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教案设计 >

2023年济南冬天教案【五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7-04 14:15: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课堂互动是要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课堂互动一方面成为一种形式上的答案验证或者说课本知识点的寻找,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传统课堂,更存在于新课程改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济南冬天教案【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济南冬天教案【五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第1篇

(一)初中语文互动的内容呈现出表面化的特征

课堂互动是要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课堂互动一方面成为一种形式上的答案验证或者说课本知识点的寻找,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传统课堂,更存在于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将互动问题设置为作者是(),原名(),字(),现代著名作家。这样的课本知识查找,初中生甚至不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便可以快速在文中找到答案。而“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的睡着了”使用了怎样修辞手法的类似问题是一些初中生已经早已掌握的知识点,上述两个问题的共性在于虽然以问题的形式存在,也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互动学习,但是因为未高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使得问题成为一种机械的问答,没有引发思维和思想的碰撞。另外,是互动问题的形式化回答,在公开课中一些教师为了强化课堂教学效果通常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回答,以符合新课程背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并重的全面发展,但这些问题通常是已经通过事先的讨论或者教师已经给予相对固定的答案抑或教师指定学生在准备,这样的互动问题是一种形式化的互动。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互动角色的被动化

互动是平等的互动,人人都可以发言,每个人的观点只有不同没有对错。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是互动教学的主宰者。新课程引导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引导激发学生的讨论,使课堂成为活的课堂,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要顺应其趋势,让学生由课堂的无声被动状态向有声积极的状态转化,这是一种好的趋势,是初中语文课堂改革的动力。在实践中,某些教师却歪曲地理解学生的发声权,学生可以互动,但互动的时间和互动的内容由教师决定,互动内容的评价教师也可以决定,教师通过缩短互动时间、给予自己认为正确答案的学生展示权及对这些所谓正确答案的表扬,使自己的思想仍在班级互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使得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仍然处于被动局面,语文知识的学习仍然停留在知识层面的记忆而没有关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有效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策略

(一)以互动问题为指引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同于以往的其他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搭配的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这就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思维发展水平为基础,设计互动问题,指引学生的学习。互动问题设计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要有整体的了解,这里涉及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水平,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互动问题。其次,初中语文互动问题的设计与以往不同,可以是对生活中的某个现象的观察或设计,也可以是探索性的问题研究等,其内容和形式是没有局限性的。例如,在《紫藤萝瀑布》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以下几个互动问题:第一,课文为什么称“紫藤萝瀑布”?请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找写下来;
第二,文中描写作者感情变化共出现了()次,按顺序分别是()()();
第三,给课文划分段落。()花()花()花,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意思;
第四,本文不是单纯写紫藤萝,而是通过描写紫藤萝发出感慨()。初中学生基本能够从表层看懂文本内容,但是关于课文内容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差,通过导学问题的设计引发学生在文字表层含义下的思考,同时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以学生为主题展开课堂教学互动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第2篇

一、开门见山式

这是最常见的传统导入法,教师通过准确精炼的语言描述,教具演示或者人物表演直接进入教学内容的简洁明快的切题技巧。

1.用激情语言引入

如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笔者先播放一支钢琴曲,随着舒缓、悠扬又略带忧伤的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人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欢乐与忧愁,当突如其来的挫折与打击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你的神经时,该怎么办?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会给你指点迷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通过三言两语,以诗歌背景力量作为教学导入,再配以相应的音乐,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兴趣盎然,探究气氛浓烈。

2.借助多媒体图片引入

多媒体引入,妙在直观,易于引起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如《苏州园林》,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用多媒体播放苏州园林图片),人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被称为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仰仗苏州园林。苏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园林,大小园林数量之多、造诣之精,世所罕见,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称,可以说苏州园林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今天就让我们跟着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介绍走进苏州园林。”这种导入,简捷自然,直切主题,毫无桥揉造作,瞬息就将学生带进了美妙的教学情境中,既符合教学导入的导控性,又符合教学导入的审美性。

二、以旧带新式

教师通过联系回顾相关旧知,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为前提,从已知的领域转入未知的领域,这种方法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的同时还能巩固旧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如在教授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可这样导入:“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春》这篇美文,感受了春的美景,从春的美景中感受到了活力、生机。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萧杀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素有“泉城”之称的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观赏冬天的景象,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再给出一个评判。”

三、设疑引思式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读书有疑者需要无疑,无疑者需要有疑,到这里方为长进。”这里启示我们,应在导入环节中有目的有意识的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造成思维冲突,让学生在学习中心存疑问,在渴望答案的求知背景中学习。这种方法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丢弃一切私心杂念,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去。

例如在教学《醉翁亭记》时笔者是这样导入:“范仲淹的《醉翁亭记》历代都作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从南宋人编的《宋文鉴》开始,直到当代的各类散文选,都选有这篇文章。这篇散文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请同学们认真学习《醉翁亭记》,想想其中的道理。”这样有意识地给学生制造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一下子吸引到所提的核心问题上来,并促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阅读、思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

四、启发思维式

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引导学生开启思维,快速进入教学状态。采取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只要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参与课堂。如教授《春》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草绿如茵、鸟语花香、万木萌发。自古以来春天是许多文人墨客描写、赞颂的对象,白居易有一首《忆江南》,同学们还记得吗?”(学生齐背:“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笔者又提示:“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呢?”(学生又齐背:“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课一开始就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是与即将学的朱自清的《春》的内容相吻合的。趁学生兴致正浓之际顺势利导启发说:“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是知春而不会写春。那么,请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来描写春天景物的色彩、姿态的”。这段导入,以优美的古诗词引入,极其自然地与即将学习的课文联系起来。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R5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0-0039-02

丁甘仁,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早期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培养中医人才,成绩卓著。最早主张伤寒、温病学说统一;
临床上打破常规,经方、时方并用治疗急症热病,开中医学术界伤寒、温病统一论之先河。丁氏套方又称丁甘仁用药一百十三法,是丁甘仁当年门诊处方的记录,由其门人整理而成。沙参配伍治咳三方,系丁济万先生于丁氏套方中化裁,运用于内外伤之咳嗽。沙参配伍治咳三方治疗咳嗽,常获桴鼓之效,兹就本人临床体验介绍如下。

1沙参麻黄方:主治风温咳嗽

药方组成:南沙参,炙麻黄,前胡,苦杏仁,赤茯苓,枳壳,桔梗,知母,川贝母,连翘,冬瓜子,鲜芦根。

案例:患者女,56岁,退休教师,2011年4月7日初诊。咳嗽3天,阵咳不绝,咳则面红目赤,气急,痰黏不易咯出,痰色白,口渴多饮,大便不畅,舌质红,舌苔白略腻,脉细数。此乃外感风温,风温邪气内伏,痰热逗留,肺气失于宣肃,则气急阵咳,痰黏难咯。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失于宣肃,则肠府不通,大便不畅。治以祛伏风而化痰热,使风温清、痰热去、肺卫宣畅。处方:南沙参10 g,炙麻黄5 g,前胡10 g,苦杏仁10 g,赤茯苓10 g,枳壳5 g,桔梗3 g,知母10 g,川贝母10 g,连翘12 g,冬瓜子12 g,鲜芦根10 g。服药5剂,患者咳平痰出而愈。

分析:风温易伤津,故主药用南沙参,《神农本草经》载其“味苦微寒无毒,主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1]。”《本草纲目》: “沙参甘淡而寒,其体轻虚,专补肺气,因而益脾与肾,故金能受火克者宜之[2]。” 因此,沙参为治风温之良药。麻黄性温祛寒,燥湿以祛伏风,配知母清阳明热,合前胡、杏仁宣肺降气使邪外出,又入枳壳、桔梗一升一降,宣降泻肺,连翘清三焦热,赤茯苓健脾分利,使热从前阴而泄,川贝化痰消结,冬瓜子更具此力,下达大肠使痰结从后阴而出,确保肺气之清肃和宣化。

2沙参柴胡方:主治劳热咳嗽

药方组成:南北沙参,银柴胡,青蒿,白薇,甜杏仁,百合,橘皮络,川贝, 海蛤壳,麦冬,白茅根。

案例:患者男,70岁,2009年11月20日初诊。患者于两周前因发热、咳嗽、咳痰就诊于某三甲医院,X线胸片检查示:支气管肺炎,血WBC 15×109/L,中性白细胞0.80,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于该院门诊西医治疗1周,体温恢复正常,X线胸片示:肺纹理增粗。患者遂返家调养。但患者自觉时有潮热,咳嗽连绵,面色潮红,肌肤发热,日晡尤甚,咽喉干燥,咯痰不爽,口渴心烦,手足心烦热,舌质红,苔薄,脉弦。此乃热病之后,痰热煎熬津液,气阴两伤,虚热自起。治以清益肺气、退虚热。处方:南北沙参各10 g,银柴胡10 g,青蒿10 g,白薇10 g,甜杏仁10 g,百合10 g,橘皮络各5g,川贝10 g,海蛤壳12 g,麦冬10 g,白茅根10 g。服药5剂后,患者潮热渐平,咳嗽明显减少。服药10剂后,患者潮热止,咳嗽停,口不干,神清气爽而愈。

分析:气虚者肺虚也,虚必有热乘,邪热持续消耗气阴,必耗津液,与痰相激,津掠液烁,伤及肺阴,气阴两虚则虚热成矣。前人所用沙参,系南沙参,至清代《本经逢原》、《本草纲目拾遗》将沙参分南、北两种。南沙参质地较疏松,专长于入肺,偏于清肺祛痰止咳;
北沙参,质坚疏密,专长于入胃,偏于养阴生津止渴,二者合用则清养肺胃。银柴胡出自《本草纲目》,作为柴胡的伪充品记载:“银州,即今延安府神木县,五原城是其废迹。所产柴胡,长尺余而微白且软,不易得也。……近有一种根似桔梗、沙参,白色而大,市人以伪充银柴胡,殊无气味,不可不辨[3]。”银柴胡性微寒,有益阴、疗虚、退热之功效。谢观认为银柴胡是清热凉血之品,治虚劳尤宜。配以退虚热要药青蒿、白薇,无败胃及伤阴之弊,又加强了银柴胡的退热作用,并配甜杏、百合润养肺气。海蛤壳性咸,能软坚散结,橘皮、橘络清肺络,佐麦冬、白茅根,清养心胃之阴,泻心火及胃热。其配合精当,共奏清益肺气而退虚热之功,诚治劳热及热病后潮热、虚热咳嗽之要剂。

3沙参旋复方:主治络痹咳嗽

药方组成:南北沙参,旋覆花,桔叶络,茯神,远志,广郁金,白苏子,丝瓜络,路路通,栝楼皮,浙贝母,桑枝。

案例:患者女,50岁,教师,2009年6月初诊。因近日工作繁忙,常常夜间加班批改学生作业,加之与同事关系不融洽,情致不舒,遂感胸膺部及胁肋部胀痛不适,伏案工作或及咳嗽时加重,胸膺及背部牵引作痛,痛时有牵掣感,舌质红,苔薄微腻,脉弦。胸部X线及肝胆B超显示无明显异常。此乃久坐伏案,加之情致不畅,胸中之气被痰浊、瘀滞凝而不化,胸阳不振,气滞痰阻而成络痹。治以清肃肺气以展胸,化浊通络而利痹。处方:南北沙参各10 g,旋覆花(包)10 g,桔叶络各5 g,茯神10 g,远志10 g,广郁金10 g,白苏子10 g,丝瓜络10 g,路路通10 g,栝楼皮10 g,浙贝母10 g,桑枝10 g。处方5剂,并嘱自我调摄情致,以利康复。5天后复诊,患者胸膺及胁肋部疼痛明显减轻,情绪好转。又予原方5剂,复诊时诸症已消。

分析:凡伏案工作之人,由于久伏案头,胸贴近于桌边,其呼吸每受影响,胸中之气受阻,初则痰凝气络,久之血络瘀滞,不通则痛,络痹成矣。药选南北沙参有益肺气之调节,与旋复花合用,下气通络,有助胸中大气展转自如。《神农本草经》载:“旋花,味甘,温。主益气,……主腹中寒热邪气[4]。”《本草纲目》载旋复花“咸,温,有小毒[3]。” “旋复乃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药也。所治诸病,其功只在行水、下气、通血脉尔[3]”。并入橘叶橘络、丝瓜子络、远志、苏子、桑枝以及栝楼、贝母入气络以化痰结;
又郁金、路路通入血络而化瘀滞,茯神健脾舒气调中,诸药合用,调益肺气而展胸络、化痰消结、行气通痹,诸症自除。

4小结

沙参麻黄方,为风温咳嗽之方,以春木当令,风热之邪受之者,肺气为邪所闭,不司宣达,气逆而为咳。并有风温见证,病在初期,肺之本体未伤,当以达邪外出,不至内传。以沙参配麻黄兼有监制而增凉散之力,不使邪气伏留,此乃济万先生融伤寒、温病为一炉之用药,奏效迅捷,临床体验,不啻用治风温咳嗽,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均有良好疗效。沙参柴胡方,为治劳热咳嗽之方,是体虚感邪或感邪迁延不愈之咳嗽。济万先生在其治咳概论中云:“外感而格内伤者,则渐入肺损途矣,但肺虽虚而邪仍未彻,则当于补虚之中,参酌去实[5]。”是方以南北沙参为主药,合百合、麦冬、杏仁清养肺金,银柴胡、青蒿、白薇等以清邪而退虚热,用药清灵,直击肯綮。临床运用,除了劳热咳嗽,功能性低热、肺肿瘤低热咳嗽,支气管扩张咳嗽,余试之皆验。沙参旋复方,治络痹胸痛咳嗽,乃案头工作学习者,聚神忘怀,胸廓不展,胸中大气受阻,痰浊内生,凝于气络,咳嗽胸痛,咳则加剧,以学子、白领患者多见。是方用之辄效不爽。对于胸痹、肋软骨炎也有独到疗效。更年期妇女,咳嗽胸痛且心情悲戚者,余用之效良。

上述三方,用药清灵平正,体现丁氏一贯用药特点,于平淡中见神奇。此介绍期供临床同道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玉萍. 袖珍中医四大经典·神农本草经[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521.

[2]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上卷)[M]. 北京: 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582.

[3]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中卷)[M].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641,775,776.

[4] 张玉萍. 袖珍中医四大经典[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520.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互动教学;
教学策略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受我国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对其人文性的讲解、传播,忽视了其工具性的一面,即对人的心灵的慰藉与滋润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师生间的互动的教学方法受到广泛关注,下面将对互动教学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面临重大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有些方面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通常以老师教授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在传统教学中偏重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的培养;
③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忽视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④为了应对高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式训练,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上存在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的反思: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否是为了培养考试考高分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在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还乐于参与其中呢?

二、加强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策略

1、互动问题为指引激发学习的参与热情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最明显的不同点在于语文是一种语言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传达给学生的是语言的魅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互动问题的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思维水平设计符合他们的问题进行师生间的互动讨论。教师在设计互动问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教师应充分掌握所有学生的基本情况,其知识积累情况以及思维发展的水平等,然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他们档次的互动问题。其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设计的互动问题既可以是课文中的内容引发的思考,还可以是实际生活中的某种现象的观察和设计。同时还可以设计探索性问题,其内容和形式不受限制。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可以设置以下几个互动问题:第一,作者为什么选用“紫藤萝瀑布”作为文章的题目?请在文章中找出依据来;
第二,文中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有哪些?请按顺序将其写出来;
第三,给全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四,作者借“紫藤萝”所要真正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然后从文中找出答案,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初中学生能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但是需要学生综合分析课文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引发深层次的思考与讨论,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奠定基础。2、在开展教学互动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互动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能够学以致用的能力,互动教学的宗旨是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在语文互动教学互动中摒弃了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而是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通过互动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其学习目标是第一,学习作者描述景色时所使用的写作手法;
第二,学习作者是如何借助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方法。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互动教学的形式让学生用几个词语谈谈自己对于冬天的感受,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结合济南的地理位置思考来了解《济南的冬天》的情景,然后将描写济南冬天特色的词语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大家讨论老舍笔下的冬天所表达出的情怀。济南作为老舍的故乡,其对济南的情感可见一斑,通过老舍对济南冬天的描写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老舍在描写自己故乡时心中的暖意,即使是寒冷的冬天的故乡,老舍也从中体会到了脉脉温情。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一个关于自己故乡冬天的小段,然后朗读给大家听。最后教师在对同学的作品进行一一点评,对于不足的地方给出修改建议,对于好的作品给予鼓励。3、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展开追问推进问题深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例如,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有些句子不是很好理解,因此笔者首先让学生先试着将其翻译,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困难,然后教师在引导、追问的方式促使学生对翻译方法的掌握。例如文中有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中“如”字的用法,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然后让学生仿照这个句子用如字造句,体会句中所描写的景色之妙。笔者追问学生“作者描写的这个景色如何,用这样的景色要传达作者什么情感呢?”让学生通过思考来比较有“月”景色的描写与无“月”景色的描写的区别是什么?各自又妙在何方?层层深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写景手法所创设出的意境之精妙,从而分析出作者夜游承天寺的别致情趣。由此可见,追问不仅能使提问更加深入,提高提问所带来的效果,从而达到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自主分析思考问题,这种追问方式还能让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问题中不断思考,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探索求知的状态中。

三、总结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第5篇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和不确定性。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能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包办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要留出大片“空白”,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补充这些“空白”,更让学生在教师组织下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

一、在语言情感表达上留出空白,让学生自我体验和感受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披文入情,由情入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悟不单单表现为感情强弱的变化,更表现为各种不同感情的转换和变化,如激昂、平静、愉快等,这种种感情的变化形成课堂教学的感情节奏,使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育效果得到充分实现。就总体而言,无论教什么样式的语文课,课堂的感情节奏应和文章的感情相吻合,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不如此,则难以“披文入情”,难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留出情感体验的空白,把最甜的甘蔗让学生去品尝。

二、在思考上留出空白,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

“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而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思维过程,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教师就心满意足;
或者出现“满堂问”这种弊病,没有关注到学生由于经历和情感的差异使得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不尽相同的事实;
或者很少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及独立思考。这种不“思”只“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培养也成了一句空话。

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
可增加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成分;
可给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思维情境,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想象的翅膀,诱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发展创新,在多种可能性中去分析思考判断,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讲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时,就可这样问: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在学习环境、学习的内容上各有什么不同?作者向往的是哪种儿童教育?这样提问,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积极寻找答案。如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不看课文,自己独立思考,想出办法反驳楚王的问题,从而诱导学生深入理解晏子的反驳技巧,也同时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创新。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当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假设,独立思考,放飞思维,特别是鼓励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见解,哪怕是见解不成熟或有缺陷。因为每个问题都有一定的发散性,我们不必追求完满的答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若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

三、在知识上留出空白,让学生自我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在课堂上,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或许能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课外,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这样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外探索过程中,如果能有效积累,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另外,在课堂上留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让学生处于暂时的不平衡心理状态,促使他们课后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正是留出空白,让学生以其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

例如初中语文课讲形声字的知识,关于形声字的八种结构形式,教师可以只对其中某一种作分析,其余有意留给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和总结,学生会在探索中补充空白,形成系统的认知。学生在知识自补、迁移中不仅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培养了探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知识体系来统一学生的理解,束缚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个性,阻碍学生的创造,应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独特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方式。

四、在心理上留出空白,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此时,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刻。在课堂上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性教学的核心。有疑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热情,使思维不断深入。教师要善于创设这样的空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形式主义为问而问,信口开河随意提问,不能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教师应于无疑处设疑,从教材中挖掘学生看来并不是问题的问题,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于枯燥无味中设疑,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可收到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