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跟班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我做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在将近两周的跟班学习中,对自己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有了全新的体会,通过此次跟班学习,我看到了自身所具备的一些优秀素质,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此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教师跟班心得体会【五篇】,供大家参考。
教师跟班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我做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在将近两周的跟班学习中,对自己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有了全新的体会,通过此次跟班学习,我看到了自身所具备的一些优秀素质,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此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学习到了很多全新的教学理念,我相信这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做为一名年经教师,我自身的教学经验,肯定是有不足的地方,此次跟班听课,我发现某些老师的历史课给我带来了很多的企发。他们在上课时,与学生的互动性很高,不在是那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通过采取互动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对历史课感到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强调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历史课枯燥无味。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不自觉地记住很多知识,而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所记住的东西往往是很多的,并且能深入的理解其中的精髓。我觉得这是我最应该向其它老师们学习的地方,我作为一名新教师,由于我的课堂控制能力还感不够,所以大部分上课时间都是我在讲,学生在听,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而忽略了让学生通过自学去发现,去寻找,去领悟。另外,在这一周中,下午的时候我们比较有空,然后大家就会聚在一起讨论,交流一下各自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方式,我想这也是这次跟班学习的目的之一吧,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在一起,交流一下各自上课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取长补短,肯定有利于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特别是在后来我们要上汇报课时,大家聚在一起讨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出谋献策,充分体现了“人多好办事”的古训。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在这些老师热情、细心、耐心的指导下,我觉得自己无论是在课堂设计上还是重难点把握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老师们不愧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能手,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看问题也比较全面,细致,有时不经意地一句话,往往使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在我们每次听课结束后,我都会与大家进行广泛交流,深入了解她们的教学设计思路,谈谈她处理新课中重点、难点的方法,和一些常规的课堂引入的方法,供我们借鉴。另外,通过这样的听课活动,也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合作学习”,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薄的,只有大家互相的配合,互相的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
虽然跟班学习的时间很短,但这段时间带给我的东西将使我终生受用,更重要的是,我掌握了新的高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学们在课堂上,就可以更好的吸收所学的文化知识,而我自己也更好的实现了教师工作教书育人的目的。
教师跟班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1 热爱每一个学生
记得魏书生教育家说过:人心和人心之间,就像高山对着高山,你对着它大喊“我爱你”,它也会回答“我爱你”;
你对着它大喊“我恨你”,它能对你回答“我爱你吗”。尽管班上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环境、基因、智商、性格不同,形成他们不同的学习能力。但不管学习成绩好坏,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班上每一位学生,我对待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纽扣掉了,我赶快给他(她)钉好;
衣领没有整理好,我轻轻地帮他(她)整理好;
学生不交作业,我不是一味批评,而是关切地问:“你是忘记了?还是不会做?或者是想偷懒?”学生在我真诚的关怀下,一般都跟我说真话。这时,我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对症下药帮他(她)克服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毛病。学生感冒了,我递上热开水,带去看医生……学生在沐浴我春天般温暖的爱时,也给我同样的汇报:关心热爱老师,热爱别人,不跟老师作对,热爱学习。因为教育是师生双向的交流,学生跟你合作了何愁不能把学生教好?
2 培养有爱心的班干部
我常跟学生们说:
“一个家庭要团结,一个集体要团结,一个单位要团结,一个民族要团结,一个国家要团结,社会才会有进步。”我经常在学生中强调:“集体的力量,帮助别人,快乐的是自己。”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感受。我让班干部去管理班级,不是让他们跟老师来告状,而是让他们细心地观察:哪位同学需要你去关心,让你伸出温暖之手。比如:早读有位同学没有拿书出来,值日班干会小声对他(她)说:“该读书了,忘记拿课本来了吗?”再让他(她)跟同桌一起读。自习课,碰到同学没有笔写作业,就向有多余笔的同学借。老师不在,有同学感冒了,首先问寒问暖,递上热开水。同学之间也组成不同的互助组,就连调位,也考虑到同学之间有没有帮助。这样,得到帮助的同学很感激别人的帮助,去帮助别人的同学,自己也得到了快乐。班集体关系非常融洽、团结。上个学期,我们班(五年级1班)能连续八周获得劳动红旗,一个学期获得了十二次劳动红旗。这和全班同学之间的互爱是分不开的。
3 要做学生的好朋友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喜欢以严师的面孔出现,特别是当差生答错或答不上来是,就板着脸孔,简单粗暴地训斥,甚至挖苦。这样,就很难与学生沟通。而我则把学生当作合作伙伴、知心朋友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我们班,老师偶尔写错一个字、读错一个拼音,没有学生会笑话你,而是得到他们真诚的指出或改正。同学回答不上来或答错了,也不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取笑。因为我经常教育学生:学海无涯,我们需要的是互助互爱,不是取笑挖苦。每次考试,我不重在公布每个学生的分数,而是把全班参考人数、总分、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良好人数、良好率、优秀人数、优秀率等公布在黑板上,让他们对比自己,看看自己应该在哪方面有进步。我经常跟学生说:“一个人考得高分,不是高分,全班同学都考得高分,才叫有进步。”通个这样教学,学生都觉得我是爱全班同学的。既不偏重优秀生,也不小看低能生。在这样融洽的集体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都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
4 多尊重学生,多跟学生商量
我们大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小学生也不例外。我在工作中,就经常跟同学商量。比如:大扫除,怎样安排才能做得又快又好;
有同学打架,怎样处理最好……这样看起来,显得老师很无能。其实是培养学生遇事多思考,做学习、工作的主人。学生是最天真纯洁的,他们绝不会因为老师和他们商量今晚布置什么作业,而提出今晚不用做作业。相反,他们会找出最有利于学习的方法,以最高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久而久之,就训练了学生遇事多思考,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5 让学生学会感恩
教师跟班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园;
健康教育;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72-02
以下就以小班《不跟陌生人走》的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体验。
一、案例
小班《不跟陌生人走》,观看视频:巧虎小勇士,小心陌生人。
第一次体验:(师到隔壁教室去了,由客人老师扮的陌生人出现了。)陌:小朋友们好,我是林老师,刚刚你们陈老师让我把你们带到隔壁教室。部分幼儿先起身,看着很多幼儿走了,剩下的幼儿一起跟着走了。老师出现。师:不认识的人你们能跟她走吗?幼:不能……可是她是老师(几名幼儿回答)。师:下次要是有陌生人跟你们说陈老师让我来带你们,能不能跟他走?为什么?幼:不能,因为他说的是假的。
第二次体验:老师离开,由客人老师扮演的陌生人手里拿着糖果进来。陌2:小朋友们好,我这有很好吃的糖果,隔壁教室还很多,跟我一起去吧。幼:不能走,不能吃。老师出现,陌生人离开。师:我们都学会了,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那我们认识的人要带我们走,我们也不能跟他们走。
第三次体验:(主班老师离开,孩子认识的郑老师进来。)郑:今天郑老师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东西(出示玩具并玩起来)。幼儿十分兴奋,对玩具很感兴趣。郑:今天时间不够了,你们跟我到托一班去玩好不好?幼:不好(大多数幼儿回答)。郑:那想来玩的可以跟我去托一班。幼儿大多数都说不愿意。郑:为什么呀?小朋友们都认识我的呀。幼:陈老师不知道(个别幼儿回答)。教师总结:跟熟人走也要经过爸爸妈妈或者老师的同意
二、案例分析
该活动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幼儿的体验。教师围绕“陌生人和熟悉的人来带幼儿走该怎么办”创设了三个不同但相关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不断感受和体验,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1.选取题材分析。该健康教育活动选取的是“陌生人”的题材,与小班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小班幼儿的认知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对其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符合幼儿的需要,比较适合小班幼儿。该案例中,一开始幼儿观看巧虎遇到陌生人的视频,有类似经历的幼儿可以调动原有经验,从心理上回忆以前的经历,具有回顾和反思的性质,从而加深对“不能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的理解。没有这种经历的幼儿则是从心理上经历“巧虎”主体的亲身经历,仿佛自己的经历一般,是属于一种“移情性理解”,也可以强化其“不与陌生人走”的意识。但是单从观看视频上“体验”,幼儿毕竟不能亲身经历,再加上小班幼儿认知理解能力较差,缺乏生活经验,因此仅有心理层面上的“体验”是不够的。老师便围绕“陌生人和熟悉的人来带幼儿走该怎么办”创设了三个不同的情境,让幼儿成为“遇到陌生人”情境中的主体,进行实践层面的亲身体验。
2.体验过程分析。一般来说体验是活动的一个核心环节,因此教师的主要目标要渗透在这个环节中,那如何渗透呢?这就需要教师将活动目标转化成幼儿可以理解的“问题”。“问题”使得活动的核心目标能够和体验直接挂钩,从而推动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在该案例中,教师将核心目标“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跟熟悉的人走”转化成隐形的问题“陌生人带你走,你怎么做”、“熟悉的人带你走,怎么办”,然后创设了三个不同但相关的情境,幼儿在亲身体验这个真实的情境中做出的反应,其实也是他们对于问题“陌生人带你走你怎么办”、“家长或教师不知道的情况下,熟悉的人带你走怎么办”的回答,也是教师检验幼儿认知是否转化为行动的手段。另外,从第一个情境中:陌生人离开,教师出现,问他们“能不能跟她走时?”有的幼儿回答“可是她是老师”。其实这个回答代表了班内大多数幼儿的看法。从这一回答可看出幼儿在体验中是积极调动原有经验和思考的。幼儿在行动之前自己内心会有一个思考:她属于陌生人吗?我能相信她的话吗?我能跟她走吗?这一系列的思考都是这个情境带给幼儿的,这样的思考激活了幼儿的原有经验,变静态经验为动态经验,使得经验在新的情境中产生新的意义。再者,幼儿体验过程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陌生人成功地将班内的幼儿带走,可见多数孩子还未把“不跟陌生人走”这一认知落实到行动中,以消极的体验收尾。而在活动中,最终应该是要让幼儿有一个积极的体验,来正面强化“不能跟陌生人走”的这一行为。因此教师临时生成了一个陌生人通过糖果来引诱孩子的情境。
3.体验结果分析。在这个案例中,幼儿通过三次“体验”,对于“不能跟陌生人走”、“在父母不知道的情况下也不能跟熟悉的人走”有了深刻的认知,在短时间内是忘不了的。同时,体验是幼儿全身心投入的实践活动,幼儿在面对“陌生人”的情境时,首先就要判断:她是陌生人吗?接着思考:我能相信她的话吗?我要跟她走吗?这一系列的判断激活了幼儿的原有经验,产生了新的意义,并运用到新的真实的情境中,锻炼了其思考的能力。最后,从活动结果来看,幼儿群体已经能把“不能跟陌生人走”、“在父母不知道的情况下也不能跟熟悉的人走”落实到行动中了。当然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落实还需要教师的长期教育和家庭配合。
三、存在问题
那是否幼儿体验的结果都能获得健康认识的提高、态度的改善和行为或行为趋势的形成呢?答案是否定的。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体验的效果可能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首先,集体性体验影响了效果的真实性。该案例中,幼儿的体验是很丰富的。但是我们也会发现,三次体验都是幼儿集体式的体验。幼儿处于一个同伴群体中,对三次情境的反应可能不是幼儿个体的反应,而是这个幼儿群体的反应。其实每次体验中并不是所有幼儿的反应都是一样的:比如第一次“陌生人”的情境中,虽然结果是全体幼儿都跟着“陌生人”走,但在过程中,有多名幼儿犹豫不决,有的并不想走。幼儿是喜欢模仿的,模仿使幼儿产生从众的心理,因此当大部分幼儿都站起来准备走时,这种同伴集体行为会影响到幼儿的判断。因此我们就要怀疑这个情境的真实性了,这样的体验结果是幼儿的真实的反应吗?在现实生活中,幼儿会经常这样在一起遇到陌生人吗?有了这么多不确定因素,那这个情境的真实性、有效性就受到质疑了,部分幼儿的反应可能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随大流,那这样的实践过程对他们来说就是“伪体验”了。
四、对策及建议
1.合适的健康教育内容是体验的基础。在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前,老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基础之上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内容。这里的“了解幼儿”,一是指了解幼儿的需要,即了解幼儿在生活中碰到了哪些健康方面的问题,了解幼儿在生活中对哪些与健康有关的知识感兴趣。结合幼儿的需要确定健康教育内容,从而让幼儿更真切地体验。二是指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只有有机结合幼儿的原有经验,才能使得教师设置的体验内容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幼儿能够真实地投入体验。如以上案例,为了排除同伴这个因素影响,使幼儿的体验更加真实有效,在活动中的体验,可以改为个人体验,看效果是否会好些。如让一个陌生人假装是某位幼儿父母的同事,要来接她去一个地方,看该名幼儿是如何反应的;
或者让幼儿轮流单独去旁边的房间里取糖果,房间里有一个“陌生人”,骗幼儿跟他去别的地方取糖果,将幼儿的表现拍摄下来用来讨论。体验中将一对多的模式变为一对一的模式,这样的情境就排除了同伴之间模仿的这个因素。
2.恰当的健康教育目标是体验的关键。由于问题是幼儿体验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它具有导引幼儿体验活动目标的重要作用,还能激发幼儿体验的兴趣、激活幼儿的已有经验。[1]而体验环节的问题是教师从活动核心目标转化过来的,因此恰当的教育目标对于体验环节起着极大的引导作用。在该案例中,教师将核心目标“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跟熟悉的人走”转化成隐形的问题“陌生人带你走你怎么做”、“熟悉的人带你走怎么办”,然后相应创设了三个层层递进的情境,使得幼儿在体验中获得的经验也是层层提升的,并且不断在新的情境中得到运用。
3.儿童经验的追随是体验的核心。从经验与体验的关系的角度上,我们又可以认为,体验的过程就是幼儿由较浅经验水平发展到较高经验水平的实践过程。[2]因此体验环节的设置必须紧紧追随幼儿的经验。教师在幼儿的体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随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生成新的情境。在上述案例中,第二个情境的陌生人再次出现就是临时生成的。因为第一次的体验是消极的,虽然教师多次强调“不能跟陌生人走”,但是由于情境的复杂性,幼儿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她是陌生人吗?”因而最终还是跟她走了,认知与行动没有匹配。教师掌握了幼儿的这一情况,通过强化和再设置一个“陌生人”的情境,幼儿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教师的重点,对于“陌生人”的认识更深了。幼儿第一次体验中获得的关于“什么是真正的陌生人”的新经验就马上运用到了第二次体验“陌生人”的情境中去,就没有跟陌生人走。
以上只是针对一个活动的体验来做的较浅的分析。总之在健康教育活动中,体验内容只有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范围内,与本班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相一致,与幼儿的已有经验相联系,并且是适合幼儿的,也是适宜教学的,才能真正帮助幼儿提高健康认识,抒发健康情感,最终养成健康行为。
教师跟班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态度;
行为;
尊重
片段一:一天下午,幼儿放学时,各班家长都陆续地来园接孩子。我正从二楼教师办公室出来,看到中一班一位家长正领着自己的女儿在教室墙角边轻声地交谈,她的女儿正在大声地哭泣,看到家长说了很多,女儿还是依旧哭泣,她是一脸的茫然,很是无奈。于是,我走近她们,轻声地询问道:“娘俩,怎么了?”家长情绪激动地说:“园长,我正想找你呢,还是让我女儿转学吧!你看她,见到张老师就哭,每天早上来园总是先问我,今天是刘老师带班,还是张老师带班,是刘老师带班就会比较开心,不会闹情绪,要是早上是张老师带班,你看就这个样子。”我说:“没有啊!下午张老师带班的时候,我到过她们班,你女儿一下午都表现挺好的呀!跟小伙伴有说有笑的,平常在班级里也没有听到你女儿哭泣,也没听老师们说起啊!”家长接着说:“有的,怎么会没有,每天都这样,你看现在都还在哭,我看还是算了吧,给女儿转学,换个环境,这样下去可不行,张老师对我女儿太凶,老是要大声地骂她。”我说:“这位家长,你先别激动,你回家再好好想想考虑考虑,我跟她们班主任了解、核实一下你女儿的情况,然后,我们再慢慢商量,好吗?”于是,该家长气愤地带着她的孩子回家了。
片段二:隔天我叫来了她们班的两位班主任,向她们了解这个孩子的情况。当我提起这个家长时,张老师就很激动地接上去说:“她妈妈总是这样的,她女儿又没有哭,我有时跟她说,你女儿有些时候,看看很文静的,有时候脚要翘起来,坐也没坐样,人还趴在桌子上,她妈妈总是说,我家女儿不会的,她在家里什么什么做的可好了……每次我跟她交流的时候,她都这样说。她女儿在家表现怎么怎么的好,肯定不会有这样的表现的,好像是我故意要这样说她的女儿似的,好像对她女儿有成见一样。”刘老师倒是很平静地说:“这位家长也跟我说起过这件事,但是我也没有发现正如她所说的那样,见了张老师就哭,还天天哭见了我还好,在教室里她也表现挺好的呀!和小朋友也相处得不错。早上她也跟我说,要不给她女儿换个幼儿园,换个老师试试。好像听我们班个别家长说她好像已经给她女儿在某某幼儿园报好暑假班了。”听了两位老师的话,我对她们说:“幼儿园班主任就像是一根纽带,它联系着老师和幼儿、老师和老师、幼儿和家长、家长和老师、幼儿和幼儿等等。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将这些关系协调处理好,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一些情况,我们老师都要及时地向家长反映,了解孩子在家里的一些情况。及时更换家园联系栏,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园的活动环节,也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宝贵的育儿经验,当孩子们之间发生矛盾时,或者是在教育问题上存在着疑问的话,我们也要有耐心地讲给家长听,跟家长进行交流,做到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特别是针对这一类的家长,我们更要做好家访工作,平时多跟她交流、沟通,积极争取达成共识,我们要让这些家长知道,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从为了我们的孩子出发,我们老师是会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孩子的。要积极做好家长工作,而且在跟家长沟通时,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要注意讲话的艺术,特别是这样的家长,你们要根据她的一个心理特征,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映孩子的情况,让她去引起注意。你们回去好好想一想。”跟两位老师谈好后,我打算明天跟这位家长好好谈谈。
第二天,我找来了这位家长,请她到办公室谈谈,我语气平静地跟家长把我和老师的意见告诉她,家长还是说:“还是算了吧,让我们转学吧,我已经决定了。”结果,这位家长是等幼儿园放假后就转学了。
这个案例涉及幼儿园园长工作、教师工作和家长工作的开展。只有搞好家园共育赢得家长支持,才能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口碑。所以,我们要发挥好这个桥梁的作用。
一方面,园长对待家长的态度和行为要得当,作为我来说,我没有推卸责任,而是先稳住局面,弄清情况,能够真正地把家长当作幼儿园服务的对象,积极主动地成为家长和教师沟通的桥梁,也去尊重家长的决定。首先,我也考虑到要是让这位家长出去的话,可能她会对外界说我们老师的坏话,以免影响我们幼儿园的形象,但是,我也相信我们的老师是做得好的。再者,刚好是暑假,正好利用这个空挡时间让孩子去适应一下其他幼儿园的氛围,一个在我们幼儿园就读了2年的小朋友和一个适应2个月的同伴,幼儿肯定自己也会感到环境、同伴间的陌生感。我也相信,她会回来的,因为,我发现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家长自身的原因。所以,我们要理解家长,包容她们。
第二,从家长来看,她是自私的,在她的心目中自己的孩子是最完美的,再者她是单亲家庭,母女俩相依相伴,对孩子更是疼爱有加。班主任每次放学后,对她女儿指出来的这些不足之处,她无法接受,总感觉你老师对我的孩子有看法,我觉得我家孩子各方面挺好的呀,从来没有你老师所说的这些毛病的,久而久之,自己的这种想法就会灌输给孩子,就会时不时地去问孩子,张老师今天有没有骂你啊?她对你很凶的噢?所以,我们就要将一学期一次的班级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落实到位,像这一类的家长就必须请她到家长开放日现场来看看,看看她的女儿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和同伴之间的交往情况,还有与其他幼儿进行一个比较。而且,教师要做好家访工作,经常与这些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我们教师都要面对家长的叮嘱和请求,这是家长对我们教师工作责任心的考验,更是拉近家园间情感距离的桥梁,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
第三,从教师方面看:园长对待教师的行为要正确。要告诉老师与家长交流时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艺术,不要以一种说教的方法去说,如,你家孩子怎么怎么不对,这样不好等等,要换种角度,先说一些该幼儿优秀的、表现较好的或者是有进步的地方,然后再委婉地跟家长交谈可以讲讲幼儿的不足之处,也可以适当地给予一点建议。这样的话,家长就比较容易接受,效果也会更好。有句话说得好:“家园如同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当家长反映教师工作的不足之处时,园长不是武断地否定教师,而是尊重、信任教师,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给教师解释说明的机会,这不仅维护了教师的自尊心,使事情真相大白,同时又从中及时发现了教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人是社会中的一员,生活在团体或组织中,都有被尊重、被承认的需要,这会直接影响人在团体组织中的工作积极性。满足教师被尊重、被理解的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幼儿园管理者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
教师跟班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首先,我们班主任老师和任课老师要做好家长会的备课工作。平时我们强调的是教育教学的备课工作,如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等等,但家长会更需要备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备课:
1.备学生前一阶段的具体情况。如前面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前面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得失,但要注意在讲得失时一般讲全班的普遍现象,这些能够让家长看到前一段时间他的孩子在学校的整体情况,也能够让家长看清他孩子所在班级的整体情况。如果在全班家长面前过多的讲述学生个体现象,这会让大部分的家长失去兴趣,进而影响家长会的质量和效果。在备前面学生的得失时还要注意不要过多的讲述成绩,我想,一个真正懂得一些教育方法的家长基本不是从成绩来说成绩了,而是从学生的心理、思想等状况来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我们班主任老师在开家长会时不能过多讲成绩,而是要把重心放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上。现代的家长都重视孩子“情商”的培养,这对我们学生的成功越来越重要,因此家长希望能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上、学生的自我调节上、学生的自我教育上、学生同理心的培养上、学生的人际关系上等等方面得知班主任老师所做出的努力。
今天家长会开始前,有别的班级的学生家长找到我,因为他的孩子与同学之间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希望我能够多给他的孩子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且最好让他孩子与同学之间的不愉快消除掉。今天家长会结束后,我们班级的一位家长就跟我说起,他说他担心的不是孩子的成绩,他担心的是孩子在这样优秀的班级里是否能够快乐的成长。这两个案例其实都是在告诉我们注重孩子心理、思想、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备接下来的班级或年级的工作安排和设想。跟家长聊聊接下来的工作设想和安排是让家长知晓接下来孩子在学校将要做一些什么。因为孩子的成长仅仅靠学校和老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家校联手,甚至要社会教育元素加入。家长知道了孩子在学校将要干一些什么,这对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向和方法是很有影响的,这样家庭教育才能与学校教育无缝对接。另外,告知家长工作设想和安排还是要让家长起到一个督促工作。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在会堂上讲的是口如悬河,但真正实施的不多。告知了家长,也就意味着下一次家长会中需要向家长汇报这些设想的实施情况,这是班主任老师自我加压的一个方式,人在“逼一逼”中会将路走的更远更有成效。
3.备学生培养的建议。这也是家长比较喜欢听的地方,甚至有家长会记一些笔记回家消化。建议一般从心理习惯、身体素质、学科指导等方面进行。比如在今天的家长会中我在学习策略的建议上是这样的:“并举九科、重视五门、狠抓三科、加强双语”,其实也就是让家长跟学生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做一些文章,动用家长的得天独厚的资源,这样可以让我们更有精力去做更棘手的事情。
在建议中,务必要有关于学生的饮食等方面的建议,什么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其实爱就是从这点点滴滴的关心开始的。让家长感知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爱,这有助于家长更加感动,进而更加配合学校、年级和班级的活动等。
其次,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够做到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最佳的方式方法。尽管现在流行家长学校,但绝大多数都是流于形式,很多家长无法得到“家长学校”上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训。因此,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在家长会时也要有对家长“培训”的内容,反正我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同一个孩子,家长遇到这种强加式的培训也是乐意的。但我们在“培训”时不能太突出“培训”的性质,应该是以共同商讨的口气进行,我们家长的素质提高了,我们孩子在家里就更可得到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了。
再次,家长会最好也要做好精致的PPT。很多班主任老师家长会上全凭嘴巴在讲,而没有形象的东西让家长更加记忆深刻,家长会上用PPT有这么几点好处:
1.可以让家长更加清晰班主任老师要讲的内容,对一些重点内容可以更好的做好笔记工作。一个条理清晰的家长会会让家长有所得,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帮助班主任老师更加有条理有强调的讲述一些内容,比如配上学生平时的视频、配上一定的音乐等,这些都能让家长产生兴趣和共鸣,而仅凭一张嘴巴是远远不能做到这些的。
2.家长会上用PPT,可以让家长至少有一种感觉,就是:班主任老师是用心在做事情的。一个老师只要在用心用情用智在做事情,不管事情做的怎么样,首先在态度上可以让家长放心,让家长很放心很乐意地将孩子交给你教育。而且只要班主任老师注意这方面的积累,对今后的工作都大有益处。
第四,家长会不应该是班主任老师唱独角戏,需要调动家长进行有益的沟通和讨论,这是一个有利的和家长沟通的机会,班主任老师可以就一些普遍问题与家长进行商讨,如对自己需要实施的方案等,尽量得到家长的支持。
第五,因为班主任老师不可能对每门学科讲述的面面俱到,所以家长会中可以邀请任课老师到班级就相应学科的注意点跟家长进行阐述。这样可以促进有效的学科教学。
第六,家长会后要对家长会中暴露出的学生问题,跟学生进行沟通并解决,并及时将解决方案和结果跟家长汇报,以期共同解决问题。这是家长会的后期工作,必须要做好做完善,否则家长会要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