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心得体会 >

党的一大的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4-08-14 08:48:03 来源:晨阳文秘网

篇一:党的一大的心得体会

  

  2024年参观一大会址心得体会

  2023年,我有幸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会址,这是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地标,我对这次参观充满了期待。

  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上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当我踏入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物时,我仿佛穿越回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会址的建筑布局相对简单,但却有着浓厚的历史氛围。我看到了一大会议的会址主楼和附属建筑,这些建筑沉淀着革命先辈们的智慧和血汗。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的伟大意义。一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革命的开创奠定了基础。在这里,我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以及其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

  通过参观会址内的陈列馆,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陈列馆内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这些宝贵的文物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到现在的发展历程。我看到了党的创始人们的英勇事迹,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奋斗和伟大贡献。

  不仅如此,参观过程中,我还有幸参观了一大会址的会议室。进入会议室,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当年一大会议的热血气息。会议室内陈列着当年的会议桌椅和会议资料,这些展示让我想象着是怎样的场景,党的先辈们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和交流,制定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参观一大会址,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党的奋斗史,是一部党的艰辛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始终紧密联系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观一大会址,也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创新和发展。参观一大会址,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到现在的不断发展壮大,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将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

  参观一大会址的经历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未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我将铭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篇二:党的一大的心得体会

  

  一大旧址观后感

  第一篇:一大旧址观后感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开天辟地的重大事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在近期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会址所在地是一栋具有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楼房,始建于1920年,于1921年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幢大楼里召开,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和发展壮大,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进入馆内,鲜红的党旗首先映入眼帘,洋溢着神圣和庄严。

  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二楼存放着数百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不同的阶级都没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自由。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21日,当时还只是几十个人的组织,但是由于吸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思想,共产党注定要给中国带来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风暴。孙中山的几次革命相继失败后,中国进入了黑暗的军阀混战时期,民不聊生;而当时的段祺瑞政府只顾了和别的军阀开仗,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权益统统放弃,终于五四运动等一系列爱国救国运动如火如荼地在神州大地展开了,而中国也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成立了。

  中共“一大”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乃至全中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我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94年光辉发展历程的了解,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在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如何立足本职,率先垂范,增强主人翁意识,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努力学习,为党旗添彩。

  第二篇:参观一大旧址后心得体会

  今天下午我有幸参见了小组组织的参观一大会址的活动,这次活动是我更加了解党诞生初期的那段历史。漫步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我看到了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一伟大时刻。我们的党从无至有,经历艰难曲折无数,时至今日,我也更进一步地懂得什么是“艰苦困难,玉汝于成”,无数的革命先烈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泱泱大国所酝酿的巨变将是全人类史的伟大篇章。作为一名正在参加入党培训的研究生,要努力学习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要切实地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与条件来规范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早日得到党的认可,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第三篇:到“团一大”旧址的社会实践总结

  在我们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广州越秀南路参观了“团一大”纪念广场。到了那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呈现“品”字结构的雕像,不禁让我联想到党的思想,这个“品”字包含了我们党的思想精髓,它所具有的历史感,引起我们进入20世纪20年代时风起云涌的时代情境,感受澎湃的革命激情。另外,雕塑又有政治的严肃性,实现了历史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正面左侧是“团一大”旧址介绍,右侧是“入团誓词”。

  接着我们接着去参观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踏进门槛的第一步,就看到“伟业的召唤”五个闪闪发亮的大字,讲了1919年所爆发的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而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早期组织也相继成立。另外里面还记载了很多历史事迹,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比如民国日报,以及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领导人,使我们浸泡在中国历史的潮流中,我们一直往前走,每到一处我们感到激情澎湃的地方我们总会仔细研读,并拍照留念。

  我们了解到,“团一大”在广州召开既有偶然,也是必然,是历史的选择,而“东园起春潮”介绍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园召开,东园因此载入了共青团的历史史册,大会

  宣告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称为中国青年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最后,我们又参观了很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知识,然后我们全体同学在入团誓前面,起誓,结束了这次参观。

  对于我们入党积极分子来说,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使我们进一步在思想上,行动上更靠近党。

  第四篇:黄埔军校旧址观后感最新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继续高举着民主革命的旗帜,进行了反袁,护法和北伐战争,但都因各路军阀的阻挠和破坏而失败,正当孙中山在失败中徘徊,搜索革命新道路之际,中国共产党和苏联伸出援手,帮忙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和创办军官学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黄埔军校旧址观后感最新精选,希望你喜欢。

  黄埔军校旧址观后感最新精选1回首上个周末的黄埔军校之游,还真让人回味无穷。

  事情可记得从头说起......吃完午饭,便踏上预定好的路线,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最终到了军校的对岸---鱼珠码头,随后登上客轮,哈哈哈,好久没体验乘风破浪的感觉了,江面上的吹来一股凉爽的风,真是不亦悦乎。恍惚间,船已经到了军校码头了,船一靠岸,我一个箭步踏上码头,朝军校方向飞一般奔去。根据路上的路标我一步一步朝着军校方向前进,前进,前进进。不多时,就看见路上三三两两的人群,看来大家和我的目标一样。随后到了军校的客服中心,从漂亮的客服MM手中拿了一张免费的门票,时间正在倒计时,我立刻就会到达传说中的黄埔军校,这座以往与美国的西点,苏联的伏龙芝,英国的桑赫尔特齐名的军校以往是如此的辉煌,随着国民党的土崩瓦解,如今却沦为旅游圣地,真是感叹世事莫测呀。

  不多时,穿过一座拱门,大概走了十几步的样貌,最终到了我仰慕已久的军校,正门赫然写着“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在大门口端详了好一会儿,然后开始进去里面逐步参观,先是军校的校史记录室,里面主要介绍黄埔军校的发展史,把孙文,蒋中正,周恩来,廖仲恺等人隆重细说了一番。再往前一点就是黄埔军校群英谱,里面纪

  实了黄埔的精英的事迹,里面摆设了很多黄埔学生用过的物品,比如什么陈明仁的笔砚,戴安澜的佩剑等等,里面的墙壁上细说了黄埔学生在抗日战争的赫赫显功,想想这座昔日英雄辈出的军校,为国共双方培养了大批的军事将领,比如,林彪,胡宗南,张灵甫,陈明仁等等,结果却在内战中弄得同门师兄弟互相残杀,真是可悲。可是黄埔军校所培养的人才注定会在历史增添隆重的一笔。

  黄埔军校旧址观后感最新精选2本着学习先烈事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宗旨。爱国是核心,守法是重点,诚信是关键,知礼是基础。作为第33期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的一份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学生党建研究会于2011年11月5日组织我们参观了孙中山先生创办的革命军官学校遗址---黄埔军校(广州市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埔军校创办于1924年5月,位于广州市东南20公里珠江中的黄埔长洲岛上。黄埔军校是我国现代革命史上第一所新型的革命的军事的政治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是中共早期进行军队建设的一个大的实验场。黄埔军校培育了很多的将才,谱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经过这次活动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尤其是近百年来许多仁人志士为了推翻封建社会和争取民族解放所做出的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增强了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历时40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在陆军军官学校大门前合照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开始参观黄埔军校。

  我们发现,在陆军军官学校大门的两边外墙上有气势磅礴的两列字:“革命尚未成功,革命仍需努力”,激励我们为革命事业努力奋斗,也带领我们回顾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大门两边有两棵茂盛的大树,在导游的引导和讲解下,我们了解到这两棵树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寓意。进入大门,两边内墙上分别挂着4个牌匾,一边陈列着黄埔军校的整体模型建筑。导游又带着我们到了黄埔军校校本部,其中间通道也称大花厅,据说官长政治教育、异常演讲、纪念周活动均在此进行。之后,我们走上黄埔军校第二层楼,导游一一为我们讲解经

  过的房间用途,依次经过教师办公室、蒋介石校长办公室、校本部办公厅、总理室、官长饭厅、校长会客厅(官长集合室)、书报阅览室、教授部、入伍生总队部、自习室、学生宿舍。其中,校长会客厅室内悬挂着的“登高望海远,立马定中原”对联是于右任赠蒋中正的。一个回廊的参观,让我们大开眼界,也体会到革命时期的严格与艰辛。

  从第二层楼下来,我们来到黄埔军校史迹馆,沿着参观路线往里走,我们继续学习黄埔军校的历史,明白了原先黄埔军校的前身是广东陆军小学堂,虽名为小学堂,但其实它不是小学,其命名只是沿袭了当地的地名,也了解到原先黄埔军校只是招收男学员,随着其发展,之后才允许女学员入学。大概了解了黄埔军校的组织结构后,我们观摩了黄埔军校学员的毕业证书,从革命前后的两张证书比较中,我们也认识到历史的变迁。其中,证书四角的“亲爱精诚”的校训字样从有到无,蒋介石、孙中山的亲笔签名也从有到无,从这些细节变化中我们也意识到当时历史的变迁。在导游的继续带领和讲解下,我们了解到,在严格的军事教育下,学员们课余还是有自我休闲娱乐的时间,比如1925年组织成立的血花剧社,用艺术的形式向师生官兵进行革命宣传,其中,更加趣味的是,里面的女性主角都是由男性学员反串演绎的。之后,我们又领略了中山装的风采,了解到中山装服饰设计的深刻内涵,其中包含三民主义、礼义廉耻、五权主义等。

  参观完校史迹馆后,我和同学又继续参观群英馆、世界著名军校等旧址,还与伟人合影留念。

  经过开展党团组织活动,引导我们确立远大志向,树立正确梦想信念。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她就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庄严使命,并始终在不懈地探索和奋斗着。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社会变革,随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如今,以党的十六大为号角,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正向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

  伟目标稳步迈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始终不渝地忠实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才能不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才能实现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短短一个午时的参观结束了,回望黄埔军校这座古老的陆军学校,它让我们更加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经过这次参观活动,我更加坚定入党的决心。我们要刻苦学习并努力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要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和吸收人类礼貌的一切优秀成果,做先进文化的建设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短短一个午时的参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继续学习和发扬黄埔精神,打好基础,学好本领,将来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

  黄埔军校旧址观后感最新精选3黄埔军校后山顶有一座纪念碑,碑顶便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孙中山纪念碑”四字用以隶书,古朴且硬朗,碑上孙中山先生靠南面北,注视山下,右手前伸,俊才飞扬,仿佛能让人见到他当年挥军北上,平定中原的恢宏决心。登在山巅远眺,应对滚滚珠江,心中便觉豪气顿生,古有登泰山而小天下,此刻却觉得心中激荡之时,无处不是泰山。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而才从何来,便当努力向学。为此,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进取支持下在珠江畔的长洲岛内一举创办了闻名天下的黄埔军校,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的篇章。“亲爱精诚”四字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校训,孙中山先生期望经过此举,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在郭队的带领下,走在校舍的走廊当中,感受当年在战乱时期年轻的未来将领们为国家的兴亡而发奋苦读的精神。不禁有种泪蒙双眼的冲动。整个校舍如同一套大型的四合院,尽显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自中轴线向两侧铺开的便是样式一致的校舍。据资料记载,这套校舍当年曾是一座清陆军的小学堂的校舍,孙中山将之进行了修缮扩建,便成了孕育近代无数将领的一个摇篮,既加快了修建速度,又节俭了人力与资金。历史的在那里留下了沧桑的痕迹,八十年前,中国的无数热血青年弃笔从戎,投入到了革命的大部队当中。他们来自不一样的地方,却怀着相同的目的,尽自我之才为祖国的存亡献上自我的全部。扶着校舍的门框,便能似握着革命的种子一样,细细地品味着在心中翻腾的那股热血。

  军校的大门大大出乎想象。朴素到了极致的漆白门柱,上书“陆军军官学校”,让人实在难以联想到近一个世纪之前那里竟是无数英烈的腾飞源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副对联,便是军校学员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所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革命的道路中,需要的不是那些华丽的装饰,而是一颗对革命坚信不疑的信心和兴复祖国的决心。看着门内硬朗挺立的古树,在这一刻仿佛一切都不用说了。中华民族,正会如这颗古樟一样,傲然立于国际舞台之中。

  岁月不居,时光飞逝,人非但物是,历史不能够被人所抛弃,而应当为人铭记。于校内辗转参观,心中的跌宕自不必说,待得出了大门,又觉得心中有些怅然。当国家被战争的车轮划过,才会让她的人民懂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化的当今社会,便更该铭记这一道理。时刻准备着,为了人民,为了党而不断充实自我,坚持忧患意识,提升本事,才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黄埔军校旧址观后感最新精选4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忙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进取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黄埔军校一经建立,就成为当时的革命摇篮。名将辈出,战功显

  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军校中国共产党的一批重要干部都曾在那里锻炼成长,如周恩来、叶剑英、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他们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铁的纪律,构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曾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黄埔军校师生为了民族的解放、祖国的统一与富强,在中国现代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80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孙中山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今日的中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富强民主礼貌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和平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

  这是一堂具有革命教育意义的党课,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还历历在目,他们的精神也将一向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行。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会继续发扬黄埔精神,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将我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黄埔军校旧址观后感最新精选520__年6月7日午时,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支部组织党员,预备党员,进取分子去位于黄浦区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参观,共有31名党员,预备党员,进取分子参加活动。让我重温了以前历史学习过的“黄埔军校”精神!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题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能够看出孙中山先生的民族爱国主义

  精神!为民族的独立而奋斗的梦想!今日也爬上了孙中山先生的纪念碑亲眼目睹了,小时候奶奶和我说过:“孙先生临终训词:和平,奋斗,救中国!遗憾的是他老人家壮志未酬,却与世长辞!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此行的目的,我们不仅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进取支持和帮忙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建立后,为国民党培养了大批军事将才。从那里,也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中共名将,例如黄埔一期的徐向前、陈庚,黄埔四期的林彪、刘志丹,黄埔五期的许光达、陶铸等。巾帼英雄赵一曼也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当年,孙中山先生对军校关怀备至,多次来那里办公。孙中山先生革命屡经挫折,痛感革命的失败在于没有建立革命的武力。1924年1月28日,正在国民党“一大”期间,孙中山先生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决定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就选在原广东陆军学校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长洲要塞――黄埔,故简称为黄埔军校。这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孙中山先生任命蒋中正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军校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

  当时黄埔军校的特色在于实行政治与军事并重教育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革命精神。黄埔军校的建制是学习苏联红军的,设立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之后推行到国民革命军各级部队中去,成为区别于过去一切旧军队的主要标志。

  之后,我登上孙总理纪念碑参观。登上这山巔远眺,滚滚珠江,万顷沃野,林立高楼,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此刻,才对范仲淹《岳阳

  楼记》里“衔远山、吞长江”的气势有了些许体味。也遥想200多年前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从这古黄埔港发祥,一时间商贾云集,船只穿梭,几多繁华。古时的黄埔云樯便是黄埔十景之一。而今日更是锦上添花。

  我们在军校门口前团体合影,把难忘的瞬间停留下。在“陆军军校学校”几个大字前面留下了我们人生中的一段完美记忆,也让我们置身感受那庄严的气氛,这也启示了我们历史是不可改变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苍劲有力地题写在门口两边的白色墙壁上,异常醒目,相信它曾激励着中华子孙一代又一代人向前努力奋斗。走进各个展览厅,听着导游有条不紊的详细讲解,霎时使我更加对历史的了解,历史的那一幕幕似乎在眼前重现了,仿佛那炮声,冲杀声在耳边回绕着。同时对那些在战争中立下了不朽荣功的先烈肃然起敬,佩服他们的勇敢,佩服他们为国牺牲的可贵精神。他们的辉煌战绩在中国史册上永垂不朽,何以让人忘怀?归途的路上,随之浮想,不论是国民党的主帅还是共产党的将领,都曾是胸怀报国梦想的精英青年,他们曾一同生活、学习、训练,一同成长,却又因不一样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而历史已经证明,仅有把个人的梦想和信仰与为多数人谋福址的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名垂青史,造福后世,历史,让我们铭记!经过这次黄埔军校之旅,增进各党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了党员关注国家和党的发展。让党员们更加关注群众,服务群众!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两会前后的时事,尤其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为今后开展更多的党员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黄埔军校旧址观后感最新精选

  第五篇:一大会址观后感

  去一个新鲜的地方,除了能够留下几张纪念意义的照片之外,剩下的无非就是对事物发自内心的震撼或者对景物的流连。而中共一大会址,这个共产党创立的地方,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但我说的不是共产党的神圣,而是那些怀着满腔热血衷心救国的革命者,还有那些企图唤醒国民的启蒙先驱,还有那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无名英雄,那

  些在战场上死去的平民战士,他们拥有的无上的荣耀,所以说他们是神圣的,因为他们为中国的革命埋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组成了坚不可摧的攻防力量,从而有了我们祖国的今天。这不是对这份历史贡献的吹嘘,而是对这段沉重历史的敬畏和珍重。

  中共一大会址,就那么小小的两层楼地,却可比那能够燎原的星星之火,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

  说实话会址本身真的没什么好看,因为就那么一张古朴的桌子,和几张整齐安放的椅子,上面摆放着一些陶瓷做的茶几,这就是他们开会的地方,是如此的简陋,简陋到可以让人忽略,所以这里的观光者甚少,这也就是当时无产阶级在世人眼中的印象,渺小可微。

  这里有那些创始人的雕像,雕刻的是他们高谈阔论时的情景,也有他们转移到嘉兴后会址——一艘很漂亮的船,我仿佛看见船上那些人在组织成立之后的欣喜,因为他们拥有祖国希望的微小资本,即使是微小,总算走出了这艰难的第一步。

  这里到处都是历史人物的画像,每张画像下面都会有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介绍。我观看的时候,周围的环境非常的安静,每个人的脚步都很轻,似乎不想打扰这份安静的历史,只想默默地欣赏他,记住它。已经过去一个礼拜了,对那些历史人物我也记不太清,我也不喜欢刻意去记忆,但我记得李大钊,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创始人。我内心感觉,我必须记住这样的一个人物,从而记住他们做出的历史贡献。我记得还有这些人的画像:矛盾、鲁迅、陈独秀、蔡元培、臧克家、闻一多、夏衍......这里除了画像之外,还有许多精美的历史文物。比如说当时先进的打字机(忘记叫啥了),那个时候好看的读物,比如《新青年》《萌芽》,这时的大多数读物都包含了浓厚的政治性和先进的爱国思想,我记得那里还安放着一架如巨蟒般粗细的圆柱形铜炮,还有当时缴获到国外的一些枪支;也有太平天国运动使用过的刀枪剑箭,可是,这些铁器在时间的风尘下,发黄的发黄,锈钝的锈钝,没了当年锋利的模样。这是先进与落后的对比,是一个时代的差距,是思想上无形的山隘,我们除了学习优秀之外,还能做的就是学习优秀,落后就会挨打,这永远不变的历史深

  刻教训。

  说完了这些关于革命话题之外,我想说说那个社会时期的生活,其中让我发自内心震撼的是两张照片。

  第一张照片讲的是毛泽东和同事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哪里上面没说,我只知道他们居住的床是用两张长凳和一块木板搭起来的,木板放在长凳上面,木板上放一张席子,席子上是一些垫子,最后的便是一张棉被,这就组成了这未来领导人的床,而我内心一直认为老毛和他同事当时是无产阶级里面最有钱的人,由此看来,他们也就富到这种地步而已,不过如此。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一句话,叫做什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不记得这句话是用来形容毛润之的还是用来形容雷锋的,以前觉得这不过是一句朴实无华的话,现在更明白一点,这句话说的是革命背后沉重而艰苦的历史,不能忘记的过去。

  当我看到这第二张照片的时候,我整个人彻底惊呆了。这是一张大饥荒后的照片(照片背后的历史时期等背景都没有明确注明)。可能是因为会址展览处的灯光相对比较阴暗柔和,我第一眼看到那张照片时,我以为这是一张超现实主义的画像,而上面画的是一群骷髅头,这群骷髅头一列列的排开,整齐而又有序的聚在一起。但实际上这都是一群被饿到皮包骨的灾民,他们几乎拥有共同的特征,他们的头发稀疏到仿佛随时会掉光,脸皮和脸骨是死死地贴在一起,很多人都没有衣服穿,所以男子基本上裸着上身,他们的手臂如干柴一般瘦小,所有人似乎都患上了霍金那样的肌肉萎缩症,肚子干瘪的像是新闻上的那些非洲贫困孩子。这是一张没有色彩的照片,讲述着一个每个灰色的世界,一段昏暗的历史,向世人倾诉那时的生活。

  离开那里的时候,我留下了两个疑问?

  一、中共一大会址和我心目中的看到的不太一样,因为这里看到的大多都不是具体关于中共一大的事物,而是讲了很多其他的历史事件和时期的事物,就像我上面讲的很多事情,其实都和中共一大事件的关系不大。我想这些无关的事物为什么要放在这里呢?后来发现,我看历史的驻脚点不对,有时候,我们看待历史应该聚焦,但更多时

  候应该要学会发散,因为历史与历史之间的前因后果往往是串联起来,我们不能将它独立于孤岛,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背后的历史意义。

  二、我在中共一大会址里面看到三四个老外,能在这个小小的红色纪念馆里看到三四个老外,这已经是很难得了,毕竟这还是中国人的历史,这些老外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兴趣让我感到很意外,我的疑问就是他们为什么对中国的历史如此感兴趣。其实,现在的我内心也有种倾向,我比较喜欢看国外的历史,而对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不是很感兴趣,可能是有些小小的厌恶吧!因为这些东西已经学了好几年了,初中学了高中学,高中学了大学还得学,如果叫你七八年来一直重复做着同一件事情,而且历史课上讲的的大多数都是那些条条框框,味同嚼蜡,于是,潜意识便产生对这段历史的“拒绝感”。虽然我们已经对这段历史学了好几年,但是很多人上课回答问题时,都咳不出一句话,因为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考试的阶段,我们不知道这东西学了之后,除了考试,还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总是重复的去忘记。我想这就是我为什么对已有的近现代历史不太感兴趣吧!我不知道我的心理状态能不能解释那些老外的行为,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对历史的新鲜感,对历史本身的好奇。

  但我想,他们对中国红色革命历史的如此感兴趣的原因肯定不仅于此,大国崛起的的红色历史。

  因为这是一段关于

篇三:党的一大的心得体会

  

  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心得

  本次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深感历史的沉重,也感受到党的艰辛和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在参观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共产主义信仰。以下是我对于本次参观的心得体会:

  首先,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员心中的那份崇敬感会油然而生。纪念馆内讲述着党的艰辛历程,展现着革命先烈的壮烈英姿,历史的重压沉甸甸地压在身上。虽然党的初心从未改变,但是革命之路上党面临的重重挑战和艰难险阻是不可忽略的事实。历史告诉我们,党是在革命斗争中走过来的。只有坚守信仰,勇往直前,才能够克服困难,终究迎来胜利。

  其次,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深感党的使命与人民利益紧密相连。纪念馆中展现的历史材料,充分展示了党所为之奋斗的民族和人民利益。从一大会议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践行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初心和使命,我们才有了如此庞大而强大的党组织,推动着我国的快速发展。

  最后,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感悟到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纪念馆中,可以看到中国工人阶级是如何由觉醒到自觉,从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之后,让人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是我们选择的正确党派,信仰共产主义的价值,坚持追求共同幸福的理念。

  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是一次回溯历史、汲取精神、感悟人生的重要历程。通过感受革命先辈前赴后继的精神与奋斗,我们应该更加懂得珍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自觉地从思想、行动上支持和拥护党的事业和决策。我们要在青春的岁月里,更加认真地学习党的历史、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锤炼共产主义的信仰和世界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身!

篇四:党的一大的心得体会

  

  参观一大会址心得体会

  参观一大会址让我深受触动,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奋斗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我在参观中了解到了一大会议的举办背景和历史意义。那个时期的中国正面临着极端困难的局面,国民经济崩溃、社会动荡不安,中国人民生活在极端贫困和苦难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大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一大会议的会场和会议桌椅等场景,仿佛置身于历史中。会场布置简陋,当时的共产党创始人面对艰难险阻,以民主的方式商讨和制定党的纲领和发展方向。这种勇敢和坚定的精神令我非常钦佩。

  参观一大会址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从一大会议到现在,中国共产党一直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无论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种为人民、为国家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敬。

  参观一大会址让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支持。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将继续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梦想。

  总之,参观一大会址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我相信,只要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引领中国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五:党的一大的心得体会

  

  参观一大会址心得体会

  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一座重要的历史遗址——一大会址。这次参观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伟大。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也领略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和爱国情怀。

  一大会址位于中国南昌市,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这座历史遗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开端。我来到这里,首先感受到了一种肃穆的氛围,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依次参观了一大会址的各个展览厅和陈列馆。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奋斗历程。展览厅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让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年代。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照片和手迹,看到了他们的革命宣言和宣传品,更看到了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的精神。这些历史文物无声地诉说着革命先烈们的艰辛和牺牲,让我深受感动。

  在陈列馆里,我还看到了一大会址的建筑结构和布局。这座建筑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我看到了会址内部

  的布局和装饰,感受到了当时的革命氛围。会址内部的陈设和布置都充满了革命的气息,让我对当时的革命斗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除了参观展览厅和陈列馆,我还参观了一大会址周边的革命纪念地。这些纪念地包括革命烈士陵园和革命纪念碑等,都是对革命先烈们的纪念和怀念。在这些地方,我看到了许多人在默默地祭奠革命先烈,表达对他们的崇敬和敬仰。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参观一大会址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和爱国情怀。这次参观让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和对中国革命的敬仰,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相信,只有铭记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前行,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将永远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篇六:党的一大的心得体会

  

  参观一大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一大纪念馆,我仿佛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感受到了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这次参观使我深刻认识到了革命英雄的伟大和革命道路的艰辛。以下是我对参观一大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首先,参观一大纪念馆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段曲折而又光辉的历史。纪念馆通过丰富的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示,生动地再现了一大会议的盛况。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眼目睹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我被一大代表们的崇高理想和无私奉献所深深感动,也为他们为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所进行的不懈努力而感到自豪。

  其次,参观一大纪念馆使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展厅中陈列着一大代表们的珍贵照片和手稿,以及他们的家书、日记等个人物品,这些展品让我更加亲近那些伟大的先烈们。我看到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下的奋斗,看到了他们为中国人民的幸福默默付出的汗水和热血。这些珍贵的展品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伟大历史和光荣传统的政党。

  再次,参观一大纪念馆让我对中国革命的艰辛和牺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展厅中陈列着一些革命时期的老照片和实物,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顽强抗争。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浴血奋战的英勇场面,看到了英雄的烈士们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壮丽景象。这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

  人民的伟大精神,也让我明白了中国革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无数困难和牺牲才取得了胜利。

  最后,参观一大纪念馆使我对现在的美好生活有了更加珍惜的感悟。通过参观,我意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用智慧和血汗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稳定和发展,努力学习、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参观一大纪念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体会。这次参观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精神,也让我对中国革命的艰辛和牺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参观一大纪念馆也激发了我对现在美好生活的珍惜之情,更加坚定了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七:党的一大的心得体会

  

  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优秀5篇)

  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11月13日我第一次参加了我们党支部的活动——参观中共一大会址。那天的天气风和日丽,我们穿过人声鼎沸的街市,我们来到了一座青砖的普通石库门老楼,它就是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心中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就是从这幢青墙红砖的石库门内踏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历史性的第一步,虽不是惊天动地却也足以堪称开天辟地。

  在党旗的指引下,我们一行人进入馆内,我立刻被庄严的氛围所感染。鲜红的党旗像一片火焰般布满了我的双眼,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我们在党旗下,见证了四位同事成为预备党员的光荣宣誓;我多希望那其中一位是我呀!在那时我暗暗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好好努力早日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

  随后我们参观了二楼的陈列馆,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眼眸中包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一大会址中展出的实物,从泛黄的报纸到保存完好的旧照,以及先辈穿过的旧外套无不让我们沉思和感慨。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变得凝重和肃穆,我那年轻的心随着参观的脚步越加凝重平添了一份责任。而那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伟大的时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了1921年,再现了当时毛泽东等13位一大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就在这幢石库门房子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场景。在这里,我感受到一种来自历史的信念和激情,更让我体会到党的伟大。我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颠扑不破的真理。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深的了解了党的历史,在思想上对党又有了一次新的认识,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学习,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团结一心,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和爸爸妈妈一起坐车去参观遵义会址。

  一路上,我期盼着车子能开得更快些,好早点到达目的地。终于到了遵义会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雄伟高大的建筑物,古色古香的,看得人眼花了乱。真想再多长出几双眼睛来看,怎么也看不够。接下来,走进遵义会址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些革命伟人住的房间。那些房间非常简朴,就只有几张床,并且那些床不像现在的床既舒适又温暖。而他们的床呢?就是一块木板再盖上一层稻草,再铺上一层床单,盖上被子,并且床单很薄。我想:睡在这样的床上应该是既不暖和也不舒适吧!比起我们现在的。床差远了,我无法想象当时他们的生活条件是多么艰苦。但是这些伟人为了全国人民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仍然坚持革命工作,并取得了胜利。这让我感到他们的革命精神是多么的伟大!也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在这次参观中,我还了解到了遵义会议是一次重要的、转折性的会议,让中国共产党改正了以前的错误指导思想,走向了正确之路。

  通过这次参观,我体会到了这些革命伟人非常了不起,为了我们下一代能生活在和平世界中,不知有多少人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来报答他们。

  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20xx年4月4日,公司组织集体去参观了黎平会址。参观后我的感想颇多:在过去时

  代的人们生活是如此的艰辛,而现在的我们呢,却一再的不知道珍惜一切,而总是去铺张浪费,不懂得节约、节俭。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的素养却一直在不断的倒退,而不思进取,不知悔过,一味的向着一个方向而前行,不管前方的道路如何。现在的人们缺乏信仰,不知道信仰是什么。一直崇拜与金钱社会,上等社会的贵族生活里;而没有过去时代人民的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

  信仰是净化心灵的,是让人有意志和做事标准的。那么金钱就是对信仰的挑战或者是考核。有了信仰就有了自己的标准不会因为金钱或者信仰以外的事情而动摇自己的做事标准。甚至为信仰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死这就是信仰,也是信仰的魅力和力量。信仰是让人快乐的,让人积极地主动地做事情,而……金钱就是被动的让人去工作去挣钱去维持生活。换句话说金钱是主人我们人类就成了他的奴隶。那么信仰金钱也就是最痛苦的选择。

  因为人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所以认得到满足的是内心的感受不是单单的物质拥有。你说现在是没有信仰的一代也许是对的,在和平的这个年代没有了压迫没有了督促的力量。人都追求自由追求权力,可是有了自由了人们就散漫了也没了斗志,再也看不到以前的铁人,看不都以前的上山下乡。多数是网吧游戏,ktv酒吧等等。

  现在人的理想和过去时代的人不一样了,追求的也不一样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而人的追求也要有所变化。黎平会议纪念馆虽小,内容单一,但绝对算得上史料殷实,布展精致,视觉舒适的党史教育基地。

  认真参观后,真的添补了我们对这段历史时期不了解的空白——黎平会议的经过、历史意义及重创后的中央红军在进入黔贵地区,最初5—10天的具体活动内容和行进线路。

  提起“黎平会议”的缘由和历史意义,就不能不正视黎平会议前,中央红军惨遭重创,几乎全军覆灭的湘江战役。

  湘江战役是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一战,是我军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失利。所有参加过湘江战役的老红军们,无一人能忘记这场几乎置他们于死地的战争;甚至在每一位共和国的功勋将领即将走完人生最后一步时,仍然难以释怀湘江战役中痛失战友的重负。

  例如1934年11月29日下午15时,中革军委在情况不明时,错误地电令红三十四师作为全军的最后阻击后卫,必须于30晨接替红六师新圩防地阻击桂军。12月1日中午,当红34师翻山越岭艰难跋涉赶到新圩附近,桂军已突破新圩阻击线,并切断红34师前往湘江的进路。致使34师孤军陷入敌人包围圈内,无路可退,全军覆灭。

  红34师政委程翠林阵亡。师长陈树湘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付出重大牺牲,全师由原来的6000多人锐减到不足1000人。师长陈树湘在率部突围时腹部中弹,身负重伤。他用皮带压住伤口,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

  最后,部队弹尽援绝,陈树湘伤重被俘。敌人为抓到一个红军师长兴奋发狂,立即将他押送“追剿司令部”。途中,他趁敌不备,在担架上忍着巨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年仅29岁。陈树湘死后,敌人割下他的头颅,装在篾笼里,悬挂在他的家乡,湖南长沙小吴门外中山路口石柱上示众,红军悍将的威名,使湘军为之侧目。

  黎平会议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共中央在长征中召开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是以遵义会议为伟大标志的系列会议中的第一次重要会议。它是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起点;是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起点,它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长征所展示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精神与非凡气概。这部动荡不已的历史,你可以说它不富足,不充裕,不美满,不宽容,不开放,不安宁;但你必定惊叹它的光荣与梦想,它的热血与献身。

  它给我们的感触很深,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红军时代人民的艰辛和大无谓精神,体验到了他们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突破重重艰险与挫折,那种昂扬的斗志和永不被磨灭的意志力,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要永久学习的。

  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我有幸参加学校党委组织了党员外出学习活动。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是通过参观上海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回顾中国革命的光荣历史,进一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以提升党员同志的思想境界,改善党员同志的工作作风,树立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第二是参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城隍庙、朱家角、大观园等,感受我国现在的幸福生活,体会我国的富强繁荣。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我们深受教育,以下是我向党组织汇报我的体会:

  我们先去一大革命纪念馆参观了党史展览。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区黄陂南路374号(原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106号)。纪念馆的“一大”原址是两栋砖木结构的两层石库门楼房(上海20年代的典型民居),一栋是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家宅,另一栋是一大代表在上海的住所——文博女校。它们的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式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那里,我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感受中国共产党“一大”所体现的党的先进性,感受党领导下的中国大地发生的时代巨大变化。我们在这里由衷的表达,是对党的事业的拥护和爱戴,是对党的宗旨的牢记,是对党的理想的忠诚。

  离开一大会址,我们一行又去了外滩、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体会其精彩。上海作为我国最繁荣的大都市,是我国富强繁荣的象征,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更说明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江南的传统与移民带入的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

  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党课教育的内容,更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面对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面对幸福生活,我们要记住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人民教师,更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庆幸遇上了今天好的年代,我们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于学校的日常工作,切实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努力学习,身体力行,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履行本职,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切实当好人民好教师,时刻保持在职在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今天是星期六,早上8点多,我在小区对面的超市看见了胡沁怡,我们两便一同乘坐730路公交车,前往学校门口集合。

  到了车站,我们立即下车,急急忙忙地朝着学校的方向跑去。在校门口等待了一会,组员们到齐了,我们便出发了。

  我们的目的地是:中共一大会址。我们边走边逛,有说有笑,十分高兴。大概过了20分钟左右,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可是眼前的景想让我们惊呆了:卖票处排着长队,进口处同样也排着漫漫长队。与我们上次来的时候的人,简直不能相提并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有礼貌,不应该做插队这种不文明的行为,随意我们只能耐心的排着长队。过了十几分钟的样子,我们终于来到了中共一大会址的里面。我们个个都拿出了手机,开始拍照片。1楼观赏完后,我们上了2楼,本想在一块牌子前拍照,但是,人太多了,我们只好等待。人走得差不多了,我们也开始拍照片了。你一张,我一张,他一张,大概拍了十几张。我们走到里面,看到了许许多多关于以前革命的东西,便拿出相机开始拍摄。虽然有些东西看不懂,担有解说员在一旁解说,大概也就知道了一点。走到一出,我看到了第一次大会时的“人”,你可别说,那模仿的栩栩如生,像真的一样。在里面又兜了一会儿,便走出去了。

  我们并没有按照原路返回,而是重新走了一条了路。当走到建国东路重庆南路时,我看到了730路公交车,边和同学们再见,与胡沁怡一起上了车。

  这次的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懂得了更多关于革命的知识,也让我对革命有了新的感想。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上面的5篇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是由精心整理的参观一大会址心得体会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篇八:党的一大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参观一大会址的心得

  参观一大会址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这个历史性的地方让我深深地感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中国革命的艰辛。

  当我踏入一大会址时,我能够感受到那里的庄严和肃穆氛围。大厅内的展览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展示了革命先烈的照片和文物,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和革命斗争的艰辛。面对那些照片和文物,我倍感敬畏和钦佩。

  参观一大会址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看到了一大会址中展示的那些革命先烈们的信仰和奉献精神,他们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促使我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奋斗方式。

  此外,参观一大会址也让我意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和良好作风。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党旗的庄严和廉洁自律的精神,这让我深受启发。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向中国共产党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参观一大会址让我对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次体验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自豪地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将继续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