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教案设计 >

设计课程教学论文【五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7-03 18:50:08 来源:晨阳文秘网

设计一堂课,最重要的就是要考虑到选择什么材料,到哪去选择以及怎样选择。为了选择一部合适的电影和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应该对于他所要教的学生进行详细的调查。比如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生的需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课程教学论文【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设计课程教学论文【五篇】

设计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设计一堂课,最重要的就是要考虑到选择什么材料,到哪去选择以及怎样选择。为了选择一部合适的电影和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应该对于他所要教的学生进行详细的调查。比如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生的需求、兴趣以及他们学习的不同语境。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利用问卷调查无疑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写作测验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英语学习能力,还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谈,闲聊以及小组合作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在选取电影时,要选择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一部。对于电影本身,教师在选择时要充分了解这部电影,电影的题材、年代以及语言等都要考虑到。对于不同的老师来说,他们选取的电影材料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些标准或许能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首先要考虑到电影是否更注重情节内容,是否更有利于加强学习者的学习,一些色情或有政治倾向的电影应该避免。所选取的电影一定要有代表性,因为电影教学能够训练学习者的听说读能力。教师应该避免选取那些具有太多俚语的电影。有些电影将会激发学习者的思考热情,给他们的生活一些启示,甚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这类电影会激发学生去表达自己、谈论自己,对于他们语言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

二、课堂活动设计

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充当一定的角色。例如,教师可以充当组织者、活动控制着、评审员、督促着、参与者、帮助者以及调查者等等。教师只有明确了解自己在课堂活动中所起的角色,他们就能够设计一个合适并有效的课堂活动。并且,教师可以游刃有余的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可以是两人一组、多个人一组以及各自一组等。电影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怎么分组才能更好地设计和完善课堂活动。已经明确了教师的角色以及学生的分组方式,那么,接下来有必要讨论一下课堂活动的模式。不同的教学活动模式已经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被检验过了,比如从心理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话语分析以及认知科学等角度来进行验证。本篇文章主要注重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的课堂活动模式。

三、课堂活动模式的检测

对于检测模式的分类可基于不同的标准形式,检测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对于本课的课堂设计,我们主要讨论两种常用的检测类型,即成就检验和能力测试。成就检验是基于一个详细的语言大纲以及学习者课本中的部分大纲和章节。成就检验是检测学习者对于所教的内容掌握程度如何。能力测试旨在展示在一定时间内,学习者语言能力水平的整体把握。在英语电影课堂教学中,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运用到能力测试来评估学习者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及他们学了多少。所以,教师就有能力了解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调整一下选取什么样的电影和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从而更有效的加强学习者的英语能力。在电影教学课堂中,为了检测学习者是否掌握了课程目标的内容以及对于学习者的英语能力提高有多少,六中测试模式可以应用,即听力测试、观察测试、写作测试、陈述、课文、小测验以及考试。通过这些测验,可以有效地掌握电影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设计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会计制度设计课程的特点

会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会计核算课,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课程;
二是会计管理课,主要包括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两门课程;
三是综合会计课,仅有会计制度设计这门课程。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完善会计规范体系;
优化会计组织结构,规范企业会计行为;
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信息使用价值。会计制度设计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对会计核算知识和会计管理知识能够全面地运用,而且还要求学生对前面所学的专业课知识进行综合、深化和升华。

二、当前用人单位对会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在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相对成熟的美国,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人员占比仅为10%,大部分财务工作者从事的都是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会计等工作。我国目前的会计人才结构严重失衡,从事记账、报账等烦琐日常性实务的会计占会计总人数比例的90%,所以当前的情况是记账、算账和报账的会计人员多了,而既能记账、算账和报账,又能从会计角度参与企业管理的会计人员太少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会计人员不能只具备基本会计理论和业务技能,还应该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会计人员不仅要会记账、算账和报账,还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企业,参与经营管理,制定或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堵塞管理漏洞。企业需要适合他们要求的会计人员,而对高校来说要考虑怎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人员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我们需要在学生已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上,开设能够明显提高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课程,为毕业生就业打好基础,而会计制度设计课程就是一门这样的课程。

三、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该课程不够重视。会计制度设计课放在大三的第一学期,考查课,课时每周2课时,使学生主观上感觉这门课程不重要,这也使得授课内容不能得到全面、详细的讲解,因而影响到教学效果。从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他们对该课的印象不深,学得不扎实。(二)教学方法单调。目前《会计制度设计课程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教师按章节顺序讲授课本基础知识为主。教师讲、学生听,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规则要求怎样,而忽视创新性教学、忽视案例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忽视训练学生职业判断和决策控制能力的教学,很难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很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也不容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内容缺乏灵活性。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制度设计课程课程考核仍然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内容大多数为单选、多选和问答题。这种考评方式的主要特点在于:重记忆、轻理解;
重理论、轻实践;
重结果,轻过程。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早已远远不能够满足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知识,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不用动脑动手搜集资料、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计制度设计课程课程的理论性很强,主要围绕着“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关键控制点”等内容,而面对的学生缺乏会计工作经验,难以理解这些内容,而且这门课程有的内容在以前其他课程中讲过,如果仅仅按照课本顺序来讲,学生会缺乏兴趣,因此该课程要注重趣味性。比如,引入各种鲜活的小案例由学生分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影响的案件,提高学生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关注度,启发其观察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二)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是对实际发生情况的描述,一般涉及某个组织里一个人或者多人面临的决策、挑战、机会、问题或争论等。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在20世纪初首创的,它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是按一定的教学目的,以案例为素材,让学生通过案例背景资料的阅读、理解、分析及分组讨论,使其置身在其中,如临其境地解决问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方法和过程。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迫切需要案例作为支撑。在教学中应充分使用案例教学法,尽量将内容案例化,将案例理论化。一方面,搜索大量案例,既包括早期的经典案例(如巴林银行、银广夏、中航油),也包括最新的重大案例(如张裕、绿大地、獐子岛);
另一方面,对较好的案例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教学手段是一支粉笔、一张黑板,单一的讲授式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采用案例教学,可引入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实习指导法、研究指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和演示等多种信息要素,形象生动地说明某个会计事项的操作过程及方法,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三)建立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案例库。会计制度设计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有大量的案例,如果没有案例就无法实施案例教学。因此,需要建立内容丰富的会计制度设计教学案例库。获取案例资源可通过多种渠道:一是教师到企业专职调研,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
二是建立高校之间的合作,互相交流教学案例;
三是建立校企联合,以企业的实际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平时可以通过网络、期刊、报纸等途径收集真实案例。在我国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有2800多家,这些公司中有许多鲜活的案例,如“双汇瘦肉精事件———采购环节的反思”“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博元投资成违法退市第一股”等。常用网站包括:和讯网、上海证券交易所、新浪财经、东方财富网、中国证券报、深圳证券交易所等。收集到案例后要进行加工,描述公司背景、事故或事件发生经过及后果、原因分析、经验教训等,并标明案例的出处,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可形成一个资源丰富的教学案例库。(四)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建议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让学生不再受死记硬背的束缚,不再满足于“背会了”某些知识,而是促使学生深入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实际问题,提高会计制度设计能力,从而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型采用案例设计题,给出企业某一方面管理的需求或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没有唯一答案,只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个人的理解力、洞察力。平时测验还可以采用专业小论文和专项报告的形式,来提高学生信息搜集、新设企业会计政策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更多关注最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更多利用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五)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辅导。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便于学生学习。在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学校的校园网络平台,或者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自己的QQ群,来进行网上教学和网上辅导、网上作业、网上测试、网上师生交流等。在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导时,教师是指导者、学习组织者,也是一名学习者,学生是学习者、教学资料提供者,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相互学习的关系,比课堂教学更加灵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春福 金淑红 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滕晓梅.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财会通讯,2014,(7):56-57.

[2]赵文超,成克惠.基于就业能力导向型的高职《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改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164-166.

设计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1.课程目标制订

本课程目标的制订一是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二是根据教师岗位能力分析。

2.教学内容设计

设计的原则是基于职业能力分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内容,按照以下标准设计的:内容由浅入深、要求由低到高、能力由弱到强,争取做到项目典型、覆盖面广、趣味性强。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根据工作岗位提取工作任务,进而转换为学习任务,设计了这样三个模块:基本理论模块(也就是教学前的思想准备工作)、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模块(利用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进行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以及教学系统设计模块。这些模块对应六个项目,这六个项目,前五个是小项目,第六个是综合训练项目。第一个项目是对教学环境和学习者的分析,这个小项目看起来名称很熟悉,但在我这门课中指代的却是不同的内容,教学目的并不是我们平时所指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而是根据学习分类进行的教学目的分类。第二个项目是网络教育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我又将其分成两个小项目,各种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以及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两个小项目。第三个项目是adobeaudition的基本应用,通过这个项目,学生可以对音频素材进行各种编辑,比如,转换音频文件的格式、调整音频文件的长度录音拾取等。第四个项目是Photoshop的简单应用,这里有三个小项目,都是比较实用又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比如,制作透明背景素材、制作特效字、利用图层蒙版融合图片。第五个项目是PPT的制作。第六个项目是综合项目,这里面要运用到前面所讲的所有内容,根据对前面的教学目的分析、学习者分析,利用所讲的各种音频、图片处理技术来开发学习材料,最终设计出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方案,并制作出课件。

二、体现能力的课程考核

设计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中强调:要提升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要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水平。除了加强师范院校对新教师的培养力度外,加强在职教师队伍的培训,促进教师教学实践后,再学习再提升,成了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师培训体系中,组织管理、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教学方法共同决定了教师培训的质量与效果,其中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培训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培训的水平与质量,在整个教师培训工作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二、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存在不接地气、拼盘凑数、交叉重复、操作性不强、反馈不到位等问题。反映出课程设计的实质性问题是: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存在学员主观能动性不足、教学方式多样性不够,课程安排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不强等问题,以上问题直接影响了培训的质量与效果。究其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三:其一,对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项目负责人应付凑数,学院审核机构审核不严等情况;
其二,课程设计者教育学专业知识深度不够,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缺乏研究,导致不能很好地应用教育学基本原理;
其三,课程设计者知识广度不够,在设计中还需应用到的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不够扎实。本文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视角,应用心理效应的原理来探讨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对策。心理效应是普遍作用于每个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是某种人的行为或事的作用力影响了其人或事导致发生相应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如破窗效应、鲢鱼效应、蝴蝶效应、木桶效应等。心理效应对人的行为和意识影响具有普遍性,根据培训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应用好心理效应,可以使课程设计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三、五种心理效应在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一)课程设计的初始安排,注重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初次接触时根据有关信息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首因效应在人际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会对信息的解释和总体印象的形成产生强烈影响。虽然这种印象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强烈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如何安排培训班开班式尤为重要。学员来自全省甚至全国各地,互不熟悉,如何迅速俘获人心?我们在课程设计初期的主要任务:一是如何让学员对此次的培训班充满信心、充满期待;
二是能够让学员在最短时间内融入班级,充分激发每位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新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通过初次接触,观察每位学员的特点,为后期的班级管理与学员信息反馈打下基础。因此,初期的课程安排应以活跃气氛、凝聚团队为主,可设置团队拓展训练或破冰训练等。同时,首课教师与课程的选择尤为重要。首课教师要选择经验丰富的、资历较深的优秀教师,让学员对本次的学习充满信心与期待。运用首因效应时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印象并不是无法改变或难以改变的。我们应当在第一时间凝聚人心后,进一步做好后续的工作,避免有始无终。(二)课程设计的中间安排,注重反馈效应。反馈效应是心理学借用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学习者通过对自己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对后续的学习起到控制和强化作用。反馈效应告诉我们: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者要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客观的反馈,以强化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与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避免偏离学习目标或浪费时间。即论语中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除了进行自我反思外,要重视别人对自己作出的客观评价,扬长避短,从而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反馈效应告诉我们,在课程设计的中间环节要帮助学员建立良好的反馈平台,设立有效的反馈方式,使学员在一段的学习过后能及时进行总结、调整和交流,为强化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如:在课前设置学员分享环节,课后留部分时间让学员自由提问,举办学习沙龙或者小论坛。老师要在学员的交流与分享中了解学员的需求与不足,学员也要在交流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下一步学习明确目标。反馈效应还启示我们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前后课程的顺序安排。避免出现前后课程交叉重复,先难后易,甚至前后矛盾的现象,确保课程能围绕培训主题,达到培训预期目标。(三)课程设计的后期安排,注重迁移效应。所谓迁移效应是指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即已学习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对解决后期问题的影响。根据造成的不同影响分为正效应、负效应和零效应。在课程设计的后期中,要适时安排特定环节及时总结梳理本次培训班学习的内容,并通过安排片段教学、听课评课、参观考察、课题研讨等环节,把前期的课堂理论学习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并挖掘其原理相通之处,触类旁通运用到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教学中。有条件的培训院校还可以在培训班后期安排部分选修课,让学员在前一段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及本地区学校的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使前期的学习有的放矢,避免了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因为培训期间的学习时间总是有限的,在后期的课程设计中还要注意帮助学员归纳总结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方式与方法,使学员回到学校后能举一反三,运用自如。同时要防止学习与实践中的思维定势,不考虑自身教学实际情况照搬照抄。同时,事先让学员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学习过程中让学员带着课题听课,带着课题研讨,这都是培养学员科研能力的好做法。根据中小学教师的“软肋”,针对性地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引导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及时地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能很好地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四)课程设计的整体安排,注重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是指长时间的刺激或过度、过强的作用导致研究对象产生心理不耐受甚至逆反的心理现象。课程设计中要注意“度”的把握,避免“过犹不及”。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体的疲劳周期因素,科学安排课程的数量、时长、性质、时间点及排列顺序。科学家对脑科学规律分析研究显示:大脑的每个功能区都有一定的工作时限,超过时限脑细胞就会因疲劳而逐渐停止工作。同时,左右脑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关联。大脑在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时只有一个半球的参与,因次单一的教育和训练会使大脑的另外半球受到抑制。所以,要科学控制不同课程的时长,建议不同性质的课程设置不同的时间长度不宜连续安排同一性质的课程。另外,根据人体的生物学规律:人体在早晨记忆力呈最佳状态,适合安排理论性强,逻辑思维强的课程;
14点脑力体力最低,不宜安排理论课;
15∼18点体能活跃,可安排操作课、实践课;
21点出现第二次高峰,可安排学习沙龙、文艺汇演等。(五)课程设计的价值安排,注重指挥棒效应。指挥棒效应是指上层或管理者的目的与意志对下属的行为所起的导向与驱动作用,导致了自身行为失去自主性、客观性和系统性。表现在:一味听从权威专家的意见,不敢质疑,更不敢有反对意见;
一味迎合政策的需求,喜欢捕捉热点,随大流且功利性强。职称考试辅导培训、继续教育规定学时培训、学历与学位考试培训等培训市场生意兴隆。因此,课程设计中不要一味聘请权威专家,或碍于领导专家的面子“凑课”,要关注一线教师的基层经验的分享。许多专家只是从事理论研究,没有一线教学经验,理论引领固然需要,但是基层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经验对学员今后的教学工作的帮助和启发作用是不可替代且弥足珍贵的。从政策层面来讲:不要只盯着学校升学率压力或满足自身评职称的需求,更要注重“立德”之根本。缺乏道德素养的老师,教学知识与能力再强,也就像没有设置安全网的高楼,楼盖得越高就越危险。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是品德高尚的人,是要内外兼修的。不能因为培训时间短暂,牺牲师德师风教育来换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丢失了学习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因此,建议开设师德教育课程,比例可以根据培训班的时间长短来合理控制。从教师培养整个周期来看,课程设计的系统性尤为重要。要开设师德教育、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科研教育四个领域的课程。如果是阶段性的主题式培训,培训时间较短的,其课程设计也可以不面面俱到,只要能围绕主题即可,但从整个培养周期来看,课程的系统性尤为重要。

四、心理效应应用于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建议

首先,在培训班开始阶段建议注重首因效应,提高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快速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其次,在培训班中间阶段建议注重反馈效应,通过构建多样化的反馈平台,促进学员的有效学习,提升培训的实效性;
其三,在培训的后期建议注重迁移效应,通过对培训知识的归纳、梳理及方法方式的规律性总结,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为培训结束后的教学实践与科研提供指导;
其四,在课程设计的整体安排上要注重超限效应,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与目标,科学安排课程的长度、频度、时间点及顺序,提升课程安排的科学性;
最后,在把握课程设计的价值上建议注重指挥棒效应。注重课程设计的系统性,符合教师培训的整体目标,合理安排不同价值领域的课程,使师德教育、教师知识与技能的价值均能实现。

作者:陈娜娜 单位:福建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钟祖荣.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的意义和思路[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02).

[2]廖艳华.例谈心理效应在短期培训班管理中的应用——以宁波大榭开发区短期培训班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09).

[3]高兴贵.陕西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师资培训模式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

设计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公装设计实务教材内容设计有待于优化

教材是进行公装设计实务课程设计的灵魂。因此,要学好课程设计,我们首先要立足于教材。但就目前各高校使用的公装设计的相关教材来看,存在着教材内容枯燥乏味;
教材知识理论性、专业性太强;
课本缺乏课后习题设计和自行练习的内容等问题,不利于学生通过练习及时巩固理论知识。所以,公装设计的教材内容也应该随之改变和革新。但很多高校所采用的教材依然比较陈旧,存在设计理念落后、工艺技术俗套化、教材制图不规范、符号应用不规范等问题,致使学生在吸收和领悟教材知识的过程中显得十分吃力。

2.设计方案的实际运用效果较差

由于老师过度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比较差。学生只是根据老师传授的基本制图方法,进行图纸设计,却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课程设计方案缺乏实践论证,课程方案的细节设计存在需索不足和漏洞,导致学生完成的课程设计方案可行性不强,设计方案在现实的公装设计中的实际运用效果较差,课程设计方案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3.公装设计实务课程设计质量较低

现在很多老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公装设计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一些基本绘制技巧的指导,却忽略了对课程设计的成果进行评估考核,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经不起考验。一旦真正考核起来,一系列问题就会被暴露出来。例如,图纸设计缺乏完整性、美观性和工整性,制图工具的使用存在不规范性,对绘图技巧的掌握还不够熟练等等。

2 提高公装设计实务教学课程设计质量的对策

1.合理编排课程,严格选用教材

公共建筑装饰设计服务于技术创新,因此学校要致力于对课程群的建设。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不仅要充分保证公装设计实务这门课程的课时,同时,还应开设设计美术、民用建筑设计与制造等相关课程,形成课程内容连贯、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完整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与课程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并达到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目的。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设计效果的优劣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因此,老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首先,学校及老师应积极引入“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老师在进行项目选择时,也要严格遵守综合性、真实性和代表性的原则,选择具有明确主题和真实内容的项目。其次,在向学生传授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的绘图技巧时,老师可以采用现场演示的方法,在课堂上亲自示范。最后,老师集中讲解只针对于大多数学生的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具体的绘图过程和课程设计过程中,老师要采用“一对一”的指导方法,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规范制图。

3.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市场考察,积累相关知识和技巧

学生应该在学校和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市场考察调研,不断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一是老师不能将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和学校范围内,可以不断创造机会,带领学生到部分在公众建筑装饰有代表性的城市参观优秀公共建筑装饰设计实例。二是学生要通过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对施工工艺、做法、材料使用及色彩的运用、装饰形体的艺术造型等内容的考察,并积极向施工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请教,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实战技巧。

4.强化课程设计的考核评估

经过实训之后,学生完成的课程设计是否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制图技巧,其识图、制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还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评估。因此,学校及老师应该构建完善的考评体系,融入多样性的考评方法,把考评工作渗入到课程设计学习的全过程,把学生平时的技能操作计入考核范围,敦促学生加强对日常课程设计作业的重视程度。在对学生完成的课程设计进行考评时,要对设计图纸的美观性、精确性、完整性等进行严格要求,从而不断促使学生课程设计的规范化。

3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