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文章的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窗口”,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是作者或编者根据文章中心和主要内容来深思熟虑而成的结晶。质疑关键词句,能揭示人物性格特点,能突出事物特征,能加强论证的严密性,提升说理的力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壕吏教案【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石壕吏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质疑 标题 关键词句 文本空白 标点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029-01
质疑文章的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窗口”,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是作者或编者根据文章中心和主要内容来深思熟虑而成的结晶。质疑关键词句,能揭示人物性格特点,能突出事物特征,能加强论证的严密性,提升说理的力度。质疑文本空白,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诱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生成新的意义,引导着学生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质疑标点或能揭示人物性格特点,能突出事物特征,能加强论证的严密性,提升说理的力度。质疑课文难点,就可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向,达到化解难点、平缓坡度的目的。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可见具有质疑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学习目标。
那么质疑在阅读中有什么作用呢?从现代教学论观点看,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而思维又是由疑问引起的。学生心中有了疑问,才会促使他们提出质疑,以解心中疑团,获取新知识。教师应营造有利于学生质疑的氛围,创造促进学生质疑的空间,鼓起学生质疑的勇气,使质疑在阅读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1质疑文章的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窗口”,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是作者或编者根据文章中心和主要内容来深思熟虑而成的结晶。引导学生针对文章标题提出问题,既利于理解文章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般说来,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质疑:(1)题目有何含义?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能否另外拟一个标题?理由是什么?(3)标题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例如:在教《石壕吏》一课时,学生提出质疑:“这首诗的题目叫‘石壕吏’,为何写吏的部分少,写老妇的多,和内容似乎不太适合,题目是否改为‘石壕妇’更为适合?”对于学生这一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从文中找答案,在学生处于“愤悱”之时,我因势利导进行点拨,领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诗的意境,明确了这首诗题为“石壕吏”,而内容写老妇的多,但无一不在写官吏的凶狠残暴。
2质疑关键词句
文章中人物的刻画,主题的揭示,情感的升华,离不开关键词句的叙述和铺陈,因为关键词句或能揭示人物性格特点,表现人物品质;
或能突出事物特征,凸现说明的准确;
或能加强论证的严密性,提升说理的力度。因此,教者若能引导学生对看似平常、实有深意的关键词句加以质疑,定能层层推进,巧妙地将阅读引向深入。那么,如何把握关键词句并加以质疑呢?关键词语,是指叙事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词语及一些看似矛盾实则匠心独运的词;
说明文中最能说明事物特征的词语;
其他文章中与中心密切相关且用得好的词语。关键句子主要是指: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含义隽永深邃的句子,表达生动的句子,能推动情节发展的句子。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一句鲁迅先生说的话:“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作为问题的思考起点,进行质疑:“这句话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思考?”引导学生就这句话沿着不同角度进行思索。
3质疑文本空白
西方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文本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
它是作品和作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微言大义。既然如此,质疑问难,启迪心智,可在文章空白下一番功夫,动一番脑筋。
阅读童话《七颗钻石》时,可以这样质疑:“文章中说,小姑娘在找水途中倒在地上睡着了,她可能做了一个很美的梦,请问,她此时做了一个什么梦?”在学习了《始终眷恋着祖国》后,可以如此启发质疑:“假如你是站在码头欢迎钱学森回国的一员,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
对文本空白的质疑,不仅促使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而且召唤着读者的阅读期待,诱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逐渐填补文本空白,生成新的意义。对文本空白的质疑探究,还引导着学生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愉快的对话。
4质疑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情感信息的载体,是言语主体借以传达情感信息的特殊表达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尤其在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乃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特殊标点符号或能揭示人物性格特点,表现人物品质;
或能突出事物特征,凸现说明的准确;
或能加强论证的严密性,提升说理的力度。
石壕吏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71-0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般在讲课之前,应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创造一种恰如其分的情境,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熏染、陶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在讲授《化石吟》一课中,上课之前,可先播放音乐《木石鱼的传说》中的插曲“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他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音乐放到这儿,教师问学生,“石头会唱歌,会说话,你们听过吗?”停了一会儿又说,“我们就来听听《化石吟》中的化石给我们讲述了什么样奇妙的世界。”通过这一情境的设计,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好奇心十足,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
二、启发想象,激发兴趣
积极开展想象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对文本结尾留有想象力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的联想与想象,为故事编排可能会有的结局。讲授《羚羊木雕》一课,可以启发学生想象:“我”要回木雕回家后,父母和奶奶各自不同的反应?各自的语言、神态?只要启发得当,富有想象的学生,就会对续写故事产生浓厚兴趣。又如在指导学生编写《我的叔叔于勒》结局时,要从不同角度,换位思考,设想此时卖牡蛎的不是于勒,发财的富豪于勒也在这只船上,财迷心窍的安排菲利普夫妇与发财后的于勒在船上相见该是一番什么情形?以此启发学生想象,菲利普夫妇见到富豪于勒的神态、言行会是谄媚。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发言踊跃。
三、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设疑是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质疑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索问题的热情,让他们的思维更深刻。讲授《变色龙》时,即可开篇设疑:变色龙是蜥蜴的一种,它的皮肤的颜色会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写这种动物吗?不是,那为什么课文题目是“变色龙”呢?相信同学们在课文中能找出满意的答案。悬念的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从而加强对文本内容的认识。
课堂提问或讨论应当避免随意性,应在知识的关键处设问或展开讨论。设计的问题还要考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既要使优等生有“想头”,又要使中下等生有“答头”这样的问题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例如,分析《石壕吏》这首诗时,特级教师钱梦龙这样问学生:“有人认为《石壕吏》不好,作者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未能帮助可怜的老妇人,也没有表现自己的情感,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问题一经提出,课堂气氛从冷清变为十分活跃,有的学生表示同意,有的不同意,于是大家纷纷从诗里去找根据,展开了颇为激烈的争论。后来统一了认识――杜甫在这首诗里是通过人物的刻画和环境的描写来表态的,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出来讲话,但是同情谁、憎恨谁,态度是明确的,说《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平淡中找出新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形象感知比文字展示更具直接性和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实际心理出发,把握课文内容,多采用形象直观的图片、声音、影视等多媒体教学,创设一些可以感知的具体对象,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同时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如讲《春》一课,可先让学生预习,反复朗读,感知全文,然后放轻风流水、笛声悠扬(夹以清脆鸟鸣)的轻音乐,学生边听音乐边听教师描述:“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向我们走来了,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牛背上牧童的短笛也响起来了,花儿竞相开放,好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接着,用多媒体播放春的景象:春回大地,绿草如茵,百花竞放,蜂飞蝶舞……教师一边让学生观察投放的景象,一边进行描述,使春天迷人的景象更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的想象也随图像的展开而展开,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样,借助于听觉与视觉,既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体会到了文章的意境,而且培养了想象力。
五、引导学生质疑释疑,激发兴趣
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就是积极思维、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释疑,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变得积极主动。如教《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有学生问:“描写石井栏为什么用‘光滑’一词来修饰?”有的说是触觉上的感受,有的认为小孩子常在石井栏上爬来爬去,所以石井栏也变“光滑”了,从这一角度说明百草园的确是孩子的乐园,同学们各抒己见,极大活跃了课堂氛围。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兴趣
石壕吏教案范文第3篇
一、限时阅读,疏通文意,学生勾疑,合作解决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这一原则我在教学文言文新课时,尝试“三不原则”,即课前不作任何介绍,不提任何问题,不加任何引导,给学生一个干干净净的阅读空间,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要求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读文章,圈点批注,划出疑难之处(时间一般为10分钟)。学生的思维要处于紧张有序状态才会有所得,因此限定时间必不可少。之后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合作解决疑难之处,如仍旧不能解决的可以求助别的学习小组和老师。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有的学生非常乐意提问和解答别人的疑难,为了鼓励他们,我带领学生评出 “文言小博士”,专门来解答同学们的提问。这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当上“文言小博士”的学生主动去查找资料以备不时之需,而没当上的也会主动去找寻问题。如在教学《爱莲说》时,学生发现“世人盛爱牡丹“中的“盛”字有的地方用做“甚”字,到底哪一个更合适呢?我首先对这个问题作了高度评价,并提出希望:“大家看看自己能否解决,怎么解决?”之后学生自己查找了《古汉语词典》,找到“盛”字有七个意项,找到与课文相对应的为意项6,最终合作讨论得出用“盛”字更能体现出当时世人对牡丹的狂热态度,也委婉的表明了作者对世俗之人的鄙夷讽刺。
在这一环节老师要注意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少讲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重视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不要随便打发他们,要真正激活学生思维。
二、分段教学,留足空间,自定疑难,组长评题
以往教学特别注重上课的连贯性,疏通完文意后就忙着分析课文,一般选择几个预先设定好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解答,除了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学生能响应外,大部分的问题只能由老师自问自答,教学效果十分低下。有一次我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上完《陋室铭》后,学生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刘禹锡为什么要住在简陋的房子里,是不是古时候的君子都住陋室?”这真的让我手足无措了,因为刚才我自认为已经把课文分析得够透彻了。由此看来学生思维一旦受到抑制,只知道跟着老师走,其接受的也已经是打了很大折扣的了;
即使老师分析的丝丝入扣,学生也只是学习上的被动接受者,更谈不上激活他们的思维了。
某位专家曾说“老师的教学目标要是站在胡同口,把学生从胡同这一头引领到另一头就算完成教学目标的话,那是老师的悲哀,也是学生的悲哀。我深表赞同,这样的接受性学习有可取的一面,但是,它产生的“被动性”和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采用自评问题能极大激活学生思维,在教学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下面是我在教学《石壕吏》时,摘录的学生提的问题:
1.“有吏夜捉人”有什么深刻含义?
2.为什么老妇人来开门应答?
3.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如用一个字加以概括,那是什么字?为什么?
4.老妇求征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对自己活动的对象和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我在尝试新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时,尽量由学生自己定题和评题,就是让他们对所学的文章有自己的自和支配权,而不是完成老师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老师如果漠视学生的存在,抑制学生的热情,“捆绑”学生的手脚,绳规学生的思维,亦步亦趋、按部就班地执行“原计划”,哪怕教学设计得再周密,组织得再巧妙,打磨得再精细,它与学生仍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因为这时的“设计”与“组织”,它忠诚于教案,却背离学生;
它进行着表演,却没有观众;
它体现了权利,却忘记了民主;
它实现了控制,却封锁了自由;
它塑造了共性,却泯灭了个性。那学生就会万马齐喑,课堂就会死气沉沉;
而当堂抛出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普遍高涨,纷纷查看五星级题中有没有自己设计的问题,这与以往老师提问反应者寥寥形成了鲜明对比,学生思维被激活了,学生真正尝到了“当家作主人的快乐和激动。”课堂上精彩纷呈,学生思维之门大开,妙语连珠有之,切中要害有之,振聋发聩有之……
三、立足课后,欣赏精髓,激发想象,鼓励创作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中占到了30%,这不是个小数目,文言文虽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常用,可是它散发出来的文学底蕴和魅力是不可低估的,所以我认为要激活学生的思维,离不开课后让学生欣赏文章精髓,激发他们想象,鼓励进行再创作。这一环节老师可作主要的引导,要精心准备有趣而又耐人寻味的问题,让学生欲罢不能,争相一吐为快,从而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我在教学文言文时,积累了几个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
1.《石壕吏》中并没有写差吏是否让儿媳去应征,但从老妪的“请从”“急应”我们不难推断,差吏是有意让儿媳去应征的,在此不妨让学生想象一下,老妇人是如何说动差吏让自己应征的?
2.《桃花源记》中有矛盾之处,你能找出来吗,这是陶渊明的疏漏之处吗?
3.《愚公移山》中愚公之妻和智叟所说的话有异同吗,你愿意做愚公还是智叟,为什么?
石壕吏教案范文第4篇
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活动——龙南中学校外辅导员工作小记
收心聚心尽心——访龙南县教体局局长赖阳升
在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拓展综合“艺教”——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艺术教育发展之路
阅读教学中“读”的指导——倡导个性化朗读
主体性与引导性要相得益彰
不妨换一种朗读法
朗读训练须“神形”兼备
用导语导读飞扬童心
让语感培养走向“以内养外”
努力提高数学新授教学的有效性
《江西省重点中学大全》大型画册出版项目启动
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情境须与实效同行——谈有效情境的创设
不断反思设计有效情境——有感于“倒数的认识”情境导入的设计
多样化情境助推学生由浅表走向深刻——《石壕吏》情境创设片段分析
红歌唱响校园
点滴“感恩”润心田
巧借平台提高特校教研水平
鹰潭市举办第二批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活动
短波
有效情境才能成就精彩课堂
在把握规律中运筹帷幄——谈高中地理的教与学
高考考场作文的写作技巧
营造厚实的语言场——张康桥《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片段赏析
有效导入让“情”“思”更久远——特级教师导入教学片段赏析
贴着地面飞翔——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特等奖教学片段赏析
大雅若俗的“程式幽默”——程少堂《荷花淀》教学语言赏析
润物细无声——钟海华《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片段赏析
学习因需要而发生——“确定位置”教学片段赏析
巧导妙引润物无声——小学数学名师课前导入片段赏析
在整合中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呙蓓霞老师“水的性质与水的作用”教学赏析
让错误生成美丽
给学生多一次成功机会
用模仿训练写作能力
一个让我后悔的眼神
我的历史老师
怀念我的老校长
初入教坛的那份青涩
无言的爱
开启心灵的钥匙
《江西教育》为我架起爱桥
欢迎订阅“新课程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备课指导及典型教案设计”专辑
江西省上饶市实验中学校长刘飚
班主任风采
坚守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教育责任
坚守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教育责任
情寄碧水深山中——采访万安县库区学校教师记
情寄碧水深山中——采访万安县库区学校教师记
高效的即时评价应具备四个要素
高效的即时评价应具备四个要素
抓住即时评价的关键节点
抓住即时评价的关键节点
即时评价不妨"三心二意"
即时评价不妨"三心二意"
《争论的故事》即时评价案例及其解读
《争论的故事》即时评价案例及其解读
"菱形"即时评价案例及其解读
石壕吏教案范文第5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教育也逐步课堂化,学生的实际体验较少、动手能力差,对于课本中远离他们生活实际的文章缺乏兴趣,即使去学,很大程度上也是被动的。所以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拉近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抓住他们的兴趣爱好,使他们主动的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
现在初中学生的心理年龄较小,比较喜欢听历史故事,因为历史里有许多名人的伟大事迹,他们也比较崇拜这些历史名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历史名人的作品时,用他们的经历去吸引学生,用他们人格、精神激励学生。例如教学《杜甫诗三首》中的《望岳》时,首先在山东兖州任司马的父亲那里省亲,在三、四年间游览了山东大地,尤其是当他看到五岳之首的泰山时,更是被它的神奇、秀丽所吸引,这更激发了他少年时的雄心壮志,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泰山的雄伟、同时也领略一下诗人的远大志向……。这样就紧扣住了学生的“心”,让学生带着渴求的心理走进知识的殿堂。在教学中,还向学生渗透了泰山的地理知识,不仅拓宽了知识范围,还提高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其余两者《春望》、《石壕吏》时,先讲伟大的诗人杜甫的一生并不一帆风顺,他在中年时正逢“安史之乱”;
然后出示中年杜甫的画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是他们看到一个憔悴、忧愁的杜甫;
接着讲诗人带着报国、救民的理想继续前进,当他经过石壕、新安、潼关、长安等地,看到的一幕幕景象使他更加忧愁……,那么,他忧什么呢?然后让学生带着“忧”字读诗、在诗中找答案。这样不仅学生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自学能力、了解了相关的历史及地理知识,还受到诗人伟大志向和品德的熏陶。真可谓一箭多雕。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历史性”、“地理性”,用历史伟人的经历和相应的地理知识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讲述的是一个历史伟人的经历,有的讲述的则是普通人的事迹,例如杨绛的《老王》。再讲这篇课文时,我先提问,在我们生活周围有没有一些生活贫苦又善良的人呢?也就是我们称之为好人?这时学生满怀兴致举手并流利的讲述这些人的一些事情,因为这些人在生活中一般憨厚、老实、容易接近,有的甚至是有些学生嘲笑的对象。我又讲,普通人并不被历史遗忘,他们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优良品质也被人们传颂,下面我们来学习现代评论家杨绛的作品《老王》,介绍完背景,让大家自读课文,首先找出表现老王“苦”、“善”的句段;
其次他在什么地方令你感动;
最后找出我们身边的“老王”,我们该怎么做。学生不仅兴致高,而且找得快、准,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生活性”,教学时必须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感悟实际生活,让人物的优秀品质真正的触动他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