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时代好少年心得9篇
学习新时代好少年心得篇1
抓关键 攀高峰 下好量子科技“先手棋”
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科技是实现强国梦的翅膀,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各级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遵循,抓住科技创新关键变量,下好量子科技发展“先手棋”。
加强顶层设计,下好思想意识“先手棋”。量子信息是科学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处于信息、能源、国防等尖端技术的最上游,关乎国家核心竞争力。从量子纠缠到量子计算机,从墨子号升空到量子通信实现飞跃……近年来,随着量子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其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已初露峥嵘。因此,加快发展量子科技,对促进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升思想意识,重视量子科技创新,同时要坚持“敢啃硬骨头”的魄力,在组织实施长周期重大项目中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技术领域集成创新,从而形成我国量子科技发展的体系化能力,以科学布局,下好量子意识“先手棋”,进而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一骑绝尘”。
夯实培养基础,下好人才队伍“先手棋”。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同样,科技创新的关键也是人才。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遵循,要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加快量子科技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批量子科技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建立适应量子科技发展的专门培养计划,打造体系化、高层次量子科技人才培养平台。与此同时,我们要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通过围绕量子科技前沿方向,加强相关学科和课程体系建设,同时用好人才评价这个“指挥棒”,完善科技人员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把科研人员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营造有利于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的生态系统,通过夯实培养基础,下好人才队伍的“先手棋”,从而让我国量子领域人才辈出。
优化保障措施,下好协同创新“先手棋”。高科技发展,离不开协同创新。譬如,我国量子研究中重要一环的“墨子号”就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卫星的设计、关键元器件的研发、运载火箭能力、雷达测控技术等各个方面的配合,出现哪一块短板,都将导致实验的失败。而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科学技术的各个系统、部门通力合作,一起协同创新,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而让科学家们的雄心得以实现。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不仅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学习新知识,掌握新动态,更要做好重大科技任务布局规划,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协调各好各个系统、部门的关系,并采取得力措施保证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进一步助力量子科技以及其他高科技创新的发展,从而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
学习新时代好少年心得篇2
我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少年,有热爱航模飞机的董天晨,沉浸科技的邵子衿,坚持不懈的颜玉宏……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位身残志坚的残疾人:颜玉宏。
这位少年在儿童时期患了小儿麻痹症,未及时就医而导致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但他不愿屈服,每天坚持用拐杖走路。他还加入了残疾人游泳队,每天在游泳馆里练习,成为了一名残疾人运动员。由于双腿不能动,他经常沉到水里,可他依旧坚持不懈,努力练习。看到这里,我很震惊:一个健全的人,都不一定能坚持下来,他却没有放弃,可见他是个意志坚定的人。
另一方面他学习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屏山中学。新学校住宿在五楼,他不得不坚持爬楼梯。学校出于好意,想把他的宿舍改在一楼,可他依然坚持自己爬上五楼。就餐时他得用手把碗拿到桌上,本来就要用双手握住拐杖,可还要用几根手指拿碗。同学们看见了,想去帮他,他却说:”同学只能帮我三年,以后还得靠我自己,所以要尽量自己做事”。
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对啊,家人不可能永远陪伴在我身边,终有一天我会离开父母,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太依赖父母。
就是这样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让我明白了这些道理,他真是我学习的榜样!
学习新时代好少年心得篇3
北斗问苍穹 科技强国梦
近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引得全国人民关注,卫星发射成功进入轨道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最终建成。从明初万户自制火箭想要踏足太空,到今日组建完备的北斗系统,我们用600余年的时光,完成的不仅是探索太空的心愿,还有我们科技强国的梦想。
北斗问天,是无数科研工作者辛劳汗水的结晶,是近年来我国在高精尖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成果体现,也是迈向科技强国伟大征程的缩影。
北斗问天,需要正确的“风向标”。“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此次北斗卫星发射引得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正是我国近年来重视科技创新良好环境营造的成果体现。我们应清楚认识到,科技强国梦不仅靠着无数科学家的辛苦研究,也需要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发力。从政策上,力戒学术不正不端的浮躁之风,提供正向的研究环境,在人才选拔上不拘一格、在考评方式上不断创新、在科技投入上扩大范围、在科研机制上让科学家敢于试错。从社会环境上,要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科技新发明、新创造走入平常百姓生活,发挥科技成果普惠性功能;让科学家的优秀事迹编入教材,使科学的精神火种得以传递。
北斗问天,需要坚实的“发射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次北斗卫星发射中的一些高精尖科技与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分割不开,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基础科学作为国家科学体系建设和高端技术的源头活水,在高端军事科技、外太空科技等关键领域发挥着坚实支柱作用。在当前的阶段,我们需要补齐基础研究的短板,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重大原创性成果较少、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下实现“破局”,加强基础科学的体系建设,对一些立足长远但短期见效慢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要敢于拍板上马,对一些关系国家长足发展的科学研究项目要加大资金投入,才能让我们的基础科学研究走向无人探索的“深空”。
北斗问天,需要强劲的“推进器”。“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无论是氢弹中的“于敏构型”,还是北斗解决通信定位的难题,都需要我们在高端技术中不断创造新的思路。当前,我国许多高端技术已经走入没有其他国家参与研究的“深空无人区”,没有现成的科学研究成果,无法借鉴其他国家的研究经验,只能靠着我们自己重新从“0”开始摸索。在高端技术中要继续取得突破,就需要我们打破现有研究成果、研究经验带给我们的桎梏,不能落入经验主义的窠臼。科研工作者在无人探索的“蓝海”,大胆打开思路,发扬大国“工匠精神”,耐心雕琢一个个“中国制造”,才能找寻契合自身发展的新方法,趟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科技强国建设要求的新路子,让科技强国的梦想早日变成现实。
学习新时代好少年心得篇4
@少年们 请继续怀揣“科技梦”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一封充满暖意的回信送到了25位科技工作者的手中。5月30日是我国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长大了我想当科学家”,这是不少人儿时的梦想,如今祖国的花朵已长大,梦想虽未如愿,但科学家们锲而不舍、甘于奉献的精神却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影响着我们。今天,少年们,请继续怀揣“科技梦”。
筑牢思想根基,“科技梦”需有“劳筋骨、饿体肤”的决心。擦亮“奋斗”底色,永葆“奉献”情怀,鲁迅先生曾谈到“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科学的研究从“进食”到“消化”再到“产出”是个漫长的过程,需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情愿,更要为国为民“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抱负。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不断刷新亩产纪录阐释了“让大家吃饱又吃好”的毕生追求。嫦娥工程总指挥叶培建克服一个又一个挑战和困难,实现了国人“苍穹逐梦”的期待。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这是国士无双的共同标签,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我们都不是旁观者,要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定“四个自信”,筑牢思想的根基,不畏险阻,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当科学金字塔的垫土者。
夯实学习地基,“科技梦”需有“好读书、求甚解”的诚心。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全国两会刚结束,总书记在给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中又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更离不开庞大的知识储备,所以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下一番心无旁骛的功夫,在“读”“学”“做”中坚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治学之道。在孜孜不倦中锤炼能力,以“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为座右铭,汲取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精益求精的精神能量。科技是撬动地球的杠杆,要秉持着强烈的创新热情和信心,在实践中攻坚克难、追求卓越。
拓宽进取路基,“科技梦”需有“重执着,贵坚持”的恒心。“胜利往往产生于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有志者应脚踏实地、着眼于小、努力进取。高水平的研究结果离不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良好的科学作风及持之以恒的精神。“苦心人,天不负”,FAST工程奠基人南仁东带领团队20多年呕心沥血做研究,让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成为看得最远的国家。这些“科技革命”上的开拓者,用生命讲述了科技人的勇敢和坚持。打破了我国科技重要领域一度被“卡脖子”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勇攀登科技高峰的路上,大家都是战士,“号角”吹响时,冲锋是对青春最好的献礼。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少年们,“科技为民,奋斗有我”在这你我责无旁贷的战场上,请继续怀揣“科技梦”,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学习新时代好少年心得篇5
今天,这十位好少年,他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即便磕磕绊绊,仍然勇往直前;他们人小志大,传承几代人的精神;他们在生活中从细微的事情做起,影响着他人,服务社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梁启超先生所说“少年强 则国强;少年进步 则国进步。”同样他们的行动也激励我,成为我的榜样。
在新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困难早已不是战火纷飞,家破人亡,而是生活中的一次次挫折。我们只有克服这些挫折,终点的希望才会浮现在我们眼前。颜玉宏,他从小身体残疾,无法站立,但他身残志坚。他做他热爱的事情—游泳,尽管会经过无数次的呛水,尽管身体与心理会无数次地感到疲惫,但可以看得出,当他丢下拐杖,站起将要入水的一刹那,他总是满怀信心与希望,义无反顾。他有着大学梦,无论宿舍上下楼,早读,吃中饭,他都用行动说明了“我能行。”他就像史铁生一般,即使手中一副烂牌,但却仍能打出一副好牌,我相信,多年之后,他也会活出自己的精彩。他最后说到,前往理想的路是艰辛的,但在一次次失败中汲取营养,最终便会,“披荆斩棘,所问披靡。”是啊,所有经过的苦难,都会成为成功的铺路石。他的坚强意志令我敬佩。
张力文,身材娇小,但却嗓音洪亮,仿佛从她的身上,我们能听到几百年前的故事,一曲南泥湾带我们走进那历史悠久的岁月。看她那嘴边上的话筒,手上拖起竹筐,她是以讲解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一代人应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这代人正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时代,我们应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学习并宣传红色延安精神,居安思危,不断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可以向懂文晨,邵子衿那样开动大脑,研究新科技,也可以向林俊德,宁浠澄,以点滴之行,带动身边人回馈社会。
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在当今时代的优秀青年,他们的逆袭之路会激励我们的斗志,他们的刻苦研究精神令我们学习,是啊!新时代的路还在进行着,或许我们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将一件事坚持不懈地去做,或许我们就是下一个好少年!
学习新时代好少年心得篇6
激发新时代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党和人民对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褒奖。核潜艇“痴翁”黄旭华院士、气象泰斗曾庆存院士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备受瞩目。各奖项“含金量”十足,彰显中国科技的强劲动力,将进一步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战胜各方困难的信心,激发新时代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
激发科技报国的力量。当前,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作为中国梦的重要基础,科技强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体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而这样的努力,必然离不开科技工作者对科研和祖国的热爱。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波澜壮阔、成就辉煌,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怀爱国情、秉报国志,艰苦奋斗、潜心探索、无私奉献,取得一项又一项重大发现发明创造。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个人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新时代伟大征程之中。
激发无私奉献的力量。无私奉献、甘于付出,不计个人得失,是科技工作者的优秀精神特质。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生活了30年。他离家研制核潜艇时,刚刚30岁出头,等回家见到亲人时,已是60多岁的白发老人了。与“风云变幻”打交道,攀登气象科学高峰的曾庆存院士有一句“名言”:饿着肚子推公式,越推越新鲜。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的观念,甘坐冷板凳、肯下苦功夫,心无旁骛、潜心钻研,以“一辈子全心全力只干一件事”的恒心毅力安心致研,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
激发创新突破的力量。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一些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科技实力明显提升,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然而,21世纪的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高质量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推动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守科技报国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洞察变革于端倪,把握先机于初始,引领方向于“无人区”,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不断实现重大创新突破。
科技兴则国家兴,创新强则民族强。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全国科技工作者要以黄旭华院士、曾庆存院士及全体获奖者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求真务实创新,勇攀科技高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习新时代好少年心得篇7
让科技之花绽放在祖国大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强调,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科技是国之利器。科技工作者们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国家才能战胜一切困难登上创新创造高峰,才能走向发展高峰。有一支矢志报国、一心为民的科技工作者队伍,是国家之幸、人民之幸。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正是有以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勇敢地“逆行”,冒着生命危险战斗在一线,提出疫情防控的宝贵意见正确措施,才在第一时间为全国人民撑起了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科技“保护伞”。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后,广大科技工作者们仍夜以继日坚守在攻关战线上,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科技支撑,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彻底战胜疫情的希望。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优秀科技工作者满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厚爱,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归国参与祖国建设发展。很多科学家甘愿隐姓埋名数十载,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而扎根艰苦边远地区、扎根基层一线。钱学森、邓稼先、于敏等科学家们,他们矢志不渝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终生,他们是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见证者,更是创造者,他们将永远被国家、人民铭记、尊崇,他们身上的“科学家精神”必将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中一代代传承下去。
实现创新发展,要坚持向科学要方法、要答案,更要建设一支有竞争力的科技工作者队伍,在全社会形成尚贤爱才的好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时就强调,要通过改革,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近年来,《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等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这些都充分显示出党中央和国家识才爱才敬才的良苦用心。奖励创新、关爱科技人才,不能只是提升对他们的物质奖励,而要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科技人才的荣誉感和获得感。要让科研人员从繁重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潜心进行科技研发,加快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宁爱本乡一捻土,勿恋他国万两金。”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这“大变局”中把握机遇更进一步,让中华民族长久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创新创造是关键,而科技人才就是通向创新创造大门的“金钥匙”。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传承发扬“科学家精神”,不忘科技报国的使命,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让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于国家和人民。要在各行业各领域中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精神,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融入奋斗历程,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把科学研究做在祖国大地、做进人民心坎,让科技之花绽放在祖国每一片土地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创新创造的磅礴伟力。
学习新时代好少年心得篇8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难以报答。
今天我观看了第二中学江骁鑫小哥哥的尊老孝亲少年事迹展播,感触颇多,江骁鑫哥哥只比我大两岁,但是与他相比,我生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之中,爸爸妈妈对我疼爱有佳,而江骁鑫哥哥却小小年纪用自己柔嫩的双肩担负起家庭的重担,我对他敬佩不己。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其实,今天,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我很孝敬父母,在家时,我坚持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向父母说一句问候的话.当节假日时,我就和父母谈谈心,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因为我妈妈工作的原因,我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过生日时,我都会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份礼物,让他们开心。为了实现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在学校好好学习。当父母因工作繁忙时,我就自煮饭,做些家务活,以此来减轻父母的负担,父母生病时,像他们关心我一样,我会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为他们端水送药,嘘寒问暖。当我和父母发生争吵时,我便会做出一些必要的让步,当自己做错事情或顶撞了父母后,我就会主动向他们承认错误道歉。时常会和父母在一起讲个笑话,说说我在学校的状况,让他们对我的学习放心。
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们再也不要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我们更不要对父母的艰辛付出和无限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怨气冲天。因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现在要行动起来,动一动手,搬一把椅子给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给父母痛饮;动一动口,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听,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孝敬父母原来就这么简单。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让我的爸爸妈妈欣慰,高兴和快乐。我又何了而不为呢?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们应该用我们的优异成绩,我们的健康成长来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学习新时代好少年心得篇9
读了“多才多艺好少年”路梓琪的故事,我感受颇深:一个小学生,能将自己的生活学习过得丰富多彩,我非常佩服!现将我的所感所想叙述如下:读了路梓琪的故事,首先让我想到的是:我们青少年现在赶上了好时候,国家、社会、学校给我们搭建了很多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可以让我们尽情的激扬青春,用才艺编织自己五彩的梦。其次,我深深为路梓琪同学的坚守和自制能力所感动,在现在这种网络盛行的时代,她能够克制自己,不去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是刻苦练习小提琴、古琴等乐器,还能进行各项运动训练,她的阳光自信、她的刻苦训练,让我的心胸受到极大的震荡,路梓琪,你是好样的!我为你点赞!有人说:“最美的风景,不在终点,而在路上;最美的人,不在外表,而在内心”!追求本身就是最美的风景,路梓琪同学是美的,她的美体现在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自己的高度制止力。这也正应了彭端淑《劝学》中的一段话:“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也易矣;不为,则易者也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也易矣;不学,则易者也难矣”!我们只要去做,去不懈的努力,就会克服困难,达到光辉的顶点。所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要向路梓琪同学学习,在学习之余,跟着语文老师多学点演讲的方法;跟着音乐老师多学点吹奏陶笛的技巧;跟着体育老师多加锻炼身体;跟着美术老师发挥一下我绘画的天赋。今后,我要克服自己的一些惰性,积极努力起来,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用才艺编织自己的五彩梦,向着理想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