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思想汇报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文2000字(6篇)

时间:2024-09-20 13:32:02 来源:晨阳文秘网

篇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文2000字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旗帜。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篇1:《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保障机制》

  建立并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与执法监督,扩展与规范法律服务和援助,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内容。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管理和法的关系理论来说,社会管理是法存在和发生的前提,法从属于社会管理,是进行社会管理的工具。从社会的普遍管理秩序回归社会的本质和功能来讲,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追求最大程度的社会公平与自由。所以,社会秩序管理回归社会依赖于法律制度,作为进行社会管理的工具和途径,法律是现代社会实现规则整合最为有效的手段和方式。

  一、实现社会管理法制化

  在我国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将法治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之中,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向社会的回归,也会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力。社会秩序的维持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是政府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权力支撑,并使该服务本身处于受规范之具体处境之下,使规范效力保持外在的合理运行时,又保证了其内在的合法性。在当前经济环境中,社会管理面临的是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要建立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民主、平等的社会合作关系,解决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就应当有一个公平正义的解决机制,而法治无疑最有效的制度形式,这是由法治的优越性决定的。

  同时法治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和正义性等特点,将法治纳入社会管理机制,能够使社会管理合法化、程序化和效率化,使社会管理的整个过程有法可依,不因个别行政意志而改变,保障了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进而,社会管理法制化可以有效实现法律的社会治理

  效力,最大限度地确保社会管理的程序性与正义性,使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参加社会管理的广泛的民主权利,真正成为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人,这正是社会管理和法回归社会的本质涵义。可以认为,当前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推进,是实现社会管理和法回归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法治是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条件,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必须实现法制化。

  二、保障人民依法行使社会管理之民主权利

  既然社会管理和法原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平等地保护社会成员的利益和需要,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只是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管理和法沦为了阶级统治的工具,成为压迫人的力量,社会主义的政治任务就是消灭阶级压迫的力量,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使社会管理和法重新实现其社会性和共同性,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那么从社会主义实践上说,实现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也就是实现广大人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使社会管理和法回归社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作为是社会的主人,社会管理必然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途径。所以,当前的社会管理实质上是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实现人本化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如胡锦涛同志强调的:“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三、规范政府的社会管理活动

  “在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为人而存在;在这里人的存在就是法律,而在国家制度的其他形式中,人却是法律规定的存在。”可以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民主制中法的本质的揭示,说明了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中,人民的民主愿望和法制的民主精神在内涵上是相通的。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占统治地位,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法反映的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在这里,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由历来的体现少数剥削者意志的法,变成了体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法。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法同以往一切剥削阶级的法的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的法是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对少数人实行统治的工具,从而实现了最大多数人的民主。

  所以在法律的社会治理问题中,社会管理工作人员特别是行政干部,必须遵守法律规则,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充分避免了政府社会管理过程的随意性,保障了其他社会组织对社会管理的参与,保障了他们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开创了新的共治型的社会管理格局。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法治一方面以法的权威力量保证人民充分地行使社会管理的民主权利,另一方面也使社会管理的民主原则转化为一种规范化和秩序化的运作机制,确保了人民进行社会管理的真实性、平等性和可行性。可以看出,社会管理法治化是保障民主原则在社会管理中的贯彻和落实、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马克思法学中国化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篇2摘要:本文通过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及两者的关系,分析了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主题的转换,并针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发展阶段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现代意义,包括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促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为社会主义在实践拓展中提供新路径、引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四个方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

  中国的社会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十分有限,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化基础十分薄弱的时期。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历史性难题。这就有了一个在现实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正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和特殊的国情基础上,才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

  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但不能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现成方案。在中国现实的社会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共产党人只能在现实的基础上,根据实践经验,依据时代要求,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来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是其质的规定,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是其具体要求。从质的规定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科学社会主义,必须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本质规定和根本原则。从具体要求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发展进程和表现形式,同时还要反映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统一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相联系的过程。我们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推进于江泽民及其后继者,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活水,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就是活水的源头。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主题转换

  (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形成和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是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也就是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1848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的《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对此后50年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主题的第一次全面阐述。《共产党宣言》集中论述的就是资本主义为什么必然被未来社会所代替,亦即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的问题。

  (二)科学社会主义由革命实践为主转变为建设实践和改革实践迅速发展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广泛地运用于实际,科学社会主义由革命实践为主转变为建设实践、改革实践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逐渐转换为社会主义如何在与资本主义共存、交流和冲突、对抗中发展自身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

  同时,中国和苏联两党之间的裂缝已经显现,到60年代爆发了公开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论战”,引发了对原来苏联模式弊端的揭露和反思,也引发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核心问题就是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进而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问题,而后再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市场化取向的思考,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借鉴、利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机制中的合理因素,包括吸收和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等理论与实践问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交流和合作的空间得到极大的拓展。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现代意义

  (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社会主义方法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社会主义价值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其中,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命题,是从最深层次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由社会主义方法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社会主义价值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价值,并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和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

  (二)促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构建基础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基本国情,其理论支点是时代主题转换论和初级阶段论,其理论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实现了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即“产品经济论”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空前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一些国家的探索和对历史经验的反思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引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径,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因而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产生,并将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不仅将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坚定我国人民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向世界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将以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发展道路而成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范例,从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和发展。

  四、结论及展望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是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标志的,在随后不到一个世纪的各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又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人类追求“理性的王国”的希望之所在。

  无论生产力如何发展,只要真理不倒、正义常在,科学社会主义就将永葆青春;无论生产关系如何变化,只要人类的平等和人权得到尊重,科学社会主义就将能面对任何挑战;只要社会主义执政党始终教育人民和自身反对“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社会主义执政党将永远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阳光就会照射出来,理性的王国就会出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篇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建设》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定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生产中的积淀,是民族的“共同记忆”,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一个民族无论怎样现代化,都不能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尤其是现如今西方意识流对中国文化冲击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就更应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生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特点,表现为华夏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泯灭的文明;华夏文化还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承继着黄河文明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家国乡土观念,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延续下来的基本精神思想。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价值观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具体特定的民族借助传统文化来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1]最早对民族精神进行探讨的是卢梭和孟德斯鸠,而对民族精神进行全面论述则是黑格尔。他认为“(世界精神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和任何其他阶级不同,所以都有它的一定的特殊的原则。在历史当中,这种原则便是‘精神’的特性――一种特别的‘民族精神’。”[2]中国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中逐渐凝聚而成的,这些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表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儒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张岱年将中国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的内核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内因,是中国人对自己的道德的基本要求;“厚德载物”是外在表现,是中国人对他者的态度。这种精神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1、“厚德载物”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基于“万物一体”的基本认识,是在

  充分尊重人、动物、自然界生命的生存权基础上的认识,自强不息是对所有民生的精神鼓励,“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滋养,是中国之所以历经世代更替、命运多舛却依然能凝结成一个整体的根本。正是这种自强不息,中国人很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学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支控力量,还是一种美好社会理想的信仰基础。在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中国人在“德治”下憧憬的“大同”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没有阶级基础的缺乏正确革命道路的但却与共产主义理想有着天然联系的社会。《礼记?大同篇》中说“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与马克思主义“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也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有着相同之处,中国人憧憬的劳动是自我能力的释放,劳动力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大同世界“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与马克思描述的“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地丰富、人们不再将其收藏起来据为己有”相通。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国人所梦想的状态有着相似的状态,又远远高于中国“大同世界”的生活,显然,这更具有现代性,也更符合中国人对未来社会的追求。

  2、“入世”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认知的基础

  自春秋战国起,诸子的“百家争鸣”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哲学基础,其中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国哲学辩证法和对待人生的一种“入世”态度。而中国哲学最显著区别于欧洲的就是中国的“入世哲学”,即注重社会的人伦关系,强调社会道德价值和人的今生今世。当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凭借着传统文化中朴素的辩证思想,很快就把马克思主义高深的哲学转化成了中国哲学的一部分。至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资本主义金钱拜物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传统以来重农轻商的传统,反对奸商和社会财富不平等思想也有契合。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观,虽然从中国古代很难找到与“本位论”、“主体论”完全吻合的哲学话语。但是,从思想取向上看,自孔慕大同到杨朱、管子等思想家的主张,“入世”哲学本身就是现实社会实践在哲学基础上的反映,所以中国哲学探究的“养吾浩然正气”、“向善”、“求真”追求人类

  幸福的远大志向,这些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整体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三、在传承和创新中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当中国社会开始改革时,大多数人持怀疑态度,因为世界上一大部分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对东方民族缺乏客观的认识,导致他们认为中国文化也是落后的。然而,中国不仅没有在世纪之交演化成资本主义,还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而决定的力量并不是中国拥有最多的人口、广褒的内陆,而是文化的力量。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

  毛泽东在《新民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用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3]文化作为21世纪一国发展的软实力,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在西方文化构成强势文化的背景下,一些人把庸俗、媚俗的糟粕当成了时髦,考古、旅游商业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这种文化低俗化的倾向与我们社会主义文化极不相符,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4]而在当代中国,要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就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谐文化的构建。和谐文化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合思想观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5]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大力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弘扬时代新风,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再次,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正确方向,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与自信,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文化自觉与自信

  党的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成果。党在则进一步号召在文化建设中树立起文化自觉与自信。文化自觉与自信是扎根于民族文化基础上的。文化自信首先是来自民

  族自信的。民族文化的存在以一个民族分享一种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想法和共同的生活方式的存在为身份。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每一成员具有凝聚力量,是中华民族成员的归属栖息之地。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来强化民族身份,培植民族身份认同感,使民族凝聚力得到加强,培养一种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与自觉还表现为对“他者”立场下的自我定位。由于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一些国家把自己的本民族文化上升到普世价值,甚至企图以本民族的文化指标取代他国文化,而中国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这一文化霸权的严峻挑战。如今有些国人已经习惯了“中国任何一种现象都只能在别人的概念框架中获得解释,好像离开了别人的命名系统,我们就无法理解自己在干什么,我们的生活意义来自别人的定义”。为此,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如果中华民族不能正视自己的文化,“中华民族就成了一个灵魂漂泊的民族,一个不能回答‘我们从哪里来’,也不能回答‘我们到哪里去’的民族。”因此,追求和谐的中国,迫切需要立足于自身民族文化的根,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3、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需要正确处理好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首先,要正视文化的多样性、互相尊重、取长补短。费孝通说过:“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定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的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6]其次,吸收外国文化的同时,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保护本国文化的独立个性和民族特色,提高本民族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已成为世界性话题。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既要主动融入世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又要高举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新秩序。再次,加强对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中国文化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这既与国内文化产业政策有关,更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浮躁和商业化有关。我们既要善于学习和吸收优秀文化,更要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工程,它的建设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要更加强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设将翻开美好的一页。

篇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文2000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业:音乐与舞蹈学

  姓名:马政

  学号:Y16134042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立足本国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文进一步诠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坚持的原则的重要性,简要的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本人希望通过不断学习能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名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从初中开设政治课开始一直延续到高中、大学,我们都不断地对这一重要理论概念进行学习。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认识更加深刻、清晰,下面我就其大致思想及自己的认识进行一些说明:

  首先我要说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基本国情紧密联系的基础上提出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思想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首先提出的。自从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始终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其概念而

  言,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领导是一切的前提。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的人民受到三座大山的长期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人民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政权后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随后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这一切的一切都证实了党的领导是中国前进的前提和保障。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全面坚

  持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如果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生动摇,整个基本路线就会被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与这个中心。全党政军民都要以经济建设为大局,从这个大局出发,照顾大局,配合大局,在这个大局下行动。正如邓小平过说:“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助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方的正确方向,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着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牢牢站住、站稳,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使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单一公有制的结构已经为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替代。根据时间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

  济制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与时俱进。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通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定、和谐、有序。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坚持立足当代有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旨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主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经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秦刚

  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10第一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吴树青、陈占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第一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田克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第一版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篇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文2000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特色表现在其理论风格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问题。同时,理论体系也充分考虑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等方面的特点,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需要。

  二、从制度安排上看,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协调,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排既体现了整体推进的特点,也注重了重点突破。在整体推进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同时,在重点突破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排注重解决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如扶贫、环境保护、反腐败等。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排还注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有机统一,既要发挥正式制度的作用,也要充分发挥非正式制度的作用。

  三、从实践上看,目标的坚定性与手段的灵活性、过程的渐进性相适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注重目标的坚定性与手段的灵活性、过程的渐进性相适应。目标的坚定性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手段的灵活性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注重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措施解决不同的问题。过程的渐进性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注重稳步前进,不搞急功近利,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篇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文2000字

  

  ".关于文化建设与社会现状的思考

  摘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而大众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交文化,以及媒体文化等等。尽管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但是中国人民的整体综合素质却没有很大提高,社会纠纷还随处可见。因此,为了使全民素质能够和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以及当前的社会现状,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加大力度,文化建设依靠人民,文化建设成果同人民共享。

  关键词:中国特色

  文化

  社会现状

  马克思主义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政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要基于马克思主义,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政革发展全局的大问题。第二,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之所以在那么多次战争中能够取胜,之所以在那么多敌我力量悬殊,军事装备悬殊的战争中能够取胜,都是因为中国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可以依靠,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后盾,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必须发挥人民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文化发展后,人民会更加生活在文明的国家,文明的城市,人民精神生活不断提高,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所以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由人民共享。

  第三,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传;..

  ".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是具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中国人民必须保护好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自从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国各地就掀起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浪潮,比如猴场会议会址,遵义会址,西江苗寨等等文化景区相继开发,带来不少收益的同时也让中外游客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第四,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中西方文化有相容的也有相斥的,我们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但是同时也要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例如,日本是一个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国家,日本人民的素质普遍很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环境卫生都特别好,在街上看不到任何垃圾,这是我们必须要向这个国家学习的地方,但是日本民族的骨子里带有侵略性和战斗性,这是这个民族的劣根性,而我们国家提倡自由,民主,平等,和谐。这是我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不相容的地方,我们必须抵制,保护好我们国家的和谐文化。第五,必须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自从重视文化事业以来,各地文化景点就带来了不少收益,不仅重视了文化事业,同时也将文化事业当成文化产业来发展,这在一方面促进了文化事业,让人们重视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双丰收【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实使得社会风气改善不少,例如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心灵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选拔,这些引领人类文明进步领导者带动中国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各大颂扬父爱母爱的,伟大无私的爱的文章被刊登,各种公益广告被播放,有颂扬孝道的,有颂扬社会温暖的,有颂扬保护环境的等等,都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且在社会中,公交车让座的行为越开越普遍,捡到东西交还失主的越来越多,乐于助人的越来越多。各种公益广告公益广播无形中放大了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让好的价值观凸显出来,不断影响人民,这样久而久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会向前跃进很大一步,使中国人民更加文明,社会更加和谐。各大景区的地上垃圾也越来越少,文明行为,文明语言正在

  广泛传播,中国的正风气正在普遍每一个角落。

  另外,物质文化满足人们需求以后,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比如晨练的老人们,早晨,会看到很多老人沿着河边跑步,打羽毛球,听收音机,练太极等等;..

  ".晨练项目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人们也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在饮食上,人们更加注重合理搭配饮食,因此各种养生节目风起云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需继续努力

  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社会风气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人民素质也在大幅提高。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很多由于人民素质的落后而引起的很多矛盾与纠纷。

  1、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

  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多,中国劳动力不断减少,而且八十年代的父母重男轻女的现象严重,导致21世纪男女比例失调,很多男人都娶不上妻子,而且在农村娶妻的费用很高,就导致父母子女都在外打工,使得家中老人每人照顾。

  另外,很多上班族在城市上班,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很少回家看看家中老人。随着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多,导致敬老院也供不应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这将是一个很大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应给与更多的关爱及帮助与老人,子女应常回家看看,或常接父母到身边,多关爱老人的心灵。另外,媒体应多播放老人健康知识,让他们不要与社会脱节,这样,也会使得老人心灵富足而不至于心灵孤独,也让他们学习了更多知识,知道怎样让自己保持健康。

  另外,政府也应该适当扩大敬老院的建设来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而且要改善敬老院的生活条件及设施。

  2、医患关系紧张

  医患关系紧张存在很多因素,第一、社会原因。在卫生医疗改革后,医院成为了服务行业,医院完全靠服务,靠收入拿提成,也就是说,医院的收入越高,医护人员的工资就越高,这就使得医护人员想方设法让病人掏出更多的钱,而病人为了把病治好,肯定都是按照医生的说法做,然而很多疑难杂症都是医生解决不了的,或者缓解不了的,任何医生都不可能说自己包治百病,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医患之间的关系紧张。第二,医学原因。随着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人民越;..

  ".来越富裕,与此同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们饮食也是只时尚不健康,因此出现了很多新的病毒和疾病,使得医生很头疼,而在新农村医疗保险的实施下,人们出现任何小问题都愿意上医院,医院为了提高收入往往让患者出更多的钱,患者出更多的钱对医院抱有更大的期望,而如果这时没有解决患者的问题,患者就会抱怨以及带有攻击情绪,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第三,患方原因。由于有的患方素质比较低,加之对医院期望值比较高,对医学不是太了解,付出很多钱,如果病情没有缓解或者加重恶化,就认为是医疗事故,大闹医院。第四,医方原因,医方对很多医疗病情都加以隐瞒,例如不提供当时视频等,若拒不回答保持沉默会认为是逃避责任,而医方做出回答媒体又会大肆报道并加之夸大的醒目字眼以及自己的主观色彩,带给人们更加压抑及紧张的情绪,使得人们更加谨慎医患关系,使得医生变得越来越不值得人信任。如何解决医患关系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医生不在为了高额的提成而不考虑患者情况推荐治疗,另一方面,患者素质提高,知道医生不是万能的,医生不是为了钱而治疗,而是为了让病人减少痛苦,是来为我们服务的,再次媒体要多报道医患关系的正能量,减少或者不要报道医患关系的纠纷及紧张,给社会人群解压,给社会人民更多的正能量。归根到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3]。

  3、老人跌倒引发信任危机

  近日,有关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问题引起人们热议,2013年是老人跌倒事件频繁发生的一年,这一年中,有老人跌倒热心少年去扶起来,也有老人跌倒热心人去扶被讹诈,由此导致了老人跌倒众人围观却没人敢扶的揪心场面,这一年是信任危机爆发的一年,将中国传统美德置于尴尬之地。近日在三所高校发起的一项民意调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体察民众对中国社会的信任度。就目前热议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问题,高达87.4%的人认为不想惹祸上身。如此大的比例可以看出信任危机紧张而又焦作。而我认为,中国传统美德还是不能丢弃,老人跌倒还是要义不容辞的去扶,,这是道德也是良心,如果人人都不去扶,中国社会将是一个怎样冷漠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人民的幸福指数会很低很低,国家再富强,人民不幸福,将是多么的可悲。老人跌倒必须要扶,只有出现更多的正能量,才能扭转信任危机。另外,媒体应该更多的报道社会正能量,;..

  ".让整个社会光明起来,让人间充满爱,而对于负能量,媒体不应该夸大其词,引起社会恐慌。一名心理学专家谈到老人跌倒事件,她说,老人在跌倒的一瞬间是很恐慌的,这种恐慌会使他产生无意识的误解和精神障碍,因此,老人跌倒去扶被讹诈的现象是很少的,会出现在精神不正常的老人中[4],只是社会大肆报道,才让民众认为是普遍的事情,引发社会冷漠和信任危机。想想老人跌倒时的恐慌,想想如果是自己父母跌倒,那该是多么希望有人去扶啊。社会应该出现更多的正能量,而这种正能量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需要我们共同来为社会正能量做贡献。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文化建设成果与人民共享。

  展望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强度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及人民的需求,这需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塑造信任、宽容、仁爱等优良品质,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人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祖国的明天将更加美好,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

  [2]曹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特征研究.2013.

  [3]马媛.新时期医患关系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首都医药2012.6[4]石述思.真的勇士敢于直面跌倒的老人.美文(下半月).2011.

  ;..

篇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文2000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理论体系上,主要体现为继承与开放、创新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及实践性相统一;在制度安排上,主要体现在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协调,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有机统一;在实践上,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坚定性与手段的灵活性、过程的渐进性相适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辩证统一,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中国特色,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从理论体系上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渊源的承续特色

  从理论渊源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承续性特征。这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看,是坚持和运用上述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必然结果。

  第二,理论品格的创新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充分体现出创新的特征。

  邓小平以超人的胆识和巨大的理论勇气,针对“两个凡是”的束缚,在坚持毛泽东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又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第三,理论风格的民族特色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这种民族性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汲取理论资源。例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总体的形式融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渗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诸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提法实际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特色。

  二、从制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大异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结果.相对于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体制上,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第二,在政治体制上,与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和集中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中国,要想在这个全球资本主义横行的种群中,发展壮大更是要拼劲自己所有的全力,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面对着各个发达国家,中国还是一个年轻的孩子,中国的政府还是一个年轻的政府,他们还要有好多需要去学习,需要去掌握,但是大家一定不要忘记了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不要忘记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是如何带领我们从贫困奔向小康的,更不要忘记了我们的国家和政府是如何让我们国家从落后变得富强,从没有地位,变得不可被忽视的。所以,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一点时间,我相信真的可以变得更好的。

  1/1

篇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文2000字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伟大创举,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四个全面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中国风更加清新、正气更加昂扬、担当更加有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出现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上对下负责的态度和决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时期。”这是在新形势下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再出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动员令。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就在于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需要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继续推动实践取得实实在在成果。同时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在总结和提炼我们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之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根本遵循。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人类文明进步道路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除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外,还必须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保证。如果没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保障,这个社会就会成为一潭死水。因此,我们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分而广泛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一系列重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又带领全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坚持在发展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实现

  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走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小康社会的宏伟征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社会生产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等等,这些都表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党进行了深刻而持久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新的发展要求,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或国家组织上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实现长期执政,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这一理论创新中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等基本命题的思考。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和方法。它始终贯穿着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始终贯穿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和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存在“西方模式”国家那样的现成道路,也不存在“一条道路能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单一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创造了中国奇迹和中华文明新辉煌。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过程中形成的根本制度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发展制度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强大生命力所在。具体到制度方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体制提供了根本保证。这一制度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鲜明特征和巨大优越性。这种制度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最根本、最关键的作用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第二个方面就是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的分配制度和以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四个方面就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一样,都得到了切实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保障的社

  会主义政治制度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本质特征和制度优势已经确定为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努力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站上新台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国将以更快速度、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这些成绩,对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战略部署,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新气象新作为?我们党该如何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回答在新时代如何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回答。新时代将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党和国家最大政治优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变化新特点,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而努力奋斗。要坚持走适合国情、符合人民利益、有利于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道路,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1、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创新的能力和定力。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矛盾风险和挑战也更加尖锐复杂。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化拓展和巩固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看,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我们的事业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并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十三五”规划已经部署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全党同志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

  2、准确把握发展阶段性特征,抓住关键、重点,突出优势,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新时代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新气象?我们党必须回答好这个问题。当前,我国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矛盾凸显期,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在即,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从国内看,我国正经历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从国际看,全球金融危机仍在持续演变中,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内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我们要牢牢把握机遇和挑战,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发展的趋势变化,坚定不移地走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依然存在诸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和矛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深刻认识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求的关系

  党的十九大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调整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社会矛盾这个视角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现重大变化并非偶然,是我国发展进步中必然存在的阶段性特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深刻总结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一个中国人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通过改革开放、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的基本方略和具体路径。这个主要矛盾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下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而言,我国是实现现代化了;对于实现民族复兴伟大历程而言,我们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梦;对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新时代中国社会矛盾也有较高要求。只有坚持好这两个不同阶段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相统一、相协调,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1、必须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追求。”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不是一件容易事难度很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我将无我”理念为指引,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开拓进取,有效应对了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和严峻考验,取得了一个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奋斗目标;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过程中坚持正确方向和根本立场。只有把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奋斗目标,才能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正意味着国家长治久安吗?!

  2、必须将“三个不平衡”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突出矛盾

  不平衡是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不平衡。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是需要在客观上加以解决的。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要通过解决不平衡问题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供支撑,从根本上消除不平衡问题: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更大成效。二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三是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就业、收入、教育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四是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治理创新更加有力;五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六是基层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七是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八是社会治理有效统筹协调水平明显提高。

  3、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在很多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与此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和收入分配等领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人民群众期待有更多获得感。应该看到,我国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一些领域仍然突出。比如,地区发展差距大,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依然偏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等;贫困人口数量仍较多、贫困发生率仍较高;低收入群体数量庞大、收入差距扩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和社会共识。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继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和比较优势,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