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教案设计 >

模块设计论文【五篇】

时间:2023-07-06 12:5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为实现嵌入式田间图像视频采集,主控芯片选择使用比较广泛的S3C2440芯片,摄像头采用芯片为中星微ZC301的USB摄像头,把采集到的植物视频信息传输到主控芯片中。主控芯片包括把采集的视频信息显示到L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模块设计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模块设计论文【五篇】

模块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1、设计原理及内容

1.1设计原理

为实现嵌入式田间图像视频采集,主控芯片选择使用比较广泛的S3C2440芯片,摄像头采用芯片为中星微ZC301的USB摄像头,把采集到的植物视频信息传输到主控芯片中。主控芯片包括把采集的视频信息显示到LED触摸屏上,还要把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PC机中。大田视频采集模块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图1大田视频采集模块总体结构图软件方面包括USB摄像头的驱动程序、视频采集程序、LED实时显示程序网络传输程序的设计、调试、烧写等操作。

1.2主要研究的内容

1)对ARM嵌入式Linux的内核,Bootloader、YAFFS根文件系统的制作和移植,即完成软件平台的搭建;2)中星微ZC301的USB摄像头驱动程序的设计;3)模块的视频采集程序的设计;4)设计驱动LED,来显示采集到视频信息的程序;5)设计TCP网络传输程序,把视频信息发送出去;6)把采集到的视频图像显示到PC虚拟机上。

2、总体设计

2.1平台设计

2.1.1 BootLoader制作和移植首先按下任意键,使ARM9的程序运行停止在如图2所示的在DNW软件上出现主选择菜单界面;接着选择下载到flash,即选择‘1’,使用USB下载;在DNW软件上出现有关闪存的各个存储区间的情况。在上一步完成的基础上,再选择FLb.bin要烧写到NAND闪存中的位置,即选择‘0’,烧写到NAND闪存中的boot的位置;然后在DNW软件界面下执行配置选项中的操作执行指令,来进行下载地址、COM口和波特率设置;在DNW软件上点击USBPort选项中的传输操作,找到要烧写FLb.bin的位置,选中FLb.bin文件;文件传输完成后即完成了BootLoader的移植。

2.1.2 系统内核剪裁、制作和移植Linux内核的移植和引导加载程序的烧写过程几乎是相同的,添加内核的映像文件和BootLoader的移植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内核是下载到NAND闪存的kernel位置;内核移植时会出现移植进度条;移植完成后出现的和BootLoader的移植出现的提示一样。到此,Linux内核的移植就完成了。Linux内核配置对话框如图3所示。

2.1.3 FAFFS根文件系统的创建和烧写过程1)使用目录创造命令创造根文件系统的目录,并创建在usr目录下的bin、dev、etc等目录,把根文件系统的框架搭建起来;2)创造根文件系统的设备文件,进入到dev目录下使用创造命令来完成;3)安装etc,进入到etc目录下进行解压etc.tar.gz;4)进入到内核目录下使用模块编译命令来编制内核模块;5)使用模块安装命令对模块进行安装;6)使用配置命令对其进行配置,编译命令进行编译,安装命令进行安装;7)进入到根文件目录下使用ln-s命令来进行链接,重新再编译内核;8)将编译生成的内核映像文件通过USB传输到开发板的根文件系统中。

2.2软件设计

2.2.1 摄像头驱动程序设计

实现USB设备的即插即用功能的函数是摄像头探测函数,函数名称是sp_probe。该驱动程序中的数据传输模块使用takelet来实现对数据的同步快速传递,此函数对图像数据进行解码使用的是spcode.c程序。数据传输模块函数的具体名称是sp5_init_isoc,并且在sp5_open函数中挂有该函数的入口点。打开设备是同步传输数据开始的标志,这里实现数据传输的函数是sp_m_data,它把数据传送给驱动程序,驱动程序对数据的访问使用的是轮询法。Linux中的USB器件通过系统的USB层来操作下层硬件,流程图如图4所示。

2.2.2 模块视频采集程序

本系统的视频采集程序是基于V4L开发的,主要实现图像采集设备的初始化、读取和关闭等,基本操作流程如图5所示。

3、大田视频采集模块的安装与调试

3.1大田视频采集模块安装执行该命令要在该软件文件所在的目录下,将视频采集模块和PC虚拟机连接起来。这样在PC虚拟机上就会显示出视频图像,如图6所示。

3.2大田视频采集模块现场调试在齐齐哈尔嫩江大桥以北的农田里,对种植的土豆进行试验。模块调试如图7所示。图7模块调试一触摸屏LED和虚拟机显示图像不清晰,是因为帧的大小等参数设置得小,修改后图像较原来清晰些;触屏和虚拟机图像显示不连贯是因为其显示程序中延时设置太大,以及内核需要优化小点。大田视频采集模块的对农作物视频采集稳定,触屏的视频图像显示非常清晰,且以非常高的质量把采集到的视频图像传输到了PC机上(见图8),在其上显示的视频图像清晰连贯,能对农作物进行非常有效的实时监测;操作人员能够从其中迅速获得农作物的自身生长发育情况和是否有病虫害等信息,而且大田的农作物视频信息采集受阳光的影响也很小。本次试验非常成功。图8PC机显示的视频图像

4、结论

模块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突发模式峰值自动功率控制时钟恢复动态阈值

近年来,突发模式的数据传输方式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数字通信系统中。这些系统通过光纤、无线和同轴电缆等媒质实现点到多点的连接,其中以ATM为基础的无源光网络(APON)成为快速发展的宽带技术之一。由于APON系统结合了ATM多业务、多比特率的支持能力和PON的透明宽带传输能力,将成为未来实现宽带接入乃至最终实现FYTH的重要方式。

APON系统的核心是在PON上采用TDMA方式传输ATM信元,物理层上下行方向一般采用TDM/TDMA技术。APON系统在下行方向以TDM的连续方式工作,容易实现;
上行信号为TDMA方式,信号工作在突发模式下,是幅度不等、长度不同、时间间隔也不相同的脉冲串,由于上行信号的这一特点,突发式收发模块设计与传统收发模块的没计有很大不同,因而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也不同。同时,由于以往所开发的突发式光收发模块多在l00Mb/s以下的速率,国外虽对155Mb/s收发模块有一些研究并开发出相应的产品,但由于其价格居高不下,因此有必要研究国内自主开发的155Mb/s光收发模块。

1突发式光发射模块

APON系统中,光网络单元(ONU)的发射机以突发模式工作,即只在分配给它的时隙内才有功率输出,在其他时间处于关断状态,因此光发射电路要求能够快速地开启和关断,需要采用响应速度快的光源并采取一些者施以减少和补偿突发时延。光发射模块由光源、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三部分组成,具有发射关断和监视输出的功能,如图1所示。图1中的数据和信号由测试系统产生并提供。由于突发式光发射电路是多路轮流发射,突发式发射电路的工作空度比很大,所以自动功率控制(APC)电路不能采用平均功率控制方法,而必须采用峰值功率控制方法来稳定发射光功率。为减少多路背景噪声的叠加,采用了信号到来前4bit的预偏方式,并采用峰值功率控制稳定发射光功率。发射的驱动电路采用突发式发射专用芯片LUBLD55。其控制信好中的framing由系统提供,而overhead信号则由模块自行产生。LUBLDl55具有自动功率控制功能,在温度和寿命的范围内,数字自动控制反馈回路使激光器在突发模式下保持恒定的光功率。自动功率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在第一个突发数据信号到来时,光二吸管的电容Cpd被预充电到一个已知的电压Vpc。这洋在随后的突发数据信号到来时,电容由来自光二极管的电流充电,同时由数据开关产生的电流脉冲和参考电流源Lref进行放电。当第二个突发信号结束时,电容的电压Vx(标有X的节点无限地、并在每两个突发信号之间进行更新以磕免发射数据的干扰。与预充的电压Vpc用同步比较器进行比较,由比较结果决定计数器是提供还是。降低激光器的输出功率。由于所选择的功率标准是由数字的加/减计数器所存储的,其保持时间是无限的,并在每两个突发信号之间进行更新以避免发射数据的干扰。

图2

2突发式光接收模块

155Mb/s突发式接收模块的基本框图如图3所示。接收电路采用155Mb/s专用芯片LUBORP前置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并产生差分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系统可用的差分信号;
LUBORAl55主放大器对信号功率逐级放大。同时,由时钟和数据恢复电路提取出的时钟和复位信号对接收到的突发式信号动态建立判决阈值以使数据恢复输出。另外由于系统输入电压为3.3V,而前置放大器和主放大器工作电压为5V,所以还需要一个由MAXl674组成的升压电路,将+3.3V升压到+5V。

图3

要实观交发式上行信号正确、快速接收,155Mb/s突发式接收模块需要解决快速比特同步问题。以往接收机的快速同步技术多采用相关法和多相位时钟采样法。相关法适合100Mb/s以下的PON系统,而多相位时钟采样法需要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实现起来较为复杂。所以本设计采用了注入锁相环法的同步技术。如图4所示。光电探测铝首先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于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存在延时,其幅度、相位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因而此时接收到的是突发式电信号。首先对其进行频谱变换,保留频带范围在155MHz左右。外接参考振荡器产生某一个频率和相位的信号作为注入信号,与所接收到的突发信号进行比较产生一个新的参考信号,与压控振荡器所产生的某一个基准频率通过锁相环技术进行相位和频率的比较,通过误差电压值不断调整压控振荡器所产生的基准频率,最终将锁定状态频率的信号送入判决电路。通过判决电路,建立合适的判决阈值,最后恢复输出。

图4

155Mb/s突发式接收模块的另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上行突发光接收。由于到达OLT的突发信号其幅度、相位都不同,所以要求接收模块对每个上行突发块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新的判决阈值。以往接收模块的判决方法多采用交流耦合的判决方式,由于增益是差分输入、差分输出,且通过电容耦合,对于100Mb/s以下的速率是可取的.但对于155Mb/s时不能满足要求,因此.笔者提出了直流耦合的动态阈值判决方式。

图5

信号经过前置放大器直流耦合到主放大器,LUBORAl55主放大器动态地建立阈值以接收两个连续的强度不同的信息包。另外,为了保证可用带宽,还必须进行带宽补偿和自动阈值控制以确保系统的工作速率为155Mb/s。带宽补偿功能由正负带宽补偿引脚完成,适过在它们之间所跨接的5pF电容将输出反馈到输入端、限制了系统的工作带宽,同时限制电路工作速率为155Mb/s并减少了高频噪声。很好地提高了接收模块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
LUBORA155具有自动阈值控制电压的功能。能够接收不同的输入信号电子。从而建立不同的阈值进行动态判决。

经过主放大器后的信号到达时钟与数据恢复电路,其功能由LUBCDRl55芯片完成。其原理图如图5所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主放大器处理后的数据信号分为两路,以LV-PECL的正负极性数据输入到两个振荡器中。同时,从系统时钟来的时钟信号通过锁相环回路产生振荡器的偏置电压,并输入到两个振荡器中。然后,两个振荡器经过一个或门产生恢复的时钟信号,其原理是从输入的数据信号的瞬时相位中恢复时钟;
恢复的时钟与输入的数据信号一起再驱动触发器产生恢复的数据信号。由于此时恢复的时钟和数据信号有一定的抖动,所以要经过FIFO与系统时钟以及RESET信号一起消除抖动,其原理是由恢复的时钟与输入信号中的基准时钟相同步以消除失步。另外,LUBCDRl55的工作特性可实现首比特同步,并能消除经过主放大器后波形中的毛刺现象。

3突发式光收发模块的测试系统

(1)测试系统设计

突发式发射和接收模块因其工作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所以不能象一般收发模块那样进行测试。系统模拟器的核心是产生发射模块的控制信号,所有的控制都与这个控制信号有关;
同时还必须为接收模块产生相应的重置信号以恢复时钟和数据,而重置信号在时间上必须比数据信号早2个比特以上,一般是3个比特。突发式光信号模拟产生系统方框图如图6所示。

从信号源取出155Mb/s数据和时钟信号,数据信号经过缓冲器Bufferl变换为两路ECL电平的电平信号,分别送到数据包产生器和多路分离复用的电子开关(MUX);
时钟信号经过缓冲器Buffer2变换为ECL时钟信号,与数据信号一起作用于包产生器,生成两个不同时隙的数据包,经过MUX分成两路数据包。

图7和图8

(2)测试结果

模块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模块设计高职语文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69-02

教育部在2006年专门针对高职教育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强调要加强素质教育。因此,在高职语文的课程体系建构中,既要注重体现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也要加强其对学生的素质养成,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在这样的前提下,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培养目标和专业需求等灵活运用模块设计来进行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建构。

一、模块与课程的关系

(一)课程可以组构成模块

模块与课程并非割裂开来的分别独立的个体,课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构成不同的模块。例如理论模块与实践模块、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等。在课程体系建构的过程中需要有顶层设计,而传统的高职语文课程体系中可以包含大量的课程,如应用文写作、唐诗鉴赏、中国传统文化等等,以单门课程为单位作为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容易出现使用混乱以及脉络不清等弊端。如果将课程组构成模块的形式作为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框架,思路则更为清晰,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开展。

(二)模块可以为课程服务

模块的设计灵活多样,一是可以由课程组构而成,二是可以在单门课程之下进行设计,即模块设计要根据实际需要实现不同的教学功能,为课程服务。重要的是,模块之间、模块中的课程、课程中的模块以及各教学环节之间需要有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即为同一个目标服务――这个目标可以是社会需要,也可以是专业需求或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所以,在进行模块设计时,各个环节之间要根据课程体系建构的需要形成整体设计。总的来说,即模块下可以设置课程,课程中可以再设计模块。

二、模块设计在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建构中的应用

(一)模块设计可以根据专业需要进行设计、分解和重构

模块设计可以把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分解为若干个职业活动单元,而每一个单元的核心部分(即某项活动或任务的全过程)都设计成适合学生学习的项目。在国外,亦有不少类似的做法,如德国的“职业活动项目”,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的“学习包”,英国BTEC(Business&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的“课业”。虽然名称不同,但其核心都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实用能力,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等基本素质,为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人文素质养成类、应用文写作训练类、语文能力培养类等,而每一个类别中都可以根据每个学校的特点进行再次细分,形成课程之下的模块,每一个模块下至少应包含十个项目或任务设计,以便每名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每个模块的设计模板见表1。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行为要点”的培养。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视“知识点”的培养,而对于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更需要加强对其“技能”的培养,并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素质教育”。因此,在模块设计中,要突出“行为要点”的作用。“行为要点”主要是指学生在完成项目或任务时的意识、行为和能力,如市场调查能力、服务意识、公共场合的仪表和行为举止、合作意识和能力等等。这些是传统课程教学中较为缺乏的。却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不可或缺的通用能力和基本素质。这些能力和素质是在市场竞争中有时候甚至比专业能力更具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因素。为了使学生获得这些能力,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较难满足,而在模块设计中,则可以更好地融入这项因素。

在所有的模块设计出来后,教师可以根据专业需要进行分解,并形成适合自己教学的“学习模块”,在每一个模块下面都包含着几个“项目”,每名教师都可以根据所教专业及其所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的不同,选择并重构成自己所需要的模块或项目。如文秘、营销等专业的学生和数控、模具等专业的学生在需要上是有较大差别的,教师可以因专业而施教。当然每个模块在进行内容设计或选择时,都要尽可能地贴近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模块设计可以有效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

在高职语文的课程体系建构中,与本科院校不同的一个特点就是人文性的相对弱化与工具性的相对加强。因此,在理论课程(第一课堂学习)之外,实践课程(第二课堂活动)必不可少。实践课程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但是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缺乏具体的实践课程,并且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都相对独立,难以有效整合。本文试以“语文基本技能”模块为例说明其对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

语文基本技能简而言之,即是听、说、读、写。在这一模块中,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约各占一半学时。理论课程可以命名为“高职语文”,而实践课程则命名为“高职语文能力训练”。两门课程可以交叉进行。两门课程可以由同一位教师任教,亦可由不同教师任教,但是前提是需要进行协调沟通,对模块的认识和教学计划达成一致。这样,在学生一边上理论课程的同时,一边可以进行系列化的实践活动,而每一项实践活动都有教师的指导,不仅指导活动,而且能通过理论学习夯实基础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学有所用,做有所依。

在模块中,除课程教学外,还可以融入第二课堂,如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辩论赛、征文比赛、书法比赛等,切实做到“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而这些都统一在一定的模块设计之中,更避免了第二课堂活动的杂乱无章,加强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联系和整合,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强化能力训练,凸显了现代教育精神。

(三)模块设计可以有效整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对于实际教学效果而言,开课时间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在一年级新生中开设应用文写作这一类课程,则只能成为课堂的演练项目,学生难以做到学有所用。因为到了三年级,应用文写作中教授的某些内容如求职信的写作等知识才对他们有较直接的作用。所以,利用模块设计,整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可以较好地避免这个矛盾。

例如,在高职语文课程体系中设计实用文体写作模块,这个模块下可根据专业的不同设置必修和选修课程,这样,学生到了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再通过选修课进行学习。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针对必修课与选修课,针对不同年级的选修课,再次进行不同模块的设计。如针对一年级学生,可设计通知、请示等,而针对即将实习的学生,则可以设计总结、调查报告等。这样根据模块来设计课程,可以更灵活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四)利用模块设计形成新型的教师组织模式

传统的教师组织模式都是根据课程来进行的,相同课程的任课教师组成一个相对的教师团队,对于同一门课程,每名教师都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而根据模块设计来开展教学,则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内,以任务或项目、活动等形式提出教学目标与项目内容,按照社会和专业的需要和要求,并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由于模块较多,无法由一位教师单独完成,所以必须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分工,由多位教师共同参与模块设计并完成教学。这就改变了传统的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师组织模式,形成新型的教师组织模式,即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在同一模块中由多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交叉教学,从而构建起以模块教学为载体的新型教学团队。这样,教师不仅仅以完成课程教学为目标,还需要了解自己模块之下的课程和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将自己的教学活动融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从“个体行为”转为“团队行为”。

模块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enhancing enterprises"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with modular design. Based on the dynamic capability theory and tak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as the intermediary variables,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ular design and continuous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built. SPSS16.0 and LISREL8.7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 are used to do empirical analysis to the data of the 300 questionnaires from the large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Pearl River Delta. Results show that modular design can help enterprises to obtain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ys a fully mediation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ular design and brand advantages, continuous first-mover advantage and mass customization advantage.

关键词:
模块化设计;
技术创新;
持续竞争优势;
珠三角大中型制造企业

Key words:
modular desig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ntinuous competitive advantage;
large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Pearl River Delta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007-04

0 引言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基础,我国在收获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的同时,劳动力成本及土地成本不断攀升,原有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压力渐行渐近。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通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呈现快速或跳跃式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竞争优势难以维持,提升我国制造业的软实力迫在眉睫,尤其是珠三角制造企业,明显的外向型经济特征,使其成为转型升级的最前沿。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日趋动态。珠三角制造企业在稳定环境下建立的优势正不断被侵蚀,需要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动来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在动态性环境下重新建立竞争优势。回顾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现代工业化之路,模块化开创了一个工业技术创新的全新时代,甚至可以媲美19世纪铁路运输发展对西方现代工业的贡献。由于模块化的通用性,制造企业能在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西方许多企业纷纷尝试以模块化的方式来应对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与客户需求。国外对于模块化的研究比较丰富,并且在制造企业的实践中已经获得了大量成功。但国内对于模块化的研究基本还处于理论研究初期,对其影响竞争优势机制的研究还较少。本文探讨技术创新在模块化设计与竞争优势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旨在为珠三角大中型制造企业进行产品模块化的探索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1 理论回顾与研究模型

随着波特“竞争优势三部曲”的提出,竞争优势逐渐成为了战略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根据蓝海林等(2007)的定义,竞争优势是指企业超越竞争对手,实现盈利与市场占有率提高的一种能力。

关于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研究,经历了“核心能力理论”到“动态能力理论”两个发展阶段。早期的学者从资源基础观视角出发,提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能力”。随着经营环境的日益动荡,传统的企业核心能力由于自身存在的“刚性”问题,使其难以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需要寻找新的途径,如精益生产、柔性制造、流程重组、全面质量管理等,来获取动态环境下的竞争优势。所有这些新兴的制造思想,都要求企业具备“柔性”的生产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Teece(1997)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建立以及重构企业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不断获得暂时优势的能力。

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为研究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耿新和张体勤(2010)综合了SubbaNarasimha(2001)和Danneels(2008)的观点,认为企业的动态能力包括市场动态能力与技术动态能力两方面:SubbaNarasimha(2001)认为市场动态能力强调企业开拓新市场与适应当前客户需求变化的能力;
Danneels(2008)则强调了企业根据环境变化开发新技术的能力。

模块化战略被西方管理学界誉为“动态变化时代的竞争战略”。模块化设计可以为制造企业带来许多优势:第一,制造企业专注于核心模块的开发,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同时减少研发成本;
第二,制造企业通过对核心模块的改进,可以较过去更为轻松地实现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快技术变革的步伐;
第三,由于各模块的独立性,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大规模制造标准化模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又能通过模块的组合实现产品的多样化,从而在大规模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因此本文认为,模块化设计是制造企业发展动态能力的重要途径。

模块化设计往往与技术创新联系在一起,对核心的产品模块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可以实现渐进式的技术创新;
对模块化平台进行改革,则可以导致突破式的技术创新。无论是在静态或者动态环境下,技术创新都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动态环境下,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可以不断获得暂时性的竞争优势,从而构成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发展动态能力,就是为了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进一步研究持续竞争优势的构成,本文借鉴了蒋峦和蓝海林(2004)的观点,认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由以下几方面构成:①品牌优势,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产品高附加价值的持续来源;
②连续先动优势,先动企业能够较竞争对手更迅速地获得客户与声誉,更快地获得利润、降低成本,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③大规模定制优势,动态环境下既要求制造企业降低成本,又要求企业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拥有大规模定制生产能力的企业可以同时实现两方面的目标,从而获得大规模定制优势。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提出模块化通过技术创新,影响品牌优势、连续先动优势和大规模定制优势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2 假设提出

2.1 模块化设计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根据动态能力理论,拥有较强动态能力的企业,其竞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就会变得相对容易,因为动态能力能够强化现存资源的配置,而且快速的回应能力使得企业能够迅速满足市场需求。而制造企业将产品进行模块化分解,可以更好地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组织的进化要求,同时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并减少成本,帮助企业构建动态能力。

具体来说:第一,制造企业利用模块化设计将产品分为若干模块,可以将非核心模块进行外包,从而专注于核心模块的研发,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使消费者获得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从而提升企业的品牌优势。第二,制造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对模块化设计平台的改良实现突破式的创新,也可以通过对核心模块的改进实现渐进式的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消除新技术、新产品推出市场的时滞效应,获得连续先动优势。第三,模块化的产品只需要通过简单的不同模块的重新排列组合就能轻松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并且可以对产品模块进行大规模生产,从而获取大规模定制优势。因此,模块化设计能为制造企业带来品牌优势、连续先动优势、大规模定制优势。所以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a模块化设计对品牌优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b模块化设计对连续先动优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c模块化设计对大规模定制优势有显著的正向

影响。

2.2 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模块化设计就是对生产要素(产品模块)按照一定规则进行“重新组合”。因此本文认为模块化设计可以促进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动,尤其是技术创新活动。只有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企业品牌优势的维持。由于环境的动态性,珠三角地区的企业竞争优势维持阶段在不断缩短,一项新技术能为企业带来的领先优势可能很快就消失殆尽,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不断获得新的暂时优势,从而获得连续先动优势。制造企业要将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与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结合起来,需要有先进的企业信息系统、现代化产品设计技术、模块化管理技术和业务流程重组技术等作为支持,因此持续的技术创新,能为企业创造大规模定制优势。

Pil&Cohen(2006)就基于动态能力理论,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模仿创新在模块化设计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间起中介作用,模块化情境下的产品设计和绩效产出能够使模仿创新变得简单,同时降低了动态能力开发的复杂性,从而增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本文基于珠三角制造企业的实际,认为技术创新在企业通过模块化设计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提出以下

假设:

H2a技术创新在模块化设计与品牌优势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H2b技术创新在模块化设计与连续先动优势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H2c技术创新在模块化设计与大规模定制优势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3 研究设计

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问卷的发放区域为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这些城市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惠州、江门和肇庆。共向该区域的制造企业发放800分调查问卷,回收512分,回收率为64.0%,剔除无效问卷131份,剩余有效问卷381份,有效回收率为47.6%。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工业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属于大中型企业,即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针对符合该标准的300份问卷数据进行实证

分析。

Peng和Luo认为,中国企业间存在着行业类型、所有制类型(国有、民营和外资)、规模及行业发展阶段的区别。因此本文选取了行业类别、所有制性质、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这四个组织特征作为控制变量。样本基本信息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本研究在问卷编制过程中,与有关专家学者、产品模块化管理人员进行了多次访谈与探讨,以使问卷结构更合理,表述更清晰。并在正式调查之前选择了50家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进行预调查,根据反馈信息对问卷做了反复修正与调整,形成了最终的问卷。

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为受访者基本信息及受访企业行业类别、销售额、资产总额和所有制性质等控制变量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使用李克特五分量表对研究涉及的变量进行了题项设计,共包括模块化设计5个题项;
技术创新4个题项;
持续竞争优势11个题项,包含品牌优势(3个题项)、连续先动优势(3个题项)和大规模定制优势(5个题项)三方面内容。

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文采用Cronbach’s α值检验量表信度。一般认为,Cronbach’s α值大于0.70则可以说明量表信度较好。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变量的Cronbach’s α均大于0.70(见表2),表明各量表的信度较高。

本文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对量表效度进行检验。侯杰泰等(2004)认为,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卡方值(χ2)与自由度(df)的比值小于5,RMSEA值低于0.08,IFI、CFI、NNFI等拟合指标大于0.9则可以认为模型拟合度较好,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较好的水平,说明量表的效度较高。

4 实证分析与结果

本文使用SPSS16.0与LISREL8.7作为实证分析工具,对各量表进行相关分析,使用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进行假设检验。

4.1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本文在对理论模型进行假设检验之前,首先对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与描述(见表3)。结果表明,各变量间的相关性均比较显著,可以对各变量间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

4.2 假设检验

4.2.1 模块化设计对品牌优势、连续先动优势及大规模定制优势的影响 模块化设计对品牌优势、连续先动优势及大规模定制优势的回归结果见表4。由模型2、模型4和模型6可见,模块化设计对品牌优势(β=0.405,P

此外,通过对回归结果的观察,本文还发现,企业所有制性质对企业通过模块化设计获得大规模定制优势具有显著影响,即外资、港澳台资企业更容易通过模块化设计获得大规模定制优势。

4.2.2 中介效应检验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部分中介模型,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该模型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χ2/df=2.584,RMR=0.035,RMSEA=0.073,IFI=0.96,CFI=0.96,NNFI=0.96)较为理想。拟合后获得模型A,如图2所示。

为了进一步检验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本文构建了7个嵌套模型:删除路径“模块化设计――品牌优势”,得到模型B;
删除路径“模块化设计――连续先动优势”,得到模型C;
删除路径“模块化设计――大规模定制优势”,得到模型D;
同时删除路径“模块化设计――品牌优势”和“模块化设计――连续先动优势”,得到模型E;
同时删除路径“模块化设计――品牌优势”和“模块化设计――大规模定制优势”,得到模型F;
同时删除路径“模块化设计――连续先动优势”和“模块化设计――大规模定制优势”,得到模型G;
同时删除路径“模块化设计――品牌优势”、“模块化设计――连续先动优势”和“模块化设计――大规模定制优势”,得到模型H。

各嵌套模型的拟合指标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各模型间的差异均没有达到P

通过对模型H进行拟合,得到如图3所示的拟合结果。可以看见图中所示的是完全中介模型,即技术创新在模块化设计与品牌优势、模块化设计与连续先动优势、模块化设计与大规模定制优势三组关系中都起完全中介作用,H2a、H2b和H2c均获得支持。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重点研究了技术创新在模块化设计对持续竞争优势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并明确了技术创新在模块化设计与品牌优势、连续先动优势及大规模定制优势关系间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本文的数据样本充分体现了珠三角地区大中型制造企业特征,在为模块化设计、技术创新及持续竞争优势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有益补充的同时,也为珠三角地区的大中型制造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指导建议。

根据实证分析获得的结果,本出以下结论:

第一,通过对珠三角大中型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与国内外许多实证研究结果一致,模块化设计都对品牌优势、连续先动优势和大规模定制优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随着土地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优势不再,珠三角地区的大中型制造企业应当通过模块化战略重塑自身的竞争优势。

第二,企业在培育自身模块化设计能力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技术创新的作用,因为技术创新在模块化设计对品牌优势、连续先动优势和大规模定制优势的关系中均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模块化设计能力不能直接产生持续竞争优势,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够获得。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不应只关注改善产品模块的渐进式技术创新,更应该关注模块化平台的创新,这种突破式的创新正是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的毁灭”,这种创新模式才是更高层次的,能使企业在更长时期维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

第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投入可以直接促进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必须坚持投入技术创新活动,注重自主研发,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才能真正在日益动荡的世界一体化经济环境下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第四,通过对控制变量的观察,本文发现外资、港澳台资企业较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而言,更容易通过模块化设计获得大规模定制优势,这也反映了它们面对多需求市场,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更强。许多国有企业还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即卖方市场,即使存在竞争,也往往由于有政府的支持而不需要太多考虑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引入竞争机制后,国有企业与外资或港澳台资企业相比,对通过模块化设计获取大规模定制优势还相对欠缺。

本文研究对象主要为珠三角地区的大中型制造企业,其结论与建议对于中小制造企业及其他地区制造业是否适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本文使用的是截面数据,而动态数据应该更符合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因此,下一步的研究应该考虑使用更多的纵向数据。

参考文献:

[1]陈建勋,张婷婷,吴隆增.产品模块化对组织绩效的影

响――中国情境下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17(3):121-130.

[2]周晓东,项保华.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6):104-107.

[3]蓝海林等.转型中的中国企业战略行为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美)约瑟夫・派恩.大规模定制:竞争的新前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耿新,张体勤.企业家社会资本对组织动态能力的影

响――以组织宽裕为调节变量[J].管理世界,2010,6:109-121.

[6]蒋峦,蓝海林.基于动态环境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7]董保宝,葛宝山,王侃.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机理与路径[J].管理世界,2011(3):92-101.

模块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 模块化 photoshop coreldraw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企业宣传手段的广告,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告的成败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成败。尤其是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如何使企业在众多同行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广告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甚至起主导作用。平面广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平面广告设计作为图形图像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非常有兴趣,可以学以致用,也一致认识到学好平面广告对于就业有很大的帮助。近年来作者多次承担所在学校图形图像专业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不断地探索了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方法。在此,作者将自己的教学内容组织与教学方法撰成此文,就教于同行。

        计算机课平面广告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及特点

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这门课程主要是在学生具有简单的photoshop和coreldraw等平面设计软件操作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广告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广告构图、图形设计、创意方法等理论和设计方法,通过不同类型的平面广告实例的剖析,使学生学会运用与实践上述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并侧重使用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coreldraw等平面设计软件去实现实例和设计,做出一定数量不同类型的商业广告产品。

        平面广告设计这门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多、抽象复杂、应用性强等特点,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应用性,探讨如何在教学任务重、实践应用能力要求高的条件下,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完善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模块划分原则、教学内容组织及模块化的意义 

        1、 模块化划分原则

根据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这门课程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特点,按照教学内容的渐进式与模块内知识结构的相似性原则,将教学内容分成三个主要模块:基础理论及相关软件操作模块、广告案例分析及实现模块、创意设计模块。其中基本理论模块包括色彩搭配、广告构图、图形设计、文字编排等四个方面,除了理论外也要同时注重如何在软件中去对应操作上述的理论,对应操作包括:photoshop中调色技巧、路径钢笔工具的使用、coreldraw排版工具的使用等等。此模块为后续内容的教学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基本的软件操作基础。

广告案例分析及实现模块包括海报招贴设计、报纸与杂志广告设计、pop广告设计、dm单、画册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从八个方面组织和开展教学。本模块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商业广告的设计要素、表现手法、创意要点以及软件操作的实现。

创意设计模块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而设计的,包括设计海报、pop广告和画册三个部分,当然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设置其他的动手设计的广告模块,在这儿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挑选了三个在商业上用得最多的广告来设置大作业。根据商业的需要公司的实际需求,给出要求,不要作过的限制,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教学中把握一点,有自己的想法就是好的,是可取的,不管这种想法成熟与否,去鼓励学生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

        2、 模块化后,教学内容的组织

计算机平面广告平面设计的教学组织,根据上述模块的划分方法,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被分解成三个方面十三个子模块,明确了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同时,通过这种将理论与软件操作相结合,商业案例分析与自己动手创意设计作品相结合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不受课本的约束,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如果用,怎么用自己的知识转化成作品,从而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知识积累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基础理论及相关软件操作模块

第一个子模块,平面广告基础知识及平面设计软件的介绍。主要讲解什么是平面广告、了解平面广告的类型、特点及投放的市场环境、优秀平面广告赏析;
三大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coreldraw 和illustrator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自定义有利于操作的工作界面等等。

第二个子模块,色彩搭配方法的讲解。首先要让学生有颜色的概念,讲解颜色原理和颜色模式,计算机中颜色的表示的方法;
颜色分类和基本配色方法,不同颜色选取与不同风格的表达等;
然后讲解photoshop中调色技巧,色阶、色相/饱和度、曲线、阈值、灰平衡和偏色的片理、黑场和白场、在通道中调整颜色等的运用。 

第三个子模块,广告中构图方法及理论的讲解。在广告设计的版面构成中,一个良好的版面分割,会产生视觉上良好的舒适感!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初学者,易懂易记.在这里我将其称为“版面分割法则”,口诀是:上中下,左中右,变形出新品!结合案例对“版面分割法则”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设计个人名片,对“版面分割法则”进行应用和实践。

        第四个子模块,图形设计 ps中路径及钢笔工具的使用技巧的讲解。标志和符号学、图形的涵义、象征和符号、图形中的明喻等等关于图形的基本知识;
在photoshop中绘制图形的路径、钢笔工具的运用、改变路径形状等等。

第五个子模块,文字的处理制作及编排的讲解。 在coreldraw中,使用文字工具,并结合贝塞尔曲线及滤镜效果制作特效文字,文字排版技巧的使用等等。

        2.2案例剖析及软件实现

第一个子模块,海报招贴广告案例剖析及实现的讲解。以电影海报制作为例,说明海报的种类,纸张类型,海报设计原则常用表现手法等。

第二个子模块,报纸与杂志广告案例剖析及实现的讲解。以房产广告和汽车广告为例,来讲解杂志广告和报纸广告的媒介特点、报纸广告的版面分布和拼版、杂志的开本、杂志和杂志广告的关系、杂志广告的印刷颜色、报纸广告和杂志广告设计表现的注意点等等。

第三个子模块,dm单案例剖析及实现的讲解。以音乐会dm单为例,来讲解什么是dm单、dm单与传统广告刊载媒体的区别、dm的优点、dm的设计制作方法、常用折法等等。

第四个子模块,pop广告案例剖析及实现的讲解。以x架的设计为例,来讲解什么是pop广告、pop广告的种类和作用、pop广告设计的特点及注意事项。设计观念是影响策划与设计思路方法的关键与灵魂,树立正确的设计思维观念,对于销售点广告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打破单纯艺术观,树立pop广告的现场推销功能意识、简洁明了迅速传递商品及服务信息、制造及时购买与达成交易的氛围充分发挥广告的功能作用等等。

        第五个子模块,画册案例剖析及实现的讲解。宣传画册是商业贸易活动中进行宣传的重要媒介体,它更具有针对性,独立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为工商界所广泛应用的一个完整的宣传形式,是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及消费者之间的媒介及桥梁。以人物写真为例来讲解宣传画册的设计要点、种类、功能、广告宣传画册的纸张选择和装订要求等等内容。

        2.3创意设计

有很多人认为创意是虚无飘渺子虚乌有的东西,但是殊不知创意也是有路可循的,创意的关键再于积累,再于动手设计而不是,而不是只动脑筋的纯属幻想,我自己总结了“画像法”,同时也向大家推荐世界广告经典创意这本书, 并举例说明世界大师给出的创意的点子,试着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痕迹。

创意设计以大作业的形式,去完成,给出商业需求,或者直接就是某公司的订单,多多关注社会热点,做出的广告更能满足实际需求,学生也更感兴趣,更能学以致用。比如画册的商业设计,针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需求,去讨论,相关资料和图片可以去网上下载,宣传的主题,可以小组讨论决定,给学生最大的自由,相信他们会做出最有创意的产品,鼓励他们,而不是打击他们,事实证明我的决策很英明,部分学生都拿出自己最有创意的作品回报了我。

        模块化的意义

        该模块化教学方案的实施,对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这门课的知识点进行了分离和重新组合,讲解理论知识时,也强调应用;
在讲解应用案例时,能够把所学理论贯穿于其中。重视就业竞争力的培养,设计具有商业性的教学案例。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案例。模块化教学使理论知识与应用完美的结合,改变了以往的理论和应用分开的教学模式,完成了这门课程的知识要求和平面设计软件的综合运用,达到了教学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才华和产生创意思想的空间,促进其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