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心得体会 >

2023年度前台心得体会【五篇】

时间:2023-06-19 19:1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公司前台实习心得体会范文1作为一名公司办公室文员,不单单要求在自身的提高,而且要求要对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有所了解。一、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初来本公司时,由于行业的区别,及工作性质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前台心得体会【五篇】,供大家参考。

前台心得体会【五篇】

前台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公司前台实习心得体会范文1作为一名公司办公室文员,不单单要求在自身的提高,而且要求要对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有所了解。

一、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初来本公司时,由于行业的区别,及工作性质的不同,确实有过束手无策,好在有同事的帮忙,使我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办公室的工作。我深知,办公室是总经理室直接领导下属的综合管理机构,是沟通内外、联系四面八方的枢纽。办公室的工作千头万绪,有文书处理、档案管理、收发传真、必需品的采买、招待客人及后勤管理等。面对繁杂琐碎的工作,我从陌生到熟悉,凭着对工作的负责精神,秉持着多问和多学的理念,逐步掌握办公室业务流程。

1、严格遵守办公室的各项制度。谨记领导的指示和批评并付诸于实际,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做事要谨慎认真,向领导汇报的材料要仔细检查,日常工作要记录并及时上报;待人处事要有礼貌,对待同事要坦诚宽容;严肃办公室纪律,工作不懈怠,不玩游戏、不闲聊、不做与工作内容无关的事情。

2、认真做好公司的文档工作。对于档案室的文件要按照顺序和分类排好,还要在档案袋上清晰写出档案中文件名称,以便管理和查阅,对于一些人员和公司文件要加密放好。正确及时打印各类文件和资料,认真做好公司有关文件的收发、登记、分递、文印和督办工作;公司所有的文件、审批表、协议书整理归档入册,做好资料归档工作。配合领导在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传达贯彻公司有关会议、文件、批示精神。

3、管理、维护电脑、电话、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准确登记使用情况,及时更换设备耗材。

4、如实做好复印登记工作。做到一张不漏,及时收帐,对于所有现金复印客户做到如实登记,及时上交财务部。

5、按时将复印费、传真费、水电费、等各项费用登记在册,随时备查;每月上报一次办公用品库存情况。

6、做好员工的后勤服务工作。确保大家全心投入工作。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关键措施。在工作中,紧紧把握“理论联系实际”这一主线,努力把知识用到工作实践当中,丰富阅历,扩展视野,使自己尽快地适应工作并成为优秀的工作者。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活动,认真学习规定的学习内容和篇目,坚持每天写工作日志,认真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使自己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为自己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在这一年间,本人能敬业爱岗、全力以赴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工作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有些工作还不够过细,一些工作协调的不是十分到位;第三,自己的文字功底还需加强练习;第四,急需练字,才能更好地从事办公室工作。

在以后走向社会工作时,我想我应努力做到:第一,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第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真正做好领导的助手工作;第三,注重本部门的工作作风建设,加强管理,团结一致,勤奋工作,形成良好的部门工作氛围。不断改进办公室对其他部门的支持能力、服务水平。遵守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维护公司利益,积极为公司创造更高价值,力争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绩。

以上是我对自己已一些缺点的总结及今后在工作中应如何去做好工作的想法,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请各位领导及同事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多批评指正,我会努力成长为一名对公司有用的人才。

公司前台实习心得体会范文2费了很大的周折,来到了这家实习单位,来之不易肯定是没错的,站在这样的位置上,没有别的选择,最首要的肯定是学习,学习校园里所没有涉及的知识,学习人情世故,学习如何谦虚,学习如何创建管理阶层的团队精神,假如人情事故,谦虚,团队精神可以矢量化,我想实习的难易程度或许没有想象那么难。

我的实习工作,在一家家具公司的人事行政部门,与我原来的预期也有了一定的反差,原来打算先做单证,然后等英语考到一定程度就学习做其他深入工作,现在在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文员,文员或许并不是一个起眼的角色,但是我深入地看,事实上文员也分三六九等,有初级,中级,高级文员,高级文员也相当领导的左臂右膀,中级文员也差不多项、相当于助理角色。着手去做,做一个文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个人觉得做一个好的文员,事实上也是做一个副领导去协助领导的动作。我想我现在没有生命宏图大志,或许比起以前的我,现在冷静了,成熟了,我每天的目标仅仅是比昨天做得更好,一个好的文员,打字速度至少在86字以上,公文格式需要了如指掌,所做的事情必须达到不需要领导过目,我想在这样的细节方面,我肯定是需要历练的。在公司的前几天,整天不知道干什么,公司运作很忙,经理忙得喉咙一直咳嗽,临近年末,公司员工人心慌慌,递交辞职报告的也不少,我很想解决,很想解决一些琐碎的事情,尽一个实习生,刚进公司的义务和职责,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事情不了解头绪是无法解决的。所以我想我不是没有远大报复,只是现在没有,我想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做经理的助手,一个值得信赖,高效率的助手。

一直在原地打滚,就一直是一个文员。

做为实习生,其实我的每一天,背着一个比学生更艰巨的角色,学习上出了差错,我不能对自己负责,工作上出了差错,对自己暂且不提,重者将将对公司造成损失,所以我对一个文件,持有校对5遍,8遍都不过分的原则,或许这样的工作,琐碎而无力度,但是假如没有一个很好的文员的辅助,经理主管的工作将会出现一个恶性循环。

公司是一个团队,我是团队中的一员,既然做了,我将全力以赴。

公司前台实习心得体会范文3在进入公司的这段时间,我有过挫折,有过失败,有过沮丧,但我从未放弃,我都挺了过来,因为我相信只要努力,只要坚持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移动公司的前台工作,面对的是所有的用户,是形形色色的人,对前台营业员来说,最主要的是学会与各类用户沟通,要善于总结,记录客户的需求是我们不断进步的追求。

还记得工作中有那么一件事,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天气特别寒冷,一位大爷满面沧桑地来到我们营业厅。远远地,我就看到了他。也许是心有灵犀,他走到了我的营业前台,我热情地招呼道: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大爷依旧站在那里,摩挲着双手不安地说:我想,我想查下话费。也许意识到了什么,我继续招呼道:好的,您请坐。大爷说:没关系,我站着就行了。农村人就是这样,总是特别小心,怕麻烦别人,哪怕你是服务行业,他也是这样小心,我知道这样的人自尊心特别强。我便用地道的方言安抚道:大爷您请坐,我来帮你仔细查查。大爷终于坐了下来,报了号码之后,我发现他的话费每月只是基本月租,本地通话费很少,然后就是大量的梦网信息费用。我便明白了。我赶紧问道:大爷您的手机带了吗?

麻烦您让我看下好吗?大爷里三层外三层地把手机从外套里面的口袋里掏了出来,用微微战抖的手递给我,我发现他的手已经像枯树皮一样的了,那是和我的父亲一样的大手。仔细检查了下手机,我说道:大爷,您的这部手机是山寨手机,它里面出厂时内置了很多的病毒软件,收费的功能特别多。大爷激动地说:那怎么办呀?这手机还能用吗?我继续说道:大爷,您别急,我们中国移动为保护客户的利益,也一直在大力打击山寨手机以及不规范梦网服务商。这样的山寨手机最好还是不要用了。大爷立刻沮丧了:那怎么办呀?我出门卖水果还要靠它联系业务呢。我说怎么费用这么贵呢?移动这么大的公司,很多人都在用移动的卡,不应该乱收费的呀!我想了想说:大爷,您身份证带了吗?我来帮您设个密码吧,帮您仔细查查那些多收取的费用,根据有关条例,多收取的费用是可以为您退费的。大爷的眼睛像是看到了希望,我赶紧把大爷的问题反映到计费中心,求助it人员帮忙计算之前多收取的梦网信息费用。于此同时,我继续安抚道:大爷,您的这部手机也不是不能用,我们只是建议以后不要用这种不正规的山寨机了。我这里可以帮您把梦网信息给关闭掉,以后手机不要乱点,您正常拨打电话,发信息也是可以的。大爷很高兴地连声说好。

前台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3年前的那天,雅典奥运会刚刚结束。在向跆拳道金牌获得者陈诗欣、朱木炎颁授五等景星勋章时,便异常高调地给台湾体育界下达了―个命令性的指标:“前进北京,勇夺七金!”

雅典奥运历史性地获得2金2银1铜,台湾全岛沸腾。“颁奖典礼的时候,在激动的泪水与欢呼声中,台湾2300万人民的心,不论族群、不分老少,全都紧紧地扣在一起。”但豪情万丈的脱口而出“勇夺七金”之后,并未给出更多解释:这个政治性的数字为什么一定是“7”,而不是华人更喜欢的吉利数字?

据台湾《自由时报》事后报道,2004年9月5日,即为陈诗欣、朱木炎颁授勋章的前―天,在慰问体育人士时,问“行政院体育委员会”主委陈全寿:“2008北京奥运很快就到,台湾有没有机会再夺金牌,我们可以拿到几面金牌?”

陈全寿即刻毫不考虑地表态:“要拿五面金牌!”而说“应是五面加上现在两面是七面金牌,2008年,LUCKY7,大家拼了,前进北京、勇夺七金!”并强调:“与政府会做最有力的支持。”

黄金计划

提出7金目标之后3个月,2004年12月3日,作为台湾地区主管体育的最高政府机构,陈全寿任主委的“行政院体委会”便推出“挑战2008精英选手培训计划”;
又过了两个月,2005年2月5日,该计划正式定名为“挑战2008黄金计划”。

长达1.2万字的黄金计划书首先提出“7金”目标,紧接着做出“未来环境分析”:中国大陆2004年雅典奥运会获得32金、17银及14面铜牌,跃升为金牌榜第二名,进步非常显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相对于大陆代表队的风光绚烂,届时台湾参赛成绩如无明显成长,民众高度殷切的期望将顿时落空,势将造成台湾民心士气的重大冲击。

这一分析似乎表明“体委会”已经认定,大陆―定会在北京奥运会上“风光绚烂”取得更大的成绩,故而台湾应不落于人奋起直追。

黄金计划的核心围绕优秀运动员培训展开,先由“体委会”选定14种重点发展运动项目,其中包括8大夺金夺牌项目:跆拳道、射箭、射击、举重、乒乓球、羽球、柔道、垒球;
“主流基础”项目:田径、游泳、体操3种;
“营销台湾”项目:棒球、高尔夫、网球3种。

然后由台湾各单项运动协会成立黄金计划选训小组并制定规则,选拔运动员及其教练。获选以北京奥运为目标的运动员,又分为精英优秀运动选手和A级运动选手。精英选手是台湾北京奥运夺冠的重点培养对象,标准是曾获奥运会前6名、亚运会第1名,或世界排名前50名。

入选的精英选手由教练研拟训练计划及经费需求。而整个黄金计划自2005年始至2008年奥运会结束,4年的总预算为10.86亿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27亿元),这些款项的筹集,除“体委会”原有预算外,不足经费将由“体委会”申请项目增列以获得政府资助。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2年,“体委会”便向“行政院”报备过一个“挑战2008精英夺牌计划”,该计划实施期限为2003年至2008年,执行策略与“挑战2008黄金计划”大同小异,但所需经费高达新台币24亿余元(约6亿元人民币),最后“囿于政府财政困难,尚无法专案予以补助”。

此次10亿新台币预算能逐年获得通过,一则是金额少了一半,二则,恐与雅典奥运夺金之后,台湾对奥运热情大增有关。此外,这当然也是兑现自己“与政府会做最有力支持”表态的具体体现。

精英争议

2005年3月11日,黄金计划正式定名不过一月时间,第一批精英选手6人名单在一场商业赞助活动中出笼。包括射箭女将袁叔琪、跆拳道选手吴燕妮、射击名将林怡君、乒乓球选手庄智渊、吴志祺,羽球小将郑韶婕在内的6名选手,得到企业集团赞助,从2005年1月开始至北京奥运结束,每人每个月获得3万元新台币奖学金。

但这由台湾体育总会会长蔡辰威全力促成的“黄金计划第一炮”,受到媒体质疑。《自由时报》认为,“精英培训”是台湾在北京奥运夺金的正确方向,但按计划,精英选手遴选应有相应规则,此次因一场商业赞助活动出笼的6人名单却全凭“主事者的好恶”。

而活动竟然是台湾体育总会这一民间团体发起,原本应负奥运成败责任的政府机构“体委会”反成列席赞助活动的旁观者,更显角色错位。

另外,按照赞助合同,受赞助选手应于每年度开始前拟订训练及参赛计划,并按季提出具体训练效果与纪录送台湾体育总会审阅,体总也需定期或不定期派人进行辅导视察,“但问题是,体总自从2000年悉尼奥运结束后,早就被虚级化,如何监督这批精英培训选手?”

“‘体委会’不能把责任丢给体总,必须跳出来挑起培训重担!”――如果留心,就会发现,台湾媒体的批评预示了黄金计划随后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管理制度问题,“体委会”、体育总会以及负责运动员具体训练的各单项运动协会的关系错综复杂。

一年时间静悄悄地过去,直到2006年2月9日,“体委会”才推出了自己的黄金计划选手名单。

共有9项运动、22名选手进入精英名单,被列为台湾在奥运会夺牌的种子选手,他们都是北京奥运赛场上值得关注的台湾选手:跆拳道朱木炎、吴燕妮、苏丽文,举重王信渊,射箭王正邦、陈诗园、刘明煌、郭振维、曾丽文、袁叔琪、吴蕙如、赖逸欣,射击黄诗婷,高尔夫曾雅妮,乒乓球庄智渊、蒋澎龙、江宏杰、黄圣盛,羽球郑韶婕.体操黄怡学,网球王宇佐、卢彦勋。

对比上述两个名单,第一次入选的射击选手林怡君和乒乓球选手吴志祺已不在此列,前者因为所擅项目不再是奥运比赛项目,而后者则因成绩下滑。有媒体批评说,跆拳-道在雅典为台湾历史性地夺得2块金牌,此次却只有3名运动员人选,而高尔夫并非奥运项目,却能够入选精英计划,令人诧异。

但“体委会”副主委黄启煌表示,名单已定,未来将每半年检测一次,再作精英选手人数调整。而“体委会”竞技处被要求在一周内完成精英选手的训练计划,随即展开训练工作。

阶段性失利

精英选手训练了10个月之后,第一次真正的挑战来了。

最终目标是北京奥运勇夺7金的“挑战2008黄金计划”,曾提出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阶段性的检测目标,即2006年12月第15届亚运会上,台湾应最少获取15块金牌。

12月1日召开的卡塔尔多哈亚运会上,台湾派出了一支542人的代表团,共获得9金、10银及27铜,在参赛的45个国家及地区中,排名第10。但这9金中,属于奥运正式比赛项目,且与黄金计划重点培养的项目有关的,只有男子棒球队和跆拳道女将苏

丽文两块金牌,台湾媒体由此讥讽“奥运期中考”获得的这9金“成色不佳”,随即引发舆论集体大批判。

“若非中共打压,我们金牌50面以上没有问题,这是非战之罪,没有下不下台的问题。”这是“体委会”主委陈全寿在回答TVBS电视台记者关于多哈失利提问时的回答。

“金牌和打压有什么关系?”记者问。

“派出比台湾强的选手,这不是打压是什么?”陈全寿瞪了记者一眼说。

即便自称“非战之罪”,深绿的陈全寿还是不得不选择引咎辞职,迅速离开了他一手策划并推出的“挑战2008黄金计划”。副主委黄启煌也一并离职。

2007年1月31日,多哈亚运会结束刚刚45天,新任主委杨忠和接替陈全寿职务,开始全面负责黄金计划。

根据刊登于“体委会”主办之《国民体育季刊》2007年第一期上,署名“行政院体育委员会”的主打文章《检讨多哈亚运,展望北京奥运》提供的资料,亚运会结束后,“体委会”组织各单项协会召开检讨会,并总结出十大问题,譬如:

“部分训辅及运科委员忙于公务,无法全心投入,且形式要件审核的时间过多,缺乏走动式辅导的热忱与观念。”“部分单项协会因协会改组或所提之年度训练计划缺乏整体性规划,动辄变更训练计划,致使影响训练效益。”

这些看似坦诚的检讨所真正暴露的问题,正是一年前台湾媒体批评黄金计划第一批选手名单出笼时所指出的台湾体育体制混乱。

多哈亚运会中华台北代表团总领队,中华台北奥委会副主席,也是台湾体育总会副会长蔡赐爵接受《联合报》记者采访时的质疑是对上述总结的回应:“奥委会及体总现在还是藉由政府补助继续运作,如果政府让奥委会及体总存在,为什么不加强这两会的责任与义务?”

在蔡赐爵看来,台湾体总本来就是与各单项协会最密切的,以前挑选运动员组织训练,皆由体总负责时,几乎不会发生辅助工作准备不足的事,现在“体委会”直接面对各单项协会,“亚运检讨会竟然还有各单项提出器材的问题,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政治机关的介入似乎扰乱了台湾备战亚运和奥运的步伐。

今年3月30日,《中国时报》刊出报道《北京夺金计划,三年空转》,认为从2005年到2007年,黄金计划总预算已近40亿元新台币(约10亿元人民币),“黄金计划已成败金计划”。但在随后“体委会”的声明中,这个报道被指责为失实,准确的数字应为5亿新台币(约125亿元人民币)。

“体委会”还说:由于黄金计划占用大量资金,竞技运动的推广经费2007年比2006年减少了13亿元新台币,对于台湾各项竞技运动之社会推广已产生不良影响。究竟是几?

今年以来,新上任的“体委会”主委杨忠和所采取的策略,首先是调整“体委会”多名部门主管,譬如具体负责执行黄金计划的“运动竞技处”处长易人。另―方面,亦表态说,会提高精英选手的遴选标准,更换人选,并定期组织检测工作。

2007年是各国及地区选手通过国际比赛获得奥运资格的重要一年。目前台湾男子铅球选手张铭煌,女垒和射箭队已获得奥运参赛资格,其余的项目都要待日后资格赛成绩而定。张铭煌在多哈亚运会上第一次为台湾夺得铅球铜牌,在奔赴多哈之前,他曾在北京接受国家田径队王平教练指导,进行封闭训练。

3年以来,政府主导下的黄金计划进行得磕磕绊绊,那么,2008年台湾能够挑战成功,完成提出的政治目标――7块金牌吗?

中华台北奥委会副主席蔡赐爵的回答是:“我甚至认为维持雅典奥运的两金已不错了。”在接受《联合报》专访时,蔡赐爵说想在奥运夺金必须是“有机会、有实力项目”,但台湾―直“把太多金牌放在有机会、没实力项目,这样怎么达到目标?”

蔡赐爵认为,如果台湾要在北京奥运摘金.还是曾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两金一银的跆拳道和夺得一银一铜的射箭最有可能,但夺金希望跆拳道大于射箭,夺牌希望射箭大于跆拳道。“射箭实力还不如韩国,抢金要靠机会。”而跆拳道几名台湾重点培训选手都是世界前三,机会大得多。

事实上,早在2005年12月,台湾前“体委会”运动竞技处处长彭台临在参加一个名为“2008奥运夺金策略”的研讨会时就曾表态,北京奥运,台湾的目标应该是四金,主要夺金项目是跆拳道、射箭、射击、桌球、举重、柔道、棒球及垒球等8种运动,但他认为,在台湾最受欢迎的项目棒球、垒球夺牌的希望愈来愈渺茫,而且“比较合理的应该是三金”。

彭台临2004年领军在雅典奥运历史性地夺得2金之后,急流勇退,不再主管台湾竞技体育,但他撰写了《唤醒奥林匹克精神》一书分析台湾雅典奥运金牌之路,可谓对台湾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了如指掌。

“奥运金牌的预测不是随口说说!”彭台临说:“世界锦标赛的竞争程度最接近奥运水平,平均每5个世锦赛冠军选手才会诞生1名奥运金牌得主。若要夺下7金,至少要有35名世界冠军选手,台湾有这么多世界级好手吗?”

前台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从家计到社会公益,她挑起一生永远放不下的担子

马爱珍原籍河南省南阳市,9岁到台湾,50多年前落居台湾新竹,从小家境清寒,以挑水贩卖为生。成长之后,挑起家计,挑起为经济、为人权、为公益事业奔走呼号的责任。她为着一个信念、一份对祖国奉献的爱心、一份助人为乐的爱好、一份责任感及使命感而坚持下去,这就是目前在全球拥有7家分公司的台湾常富集团董事长马爱珍一生的精神写照。

回想起走过的50多年,马爱珍心中五味杂陈,但对她来说,却是无怨无悔。其间她做过挑水女童、参选过台湾区中国小姐选拔、当过飞官夫人,26岁丧夫、做了遗腹予的妈妈,也做过贸易公司老板兼雇员、当选过台湾10大杰出女青年、1980年当选模范母亲,等等。在马爱珍看来,人生该受过的磨难,该有的荣耀,她都亲历了。现在的她,只想在有生之年,为海峡两岸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妇女及农业科技交流的桥梁

1993年。中南海,时任国家主席的亲切接见了马爱珍,并希望这位台湾知名人士能为两岸的经济往来多作贡献,她因此也成为国家领导人第一个在中南海正式接见的台湾企业界人士。1999年,她再次得到的接见;
2000年,她受到了的接见;
2003年,她又受到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接见。这些年来,她没有辜负诸多国家领导人的期望,多次率台湾工商团体、妇女团体、教育团体、农业团体等访问过辽宁、北京、上海、黑龙江、四川等地,参加无数次两岸洽谈会,各行业的投资金额非常庞大。

1999年,马爱珍在台发起“马大姐专线”,专为大陆新娘提供认识台湾风土民情风、排解两岸婚姻纠纷的渠道,帮助她们尽快融入台湾的社会生活,接济生活贫困的家庭,让她们接受培训,顺利就业。

2006年,她扩大了“马大姐专线”,在台发起成立了“华丽关怀妇女协会”,为日益增多的大陆新娘提供更便捷更完善的生活服务。根据协会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万多位来台大陆新娘受益。目前,该协会更扩大深入到在台大陆新娘家中的儿童福利服务问题,扛起大陆在台妇幼亲子的社会服务工作。

1999年,马爱珍率台湾女企业家协会会员来京参加两岸妇女经贸合作研讨会,2000年率团来京参加两岸妇女发展交流研讨会,2001年在台北主办妇女经贸论坛,2002年当选为台湾地区“工商建设研究会”理事长。此后,马爱珍更多次以“建研会”、台湾农渔业产销联盟协会、台湾女企业家协会理事长身份率团到大陆各省市区进行农、妇企业交流论坛活动,为两岸下岗妇女技术培训奔走,使其得到再就业的机会;
她与北大、清华两所大学合作,开发台商在大陆高端企业研修班,请来高级官员、知名学者,介绍大陆经济形势、投资政策以及相关法规,借以让台商快速熟悉大陆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尽快投入其中,成效显著,得到台商们热情回响。

国家利益为先个人利益在后

马爱珍告诉《经济》记者:“早在2005年前后,我就上书时任商务部长,想申请一个集进出口、批发、零售于一体的经营执照,最后获批了。当时有很多朋友打电话说:‘马大姐你真厉害,开了先河了。’甚至还有人跟我说,你把执照借给我,我一年给你几个亿,我拒绝了。没有好的项目,我宁愿不做,把执照退还给国家,决不辜负国家对我的信任。”

经过多年的考察,目前马爱珍正在筹备启动两个项目,一个是在北京建立台湾经营中心,另一个是在上海新浦东正在装修的“五角大厦”占据其中约10万平方米的一角,建立“台湾商品交易中心”。

关于投资,马爱珍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在大陆打造一个“台湾城”,城内集台湾23个县市零售、批发、物流、餐饮、酒店旅馆、娱乐于一体,台湾的小吃、农产品、以及原住民文化产业都能在这个城中展现,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台湾的缩影。目前她已在各省进行考察,以高标准寻求合作伙伴,她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搭建这个平台,让更多的台商进入大陆,创造更多的经贸商机,同时亦可借此平台推动两岸农渔业合作,进而提高大陆农副产品附加价值。这将是惠及两岸经贸、创造大陆更多就业机会的经济合作项目。

在最关键时刻,做最关键的事情

前台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少年;
后台行为;
社会化媒体;
青少年犯罪

最新的调查显示,56.4%广州青年“微族”每天花5小时以上织围脖,超八成青年是“微博控”。虽然在社会化网络时代蚂蚁都能够拥有自己的扩音器,但是社会媒体在提供交往便利与信息共享的同时也容易使人们沉迷于其中甚至被不健康和有害的信息所影响,从而影响到日生常活中的社会行为。这一点对于青少年来说,显得尤为突出。

一、不雅“门”事件冲击着青少年心理与生理防线

2008年,香港娱乐圈的开年大事“艳照门”事件不仅让香港娱乐界炸开了锅,更是打开了网络不雅“门”事件的潘多拉魔盒。作为一种媒介景观,不雅“门”事件呈现给社会成员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官上的性体验。青少年群体在这种开放式的信息系统里,接受的信息和体验是超越他们所处的年龄段所应接受的。在社会化媒体传播过程中,其影响被进一步放大,心智和生理还没有成熟的青少年群体被这些景观所吸引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内心本能的欲望。随着更多不雅“门”事件的涌现和当事人与青少年群体的接近性,进一步打开他们欲望的天窗。

香港明星的艳照门事件后,网络上尤其是热门论坛、社区和微博上每隔若干时间就会出现一个与性有关的“门”事件。正如南方网在2009年9月16日做的第十期“网民记事簿”编者前言所述“年年都有‘门’,最近特别多。继慈溪职高‘门’事件后,网上又爆出‘秋千门’、‘网吧门’,一个比一个露骨,而且这些‘门’都与学生有关。”

在众多责问声中,各种不雅事件依然在不断发生。摄影摄像科技的进步和工具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和场所进行拍摄,包括各种自拍、偷拍等,这些为各种门事件的频发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但更为关键的是,在技术革新的前提下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在发生着变化。过去在传统社会引以为耻的身体、房中私生活等行为,在媒体符号化消费的刺激下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消费这些信息的同时开始模仿这些行为,并将其进一步扩散到日常生活中。这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来说更为明显。流程如图如下所示:

媒介影像通过符号化对社会的影响

透过这些门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媒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社会化媒介通过拟像再现使得青少年获得超越年龄所应经历的体验,从而产生各种幻想和好奇冲动,经过多次模仿形成了身体社会学。

由于信息的开放与接触的低门槛,青少年的性知识迅速膨胀并超出了其年龄段所习取的。这些没有经过筛选的性知识不仅不利于青少年对性知识和的合理判断,反而激发了他们内心潜在的力比多能量。随着观念的改变,青少年性体验的快餐化不仅表现为网络上诸多的“门”事件,而且在现实中还有很多与性相关的越轨行为在发生。性体验的快餐化冲击着青少年心理与生理防线,使青少年性体验有着低龄化的趋向。青少年性知识“内爆”的后果之一就是性体验年龄提前、性犯罪低龄化。香港家计会一项性知识调查显示,被访青少年里最早在9岁、10岁就已有了性经验,而且性生活频率有上升趋势、增多。

二、社会化媒体下青少年后台行为的暴露

梅洛维茨曾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指出电子媒介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场景,新媒介倾向于分割现存的社会信息系统,它允许个人形成“更深的”后台区域和“更前的”前台区域。在他看来电子媒介具有“后台区域偏向”,因为电子媒介将过去限于私下交往的信息公开了,将过去人们直接而密切观察时所交换的信息也播放了出来。这时候,原本属于后区的行为被电子媒介摆到了大庭广众之下。

对于社会化媒体,这种现象较之于梅洛维茨生活的收音机、电视等电子媒介更加明显。除去极端的“门”事件,最常见的博客、微博、个人社区等每天都在发生着后台行为被暴露的现象。社会化媒体的内容自我生产和自我更新等功能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与生俱来的表演欲和虚荣感。日本学者中野收认为,成长于大众传播媒介时代中的现代人,内心就像容器是孤立、封闭的。人们为了摆脱这种封闭的状态渴望与他人交流,可是由于容器的局限这种交流很难深入到彼此的内心以及窥探他人的后台行为。社会化媒体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些需求,网络社会的匿名性可以让人们随意地呈现自己的后台行为,通过社会化媒体的放大来向其他分散的群体提供刺激,满足他人的窥视欲望。作为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很强的青少年在陶醉于窥视他人后台行为的中,有意或无意地学习模仿着这些行为。无疑,这是导致网络社会中青少年群体后台行为的日益暴露的重要外部推动力。

当社会化媒体营造的新场景出现后,在混合场景中出现的前后台行为的动态变化是不易为人们所察觉的。因为新的媒介提供了新的社会生活场景,生活在这个场景中的人们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场景下的情景定义。

在梅洛维茨看来,电子媒介营造的混合场景中人们的表演出现了一种新的行为——中区行为,因为在表演的现场观众可以同时看到部分传统上的后台行为和前台行为。在中区人们的行为不再拥有必要的后台时间和空间,前台行为和后台行为都不再具备极端性,二者中间有着一个模糊的地区。

在网络时代,社会化媒体更具有后台的偏向,这种后台的偏向随着时间增长会更加明显。现实中,人们可以把暴露的后台行为转化为相对传统的前台行为,一旦表演者认为他人对自己的控制和限制越来越少就会使更多的后区行为暴露出来,这就是后台行为的前台化。

例如,凤凰网曾经策划一期“公共场所不是激情地”的专题,直指青少年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越来越来超出社会应有的道德伦理规范。公交车上学生情侣大胆搂抱;
公园里当着公众在亲吻;
中学生在地铁里用手机旁若无人地看着色情视频等等。凡此种种,都在表明青少年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后台区域在退缩前台区域在不断地扩张。这种前台区域和后台区域界限的不断变化,使得个人的空间一次一次地在失守。在表演情景的不断改变下,青少年群体也模糊了自己所要面对的观众。

三、社会化媒体与青少年性犯罪

和当年美国传播学者伯格纳研究电视暴力的内容对于观众的影响一样,当前社会化媒体的后台偏向使得诸多个体后台区域和后台行为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这些内容对于青少年来说,影响是巨大的,这已经在目前种种现象上得到了验证。其中,一个重要而让人担忧的方面就是青少年性犯罪的增加和性犯罪年龄的低龄化。从近年来各种媒体报道可以看出,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纵观各种青少年性犯罪案例可以得出其犯罪具有低龄化,团体化,成人化,手段残忍等特征。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还是一个成长的阶段。这个群体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弱、模仿力强、好冲动,经不起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容易误入歧途从而走上犯罪道路。尤其是目前社会上的一些低级趣味的文化,激发了青少年们跃跃欲试的心理,所以在青少年犯罪中性犯罪的比例正在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表现。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影响。例如《东南早报》2009年3月份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福建省德化县赤水镇16岁的周某,因受网络黄色信息影响,为寻求刺激,采取暴力威胁等手段,先后对三名女性实施犯罪行为。而且几名受害的女学生都是未成年人。由于经常上网,周某从网络上看了很多色情的图片及视频,在与网友的交流中有意地学习了很多作案的技巧。现实中辍学的他,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产生了淫邪的念头,于是就作案了。

前台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4月13日在复旦大学举办的小布什政府外交政策与中美及的学术研讨会上,台湾“美国研究学会”理事长、“国发院长”关中第一个作了主题发言。

关中此行在台湾媒体引发了猜测,因为来大陆前三天他赴中央会见了高层人土。据台湾媒体援引中央核心人士的话说,“连战访大陆具体行程尚未敲定,一切只等幕僚作业完成。”

但秘书长林丰正向媒体表示,关中是以“美国研究学会”理事长身份,率团赴大陆,连战已“准假”,外界毋须过度联想。

无论怎样,“这样的机会比较难得,海峡两岸的直接沟通,做不做稿子我都想听听。”一位上海媒体同仁告诉《望东方周刊》。

“去年在台湾时,就有人告诉我,还没有同大陆直接沟通的渠道。”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孙哲说,“这种状况实在早就应该得到改变了。”

两岸关系话题再度“升温”

事实上,从江丙坤率领中国代表团打破56年的“隔绝”前来大陆访问开始,两岸关系的话题再度在媒体上“升温”。

而就在复旦大学会议5天之后,4月18日,秘书长林丰正和“文传会”主委张荣恭抵达北京,就连战具体的访问行程与大陆方面开始最后敲定。

同一天,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在北京宣布,中共中央和总书记欢迎并邀请宋楚瑜主席率领亲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

“希望亲民党方面尽快派员来大陆,就宋主席来访有关事宜的安排进行磋商。我们相信,宋主席的来访将有助于促进两岸交流,有助于促进两岸关系的缓和与稳定。”陈云林说。

据报道,宋楚瑜已预定5月上旬赴大陆,并将与会谈,洽谈两岸关系。

由亚太台商联合总会主办的首届“两岸论坛”,与此同时也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台湾中央常务委员吴敦义等出席主讲,与会者就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作讨论。

亚太台商联会总会创会总会长潘汉唐表示,他希望论坛可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议题向两岸靠拢”

“在座的台湾客人应该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在4月3日的会议上,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倪世雄教授在致欢迎辞中说,“去年在台湾开研讨会,玉铭、阳山……你们都在,我们度过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时光。”

倪世雄如此亲切地直呼台湾同行的名字,这样的亲和力立即感染了每一位与会者。

虽然,研讨会的主题是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全面外交政策,但与会者,尤其是台湾学者,更想谈的是两岸关系,“议题向两岸靠拢”。

孙哲教授作为大陆方面的首位发言者,作了题为《布什的外交革命》的演讲。但接下来,话题发生了非常有意思的变化。

“在台湾,很能感受到美国涉台政策的变化。”在对孙哲的发言作简单评论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杨泰顺便把话题直接引向了中美关系与两岸关系。

他说,去年“双十”演讲稿事先给美国看过,但陈在演讲时做了即兴发挥,造成了美国的不满,认为不诚信。所以,“这样才会有的威尔访华时,在香港发表对台‘不友善’的谈话。”

复旦大学年轻的美国研究学者信强在作关于美国和台湾地区自由贸易区谈判前景发言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台湾前“新闻局局长”邵玉铭,也“借题发挥”,畅谈对两岸关系的看法和建议。

他认为,没有意识到两岸“三通”对台湾的重要性,特别是经贸方面,“台湾和大陆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因为距离近。”

“这一点,台湾企业就很清楚。”邵玉铭说。搞了一个反对大陆《国家法》的“3・26”游行,但不管是发起人名单上,还是游行队伍里,几乎没有企业界人士。台湾企业四巨子――王永庆、张荣发、许文龙和高清愿历来都表示要和大陆维持互利关系,但台当局似乎不明白这个趋势。

在研讨会的茶歇时间,大家交流的话题更是紧密围绕。孙哲对《望东方周刊》说:“会后大家一起打高尔夫球的时候,又谈了很多想法,话题涉及范围很广。比如,即将到来的连战来访新闻、对继任主席的猜测、对岛内民意变化的讨论等。”

朝着努力的方向前进

旁听者或会认为,大陆和台湾学者坐下来谈话,可以很容易地从普通话的腔调中听出,谁是大陆人,谁是台湾人。但事实并非如此。

与会的台湾学者中,年长者的口音与大陆人并无差别,只有较年轻的学者口中带有较明显的“台湾腔”。

第一次来复旦的杨泰顺教授,谈到了对于目前状况的一些担忧:“台湾开始实施‘本土化’政策。台湾有些学校已经不教中国大陆的历史和地理了,小学就已经开始强化台湾语文教学,甚至还有人称孙中山是外国人。”

作为老一代台湾人,仍然不改大陆家乡口音的关中先生,对于中国的统一从来就没有怀疑过。他强调,“不管怎样,大陆要让台湾人民感觉到统一要比‘’好,这是釜底抽薪。”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是以时间换空间。时代在变,潮流在变,但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希望做好充分准备,把握有限的时间,朝着努力的方向前进。”关中说。

面对此情此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沈丁立教授感言:“我非常感谢你们把话说出来,我能感觉到你们的诚恳。你诚恳,我诚恳,这样我们即使会有不一样的观点,但我们是相互尊重的,我们就会成为朋友。”

沟通之后就不再陌生

台湾学者希望更多地了解大陆学者的观点,了解大陆社会的现状。这种心情是迫切的。

给记者印象很深刻的,是接连有三位台湾学者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国家法》制定后,美国似乎没有激烈地反对,连赖斯表态都只是公式化的,“是不是大陆方面在出台该法之前与美国有过沟通?”

面对类似这样的提问,中方学者并没有回避,而是尽可能地就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进行“释疑解惑”。

在自由讨论时间,台湾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教授陈一新就解决“会不会留隐患”向大陆学者作了询问。

倪世雄教授解答说,邓小平生前讲过,他一生中留下遗憾,就是看不到的解决:现在,是要努力去完成邓小平的遗愿,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不要让台海发生武力对抗的局面。

“听到倪老师这么说,我可以‘不留隐患’地回去了。”陈一新风趣地说。在场的台湾学者频频点头。

重要的是,双方的交流和沟通不但能明晰彼此的想法,而且使得在更好地了解对方时“有道可循”。

休息时,与会的一位台湾金融界女士和《隙望东方周刊》记者闲聊,说起上海好像没有比较浓的酸奶。此话让记者很诧异,因为她是经常来上海谈生意的老客人了,却连上海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奶制品也不太清楚。后来才得知,她每次来上海,基本上都是和台湾圈子的人打交道,直接与上海本地人接触不多。

同样,亲身体会大陆的变化,就会对大陆的发展和进步有更好的了解。邵玉铭10多年前来过上海,他当时的印象是越往南走,城市的灯光熄得越晚。比如,北京晚上8点熄灯,上海9点,广州10点,香港1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