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的加法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页。教学目标1.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2.沟通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以内加法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
5以内的加法教案 第1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掌握一些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知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所学知识
教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全部学完了,这节课我们进行与复习。
教师板书课题:与复习
教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和你的小伙伴先一起交流交流吧!
学生交流后抽一、两个学生汇报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成板书如下: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
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二、自主复习
1备聪敖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师黑板上出示下面4道题:
教师:这些题同学们会算吗?请你独立进行计算。
①46+32②46-32③54+29④54-29
学生计算并抽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并集体订正答案。
教师:请同学们横向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得出:横向观察,1,2小题是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3,4小题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师:这两组题有相同的地方吗?是怎么计算的?
引导学生回答:不管进位还是不进位,退位还是不退位,列的竖式都要求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并且都从个位加减起。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纵向比较一下,你又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得出:纵向观察,1,3小题都是加法,但第3小题是进位加法;
2,4小题都是减法,且第4小题是退位减法。
教师: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它们的计算方法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哪儿不一样?
引导学生回忆后回答:都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
在计算时都要从个位加减;
但进位加法当个位上相加满10时要向前一位进一,再加;
退位减法在个位上不够减时也要向前一位退1作10,再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加法减法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相同点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从个位加减起不同点个位满10,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教师:关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及时地加以解答。
教师:下面我们来运加减法的知识当当小小邮递员。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11页上的第2题连线。完成后抽一学生的作业在
展示,并集体订正。新课标第一
2.复习连加、连减、混合加减
教师: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前面学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不退位,退位减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汇报,主要汇报出以下内容: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是笔算加减法的拓展,在计算时都是先算出第一步的结果再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竖式计算时都可以采叠加的简便写法。
教师:这类题同学们会算吗?我们来试一试。
让学生尝试计算第111页第1题的最后3个小题。抽3名学生分别板演后集体订正。
教师:在计算这类题时我们除了要遵照我们在学习中掌握的计算方法,还要注意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灵活呢?
请同学们算一算下面几道题。
教师板书:23+19+2754-18-2446+38-46。
引导学生分析、观察这几道题,然后得出第1小题要先把23和27相加,加得的结果再和19相加;
第2小题可以54先减24,再减出的结果来减18;
第3小题的46和46“抵消”,结果就是38。
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在计算时,能够简便计算的算式就简便的方法计算;
能口算的那一步就口算,能凑整的时候要凑整。
教师:希望在以后的计算中,同学们都能采你自己喜欢的方法灵活而合理地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
出示:改错27
+16
3393
-36
6337
-14
3334
+25
69
让学生先判断对错,然后再说明错误的原因,并把它改正过来。
2毖生独立完成第111页第3题
教师提示:做这类题时为了不发生错误,可以将○左右两边算式的结果分别算出来并写在算式的下面后再比较。
四、课堂
教师: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复习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你都掌握好了吗?还有不明白的吗?说出来大家一起帮助你解决。
5以内的加法教案 第2篇
一、教学内容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材第14页例3)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计算并掌握笔算方法。
2.培养在众多方法中择优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口算。
20+10= 50-30= 13+32=
65+27=45-24=71-53=
2.口答。
(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
师:通过上面的练习,可以看到同学们对已学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知识都掌握得很不错。今天,我们就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板书课题: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14页例3。
(1)创设学习情境。
师:同学们参观世博园,来到一个纪念品商店,老板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只要能正确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就能以优惠的价格购买“海宝”。你准备好了吗?来听听这两个问题,商店上午能卖出380个“海宝”,下午能卖出550个“海宝”,那么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3)
(2)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能给出上面两个问题的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
师:求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也就是求380和550的和,因此列式为380+550,求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就是求550和380的差,列式为550-380。
师:我们前面学过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减法,那么,两个式子能不能转化成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减运算呢?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老师板书)
学生给出转化思路一:380看作38个十,550看作55个十,38+55=93,一共有93个十,所以380+550=930;
55-38=17,一共有17个十,所以550-380=170。
学生给出转化思路二:把两个加数0前面的部分相加,38+55=93,再在得数的后面添上一个0,是930;
把被减数和减数0前面的部分相减,55-38=17,再在得数的后面添上一个0,是170。
师:我们在学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减法时,回顾了列竖式计算,大家还记得怎么做的吗?你会用列竖式求这两个数的和吗?(点名学生上台板演)
(3)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笔算方法。
①加法竖式中,为什么百位上的数字不是8?(点名学生回答)
②减法竖式中,为什么百位上是4减3?(点名学生回答)
③列竖式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从个位算起好还是从百位算起好?(点名学生回答)
④列竖式计算时,有什么注意事项?(小组讨论汇报,老师点评总结)
3、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相互检查)
660490710600120920
190650
4、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在笔算加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例3:
(1)38+55=93 (2)55-38=17
380+550=930(个)550-380=170(个)
教学反思
1.教学中重视引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2.能掌握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运用,不能只会简单照搬。
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像380+550这类题目,但将题目改为100+550,就会出现100+550=560的错误情况。将新知识转换成旧知识来学习是好的,需要让学生注意的是两个加数要统一,如果前面加数有两个0不看,那么后面加数也得有两个0不看,若其中一个加数只有一个0,那么我们只能少看一个0,减法也是一样的。
3.重视对笔算算理和法则的讲解。
学生虽然能较容易地将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的方法迁移过来,但是在算理上有些糊涂。有的学生会把“从百位上退1,是100”说成了“退1当十”,教师应该对学生讲清楚笔算法则。
5以内的加法教案 第3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3 28 35 63
20 3 ( ) (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5以内的加法教案 第4篇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44页例题和“试一试”以及第45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
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
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课前:同学们,今天咱们班来了位客人老师,咱们一块跟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好吗,(班长:起立转身,客人老师,您好。)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5以内数的分与合,老师这里有几道题,你能很快的说出答案吗?(出示题目,指名4题,齐答2题。)
师: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5以内数的合成的知识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板书:5以内的加法)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出示例1图,
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在学校里,不仅要爱学习,还要爱劳动。瞧,学校“护绿小队”的小朋友们正在劳动呢!(多媒体出示)
师:谁能把图上的意思说出来?(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几个小朋友?)
板书:32
(师:说的真好,还有谁能像他这样再说一次,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2个小朋友,你想到了什么?或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问:谁能将图中告诉我们的事情和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小结:求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就是把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3、认识加号并理解其含义
在用加法计算时,我们要用一个符号:“+”。(板书:3+2)
跟老师读:加号。(板书:加号)你能说一说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小结:加号表示“合起来”,它代表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来计算。
4、计算得数: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5个),你是怎么想的呢?同桌相互说一说。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A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指图数1、2、3、4、5、)
B还能怎样数?(3、4、5)3后面添上2个,是5。
C还能不能根据前面学的分与合算出它的结果吗?(3和2合成5)
板书:3+2=5
你会读吗?(生读)
读作:3加2等于5。(齐读一遍)
3+2=5是一个加法算式,谁能说一说,这里的“3”表示什么?(3表示3个小朋友在浇花),“2”表示什么?(2表示又来2个小朋友),“3+2”呢?(3+2表示将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5”表示什么?(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
“3+2=5”表示什么?(表示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小结:是的,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多媒体依次出示试一试两幅图。
①学校“护绿小队”的孩子们不仅爱学习,爱劳动。他们还经常参加课间活动呢。
师:谁能上来指着说一说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谁会连起来说?)
(1个小女孩和2个小男孩去玩荡桥的游戏)
还有谁要说的,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谁能将事情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1个小女孩和2个小男孩去玩荡桥的游戏,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加法)
②板书:1+2,“1”表示什么?“2”呢?“1+2”表示什么?
你知道得数是多少吗?(3)板书:1+2=3。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直接在图上数,一共有3个小朋友;
1添上2,也就是从1往后接着数两个数,是3;
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师:计算1+2等于几,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好方法!
四、实际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①师:看到一(2)班小朋友这么聪明,小动物们也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呢,你们愿意吗?
师:看,谁来了?(动态图)谁能具体的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三只小鸡,又来了一只母鸡)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合起来有几只鸡)怎样列算式?(3+1)还可以怎么列式?(1+3)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②师:小青蛙一家也来了,谁能用算式表示图的意思?你是怎么想的。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原来有2只青蛙,又来了2只青蛙,合起来有几只青蛙)?
2、“想想做做”第2题
师:小青蛙想向小朋友们学习,也做了几道加法,它的第一道算式是:2+1=□,它是用画圆的方法来计算的.,先画2个圆,再画1个圆,合起来就是3个圆,那么接下来两个算式。你们会像老师这样先画○,再填得数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3、“想想做做”第3题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画○来算加法,不画○你会直接算得数吗?下面我们开始比赛,完成书上第3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算好的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拿起笔,小耳朵听好老师说开始,就开始。开始。(集体回报,让学生说说第一小题的想法。)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小朋友们学得这么棒,小白兔想采大蘑菇送给大家,瞧,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算式怎样列?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5、投信封小游戏。
孩子们真善于观察,姚老师要今天要带着大家去学习做一名小小邮递员。想学吗?师:小朋友们看看信筒有什么特点?(信筒上有数字)看看谁能正确地将这些信封投入信箱。要求:用直线连一连,把信封投到对应的邮筒里。
教师课前将信封随机给几位小朋友,让课桌肚里有的上台投信封。
小朋友们真棒!看来你们个个都是出色的邮递员!
6、日字格里写算式。
师:孩子们现在会甲酸5以内的加法了吗?会算还要会写哦,我们已经学会在日字格里写数字,那加法算式在日字格里怎样写呢?仔细看,师先示范写,你们想写吗,完成第6题。投影展示并评价。
六、总结评价
师:看来大家都会算会写了,谁来说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师:看来小朋友们学到的本领还真不少呢?你觉得这节课上大家表现的怎么样,谁比较好,好在哪里,你自己的表现如何呢?
师:张老师觉得这节咱们每个小朋友都很棒,思考很认真,发言非常积极,今后要继续保持哦。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5以内的加法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5以内的加法教案 第5篇
活动目标:
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理解“一共”的含义。
学习在田字格中记录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
能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教具:三幅实物图,贴绒数字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出示三幅图。
A:黑板上有几幅图?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每幅图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3幅图用三句话讲。请个别、集体讲述三句话。
B:第三幅图小朋友为什么要说“一共有三只猫”,“一共”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这里是谁和谁合在一起“一共”呢?
学习书写算式。
A:“谁会用一道算式记下这件事?幼儿说教师记录。
B:“谁能说出这道算式是怎样表示这件事的?”我们一起把这道算式读一遍。
C: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这道算式的数字写在什么格子里?符号呢?
小组活动看三幅图记加法算式(数学画册)教后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并且理解“一共”的含义。在田字格中记录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
活动反思:
今天我上了《5以内的加法》,5以内加法计算的基础就是5以内各数的分与合,所以学生基本上都会计算。课后和听课老师交换意见,不足之处反思如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
5以内的加法教案 第6篇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会读加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理清思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正确读加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准备:小圆片、小棒、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拍手接力游戏。
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3、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二、新授:
1、小黑板出示画图:树上有3只鸟,飞来了2只。根据这幅图,你能提什么问题呢?
2、那么你怎么列式呢?先和小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请学生上来板书列式。
3、小组内交流:3+2得几?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朋友交流,每个小朋友都说自己的想法,是怎样得出结果的。
4、汇报情况:指名小老师上来教大家计算的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师可以有意识请想法不同的学生上来说一说)
5、抽象出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如果不看图,不数手指,你会计算3+2得几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
6、用小圆片摆出用加法算的图,让学生在小组内用类似的方法学习。并汇报学习结果,能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
7、同桌让一人任意说出一个加法式子,先和同桌交流计算过程。然后指名你认为你同桌方法好的介绍给大家听。
三、练习:
1、P24做一做第1、2题,学生先说想法,或先动手摆一摆再写答案。
2、P27练习三第3、4题。
四、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呀?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说出来让大家来帮助你。你能说出在生活中遇到的这类问题吗?
5以内的加法教案 第7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73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初步感悟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3、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感悟同一道加法或减法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4、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口算题卡。学生准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数数。
2、师:小朋友,请你算一算。(课件出示)抽生口答
3+2=5-2=10+7=10+9=
师:同学们真棒!下面再来看一道题。(课件出示:13)
师:在13这个数里面,3在什么位上?
生:3在个位上。
师: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
生:表示3个一
师:
那1在什么位上?
生:1在十位上位。
师: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
生:表示1个十。
3、师:今天我们就用以前学的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师:小红到商店里去买铅笔,她先买了13枝铅笔,又买了2只铅笔。小红一共有多少枝铅笔?(课件演示买铅笔图)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3+2= (板书:13+2= )
1、摆小棒
师:那13+2等于多少呢?我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请同学们先拿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再摆2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呢? (15根)
师:(课件演示摆小棒)我先摆13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老师想知道是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还是加在一捆里?
生:加在3根小棒里。
师:为什么要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
师引生:3根小棒表示——3个一,2根小棒表示——2个一。合起来就是——5个一。
再加上一捆小棒,一共就是15。
2、计数器
师:除了摆小棒,我们还可以用计数器算13+2。谁会拨算珠?(抽生上台)
先拨13, 再加2。
这2颗算珠是加在个位上还是十位上?
生:个位 为什么要加在个位上?
生:2表示2个一。(生拨珠) 13+2=15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刚才小朋友拨算珠的过程。(课件演示拨算珠)先拨13, 还要加2颗算珠。这2颗算珠该加在哪位上呢?
生:个位 为什么要加在个位上?
生:2表示2个一。
师:就是个位对齐个位加。
现在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合起来就是——15。不管是摆小棒还是拨算珠,都要个位对齐个位加。(板书)
3、口算
师:如果不用小棒和计数器,你还有什么方法算 13+2=?呢?
生:我们是从13起接着数2个数:14,15。
(板书:接着数)
生:3+2=5,10+5=15
4、练习(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抽生口答说算法
14+2=13+4=13+6=12+6=
5、介绍加法各部分名称
师:在加法算式里,每一部分都有他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吗? (板书:加数、加数、和)
(二)教学例2
师:小红买了15枝铅笔,送了2枝给明明。小红还剩多少枝铅笔?(课件演示送铅笔图)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5-2= (板书:15-2= )
师:那15-2=等于多少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1、摆小棒
哪些小朋友是用摆小棒的方法算的?
师:(课件演示摆小棒)我先摆15根小棒,再拿走2根小棒,你是从5根小棒里拿出的2根,还是一捆里拿出2根小棒?
生:从5根小棒里。
师:为什么要从5根小棒里拿出的2根呢?
师引生:5根小棒表示——5个一,拿出2个一。等于3个一 现在还剩下多少根小棒? (13根)
2、计数器
师:谁会用计数器算15-2= ?(抽生上台边拨边说) 先拨15, 再减去2。
是从哪位上减去2颗算珠?
生:个位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刚才小朋友拨算珠的过程。(课件演示拨算珠)先拨15,再减去2 。从哪位上减去2颗算珠?
生:个位为什么要从个位上减去2?
生:2表示2个一。
等于13。
师:说明我们做减法的时候也要注意个位对齐个位减。和刚才个位对齐个位加和起来,我们可以这样说个位对齐个位加、减(板书)
3、口算
师:做减法的时候也要注意个位对齐个位减。
生:5-2=3,10+3=13
生:13+2=15,15-2=13 (板书:想加法,做减法)
生:我们是从15起倒着数2个数:14,13。(板书:倒着数)
4、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抽生口答说算法
18-4= 17-5=
5、介绍减法各部分名称
师:在减法算式里,每一部分也有他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吗? (板书:被减数、减数、差)
三、课堂作业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师: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个位对齐个位加、减)
1、看图填数。(课件出示:教材74页练习九第1题)
2、计算。(小黑板出示:教材74页练习九第2题)
12+5=8+11=16+2=17-4=7+10=13+6=16-5=20-10=
3、看图填算式。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看一看,今天这节数学课你学习了什么?
五、板书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个位对齐个位加(减)
13+2=15 15-2=13
5以内的加法教案 第8篇
目标:
复习100以内数的形成活动重难点 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
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
前经验能进行10以内的加法。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
三、蒙氏数学工作内容—20以内的加法
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11”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具与工作毯。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活动备注:
活动延伸:
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游戏开始,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这节课的活动气氛也很好,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反思:这节课在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时,我没能全面的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操作,下次教学时在这上面我会多关注反应较慢,及时给予他们指导。
5以内的加法教案 第9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课时数:15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左右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左右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四十五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各种形式灵活的加减法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和思维过程,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孩子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并感受数学可以帮助解决生活问题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谈话法
教具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一幅鲜花盛开的公园一角的画面。
师:公园里鲜花盛开,已经很美。节日快到了,人们希望公园更美,工人叔叔又运来好多鲜花。(出示工人运鲜花的场景图)。
2、提出问题。看到这么多盆花,你想提什么问题?
(1) 工人叔叔运来几种花?
(2) 红花、黄花、紫花各有多少盆?
(3)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4) 工人叔叔要搬走10盆紫花,还剩多少盆紫花?
……
二、探究问题。
小精灵也来了,他问小朋友:“谁能说一说,刚才一些问题可以怎样算?
(1) 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列式计算。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10+20
还剩多少盆紫花— 30-20
(2)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a)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十个十个地数)。
(b)又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1个十和2个十合在一起,一共是3个十,是30)。
(C)3个十去掉1个十,还剩2个十,是20)。
(d)还可以转变成10以的加减法来计算(1+2=3, 10+20=30;
3-1=2,30-10=20)。
三、巩固练习。
1、 P57做一做。
2、 练习十第1—3题。
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20= 30-10=
5以内的加法教案 第10篇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2.会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1.正确口算
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口算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鸟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去过鸟岛吗?在我国杭州风景秀丽的千岛湖上就有一座美丽的鸟岛,每年都会有许多人乘船到鸟岛去游玩
1.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图看,今天的天气真好!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学生去鸟岛游玩.码头上小朋友们兴高采烈、整装待发,在各班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准备前往鸟岛
2.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边叙述,教师边把主要信息板书出来. 谁能说说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
看,谁先上船了?(二(1)班和二(2)班)
(1)二(1)班和二(2)班能坐下吗?想一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请各小组把算式写出来,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3+31=
(2)怎样口算?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学法尝试:我这样算:先算23+30=53,再算53+1=54;
还可以这样算:先算20+30=50,再算3+1=4,最后算50+4=54.]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小结:同学们利用各种方法计算,结果都是54,说明大家的算法都对. (4)小精灵聪聪提出问题了:二(3)班和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 谁会列式?怎样口算?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
教师板书:
方法一:32+39=71(人),先算30+30=60,再算2+9=11,最后算60+11=71
方法二:32+39=71(人),先算32+30=62,再算62+9=71
两种算法都是71人,71人比68人多,超载了,所以二(3)班和二(4)班合乘坐不下
现在船上坐了54人,看一看,船上还能不能再上乘客?按班级顺序,该哪个班上船了?
2.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
(1)二(3)班还能上几人?谁会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计算?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学法尝试:我这样想:要求还能上几人,可以用减法计算,这样列式:68-54,我这样算:先算60-50=10,再算8-4=4,10+4=14,还能上14人;
还可以这样算:先算68-50=18,再算18-4=14;
我想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指名汇报,并说出各自不同的算法
(2)小精灵明明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二(3)班上了14人后,还剩下多少人?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自主学习,指名汇报,并说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32-14=18(人)先算32-10=22,再算22-4=18. 还可以怎样算?(用竖式计算)
3.归纳小结,揭示课题. 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能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么多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几道算式,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两位数)
对,我们今天探究的就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板书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多种,希望同学们今后做练习时,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学法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可以用多种方法口算,还可以用笔算,数学里面的知识真多,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做一做.(教材第93页)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评议
2.练习十九第1题.(课件出示) 小组比赛
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1.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不但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而且还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学到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