80~90年代;
第四代建筑师即为出生在解放后的新中国,毕业于“”后重新兴起的大学建筑系,该人数上肯定超过前三代人之总和。正如杨永生先生在后记中所言,由于他不代表国标,推出人物并不全,肯定会有遗漏的。
其二,该书较为详尽地归纳分析了中国四代建筑师的不同创作观念。如第一代建筑师表示出特别的才华,可以说与国际先进设计水准相差不大,在建筑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结合上做了前无古人的、意义非凡的探索,此外他们还创办了中国高等建筑教育专业,为培养第二代、第三代建筑师准备了理论基础;
第二代建筑师由于遇到种种难题,所以设计空间太小,时间太少,虽有一系列突出贡献者,但终属于“迟到的春天”;
第三代建筑师虽功底扎实,但参考书少,面对“十年空白”,他们奋力超越前人,努力将第四代扶植到建筑界的领衔地位;
第四代建筑师虽有良好的大环境,但也多遇设计中的困惑如从大屋顶到欧陆风,某些人往往片面追求形式,再加上迄今建筑评论滞后,因而,惊世之作即精品涌现的并不多。
其三,该书令人信服地总结道:建筑精品背后是优秀的建筑师及设计理念。面对近年来一批精品力作的鲜活出炉,可赞许与总结的话题很多。该书不仅仅是对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师历史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新世纪新人辈出的一个激人的序曲。因为,中外建筑历史发展的事实一再告诫人们,大多传诸之世、历久弥新的建筑精品,都是建筑师呕心沥血及灵感爆发的产物。所以,要弘扬中国建筑文化,必须展示一批批有才华的中国建筑师。所以作为读者在看到建筑师风采的同时,也应为著作者的文化修养、生活积累、审美情趣及其大胆地总结而表示敬意。因为,历史总是要有人写的,尽管可能无法写全,但它们却可以补白的,贵在有人要大胆地推出一个“本子”,敢让业内人士去评说,这一点我以为著者是可敬佩的。
现代设计史设计师总结范文第5篇
一、设计问题要“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用轶闻趣事、谜语故事、写实诗歌等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寻求答案的能力。
如在《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课教学设计时,笔者引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章炳麟的《讽慈禧太后七十生辰》诗。通过该诗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根据此诗分组讨论:慈禧太后有哪些卖国行径?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危害?在设计《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时,笔者拿出父亲保存的我们家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些老照片和一张最近我们去旅游拍的照片,让学生尽量找出两个时期拍的照片的不同之处。最后,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总结出变化,并让学生结合自身讨论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得出认识。
二、设计问题要“活”,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在历史学习中,诸多历史事件本身是孤立的,怎样让诸多孤立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问题,把孤立的历史事件放到历史长河中讨论,为学生拓展一个开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饶有兴趣、思维活跃地探究,进而得出既符合历史事实又符合时代特色的独特观点,让学生不但会学而且会用。如在《》一课教学中,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生活在中国19世纪末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为何要发动?如果我们参与这场变法,会做哪些准备?与洋务运动相比,有哪些进步之处?如果这些措施能推行将有何作用?假使袁世凯不告密,维新强国梦会实现吗?在近代化中的地位如何?应用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设计问题要“巧”,培养学生思维的迁移性
学生能不能将现有的知识结构重新组合?能不能对已熟悉的事物变换一个角度来认识?能不能将所学知识和能力应用到新的情境,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和规律?这是衡量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在高中历史学习中从学会走向会学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教师巧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即在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架起桥梁来降低衔接难度,及时唤醒那些与新知识内容相关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逐步启发学生完成学习迁移。
例如设计《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课时,在导入本节课之前,先设计问题: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发生过几次工业(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有何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推断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通过这些问题把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巧妙地完成了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和产生的影响,并形成对工业革命发生条件和影响的规律性认识,以便学生用此规律解决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相关问题。
四、设计问题要“精”,培养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教学问题设计的“精”是指教师在设疑时围绕中心,总体设计,在关键处设疑。所创设的问题要小而具体,由易到难,重视过程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