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维修电工实训主要是电气化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了《电力电子技术》、《工厂电气控制与PLC》和《电工技术与电机应用》等多门课程后开展的实训项目,是在取得了中级维修电工实训合格的基础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电工实训体会【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电工实训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级维修电工实训;
教学方法;
总结;
体会
高级维修电工实训主要是电气化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了《电力电子技术》、《工厂电气控制与PLC》和《电工技术与电机应用》等多门课程后开展的实训项目,是在取得了中级维修电工实训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操作训练。该实训项目的时间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三年,此时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此实训项目。同时,在学生进入三年级后,要面临用人单位的选择,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具备更全面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所以,适时的安排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为此,如何开展高级维修电工实训,确保实训效果,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必须经过深思熟虑。作为老师,经过多次实际指导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归纳出了以下几点实践教学方法,也有自己的一些体会。
1、做好实训项目分析,明确实训项目的内容
首先要对实训项目进行分析。组织高级维修电工实训的目的之一是学生要参加高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且要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证书。所以根据高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的要求,将此次实训定为三个项目,即单相调压电路的安装与调试、钻床与铣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操作与故障排除、PLC设计。
其次是明确实训项目的内容。项目之一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具体内容是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电子线路的布线设计;
电路板的制作和元件的安装与调试。项目之二钻床与铣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操作与故障排除,具体内容是熟悉各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掌握钻床与铣床的控制线路工作原理;
了解各元件在模拟电路板上的位置;
掌握操作与故障排除方法。项目之三PLC设计的具体内容是熟悉基本指令和硬件系统连接;
Y—D控制电路、双速控制电路和自耦降压电路的改造。
2、合理安排实训时间与实训进程
三个实训项目总的时间是三周,总的实训课时为84学时。各个项目的实训课时均为28学时。实训进程用表格的形式绘制,并印发给学生,让学生适时了解每天实训的进程。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组织实施实训过程
针对三种不同的实训项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达到相应的实训目的与要求。
3.1在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项目实训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教学方法。
3.1.1集中讲解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首先集中讲解本实训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操作要领,如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焊接技术、布线设计技巧等,让学生有一个全盘的了解,心中有数。
3.1.2分组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把学生按照不同的层次分组,合理搭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在实训过程中既有分工又互相协助,共同完成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3.1.3才艺展示
在实训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学生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学生焊接技术好,焊点不仅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导电性能,而且表面整齐、美观,焊接质量高。有的学生在布线设计方面表现出色,元件布局合理规范,排列整齐。由此指导老师要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各阶段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优秀的学生来展示其才艺,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有利于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
3.1.4经验交流
在完成了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后,指导老师要及时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心得体会,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失败原因,并研究改进的方法。这样在老师的精心辅导和学生认真努力下,能按质按量地完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3.2在钻床和铣床线路的操作与故障排除项目实训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3.2.1示范式
对钻床和铣床电气控制电路的操作练习采用示范式教学方法。先由指导老师把整个完整的操作步骤操作示范一遍,讲解操作要点和难点。例如从钻床的主轴电动机的起动、摇臂升降电动机的上升和下降、液压泵电动机可逆控制、冷却泵电动机的起动等,边实际操作边讲解,让学生有很强的感性认识,留下很深的印象,学生记忆深刻。
3.2.2阶梯式
老师的示范操作后,再把整个完整的操作步骤进行分解,学生分步地多次、反复的单独进行练习,然后再合成为完整的操作步骤。通过先分再合、从简单到复杂如此阶梯式的练习后,学生能够很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
3.2.3引导式
对钻床和铣床线路的故障分析与排除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按照电路原理图,从元件图形符号的含义到主电路的接线方式和控制电路的接线方式分析,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和阅读电路原理图方法,熟悉钻床和铣床线路模拟板的电器的位置和布线规律,再结合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各电器的动作情况。通过这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引导式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很顺利的完成这个实训项目。
3.3在PLC设计项目实训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3.3.1点拨式
PLC设计项目首先要根据具体控制电路设计PLC梯形图,在实训开始指导老师只简单介绍,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能编写出有新意的程序,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这时指导老师要适时点拨学生,指出其存在的缺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不断的改进,最终完成梯形图的设计。
3.3.2竞赛式
在PLC梯形图设计好后,要进行计算机与PLC之间的通讯和实现PLC的硬件连接与运行。在这个过程中,采用竞赛的方式,比比谁接线和操作做得更快更好,无形中就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效率大大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实训总结
通过三周的实训,学生在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项目实训过程中,通过对电子产品的制作调试过程,学会了阅读电路原理图,熟悉了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和测试,进一步掌握了焊接技术和电路组装技能,并能熟练查阅相关元件手册;
学会使用电子仪器调试电路的方法并能处理安装与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大大提高;
在钻床和铣床线路的操作与故障分析项目实训过程中,以工厂实际设备的电气控制为例,学生熟悉了工厂电气控制的特点和电路实现方法,基本具备了分析故障原因和查找故障出现位置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通过PLC设计,学生掌握了正确设计PLC梯形图的方法,熟悉了PLC的硬件连接与运行特点,更加了解了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实训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由学校负责组织的高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考试,考试结果令人满意。
5、实训体会
三周的实训,虽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老师和学生要加强沟通,在实训过程中要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二是要加大实训室的资金投入,在数量满足的情况下保证设备的质量;
三是要对实训内容进行修改。
钻床和铣床线路的操作与故障排除这一实训项目有一部分与中级维修电工内容重复,希望以后能用新的实训内容来代替,效果会更好。
电工实训体会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是“双证书制”教学的新途径之一。加强“双证书制”教学的认识,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责任心及专业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培训包实施的必要措施。
作为学校的教研项目,笔者于2005年起开发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并对之进行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谈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必要性及其目标
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衔接起来;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即“双证书制”。从2003年起,我校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了多项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考试,即进行“双证书制”教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各类高等院校有关电力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电力行业的一项主要技术工种。近年来,随着我校“双证书制”教学的深入,参加继电保护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学生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逐年快速增长。为更好地落实“双证书制”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开发出一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使其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评定为核心,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中对继电保护中级工应熟悉、掌握和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按模块分布在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使教师在每个教学过程中心中有数,重点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学以致用。在保证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考核的通过率,即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途径
1、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将用人单位对继电保护中级工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需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创建培训包的各个教学培训模块及其任务书。
(2)将构建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与学校的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任务书的实施方式和方法。
2、开发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流程
(1)原始数据采集环节。即采集继电保护中级工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应具备的有关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等。
(2)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主要是对采集的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整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构建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编写总体方案,制定各个教学培训模块。
(3)构建各个模块任务书环节。本环节的任务是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总体方案,将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与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拟定各教学培训模块的任务书。明确各个教学培训模块的目标、内容、培训时间及相关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和实施效果的检测等内容,然后咨询有关专家,对构建的总体框架及拟定的各模块任务书进行论证,确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方案及详细的各模块培训任务书。
(4)确定学生,实施教学培训环节。本环节根据已创建的卑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各模块任务书,按照优、良、中、及格的学习成绩选取学生,并实施教学培训。
(5)考评、完善环节。主要是通过河南省电力系统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对选取培训的学生进行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核,并对其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评价。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效果与开发体会
利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教学培训的学生,在通过我校学历教育各项考试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参加河南省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试,全部合格并获继电保护中级工证书。
转贴于
通过对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开发,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1)理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中对有关工种的要求,了解生产现场对有关工种的需求,熟悉有关工种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是开发出教学培训包的基本保证。
电工实训体会范文第3篇
Abstract: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is a necessary way to cultivate vocational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ability of applying technology. It realizes the purpos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igh-skilled talent training. The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training base,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实训基地;
高职教育;
探索
Key words:
training bas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lore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84-03
0 引言
安徽水院在近6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制度,目前开设的专业涵盖机电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与网络工程等领域。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机电技术、电气技术和应用电子专业是我院主干专业,为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 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①统一性与层次性。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建设围绕机电类、电子类专业设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统一规划,避免造成重复建设。在建设实训基地时,还依据培养目标、教学规律和专业特点,分析学生不同阶段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围绕课程合理配置实验实训设备,满足相关专业各层次的需要。
②生产性与创新性。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探索生产性实训中心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与产业单位、科研院所在场地、设备、技术、师资及管理方面加强合作。实训基地再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训基地心积极主动,自主创新,引入专业导师制度、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学习创新制度,同时让学生参与相关科研课题,为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载体和场所。
③技术性和先进性。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和核心,必须把握技术发展的前沿,运用现代技术,集成先进的器件和设备,做到适度超前并留有可发展的空间。实训基地既要跟上企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又要体现出技术起点高、技术含量大、技术先进的特色,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工艺。提供先进实训设备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有效地推动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科技开发提供实践平台。
④共享性与开放性。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建设充分考虑资源整合、社会共享,面向学生、社会开放,提高投资效益。校内外实训场地不能成为某个系、部或专业的专用场所,也不能局限于我院,在仪器设备、软件、师资、管理人员和服务平台等方面力求做到资源共享。实训基地除了完成校内实训课程的教学外,不断扩大培训项目,面向社会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场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等资源优势,拓展实训基地的内涵,面向社会开放,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2 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2.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①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
新建能满足200人同时使用的仿真实验室。利用Electronics Workbench软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和调试。利用Keil软件的软件仿真功能开设单片机汇编程序的调试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单片机软件开发能力发利用Proteus软件仿真单片机CPU的工作情况以及仿真单片机电路,以提高学生的单片机硬件系统开发及运用能力。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自动控制理论的虚拟实验。为教师科研、全校学生创新活动提供支持。
②专业基本技能实训中心建设。
下设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维修电工技术3个实训室。结合原有的实训室,提高学生基本技能及专项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力。
③电气自动化综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建设。
综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按引入式生产车间型进行建设,设有与企业车间对应的岗位。柔性自动化生产车间建设。结合《自动机与自动线》等相关课程,增加MES网络型模块式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等设备。利用其上料检测、搬运、加工、机械手、传送带、搬运安装、分类、触摸屏主控、组态监控工程师、MES生产制造管理系统等11个工作单元提供每单元8人的实习岗位,承接企业机电设备的维修任务。
④扩建新建实验实训室。
扩建电子认知多媒体实训室;
扩建电工电子实训室,包括电子技术实验实训室、单片机应用实训室各1个。建设电子设计各实训室,包含:扩建EDA技术应用实训室,新建PROTEL设计实训室、MULTISIM仿真实训室各1个。完成对EDA设计调试、PROTEL制板设计、MULTISIM仿真实验等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任务。
⑤重点建设电子生产性教学工厂(新建2条生产线,1个生产车间)。
学生直接参与自动生产线的操作和电子产品装配,熟悉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技术,满足电子生产工艺、表面贴装技术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需要。可承接电子生产工艺技师和表面贴装技术操作技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任务。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形成电子产品组装、调试和检验的生产性教学环境。
2.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建立优质、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职业发展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天威保变(合肥)等企业共建,新增校外实训基地12个,重点建设校企合作机制、校外实习实训管理体系和考评体系,兼具教学、生产与社会实践功能,能反映电气、电子、机电专业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能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实践锻炼,提供专业教师现场技能实训场所,且专业教师可以到现场进行企业员工培训,还有利于校企合作进行技术应用课题开发,实现校企双赢。
2.3 实训(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 经过5年的努力,建立了一支专业教师、行业高级工程师、行业能工巧匠相结合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实训指导师资队伍。培养4名专业带头人,12名专业骨干教师。按照“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思路,力争4年内使机电类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实训指导教师比例达40%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中青年教师比例达85%,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达85%以上,主要专业课和实践课以企业生产一线教师为主。
2.4 实验实训条件内涵建设
①构建技能训练模块体系。
将电工电子生产工艺、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按岗位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创新能力划分能力训练模块,优化实训模块,使各模块的实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训课题、实训指导手册和实训考评办法形成技能训练模块体系。
②加强实训课程与实训项目开发。
开设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开设焊接技术、元器件识别与测试、模拟电路单元设计、数字电路单元设计、收音机装配及其调试、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开发专项技能训练项目。开发家电调试与维修、单片机运用与编程及计算机辅助电路原理图设计、线路板设计、检测技术等专项技能训练项目。开设综合技能训练项目。满足职业技能考证培训、毕业设计及电工电子生产工艺表面贴装技术顶岗实习等要求,开设电工电子绘图员、无线电调试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产品批量生产的工艺指导、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电子产品设计、表面贴装工艺、表面贴装设备等综合技能训练项目。
2.5 制度规程等软件建设 通过调研、论证,对实训基地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快实训教学指导书、仿真软件、网络资源等软件建设,加强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实习实训基地人员,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建立实训管理体系(制订实训现场安全操作规范、现场安全考核细则、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实训教师职责制度),完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更有效地利用基地设备,保障实习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3 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成果与特色
①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实训基地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跳出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实验室建设模式的框框,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把传统的文化课教室变成了教、学、做统一的课堂。
②生产性。
实训基地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顶岗实习、零距离就业。实训基地建设有行业企业的参与,引进企业的设备资源或人才资源进行共建、共享,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按照生产的工序流程来建设,其运行引入市场机制,达到校企双赢。
③先进性。
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建设适应人才培养未来的需要,具有先进性,尽可能体现机电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与网络工程等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具有抢占技术高地的意识,技术先进性与适用性原则得到体现。实训基地的技术水平适应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实训设备配置、实训内容、实训手段保持同期企业生产使用水平,并有一定的超前性。
④培训与技能鉴定功能。
利用先进的设备和优秀的师资为各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和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成为企业的培训基地;
同时也为当地的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进行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⑤开放服务。
为合肥地区职业院校机电类、电子类学生实习实训教学和职业资格的培训与鉴定服务;
为安徽省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训服务(师资培训基地);
面向社会承担技术工人培训、特殊职业(工种)培训、技师培训;
面向社会承担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
为教研科研服务;
面向社会开展工程质量检测服务。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
4 实训基地建设示范推广
引进先进的教师职业资格标准、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研制和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包”与“培训包”,形成品牌,在我省高职院逐步推广。与多所院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和对流协议;
积极开展不同地区院校的合作交流,使学院的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的理念、特色和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平台,围绕我省实施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等四大国家工程,实现教育培训资源的社会共享;
与行业企业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合作组织科研技术攻关和技术开发,采取多种形式共同创办、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以实现共同发展;
实训基地利用先进的设备、场地以及学校的人才优势,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和转化,将实训基地建成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开发基地。
参考文献:
[1]郭静.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工实训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维修电工
实训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76-02
维修电工实训是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和数控等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也是社会开展“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证的培训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电工安全知识与技术,熟练使用常用电3232具及仪器仪表,识别、选择、调整常用低压电器,学会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与检修,能达到中级维修电工的技能操作水平,部分高水平学生可以达到高级维修电工的技能操作水平。本课程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服务,是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学生掌握该课程的技能后,可以胜任企业里安装、操作、维修等电工岗位。
然而传统的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距离,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造成实训教学与职业资格取证间的脱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做到本课程的实训教学与相应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必须对现行的维修电工实训教学进行改革。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
“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的理念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作为载体进行能力实训,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因此,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打破传统以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为线索的教学模式,而是整合工作任务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真实的企业岗位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与训练,彻底改变了教与学的行为,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实施教学,使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学习,在完成任务中学习”。同时通过对实际线路的接触,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实验,并体验企业对实际岗位的要求,逐步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
二、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的课程设计思路
维修电工的工作涉及设备和人身的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典型电路的安装与线路的检测、专业工具与仪器仪表的使用等,是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通过对这一岗位的调研,及行业专家的深入分析,根据这一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将本课程设计为四大模块:基础技能实训、应用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生产技能实训。以上四个模块是以完成维修电工这一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并通过真实的项目环境培养职业素质。同时教学内容涵盖了“维修电工初级”的基本应会要求,涵盖了“维修电工中高级”的应知、应会内容,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融于课程教学中。
三、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主线的课程实训内容
针对安装、操作、维修电工等职业岗位对电工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和维修电工的职业资格标准,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尽量选择既能贴近企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实际,又可实际操作的学习情境,如触电急救训练、电工仪表与实测、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检查、电动机控制电路制作与调试等项目。将学习情境分成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从简单到复杂的训练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对应的知识点和相应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学项目丰富,内容充实,针对性强,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体的实训内容见表1:
四、基于行动导向原则的教学模式设计
维修电工实训是一门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完全在实训场地和生产车间进行实践活动。通过讲、练、示范结合的形式,充分利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组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实现教学与实践工作的一致性。特别是在生产技能训练中,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实际生产,得到实际技能训练。在各项实践教学环节中,都以生产实际中的规程、规范为指导,严格执行岗位责任条例,注重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整个实训内容占用三周教学周,共计90学时。其中基础技能实训占用20学时;
应用技能实训占用22学时;
综合技能实训占用20学时;
生产技能实训占用28学时。基础技能实训分为5项实训内容,10个单项实训项目,主要侧重于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维修与保养。应用技能实训主要侧重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实训,分为6个实训项目,主要学会控制线路的连接、调试方法。综合技能实训以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与故障排除为主要实训内容,分为3个实训项目,主要完成机床控制电路的检修任务。生产技能训练主要是根据校办工厂的产品调整实训内容,目前实训项目是电动吊篮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在应用技能和综合技能实训中,将中、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融入教学过程。
五、建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考核体系
电工实训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 校内实训基地 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0181-02
高职院校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简称输配电线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适应电力工业电网建设,掌握电气、力学、电力线路等方面专业知识,具有输配电线路的设计、施工、检修等技能,能胜任电网企业、供用电企业和电力建设企业的输配电线路设计、施工、运行与检修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加强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对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能为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打下坚实基础。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大部分任务都是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的,可以说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关系到学校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掌握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便成为高职院校输配电线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必然选择。
一、输配电线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于2005年申请新增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获得了批准,成为了广西首个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近年来,学院结合输配电线路专业及行业特点,注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该专业的实训条件由最初的只有一条10KV线路发展到现在拥有0.4KV~500KV七种电压等级线路,分立杆作业区、登杆作业区、铁塔攀登作业区和柱上变安装与操作区,建成了一个具备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训基地,基地可进行线路工艺实训、送电线路测量、线路施工的部分实训项目及线路运行与维护实训的大部分实训项目,还能进行配电线路和送电线路施工与检修项目训练和职业技能鉴定。测量实训室有20台电子经纬仪、10台全站仪、5台水准仪和一套GPSRTK测距装置,可进行输电线路勘察测量、施工测量和维护中的测量。输配电线路专业实训课程大多数是在校内的输配电线路实训基地开展,部分实训项目是广西区内院校唯一开展的。
(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输配电线路校内实训基地在硬件上有较大改善,但与电网技术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1.实训基地功能有待扩展。一些实训课程的实训项目还没能实施,如线路施工实训内容包括基础开挖,基础模板安装,杆塔的组立,导线、避雷线放线,绝缘子和金具的安装等,目前还不能进行基础模板安装、杆塔组立及配电变压器安装施工等项目的实训。
2.教师组织实践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专业教师对校内实训基地教学与课堂教学交替融合的内涵理解还不深,实践教学方法有待更新。学生对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的目的、作用不甚明确。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不应只是机械地操作,应增加动脑的机会,把知识融入实训项目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实践教学模式还不够灵活,教学的基本原则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就分组实训来说,有极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去思考,这样就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4.实训教材还不能满足要求。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案例等不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来,专业特色未能完全体现。
二、输配电线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索
2011年,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输配电线路专业成功申报自治区级紧缺专业,同时获得了国家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经费的支持。为此,针对输配电线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学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
(一)输配电线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理念和原则
1.实训基地建设应体现示范性。通过项目建设,发挥输配电线路实训基地在校内和周边院校的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引入和实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先进教学理念,并和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使实训基地具有体现工学结合先进教育理念的示范作用。
2.实训基地建设应体现先进性。以电力行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和设备为标准,强调高新技术和设备,兼顾常规技术和设备,模拟、仿真或真实的实训设备要与行业的同期设备具有同等的水平,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3.实训基地建设应体现职业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努力营造电力企业建设、维护、检修、技术管理第一线真实的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努力营造企业文化和氛围,体现企业管理模式,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4.实训基地建设应体现开放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要具有开放性,向本专业师生开放,向本校其他专业师生开放,向周边院校师生开放,向企业员工培训和鉴定开放,向下岗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和鉴定开放,使实训基地具备良好的社会服务功能。
5.实训基地建设应体现效益性。制定长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实训基地建设质量,确保项目的持续运行能力。注重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理念,积极探索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和管理,实现互惠互利,提高实训基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基地建设效益最大化。
(二)加强输配电线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途径
1.扩建输配电工程实训基地,提升项目化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满足线路施工等课程改革和建设需要,对输配电工程实训基地进行扩建,增加基础施工实训区、杆塔组立实训区、柱上配电变压器安装及配电带电作业实训区、电缆安装实训区、电缆附件制作及故障检测实训区、室内登杆及变压器检修实训区、体能训练区等七大功能区,扩建完成后,输配电工程实训基地功能更加完善,基地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技术服务、承办技能竞赛等功能为一体,并能实施对学生体能训练的要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增加线路施工实训项目,满足课程建设的需要。输电线路施工的实训项目一直是本专业建设的一个弱项,主要是线路施工场地大、耗材多、耗时长,因此一些实训项目很难在校内开展。对线路施工的工作过程深入研究后,制定了线路施工工学结合、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案(如表1)。表中的导线、避雷线和金具的安装,可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配电变压器安装和电缆安装可安排在校外实训部分,通过团队成立的施工队,直接参加校外配电线路实际施工,随着基地建设的完善,建成柱配电变压器的安装项目后,可先在校内进行基本的训练,再到现场参加实际施工,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也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
3.校企合作开发线路检修实训项目,构建先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与电力企业共同制订高压输配电工程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途径与办法,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与电力企业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与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南宁局等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实训项目,派教师参与南宁局的±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检修项目,与南宁局合作开发输电线路覆冰除冰装置,通过这些合作,引入最先进的线路检修技术,构建先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
4.鼓励教师参加线路工程施工,不断提高团队教师职业技能。团队挂靠电力建设企业国恒电力工程公司,成立电力建设施工队,承包配电线路施工工程,由教师带队,学生参与,教学互长,团队保持有一到两名教师在一线,在条件成熟时,申请独立的资质,把专业做大做强。
5.建立先进的线路检修实践课程管理模式,满足实训需要。由于线路检修实训项目受场地、工器具数量等限制,每个实训项目不能开展多个工位,因些,必须实施新的实训课程管理模式,采用多任务同时展开,小组间轮换的实训教学模式。可同时开展三个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有两个小组,一个小组在作业时,另一个小组写作业方案,两个小组再轮换,当一个实训项目做完时,再与别的实训项目轮换。通过优化管理,可以让学生多做一些实训项目,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晓娟,杨毅.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
[2]申屠江平.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9)
[3]汤晓青.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4]吴英绵,陈玉峰.高职化工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5]王春玲.旅游类高职院校经营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6]辛峰.关于高职院校商务类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