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思想汇报 >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五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6-17 09:25:03 来源:晨阳文秘网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范文第1篇按照有的学者理解,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或“节点”:一是在人类社会早期,所有的学科都是以一种混沌不分的形态包含在哲学范畴之内;二是从15世纪末至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五篇】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范文第1篇

按照有的学者理解,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或“节点”:一是在人类社会早期,所有的学科都是以一种混沌不分的形态包含在哲学范畴之内;
二是从15世纪末至19世纪初始,若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分别开始逐步从哲学概念中分离出来;
三是自20世纪上半叶始,各种属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若干学科已经获得独立学科的地位,并在大学中得以最终确立;
四是自20世纪后半叶始,为了能够解决各种更加复杂的问题,学科发展又再次表现出某种新的融合发展趋势,即许多在历史上产生的一些传统学科之间又被不断地打破界限,其中一些新型的交叉学科和跨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开始大量出现,并且也日益在大学中确立了学科的合法性地位。也就是说,从科学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它的发展是大致从所谓的“合”到不断的“分”,现在又正在走向新一轮的“合”。当然,这其中的两个“合”的含义应当明显不同,前者是一种混沌不分的“合”,后者是指在承认学科分界的基础上又能够不断打破学科边界的学科融合意义上的“合”。后一种意义上的学科融合应当是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当然也是科学创新和学术创新的重要路径和重大方式。同时,在这种学科融合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能够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目标导向,自然科学研究也逐步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研究领域。应该承认,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日益出现的这种高度交叉、渗透和融合的发展趋势,不仅是因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具有更多的需要与更高的要求,而且是因为越来越明显的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经济、科技发展大潮下的必然产物。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依托的学科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应当不仅仅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而且是党中央全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需要;
也不仅仅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而且是服务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教育目标的需要。

然而,在学科发展的历史视野中,这一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新型学科的生成也应当是多学科融合发展的需要和产物。其中,应当主要是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马克思主义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等不同独立学科、专业或研究方向等融合发展,进而诞生出来的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的学科,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注重整体性,即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精神实质与理论体系,并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先进成果及时地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学科。故此,我国已有学者发出了“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协同创新”的呼声,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要注重学科上的集群作用,就是要能够善于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存在的学科本身局部性和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之间的矛盾,就是要克服单独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研究试图解决整体性社会问题的困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要探索与实现多种不同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和路径,就是要推动不同学科的实质性整合和融合。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不能仅仅依赖单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别是同这一学科紧密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及中共党史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也显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需要涉猎广泛而深刻的思想理论内容,它需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与大量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知识紧密有机地联系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依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是一门具有显著人文社会科学特性的科学,其本身需要具有广度、深度和水平都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即它本身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密不可分和互相渗透的。

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生成和进步必须依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紧紧跟上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轨迹,并不断从中汲取新信息新营养来丰富和完善自身。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自然也应该不断增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与素养,即需要通过深入掌握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人文社会科学中所包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仅能够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能有效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进步。此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之间也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自然科学的知识与方法也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知识基础。因此,在学科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主体应当既需要专任思政课教师努力扩大知识面,也需要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或有其他学科知识背景的教职工兼任与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之中来。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内容应当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知识内容,也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内容;
既需要相关理论知识,也需要相关实践知识。这些也都是“大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定。

二、特殊背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双重功能的诉求

毋庸置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具有双重功能:既有意识形态功能也有非意识形态功能。正如有的学者指出,所谓意识形态功能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即它一定是明确地为实现某个特定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其根本作用就是在于能够维护一个社会特定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而所谓非意识形态功能,则是指它的非阶级性、全民性、普遍,也就是说,它可以满足为所有类型的社会和特定社会中所有的人服务,其根本作用实质上就是有效地维系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和进化。同样,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就在于代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性质和主要方向,并处于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而其非意识形态功能则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某种从属地位,即它不能超越或背离特定的意识形态功能,它必须能够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功能需要。当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双重功能最终表现为服务于“全人”教育的根本目标,服务于“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即服务于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不同于一般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它既有政治性、思想性、阶级性、意识形态性方面的功能,也有学术性、知识性、社会性、人文性方面的功能,并努力将前者融于后者之中,并以后者的呈现作为促进与确保前者的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思想,就是能够正确引导和切实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信仰和正确的政治价值观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就是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树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引导与帮助大学生掌握社会规律和人生规律,预测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满足大学生求真求发展的需要;
就是通过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去教育人和培养人,通过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使大学生从各种思想困惑中解放出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接近真理和认识真理,转变错误和改正错误,引导和帮助他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学会共处;
学会打开视野,实现丰富知识和增长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目标,从而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需要与生存需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充分体现在目前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具体内容与目标之中。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非意识形态功能也需要体现在各门课程中的具体内容与目标中,体现在我们不仅需要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也需要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与社会交往素质等内在目标要求。显然,这些内容与目标显然是不能仅仅依靠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来实现,还必然需要联系更加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乃至自然科学知识。我们认为,只有在“大思政”教育教学模式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至自然科学知识融合起来,才能把人类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与科学知识辩证地联系起来,把人的精神世界生活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真正地统一起来,把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只有在“大思政”教育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才能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培养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真正地助推大学生敢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真正地激励大学生为了坚持真理而不懈奋斗和不惜牺牲;
也才能切实培养大学生既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也具有解放思想的头脑,既具有踏踏实实的作风也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和创造精神等等。这些目标内容在实质上也是培养大学生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追求“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在这里,“求真”理应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责任和共同目标,因为,科学精神的本质就是弘扬“求真”,“求真”就是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就是不欺骗任何人。“求真”离不开人文精神,因为科学研究过程本身和科学成果运用等诸多环节都需要一定的人文精神,即需要以人为本,需要尊重人、理解人,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人文环境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精神本身也是一种求真的人文精神。当然,人文精神还体现为“求善”的精神,即它反映了世界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它指导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沿着合人道、合理想的目标发展。通过“求真”与“求善”的有机结合,人类又才能达到“求美”的境界。显然,实现这些目标仅仅依靠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也是难以胜任的,还必须依靠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知识作为支持与支撑。显然,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不同主体、不同资源以及不同阶段或环节来看,如果出现上述各种要素之间相互分裂、相互离散甚至相互排斥、相互对抗,那么就可能无法高效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双重功能与最终目标。

三、直接背景: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困境现状

近些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高校都比较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其效果也有明显提高。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状还存在着困境,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和被动学习还是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产生这些困境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不同主体、不同资源以及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环节之间缺乏合作、整合与衔接也显然存在着诸多关联。

1.教育教学机构之间的脱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一般主要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与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前者一般主要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任务,比较偏重于理论教育和知识教学,主要受专门思想政治教学机构和学校教务部门管理;
后者主要担当大学生的各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较侧重于行为教育,主要由学生处、团委等机构管理。由于这些部门在行政上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如果在学校层面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途径或有力的协调机制,就很难互通学生实际情况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必然很难通过相互交流来形成最大化和最优化的教育合力。事实上,在一些高校,有时不同的领导机构之间、教学组织管理机构之间还存在着互相推诿责任的问题,甚至具体实施教学的教学单位之间也会存在着互相转嫁困难问题的现象。比如,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施大多依托课程组建教研单位,而这些课程之间的内容存在着诸多相互重叠或相互交叉的部分,这就很容易导致具体教学单位和具体教学人员可能出于或是缺乏沟通,或是为了个人便利最大化之目的,也会在不同课程之间经常“转嫁”一些困难问题,即把不太好讲清的课程内容“遗留”给其他课程或者“预留”给研究生阶段。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方面、在课程网站的设计以及维护使用过程中,各门课程、各个教研组以及各个任课教师往往也会倾向于“各自为政”。

2.教育教学人员之间的分离。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往往具有教学经验方面的优势,而学校的党务人员、团委人员、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往往有了解学生情况多的优势,但前者难以深入了解学生,后者又往往不能直接参与教学,双方优势不经过整合就难以形成互补。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或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之间也存在着分离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任教师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是有限的,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求的知识广度与深度肯定也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这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很难胜任解答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其他专业背景或承担其他课程的教师往往不会主动积极介入。甚至还存在个别的专业教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存在着轻视与非难问题,比如,有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苦口婆心教育的结果,会在其他专业教师或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一句不屑的话语或轻慢的表态中被击得粉碎。

3.教育教学平台之间的断裂。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基本上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和学校团委、校系有关学生工作部门分头进行,经常出现活动内容重复和浪费资源问题。有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主要依赖学校团委或有关的学生工作机构来组织,但这些机构也往往只是象征性地安排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的实践活动,他们一般都还要负责组织其他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因而也还是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实践教育教学资源之间的分离使用,还会造成类似浪费资源问题。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的实践教育教学与校园文化实践教育教学、传统的校外社会实践教育教学与网络实践教育教学、学校开展的实践教育教学与大众媒体以及社会各界提供的实践教育教学之间也存在着诸多衔接不足甚至相互排斥的问题。如网络传播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表达的特殊性以及网络信息的多元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传统的实践教育教学难以代替的,它们不仅在效率和功能上存在着明显不同,而且在传播的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上也必然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产生种种的挑战。

4.教育教学内容之间的重复。目前,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同课程之间、中小学的政治理论课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高校不同学历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社会平台提供的有关思想政治学习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等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都存在着内容上的一定重复甚至是明显的矛盾。虽然,原则上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逐步深化,要求中学时期重在明理知事,大学时期重在求是求道,然而,这种所谓“步步高、步步深”的诉求,如果缺乏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和教学课程之间的充分沟通和协调,教育教学也就往往沦落为“似曾相识的简单重复”,变为使学生没有新鲜感的“炒冷饭”。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范文第2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法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为学习和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和技能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学习策略,能体现学习规律,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过程有的学习方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法变迁历程,伴随教法的演变,学法变化相应地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首先是学法探索时期(1949—1956)。建国初期,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普遍重视思想的灌输,注重概念的演绎,过分强调对理论内在知识体系的理解。1955年的教育部副部长在高等工业学校、综合大学校院长座谈会上的发言中指出各高校一般都注意时事教育,组织了党和国家重要政策的学习。教师们应该教育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这一时期提倡注重自学,重视国家政策学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方法,学法上多采用自主学习法和集体讨论学习法。其次是学法发展时期(1957—1977)。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后,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仍然注重集体讨论学法,讨论和辩论时,坚持“团结—批判—团结”的原则,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把各种事实和观点摆出来,充分说理,反复争论,让大家畅所欲言,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1964年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教法上贯彻执行启发式教学,学法上除集体讨论学习外,开始出现问题学习法,大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养成认真读书、钻研问题的习惯。另外也号召大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教师发讲义或讲授提纲后,提倡自学。再次是学法改进时期(1978—1999)。改革开放以后,学法得到了改进。1996年3月,我国高校“两课”管理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指出,要转变观念,既要重视教师的教,还要把学生的学作为教改重要方面切实抓好。这一时期提倡大学生认真看书学习,深入钻研原著。

为了加深大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运用,大学生应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充分准备,热烈讨论。学法上多采用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和社会实践学习法。大学生课堂上进行自由充分的课堂讨论,积极参加丰富、切实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更能培养大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是学法创新时期(1999至今)。1999年以来,党中央加大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的力度,这一时期形成了以“98方案”和“05方案”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习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和现代化特征,倡导探究式学习、研究式学习,注重实践学习,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大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者。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法变迁的启示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方法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治教育的效果。准确把握“学法”的历史发展和内在规定性十分重要。教法源于学法,即学生怎么学,教师就必须怎么教,也即是陶行知先生所谓“教学合一”。教师的教法既然来源于学法,那么这个寓学法于教法,就必然反转过来进一步启示学生以科学的学习方法,即以教来示学。学法必须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以及教学的基本规律。第一,学法变化与教法变迁同步。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教与学就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两者在逻辑上可以分开来研究,但是实质上教与学的研究是联系在一起的。

教师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学、教学生学。学法的改变是与教法改革同步的,教法上采用指导、点拨、设疑、释难、引领学生探索发现、开发未知领域等方法;
不是把知识制作成成品交给学生,而是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怎样发现和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大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去挖掘教学资源隐含的内容,提出问题并探讨、解决,让学生在摸索中学习前进。第二,学法和学习个体特点相结合。“教育的成效如何不仅取决于教育过程的主体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被教育者,取决于他有无认识周围世界的愿望,有没有学习科学文化成就、掌握社会主义生活规范和准则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习方法想发挥应有的作用,学习能力获得提高,与学生的心理倾向有着密切关联。学生的心理倾向又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方面相连。“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正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果不注重解决这些心理倾向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再好的学法也难以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实际行动,因为学生的心理倾向会制约自身学习目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掌握和运用良好的学法,又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第三,学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习到的知识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知行合一,通过学习和实践,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才能不断深化,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体会、理解和深化,才能稳定掌握理论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并非是让头脑变成塞满理论知识的仓库,而是要获取一个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以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化成思想,内化为信念,转化成行动,这才是学法的根本。

三、结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范文第3篇

近些年来许多高校积极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较多关注学生的就业需求,认为学生只要有一技之长和顺利找到工作就是教育目标的实现。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来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而对学生发展影响相对缓慢和隐性的传统文化及道德心理教育等有所忽视,更没有找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的平台和有效模式。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学校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要真正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意见以及十会议的精神要求。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或形式上,而要从组织机构到学科建设、课程体系等各方面形成共识并制订具体措施。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必须作为独立的教学机构并在课程课时的安排上有独立决策权;要将传统文化列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共同体现到学校的育人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当中去;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综合素质,鼓励教师从事传统文化开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研究项目并保证经费支持;充实相关的图书资料,积极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道德心理教育的独特魅力。与此相应的是学校分工负责,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并积极配合。一方面须从正面引导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两者对于个人专业学习乃至今后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要组织成立相关的学生社团,委派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他们开展学习或竞赛,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和促进彼此间的进步。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任务的具体化,直接关系到这一目的与任务的有效完成。优良的传统道德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心理观教育,就是将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统一起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获得认知和理解,做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偏重心性修养和道德自觉,强调自强不息与和谐共处,这里面有太多的人物典故,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人生理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内容无不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因此采用以史带论,史中融论,史论结合的教学方法必然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讲解的同时穿插多媒体影视资料,可让学生进一步亲近重大历史事件及有关人物思想,以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另外还可以分组安排学生课后搜集历史资料,通过演讲辩论和教师点评来丰富课堂内容。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存在一些重复的内容和简略的地方,教师必须依靠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对教材内容加以整合归纳,突出问题意识并把握其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这样结合历史事实来启发学生进行现实思考,将优秀传统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出来,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不再枯燥乏味和变得通俗易懂,课堂效果自然大大增加了。

三、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力求实现二者之间的相得益彰。勿容置疑,课堂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课内教学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意志并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应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和努力打造精品课程,以保证必要的知识传授和增加学生文化功底。但仅仅满足于课内教学显然是不够的,通过生动活泼和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点拨或启发,课内教学所获取的知识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所以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起来,是进行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涉及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历史学等多科知识,又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以及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紧密关联。与此相关的民族传统文化也不只是理论形态的,完全可以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感触和经受教育。除了在校内举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道德心理教育的讲座、论坛、座谈、晚会、竞赛、展览等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或农村进行实地调研以及参观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古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做出感想,这对于帮助大学生增强身心体验、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余生活、培养优良学风乃至疏导消极情绪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

四、个人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通过集体教育来促进大学生共同发展是一贯强调的目标和要求,但个性多样化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和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也要注意教育目标的追求从一元质量观向多元质量观的转变。由于学生所学专业和文化基础的各不相同,在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引导全体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时,必须用心体察每一个学生原有思想觉悟的差异以及接受能力的差异,深入挖掘这些理念与个体思想实际的对接点,寻找和确定对于不同个体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建立多元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要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贴近”原则并结合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根据不同层次和对象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个体教育与集体教育始终是相互依赖和不可分割的,故在常态化教学中首先坚持集体教育为主,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这是保证整体教学效果的需要,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个别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及其学习水平。采用个体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有助于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五、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相结合

现实环境难免存在各方面的不足或局限,网络环境作为极其重要的虚拟环境,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为日益社会化的高校教育提供了科技的条件和物质的基础,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另一方面又会因其开放性、娱乐性、自由性等特点,给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所以高校的思想理论宣传除了占领现实的教育阵地,还要注意占据虚拟的网络阵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必须注意现实环境教育与虚假环境教育的有机结合。学校和老师要经常宣传并引导学生浏览健康有益的网页,切实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做好网上信息的监督审查,及时过滤并删除黄、赌、毒等不健康的内容和其他垃圾信息,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网站,净化网络空间,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培养大学生优良品质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内部要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校园网,开设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网站,大力宣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及其思想教育价值,做到集文字、图象、声音、动画于一体,使大学生身临其境并获得视觉美感,同时鼓励大家在网上交流心得体会并及时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为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结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技术、研究性学习、思想政治课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
同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基础教育的改革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
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又成为其中的亮点。

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操作性学习为基础,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独自自主开展研究,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的层面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地探究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享受极大的信息资源的同时,学习手段、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大大的改变。网络技术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为物质手段,学生自主化学习,对需要的网络信息进行查找、筛选、核实、分析、研究,用网络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研究精神,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网络技术学习有关的问题。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

一、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整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

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研究性学习,网络技术都是教育科研领域两个崭新的课题,探究二者在特定学科教学中的关系,对于更好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1、国家教育行政强制力与政策指导为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2000年1月国家教育部决定,研究性学习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为必修课,教育部还专门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施行)》,要求各学校从2001年9月开始实施,对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特点,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实施、评价、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2000年10月,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提出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目前,各校、各地区都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尤其是网络技术应用的进程,探索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的人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由此拉开帷幕。

2、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许多地区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其中教育资源的匮乏显得尤为突出。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研究性学习需要更为集约丰富的共享资源,包括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丰富的导师资源,导师资源可以通过专门师资培训和能力应用培训实现,而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与主导,在应用教学中具有如下特点:

①集约化的丰富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智慧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坚实基础。

②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广泛传播性的特点。

③网络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建构主义在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过程的同时,强调学习者的“协作”和“对话”,可以使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入,认识更全面;
而且,资源的共享和时空的超越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多自由选择机会。

④网络化学习的特点。网络化学习具有图文、音频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
网络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记忆特点的、以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学生可以查阅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复制、下载所需的软件和资料。

3、以网络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途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这种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靠灌输传授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的过程被理解为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这种教学、学习模式的优势十分明显,却又存在严重的弊病: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完全忽略,甚至被压抑。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的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学生动手实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传统方式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相长教学环境,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技术本身就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手段之一,它要求研究性学习的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信息的搜索、整理、挖掘,以利于自身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率。

可见,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网络技术教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重视教学、学习主体(学生、教师)的主体性、主动性,崇尚学习过程的自主、创造。

二、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的探讨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实际教育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整个明日的社会”。的确,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挑战;
如何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随时代步伐,着力教育改革,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另一方面,全国上下兴起以改革课程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兴未艾。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已经续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的研究热点。传统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只注重确定知识传授,“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培养的学生是一种继承型、“知识”型人才,而非创造型、实践型人才。研究性学习,使学习的组织、单位、学习内容、形式、学习的周期、评价,教师与师生关系等教学元素发生了质的变化,向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与方法冲突,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

1、我国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现代教育的悖向性。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从学生能否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解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德育要求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天能否适应社会生活。思想政治课本身又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时代性、前瞻性和社会性特点,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上出发,思想政治课的组织与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并且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社会的过程。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与塑造完整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社会、国家是一致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教学的基础性在歪曲目的驱动下彻底毁灭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思想政治课与机械“倒灌”的教学方式教学,师生关系被禁锢在输入与输出的简单系统性,缺乏反馈、信息,学生思维僵化,实践能力差,创新与创造能力意识薄弱,培养一批又一批机械的“知识”型人才。

从20世纪90年代全球第三次教育改革浪潮至今,各国教育改革此起彼伏,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更是层出不穷,改革的焦点集中在课程的更新上。

在全球出现“教育战略热”和以“新国民精神”为主的新教育理念浪潮的大环境,我国教育以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化为根本目标,教育改革和发展出现了如下趋势: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创新教育,从产学研分离走向产学研一体化,从学历型社会走向学习型社会,从教育国家化走向教育国际化,从封闭教育手段走向教育信息化,从教师的知识传承走向引导创新,从办学体制单一走向多元化,从集中统一模式走向非均衡发展模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理念,让学生适应以新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具有深远而中大的意义。

2、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的整合与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一致。

(1、)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研究性学习主张探究社会生活,能迅速而直接地直接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的过程和终结又能把研究性的成果得以展现和评价,保证学习内容的更新,时代性得以体现。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量,使网络技术教学能在巨大信息量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网络的同步新闻、滚动信息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

(2、)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开放性的要求。一方面,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较多地接触日新月异的现实收获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中学德育教学注重培养完善人格,发展个性,而德育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和基本点。无论是中学生接触社会社会、了解时事,分析问题,培养完善德育,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通过政策粉丝、社会调查,具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和网络技术开拓视野,发展兴趣,完善人格。

(3、)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实践性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在指导学生对研究专题(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方案的设计,着眼强化学生实践意识,提高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感性体验的机会和途径,如社会调查、模型模具的制作和建造、热点问题研究等等;
而网络技术教学尤其是泛义上的信息技术教学,同样需要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到学习网站建立,资源库、网络平台营运,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实践性。

(4、)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综合性的要求。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性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教学要求、目的上的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所涉及的面都是相当广泛的,既可以是传统学科,也可以是新兴学科;
既可以是科学方面,也可以是人文方面;
既可以是单科性,也可以是综合性,充分照顾不同学习主体、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条件下的不同需要。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质和综合行为素质,在这个层面上,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另外,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学习评价体系改进,与具体相关学科融合与综合,推崇人本主义理念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3、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具体运用

(1、)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过程。根据研究性学习特点与网络技术教学的要求,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可以分为:研读(初学)教材——确立课题——制定方案——指导并开展研究——成果表述与评价,共五个阶段,具体实施简单介绍如下:

研究教材。这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它决定着以后学习开展的内容、手段、过程,甚至最终的成果表述。按照经验,研读(初学)教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朗诵、表演、图片展示、“修改”教材等形式进行。通过研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对所需要再深入学习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能明确教材中的难点和疑点,从而研究课题奠定学习基础。

确立课题。选择课题应当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与走向。一般说来,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手段,确定课题可以教师选题,学生选题等形式进行。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教师选题还是学生选题,教师应当着力指导学生侧重一个方面作为研究方向,依据具体、可行、新颖、现实的原则,确立学习课题。

制定方案。在确定研究学习课题之后,学生依据分组,各个课题小组结合自己的课题构思、目的、目标等,查询资料、调查访问,确定自己课题小组的具体研究内容,写出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当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各课题小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以便进行课题的开题论证与评审。

指导并开展研究。在前面的几个准备环节之后,便进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阶段,既开展学习活动。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调查法、咨询法等,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学习。其次,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学生目标,学生就可以上述目标和方案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在获取所需的信息之后,要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成果的表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成果表述与评价。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会因此而得到提高。常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交流方式有研究,论文、多媒体、表演、展览,成果可以同网页(校园网)展示,体现网络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优越性。

(2、)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实例。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的学习形式不仅是开放的,而且还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最好是由学生从显示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教师可以指导,也可以推荐课题,凡是与思想政治课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大胆地运用两项教学技术,发挥学生主动性,实施研究性与网络技术教学。

本文以“加入WTO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对在网络技术教学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作一简单叙述。

[1]研究课题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了解“入世”对我市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的影响,尤其是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网络信息处理与现实生活的体会,着力解剖“入世”后,同学们身边的微妙变化和对未来形势的展望。

[2]研究课题的具体实施:

阶段一:准备和指导。专门安排一节课,介绍该课题的研究意义、程序,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较晚的学校,可请校外的专家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员做一个专门讲座,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知识做必要的辅导。同时,向同学们展示有关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功案例,以便于同学理解和增强实验信心。

阶段二:设计方案,开展研究。首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为争取“入世”所做的努力,“入世”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入世”我国在经济、教育、社会等领域将实现怎样的改变与为“入世”条款做怎样的承诺。其次,了解本市的经济基本概况,尤其是对本市历年经济的发展,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如属于什么产业结构、出口和对外贸易占全市的经济总量是多少、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效益如何等等)。最后,把收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总,开展研究(研究的方法这里不作赘述,可参考有关开展研究性学习常规方法进行),得出结论,在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

阶段三:评价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先进行自评,总结整个研究过程的不足与成功;
然后,有条件的学校通过校园网上的论坛、BBS、留言板进行交流,也可向有关媒体(如报纸、杂志、有关网站)投稿,尽量使成果得到最高效的展示。

[3]研究课题的评价:

根据有关学者的观点,在对课题研究报告的评价中,可以采用定性的评语式与定量的记分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根据可以依据课题的目的、研究过程的积极性、成果的价值与创新等指标来进行。

(正文字数:6300字)

【参考文献】

[1]张健徐文龙,《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展望》,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3]刘婉华罗朝猛,《聚焦研究性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4]陆宏冯学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2000年1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2001年9月;

[7]黄秉刚,《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之探索》,《人民教育》,2002.4;

[8]郑晓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杂货内研究性学习》,《历史教学》,2002.2;

[9]李海北,《谈网络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开放教育研究》,2002.1;

[10]胡兴松,《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Z1;

[11]毕作勤刘强王绪东,《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国教育学刊》,2003.4;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范文第5篇

一、生成一种文化氛围,传播先进的社会文化

学校教育的使命是传播人类文化与塑造个体精神,课堂教学则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深受知识论的影响,致力于把思想政治理论看作是知识的传授。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其上课对象为各专业的学生,如果我们还是参照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来讲课,把学生的学习看成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的过程,这些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不能直接应用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的问题。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活动,师生在课堂里进行某种“文化活动”,进行着某种“文化熏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它的内容应该“概括了人类社会所积累的基本经验”,[1]人类社会所积累的文化源泉是就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其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知识的传播和文化养成关系的主要场所,是一个超越现实、追求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也就是说,文化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解决过去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出路在于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文化,生成一种文化氛围,从传输知识论向传播文化论转变,通过传播先进的社会文化,用先进的文化力量去塑造人,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实践空间。[2]

在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社会转型和对外开放为大学生带来了自由竞争的机会,激活了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欲望。但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也在影响着他们,重功利目标、轻人文素养的社会现状也在腐蚀着他们的责任感、奉献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现状,缺乏深刻思考和分辨选择能力的青年学生渴望获得思想的启迪和理论的帮助,我们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文化,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在课堂上传播先进文化的内容。针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倡导“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大学生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一步阐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3]二是建构师生合作互动的课堂环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去建构积极的、师生合作互动的课堂环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师生的多边活动去把握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心理等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感和人生境界。

二、立足现实生活,发掘优质的教学资源

教育在实践上是生活的,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和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知识经验在他们的思想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因此,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走出传统的偏重“教化”取向,融入人文关怀,实行人性化、生活化和幸福化的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显示出人性的光辉。[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重要一环,是要把课堂教学过程看作是学生社会生活过程中的一部分,立足现实生活,发掘优质的教学资源重塑其课堂教学文化。

第一,把握时代生活,教学内容生活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离不开对现实社会生活状况的关注,是对人们“现实生活过程”的反映,应该包含着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时代内容”和“理论思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一种思想文化传播过程,既是对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状况的反映,也体现着对这一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评价、赞同或贬抑,它的生命力就在于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潮的时候对大学生施加正确、积极、稳定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文化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对时代生活内容的把握,紧跟时代步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书本知识与时事政治有机结合起来,填充时政空白,发掘优质的教学资源,使课本理论知识成为具有新特征、新功能、新内容的思想文化知识载体,在众多的社会思潮与现象中弘扬“主旋律”。

第二,创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生活化。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注重灌输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关注的只是学生接受知识量的多少和接受的程度,这种教学内容的理论化、教学观念的概念化状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创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如研究性教学、专题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文化构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过去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转变为师生对话与讨论,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社会、走进学生生活,将社会生活过程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合起来。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要从书面语言向教学口语转化,使学生通过与老师、课本的对话来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水平,改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学而不信,知而不行”的学习态度。[5]

三、创造性地开发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是社会文化传播、衍生和发展的主要途径。传播学上有一个“3i”原则,第一是information,代表信息量充足;第二是interesting,代表趣味点活跃;第三是impact,即要有足够的影响力。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只有那种符合“3i”的信息传播才是最有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向大学生传播的主渠道,其课堂教学也是一种理论信息传播的过程。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借鉴传播学上的理论观念,对现有的思想政治课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开发,使教材的理论性融合在可读性之中,增加教材的趣味点和影响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第一,突破教材思路,做到由浅入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提出,优秀教师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人发现真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也是一样,其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遵循着“知、情、意、行”的认识顺序,也是一个“教人发现真理”的过程。但是,思政课各门教材的思路正相反,是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理论体系。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就应该突破教材思路,把课本思路倒过来,走出单纯理论知识传授的认识误区,把知识纳入到广阔的人文背景中去。对于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高校思想政治课老师要做的事是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载体,结合现实社会的具体现象去阐释背后的思想文化内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避免从定义、概念或学科理论体系出发,用生硬的“原理加事例”的直观讲解方法,而是要以专题讲授为主进行研究性教学,使大学生养成一种“问题意识”,把深刻的理论包含在生动的社会热点、理论难点与思想疑点之中,做到由浅入深。

第二,实现“教材”向“学材”转换。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从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来看,大都是偏向传统教材的理论性方面,可读性不强,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愿意认真听政治课的仅占19.4%,90%的学生认为现行政治课教材可读性不强,偏重说教,不愿意读。他们的理论功底参差不齐,对党的历史发展和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的认识缺乏理论的支撑,尤其是他们对照本宣科的道理灌输更为厌倦,表现出“听不懂又不愿听,学不深又不愿学”的倾向。[6]因而,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借鉴传播学的观念把“教材”转换为“学材”,增加教材的趣味点和影响力,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学习兴趣。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文化的建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加工,把教材编成大学生易于学习的具有丰富现实性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根据现实的社会材料去探求未知的人类社会,成为社会理论的探索者和政治思想的思考者,让大学生在课堂文化氛围中去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过程,也成为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人文精神的园地。

参考文献:

[1]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85.

[2]以文化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J].高教研究,2007(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页.

[4]黄正泉,王健.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之魂[J].现代大学教育,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