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心得体会 >

2023年地产培训心得体会【五篇】

时间:2023-06-30 14:05:03 来源:晨阳文秘网

一整天的培训,有点疲惫。但可以说这是一场高效率的培训课程。在简短的一天时间里大到集团过去、现在、未来战略规划,小到员工上班时候的服装、规范、动作。很直观的让每一个新人心中对于集团奖惩、请假、福利、晋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地产培训心得体会【五篇】,供大家参考。

地产培训心得体会【五篇】

地产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文/福州地产培训处 罗光亮

一、 高效

一整天的培训,有点疲惫。但可以说这是一场高效率的培训课程。在简短的一天时间里大到集团过去、现在、未来战略规划,小到员工上班时候的服装、规范、动作。很直观的让每一个新人心中对于集团奖惩、请假、福利、晋升等一些列规章制度有了一个很明确深入的了解。

二、冲击

今天的培训除了对于企业的成长史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更多的是被泰禾和泰禾人的诸多事迹所震撼到了。例如天元花园的安保及时的发现隐患不顾自身危险抢救业主财产,黄董一掷千万从造绿化景观;
十年一剑的北京院子;
安保兄弟奋不顾身飞扑持刀歹徒;
为保证业主生活质量组织全体物业人员夜晚抓青蛙等诸多事迹,让我和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对在一线工作的同事感到由衷的钦佩也对我们黄董魄力和做事方法感到佩服。也印证了泰禾能得到广大业主认的可与每一个员工的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三、关心

今天的培训还让我深深地了解到集团对于员工的关心,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在工作中集团任人唯贤,为不同工种的员工打造不同的晋升通道,不论你是专业人才还是管理人才,只要你有才能只要你敢证明自己,晋升通道的大门就是为你敞开的。既使你初中没有毕业,只要你肯学习,只要你有能力!你就可以上!这一点让我非常的心动和认可,一切都是在用自己的能力说话。给予大家公平的机会和一个良好的平台,我觉得这样的职业发展通道,让我们每个人都鼓起十二分的干劲,为了自己的明天去奋斗。在生活中,集团定期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不管是从体育、文艺、趣味竞技、相亲、生日会、爱心募捐都让我们了解到企业在生活上也很关心我们每一个位泰禾人。让我们在繁重的工作之后可以放松自我,更好的迎接新的工作做,让我们可以接触其他部门的同事也让我们可以更好的融入整个泰禾大家庭。

四、领悟

从今天的培训中我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我觉得对我的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在今天的培训中,从培训开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我们进行分组并选出一名组长,实行加分制度让我们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组、为了自己的荣誉去积极的回答问题。从一开始就形成一种竞争的气氛,调动起每个人不服输的精神让每个人都在不觉中认真倾听和思考。其次是在中场休息后下一位老师来讲课时候我们都会进行一个素质拓展小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让我们快速的从下课慵懒放松的精神状态进入到一个相对紧张集中的状态中,对后面的讲课有一个很好的铺垫。最后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将幽默穿插其中,让学员对课程提得起兴趣,但在对幽默的题材选择上要先分析授课对象的情况。题材没选好,就会像和外国人讲中国笑话一样对方根本反应不过来出现冷场。这些优缺点都是在以后工作中要注意和学习的。

地产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要强化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一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这是安全生产的工作方针,也是长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总结,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而且要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上升到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深刻认识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抓安全就是抓稳定,抓安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道理,并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经营、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正常生产组织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二要加大事故隐患的查治工作,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预防工作一定要经常化,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做好安全事故的隐患排查工作,积极鼓励职工帮助查找、发现事故隐患,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安全检查是落实责任、规范管理行为、发现事故隐患、促进隐患整改和减少“三违”的有效手段,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积极有效地消除生产现场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要加强宣传培训教育,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保证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培训教育是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杜绝“三违”的有效途径,以三级安全教育为基础,从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技能和意识等方面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有效的减少,甚至杜绝事故的发生。

其次,我们还要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一是要加大对消防安全工作的管理力度,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查处并整改消防安全隐患,切实把消防安全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相结合,确保各项工作能顺利进行;
二是宣传教育要到位,通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在火灾事故发生时的施救和自救能力;
三是制度措施要到位,要根据有关消防的法律法规,结合分厂实际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并严格抓落实,保障消防安全的各项工作能正常有序开展。四是消防器材配备要到位,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并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对到期的器材及时换药,以备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启动,为消防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提供硬件保障。

安全是企业的永恒课题,“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事关企业的稳定和职工的生命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把各项工作长抓不懈,消除隐患以防为主,才能保持安全生产良好局面的长期稳定。

2018年关于消防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2018年3月消防安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安全培训心得

2016关于消防安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听“中小学校园安全培训”报告体会

最新工厂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煤矿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企业安全培训班的学习心得

公司员工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电力行业安全培训心得

矿业公司在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校长远程教育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地产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一、成人教育培训市场概述

(一)成人教育培训市场的概念

教育培训市场,就是指在政府实行统管和计划调控之外的所有教育劳务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交易的场所或交易的组织形式。教育培训市场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市场,它的内涵主要有:第一,教育培训市场不只是收取学费;
第二,教育培训市场不只是经营教育服务业;
第三,教育培训市场不只是指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培训市场应包括人力资源(职前教育、职后培训以及终身教育和其他教育活动)科技产业、校办产业、教育服务业。

(二)成人教育培训市场的特点

1.市场需求大,进入门槛低。有统计数据表明,教育支出在我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由于进入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较低,加之就业压力、传统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办学政策的放宽等因素的影响,为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会。

2.投资价值高,投资额度大。当前,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表现为: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特别是信息和通信、教育与培训、研究与发展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教育培训被公认为最有价值的投资项目,即使在当前,国际风险投资机构仍然加大了在我国教育培训领域的投资力度。随着我国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目标的实现,在教育培训上的投资还将不断增加。

3.关注学员需求,培训理念更加完善。面对就业竞争的压力,消费者对教育培训行业最大的需求是:学习和掌握新的工作技能和复合技能,取得职场竞争优势并获得成功。根据消费者的这一心理,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在开发培训项目和课程时,更加强调职业性和技能性,并将此作为市场拓展的卖点。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培训理念,许多培训机构认识到,传授给学员的不仅仅是技能本身,还应包括更多的“软”内容。为实现学员更有效就业,培训机构在增强专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学员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全面提升学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4.注重品牌效应,科学选择经营模式。正因为人们的需求和教育培训行业的上述特点,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积极进入这一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能够持续发展的教育培训机构,是那些真正树立品牌、真正做到诚信、真正为广大学习者服务的机构。以IT职业培训市场为例,2004年以来,北大青鸟APTECH、NIIT、神州数码、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世纪传人五大培训机构的总份额已超过40%。越来越多的中小培训机构被过滤出局,培训机构开始出现“集中化”趋势,品牌优势在培训业发展过程中正逐步被强化。同时,要想做强做大,必须科学选择经营模式,其中连锁经营模式被运用的较多。当前,培训机构品牌化和连锁化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

5.培训需求越来越大,培训心理更加成熟。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人们对培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多数人都把参加培训作为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有效手段。但在培训项目的选择上,则更加理性,其培训心理也更加成熟。认为培训就是“投资自己”,如果盲目选择培训的话,损失的不仅是时间,更是对自己未来的不负责任。

二、市场机会分析

所谓市场机会,就是消费者未满足的需求。对于培训机构而言,市场机会则是指那些能够使其开展培训活动,发挥其竞争优势获取相应利益的领域。当然,市场机会并不是一定就是培训机构的机会。市场机会能否成为教育培训机构的机会,要看这个机会是否具有吸引力,培训机构是否有能力把握这个机会;
还要看利用这个机会是否与培训机构的发展目标和现有的资源条件相匹配。只有能被培训机构有足够的能力把握和利用,并且能为培训机构在较长时期内创造最大差别利益的市场机会,才是培训机构真正的市场机会。反之,这个市场机会就不是培训机构的机会,强行利用这个机会,很可能不仅白白浪费培训机构的资源,而且还可能导致培训机构限入困境。因此,培训机构在寻找市场机会前,必须对其内部条件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一)内部条件分析

通过对培训机构内部条件的全面分析,能够对其发展历史、文化、核心能力、管理理念,目前的市场定位和市场地位等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评价,从而找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便正确地确定其在市场上的定位,正确地确定发展目标,正确地选择和利用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市场机会,正确地进行营销决策。了解培训机构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有助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环境中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克服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尽可能地减少环境威胁造成的损失。培训机构的优势应是整体优势,因此,培训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与协调,以便形成整体合力、整体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二)外部环境分析

培训机构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充分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还必须分析并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环境是客观存在且不断变化的,任何一个培训机构都不是完全独立存在、自成一体的。教育培训机构的营销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部分。宏观环境由人口、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等构成,如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大众的收入水平及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国家发展教育的有关政策措施及法律法规、国家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等等;
微观环境则由培训机构自身、客户、竞争者、社会公众等构成,如客户对教育培训产品的具体需求,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新闻媒体对社会办学力量的评价以及社会办学机构的数量、实力、教学质量、声誉、优势等。培训机构通过外部环境的分析,发现其中潜在的市场机会,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定培训机构的目标,并制定符合培训机构实际的营销战略,用恰当的组织结构及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来确保战略的有效执行。

三、目标市场选择

消费者对培训的需求和偏好是复杂多样的,在消费心理、收入水平、所处的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没有一个培训机构有能力满足整个市场的全部需求。因此,培训机构面对庞大的培训市场,必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即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和资源情况,对培训市场需求进行细分,并从中选择一部分自己有能力为之服务的客户作为目标市场,然后根据所选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期望,仔细地设计项目营销组合,包括提供独特的教育培训产品种类、提供教育培训产品的具体方式、价格、经销方式和途径等,而不是全面开花,任何培训项目都做。

(一)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就是根据客户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及其他特征,把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需求特点的客户群体的过程。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市场细分的依据、市场细分的过程和市场细分的目的。市场细分的依据是消费者明显不同的需求差别,而不是通过对广告的分类来进行的;
市场细分的过程是把整体市场分割成为两个以上的分市场,每个分市场都是由需求和愿望相同或基本一致的消费者组成的;
市场细分的目的是选择和确定培训机构的目标市场,这里的目标市场指的是培训机构为之服务的细分市场。市场细分的关键在于“分”字。首先,从“分”的观点出发,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才能把整体市场看成多元的分割体;
其次,通过“分”,把市场竞争由以前的价格竞争转变为产品差异化、服务多样化的竞争;
再次,由于“分”,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才有可能选择出自己的目标市场。

(二)选择目标市场

通过市场细分和市场研究,培训机构可以发掘出无数个小的分市场,这时就必须决定想要进入哪个分市场、要为哪个市场上的客户服务。为此,还必须仔细分析、比较每个分市场的需求规模及增长情况、竞争情况、培训成本、风险及预期收益等,评估各分市场的吸引力,再结合培训机构自身的条件和发展目标,选择出一个或几个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并提供最佳服务的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在教育培训的实际操作中,许多培训机构也在进行市场细分,选择了一个或几个目标客户群体作为其服务对象,并提供相应的教育培训产品和项目。但很多培训机构往往把目标市场营销停留在表面上,以为细分了市场,有选择地满足部分市场需求就可以坐等收获了。他们对一个市场的客户往往不做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只设计一个相同的营销组合,相同的课表和收费,几十个人乃至上百人一起上课,填鸭式的教育方法,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等等。结果是各个培训机构的培训均没有什么区别,都在延续学校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学员与教师缺乏互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培训效果差,满意度低。要改变这一状况,培训机构应注意与客户的沟通,确定每个客户的具体需求和愿望,对同一个培训项目设计出多个细化组合,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

四、市场定位

培训机构在进行市场细分,选定目标市场后,紧接着就要考虑目标市场各个方面的竞争情况。培训机构只有结合自身的实力,采取适当的市场定位,才能进入市场,实施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和运用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因此,进行市场定位是出于市场营销战略考虑,是培训机构市场竞争的需要。

(一)市场定位的概念

所谓市场定位就是确定培训机构在目标市场上的位置。具体地说,是确定培训机构的整体形象在顾客心目中的位置。这里所说的培训机构整体形象包括培训产品、经济实力、办学信誉、社会贡献等诸多方面的形象。市场定位固然靠培训机构自己的努力,但最终还要得到顾客的认可。当培训机构的市场定位与其整体形象在顾客心目中的位置一致时,其市场定位就成功;
不一致时,就失败,需要重新定位,市场定位对每一个培训机构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市场定位,培训机构树立起一个独特的形象,找到符合自己实际的理想市场位置,从而使目标客户能够正确地识别本培训机构与竞争者,将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关键利益与竞争者的差异根植于客户心中,使本培训机构在目标客户的心目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市场定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进行竞争战略定位,即要确定是在该市场领域做市场领导者,还是做市场挑战者或追随者,亦或拾遗补缺者;
二是进行产品(服务)定位。成功的产品市场定位在于本培训机构比竞争者更具有哪些竞争优势,如价格、师资、教学条件、培训方法与效果等方面的优势,给客户之所以接受本机构某培训产品或服务的理由。

(二)市场定位的依据

1.产品的消费属性。产品的消费属性指的是产品经过消费后所能产生的效用。同一产品有不同的消费属性,对于培训产品而言,同一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其消费属性也不一样。因此,市场定位应注重消费者对于那些造成品牌差异的“产品特质”的感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各种品牌的偏好或厌恶。

地产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地合作;
村官培训;
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029-0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党支部和村委会既是农民的主心骨,又是“带头人”。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关键在于发挥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领头羊”作用。因此,对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新农村建设基本方针政策、产业技术等全面培训,迅速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奠基工程。

为了探索农业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2006年6月,我们开展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需求调研,组织30多名教师、专家教授和培训管理人员先后赴陕北、关中、陕南14个县(区)、60多个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走访了210多个农户,召开了40多场座谈会,掌握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了解了农村发展的现状和培训的需求,向陕西省委递交了《关于开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的报告》,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当年起,陕西省决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合作(以下简称“校地合作”)开展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以下简称“村官培训”),至今已累计培训近2万人,占全省村官的30%左右,培训效果反响强烈,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成为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为促进陕西新农村建设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校地合作培训村官的优势分析

(一)互补优势

校地合作培训村官,可发挥各自的特长,实现优势互补。陕西省政府根据实际培训需求组织培训学员,拨付培训经费,提供培训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我校具有人才科技培训优势,提供培训师资智力保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二)培训优势

我校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成为国家和省级重点干部培训高校基地,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院、全国职教师资重点建设培养培训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水利部西北培训中心、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西北分院、全国妇女培训基地等六个国家培训基地,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三大高校基地之一,以及甘肃、青海、宁夏、山东等十个省地干部培训基地。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办学实体具体牵头承担各基地培训教育日常工作,负责各类培训日常管理和研究工作。依托国家和省地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农业农村干部培训为主,紧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瞄准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坚持产学研结合为特色的培训理念,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创立了我校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现在每年培训各类干部一万余人。

(三)学科优势

建校七十多年来,我校始终紧扣“三农”发展的主题,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已从以农为主的单科性大学发展为目前以农为特色、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学校,是“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大学。

我校长期深入“三农”第一线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实践,历经七十多年的教学研究积淀,依托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重点研究中心及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5000多项科研成果,同时与全国50多个县市地方政府、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建立47个教学试验示范基地、35个专家大院,形成了产学研特色突出、实力雄厚的学科优势,培育了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为开展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和丰富多样的教学基地。

(四)区域优势

杨凌是国家唯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聚集着许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试验区,是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的鲜活案例,开展农业农村干部培训使教学与发展现代农业实际紧密结合,是国内农业农村干部培训最佳区域之一。

二、校地合作村官培训取得的成效评价

(一)社会评价

村官培训工作受到中组部、教育部、陕西省领导的肯定与表扬,多位领导分别做出肯定性批示。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年5月在我校召开首次全省村官培训座谈交流会,介绍推广我校村官培训的做法和经验,会议一致认为,校地合作培训村官是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在2008年11月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2008年12月全国农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我校介绍了村官培训经验。

2008年1月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2007年9月陕西省委《调查参阅》内参进行了专题报道;
培训效果引起了各大媒体关注,随即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教育报、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村官培训”已成为国内知名培训品牌,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

(二)参训村官评价

认识到位了,知道咋干了。洛川县太月村支书郭永民,培训后感慨地说:“我在学校一个星期学习的东西比平时一年学得还多。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清楚了,工作知道咋干了,对农村敏感问题知道咋处理了。”

政策水平高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了。留坝县梭椤村党支书张志友通过培训认识到:“村级规划必须利用资源优势,不能看别人怎么做,自己村就怎么做。”他邀请有关专家对本村原来的规划重新进行了审定。根据本村实际重新调整了产业结构,去掉了原规划中把本村办成旅游村不切实际的目标,建起了日光节能大棚,办起了养猪场。避免了新农村建设走弯路,加快了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示范辐射作用大了。城固县刘家营村党支书张爱民学员带着问号来,带着句号回。一回到村上,他就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与本村实际相结合,带领村民大干三个月,建起了柑橘观光示范园,开办了农家乐,接待游客3万人次,收入100余万元。他得到县乡两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并被选人城固县新农村建设报告团,在全县巡回做了十多场新农村建设报告。村民说:“我们张支书通过培训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专家!”

三、校地合作村官培训的创新

(一)研发实际实用系列培训项目

培训项目紧扣时代脉搏,以村官需求为出发点,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不断优化培训内容。按照五大模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形成14个专题,即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概论、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建设与规划、乡村文明建设、乡村管理、农业产业化和一村一品、农业标准化与名优品牌创立、农产品市场营销、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趋势、农产品加工储藏现状与发展趋势、畜牧产业化的思路和对策、果业发展新动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各具体班次培训要求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系列化实际实用培训项目,为培训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形成“四步法”培训需求调研模式

摸清参训学员的培训需求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关键,为了使培训内容符合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服务对象需求,我们创新形成了“四步法”培训需求调研模式。即在培训项目立项时,分析培训需求,遴选培训主题、制定培训目标;
培训实施前,调研掌握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优化培训方案;
在培训实施中,评估检验培训需求,修正培训方案,提高培训质量;
在培训实施后,跟踪反馈培训需求,开展训后服务,延伸扩大培训功效。

(三)创建“五元一体”培训教学法

我们经过不断研究探索,创建了一套“五元一体”培训教学法,即课堂互动教学、现场体验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村官论坛教学、成果展示教学。

课堂互动教学是在理论教学中强调“2+1”(指讲授2学时,师生互动1学时),突出学员与教师互动性;
现场体验教学是使学员开阔视野,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训方式,使培训实践化;
经验分享教学是围绕教学模块设立主题,为学员提供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的平台;
村官论坛教学是在学员中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有较高理论修养的优秀学员就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典型学员现身说法,介绍他们工作的实践和体会
成果展示教学是培训班结束前,学员运用新学到的知识,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体会和经验,交流信息,取长补短。

(四)建成“核心四库”培训基础

村官培训的“核心四库”包括师资库、教材库、现场教学库、信息库,他们构成了培训的核心软件。我们按照专家教授、政府官员、企业家三结合的原则,通过反复试讲、滚动筛选,培训名师带动,遴选组建了具有一定理论专长、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具有实践经验、熟悉农村工作特点、掌握成人教育规律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培训师资库。

教材编写采用专家教授与地方领导相结合的方式,教材大纲由专家学者与领导干部共同审定,内容在社会调研与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专家学者把握教材的理论性、系统性、科学性,领导干部把握教材的实践性、针对性。形成的教材不但理论性强,而且实践指导作用大,深受学员欢迎,编写形成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培训教材体系。我们围绕培训内容,服务培训主题,选择现场教学点,深入挖掘现场教学内涵,编写教学讲义,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形成了系列现场教学点。培训信息库主要包括每期培训班的培训学员、授课教师、管理人员基本信息,培训学员需求信息,民主管理信息,培训教学信息,管好培训信息对本期培训班及时改进工作、提高质量提供了依据,并为下期培训班提高培训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建立培训管理制度体系

我们建立的培训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包括过程管理制度和培训质量评估及反馈制度。

1.过程管理制度包括学员管理、教师管理、后勤管理等标准化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包括建立预备会议制度、班主任跟班负责制、成立班委、建立临时党支部、两委座谈会、组织纪律制度、考核评优制度、学员档案管理制度,强调思想政治性,提高学员自我管理能力,确保培训工作标准化。教师管理制度包括教师试讲制度、优秀教师评选办法、优秀教师奖励办法等。后勤管理制度有生活服务制度、人性化管理制度等,使学员学习安心,生活舒心。

2.培训质量评估及反馈制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从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入手,制定了评价标准和反馈方法,并付诸实施。强化培训质量评估,成立培训专家咨询指导委员会、培训教育督导组,建立教师试讲约谈制度、管理人员听课制度、定期学员座谈会制度、教学质量随班问卷调查制度等,监督评估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成立培训专家咨询指导委员会,形成重要事项经专家咨询、指导的机制。成立培训教育督导组,对培训全程进行监控,及时反馈经验与不足。

(六)创立训后服务长效机制

创立训后服务机制,延伸培训效果。成立训后服务办公室,设立训后服务热线,建立上门回访制度,建设培训教育网站,建立了训后服务信息库,延伸培训链条,使学员一次培训,终身受益。通过长效机制建立,架起了学员与专家教授、学员与学员之间的桥梁,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探索学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解决途径,充分利用我校教育科技资源优势,巩固和扩大了培训效果,逐步形成了三结合机制,即短期培训与长期服务、终身学习相结合;
解决普遍问题与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
大学科技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

训后服务的途径包括在学员与专家之间搭桥,让技术直接进村入户;
在学员与学校科技推广示范基地之间搭桥,放大基地的示范效应;
在学员与政府官员之间搭桥,提供一对一政策服务;
在学员与学员之间搭桥,实现优势互补。

四、校地合作村官培训的展望

(一)扩大培训区域与规模

充分发挥我校资源优势和杨凌示范区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提升村官培训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陕西为核心,以西北为重点,面向全国积极拓展培训区域,扩大合作办学,开展校外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开拓村官培训的新格局。

(二)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

不断优化培训内容,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培训内容始终要紧扣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坚持按需培训,按需施教,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特点开设培训内容,提高针对性。开设“培训超市”,满足学员的个性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探索国际化培训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探索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同时,借鉴外国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开展村官国际培训,使村官现场体验国外新农村发展的成就,提升村官培训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光强,孙武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官培训读本[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3―16.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新华社,2010―07-29.

[3]李晓春,柯昌万.科技入户促产业发展助农民增收[N].中国教育报,2013-04―07.

[4]王雄.“四步法”干部培训需求调研实践与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122―124.

[5]王德海,魏荣贵,吴建繁.农民培训需求调研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43―60.

[6][7][8]石民友,王雄,郭护团.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组织与管理[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32―233.

[9]石民友,徐慧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J].继续教育,2010,(2):1-7.

[10]许晴.苏州市首期三十余名大学生村官赴台进行研修考察培训,成果颇丰[EB/OL].中国台湾网,2013-08-12.

地产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
培训

农广校是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基层农广校也是最接地气的农民教育培训单位,其培训水平的好坏、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水平,影响到中国梦的实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体现出在新阶段农村、农民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一、准确定位培训目标

由于农民培训种类较多,培训目标不同,因而实施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其主要培训对象是种植、养殖、农机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村经纪人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培训目的是培养一批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高素质与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是吸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并把农业生产作为终身职业,从技术型的农民转变成市场化的农民,所以更加注重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基层农广校在制订培训方案、选择培训对象时,要充分理解且有的放矢地做好培训工作,以提高培训效果。

二、科学制订培训方案

1、掌握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区域经济是综合反映区域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掌握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特点是科学制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的前提。基层农广校要注重加强对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现状、布局、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将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要求在培训方案中予以体现,并根据培训对象、产业特点不同,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2、掌握区域农村劳动力现状。基层农广校要充分掌握区域农村劳动力现状,比如劳动力年龄、性别、素质结构及数量比例、务工务农比例、人员区域分布等基础数据,重点瞄准农业生产企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及种养大户等培训人选,上述人群具备成为职业农民的潜质,可以培养成为生产技能型、经营管理型及技术服务型与市场营销型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端“职业农民”。

3、掌握区域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产业化是以主导产业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地方发展,形成贸工农、农工商、产供销及农科教等一体化经营模式。基层农广校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离不开农业产业化。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规模化、市场化、一体化(产业链)、科技进步与农村社会发展五个方面评价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并对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三、实现培训形式创新

1、借鉴先进国家培训理念。比较成熟的国外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分为东亚、西欧与北美三种。东亚模式共同的特点是人多地少、资源有限,难以形成较大的土地规模经营;
西欧模式主要指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模式;
北美模式主要结合自身自然资源丰富与土质肥沃,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特点,构建以农学院为主导的农业科教体系。那么基层农广校要结合国情与本区域农业生产特点,有选择地借鉴先进国家职业农民培训理念。

2、借鉴发达地区培训形式。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基本可分为“三类十一型”模式。其中,政府主导类包括政府工程型、院校培育型、远程教育型、创业扶持型与文化活动型;
政企配合类包括园区依托型、推广服务型、科研项目型与科技示范型;
市场运作类包括合作组织型与产业促进型。基层农广校要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产业领域、不同的培训目标来选择不同的培训模式,并实现由政府主导类模式向政企配合类模式转变,条件成熟的可以过渡到市场运作类模式。

四、保证培训实施效果

1、抓好时机。培训选时要根据农事、农闲或开展专项活动前后等,便于扩大培训范围。比如,农作物种植培训课选时要抓住农业生产关键时期:秋种前、开春后、小麦拔节期与果树幼果期等,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时段。

2、因地制宜。要善于利用地利,因地制宜,合理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与培训地点安排等。在充分考虑区域地理环境、资源现状等基础上,围绕主导产业设置专业;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常规的种植、养殖技术外,要开设农产品营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经纪人实务等专业课程。在培训地点安排上,除常规的课堂集中教学外,还可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或组织到先进地区进行学习,以提高培训实效。

3、全面协调与沟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农业、教育、共青团、妇联、财政及基层政府等部门,所以基层农广校要善于加强与各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

(1)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经费、人员、政策及物资等方面的支持,争取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2)要建立起以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及制度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4、走进农村,贴进群众。很多农民培训工作之所以变成“走过场”与“花架子”,究其原因是培训工作脱离生活、脱离实际与脱离百姓。基层农广校要把“接地气’作为培训效果评价的重要标准。

(1)要“走近”群众。采用送教下乡、教师进村等方式,把教育培训办进农村、办进田间、办进合作社与农业企业;

(2)要“求教”群众。真心实意地拜群众为师,虚心学习;

(3)要用群众语言。用农民耳熟能详的语言进行授课,使农民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切实收到行之有效的培训结果。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