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心得体会 >

2023年度课题培训心得体会【五篇】

时间:2023-06-28 20:1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除去人在囧途的尴尬,xx之行的目的地却很令人振奋。我想是前方刺激了人们想要身在旅途的心。xx校园以激情的喷泉洗涤了一颗颗因旅途而倦怠的心。安静整洁的校园、蜿蜒曲折的石子路、硕果累累的柿子树、充满人文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课题培训心得体会【五篇】,供大家参考。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五篇】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除去人在囧途的尴尬,xx之行的目的地却很令人振奋。我想是前方刺激了人们想要身在旅途的心。

xx校园以激情的喷泉洗涤了一颗颗因旅途而倦怠的心。安静整洁的校园、蜿蜒曲折的石子路、硕果累累的柿子树、充满人文气息和人性关怀的路牌、张扬的路灯都以独特的魅力传达了xx的特色。整个校园处处是警语,整个校园处处是文化。这里是儒家文化的传扬地,这里是激情投入的青春洗练场。

xx人是激情投入的一群。教师编写的导学案彰显了每堂课的重难点,指明了学生学习的方向。学生每日的计划和反思积淀了铺向成功与理想的脚印。xx人是求是务实的一群。他们激情投入,他们脚踏实地。他们高蹈了阅读的重大意义,他们拉长了课堂时间的长度,他们拉大了课堂容量的厚度,更是他们强调了读书对于生命的力度。

xx人激情投入,是因为他们相信未来;
xx人求是务实,是因为他们享受旅途的精彩的过程;
xx人积极奋进,是因为他们相信团队的力量并拥有团队的精神。

当旅途疲惫时,他们用韵律操洗去身上的征尘;
当旅途受挫时,他们用学科会议整理心灵的困惑;
当旅途艰难时,他们用团队战胜重重困难。他们激情投入,是因为他们正在享受旅途的过程,或艰辛,或愉悦,他们正在路上。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培养造就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提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基本要求。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与问题,提出从学员实际出发,构建既有理论性、实践性,又体现创新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司法行政系统;干部培训;课程体系;模块化

遵循干部成长规律,立足于提升干部素质和能力,突出问题导向,提高干部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对于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发挥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在全省法学教育和政法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和“排头兵”作用,加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干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法治素养和业务能力,2016年1月14日、15日,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在牡丹江市开展了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座谈交流、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调研结束后我们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用以指导今后的培训工作。这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市、区局领导、基层司法所长和社区干部,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0份。

一、培训需求的调研结果与分析

过去一段时间里,一些培训机构对培训需求缺乏深入分析,有的培训机构苦于拿不出紧密联系实际的高质量课程,只能“有什么就教什么”“会什么就讲什么”,内容陈旧,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需求贴得不紧,缺乏针对性,甚至“自娱自乐”,不受干部欢迎[1]。在问卷调查中,有67%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前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未能很好地贴近基层干部的现实需要,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学理性强实践性弱,致使干部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培训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创新充实.从问卷调查情况看,干部培训内容需求呈现出多元性、时代性的鲜明特点。在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科学人文素养四个选项中,对科学人文素养、业务知识的需求分列前两位,需求度最高。其中有51%的调查对象选择了科学人文素养,这说明司法行政系统干部对除对法律法规、政策理论保持正常需求外,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提升意识十分强烈。急切需要开展哲学、历史文化、伦理、环境保护、社交礼仪、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干部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调研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在司法行政系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对了解和分析目前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状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培训课程体系是指构建培训课程的形式和结构,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性的培训课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2]。在培训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课程体系重要性最高,比重最大,难度系数最复杂。培训课程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满足受训单位和受训干部培训需求,保证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受训干部工作技能。从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和关联度来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必须以坚持问题为导向,确保培训课程体系的针对性;以干部的成长发展为路径,确保培训课程体系的层次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确保培训课程体系的适用性。我们认为,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既要符合干部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既要体现培训目标,又要满足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个人需求;既要考虑历史延续性而涵盖已开设的教学专题,又要顾及完备性和前瞻性而设计一定数量新的教学专题;既要强化创新性和开放性,又要保持课程的相对稳定性和成熟性。总地来说,应具体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第一,既要突出能力培训,又要强化党性锻炼;既要促进党的事业和执政党建设的发展,又要帮助和促进干部全面健康成长。第二,既要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金融等知识教育,还要紧密结合国内外以及本地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培养干部的领导能力。第三,既要注重干部的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提升,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教育培训。第四,既要设置共性化课程,还要设置适应不同类型学员、不同知识结构和能力差异的个性化课程,实现课程设置的多样性。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打好一个基础———真正懂得干部

无论是干部成长还是干部教育,其主体、核心和焦点都是干部。只有研究干部、懂得干部,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为干部服务。否则培训一定会有所偏差,不可能有较好的质量和效益。做好干部培训工作,首要的就是要研究干部现状,了解干部的知识结构,掌握干部的思想状态,把握干部的学习需求,研究干部的学习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遵循干部学习特点,尊重干部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干部学习内生动力,按需施教,防止有什么就讲什么,不管什么人内容都一样,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二)处理好一个关系———培训需求关系

事实证明,真正解决问题的教育培训才是好的教育培训。干部培训要紧紧围绕事业发展、干部履职尽责和个人成长中突出的问题,紧紧围绕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个人需求,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真正做到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绝不能为培训而培训[3]。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培训前课程需求调研与分析工作。培训课程需求调研与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学员所必须掌握的、用来执行工作任务的、符合培训课程目标的工作知识和技能[4]。培训课程需求分析实施过程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确定调查分析对象;步骤二:选定调查分析方法;步骤三:设计调查问卷工具;步骤四:实施课程需求调研;步骤五:汇总分析课程需求。

(三)把握一个关键———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

综合调研结果和近年来的不断探索、积累,根据中共中央《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黑龙江省委《关于贯彻落实〈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的意见》和省委组织部《黑龙江省干部教育培训十二项重点改革项目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的要求,我们初步的设计思路是:司法行政系统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应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政策法规教育、业务知识培训、人文素养教育四大体系,主要由八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包括若干课程。

1.政治理论教育体系

重点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国史、国情形势等教育培训,引导干部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模块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课程:(1)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模块二:廉政建设与党性修养。包括课程:(1)党风廉政建设与惩防体系;(2)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意识;(3)加强领导干部官德建设。

2.政策法规教育体系

重点加强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教育,开展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重大决策部署的培训,提高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模块三:依法治国。包括课程:(1)法治政府与依法行政;(2)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制度研究;(3)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核心地位;(4)权力清单与政府职能的转变;(5)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路径;(6)法治监督与权力制约;(7)社会治理法治化与社会稳定;(8)刑法的理念与刑事法治;(9)刑事诉讼法中的行刑权;(10)治安管理处罚法在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11)社会治理法治化与社会稳定;(12)我国的犯罪、形势政策和犯罪预防。

3.业务知识培训体系

根据干部岗位特点和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知识的培训,加强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培训,帮助干部提高专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模块四:专业技能。包括课程:(1)人民调解与和谐社会构建;(2)社区矫正的现实问题与发展方向;(3)法律援助法与实践;(4)刑事诉讼中的司法鉴定;(5)公证公信力和当前公证工作;(6)法制宣传教育创新研究;(7)职务犯罪问题研究;(8)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的热点问题。

4.人文素养教育体系

按照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要求,开展哲学、历史、科技、文学、艺术和军事、外交、民族、宗教、保密、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培训,帮助干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模块五:领导能力与道德修养。包括课程:(1)礼仪文化与职业形象塑造;(2)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理与媒体沟通;(3)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4)中国传统文化;(5)公文写作处理实务;(6)新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7)当前反恐形势及反恐法解读;(8)保卫工作的历史回顾及新时期使命。模块六:心理调适与身心健康。包括课程:(1)领导干部的行政压力与心理调适;(2)用心构建良好的工作互动关系;(3)健康新理念;(4)拓展训练。模块七:公共行政管理。包括课程:(1)社会保障与民生问题;(2)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解读;(3)当前形势分析(国际政治形势、全省经济形势);(4)提高政府的执政力和公信力,增强行政效能。模块八:教育培训基地现场教学。课程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进一步深入调研,充分掌握培训对象的需求,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动态化、课程供给菜单化。

(四)抓好一个重点———培训课程体系评估

在培训活动结束后,培训机构应围绕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对解决问题的帮助等问题,展开培训课程体系评估工作,这样有助于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为今后培训工作的改善奠定基础。课程体系评估的工具可以采用柯式四级评估模式。做好培训课程体系评价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明确培训对象是评价的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具体操作部门应给予每一位培训对象参与评价的机会,并赋予相应的评价权利。2.评价结果要与培训者业绩考核相挂钩。通过具体的管理措施,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师尤其是骨干培训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积极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培训机构应该充分发挥课程体系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不断更新完善培训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培训者教学科研能力.

作者:孟霁雨 单位: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晓山.话说干部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55.

[2]陶永进.员工培训管理实训实战实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5.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一、新课和背景下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不足

1.请专家开讲座,或组织教师观看新课程典型课教学案例和点评,在内容上是新课程的,而培训方法上参训教师还是处于被动地位。讲座者滔滔不绝满堂灌,听讲者心动但无行动;典型课教学生动多彩,听课者却望课兴叹。这种培训以教为主,没有足够关注参训者的已有经验、创造性和行动能力,实际上仍属于“输血”型,而非“造血”型,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2.采用“参与式”培训形式,组织参训教师合作研讨,往往半途而废。由于参训教师习惯于听“专家”讲座,普遍不积极参与;培训者自己没有接受过参与式培训,或没有组织参与式培训的能力和自信;缺乏参与式培训资源等原因,当参训教师发言不积极,或出现冷场时,培训者就用自己的讲授来维持课堂秩序,走回“教师讲,学生听、记”的老路。

3.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经常不得而终。“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主张“先问题,后学习”,其前提是参训者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提出问题。但广大的参训教师由于工作负担重,没有多少时间用于学习,因而对培训教材内容不熟悉。同时,许多教师形成了“培训就是听课、考试”的定势思维,没有养成反思和分析的习惯,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由大屏幕代替黑板,幻灯代替投影仪,电脑(鼠标、键盘)代替粉笔。多媒体应是集声音、图像、动作、文本等于一体的教学手段,可以刺激参训教师的多种感官,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但许多培训课上,大屏幕呈现的只是培训者的标题“板书”和原来可抄在黑板上(或口述)的知识要点。尽管出现一些图片,但多是静止的画面,缺少动画、视频、声频等,效果不理想。看来培训手段现代化绝不代表培训者教学思想的现代化。

5.“菜单式”培训形似本非,貌合神离。采用“菜单式”培训模式,要从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激发参训教师的内在动机,针对不同参训教师的需要实施培训;要经过开放性选题阶段。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人力、物力,乡镇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配合,教师主体性的发挥等因素,制约了“菜单选题”的可行性、真实性、典型性、代表性。在教师培训教材上,目前,教师培训机构自主性不足,统一订购、材现象仍然存在;面对人数众多的参训者,教师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执行只能统一。这些原因,使得“菜单”单调,难调众口。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训应该注意的要点

1.创造条件,让一线教师参加较高水平的培训。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专家的引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保证,他们对新课程理论和实施方法把握准确,他们研究、解决的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形成和导向问题。但这一切广大一线教师,尤其是条件落后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常常无缘涉及。他们接受的是最基层的培训,其效果是一般化的。所以,领导部门要创造条件,让一线教师有机会参加多种形式的、较高水平的培训,要在培训经费、培训形式、组织实施等方面给予可靠的保证,使培训的次数、覆盖面、档次、效果得到全面提高。

2.重视培训中的实践指导。

第一,在培训过程中,教师接受了许多理论知识,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但到了教学实践中,仍然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如果培训过程注重实践指导,进行教学演示,教师将会在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自主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和管理自我的学习。通过培训,教师对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教学指导的具体步骤有了系统的了解,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中可能出现机械的,程序化、模式化的势态。培训者如果在培训过程中设置具体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让接受培训的教师领略到活学活用,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科学开发自主学习的若干不同变式,就会使广大教师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指导,看到自主学习的生机与活力,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奠定成功的基础。

第二,培训大多是以学理论、听经验介绍、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而接受培训的教师往往缺少尝试练习。我们在一次新教材校本培训中,根据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知识,让教师设计课型,轮流展示,然后大家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就启发我们,培训过程应是一个互动提高的过程。

第三,要对接受培训教师的教学跟踪指导。经过培训后,教师学到了理论,掌握了方法,进行了尝试,必将给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工作带来蓬勃生机。但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里的一项重要实践,在不断深化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所以培训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跟踪指导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培训人员应通过巡回指导,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和教师建立联系机制,让专家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重视新课程培训后的再培训工作。

培训是否有实效还要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是否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学校需要在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中做好工作。

校本教研工作的核心形式主要包括自我反思、问伴互助、专业引领。自我反思是教师把读书和学习作为工作的必需,养成在研究状态下的职业生活方式。同时在新课程背景下,只有教师间的全作与互助,才能形成改革的力量。在教研活动中,骨干教师的组织、带动、示范、指导能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这样的校本教研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可以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弥补培训工作的缺失。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为了进一步充实集团公司加盟模式的内容,使集团下属的各子公司新进业务员更好地掌握业务知识,以便将来更好地开展业务,达到加盟互利双赢效果,2020年5月15日~18日,集团培训部特组织设计了为期三天的业务培训。培训活动在广西贝福投资集团会议室举行,学员分别来自桂林、来宾和湖北子公司,参训人员共12人;
集团参训人员共18人;
课程的讲师全部由集团各部门工作经验丰富的同事主讲,课程内容由集团历史发展、八大业务模块介绍、劳动法律法规和执行力、阳光心态等20门课组成。也很荣幸邀请到广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的刘处长主讲《向解放军学习执行力》及北海培训学校范校长主讲《劳务派遣相关法律法规》两门课程。本次培训在集团周董事长兼总裁和管理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经过培训部努力,基本达到设计意图和预期效果。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本次培训的核心体现:

1.乘机开发了一批内训课程,丰富了课件库。围绕集团公司八大业务内容,通过下发选题的形式,让大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系统诠释了各自的工作流程及推介技巧方法,以课件的方式演绎、固化,促其乘此机会进行了系统的经验概括,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培训施教能力;
通过开发课程进一步补充了课源(《公司的历史及发展》、《如何推介劳务派遣业务》、《商务接待礼仪》、《社保办理abc》、《工资发放abc》、《阳光心态》、《关于劳务派遣协议签署中的法律问题》、《如何推介文化传播业务》、《关于劳务派遣的劳动和社保法律法规常识》、《猎头业务的流程及推介》、《人脉资源的维护及开发》、《如何做好客户服务》、《职业介绍与招聘流程》、《如何推介物业业务》、《劳务派遣的客服流程》)共16门新课程,为今后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同时有利于开展外部培训业务。

2.为集团锻炼一支能走得出去的培训师队伍。通过下发选题的方式,让业务骨干们的施教水平得到了提升——无论是对ppt的制作还是课程的讲解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巩固,进而最终达到让每位员工都有上台讲解的机会,为集团培养、锻炼一批能走得出去的培训师人才。

3.充实了集团加盟方式的运作内容。由于得到集团周董和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以及业务骨干们的支持,所举办的3天的培训,为各子公司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让子公司感受到集团的关心与帮助,让每位加盟的合作伙伴都享受到平等的待遇。

二、本次培训表现较好的方面:

1. 团队合作。贝福集团给大家宣导的宗旨就是:“每位员工都是合作伙伴,每位朋友都是人生财富”。大家在工作中团结一致,思想一致,体现出来的效果就会很明显。本次培训就体现出团队合作的力量,甚至姚总都在打杂,没有任何领导架子的去开展工作,同事之间也很配合,轮到讲师讲课的时候都会听从安排提前来到会场,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2.授课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采用案例教学、互动交流和影视表达等演讲方式,对新员工进行系统的讲解,让课程不再枯燥,不再生硬,便于理解,也达到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地目的。让大家在课堂上踊跃发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培训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大家即轻松又有收获。

3.组织的纪律性。在培训期间,新员工都能遵守课堂秩序,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走动,让培训有序的进行。说明各子公司新员工都具有良好的素质,为贝福集团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4.时间合理性。通过短短的三天培训,共培训了20门课程,课程具有代表性,分别介绍了公司的历史和发展、公司八大业务模块介绍,课程安排灵活合理,给大家足够的休息时间,调整状态,精神饱满地听课做笔记。

三、本次培训存在的问题:

1.课件版本的多样性。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对课件没有进行统一的调整,每个讲师所用的ppt版式各异,让听课者产生视觉上疲惫。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在38个部级实验区启动一年之后,我们连山区被葫芦岛市确定为省级实验区,进行实验推广工作。在市教育局、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区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连山教育实际出发,调动各方力量,开展全面协作式课程实验,积极营造有利的课改氛围,整个实验区的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课程改革也促进了我区教育工作全面发展。短短几个月的实验与探索,我们饱尝了艰辛与甘甜。艰辛的是我们对课程改革曾经有那么多的茫然与困惑,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来探索课程改革之路的;
甘甜的是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实验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了教师与学生在课程改革中,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学得轻松,我们在探索中求取了课改的真谛。回首几个月的历程,我们与时俱进,在学习中实施,在实施中探讨,在探讨中研究,在研究中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一、基本情况从今年新学期开始,我区中小学起始年级全部参加了新课程实验。其中,初中28所,173个班,9330名学生,540名实验教师;
小学33所(含村小151所),204个班;
6437名学生,421名实验教师。中小学合计:61所学校,377个班,961名实验教师,15760名学生。二、成长的足迹,记录艰辛与发展1.领导重视,精心筹划。我区这次实验推广工作,区政府、区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指挥。在连山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培训会上,副区长刘德兴、市教育局副局长高文良分别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对我区课改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区教育局陈局长做了动员讲话,白副局长主持大会。教育局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而课改工作却被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把握方向,精心策划。教育局白副局长参加市课改工作会议后,及时召开了教育局、进修学校有关领导会议,成立了连山区课改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强化了组织机构。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并以连山区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了《连山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方案》,以区教育局文件的形式下发了《连山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培训计划》。全区各中小学也加强了实验管理和研究的力度,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以主管业务领导为主的课改指导小组,制定了科学的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对本学校课程改革进行全面规划、组织、指导。保证了实验工作的实效性。2.在人力、财力上为全区课的改实施提供了保障。在人力上:确定六中、世纪中学和实验小学为课改实验示范校。中小学各学科确定示范课教师18人。每个学校精选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做课改的实验教师。在财力上:区政府为课改实验专项拨款5万元,保证课改中学习、培训、宣传等必要的费用。各实验校也积极筹措资金,确保课改的顺利进行。世纪中学班班配置了电脑、实物投影、新教材课件、教具等;
实验小学建立了校园网,除四个微机室外,班班有电视、微机,近日一座2000平方米的图书馆建成;
六中用近2000元钱购买了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资料的全套光盘;
渤海小学筹措资金建楼增设活动室。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学生自主活动,扩展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3.师资培训工作全面铺开。我们实验区的培训工作是双向的,首先是接受上级对区级管理者、培训者的培训。区教育局及进修学校领导接受省级管理者的培训(2人);
进修学校中小学教研员及部分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培训(39人);
区教育局有关领导、教师进修学校领导、中小学教研员及实验校的管理者参加市里的通识培训(150人)。其次是承担对实验学校管理者及全体实验教师的培训,在实验教师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全面开展培训工作。我们把培训工作概括为“课改培训四三工程”即:四轮培训,三轮验收。一轮培训: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对基层学校领导及全体实验教师的通识性培训。七月二十四、二十五两天,参加培训人数达1300人,培训采用收看大屏幕投影的形式。收看的具体内容有:郭元祥博士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观念与目标》;
叶子博士的《新课程的特点与解析》;
傅道春教授的《课程与教师的行为变化》。我们选的内容从宏观理论到具体的课标,再到教师行为是很有层次的,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轮培训:学科培训即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培训。主要由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教研员承担,并邀请了部分市里教研员。采取了听讲座、看示范课、研讨互动的参与式培训模式。中学培训12个学科,累计20天,培训实验教师571人,小学培训5个学科,累计14天,培训实验教师480人。三轮培训:平素经常性培训。进修学校`每月开办一期课改信息专刊。并根据实验的进程下发有指导意义的专题材料。如:为了帮助实验教师有意识地总结实验过程中创造的鲜活经验和应汲取的教训,学会写案例,教师进修学校下发了,什么是案例,如何写案例的指导材料。四轮培训:是指各校的校本培训,按学期在本校部进行,培训考核的成绩,并纳入了学员十五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记录相应的学分。11月15日,在六中召开了,连山区中学校本培训经验交流会。三轮验收:一是通识培训的验收,通识培训后,对1300人进行了考试验收,在实验小学开设27个考场,为中小学校长专设考场,督促各校一把手重视和参与新课程实验。二是学科培训的验收,有的学科是答卷,有的学科是写体会文章。两次验收的试卷,我们均认真进行了批阅和成绩统计,为合格者颁发了岗前培训合格证。三是校本培训的验收,学期末进行验收。通过多层次的培训,实验教师认清了课改的背景,明确了课改的意义和目标,使我区各校的领导和实验教师首先从理念上走进了新课程。4.以课题牵动实验的升成。从实验伊始,各实验校全面启动了课题研究,即学校有大的课题组,每个大课题争取在理论上有验证,在实验上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争取出经验,出成果。课改教师针对自身优势和学科特点下设自己的子课题,每人都有实施方案,阶段性的论文总结,学校和个人均设有课题档案。我们教研员承包课题点校,抓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现在我区各校承担和进行的各级课改方面的课题80余项,下设子课题180余个,基本达到了“实验学校,校校有课题,实验教师,人人有课题”的良好局面,研究中各校认真地制定实验方案和实施细则,组织实验会议和培训工作,各位教师以一种实验的眼光,在关注课改,投入课改。在工作中他们认真钻研,及时总结,研讨,撰写经验体会文章,许多学校为实验教师设立了“教师手记”或“实验笔记”,方便了实验及时总结工作心得,目前在全区中小学实验教师中已经形成了浓浓的课改研究氛围。5.建档积累,形成经验我区做为省级新课程实验推广区,在实验中要进一步验证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建立档案,积累材料,为我区、我市更多的教师走进新课程树起坐标和书写启示录。从上至下课改实验的建档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课改档案的建设正在朝着科学规范化的方向发展。6.加大宣传,营造课改氛围。副区长刘德兴同志,为我区课改实验发表了专题电视讲话,宣传新课改,号召全区各界人士,学生家长,都来关心、支持、参与课改实验,营造了我区课改实验的良好氛围。教师节前夕连山电视台对我区课改实验进行了报道,区进修学校小教部戴主任又一次向社会宣传了课改的意义,同时还报道了三个实验校的课堂教学片段。曙光小学请小学研训部戴主任到家长学校去宣传课改。另外有的实验校分别召开家长、教师、学生座谈会,用问卷或座谈会的形式调查他们对课改的认可程度。通过宣传,社会、家长对课改有了一定的认识。从问卷调查结果看,96%以上的家长认为课改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表现出对课改工作的支持。实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课改都非常认可,有实施新教材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对于新教材,学校领导和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普遍认为,新教材知识面宽、内容丰富,各科联系紧密,相互渗透,贴近学生生活,新技术含量较高,表述更加贴近学生生活,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7、加强改进教研,提高教研质效,把课程改革推向深入。根据区教育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使新课程实验工作扎实稳妥地开展,连山区中小学各学科的新课改研讨会分别于九月下旬相继召开。中学共11个学科,参加研讨的领导教师560余人;
小学5个学科,参加会议370余人。会议均采取了上研讨课、示范教师说课、集体评课、研讨座谈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研讨会不仅展现了示范学校和示范教师对课改的理解与认识,更为广大实验教师顺利地开展实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区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领导分别参加了每个学科的会议,参与了评课和研讨,并做了重要的讲话。为了及时了解和指导新课改实施情况,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从期初开始就制定了周密的视导检查制度,以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相应股部作为课改实验的“总参谋部”,整合有关股部(室)的力量,按部门职能分解工作任务,共同管理,形成合力,将课改实验的“研、训、管、导、评”等工作一体化,使课改实验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从九月份开始就深入基层各校进行了全面的调研。调研采取听课、评课、检查材料、听汇报、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了对新课改实施的指导和调控,及时地解决了一线教师的困惑,发现了基层各校在课改工作中涌现出的经验作法。几个月来,调研活动共听评课1500余节,检查各项档案资料200余项,召开实验学校领导教师座谈会60余次,受到了基层学校的欢迎,收到良好的效果。为解决新教材执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区推行了新的备课方案。教师们能够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交流收获、解决困惑,对课改工作进行反思和完善。各乡镇的教研员及时掌握情况,发现共性问题,立即组织研讨解决。针对教师执教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取得的有益经验,及时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究讨论,通过这种协作交流,解决了某些困惑,推广了成功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员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我区在中小学起始年进行新课程实验的同时,对其它年级也明确要求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研究,形成了全员参与课改实验的整体态势。在上级组织的各种评课与调研活动中,我区课改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8、深化评价改革,促进全面发展,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宽松环境针对以往评价中存在的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制度不健全等种种弊端,我们着力探讨发展性评价的构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即评价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具有明确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强调促进发展而不仅仅为了检查,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重手见个体差异与潜能发展的多样性;
采用多种方法,实施多元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促进教与学的发展。依照新课改理念,注重促进学校发展与教师提高,许多学校进行了评价方面的研究与改革,如:实验小学设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袋;
寺儿卜小学设立了学生成长记录卡;杨郊小学设计了学生成长手册等,大部分学校也都把教师实施课改工作的情况纳入到了教师考核当中。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也出台了课改评价方案和学生评价方案,并把课改实施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基层各校教学评估的量化指标当中。同时我区中小学加强了对考试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实验,一些学科进行了阶段性的测验,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三、总结提高,更加明晰课改思路1、课改工作深入人心。随着课改工作的推进,在全区教育界引起格外的重视,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一把手”工程,会上讲课改,会下研讨课改。许多家长也对课改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一股良好的氛围在全区上下形成。2.教学观念的更新真正的革命是观念的革命。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区一直把观念更新放在突出地位抓得紧、抓得实,我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也确实一直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大家都深切地感受到,更新观念从来也没有像课改以来这样具有强大的冲击力,从《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堂教学的实施---对教和学的评价,新观念离我们越来越近,新观念就在我们身边,新观念变得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实在、越来越触手可及。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的一系列活动当中,课堂教学、教研活动、教学评价的变化都是观念更新的表现。3.教师水平的提高在多次座谈中,经常听到老师们说:“现在我们越来越感到自己像学生,每周都往图书室跑,总感到自己学得内容不够、学得时间不够。”有的老师说:“课改课的综合性太强了,对我们的要求太高了,如果我们不学习真的难以适应将来的教学,而如果我们能真正驾驭好这样的课堂教学,以后我们做教师的信心会更足的。”工作中我们发现,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正成长起来。4、学生的素质在提高。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我们发现实验班的孩子们更有热情,更有勇气,更有方法,一个个富有个性的观点,在学生们的中闪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明显的提高。有的老师说:“新课改让孩子更像了孩子,更加突出了孩子的天性,真正促进了孩子的发展。”为了保证课改实验有序、高效的开展,我区全面分析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任务,将之归纳为十大方面:1、队伍培训;
2、教学实施;
3、评价改革;
4、重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
5、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6、区域性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
7、教育科研;
8、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验证检验;
9、形成家长、社区支持系统;
10、成果经验的总结、展现和推广。这十个方面的问题也正是我区对课改更加清晰的工作思路,区教体局也正在认真研究、分析,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寻求课改新的发展点。四、问题与反思,正视前进中的困难几个月的课改工作,记录了我们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记录着我们的问题与反思。1.观念更新仍需持续努力,重点是加强校长培训解决部分领导教育观念根本转变的问题:2.配套资料尚不完备,教育局和进修学校应合力解决与新教材配套的参考资料及教学用具问题。3.教师的专业能力仍需不断提高,在加强校本培训的同时,进修学校应解决好如何根据课改进程解决后续的培训问题。4.教育局与进修学校应合力解决处理继承与发展,知识与兴趣,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人文性与工具性,评价与考试等关系问题。5.加强实验资料的档案建设,解决部分学校实验记录不够翔实的问题。6.加强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开发研制指导力度,解决各校所开设的课程地方性与学校性不明显的问题。几个月的课改工作,我们先后迎接了省市及其他县区领导和教师的检查调研和参观学习,他们对我区的课改工作的许多方面都给予了充分肯定,这对我区的课改工作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现在我区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满怀信心,齐心努力,克服困难,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稳步推进课改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